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史籍汇刊》

合集下载

_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_勘误拾遗_刘小龙

_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_勘误拾遗_刘小龙
2.《索引》第 111 页载“( 谢) 应茞,四川富顺,明嘉靖 11 /3 /45”; 《索引·历科进士题名录》第 2518 页亦载“谢应 茞”。
按: “谢应茞”当作“谢庭茞”。理由有三: 明代科举文 献俱作“谢庭茞”,比如《嘉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载“谢庭 茞,贯四川叙州府富顺县民籍”,[7]又如《皇 明 进 士 登 科 考》[2]、《皇明贡举考》[3]亦同; 其二,清代科举文献《类姓 登科考》[4]和方志《四川通志》[6]俱作“谢庭茞”; 其三,《嘉 靖十一 年 进 士 登 科 录》[7] 和《类 姓 登 科 考》[4] 等 书 皆 云 “( 兄) 谢庭芝,嘉靖五年进士”,据明代风俗,兄弟之名往往 相似,此也可佐证其应为“谢庭茞”。《国朝历科进士题名
二 籍地错误
1.《索引》第 1691 页载“( 杨) 茂,福建闽侯,明宣德 2 / 3 /36”。
按: “福建闽侯县”当作“四川宜宾县”。依据有三: 其 一,明代科举文献《皇明进士登科考》[2]、《皇明贡举考》[3] 俱载杨茂为四川宜宾县人; 其二,清代科举文献《类姓登科 考》[4]也载杨茂为四川宜宾县人; 其三,《四川通志》[6]也 载杨茂为四川宜宾县人,《福建通志》[9]宣德二年进士名录 并无杨茂。故“福建闽侯县”当为“四川宜宾县”之误。《国 朝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初集》[5]与《索引》同,俱误。
三 甲第之误 1.《索引》第 437 页载“( 张) 师价,四川巴县,明嘉靖 29 /3 /229”。 按: 名次“3 甲 229 名”当作“3 甲 29 名”。据《嘉靖二 十九年进士登科录》载张师价( 四川重庆府巴县民籍) 为 3 甲 29 名,[14]又据《皇明进士登科考》[2]、《皇明贡举考》[3] 亦载其为 3 甲 29 名; 另《国朝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初集》[5] 和《索引·历科进士名录》( 第 2534 页) 也载其为 3 甲 29 名。③故名次“3 甲 229 名”当为“3 甲 29 名”之误。 2.《索引》第 446 页载“( 张) 仲欢,四川合州,明隆庆 2 / 2 /41”; 《索引 · 历 科 进 士 名 录》第 2551 页 也 载“2 甲 41 名”。 按: 甲第名次“2 甲 41 名”当作“3 甲 163 名”。据《隆 庆二年进士登科录》载张仲欢( 四川重庆府合州民籍) 为 3 甲 163 名,[15]又据《皇明贡举考》[3]亦载其为 3 甲 163 名; 另《类姓登科考》载“张仲欢,四川合州人,三甲”,[4]也可佐 证“2 甲 41 名”之误。《国朝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初集》[5]与 《索引》同,皆误。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_159307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_159307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_159307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标签:来源]摘要:本文首先对王毓铨关于明代“贯”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同时认为朱保炯、谢沛霖把找不到户籍籍别记载的明代进士归类为“仅有乡贯”者的做法不当。

明代没有纯粹的乡贯。

既有户籍(现籍),又有乡贯(祖籍)的明代进士是“双籍进士”。

通过对有明一代数以千计的、占进士总数十分之一强的双籍进士的历朝和地区分布的统计,以及这些进士祖籍的流动分析,有助于我们拓展进士空间流动和移民史研究的视野,进一步了解明代的科举、人才、人口政策,以及这些举措在巩固边防,稳定全国政治,促进京城和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明代进士户籍?籍别?乡贯移民史一、籍贯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他们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索引》)的“编例”中指出:“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户籍又有各种籍别”。

部分进士,“户籍、乡贯并有”。

然作者没有说明何为户籍,何为乡贯,学术界对明代的籍贯分类似也未作界定[1]。

王毓铨先生虽然为此写过专文,且观点影响了一代学人,但他的释义是: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2],无意间排斥明代最基本的贯——户籍(现籍)住址,也就是说,将乡贯(祖籍)取代了现籍。

明朝并不存在所谓的“籍贯”制度,说明代的“籍”指役籍,“贯”指居住地也都可接受。

但问题是,在历史文献中,大量的明代人物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

要研究这些人物,就自然引出了对于“贯”的双重意义之讨论,贯有乡贯,又有户籍登记住址。

本文讨论的“籍贯”和提出的“双籍”问题都基于此。

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

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贴、黄册上登记的地址。

万斯同《明史稿》

万斯同《明史稿》
万斯同从康熙十八年四十二岁进入史局,到康熙四十一年六十五岁在北京去世为止,仅于五十九岁那年回家省亲一次。他以布衣的身份为官修《明史》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和忠于史学工作的责任心。
斯同史法
万斯同治史,首先继承了我国古代秉笔直书、不阿不污的优良史风。他认为“史事之大”关键在史家要“明辨是非曲直”⑾,万万不可任.凭自己主观的“好恶之心”来书写历史,更不能单纯为了自己的史著能流传天下,故意从文字上歪曲、粉饰历史。他强调“论其世,知其人,而见其表里”⑿,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如果是非一旦明白,就应当如实地书之汗青,让“一代治乱奸贤之迹”得以昭白于天下后世。明史,是清人的近代史,与当时的现实生活额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站在《明史》修纂中,有的人想利用职权采取不良手段,使万斯同能笔下留情,宽假他们的有罪先人或增饰某人的美德,都遭到了斯同的严厉拒绝。例如,一个因弃运逃亡而被明朝处以极刑的运粮官的孙子,备了一份厚礼,去找万斯同,想把他的祖父写进《明史》的“忠烈传”。斯同“历数其罪,斥而退之”,当场把他赶了出去⒀。
注重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是万斯同治史的第二个特点。万斯同主张广泛地收集史料。长期深入细致地研究史料,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运用史料。他曾生动地把这种方法比做“入人之室”,好象到了一个陌生的家庭,首先是熟悉这家人的房屋外观,再熟悉这家人的财产、习俗,时间长了才能熟悉这家人男女老幼的性格、脾气,最后掌握判断这家人的真实情况⒁。更为难得的是,万斯同还充分估计到整理、保存史料对后代史家的作用和意义。他曾说,有人认为《宋史》繁芜,我编《明史》,要比《宋史》还繁芜,并不是我不知道“史文贵简”,而是为后人着想,尽可能把我所收集、鉴别过的史料都收进去,好让后人在这些可靠而又丰富的材料中能有所取舍。

明史资料简介

明史资料简介

1、《明史》·三百三十六卷(内府刊本)国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敕撰。

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书成,表进。

凡《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一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目录》四卷。

其《进表》有曰:“仰惟圣祖仁皇帝搜图书於金石,罗耆俊於山林。

创事编摩,宽其岁月,盖康熙十八年始诏修《明史》,并召试彭孙等五十人,入馆纂修。

以纪载浩繁,异同岐出,递相考证,未遽定也。

”又曰:“我世宗宪皇帝重申公慎之旨,载详讨论之功。

臣等於时奉敕充总裁官,率同纂修诸臣,开馆排辑。

十五年之内,几经同事迁流,三百馀卷之书,以次随时告竣。

盖雍正二年诏诸臣续蒇其事,至是乃成书也。

”又曰:“签帙虽多,牾互见。

惟旧臣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

进在彤帏,颁来秘阁。

首尾略具,事实颇详。

爰即成编,用为初稿。

”盖康熙中户部侍郎王鸿绪撰《明史稿》三百十卷,惟《帝纪》未成,馀皆排比粗就,较诸家为详赡,故因其本而增损成帙也。

其间诸《志》,一从旧例,而稍变其例者二:《历志》增以图,以历生於数,数生算,算法之句股面线,今密於古,非图则分寸刂不明;《艺文志》惟载明人著述,而前史著录者不载。

其例始於宋孝王《关中风俗传》,刘知几《史通》又反覆申明,於义为允。

唐以来弗能用,今用之也。

《表》从旧例者四,曰《诸王》,曰《功臣》,曰《外戚》,曰《宰辅》;创新例者一,曰《七卿》。

盖以废左右丞相,而分其政於六部,而都察院纠核百司,为任亦重,故合而七也。

《列传》从旧例者十三、创新例者三:曰《阉党》,曰《流贼》,曰《土司》。

盖貂之祸,虽汉、唐以下皆有,而士大夫趋势附膻,则惟明人为最夥,其流毒天下亦至酷。

别为一传,所以著乱亡之源,不但示斧钺之诛也。

闯、献二寇,至於亡明,剿抚之失,足为炯鉴,非他小丑之比,亦非割据群雄之比,故别立之。

至於土司,古所谓羁縻州也,不内不外,衅隙易萌,大抵多建置於元,而滋蔓於明,控驭之道,与牧民殊,与御敌国又殊,故自为一类焉。

存世59科明代会试录版本与馆藏地汇总表

存世59科明代会试录版本与馆藏地汇总表

存世59科明代会试录版本与馆藏地汇总表存世59科明代会试录及其版本与馆藏地汇总表
此表主要依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录科举题名录、屈万里辑《明代登科录汇编》所附会试录名录、《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中国科举录汇编》等书目录以及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书等所附科举题名录、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流通与庋藏》一文所载明代进士题名录目录制成。

博主按:
1、此表数据系博主我本人制定而成,如有讹误,责任由本人一力承担。

2、此表数据已历经笔者和吴宣德研究员八年明代科举研究实践检验,暂时没有发现错误,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3、天启五年乙丑科会试录疑似有藏本藏于台湾傅斯年图书馆。

明代史学

明代史学

明代史学一、方志与稗史1、方志汉代(史念海)。

《中国地方志联合书目》著录,900多种。

○1、总志1461年,《大明一统志》,皆依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编次,分记有关内容。

○2、通志(省志)与府、州、县志○3、卫志军卫系列,边关志、边镇志、卫志。

2、稗史野史,历史琐闻、社会风貌的笔记、杂史。

《明史·艺文志》,史部杂史类和子部杂家类、小说家类。

杂史类著录215部,2232卷;杂家类著录67部,2284卷;小说家类著录128部,3317卷。

野、稗,漫笔、漫录、杂记、杂谈、杂言、杂录、随笔、笔谈、丛话、丛谈。

皇朝掌故、社会风俗、重大事件、历史人物。

余继登《典故纪闻》;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李乐《见闻杂记》;叶子奇《草木子》;吴应箕《东林本末》、蒋平阶《东林始末》。

二、经济史撰述的繁复《明史·艺文志》史部故事类1、治河、漕运、水利之史○1、治河之史潘季驯《河防一览》○2、漕运之史《漕政举要录》18卷,明武宗时总督漕运邵宝。

○、水利之史归有光《三吴水利录》4卷,7篇编为前三卷,末卷《水利论》2篇。

2、农政、盐政、荒政之史○1、农政之史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农学名作,农政之史。

225种,农业文献遗产。

○2、盐政之史朱廷立《盐政志》○3、荒政之史王圻《续文献通考·国用考》,“赈恤”一目。

《农政全书》荒政篇有备荒总论、备荒考、救荒本草、野菜谱三、史学的通俗形式和历史教育1、史学的通俗形式○1、节选旧史通史:马维铭《史书纂略》220卷,“二十一史”纪、传。

皇朝史:茅国缙《晋史删》40卷、张九韶《元史节要》。

史论:彭以明《二十一史论赞辑要》36卷○2、史钞茅坤《史记钞》65卷,兴趣和鉴赏。

杨以任《读史四集》4卷,可快、可恨、有胆、有识者○3、蒙学、乡墅读本程登吉《幼学琼林》2、历史教育○1、皇朝对于贵戚、大臣、文武百官的“善恶以为鉴戒”。

一定主题“录”、“鉴”。

○、通俗史学在市井民众、乡墅蒙学。

《稀见明史史籍辑存》30册目录

《稀见明史史籍辑存》30册目录

《稀见明史史籍辑存》30册目录《稀见明史史籍辑存》30册目录第1-3册明右史略二十一卷卷首一卷 /(明)冯复京撰-清末海虞冯晋璋世豸堂抄本第4册皇明启运录(明)陈建撰-明刻本(存6卷:卷3-8)昭代纂考(明)〔佚名〕撰-清朱丝栏抄本(存洪武~正德间,缺景泰、天顺朝)第5-6册皇明名臣记三十卷/(明)郑晓撰-明隆庆间刻本第7册明四代年鉴二卷 /(明)[佚名] 撰-清抄本(洪武、建文、正统、弘治)第8册史乘纂误(明)周之纲撰-明万历间刻本孝陵诏敕 (明)明太祖撰-民国间京师图书馆乌丝栏抄本第9册逊国传疑辨三卷/(清)宋瑾撰-清抄本抄建文君从亡烈传(明)〔佚名〕 -清抄本辑王光禄正统殉难事略(清)王梓材辑 -清朱丝栏抄本桂坡安征君传(明)黄省曾撰-清蓝丝栏抄本宫保大司空潘公传(明)申时行撰-清道光20年(1840)抄本(潘季驯)观我图册汇编五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明)朱勋等辑-清乾隆间冯浩抄本(冯孜)第10册快雪堂日记(明)冯梦祯撰-清抄本芜史小草二十一卷/(明)刘若愚撰-清抄本第11册曹学佺行述一卷/(清)曹孟善撰-民国26年(1937)福州乌山图书馆蓝丝栏抄本先朝逸事十二则/(清)邹之麟撰-明弘光元年(1644)稿本先朝逸事(清)邹之麟撰-清抄本先朝遗事(清)程正揆撰-清抄本熹朝奄党祸国录(明)江右遗民撰-清抄本通纪续编(清)古越梅里晋赤田编-清抄本第12册后督师纪略十卷/(明)鹿善继,(明)杜应芳撰-清抄本甲申北都覆没遗闻一卷/(清)黄巍赫述-民国间抄本围城日录(明)〔徐从治〕撰-清蓝丝栏抄本第13册甲申日记八卷/(清)李清撰-清抄本第14册南明纲目五卷 /(朝鲜)郑乔撰-民国23年(1934)海盐.朱希祖抄本第15册明季野史杂钞(清)[佚名] 编 -清抄本第16册江右金王变乱纪略(清)[佚名] 编-清抄本明季水西纪略二卷/(明)〔佚名〕辑-民国间国立北平图书馆.乌丝栏抄本明季逸史四集/(清)顾炎武辑-清不夜山房朱丝栏抄本明季杂志(清)[佚名] 撰-清朱丝栏抄本明季杂抄(清)[佚名] 辑-清抄本第17册山西巡抚蔡云怡先生殉难始末传明季殉节拟谥忠烈诸臣姓名事略清册(清)[佚名] 编-清抄本白衣人书刘忠毅公殉节事略册(清)邹之麟撰-明末稿本周忠武公实纪南都杂志一卷/(清)〔佚名〕撰-清乌丝栏抄本第18册滇寇纪略八卷/(清)鹿樵载记-清抄本桐城轶事一卷/(清)马小眉撰-清桐城张祖翼朱丝栏抄本明延平忠节王始末四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清)汪镛钟辑-清末抄、民国23年(1934)朱熙祖校改本第19册前明诸王事迹(清)〔佚名〕撰-清朱丝栏抄本存信编五卷/(清)沈佳撰-清末抄本皇明虞阳采芹录(明)[佚名] 编-清抄本第20-22册明人小传(清)曹溶辑 -清抄本第23-29明季烈臣传(清)[佚名] 编 -清抄本第30册品级考(明)刘元霖,(明)冯生虞,(明)李复阳辑-民国间乌丝栏抄本帝陵图说三卷/ (清)梁份撰-清抄本。

明代史籍介绍

明代史籍介绍

明代史籍介绍明代史学研究与史籍⾸先书籍有: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武汉:湖北⼈民出版社,2003年。

黄彰健《明清史研究丛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吴晗《记明实录》,《读史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陈学霖《<明实录>与明初史事研究》,载《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载⽒著《史林漫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

⼭根幸夫《中国史研究⼊门》明代部分明代史籍概况:张岱《瑯嬛⽂集》卷⼀《⽯匮书⾃序》:有明⼀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以⼆百⼋⼗年,总成⼀诬妄之世界。

(《张岱诗⽂集》,夏咸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9页)王世贞《弇⼭堂别集》卷⼆⼗《史乘考误⼀》: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

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纂修实录。

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已。

其于左右史记⾔动,阙如也。

是故,⽆所考⽽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不敢书。

⽽其甚者,当笔之⼠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所避⽽不欲书,即书,故⽆当也。

史失求诸野乎?然⽽野史之弊三:⼀⽈挟隙⽽多诬。

其著⼈⾮能称公平贤者,寄雌黄于睚眦,若《双溪杂记》(王琼)、《琐缀录》(尹直)之类是也;⼆⽈轻听⽽多⾇。

其⼈⽣长闾阎间,不复知县官事,谬闻⽽遂述之,若《枝⼭野记》(祝枝⼭)、《翦胜野闻》(徐祯卿)之类是也;三⽈好怪⽽多诞。

或创为幽异可愕,以媚其⼈之好,不核⽽遂书之,若《客座新闻》(沈周)、《庚已编》(陆粲)之类是也。

⽆已求之家乘铭状乎?此谀枯⾻、谒⾦⾔⽿。

虽然,国史⼈恣⽽善蔽真,其叙章典、述⽂献,不可废也;野史⼈臆⽽善失真,其征是⾮,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谀⽽善溢真,其讃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

(第361页)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四《启祯野乘序》:呜呼!史家之难,其莫难于真伪之辨乎?史家之取征者有三:国史也,家史也,野史也。

于斯三者,考核真伪,凿凿如⾦⽯,然后可以据事迹、定褒贬。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靖康稗史笺证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靖康稗史笺证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靖康稗史笺证1. 靖康稗史笺证简介《靖康稗史笺证》是明代史学家吴景所著,是一部介绍明朝历史的文献集,全书共分为十四卷,收录了明朝靖康之前的历史记载,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

全书共收录了十八个稗史,其中包括《明史》、《明实录》、《明朝实录》、《明朝纪事》等等。

此外,还收录了明朝官方文件、政府文件、私人文件等文献。

靖康稗史笺证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明朝统治者对藩镇势力的威胁日益加剧。

为了抵抗藩镇势力,明朝统治者决定组织“靖康稗史”,以记录藩镇势力的行为,并评估其影响。

此外,靖康稗史还记录了明朝末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以及藩镇势力对明朝的影响。

靖康稗史的笺证是根据明朝末期的历史记录而编写的,其中包括了藩镇势力的行为,以及明朝统治者采取的应对措施。

3. 靖康稗史笺证的内容概述《靖康稗史笺证》是明朝末年编撰的一部史料性文献,由陈景清编撰,共有三卷,其内容概述如下:第一卷:主要记载了明朝末年靖康之乱的历史背景及发生的事件,以及当时参与事件的各方势力的行动情况。

第二卷:主要记载了靖康之乱中各方势力的战争行动,以及当时各地的政治局势。

第三卷:主要记载了靖康之乱后明朝的政治局势,以及当时各地的社会现状。

靖康稗史笺证是一部记载明朝末年靖康之乱的历史著作,其研究价值极为重要。

首先,它是明朝末期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个重要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政治局势。

其次,它提供了大量有关靖康之乱的详细信息,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最后,它可以为研究明朝历史提供一个宝贵的参考,从而更好地了解明朝的历史发展。

靖康稗史笺证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料,它的编辑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记载这部史料的是唐朝魏徵的《新唐书》,其中提到宋代政治家陈景润编辑了《靖康稗史笺证》,但是这部史料未被保存下来。

直到宋朝,宋徽宗洪宗的后代陈景润的孙子陈景润重新编辑了《靖康稗史笺证》,并于宋朝末年出版。

读书志第二千0八十五部?《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

读书志第二千0八十五部?《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

读书志第二千0八十五部•《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读书志第二千0八十五部·《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查检明代人物传记资料工具书。

三册。

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

初刊于1935年。

此书收录明代人物传记89种,书首有《八十九种明代传记表》,详列各书代号、书名、纂辑者及版本情况,其中包括张廷玉《明史》(列传之部)、万斯同《明史》(列传之部)、王鸿绪《明史稿》(列传之部)、张嘉和《皇明通纪直解》、焦竑《国朝献征录》、凌迪知《国朝名世类苑》、项笃寿《今献备遗》、徐开江《明名臣言行录》、徐紘《皇明名臣琬琰录》、王宗沐《皇明名臣言行录》、童时明《昭代明良录》、焦竑《皇明人物考》、林之盛《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雷礼《国朝列卿记》、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吴伯与《国朝内阁名臣事略》、黄金《皇明开国功臣录》、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曹溶《明人小传》、沈佳《明儒言行录续编》、陈盟《崇祯阁臣行略》、曹溶《崇祯五十宰相传》、王凝斋《掾曹名臣录》、徐秉义《明末忠烈纪实》、缪敬持《东林同难录》、过廷训《本朝分省人物考》、朱睦(扌挈)《皇明中州人物志》、刘凤《续吴先贤赞》、温睿临《南疆绎史》、李瑶《南疆绎史摭遗》、徐晟《续名贤小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陈鼎《东林列传》、朱彝尊《明诗综》、徐鼐《小腆纪年》、尹守衡《明史稿》、杨濂等《皇朝名臣言行录》、沈士谦《明良录略》,朱彝尊《明词综》、李同芳《皇明将略》、王祎《造邦贤勋录略》、朱当(氵眄)《靖难功臣录》、彭孙贻《甲申后亡臣表》、张芹《建文忠节录》、吴应箕《熹朝忠节死臣列传》、汪有典《前明忠义别传》、高承埏《崇祯忠节录》、顾苓《南都死难纪略》、屈大均《明季南朝殉难记》、李长祥《天问阁集》、徐赢《小腆纪传》及《小腆纪传补遗》、傅维鳞《明书》、方象瑛《明史分稿残编》、李贽《续藏书》、陈田《明诗纪事》、徐沁《明画录》、佚名《逊国记》、《沧江野史》、《海上纪闻》、祝肇《金石契》、顾五璇《国宝新编》、邹漪《启祯野乘二集》、朱谋(土韦)《藩献记》、毛奇龄《彤史拾遗记》、孙慎行《恩(血阝)诸公志略》、黄宗羲《明儒学案》、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俞宪《盛明百家诗》、朱国祯《开国臣传》及《逊国诸臣传》等。

明代史学研究的回忆与展望

明代史学研究的回忆与展望

明代史学研究的回忆与展望中国史学史研究是20世纪初才开始受人注目的。

元明史学尤其是明代史学,向来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薄弱环节。

有关的中国通史、明史、中国史学史高作和教材,写到明代史学,总感觉没什么好写。

学者们多沿清人恶习,厚诬明人,对明代史学的熟悉显得相当浅薄。

可喜的是,近20年以来,明代史学的研究受到愈来愈多学者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明代史学的研究水平已上到一个比较高的平台。

为便于读者的明白得与判定,先对现有明代史学研究的功效及存在的问题做一概述。

1.20世纪80年代前的明代史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明代史学的研究相当薄弱,不仅专题论著少,即便专题论文也不多。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明代史籍有所注意。

李晋华撰《明代敕撰书考》,系统地考察了明代官修诸书的通过,这是第一部专门研究明代官修史学的专著。

谢国桢作《晚明史籍考》(此书解放后又出了增订本,称《增订晚明史籍考》)梳理了研究晚明史的有关史籍,且摘录了大量的书序题跋资料,为后人研究明代史学史省略了大量的抄写与研究功夫,对后人进行明代史学研究奉献尤大。

而且,谢国桢在研究中,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断,如“有明一代,史学最盛”,又如“明代史学,自陈氏《通纪》流传宇内,人各操觚,遂成一时风气”。

这些论断,对明代史学的研究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另外,20世纪60年代,刘节显然注意到了明代史学文献的丰硕,因此,他在《中国史学史稿》中,曾建议编一部《明代史籍考》。

明代史学的专题研究有一些,关于李贽,有吴泽《儒教叛徒李卓吾》、容肇祖《李卓吾评传》、朱谦之《李贽》。

关于胡应麟,有吴晗《胡应麟年谱》,开胡应麟研究之先河。

另外,吴晗于谈迁、钱谦益,容肇祖于陈建,包遵彭于王世贞,柳诒徵于《宋史质》,皆有专题论文。

此期的中国史学史高作也有关于明代史学介绍的内容。

刘节的《中国史学史稿》,对明代史学着墨不多,但信息量专门大,重要的明人史著大部份提到了。

德国学者傅吾康的《明代史籍汇考》(1965),是一部比较全面介绍明人史籍的史料学高作。

嘉惠读者 功德无量——评介《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嘉惠读者  功德无量——评介《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嘉惠读者功德无量——评介《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

曹永年
【期刊名称】《蒙古学信息》
【年(卷),期】2002(000)004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曹永年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越南汉籍《往津日记》及其史料价值评介
2.《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简介
3.研究河洛文化的珍贵史料--《宜阳民国史料汇编》和《仝建勋诗文选》(续集)评介
4.《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二辑)简介
5.明代湖北史料的集成──《明实录类纂·湖北史料卷》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代笔记目录

明代笔记目录

明代笔记目录一、野史类云南机务抄黄明·张紞1卷《纪录汇编》本致身录明·史仲彬1卷《学海类编》本北征录明·金幼孜1卷东方学会铅印本北征後录明·金幼孜1卷《纪录汇编》本天顺日录明·李贤1卷国朝典故本否泰录明·刘定之1卷《纪录汇编》本北使录明·李实1卷《纪录汇编》本东征纪行录明·张瓒1卷国朝典故本北征事迹明·袁彬1卷《纪录汇编》本正统临戎录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正统北狩事迹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水东日记明·叶盛7卷嘉靖本抚安东夷记明·马文升1卷《纪录汇编》本医闾漫记明·贺钦1卷《纪录汇编》本平蛮录明·王轼1卷国朝典故本燕对录明·李东阳1卷国朝典故本西征日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制府杂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皇明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近峰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治世馀闻明·陈洪谟8卷《纪录汇编》本继世纪闻明·陈洪谟6卷《纪录汇编》本大同纪事明·韩邦奇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大驾北还录明·陆深1卷明刻本姜氏秘史明·姜清5卷豫章丛书本滇载记明·杨慎1卷《古今说海》本贤识录明·陆釴1卷明刻本病逸漫记明·陆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云中事记明·苏祐1卷《纪录汇编》本云中纪变明·孙允中1卷名臣宁攘要编本平濠录明·钱德洪1卷《学海类编》本今言明·郑晓5卷纪录汇编丛书本广右战功明·唐润之1卷金声玉振集本病榻遗言明·高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大同平叛志明·尹耕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皇明盛事述明·王世贞6卷广雅书局刊本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 10卷广雅书局刊本召对录明·申时行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窥天外乘明·王世懋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皇明典故纪闻明·余继登 18卷皇明典故本守郧纪略明·高斗枢1卷通行本幸存录明·夏允彝6卷上海涵芬楼藏钞本翦胜野闻明·无名氏1卷国朝典故本凤凰台记事明·马生龙1卷《稗乘》本天潢玉牒明·无名氏1卷明刻本皇明本纪明·佚名1卷国朝典故本北巡私记明·刘佶1卷云窗丛刻本革除逸史明·朱睦<木挈> 2卷钱熙祚锡之甫校梓本东朝纪明·王泌1卷《稗乘》本两湖麈谈录明·许浩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旧京遗事明·史玄1卷双肇楼丛书本北平录明·佚名1卷金声玉振集本复斋日记明·许浩2卷通行本嘉靖东南平倭通录明·佚名1卷盋山精舍印行本倭变事略明·朱九德1卷上海书店本民抄董宦事实明·无名氏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庚申纪事明·张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诏狱惨言明·燕客具草1卷借月山房汇抄本酌中志明·刘若愚 24卷明抄本玉镜新谭明·朱长祚10卷北京图书馆藏足本东江始末明·柏起宗1卷通行本先拨志始明·文秉2卷痛史本烈皇小识明·文秉 10卷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朝小史明·吕毖 18卷玄览堂丛书本湖西遗事明·彭孙贻1卷明刊本纪梦明·朱元璋1卷《纪录汇编》本椒宫旧事明·王达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龙兴慈记明·王文禄1卷《续说郛》本复辟录明·杨瑄1卷《纪录汇编》本武宗外纪清·毛奇龄1卷西河合集本矶园稗史明·孙继芳3卷《涵芬楼秘笈》本谈氏笔乘清·谈迁18篇上海图书馆藏抄本蜀碧清·彭遵泗5卷通行本二、杂记类星槎胜览明·费信2卷国朝典故本闲中今古录摘抄明·黄溥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县笥琐探摘抄明·刘昌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石田杂记明·沈周1卷《学海类编》本寓圃杂记明·王锜 10卷玄览堂丛书本菽园杂记明·陆容 15卷墨海金壶本琅琊漫抄明·文林1卷《学海类编》本听雨纪谈明·都穆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枝山前闻明·祝允明1卷明刻本野记明·祝允明1卷历代小史本蓬窗类记明·黄暐5卷明抄本馀冬序录明·何孟春6卷通行本君子堂日询手镜明·王济2卷国朝典故本停骖录摘抄明·陆深2卷《纪录汇编》本蜀都杂抄明·陆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溪山馀话明·陆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同异录明·陆深2卷《宝颜堂秘笈》本金台纪闻明·陆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七修类稿明·郎瑛 51卷清刻本七修续稿明·郎瑛7卷通行本古今风谣明·杨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世说旧注明·杨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古今谚明·杨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投瓮随笔明·姜南1卷说郛续本风月堂杂识明·姜南1卷通行本东谷赘言明·敖英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慎言明·敖英2卷《宝颜堂秘笈》本庚巳编明·陆粲 10卷《纪录汇编》本奇闻类记明·施显卿4卷《纪录汇编》本祐山杂说明·冯汝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世纬明·袁袠2卷通行本译语明·岷峨山人1卷《纪录汇编》本炎徼纪闻明·田汝成4卷《纪录汇编》本四友斋丛说明·何良俊 38卷通行本备倭记明·卜大同辑2卷《学海类编》本西堂日记明·杨豫孙1卷明刻本北虏纪略明·赵时春1卷明经世文编本耄馀杂识明·陆树声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长水日抄明·陆树声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病榻寤言明·陆树声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清暑笔谈明·陆树声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松窗梦语明·张瀚8卷武林往哲遗书本晏林子明·赵釴5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蒹葭堂杂著摘抄明·陆楫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皇明奇事述明·王世贞5卷通行本谈辂明·张凤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夷俗记明·萧大亨1卷四库全书本闽部疏明·王世懋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二酉委谭摘录明·王世懋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见闻杂记明·李乐 11卷通行本春雨逸响明·田艺蘅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玉笑零音明·田艺衡1卷清两江总督采进本冥寥子游明·屠隆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晋录明·沈思孝1卷《学海类编》本西南夷风土记明·朱孟震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贤弈编明·刘元卿4卷《宝颜堂秘笈》本意见明·陈于陛1卷《宝颜堂秘笈》本谷山笔麈明·于慎行 18卷通行本豫志明·王士性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广志绎明·王士性5卷台州丛书本珍珠船明·陈继儒4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笔记明·陈继儒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读书镜明·陈继儒 10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书蕉明·陈继儒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狂夫之言明·陈继儒5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客座赘语明·顾起元 10卷通行本蓬窗日录明·陈全之8卷上海书店影印本五杂俎明·谢肇淛 16卷台北大学藏版本瓶花斋杂录明·袁宏道1卷《学海类编》本泉南杂志明·陈懋仁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飞凫语略明·沈德符1卷《学海类编》本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万历野获编补遗明·沈德符4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秋泾笔乘明·宋凤翔1卷清浙江巡抚采进本读书止观录明·吴应箕辑5卷贵池先哲遗书本益部谈资明·何宇度2卷《学海类编》本玉堂荟记明·杨士聪2卷借月山房汇抄本寒夜录明·陈宏绪3卷《学海类编》本赤雅明·邝露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山左笔谈明·黄淳耀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两粤梦游记明·马光1卷明抄本闽小记明·周亮工4卷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读书偶见明·吴骐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马氏日抄明·马愈1卷《学海类编》本百可漫志明·陈鼐1卷《纪录汇编》本苹野纂闻明·伍馀福1卷《学海类编》本海槎馀录明·顾岕1卷国朝典故本文昌旅语明·王文禄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丘隅意见明·乔世宁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机警明·王文禄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方洲杂言明·张宁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宛署杂记明·沈榜 20卷尊经阁文库本云间据目抄明·范濂5卷上海进步书局印行本济南纪政明·徐榜1卷泾川丛书本淞故述明·杨枢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碧里杂存明·董穀2卷《宝颜堂秘笈》本三馀赘笔明·都卬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朱良叔犹及编明·朱元弼1卷盐邑志林本戏瑕明·钱希言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花里活明·陈诗教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雨航杂录明·冯时可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汝南遗事明·李本固4卷守山阁丛书本崔鸣吾纪事明·崔嘉祥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见只编明·姚士麟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南中纪闻明·包汝楫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天变邸抄明·无名氏1卷明刻本吴乘窃笔明·许元溥1卷道光十九年刻本木几冗谈明·彭汝让1卷明刻本桑榆漫志明·陶辅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山行杂记明·宋彦1卷《宝颜堂秘笈》本广客谈元·徐显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西轩客谈明·无名氏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原李耳载明·李中馥1卷通行本徐襄阳西园杂记明·徐咸2卷盐邑志林本新知录摘抄明·刘仕义1卷《纪录汇编》本瀛涯胜览明·马欢1卷国朝典故本悬笥琐探明·刘昌1卷《续说郛》本青溪暇笔明·姚富2卷今献汇言本林泉随笔明·张纶言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江汉丛谈明·陈士元2卷《艺海珠尘》本峤南琐记明·魏濬2卷《砚云乙编》本宦游纪闻明·张谊1卷《续说郛》本病榻手吹明·杨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对客燕谈明·邵宝1卷《粤雅堂丛书》本客座新闻明·沈周1卷《续说郛》本快雪堂漫录明·冯梦桢1卷《说库》本戒庵漫笔明·李诩1卷《常州先哲遗书》本经籍会通明·胡应麟4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丹铅新录明·胡应麟8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史书佔毕明·胡应麟6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艺林学山明·胡应麟8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九流绪论明·胡应麟3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四部正讹明·胡应麟3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三坟补逸明·胡应麟2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二酉缀遗明·胡应麟3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华阳博议明·胡应麟2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庄岳委谭明·胡应麟2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玉壶遐览明·胡应麟4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双树幻钞明·胡应麟3卷广雅书局重刊《少室山房集》本霏雪录明·刘绩2卷《四库全书》本虎苑明·王穉登2卷《艺术丛书》本敝帚轩剩语明·沈德符3卷《学海类编》本汴京鸠异记明·李濂8卷《申报馆丛书》本胜朝彤史拾遗记清·毛奇龄1卷扫叶房石印本溶溪杂记明·佚名1卷《续说郛》本女侠传明·邹之麟1卷《续说郛》本一瓢道士传明·袁中道1卷《续说郛》本义虎传明·祝允明1卷《续说郛》本李公子传明·陈继儒1卷《续说郛》本杨幽妍别传明·陈继儒1卷《续说郛》本拙效传明·袁宏道1卷《续说郛》本麈馀明·曹宗1卷《昭代丛书》本遵闻录明·梁亿1卷《续说郛》本柞林纪谭明·袁中道1卷明天启刻本谈言明·江盈科1卷《续说郛》本猥谈明·祝允明1卷《续说郛》本无用闲谈明·孙绪1卷《续说郛》本雪涛谈丛(摘抄)明·江盈科1卷《续说郛》本异林明·徐祯卿1卷《续说郛》本幽怪录明·田汝成1卷《续说郛》本语怪编明·祝允明1卷《续说郛》本玉池谈屑明·徐泰1卷《续说郛》本西墅杂记明·杨穆1卷《续说郛》本笑禅录明·潘游龙1卷《续说郛》本续巳编明·郎瑛1卷《续说郛》本三、掌故类元故宫遗录明·萧洵编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古穰杂录明·李贤1卷续说郛本彭文宪公笔记明·彭时2卷明刻本震泽纪闻明·王鏊1卷历代小史本吴中故语明·杨循吉1卷明刊本苏谈明·杨循吉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都公谭纂明·都穆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双溪杂记明·王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前闻纪明·祝允明1卷《纪录汇编》本已疟编明·刘玉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畜德录明·陈沂1卷《纪录汇编》本愿丰堂漫书明·陆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玉堂漫笔明·陆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燕闲录明·陆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後渠杂识明·崔铣1卷明刻本新倩籍明·徐祯卿1卷通行本半村野人闲谈明·姜南1卷艺海珠尘本说听明·陆粲2卷万历刻本北窗琐语明·余永麟1卷明刻本觚不觚录明·王世贞1卷通行本玉堂丛语明·焦竑8卷万历本重印本云蕉馆纪谈明·孔迩述1卷国朝典故本沂阳日记明·无名氏1卷明刻本金陵琐事明·周晖4卷明刊本耳新明·郑仲夔8卷砚云甲乙编本謇斋琐缀录明·尹直8卷邓辑本初潭集明·李贽 30卷通行本儿世说明·赵瑜1卷《续说郛》本舌华录明·曹臣 18卷上海进步书局印行本明廷杂记明·陈敬则1卷《续说郛》本先进遗风明·耿定向1卷《续说郛》本霞外麈谈明·周应治 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水南翰记明·张衮1卷《续说郛》本损斋备忘录明·梅纯2卷《学海类编》本暧姝由笔明·徐充1卷《藏说小萃》本明夷待访录明·黄宗羲 12卷通行本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卷《续说郛》本蓬轩吴记明·黄暐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吴风录明·黄省曾1卷《学海类编》本吴社编明·王穉登1卷广百川学海本曲中志明·潘之恒1卷《续说郛》本夜航船明·张岱辑 20卷清观术斋钞本四、文学类春雨堂随笔明·陆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国琛集明·唐枢2卷明刻本婆罗馆清言明·屠隆2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续婆罗馆清言明·屠隆1卷通行本梅花草堂笔谈明·张大复 14卷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陶庵梦忆明·张岱8卷粤雅书局本西湖梦寻明·张岱7卷通行本秋园杂佩明·陈贞慧1卷粤雅堂丛书本涌幢小品明·朱国祯 32卷通行本江上杂疏明·彭宗孟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偶谭明·李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会仙女志明·郦琥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高坡异纂明·杨仪3卷古今说部丛书本泾林续记明·周元1卷通行本巫娥志明·无名氏1卷明刊本涉异志明·闵文振1卷明刻本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100卷通行本尧山堂偶隽明·蒋一葵7卷通行本香案牍明·陈继儒1卷《宝颜堂秘笈》本太平清话明·陈继儒2卷《宝颜堂秘笈》本群碎录明·陈继儒1卷《宝颜堂秘笈》本农田馀话明·张翼2卷《宝颜堂秘笈》本谰言长语明·曹安2卷《四库全书》本金声巧联明·冯梦龙1卷通行本奇联摭萃明·赤心子1卷通行本艾子後语明·陆灼1卷通行本杂纂三续明·黄允交1卷通行本效颦集明·赵弼2卷明宣德间刻本西湖游览志馀明·田汝成 26卷嘉靖初刻本焚书明·李贽 10卷国粹丛书本续焚书明·李贽7卷原刻本闲情偶寄明·李渔9卷通行本。

明代传记丛刊

明代传记丛刊

明代传记丛刊周骏富辑,台湾明文书局出版《明代传记丛刊索引》(1—3册)(封号索引,第1页;谥号索引,第17页;字号索引,第47页;姓名索引,第343页)。

学林类第001册,学林类1,明儒学案(一),清·黄宗羲第002册,学林类1,明儒学案(二),清·黄宗羲第003册,学林类2,明儒言行录(一),清·沈佳第004册,学林类2,明儒言行录(二),清·沈佳第005册,学林类3,东林列传(一),清·陈鼎第006册:学林类3,东林列传(二),P1,清·陈鼎学林类4,东林同难录,P513,(作者未详,非清缪敬持撰者,首有鹿善继序)学林类5,东林党籍考,P713,(作者未详)第007册,学林类6,复社姓氏传略,清·吴山嘉第008册:学林类7,明诗评,P1,明·王世贞学林类8,静志居诗话(一),P107,清·朱彝尊第009册,学林类8,静志居诗话(二),清·朱彝尊第010册,学林类8,静志居诗话(三),清·朱彝尊第011册,学林类9,列朝诗集小传,清·钱谦益第012册:学林类10,启祯两朝遗诗小传,P1,清·陈济生学林类11,明诗纪事(一),P403,清·陈田第013册,学林类11,明诗纪事(二),清·陈田第014册,学林类11,明诗纪事(三),清·陈田第015册,学林类11,明诗纪事(四),清·陈田第016册:学林类12,明人诗品,P1,清·杜荫棠学林类13,国雅品,P137,明·顾起纶学林类14,皇明词林人物考(一),P195,明·王兆云第017册,学林类14,皇明词林人物考(二),明·王兆云第018册,学林类15,殿阁词林记列传,明·廖道南第019册,学林类16:皇明三元考,明·张弘道、张凝道附:科名盛事录,明·张弘道、张凝道第020册:学林类17,状元图考,P1,明·顾祖训原编,吴承恩增补,清·陈枚续补学林类18,明鼎甲徵信录,P521,清·阎湘蕙第021册:学林类19,南雍志列传,P1,明·黄佐学林类20,续南雍志列传,P261,明·黄儒炳学林类21,金石契,P429,明·祝肇学林类22,国宝新编,P443,明·顾琰学林类23,新倩籍,P477,明·徐祯卿学林类24,先进遗风,P489,明·耿定向学林类25,明贤蒙正录,P667,清·彭定求第022册:学林类26,皇明世说新语,P1,明·李绍文学林类27,皇明宝善类编,P539,明·苏茂相名人类第023册,名人类1,皇明开国功臣录(一),明·黄金第024册,名人类1,皇明开国功臣录(二),明·黄金第025册,名人类2,皇明开国功臣传(一),朱国桢辑第026册,名人类2,皇明开国功臣传(二),朱国桢辑第027册,名人类3,内阁行实,明·雷礼第028册,名人类4,皇明辅世编(一),明·唐鹤徵编,陈睿谟评第029册,名人类4,皇明辅世编(二),明·唐鹤徵编,陈睿谟评第030册,名人类5,皇明献实,明·袁帙第031册,名人类6,今献备遗,明·项笃寿第032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一),明·雷礼第033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二),明·雷礼第034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三),明·雷礼第035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四),明·雷礼第036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五),明·雷礼第037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六),明·雷礼第038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七),明·雷礼第039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八),明·雷礼第040册,名人类7,国朝列卿记(九),明·雷礼第041册,名人类8,圣朝名世考,明·刘孟雷第042册:名人类9,名卿绩记,P1,明·王世贞名人类10,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P143,明·王世贞名人类11,明宰相世臣传,P541,罗继祖名人类12,崇祯阁臣行略,P687,明·陈盟名人类13,崇祯五十宰相传,P765,清·曹溶第043册,名人类14,皇明名臣琬琰录(一),明·徐紘第044册,名人类14,皇明名臣琬琰录(二),明·徐紘第045册,名人类15:新刊皇明名臣言行录,P1,明·杨廉近代名臣言行录,P401,明·徐咸第046册,名人类16,皇明名臣言行录新编(一),明·汪国楠第047册,名人类16,皇明名臣言行录新编(二),明·汪国楠第048册,名人类17,皇明名臣言行录,明·李廷机第049册,名人类18,国朝名臣言行录,明·刘廷元第050册,名人类19,明名臣言行录(一),清·徐开任第051册,名人类19,明名臣言行录(二),清·徐开任第052册,名人类19,明名臣言行录(三),清·徐开任第053册,名人类19,明名臣言行录(四),清·徐开任第054册,名人类19,明名臣言行录(五),清·徐开任第055册,名人类20,明功臣锡封底簿,明·吏部第056册,名人类21,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一),明·林之盛第057册,名人类21,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二),明·林之盛第058册,名人类22,皇朝名臣墓铬(一)第059册,名人类22,皇朝名臣墓铬(一)第060册:名人类23,殉身录,P1,明·裘玉名人类24,明良录略,P11,明·沈士谦名人类25,掾曹名臣录,P29,明·王鸿儒名人类26,靖难功臣录,P79,明·朱当沔附:祖宗朝谥考,P111,明·吕(上“此”下“必”)名人类27,国初群雄事略,P163,清·钱谦益名人类28,攻渝诸将小传,P475,明·徐如坷附:念阳徐公定蜀记,P677,明·文震孟附:平蜀记事,P683,清·卢山逸民附:攻渝记事,P691,明·徐如坷第061册:名人类29,备遗录,P1,明·张芹名人类30,革朝遗忠录,P31,明·郁衮名人类31,革除遗事,P201,明·黄佐附:革除遗事节本,P349名人类32,建文逊国臣记,P491,明·郑晓第062册:名人类33,皇明逊国臣记,P1,明·朱国桢名人类34,逊国神国会录,P405,明·黄士良纂,杨思本评第063册,名人类35,逊国正气纪,明·曹参芳第064册:名人类36,皇明表忠记,P1,明·钱士升名人类37,续表忠记(一),P459,清·赵吉士第065册,名人类37,续表忠记(二),清·赵吉士第066册,名人类38,皇明四朝成仁录(一),明·屈大均第067册:名人类38,皇明四朝成仁录(二),P1,明·屈大均名人类39,殷顽录,P307,清·杨陆荣第068册:名人类40,熹朝忠节死臣列传,P1,明·吴应箕名人类41,恩恤诸公志略,P43,明·孙慎行名人类42,南都死难记略,P101,清·顾苓名人类43,雪交亭正气录,P131,明·高宇泰撰,清何树仑附注,张寿镛等补注名人类44,明季东莞五忠传,P355,九龙真逸第069册:名人类45,崇祯忠节录,P1清·高承埏名人类46,明季潮州忠逸录,P223,温廷敬名人类47,昆山殉难录,P447,清·曹梦元第70册:名人类48,皇明帝后纪略(藩封附),P1,明·郑汝璧名人类49,拟明史稿后妃传,P67,清·汤斌名人类50,胜朝彤史拾遗,P121,清·毛奇龄附:明宫词,P201,清·程嗣章名人类51,皇明名僧辑略,P243,明·ZHU(左“衣”右“朱”)宏名人类52,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明代篇),P381,方豪遗逸类第071册,元八百遗民诗咏,张其淦撰,祁正注艺林类第072册:明画录,P1,清·徐泌无声诗史,P139,清·姜绍书绘林题识,P293,明·汪显节续画史会要,P341,明·朱谋(上“西”下“土”)吴郡丹青志,P497,明·王稚登综录类第073、073-1册,综录类1,皇明书列传(一P1、二P1007),明·邓元锡第074册,综录类2,名山藏列传(一),明·何乔远第075册,综录类2,名山藏列传(二),明·何乔远第076册,综录类2,名山藏列传(三),明·何乔远第077册,综录类2,名山藏列传(四),明·何乔远第078册,综录类2,名山藏列传(五),明·何乔远第079册:综录类3,皇明世法录列传,P1,明·陈仁锡综录类4,皇明泳化类编列传(一),P309,明·邓球第080册,综录类4,皇明泳化类编列传(二),明·邓球第081册,综录类4,皇明泳化类编列传(三),明·邓球第082册,明史窃列传(一),明·尹守衡第083册,明史窃列传(二),明·尹守衡第084册,明史窃列传(三),明·尹守衡第085册,综录类6,罪惟录(一),清·查继佐第086册,综录类6,罪惟录(二),清·查继佐第087册,综录类7,明书列传(一),清·傅维麟第088册,综录类7,明书列传(二),清·傅维麟第089册,综录类8,徐本明史列传(一),清·徐乾学第090册,综录类8,徐本明史列传(二),清·徐乾学第091册,综录类8,徐本明史列传(三),清·徐乾学第092册,综录类8,徐本明史列传(四),清·徐乾学第093册,综录类8,徐本明史列传(五),清·徐乾学第094册,综录类8,徐本明史列传(六),清·徐乾学第095册,综录类9,明史稿列传(一),清·王鸿绪第096册,综录类9,明史稿列传(二),清·王鸿绪第097册,综录类9,明史稿列传(三),清·王鸿绪第098册,综录类10,明史列传(一),清·张廷玉第099册,综录类10,明史列传(二),清·张廷玉第100册,综录类10,明史列传(三),清·张廷玉第101册,综录类10,明史列传(四),清·张廷玉第102册,综录类10,明史列传(五),清·张廷玉第103册,综录类10,明史列传(六),清·张廷玉第104册:综录类11,石匮书后集列传,P1,明·张岱综录类12,南疆绎史勘本列传,P481,清·温睿临撰,清·李瑶校第105册:综录类13,绎史摭遗,P1清·李瑶附:恤谥考,清·李瑶综录类14,野史无文列传,P451,清·郑达综录类15,明季北略列传,P559,清·计六奇第106册:综录类16,续藏书,P1,明·李贽综录类17,天问阁集,P549,明·李长祥第107册:综录类18,国寿录,P1,清·查继佐综录类19,东山国语,P191,清·查继佐综录类20,明史钞略,P313,清·庄廷鑨综录类21,南天痕列传,P613,清·凌雪第108册:综录类22,海东逸史,P1,清·翁州老民综录类23,东南纪事,P141,清·邵廷采综录类24,西南纪事,P307,清·邵廷采综录类25,永历实录,P443,清·王夫之第109册,综录类26,国朝献徵录(一),明·焦竑第110册,综录类26,国朝献徵录(二),明·焦竑第111册,综录类26,国朝献徵录(三),明·焦竑第112册,综录类26,国朝献徵录(四),明·焦竑第113册,综录类26,国朝献徵录(五),明·焦竑第114册,综录类26,国朝献徵录(六),明·焦竑第115册:综录类27,皇明人物考,P1,明·焦竑综录类28,国琛集,P445,明·唐枢综录类29,畜德录,P617,明·陈沂第116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一),明·张萱第117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二),明·张萱第118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三),明·张萱第119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四),明·张萱第120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五),明·张萱第121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六),明·张萱第122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七),明·张萱第123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八),明·张萱第124册,综录类30,西园闻见录(九),明·张萱第125册,综录类31,史外(一)第126册,综录类31,史外(二)第127册:综录类32,启祯野乘,P1,清·邹漪综录类33,山阳录,P617,清·陈贞慧第128册:综录类34,烟艇永怀,P1,明·龚立本综录类35,留溪外传,P133,清·陈鼎第129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一),明·过庭训第130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二),明·过庭训第131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三),明·过庭训第132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四),明·过庭训第133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五),明·过庭训第134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六),明·过庭训第135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七),明·过庭训第136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八),明·过庭训第137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九),明·过庭训第138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十),明·过庭训第139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十一),明·过庭训第140册,综录类36,明分省人物考(十二),明·过庭训第141册,综录类37,中州人物考,清·孙奇逢第142册,综录类38,畿辅人物志,清·孙承泽第143册,综录类39,畿辅人物考(一),清·孙奇逢第144册:综录类39,畿辅人物考(二),P1,清·孙奇逢综录类40,皇朝中州人物志,P155,清·朱睦(左“木”右“挈”)第145册,综录类41,云间志略(一),明·何三畏第146册:综录类41,云间志略(二),明·何三畏第147册:综录类41,云间志略(三),明·何三畏第148册:综录类42,姑苏名贤小记,P1,明·文震孟综录类43,续名贤小记,P123,明·徐曾铭综录类44,姑苏名贤续记,P231,明·文秉综录类45,姑苏名贤后记,P261,清·褚亨奭综录类46,续吴先贤赞,P317,明·刘凤综录类47,吴郡二科志,P769,明·阎秀卿第149册:综录类48,吴郡人物志,P1,明·张大复综录类49,檇李往哲传,P321,明·戚元佐综录类50,檇李往哲续编,P405,清·项玉筍综录类51,明越人三不朽图赞,P481,明·张岱第150册:综录类52,明常熟先贤事略,P1,明·冯复京综录类53,明代宝应人物志,P187,清·朱克生综录类54,明代金陵人物志,P275,清·陈作霖综录类55,弇州山人续稿碑传(一),P453,明·王世贞第151册,综录类55,弇州山人续稿碑传(二),明·王世贞第152册,综录类55,弇州山人续稿碑传(三),明·王世贞第153册,综录类55,弇州山人续稿碑传(四),明·王世贞第154册,综录类55,弇州山人续稿碑传(五),明·王世贞第155册,综录类56,二学集碑传(一),清·钱谦益第156册,综录类56,二学集碑传(二),清·钱谦益第157册:综录类56,二学集碑传(三),P1,清·钱谦益综录类57,南雷文定碑传,P445,清·黄宗羲第158册:综录类58,思复堂文集碑传,P1,清·邵念鲁综录类59,拟明史稿列传(一),P363,清·汤斌第159册,综录类59,拟明史稿列传(二),清·汤斌第160册:综录类60,曝书亭集碑传,P1,清·朱彝尊综录类61,西河文集碑传,P35,清·毛奇龄综录类62,鲒埼亭集碑传,P215,清·全祖望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3(062)逊国神会录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5(063)逊国正气纪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6(064)续表忠记(一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7(065)续表忠记(二)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8(066)皇明四朝成仁0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8(066)皇明四朝成仁录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8(067)皇明四朝成仁0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3(027)内阁行实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40(068)熹朝忠节死臣0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45(069)崇祯忠节录等0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45(070)皇明帝后纪略0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4(028)皇明辅世编(一)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4(029)皇明辅世编(二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4(029)皇明辅世编(二)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5(030)皇明献实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6(031)今献备遗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2)国朝列卿纪(一)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3)国朝列卿纪(二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4)国朝列卿纪(三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4)国朝列卿纪(三)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5)国朝列卿纪(四)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6)国朝列卿纪(五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6)国朝列卿纪(五)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7)国朝列卿纪(六)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8)国朝列卿纪(七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39)国朝列卿纪(八)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7(040)国朝列卿纪(九)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8(041)圣朝名世考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9(042)名卿绩纪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0-11(012)启祯两朝遗诗小传、明诗纪事(一)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1(013)明诗纪事(二)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1(014)明诗纪事(三0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2(016)明人诗品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4(017)皇明词林人物0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6(019)皇明三元考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7(020)状元图考、明0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9(021)南雍志列传等0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9(021)南雍志列传等七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26(022)皇明宝善类编、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26(022)皇明宝善类编、皇明世说新语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①(002)明儒学案(二)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②(003)明儒言行录(一)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②(004)明儒言行录(二)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③(005)东林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③(006)东林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⑥(007)复社姓氏传略0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⑦(008)明诗评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⑧(009)静志居诗话(二)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⑧(010)静志居诗话(三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⑧(010)静志居诗话(三)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⑨(011)列朝诗集小传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098)明史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099)明史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100)明史列传(三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100)明史列传(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101)明史列传(四)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102)明史列传(五)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103)明史列传(六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1(104)石匮书后集列传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3(105)绎史摭遗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6(106)续藏书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8(107)国寿录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73、073-1)皇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073、073-1)皇明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2(108)海东逸史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109)国朝献徵录(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110)国朝献徵录(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111)国朝献徵录(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112)国朝献徵录(四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113)国朝献徵录(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114)国朝献徵录(六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114)国朝献徵录(六)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7(115)皇明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074)名山藏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075)名山藏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075)名山藏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076)名山藏列传(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077)名山藏列传(四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077)名山藏列传(四)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078)名山藏列传(五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16)西园闻见录(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16)西园闻见录(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17)西园闻见录(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18)西园闻见录(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19)西园闻见录(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20)西园闻见录(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20)西园闻见录(五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21)西园闻见录(六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22)西园闻见录(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23)西园闻见录(八)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124)西园闻见录(九)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1(125)史外(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1(126)史外(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2(127)启祯野乘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4(128)烟艇永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29)明分省人物考0 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29)明分省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0)明分省人物考0 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1)明分省人物考0 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2)明分省人物考0 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3)明分省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4)明分省人物考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5)明分省人物考(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6)明分省人物考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7)明分省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8)明分省人物考(十)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9)明分省人物考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39)明分省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40)明分省人物考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6(140)明分省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7(141)中州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8(142)畿辅人物志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9(143)畿辅人物考(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9(144)畿辅人物考(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3(079)皇明泳化类编列传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1(145)云间志略(一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1(145)云间志略(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1(146)云间志略(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1(147)云间志略(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2(148)姑苏名贤小记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8(149)吴郡人物志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080)皇明泳化类编列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081)皇明泳化类编列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081)皇明泳化类编列传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2(150)明常熟先贤事略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5(151)弇州山人续稿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5(152)弇州山人续稿碑传(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5(153)弇州山人续稿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5(154)弇州山人续稿碑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6(155)二学集碑传(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6(156)二学集碑传(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6(156)二学集碑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6(157)二学集碑传(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6(157)二学集碑传(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8(158)思复堂文集碑传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9(159)擬明史稿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082)明史竊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083)明史竊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5(084)明史竊列传(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60(160)曝书亭集碑传0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6(085)罪惟录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6(085)罪惟录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7(087)明书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7(088)明书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89)徐本明史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89)徐本明史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90)徐本明史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90)徐本明史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91)徐本明史列传(三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92)徐本明史列传(四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93)徐本明史列传(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93)徐本明史列传(五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8(094)徐本明史列传(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9(095)明史稿列传(一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9(096)明史稿列传(二)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9(097)明史稿列传(三明代传记丛刊·艺林类1(072)明画录等五种明代传记丛刊·遗逸类(071)元八百遗民诗詠0。

崇祯奏疏汇辑

崇祯奏疏汇辑

崇祯奏疏汇辑
《崇祯奏疏汇辑》是明代祁彪佳辑录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收录了崇祯时期的众多奏疏。

这些奏疏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状况,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崇祯奏疏汇辑》中,可以看到许多官员对时局的看法和建议,以及他们为应对危机所提出的各种措施。

这些奏疏不仅展示了明代官员的政治智慧和才能,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此外,《崇祯奏疏汇辑》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许多奏疏文字优美,逻辑严密,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这些奏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学的瑰宝。

《崇祯奏疏汇辑》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对于研究明代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万年发现明代字典残本不失为藏书珍品(图)

江西万年发现明代字典残本不失为藏书珍品(图)

江西万年发现明代字典残本不失为藏书珍品(图)
江西万年发现明代字典残本不失为藏书珍品(图)
2009年02月19日 09: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江西水泥厂职工董家云向记者展示了明代字典《字汇》残本
字典内页文字
2009年2月18日,江西万年县陈营镇万民桥村,江西水泥厂职工董家云向记者展示了明代字典《字汇》残本。

据董家云介绍,《字汇》是明代安徽宣城人梅膺祚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即1615年。

全书收字33万多个。

董家云收藏的《字汇》只有12卷,没有首尾卷,但仍不失为藏书珍品。

据了解,《字汇》是明代安徽宣城人梅膺祚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即1615年,距今已有390多年了。

书为32开本,书高23。

4厘米,宽14。

5厘米,全书收字331799个,分为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尾等共14卷,是一部在当时影响非常大的辞书,对研究中国的字典发展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董家云收藏的《字汇》只有12卷,没有首尾卷,由于年代久远,纸张泛黄并封面残损,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

“黄票封大禧和“五尺凤头尖考释

“黄票封大禧和“五尺凤头尖考释

“黄票封大禧和“五尺凤头尖考释吴亚萍由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册,选录了明代王世贞的《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一诗。

这是一首仿拟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以嘲讽严嵩一生兴衰的叙事长诗,中有“雕盘盛玉膳,黄票封大禧”和“五尺凤头尖,时时遣问遗”之句,注释对“黄票封大禧”和“五尺凤头尖”均曰“未详”。

其解题除盛赞此诗“嬉笑怒骂,酣畅淋漓”之外,亦云“惟用事间有不知所出者,姑存疑以俟续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兹不揣浅陋,试对这两句诗的典故和名物略做考释。

一、黄票封大禧(一)“大禧”与“太禧”“大禧”是明代宫廷内法酿造的一种酒,也叫太禧。

据明顾清《傍秋亭杂记》卷下记载:“内法酒总名长春,有上用甜苦二色,给内阁者以黄票,学士以红票,余白。

长行内上用金茎露,孝庙初始有其方,与太禧白皆内臣监酿,光禄不得预。

大禧色如烧酒,彻底澄莹,浓厚而不腻,绝品也。

”(孙毓修编《涵芬楼秘笈》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可见,大禧为明代宫廷名酒,其颜色和烧酒一样,色白,所以又称“太禧白”(“大”与“太”通)。

此酒以内法酿制,晶莹澄澈,味道醇厚不腻,是酒中绝品。

又据《明史》卷三百八《奸臣·严嵩传》记载:“帝尝以嵩直庐隘,撤小殿材为营室,植花木其中,朝夕赐御膳、法酒。

”(中华书局2000年版)“朝夕赐御膳、法酒”,佐证了“雕盘盛玉膳,黄票封大禧”二句所写,一为膳食,一为法酒。

王世贞在诗中写严嵩“六十登亚辅”,严嵩(1480—1567)在63岁时拜相入阁,“法酒”是皇帝对内阁的常赐之物。

“给内阁者以黄票”,此酒以“黄票”封,故又称“黄票酒”。

嘉靖年间担任詹事府詹事的陆深(1477—1544),有《风入松》一词,序曰“和桂洲内阁赏芍药,用虞文靖公韵”,有句云:“试把一杯黄票酒,倚阑封罢紫泥缄。

”(《全明词》,中华书局2022年版)这是陆深唱和夏言的词,夏言号桂洲,是严嵩之前的内阁首辅。

“黄票酒”对他们来说都是例常之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历七年云南乡试录一卷 明 李时孳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八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潘晟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拾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明 周溥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十三年山东乡试录一卷 明 王三余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丙戌科进士同年总录一卷 明 阙名 撰 明刊本
万历十四年会试录一卷 明 王锡爵 等撰 万历中刊本
嘉靖三十一年福建乡试录一卷 明 朱文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三十一年福建武举乡录一卷 明 汪宗元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癸丑进士同年便览录一卷 明 陈瑚 撰 嘉靖三十九年衢州刊本
嘉靖丙辰同年世讲录一卷 明 杨道亨 撰 隆庆三年刊本
嘉靖三十七年江西乡试录一卷 明 郑元韶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三十七年广东乡试录一卷 明 施显卿 等撰 嘉靖中刊本
隆庆元年陕西乡试录一卷 明 袁邦彦 等撰 隆庆中刊本
隆庆二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高仪 等撰 隆庆中刊本
隆庆二年会试录一卷 明 李春芳 等撰 隆庆中刊本
万历元年云南乡试录一卷 明 陈大训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元年贵州乡试录一卷 明 周保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七年河南乡试录一卷 明 陈玺 等撰 万历中刊本
《明代史籍汇刊》
1
明纪史阙不分卷 明 张
建文皇帝事迹备遗录一卷 明 大岳山人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FB.160.115(1)
革朝遗忠录二卷 附录一卷 明 郁衮 撰 嘉靖四年序高廪校刊本
FB.160.115(2)
3
謇斋琐缀录八卷 明 尹直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嘉靖三十八年会试录一卷 明 李玑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辛酉科山东同年齿录一卷 明 刘存义 撰 明沈曰玟钞本
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严讷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四十一年会试录一卷 明 袁炜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四十三年四川乡试录一卷 明 郑孔道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四十四年武举录一卷 明 王大任 等撰 嘉靖四十四年刊本
万历二十二年山东乡试录一卷 明 王登才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二十七年壬辰科进士历履便览一卷 明 阙名 撰 清毕岱〓(ting)钞本
万历辛丑会试录一卷 明 冯琦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庚戌科序齿录残一卷 明 阙名 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己未会试录一卷 明 史继偕 等撰 万历中刊本
天启七年江西乡试录一卷 明 倪元璐 等撰 天启中刊本
FB.160.116
4
皇明嘉隆两朝闻见纪十二卷 明 沈越 撰 万历二十七年江东沈氏刊本
FB.160.117-119
5
两朝平攘录五卷 明 诸葛元声 撰 万历三十四年刊本
FB.160.120
6
使琉球录二卷 附皇华唱和诗一卷 明 萧崇业 同撰 明 谢杰 同撰 万历中刊本
FB.160.121
7
使琉球录二卷 明 夏子阳 同撰 明 王士桢 同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FB.160.122
8
攻渝诸将小传一卷 附西征杂纪一卷 明 徐如珂 撰 天启中刊本
FB.160.123
9
皇明名臣墓铭不分卷 明 朱大韶 辑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FB.160.124-127
10
明代登科录汇编 屈万里 辑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
殿试登科录一卷 会试录一卷 明 陈迪 等撰 钞本
永乐十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吕震 等撰 永乐中刊本
正统十年会试录一卷 明 钱习礼 等撰 正统中刊本
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王翱 等撰 天顺中刊本
成化元年山东乡试录一卷 明 吴启 等撰 成化中刊本
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姚夔 等撰 成化中刊本
成化七年广西乡试录一卷 明 单〓(hao) 等撰 成化中刊本
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邹干 等撰 刊本
正德十一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明 彭流 等撰 正德中刊本
正德十四年山东乡试录一卷 明 胡希铨 等撰 正德中刊本
正德十六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阙名 撰 正德中刊本
嘉靖元年应天府乡试录一卷 明 董〓(qi) 等撰 钞本
嘉靖七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明 陆粲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十年顺天府乡试录一卷 明 吴惠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十九年应天府乡试录一卷 明 张治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二十年会试录一卷 明 温仁和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二十三年登科录残一卷 明 阙名 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二十八年应天府乡试录一卷 明 敖铣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二十八年苏松武举录一卷 明 饶天民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三十一年山东乡试录一卷 明 彭辂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弘治二年山东乡试录一卷 明 凌枢 等撰 刊本
弘治二年湖广乡试录一卷 明 林光 等撰 刊本
弘治五年应天府乡试录一卷 明 王鏊 等撰 弘治中刊本
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倪岳 等撰 弘治中刊本
弘治十四年应天府乡试录一卷 明 王华 等撰 弘治中刊本
弘治十五年会试录一卷 明 吴宽 等撰 弘治中刊本
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刘健 等撰 弘治中刊本
FB.160.159
13
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十六卷 明 阙名 撰 嘉靖二十年焦琏刊本
FB.160.164
14
内阁行实八卷 明 雷礼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明刊本
FB.160.165
15
明功臣袭封底簿不分卷 明 吏部清吏司 辑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明钞本
FB.160.166
16
皇明永陵编年信史四卷 明 支大纶 修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万历二十四年刊本
嘉靖十年山西乡试录一卷 明 庄一俊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十年云贵乡试录一卷 明 焦维章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残一卷 明 阙名 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十六年贵州乡试录一卷 明 徐勋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严嵩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十七年武举录一卷 明 张治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崇祯十二年山西乡试序齿录一卷 明 姚钿 等撰 崇祯中刊本
崇祯十二年陕西乡试录一卷 明 阙名 撰 崇祯中刊本
FB.160.128-149
11
皇明进士登科考十二卷 明 俞宪 撰 嘉靖二十九年重刊本
FB.160.150-151
12
大明律集解附例三十卷 首一卷 明万历十三年 官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万历中浙江刊本卷第十一至第三十万历三十八年钞本
FB.160.167-168
17
明史九十三卷 清 徐乾学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FB.160.169-178
18
皇朝中州人物志十六卷 明 朱睦〓(jie)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隆庆四年序刊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