中国物流发展史
中国的物流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物流的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1949~1977年)。
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发展时期,国家长期对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
商业、粮食、供销物资、外贸等流通部门自成系统,按计划储存和运输;交通、铁路、航空等专业运输部门也各自拥有储运企业。
由于生产、流通和消费完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和运行,部门经济和条块分割造成的物流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因生产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流通结构不合理和物流效率低下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当时还没有现代物流概念。
(2)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1978~1992年)。
这一阶段伊始,正值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随之不断深化。
1979-1984年,按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改革长期以来全面统一管理的旧体制,扩大了市场调节范围,重点调整了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的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了商品统购统销制度,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固有局面,发展了计划购销、市场购销等多种流通渠道和购销形式,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的流通格局。
1984~1987年,围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框架,全面改革了流通领域的企业体制、批发体制、价格制度、经营制度,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了流通管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1987?1992年,根据国家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要求,大力发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
同时,对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计划管理的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减少。
物资流通企业大踏步走向市场,物流的重要性开始在物资、商业、外贸、交通、铁路、货代等各个领域引起关注;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货运枢纽等物流基砷设施建设投人加大。
在这一阶段物流概念开始进入中国。
1979年5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代表团赴日本专门考察物流、参加国际物流会议,带回了物流概念。
国内快递物流发展历程
国内快递物流发展历程国内快递物流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电子商务兴起。
那个时候,中国的外贸出口开始蓬勃发展,进口商品也逐渐走向普通百姓家。
然而,国内的物流体系并不完善,快递业态尚未形成,消费者面临着购物无法保证质量、递送慢、服务欠佳等问题。
1993年,中国的第一家民营快递公司顺丰快递诞生。
顺丰快递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模式,率先提供快递服务的同时,实现了全程跟踪,并推出了货到付款、代收款等创新服务,打破了传统物流行业的格局。
2000年以后,国内快递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快递业开始迅速扩大。
众多快递企业如申通、圆通、中通等相继成立和扩张,竞争异常激烈。
这一时期,快递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引进了自动化设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研发。
同时,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很多人投身于快递业。
2013年,国内快递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归类为物流行业的一部分。
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效率成为快递业的关键词。
电子商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快递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许多快递公司推出了APP,让消费者可以便捷地下单、查询和物流配送。
同时,快递行业的大数据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快递公司能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到了现在,国内快递物流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20年中国物流报告》,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达到了674亿件,相比起30年前,增幅达到了几百倍之多。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物流技术的进步成为了推动力之一。
从物流网络建设到配送系统升级,再到大数据的应用,中国的快递物流行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然而,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长,快递垃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包装过度、资源浪费等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快递行业面临的挑战有待进一步应对和解决,例如加强快递包装的研发、推广可再利用的包装材料,提升末端派送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
总之,国内快递物流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我国物流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
丝绸之路是一个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路,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起源。
在古代,商人们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商品交流,使用驼队、船只等交通工具进行物流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物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宋朝时期,随着粮食、茶叶、丝绸等商品的交流,水陆交通逐渐发展起来。
宋代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运河交通系统成为商品流通的主要通道。
到了近代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我国物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我国开始规划建设铁路网络,并引进了蒸汽机车和铁路技术。
这一时期,铁路成为了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
20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我国开始建设公路网络。
公路网络的发展,加速了商品流通的速度,为我国物流发展的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物流发展迅速。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范围内的对外贸易、内地经济的迅速崛起,对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满足各地区之间的物流需求,我国开始加大对交通网络的投资,并对物流市场进行开放和改革。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物流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物流市场。
同时,我国也开始加大对物流技术和管理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我国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物流业成为我国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就业机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业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如物流效率不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流技术的创新,我国物流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推进物流技术的应用,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物流市场体系,加强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推动我国物流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在经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物流业开始逐渐发展,主要以国家经济体制为主导,物流活动主要由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承担。
2. 市场经济初期(1990年-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物流业开始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
民营物流企业逐渐涌现,国家也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物流领域。
3. 入世后(2001年-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物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逐渐提高。
4. 现代物流时期(2010年至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物流科技的发展,中国物流业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说,中国物流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再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国物流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逐步提升全球物流业的地位。
我国物流发展历史
我国物流发展历史
一、古代物流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物流活动。
我们所熟知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都属于古人的物流活动。
1、产生背景:统治者文化交流、政治交流的需要。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把中华文化介绍到海外,把国外丰富的知识带回了中国。
除了肩负的政治使命来看,实际上也是规模比较大的国际物流过程。
2、发展情况:以大规模的货物和不易腐烂变质的货物为主,对于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是出于统治者的考虑,没有成型的理论体系。
二、近代物流
1、产生背景:中国近代物流是在传统观念、经营理念与政府束缚下产生的。
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近代物流也随之发展。
但是统治者思想陈腐、保守,阻碍了近代物流业的发展。
2、发展情况:中国近代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增加是物流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大大推动了物流的发展。
三、现代物流
1、产生背景:市场经济的发展快速,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未端行
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
2、发展情况:现代物流业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发展成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物流活动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生产共生共长, 源远流长。
可以说, 永不停息的物流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保障, 是经济社会的动脉系统, 是社会生产过程连续进行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但物流学是却是一个新兴学科,因为它只有60多年的历史。
物流学的产生和发展, 使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认识到了除资源和人力之外可以到来利润的第三个源泉,称为第三利润源。
一、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近些年, 中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国务院更是在 2009年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并把物流业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由此,物流业也称为了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如今,物流这个朝阳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们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物流一词还未出世之前, 中国的物流活动是一直存在的, 只是没有物流的概念, 更没有系统管理物流活动的思想和机制, 各要素都是以单个活动分别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体制。
由国家来组织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多数产品的生产, 特别关注的是增加产品的数量,以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
20世纪 70年代末,流通企业开始组建储运公司,从商品经营机构分离出来。
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储运时代。
此后,一直到 1979年我国才开始使用物流一词。
1979年 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 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 并介绍了日本物流的发展情况。
中国也开始对物流进行理论研究, 而且是以探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活动为主, 对其他领域的物流涉及却很少。
这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 对以后的中国物流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到 1989年 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在中国日益普遍。
90年代中期,现代物流才在中国真正的崛起。
1994年广州宝供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本土第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诞生, 拉开了现代物流组织的序幕。
《中国物流发展史》课件
主要发展趋势
• 物流企业向智能化、自主创新、多元化业务 模式等方面迈进。
• 全面提升物流服务的品质,消费者利益成为 物流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目标。
物流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安全问题等,都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绊脚石。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兴业态的出现,物流业也会迎来更多新的机遇。
总结
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其作用在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愈加重要,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越来 越广阔和美好的。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催生了 现代物流的萌芽。
集装箱化运输
集装箱化运输是物流业的又一次 重大技术创新。
电子商务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 流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物流发展史
1
政府主导阶段
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控制和规范物流业。
2
市场初步开放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国家逐步放开某些物流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
中国物流发展史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领略这个伟大产业的无限魅力。
物流定义
1 什么是物流?
物流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涉及物品从 生产地到终端用户的全部流搬运、仓储、加 工、包装、配送等环节。
2 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 品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化与自动化
系统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等将是 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在物流业中将占据越来 越重要的地位,绿色运输、减少 废弃物的产生都是值得未来物流 业投入的领域。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物流信息共 享、保真溯源、物流金融等方向, 有望成为物流业治理和管理的新 平台。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1.传统计划储运阶段(建国后—80年代以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即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实际上我国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但由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物流活动都属于传统的物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局限于有计划的物质调存活动。
这一阶段主要属于计划物流阶段,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活动。
2.物流概念引入阶段(80年代—9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物流概念与物流意识传入国内,受到政府和部分学者的重视,但按照现代物流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物流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3.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初—现在)针对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物流十分落后这一极不协调的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物流在国内的发展,但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国内外贸易逐渐扩大,物流需求逐渐增长,物流行业开始崭露头角。
然而,那个时期的物流水平较低,主要以人力、畜力和小型车辆为主,缺乏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物流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国际物流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并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
2002年,我国启动了全国物流与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投入。
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和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相继启动,提升了物流的配送效率和服务品质。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物流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队伍并进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物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电商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新业态相继涌现,物流行业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物流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物流业已经从过去的简单运输、仓储为主的领域,发展成为综合性、多元化、高效率的现代服务业。
物流企业不仅提供货物运输、仓储管理等服务,还结合信息化技术,推出了一系列增值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急件、时效等需求。
未来,我国物流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例如,加强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物流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力和运输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物流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等。
可以说,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物流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物流业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流行业的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的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物流行业的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1.1:物流行业的发展史1.1.1:筹备阶段(建国初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发以前,中国仍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国家对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
商业、粮食等流通部门自成体系,分别建起了本部门的供销公司、批发零售网点和仓储、运输队伍,按计划储存和运输;铁路、航空等专业运输部门也各自拥有储运企业。
我国在这一时期只有传统的储运活动,即传统的物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活动,它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活动。
1.1.2:起步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又掀起了经济建设的浪潮。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物流水平的显著提高,可是当时中国物流业相当落后。
为了改变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物流业发展十分落后这一极不协调的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动物流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
1992年,原国内贸易部提出了《关于商品物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在上海、广东确定了试点企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1996年,原国内贸易部草拟了《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规划》,提出了发展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商业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建设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并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总体构想。
在起步阶段,中国物流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物流理论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产品供应日益丰富,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国内市场出现了类型繁多的物流服务企业。
我国物流业初具雏形。
1.1.3: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新世纪开始,中国现代物流大踏步进入发展期。
中国开始致力于现代物流的普遍发展。
我们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进展:第一,物流政策环境得到改善。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中国物流发展史详解
一、古代物流
1.中国古代国家仓储的主要形式 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仓储的重要作用,能够应对 意外情况的发生。《礼记•王制》中论述:‚国无九年之蓄,曰 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我国古代的国家仓储形式主要有常平仓、义仓、广惠仓制等。 公元前54年汉宣帝‚令边群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汆,以 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祟。名曰常平仓,明便之。‛义仓起 源于汉代,发展于北齐,盛行于隋唐。公元585年,隋文帝劝令 民间每年秋天由每户出粟一石以下,根据贫富分等储之里巷, 以备荒年,名曰义仓。广惠仓制度是以赡养社会老幼贫病为目 的的仓储制度。 中国人民在古代已经意识到了仓储能够起到调节供需的重要 作用,但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大环境的影响下,仓储 更重要的是承担了社会救济和保障的功能。
古代粮仓Biblioteka 2.中国古代物流标准化的建设 关于物流标准化的思想在中国最早见于 《礼记•中庸》 中的记载:‚书同文,车同轨‛,可见在当时人们已经 意识到了标准化对于贸易活动和信息传递的影响。公元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用‚书同文,车同轨‛ 的政策。统一了六国的货币、文字、度量衡,甚至规定 了造车、制造兵器、采矿、耕种的标准,从而使中国的 各个民族进一步的融合,对当时的经贸活动起了极大的 推动作用。 ‚车同轨‛、‚书同文‛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举措,但 在今天仍有借鉴启发作用。比如,铁路的宽轨,就不能 跟国际的标准轨‚接轨‛,得换轮子;集装箱运输,尺 寸大小也要按一定的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为了让货物顺利到达目的地,则必须不断更换运载工具, 造成运输成本的上升。由此可见 ,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已 经意识到了标准化思想对降低物流成本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发生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这次大交流历时 之久、规模之大,和对当时的东亚以及中、西亚社会产生 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件贸易的物品上 无不烙印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这些贸易物品后面涌动着 强大的文化巨流,正是这一次货物贸易为下一次更大的文 化交流做好了准备。这次大交流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形 成,也为佛教传入中国提供了可能。
中国物流发展史详解
物流技术落后: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应用不足,缺乏高 效、智能的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业的发展机遇与前景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 展,推动物流业增 长
物流业与制造业、 农业等产业的融合 发展
物流业在国际贸易 中的地位和作用不 断提升
物流业技术创新和 绿色发展成为未来 趋势
物流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效率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推动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智能化升级 促进物流业绿色发展,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物流效率 绿色物流发展:降低物流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物流业与新零售融合:提升消费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跨境物流合作:加强国际物流合作,实现全球供应链一体化
公路运输:20世纪初,随着汽车的发明和普及,中国开始建设公路,逐渐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络。
航空运输: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航事业开始起步,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后来逐 渐发展成为商业航空运输。
港口建设:中国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资源,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港 口建设也不断完善。
物流技术的初步应用
1980年代初,中 国开始引进国外物 流技术和管理经验
物流技术初步应用 于物资调配和运效 率和管理水平
物流技术初步应用 为中国物流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中国物流的现代化进 程
物流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背景:计 划经济体制下 物流行业的弊
端和不足
改革措施:引 入市场竞争机 制,推动物流 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物流行业的国际 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流发展史
我国物流发展历史1.中国古代物流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早,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就出现了物流业的雏形—古代国家仓储制度;中国古代人民已经开始意识到仓储能够起到调节供需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大环境的影响下,仓储主要起着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功能;礼记-中庸中记载“书同文,车同轨”道路制定统一的标准,降低了运输成本,方便了物资在各地的周转和运输;中国古代重要的国际物流发展道路从丝绸之路开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并进行贸易活动;以中国的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使各国为中国的精美、完好的手工业品所吸引,从而愿意来中国称臣纳贡,进行贸易活动;中国出口的丝织品和瓷器等,早就在亚非各国享有盛誉;亚非的很多国家早就想同中国发展贸易关系;2. 中国近代物流发展史中国近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观念、经营理念、政府束缚下产生并艰难发展的;物流的发展是随着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二十世纪前期,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上,受满清政府,帝国主义势力与封建军阀轮番统治;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小农经济体制依然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本国经济畸形发展;国家贫困,民生凋敝,国民经济相较西方十分落后,其发展更是举步维艰,正是因为这样的经济状况导致了我国此间的物流事业发展十分缓慢;但与此同时,洋务运动的开展,为我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修建了我国最早的一条吴淞铁路,架设电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3.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史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大体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第二阶段:学习和引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第三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第四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一、我国现代物流的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萌芽阶段所对应的社会环境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我国在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之前及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现代物流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萌芽;“文化大革命”之后,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领域,其“现代化”被提到议事日程上,这就形成了对现代物流初期的需求;在工业生产领域,即使是当时水平下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必须对协作关系的各方物流联结做出安排;传统的仓库和储备形态,已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的要求;将储运联结在一起,实现一体化,自然成为一种选择;因此,在经济界和企业界已经自发出现了对于现代物流的需求;二、学习和引进现代物流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之后,各个经济领域都开始了解发达国家的进展,除了一般的文化传播渠道之外,这个时期不同的政府部门组织相关领域的工作考察团,开始广泛的对国外进行考察;考察带有“对口”的性质,我国在当时承担组织、领导和管理“物流资通”的国家物资总局,便把在日本已经风行的“物流”领域作为考察的对口对象;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10年间,这个系统先后组织了出国考察和接待国外物流考察四十余次,尤其是和日本建立了物流领域的沟通关系;这些考察活动对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是考察报告和考察资料成为国内研究物流的重要信息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察培养了一批人才,前后参与考察的几百位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相当一部分都成为了研究和推行现代物流的第一批骨干力量;可见,改革开放政策,给现代物流进入了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容纳了现代物流这种管理模式;我国经济发展,感受到现代物流的需求;个别为发达国家产品进入我国市场进行服务的物流企业率先接受了现代物流运作的念,其成功的运作,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内进行现代物流探索和初期实践的领域,取得了经验和教训;理论界和政府推动营造了现代物流的舆论;物流以及物流有关专业设置,确立了物流学科,造就了一批物流人才;三、我国现代物流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现代物流的起步阶段开始于邓小平同志南巡前后;我国改革开放有了深化,这无疑给现代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活力;起步阶段的一项非常重要收获,是对现代物流的探索出现两个重要的特点:多领域的探索和从理论向实际运行与操作的转化;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世界性石油危机,我国可以站在观望的角度来审视这次危机;其实,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推行物流合理化、实施现代物流是应对这种危机的有效办法;90年代末,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和东南亚存在密切的经济交往关系,我们对这次危机有了切身的感受;尤其是以现代物流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了比较强的抗御危机能力,使过去将近20年的现代物流的理论准备迅速被经济界和管理层所接受;那个时期世界银行公布的一组对比性数据,使经济界震惊于我国物流的潜力;这些外在的因素迅速触发了我国经济领域潜在的现代物流需求,现代物流在我国迅速启动;我国现代物流起步期的主要工作是开始实质性的物流运作,重要标志是:学术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推介现代物流;一些率先进行现代物流运作的企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并对经济界产生了实际的影响;有影响的与物流相关的传统大企业,如中远集团、中外运,明确要向现代物流转型;改革开放之后引进的一批与现代物流运作有关的外国企业,已经对谷内企业有了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特区深圳市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地区性的物流规划,而且破天荒地明确现代物流是深圳市三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我国现代物流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我国现代物流进入发展期的主要标志是大规模的、普遍的现代物流的建设,在全国迅速普及;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进展:物流政策环境的建设2001年国家经贸等六部委出台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又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的意见,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是我国物流政策环境建设突破性的进展,国内经济界和物流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在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方针政策,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必需的;2.物流规划工作物流规划工作是这个时期极具特点的现代物流建设;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国50多个省、直辖市、中心城市开始或者已经制定了物流规划,数不清的产业和企业也通过制定物流规划切实地开始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如此集中在同一时间、如此广泛、如此大规模的制定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划,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是很少有的事情,也是国际上的一项创举;在这些规划中,仅物流基础和园区就规划了200多个;3.物流平台建设作为现代物流基础的物流平台建设,正在大规模的展开并且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物流平台不仅是物流运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多年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重视,并且已经发挥了基础的作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1世纪开始之后,物流平台建设不仅加速在“做大”而且注重完善平台的结构;进展最为理想的是物流信息平台;受惠于国家信息化建设,我国的信息基础网络和实用信息技术已经能够支付现代物流的信息运作需求:远程、即时的通信和数据交换;货物静止和动态的识别;精确和便捷的定位;自动化和无人化的操作管理等;铁路、公路线路的网络,在我国的东部和发达地区,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布局,平台的建设迅速向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推进,覆盖全国有效的物流平台远景已十分明朗;例如,就高速公路网络平台而言,今后30年将形成总量为8.5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横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并且能够实现和台北的高速公路对接;2010年,西部地区公路网总里程将超过9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2万公里;2020年,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骨架网会覆盖西部地区;2020年,新建的西部铁路业将达到1.6万公里;4.全社会都感知和开始重视物流最近几年,物流已明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几大“热点”之一,几年前尚且不为人所知的物流行业,现在已经成为热门行业,物流业成为媒体的热点;我们可以看到资源向物流这个热点的明显倾斜:新建和翻牌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几十亿、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本涌入物流领域,发达国家许多知名物流企业纷纷登陆我国;10年前国内名牌大学还不愿涉及物流,仅有少数几个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现在已经达到两百多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进入物流人才培养领域,标志着物流人才和物流学术的心发展局面;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现代物流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运作系统化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生产作业要求物流作为生产销售供应链条上的一个系统环节,将生产、销售、配送、运输、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越各部门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使物流活动各作业环节统筹协调、整体规划、有效运行,促使生产、采购与市场保持同步,形成以服务客户为主的综合能力,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的效率,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2、物流服务网络化完善的物流网络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条件,地区性物流网络、全国性物流网络、全球性物流网络是现代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资源;物流信息已经从“点”发展到“面”,以网络方式将物流企业的各部门、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等连在一起,实现了社会性的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低成本的数据高速共享;从平面应用发展到立体应用,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3、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现代管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收集采用条形码技术,通过EDI和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在GPS、GIS技术基础上实现产品跟踪,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4、物流活动全球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商品的流通,商品的流通必然产生物流;面对社会经济的告诉发展,这决定我们重视物流的重要性;现代物流行业已经实现无国界时代了;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跨国经营和产品本地化生产的浪潮,90年代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国际化采购、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格式的形成随之而来就是国际物流的产生;假如没有顺畅的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不会扩大,跨国生产和全球采购也是难以实现;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会实实在在的出现“物流无国界”的局面;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使企业的发展趋向多国化、全球化,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运营越来越复杂;为了实现资源和商品在国际间的高效流动与交换,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物流运作必须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物流国际化战略的研发,中国更应顺应趋势,开拓完善物流市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对于已形成规模的物流企业,不仅要加大开发力度,而且要帮助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除技术上的先进性外,更重要的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对已有规划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应该提前介入,帮助制定企业物流运作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步骤,帮助建立融资方案和信用结构,把融智和融资结合起来,尽早培育,跟踪开发;3背景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物流基础设施十分丰富,近年来网络购物的流行和快速发展,都已表明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虽然在一定时间内物流行业取得了一些的发展,但就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目前的核心竞争力而言,与我国的市场需求还不相称;我国有很多仓储、运输、储运等传统物流企业;在现代物流飞速发展和物流需求精细化的今天,怎样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使之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要,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员工素质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例如,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左右,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能力不足、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解决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路径和对策,包括确立现代物流理念、转型过程中的战略定位问题、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整合战略等对策;。
中国物流业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业发展历程中国物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物流业的重要一员。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物流业的起步阶段,在当时中国物流业主要依赖于邮政系统。
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国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物流需求开始快速增加。
当时的物流业主要承担着货物的存储、分拣和运输等基本功能。
然而,由于交通运输、仓储设施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物流效率较低,质量也不稳定。
1990年代,中国物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物流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国内外企业开始纷纷进入中国物流市场,提供各种物流服务。
同时,中国物流企业也积极采取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事件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中国物流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
中国物流企业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跨境物流服务。
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也促使中国物流业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物流效率和品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的迅速发展,中国物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商平台的兴起推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物流需求和更严格的物流要求。
中国物流企业开始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可持续性。
今天的中国物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涵盖了货物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交流等多个环节。
中国物流企业已经在国内外建立了庞大的物流网络和仓储设施,提供各种物流服务。
物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和选择。
然而,中国物流业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严重。
同时,物流业者面临着运营成本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竞争激烈等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物流业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采用,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
简述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物流服务主要以国营企业为主导,主要以枢纽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
然而,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和先进管理经验,物流效率较低。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开放
政策,物流行业也开始迎来发展机遇。
1980年代,我国实施
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物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
同时,外贸业务的快速增长也促使物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1990年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放程度进一
步加大,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政府积极推动物流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引入了大量现代物流企业和管理经验,加强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物
流市场之一。
物流业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物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快递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我国物流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信息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和挑战。
政府积极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大物流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物流业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
以下是物流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上世纪70年代)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较低,物流服务主要由国营企业提供。
物流设施落后,交通运输网络不完善,运输效率低下,物流成本较高。
第二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物流业开始逐渐发展。
政府逐步放开物流市场,引进外资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物流设施和运输网络的水平。
物流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物流成本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飞速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物流的需求急剧提升。
物流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企业规模扩大,物流网络覆盖面积大幅扩展,物流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改善。
第四阶段:创新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和模式。
物流企业开始注重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发展,推动物流业向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同时,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物流业的创新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物流业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飞速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
未来,我国物流业将继续朝着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物流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代。
以下是中国物流发展
的历程:
1. 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带来了对外贸易的增长,物流需求开始增加。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物流理念和管理经验。
2. 1990年代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
进一步扩大。
国内企业面临更多的国际贸易和物流需求,同时也面临加强物流运作的压力。
3. 200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物流需求进一步增加。
政府开始制定物流发展规划,鼓励投资者进入物流行业,并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4. 200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快递业务。
快递行业在
城市化、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迅速崛起,为物流领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5. 2010年代初:中国政府发布《物流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
列政策文件,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物流企业开始注重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6. 201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物流业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最大
的物流市场之一。
物流网络不断完善,运输效率逐步提高。
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物
流行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物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从最初的借鉴西方经验到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未来,中国物流业将继续迎接挑战,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物流业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物流历史及发展之路
中国物流历史及发展之路一、中国物流历史概述中国物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商周时期,商人就开始使用马车和船只进行商品运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业逐渐发展壮大。
在古代,中国的物流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例如人力搬运和马车运输。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物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近代物流业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中国工业的兴起,物流业开始迅速发展。
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建设给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大量的商品需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物流业成为了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
此时期,物流业主要以货运公司、仓储公司和运输公司为主体,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三、物流业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物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物流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大了物流业的改革力度。
这一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化改革:中国物流市场逐渐实现了市场化,物流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
同时,国内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信息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物流业开始推行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了物流企业的重要任务,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
3. 多元化服务:物流企业开始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货物运输,还包括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
这些服务的提供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
4. 环保可持续发展:物流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推行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和措施,减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四、现代物流业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多样化,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物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物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中国物流发展史》课件
02
近代物流发展
近代物流的起步
起步阶段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物流开始在中国起 步。
运输方式的变革
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逐渐兴起,取代 了传统的马车和人力运输。
港口和仓储设施的建设
03
现代物流发展
现代物流的崛起
物流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逐渐崛起,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 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 路和管道运输等,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消费者对物 流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代物流的影响
01
促进了经济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流通, 加速了工 方式
物流业的发展使得商品更加丰富 多样,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03
增强了国家竞争力
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能够提高企业 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国 家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 加剧,现代物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成本压力、服务质量、安全风险等 。
机遇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升级, 现代物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新零售、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 为物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 发展机会。
04
中国物流行业的未来展望
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开始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和仓储设施,促进了进出口贸易 的发展。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1.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2.物流引入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3.发展成长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4.全面发展期:20世纪末21世纪初。
@港口的定义:具有一定的设备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停泊,避风,进行货物或旅客转载作业的场所。
作为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连接点,天然港口,人工港口,现代港口。
港口有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一般设有航道,锚地,码头,泊位,仓库货场,后方运输设备,修理设备和必要的管理服务结构。
@港口组成:1.陆域:用于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货物堆存和转载之间,要求有适当的长度和纵深并有仓库,货场,铁路,公路,装卸设备和各种必要的附属设施2.水域:是供船舶航行,运转,停泊,装卸,要求有适当的深度和面积,水面稳静。
包括船舶进出港航道,港池和港口锚地。
@港口分类:1.按用途分类:商业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旅游港2.按位置分类:内河港,湖港,海岸港,河口港3. 按装卸货物的品种:综合性港口,专业性港口4.按集装箱运输中的作用分类:干线港,支线港,地区性港。
@干线港(中枢港 Hub):1世界性大型枢纽港。
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班轮挂靠2一次装卸较大数量的集装箱,周围中小港口的集装箱通过支线运输方式向这些港口运输或疏散。
“特点”:1国际集装箱航线,航路多,设备先进,泊位多,装卸效率高,竞争优势巨大2吞吐货物有相当大比例不是本港经济腹地生产和消费,转运性质。
@支线港:1相对干线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班轮挂靠少,主要是近洋航线和支线航线挂靠作业。
吞吐货物通常是本港经济腹地所产生和消费,转运量少。
2港口与干线港之间有定期的支线航班运输。
@地区性港:1主要指国内或更小区域的船舶运输服务港口。
一般规模较小,经济影响性和辐射面有限,吞吐量也较小2集中周边地区的集装箱量,以频繁的,少量的喂给方式向集装箱干线港或支线港提供箱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近代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增加是物流业 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迫打开, 国外贸易增加迅速。在上海,从1843年到1844年设立的 英国和美国的洋行有11家。1847年,在上海租界内有24 家进出口洋行,到了 1876年更有洋行数达200家之多。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外商首先在中国经营航运业。 从1864年至 1894年,30年间对外贸易额增长三倍多。 “中国国内贸易运输量姑且置之不论,单以外国人经手 的货运而言,其数量便十分可观。……仅以两湖的茶叶 而论,总量估计有万吨,还有更多的生意可做。回程货 运量同样是巨大的。在汉口出售的棉织品,估计一开始 就会达到2.5万吨”。
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1.规模快速增长 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 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 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 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 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 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 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 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 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 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 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 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物流发展
郭红玉பைடு நூலகம்陈玉芳 李欣仪 易莉丽 杨梅
一、古代物流 二、近代物流 三、现代物流
目录
一、古代物流
中国古代物流标准化的建设 关于物流标准化的思想在中国最早见于 《礼记 •中庸》中的记载:“书同文,车同轨”,可见 在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标准化对于贸易活动 和信息传递的影响。“车同轨”、“书同文” 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举措,但在今天仍有借鉴启 发作用。比如,集装箱运输,尺寸大小要按一 定的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让 货物顺利到达目的地,则必须不断更换运载工 具,造成运输成本的上升。由此可见 ,在中国 的古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标准化思想对降低物 流成本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发生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这次大交流历时之 久、规模之大,和对当时的东亚以及中、西亚社会产生的 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件贸易的物品上无 不烙印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这些贸易物品后面涌动着强 大的文化巨流,正是这一次货物贸易为下一次更大的文化 交流做好了准备。这次大交流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也为佛教传入中国提供了可能。
二、近代物流
中国近代物流业兴起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1.中国近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观念、经营理念与政
府束缚下产生的。近代物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 重要产业,是经济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轮船、 火车、电报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既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也是近代文明的象征。在中国,这些部门的 产生与发展无不是在制度允许下限的压制下发展起 来的。统治者思想陈腐、保守、偏见盛行是近代物 流业发展迟缓的直接因素。
郑和下西洋
在我国明代,郑和率领一个共有62艘大船的船队, 载两万七千多人纵横印度洋上。郑和最初的航程仅 限于亚洲,从第四次航海起,他的航线开始延伸到 非洲海岸。庞大的舰队所包含的造船技术、航海技 术是一座活动的科技展览馆,船上载的使用物品和 交流物品更是一座博物馆,中国文化第一次在海上 进行了大展示。郑和在把这些中华文化和介绍到海 外的同时,他也把地理、海洋和丰富的异域政治、 经济、民俗资料,以及货物、物种带回了中国。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郑和下西洋”除了 肩负的政治使命来看,实际也是中国的一次规模比 较大的国际物流过程。
三、现代物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 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 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 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 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因而 它的发展,必将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 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国际物流的发展过程
丝绸之路 汉唐时期 贸易物品涌动着
强大的文化流
郑和下西洋 明代 规模比较大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之称,为1872年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 [1],但从物流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应当看到,丝 及其制品主要产自中原内地,以丝绸为主要货品向 西与西域、中亚地区的贸易,实际主要是我国中原 地区的对外贸易,也就是一种国际物流。 人类进行的第一次跨地域的大规模文化交流是在公 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决定与匈奴的 死敌月氏国结盟,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第一次出 使西域走时带了一百多人,离开汉朝十三年,最后 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虽然他没有为汉王朝完成政 治任务,但他却在陆路开辟出了东亚与中、西亚贸 易的通道。
中国古代物流的特点
以大规模的货物运输为主 以不易腐烂变质的货物为主 对于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没有成型的理论体系 单纯应用于民间的并不多
2.中国传统的经营理念与方式是阻碍近代物流业发展的 又一因素。近代物流业是近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与它相适应的应该是具有近代经济特征的企业管理与经营 方式,而这种方式又必须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 传统等现状相符合。虽然在中国近代物流业有所发展,物 流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比较先进的近代经营理念与 方式,但是与近代物流业对它的要求还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