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
2018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学案[全册]
![2018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0d080b5727a5e9856a6170.png)
第一讲、机械运动课时:第____课时时间:________【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ppt(48份) 人教版10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3)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其电阻就越 大.
4.滑动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
(1)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 来改变接入电阻.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2.(2017年扬州)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
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
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用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带
+ 正电荷
异同 种种 电电 荷荷 相相 互互 吸排 引斥
用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
负电荷 -
4.验电器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结构:如右图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 原理来工作的.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电荷).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2.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volt) ,简称伏( V )。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换算: 1 kV =1 000 V= 103 V 1 mV =0.001 V= 10-3 V
3. 对人体安全电压:_不__高__于__3_6_V
4.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1)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 ①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②要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 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行将展开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当怎么展开物理教学计划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1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是全部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
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形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目标要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3.连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酷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
本册共分五章。
第六章电压和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八章电功率第九章电和磁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爱好,每章的浏览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
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形分析;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依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
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爱好,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
针对以上各种情形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没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
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工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习习惯。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解析:这把刻度尺零刻度已经磨损,它把刻度线1当作0, 则物体右边所对的3.50要减去当成0刻度线的1 cm即2.50 cm.秒表读数时先看小圈,它每一大格表示1分钟,大圈每 一大格表示1秒,每一小格表示0.1秒,从小圈可以看出超 过5分钟而没有到达6分钟,则应该读成5分37.5秒,即为 337.5 s.
四、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易错警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是针对由于测量的 人导致的误差而言,且最后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 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
★常考点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 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另一 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做 参照物 .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 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和 分度值 .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 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 单位 组成,最末一位是 估读 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 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
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
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 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离。
学生随堂巩固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A.课桌高度约为80 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 D.初中生跑50 m所需时间约为3 s
2018年中考总复习物理课件(人教版)

考点3: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 路程 ;②通过相同的 路程比较 时间 ;③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 . 2.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快慢 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 间 之比 叫做速度,其定义公式是 v=s/t . 3.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单位是 米(m) ,时间单位是 秒(s) ,速度单位是 米/秒(m/s) ,常用 单位是 km/h ,二者的换算关系是 1m/s=3.6km/h .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 直线 且 速度 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不变的运动.匀速直线
考点3: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如 声呐探测仪
;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
如
超声碎石机
超声电动牙刷 、 等.
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振动 发出的声音;从环保 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是
乐音是有规则的振动
噪声是无规则振动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 分贝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是 dB .为保 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过 90dB . 3.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防止噪声的 它进入 人耳 . 产生 ,阻断它的 传播 ,防止
考点4:平均速度的计算 (2013·泰安)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 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 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 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析】求火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可以先根据题意找出火车从甲地开 往乙地所用时间,然后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 求出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火车的长度可以根据火车过桥时 火车运动的路程等于车长与桥长之和来计算 .
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精品课件

物 理
• 【基础知识小测】 振动 而产生的。正在振 •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 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 。 声源 介质 ,真空________ 不能传声 •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15 ℃的空气中声速是________m/s 340 ,通常情况 下,固体中的声速________ 大于液体中的声速,液体 中的声速________ 大于气体中的声速。声音在介质中 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以________ • 3.人耳听到的声音既可以靠空气传播也可以利用 骨传导 头骨、颌骨传播,后者又叫________ 。人们能够 判断声源的位置是利用________ 。耳聋可以分为 双耳效应 神经 性耳聋和________ ________ 传导 性耳聋。
噪声的控制
声音的利用、声音的传播(声呐)
选择题
综合能力题
3
4
2009
2008
声音的特性(弦乐器的音调)
噪声的控制
选择题
选择题
3
3
物 理
【2013年中考预测】 本章内容的考查以选择题、填空题、实 验题为主。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噪声噪声的控制的可能性最大。
物 理
考点三: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振幅 响度 距声源的远近 音色―→物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超声波 音调― →频率可闻声 次声波
物 理
如图所示,
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 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 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 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解题思路:与其他管乐器发音特性一样,上下推拉活 塞是改变塑料管中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音 色由不同的发音体决定;响度由吹“哨子”的力决定,力 越大,气体的振幅越大;声速大小与发声体无关。 答案:A
2018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教案:2018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和运动2. 第二章压强与浮力3. 第三章机械能4. 第四章声现象5. 第五章光现象6. 第六章透镜及其应用7. 第七章质量与密度8. 第八章温度与热量9. 第九章电流与电路10. 第十章电压与电阻11. 第十一章电能与电功率12. 第十二章磁现象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
2.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册、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并通过例题进行解释和应用。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根据讲解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答案:提供详细的作业答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解析1. 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电流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电流的本质,以及它是如何通过导体流动的。
2. 复杂公式的推导:如电能公式 E = Pt,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功率和时间如何决定电能的多少。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1一、基本说明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2、教学内容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2018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全册)

“限速 5公
里”的是( )
-3-
汾陈乡初级中学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9.一座大桥长 1.6Km,一列长 200m 的火车以 15m/s 的速度通过此桥,火车完全通过
此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
教
学
反
思
】
-4-
汾陈乡初级中学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第二讲、声现象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 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 50 s;普通中
学生跑完 100 m 用时约 15 s;脉搏 1 min 内跳动的次数约 75 次.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 变叫机械运动)
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
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
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
传声能力比空气
。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
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
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
〔〕
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 在人耳处减弱 。 考点四 声的利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5篇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1机械能及其转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关于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利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关于物理现象的转化。
(2)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四)教学过程1.复习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明确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多)3.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转变。
实验1:滚摆实验。
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判别方法及他们对光的作用。
会熟练地画出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举例,并会归纳出新的特殊点。
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整理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物理》。
复习范围包括第一章至第十章,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物理学简介、测量长度和时间、质量与密度;2. 第二章:压力与压强、浮力、液体与气体;3. 第三章:热学基本概念、热量与能量、内能与做功;4. 第四章:力学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与惯性;5. 第五章:杠杆与滑轮、简单机械、功与功率;6. 第六章:声学基本概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应用;7. 第七章:光学基本概念、光的传播与反射、折射与透镜;8. 第八章:电磁学基本概念、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9. 第九章:磁学基本概念、磁场与磁体、电与磁;10. 第十章:物理学在生活与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2.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2. 知识梳理:分别对第一章至第十章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突出重点知识;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中考物理总复习;2. 板书内容:分别列出第一章至第十章的重点知识,突出关键概念和公式;3. 板书结构:按照章节顺序排列,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查看和记忆。
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ppt(48份) 人教版4

实验:逐渐抽出玻璃罩里面
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
注意声音的变化。
2.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固体能传播声音
液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叫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
真题体验
为
3.(2017年西宁)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
同,这主要是因为
不同.
【解析】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弹的琴键不同,音调 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音调 响度
真题体验
4.(2017年黄冈)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 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
专题二 声现象
我们周围的声音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 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
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它跟介质的种类
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特性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幅越大、距离越小,响
声 现 象
声的利用
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呐、回声定位、B超等
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 住耳朵等。)
生活实例
禁止鸣笛标志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
真题体验
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鼓声通过
1.(2017年哈尔滨)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全册)第一讲、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2018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全册)

第一讲、机械运动课时:第____课时 时间:________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1 Km=1000 m ;1 dm=0.1m ;1 cm=10-2m ;1 mm=10-3m ;1μm =10-6m ;1 nm =10-9m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全册)第一讲、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求速度用v=s/t求速度用V=s/t求路程s内的平均速度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链接中考】1.单位换算:8.5m= cm; 36000nm= km 15cm3= m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4.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cm。
5.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正确的是()图16.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窗B.铁轨C.路边的树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
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8.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9.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此桥,火车完全通过此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教学反思】第二讲、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及有关计算 4.乐音的三要素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 固体 、 液体 、 气体 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种类 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大于 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即: V 固>V 液>V 气 。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音色 、 响度 和 音调 。
考点三 噪声及噪声的控制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 声是指 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名 称 概 念 影 响 因 素 相 关 关 系 音 调 声音的 高低 。
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大,则音调 高 ; 频率小,则音调 低 。
响 度 声音的 大小(强弱), 常用分贝(dB )表示。
发声体的振幅及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则响度 大; 振幅小,则响度 小。
音 色声音的品质。
由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和发声体的 发声方式决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 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 不同 。
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1.物体发生振动且声波频率范围在20Hz ~20000Hz 之间;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响度要足够大,声源距人耳不能太远;3.有良好的听觉器官。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Hz 的声音)(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 的声音)(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3.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
【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链接中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
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7.“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播的.8.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教学反思】第三讲、物态变化【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常考的温度估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 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体汽化需要吸热。
(1)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和沸腾的比较:2.液化: 物质从气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大大地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或二者兼用。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 樟脑丸、钨等。
如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就是由于灯丝升华的缘故。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