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初步掌握语文知识;
4.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意;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
《小熊宝宝》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师生互动,引入话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

2. 学习主体
1.听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并师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3. 拓展延伸
1.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与探讨。

2.师生互动,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4. 练习巩固
1.课文笔记,让学生主动总结课文知识点。

2.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
1.整理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点。

2.师生互动,澄清问题,强化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朗读并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写下自己的感想。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程匹配程度如何?
3.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交流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单元的主题为“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操作的练习,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流能力,他们能够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他们的交流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新知识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交流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掌握交流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提问等。

2.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的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在交流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交流技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交流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

2.课件: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如图片、视频等。

3.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交流。

让学生谈谈对交流的理解,以及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交流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提问等。

同时,介绍在交流中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交流技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定稿)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定稿)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形形色色的人》这篇课文。

2.掌握本课文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多样化生活形式和多元化思想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人群的尊重和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多样性,培养包容和开放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运用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

2.初步培养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形形色色的人》的教材与课件。

2.黑板、彩笔或白板、马克笔等。

3.学生备课笔记。

4.相关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人群,引导学生讨论。

2.通过问题引入课文《形形色色的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呈现文本内容。

2.分段解读课文,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型。

3.学生跟读、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人群,并进行展示。

2.引导学生谈论各种类型人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四步:写作练习1.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展开写作练习,表达对多样化生活和人群的理解和看法。

2.学生完成书面作业,进行交流分享。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多样化的人群和生活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对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心态。

六、作业布置完成《形形色色的人》的读后练习作文,书面表达对人群的看法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理解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引导,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辨性。

以上为《形形色色的人》教案的完整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第五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第五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13 人物描写一组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篇文章组成,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和《两茎灯草》。

《摔跤》节选自著名小说《小兵张嘎》,描绘了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时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两人的性格。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著名作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描绘了祥子的外貌特征,展现了祥子的精神面貌。

《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本文选取的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担心耗费灯油,以至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他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

正确读写“摔跤、欺负”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的两篇文章通俗易懂,学生朗读起来难度不大。

因此要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表现手法。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绘人物的手法,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xyw100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因此在学习时要多品味作者关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句子。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根据教学目标,安排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教学反思

(1)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有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清段落序号, 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读不准的字、词语或句子,及时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3)默读课文,结合批注,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容容这个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进行预习汇报,师生评议。

三、读中感悟,体会写法。

【出示课件4】(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容容是个可爱的女孩。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5】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成功地描写了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让读者感受到容容可爱的同时,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助人为乐。

4.交流描写方法:“搬、爬、踮、取、爬、奔、交”课文具体描写了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虽然她取报纸并不容易,可每天都坚持去取。

5.教师小结: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成功地描写了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让读者感受到容容可爱的同时,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助人为乐。

6.【出示课件6】在写作文时,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首先,要写出连贯的动作。

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其次,准确运用词语,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根据文章的具体环境,准确使用词语,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另外,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还应注意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即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7.【出示课件7】动画播放容容取报纸的过程。

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在读中感受小女孩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出示课件8】(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容容是个忠于职守的女孩。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五单元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第五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复习课内容所需教材及辅助教学材料。

•学生预习第五单元课文,准备复习。

2.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课文 - 师生共同回顾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部分:课文分析 -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学生分组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语文练习 - 学生进行基础语文练习,巩固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

- 学生分组完成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 课堂互动•学生互相提问、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

•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对话或情节,锻炼表达能力。

四、课堂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提出对课文的疑问或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课堂延伸•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点。

六、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关注和复习的部分。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学习感悟。

通过本次复习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例文的内容,明确描写人物的各种方法。

2、学习运用典型事例,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对人物进行描写,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3、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练习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把握例文内容,明确突出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典型事例,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对人物进行描写,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习作例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你有好朋友吗?你和好朋友之间的哪件事令你难忘?谁来说一说?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的朋友容容》这篇习作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

(板书课题)二、学习《我的朋友容容》(一)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读一遍例文,边读边想,例文写了“我”和容容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2、指名回答。

(写容容为“我”取报纸和给“我”寄信两件事。

)(二)精读例文,体会写法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默读例文,结合批注,想一想例文是怎么写容容这个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读要求。

3、学生按要求自读例文,并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全班交流。

预设:(1)教师:容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的呢?(2)课件出示:我订了一份报纸……“任叔叔,报纸来啦!”①读句子,从句中找出描写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教师小结: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充分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文中作者把容容取报纸的动作写得既具体又生动,充分表现出容容的乐于助人和认真负责。

(3)课件出示例文第5~15自然段。

①分角色朗读。

②从这些对话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③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体现容容的性格特点,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4)教师:对“信”这种事物一知半解的容容接着会做些什么呢?请你自读例文第16~20自然段,看看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介绍容容,画出有关语句,在小组里说一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1【教学分析】“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2、提出活动内容“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

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

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

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⑴象是泰国的国宝。

⑵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⑶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⑷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⑴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象是泰国的国宝。

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 )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 );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 )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 );在农场里,泰象就是( );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⑵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教案(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教案(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教案(带反思)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题形形色色的人课型习作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4.鼓励学生独立构思并完成自作,培养学生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借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说一说最近你都遇见过哪些人?2.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注意身边的人,对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售票员,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4.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自己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从中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板书:形形色色的人)通过交流身边的人导入课题,目的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教学(33)分钟二、引导选材,交流写法。

(一)引导选材:可以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1.回忆《我的朋友容容》,说说课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课文通过描写容容给“我”取报纸、送报纸这件事来表现容容助人为乐、忠于职守的特点的;有时通过容容给“我”寄信这件事表现了容容的好奇、天真、可爱等特点。

五下语文 第五单元 集体备课 精读引领课《刷子李》教案

五下语文 第五单元 集体备课 精读引领课《刷子李》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五单元集体备课------《刷子李》精读引领课——《14 刷子李》目录: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一、教材简析:1、《刷子李》这篇课文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第五单元主要围绕:“作者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这篇课文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

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以一件极富戏曲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文章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

学习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课例的选材突处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指导学生习得写人方法的典范之作,课后题的设计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教学目标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技艺3.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4.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结合课文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三、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默读这副对联,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下联:黑衣无瑕,绝活传真谛。

横批:俗世奇人2.学生猜出:刷子李。

3.释题:为什么叫刷子李?4.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出处。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是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文艺家,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著有《啊!》《俗世奇人》《雕花烟斗》等。

《刷子李》选自《俗世奇人》。

随文得法正面描写,感知技“奇”1.刷子李练得一手刷墙的绝技,作者是怎样描写他技艺高超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直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写下简单批注。

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完整教案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完整教案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人教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绝无缺失、诚信为本),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第五单元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紧扣主题,激趣导入1.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2.激趣导入:你们看过《小兵张嘎》吗?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板书课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如果遇到不认识或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正音:3.师:谁能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研读“嘎子”,体会特点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并勾画出文章中描写小嘎子摔跤时动作的词句,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小嘎子的什么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教案1.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2.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写作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叔叔阿姨,学校里的校长、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售票员,维护秩序的交通警察,报刊亭的老板,卖早餐的小贩……你对哪些人印象深刻呢?他们的那些事例让你记忆深刻呢?二、回顾前文。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①通过典型事例,把人物写具体;②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③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表现人物特点。

这些方法你还记得吗?我们今天就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注意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三、写作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写一个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他(她)的哪个特点让你印象深刻?他(她)的这个特点是通过哪几件典型的事例表现出来的?(自读课本中的图表,总结技巧)2.让学生先确定写作对象(人),再确定文章线索(特点),最后补充作文素材(典型事例)。

3.列框架,先确定好框架,再动笔。

注意要正面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同时,还要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四、写作点评。

1.学生写完后与同桌交换交流,也可以小组内交换交流。

2.选择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

写作的重点在于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生动、流畅,等等。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选题:对象(人)→特点→事例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过这次习作,学生们懂得了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素材,要留心观察,同时也要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2.课外阅读由于一个(偶然、偶尔、突然)的机会,一粒可怜的小石子落进了河蚌妈妈的身体里。

好心的河蚌妈妈(保留、收留)了它,用自己体内的精华——珍珠质,精心地哺育它。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大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大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学习备课设计单元题目第五单元读人论世——参加“作者笔下的你我他"的演讲大赛课标及课程大概念分析【课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观察、思考日常生活,阅读记人叙事的优秀文本,学习通过口头表达、书面续写,与他人交流身边令人感动、难忘的人。

【学科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文章通过动作、外貌等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了人物特点。

【课程大概念】课程大概念:从广泛的阅读和日常生活中了解丰富的人物形象,观察身边的人物,对不同的人物形成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学情分析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单元主要目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的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四年级教材安排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

五年级上册教材还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在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及选择典型事例,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外貌形态心理等的性质,细致描写具体的表现人物的特点。

册次题目册次题目三下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五上“漫画”老师四上小小“动物园"五下形形色色的人四下我的“自画像”单元学习目标1.一起通读本单元课文三遍,一快两慢,用自己的话说出每篇课文的大概内容,结合课文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初步介绍人物的特点。

2.梳理出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其表达的效果,对比阅读两篇课文,找出两篇课文在表现人物特点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学过的方法描写一位同学和家人。

3.拓展阅读,介绍不同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借助描写人物的方法说出人物的特点,结合习作例文,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完成一篇习作(400字)。

单元学时划分学习阶段____________ 核心任务学时整体感知初步介绍人物特点(第1-2学时)探究建构总结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第3—6学时)应用拓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第7—10学时)单元四大结构课题读人论世——读故事识人物学习阶段___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一起通读本单元课文三遍,一快两慢,用自己的话说出每篇课文的大概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会流利读外国的名字。

2、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主要内容。

3、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感受孩子舍与不舍的心理。

4、感受孩子们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对法西斯的恨。

教学重点: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舍与不舍的心理。

教学难点:自主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走进故事,感知大意。

1、课件演示,师:看着你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我就知道你们的生活肯定很幸福,无忧无虑,然而世界并不太平。

让我们一起认真地阅读这张张图片,因为它诉说着一个个辛酸的故事,当你看完之后,想一想,你觉得该为他们做些什么?2、导入:是啊,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懂得应该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我们这里也有一群像你们一样善良孩子,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3、出示课题,师:首先我们来认识这里六个孩子。

板书人名:甫兰杰克安东尼依沃塞夫罗达??还有两个没名字的孩子,(读人名)。

4、师:一天,这些爱玩游戏的孩子们被一张报纸给吸引了,这是怎样的一张报纸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通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大意。

1、学习继续事件“起因”的句子。

师:这是怎样的一份报纸?出示句子。

(1)师:报纸的第一版上有一张残缺不全的孩子的脸,这是一个在法西斯强盗轰炸爱里哥埃德时被炸死的西班牙孩子。

(2)出示句子,读句子,尤其是读准词语:爱里哥埃德。

报纸的第一版上有一张残缺不全的孩子的脸,这是一个在法西斯强盗轰炸爱里哥埃德时被炸死的西班牙孩子。

(3)说说读后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 读通下面的句子。

(1)导语:六个孩子看了报纸后,他们知道——,他们想——,他们用什么来帮助西班牙人民呢?让我们好好读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男生分别读第5至10节;女生分别读第1至18节(4)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大意:谁,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做了些什么。

(5)师小结并过渡:是啊,为了西班牙人民,他们捐出了自己的玩具,在捐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许多举动深深打动了我们,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我们一起往下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回族;
2. 通过研究回族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意识;
3. 研究叙事文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口述、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全面掌
握知识点;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回族;
2. 通过研究回族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意识;
3. 掌握叙事文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研究叙事文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简单介绍回族分布情况,引入到回族饮食文化。

并引入本课要研究的故事。

正文环节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回族的历史及分布情况;
2. 回族的饮食文化和重要的节日饮食;
3. 教学“阔气的兔子”,了解叙事文学。

课堂活动
1. 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展现回族的服饰、饮食,并通过互动的形式答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回族文化。

2. 讲述回族重要的节日饮食,并让学生品尝小吃,增加学生对回族饮食文化的了解。

3.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情节,并组织学生展示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结环节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回族文化和表达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需要更好的准备教案和教学设备,提前完成课前准备。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习作 形形色色的人》教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习作 形形色色的人》教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主题,掌握叙事文的基本结构。

2.掌握叙事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观察和描写周围的事物,激发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基本结构。

2.学习叙事文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独立完成叙事作文。

2.写作中能够生动描绘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形形色色的人》2.教学设计大纲3.板书设计4.课堂小组讨论题目准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形形色色的人”,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并提出对这些人物的描述。

2. 学习课文《习作形形色色的人》(15分钟)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2.学习词语和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分析句子的结构。

3. 学习写作技巧(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叙事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和表达技巧。

3.教师示范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及作文练习(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自认为生活中最有趣的人物类型,并进行描述。

2.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内容,展开叙事写作练习。

5. 作业布置和总结(10分钟)1.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叙事作文《我身边的有趣人物》。

2.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鼓励学生勇于描写生活,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主题:形形色色的人•结构:描写人物形象的技巧•写作:生动地描绘人物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叙事写作展开,期望通过学生对各色人物的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会通过文字展示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墩、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欺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内容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让学生说出其名字和最显著的特征。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2.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3.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嘎(gǎ)、腮(sāi)、欺负(fu)、脚腕(wàn)。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鞭、扳、腕、疤、喉、咙”,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的主人公分别是谁?各选自哪部作品?作者又是谁?(1)《摔跤》的主人公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选自《小兵张嘎》,作者是徐光耀。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3)《两茎灯草》的主人公是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四、小组探究。

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趣的段落,分小组进行表演。

在表演前先分组朗读,熟悉课文。

选部分学生作为演员,剩余的学生作为导演。

2024年五下语文摔跤优质课教案

2024年五下语文摔跤优质课教案

2024年五下语文摔跤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摔跤》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理解词义,并学会运用。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摔跤的场景,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3.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5.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答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摔跤》2. 生字词:摔、跤、搏、斗、顽强、坚韧、毅力等。

3. 课文结构:引入事件描述人物特点结尾4. 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结合实际,写一篇以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作文。

2. 答案:(1)生字词:略(2)课文结构:引入事件描述人物特点结尾(3)作文: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下第五单元教案18 将相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出示课题。

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二、初读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

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

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

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3、出示学习提示:(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感悟体会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

”——不畏权势三、角色体验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

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3、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

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4、学生写作,交流。

5、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

自由准备--同桌互说 ---指名说6、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四、总结提升,课后延伸1、请同学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

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19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情节,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

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主要内容。

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

(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

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

(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

出示示意图,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

(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

(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

(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4)士兵作用。

(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5)水的作用。

(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

这时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

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一定是——“自叹不如”。

第二课时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2、讨论交流。

知天文(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②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③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

行吗?好吗?为什么?(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④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懂地理(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

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1)识曹操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2)识鲁肃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讨论一下。

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

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师生对话,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

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出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0 景阳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三、打虎前抓喝酒,写语言见特点1、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

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并板书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3、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1)豪爽“这酒真有气力”。

(2)倔强“原来这样。

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3)勇敢“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