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课程概述及基础知识(一)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安排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安排

各位老师,这是下学期《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及考核大纲,请参照备课。

选用教材是北师大王本陆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7122有书,可提前参阅;第三讲的老师可参考钟启泉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我和魏院长都有这本书,可以提供)。

考试形式仍采用辨析题、案例分析、论述和实践训练四个题型。

有何问题可及时沟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实施纲要第一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6课时)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分析重点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不同定义(p31),了解与课程相关的概念(p33-37)(二)课程的表现形式重点掌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定义和内容,古德莱德关于课程定义的五个层次(三)课程的历史发展重点掌握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为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四)影响课程的基本因素重点掌握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p54-56)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含义重点理解课程目标的定义以及与教育宗旨、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的关系(p61-62)(二)课程目标的取向重点理解课程目标的四个形式取向,即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p63-65)(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一般了解)(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重点掌握(p67-68)三、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的含义(一般了解)(二)课程内容的取向(重点掌握P70-72)(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一般了解)(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一般了解)(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重点掌握p75-78)第二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6课时)一、教学概述(一)教学的定义及其要素重点掌握教学定义的不同理解,教学要素中的三要素内容及其关系(p123-130)(二)教学的本质及其争论(一般了解)(三)教学的历史发展重点掌握现代教学的一般特征(p140-142)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功能(重点掌握153-156)(二)教学目标的分类重点掌握布鲁姆教学目标的三种分类及其内容(157-160)(三)教学目标的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了解)2、教学目标的编制和撰写(重点掌握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p166-168)三、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其结构(重点掌握p176-177)(二)几种值得关注的教学模式(重点掌握p189-192)(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用(一般了解)第三讲我国的新课程改革(6课时)(此讲以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为参考)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般了解)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点掌握)新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管理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专题一课程概述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Ecology)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

2)生态学的形成发展形成期:公元17-19世纪末定义提出巩固期:20世纪初-50年代理论研究壮大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知识体系的拓展、丰富3)生态学的研究现状生态学在研究社会问题中的重新定位生态学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向过程和预测发展生态学新分支在学科交融中不断产生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手段在集成中创新专题二(第一讲)生态学基础知识思考题:1、什么是生态系统?有哪几种生态系统?2、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3、为什么说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是最丰富的?一、系统概述1)系统的定义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边界)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要素:①有一定边界②有多个组分③组分间关联④有特定功能⑤有运动目标2)系统的特性,是指系统相对于非系统而言所具有的若干属性。

主要包括:(1)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统外部有一定的边界,内部有鲜明的分层现象。

系统边界:指系统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可自然形成或人为划定)分层现象:指系统按一定的层次,可向宏观逐层综合,向微观逐层分解的现象。

(2)结构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整体性是系统对各组成要素的总体要求,包括各组分间存在量比关系,相互作用和联系方式:量比关系:指组分间在数量上的比例。

它控制着系统的构成。

相互作用:指组分间相互约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方式:指组分间的时空关系,即系统内各要素在和空间上的配置。

(3)功能的整合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分功能之总和的特性。

它以特定的系统结构为基础。

系统功能>∑组分功能(4)功能的离散性系统功能的离散性是指系统整体功能小于各组分功能之总和的特性。

课程介绍第一课

课程介绍第一课

课程介绍第一课
课程介绍第一课:课程概述与学习目标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一门全面介绍课程管理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课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课程设计、实施、评估和改进的全过程,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或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1. 掌握课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了解课程设计、实施、评估和改进的全过程;
3. 培养学生对课程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课程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3. 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管理;
4. 课程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5. 课程改进的策略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与考核
本课程将布置适量的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考试、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五)加强教育学的元理论研究
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原问 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 具体知识,而是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如科 学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都具有元研究 的性质。
第二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教育学的地位
教育学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体系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师范生共同 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师范专业课程,为成 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匠如何修理。 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 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 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 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 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 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
说说你的看法
“有人没有上过师范院校,却能成为一名 好教师。但是,很多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却 不一定称职。可见,教育学理论并不是成为 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对此你有什么看 法?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领会教育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三)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四)帮助总结经验,从教育教学中研究 (五)培植教育理想,养成教育情怀 (六)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知识提供理论指导
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 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 王友:“为你诚挚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 糖......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 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 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乐理知识(全部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全部乐理知识)
2.Staccato或stacc.(简写)断奏。使音符断开演奏。 断奏有几种标记,(在音符上加圆点跳音),加三角(顿音),加点
与连线 (连跳音)等,这几种方法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跳音: 实际演奏:跳音的实际演奏时值,是记谱时值的一半。 连跳音(半连音记号):连音与跳音相结合 实际演奏:连跳音实际演奏时值,是记谱时值的四分之三。
4、琶音记号:将和弦中的各音,画上竖“波浪线”,并快速的分 散演奏,称为琶音。 一般情况下,自下而上演奏,并保持时值。
5、滑音记号:↗↘记在音符的音符的右边,表示该音向上(下)滑 动。在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中,滑音的奏法是很有特色的,它的记 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来标明。曲线或箭头向右上斜表示向上滑,曲 线或箭头向右下斜表示向下滑。 6、延长号:在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音符 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自由地增长 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 止符的下面。延长号也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之间的片刻休 止。记在双纵线上的延长号则表示乐曲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第五讲记谱法中的音乐记号与术语
一、演奏法的术语、记号
1.Legato连奏,音之间没有空隙,也可与连线结合起来使用。 连线:︵ ︶ 记在五线谱音符的上(下)面,表示弧线内不同的音 要唱(奏)得连贯。连音奏法的连线大都记在五线谱的上面,很少记 在下面。 在器乐演奏中,常表示要分句、换气。 延音线: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 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 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假使一行五线谱 上记有两个声部时,则高声部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
C c g c1 e1 g1 降b1 c2 d2 e2 升f2 g2 a2 降b2 b2 c3

MMS_1-第一讲-概述

MMS_1-第一讲-概述

器、光笔、话筒等)
输出媒体(包括显示器、喇叭、打印机、绘图机
等)。
21
存储媒体(Storage)
存储数据的物理介质
包括硬盘、软盘、光盘、磁带和存储器等。
22
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
传输媒体的种类很多,如电话线、双绞线、同轴
电缆、光纤、无线电和红外线等。
23
计算机与媒体
9
课程内容安排 ---
本科课程
夏老师
1. 多媒体技术概述 1. 多媒体技术概述 2. 多媒体硬件环境 2. 多媒体软硬件 3. 多媒体软件基础 3. 压缩编码 4. 压缩编码 4. 音频处理 5. 音视频获取与处理 5. 视频及图像处理 6. 超媒体与多媒体数据库 6. 音视频压缩(1) 7.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 7. 音视频压缩(2) 8. 多媒体应用、新技术 8. 多媒体数据库 9. 多媒体网络通信 作业:photoshop, 10. VR简介;多媒体热点问题 3dmax, flash, 视频剪辑 作业:音视频编解码
17
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媒体 Medium (Media)
1 ) 承载信息的实际载体,如:盘,带,纸。 2 ) 表述信息的逻辑载体,如;文字,图像,语言。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ITU-T) (原国际电话 与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对媒体的分类:
感觉媒体(Perception),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zzvrlabbuaaeducnzzvrlabbuaaeducnxiaybbuaaeducnxiaybbuaaeduc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媒体系统与技术多媒体系统与技术十一五863计划信息领域四个专题1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2自组织网络与通信3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4信息安全十二五国家高科技计划信息领域四个专题网络与通信3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在在信息资源建设的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牵引下需求牵引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飞速发展oommnnee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丰富了信息资源丰富了信息资源的品种和描述能力的品种和描述能力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增强了对信息资源增强了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应用能力的获取和应用能力面向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缩小对信息资源的缩小对信息资源的认知和处理间的隔阂认知和处理间的隔阂嵌入技术嵌入技术扩展了信息资源向扩展了信息资源向其他领域的渗透能力其他领域的渗透能力哪些信息技术哪些信息技术将对未来信息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将对未来信息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促进信息促进信息资源的建设资源的建设构成人机和谐构成人机和谐的信息环境的信息环境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发展面向发展面向agentagent技术技术信息资源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的智能化的智能化intelligentintelligent人在网络中基于云计算和人在网络中基于云计算和海量信息的处理海量信息的处理信息资源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的协同化的协同化cooperativecooperative可视化计算和可视化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信息资源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的沉浸化的沉浸化immersiveimmersive信息技术的信息技术的全面嵌入和普适应用全面嵌入和普适应用信息资源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的普适化pervasivepervasivevvp3cp3c多媒体应用技术三个一级三个一级类类学科交叉学科交叉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广播电视技术两大学科支撑两大学科支撑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交叉学科决定了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交叉联系非常紧密发展迅速更新快新的知识点不断涌现很难面面俱到内容丰富涉及的学科领域繁多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幸好内容大多基础比较简单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第八章课程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改革第三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现行课程标准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即学科1.在古代历史上,便有将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的传统。

2.对科目的价值进行了论述3.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被视为学科的内容或教材。

4.优缺点:(1)学科课程有其逻辑性及系统性强的优势,有利于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2)然而,只注重学科课程势必会造成和加深学科的分离,忽视了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不利于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二)课程即经验1.所谓课程,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它取决于学习者个体亲身的经历,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2.经验说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3.优缺点:课程经验说注重个体的能力,关注个体经验的不断获得,往往忽略了系统学科的学习,操作起来较为困难。

(三)课程即活动1.课程是指有计划的学科或其他活动。

2.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有其他内容如劳动和其它各种活动,也不只是内容本身,还有对内容的安排,以及内容安排实现的进程和期限等含义。

(四)课程即文化再生产1.鲍尔斯和金迪斯为此主张的代表人物。

2.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要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五)课程即社会改造1.代表人物是巴西的费雷尔。

2.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让学生适应社会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去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课程引导,年轻人就能准备好并有能力改造世界。

二、课程的种类(一)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方式的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谓最早的学科课程。

2.学科课程的设计以学科为中心,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具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

逻辑学基础知识教案

逻辑学基础知识教案

商洛学院教案课程名称: 逻辑学基础知识课程类型: 必修课上课班级: 中文系汉本1001—1004、文秘1001计划学时: 18 周学时: 36授课学时: 2012 --- 2013 第 1 学期教材版本: 高教出版社编者: 姜全吉、迟维东(第三版)授课教师: 赵英卓商洛学院教务处制2012年9月时间9 月10日星期一课题第二专题概念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及作用,从宏观上认识学《逻辑学》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本专题的重点教学难点①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②属种关系的概念与反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概念的区别;③划分和理解的区别课型大课型和小课型教学媒体板书与多媒体教法选择四步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采用启发式互动教学教学过程一.课前思考题(通过思考题,达到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启发、导入到本节课将要学的新知识)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教法运用及板书要点2.思维的基本形态。

3.“健康就是没有病”、“正方形是四边相等的平面几何图形”这两个表述能不能作为健康和正方形的概念?请说明原因。

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后,开始学生说课(原则上是三人一组,每个人3分钟),教师点评。

三.教师从宏观上给学生介绍本章知识:概念是思维的最小细胞,是进行判断(命题)、推理和更复杂逻辑思维的基础,没有明确的概念就没有清晰的逻辑思维。

所谓概念明确,就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唯有此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和使用概念,这一专题就是围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展开的:概念的种类就是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对概念进行分门别类的;概念间的关系,就是划分概念在外延间的关系;定义和划分则是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反变关系就是指统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限制和概括,依据的就是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第一节概念概述一.什么事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和分子范围的的思维形态本质属性:就是事物的特有属性,是甲事物区别于乙事物的根本,也就是概念的内涵。

开学第1课内容概括

开学第1课内容概括

开学第1课内容概括引言开学第1课是新学期的开始,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非常重要。

这节课通常会涵盖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课程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将概括开学第1课的内容。

课程目标开学第1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课程目标和期望。

老师通常会介绍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讲解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课程的整体框架,为学习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开学第1课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方面:1. 课程介绍老师会简要介绍本学期的课程内容和安排。

这包括课程名称、学分、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说明。

此外,老师可能会介绍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侧重。

2. 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本节课通常会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

学生将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为自己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3. 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老师会详细讲解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

课程大纲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重要信息。

教学计划则是具体的学习安排,包括每周的课程内容、作业要求、考试安排等。

这些信息对于学生了解课程的整体结构和时间安排非常重要。

4. 课程要求和期望开学第1课通常还会涉及课程的要求和期望。

这包括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要求、作业和实验的完成要求等。

老师会与学生明确课程的期望,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5. 学习资源和支持在开学第1课中,老师通常还会介绍学习资源和支持。

这可能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在线资源、学术支持服务等。

通过了解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和获取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支持。

总结开学第1课是新学期的重要开端,通过本节课的内容概括,学生可以对本学期的课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理解课程目标和期望,了解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及掌握学习资源和支持,有助于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认真参加开学第1课非常重要。

黑马人工智能讲义

黑马人工智能讲义

黑马人工智能讲义黑马人工智能讲义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的总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当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作为一家专业的IT培训机构,黑马程序员推出了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课程——黑马人工智能讲义,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1.1 课程概述黑马人工智能讲义是一门面向初学者和高级开发者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Python编程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面。

该课程适合于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图像处理等相关行业从业者。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 掌握Python编程语言,并使用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并掌握常用的机器学习库;- 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并使用TensorFlow等框架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 掌握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并使用NLTK等工具进行文本分析。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2.1 Python编程基础在Python编程基础部分,学习者将会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流程控制、函数定义等知识,以及使用Numpy、Pandas 等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 Python基础语法- 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流程控制语句- 函数定义与调用- 文件操作- Numpy库介绍- Pandas库介绍2.2 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部分,学习者将会了解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应用场景,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等,并使用Scikit-Learn等库实现相应算法。

具体内容包括:- 机器学习介绍- 监督学习与非监督学习- 线性回归- 逻辑回归- 决策树- 随机森林- 聚类分析2.3 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部分,学习者将会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如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并使用TensorFlow等框架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

小学教学与课程论

小学教学与课程论

第一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内涵一、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一)课程的内涵:1、国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课程是学习方案;课程是学程内容;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2、我国学者施良方也归纳出了6 种典型的课程定义:①课程是教学科目。

②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③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④课程是学习经验。

⑤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⑥课程是社会改造。

3、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课程可分为五个层次:①理想课程:课程专家认为应该做的课程,如学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应该设计什么课程,②正式课程:相关理论用文件表述,文件表述应有可行性,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文件。

③感知课程: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文件的理解。

④运作课程:又叫做操作课程,在实际课堂活动中,教师如何组织学科运行和学生活动⑤体验课程:学生得到了什么。

4、课程至少应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儿童的成长发展,不单是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意志、价值观和品德的发展过程;二是课程必须是教育的总体计划,既包括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教育;三是学习不是使儿童单纯被动地接受学科,而是要求儿童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教学的内涵教学是一种活动,活动是教学的根本属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这种活动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并且是统一于一个过程;活动的对象是特定文化。

第二节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活动说:把课程与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规律说:把课程与教学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问题说:把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1、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属于事实问题。

如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等客观属性“为什么”,属于价值问题。

如课程与教学目的的设定、价值取向和方法与途径的选择等“如何做”,属于技术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不仅要研究事实与价值,也要研究其实现形式、活动程序和操作方法等。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1章-小学科学课程概述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1章-小学科学课程概述




三、科学教育
1、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教育是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科学技术 人才的社会活动。 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 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 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 学与社会有关问题作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学技 术专业人才,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 动。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 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 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 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 术应用的教育。
㈡ 学 科 性 质
(三)研究对象
科学教学论研究科 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 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相 关因素(教学媒体、教 学环境等)的统一。
三、学科体系
教 育 教 学 教 研
科学教学目标
科学教学目的
科学教学目标层次 科学课程标准
科 学 教 学 论 的 学 科 体 系
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教学内容构成及编排 科学教科书 科学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 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 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良 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 地区、民族、性别、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或者个体条件的不同,科学课程都应为每一 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实 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 素质的目的。

探究式科学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 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体会到人 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知识,并了解科学 知识是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进步的。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1.教育的功能(辨)按教育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的方向,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2.教育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规模速度、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辨析)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知识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简答):传承(传递和保存、活化)、改造(选择和整理、提升)、传播交流和融合、更新和创造。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般来说,教育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为一定的文化所影响,但教育又常显示出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和发展轨迹。

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活动主题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而人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人的独立性,从而也决定了教育的独特性。

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教育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特性。

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简单、辨析):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第一讲:课程概述NEW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第一讲:课程概述NEW

课程时间表
时 间
03月02日 03月09日 03月16日 03月23日 03 23 03月30日 04月06日 04月13日 04月20日 04月27日
课程内容
模块一 绪论与KAB课程概述 模块二 创业者特质探索(一) 创业者特质探索(二) 创业者访谈 创业者访谈分享 模块三 模块四 模块五 如何成为创业者 寻找和开发商业机会 企业组建(一) 商业游戏一 企业基本周期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
南开大学 计景成
任课教师简历
姓名:计景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1月 民族:汉 政治面目:中共党员 现任职务:化学学院团委书记 化学学院2008级年级主任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讲师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23508058 nkjjch@
任课教师简历
青年就业——全国范围的难题
1.青年人口大国,15-29岁青年人口约达2.8亿。 2.每年城镇新增1000万劳动力。当前,我国劳 动力市场上的求职人员中,75%左右是35岁以下的 青年。 3.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从2001年 的117万人激增到2007年的559万人,2009年更高达 610万。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保持在500万 人以上。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按期就业率下降,据教 育部门的信息,大学生按期就业率约70%;在就业 的大学毕业生中,50%的大学毕业生在私营领域就 业。
KAB课程简介
KAB课程是联合国国 际劳工组织(ILO) 开发的创业教育培 训项目。 2005 年 全 国 青 联 将 其引入国内,启动 了中国KAB大学生创 业教育项目。
KAB课程简介
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 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了解创 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 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本课程实行小班授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思想,体现出更多的参与特点,主要以 鼓励、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为主。

开学第一课教案概述

开学第一课教案概述

开学第一课教案概述开学第一课是新学期开始的重要环节,它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针对开学第一课的教案内容进行概述,分为以下12个部分进行展开。

第一部分:建立联系开学第一课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与班级和教师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兴趣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第二部分:制定学习目标在开学第一课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了解他们对新学期的期望和目标,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

第三部分:介绍学习资源该部分主要介绍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熟悉并能有效地利用它们。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学用书、电子资源以及其他辅助学习材料,并提供相应的说明和指导。

第四部分:学习规则和纪律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学习规则和纪律。

通过明确规定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循学校的纪律,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秩序和行为规范。

第五部分: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和故事讲解,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和动力。

第六部分:制定学习计划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兴趣,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第七部分:推广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促进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提高学习的成果。

第八部分:激发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第九部分:引导个性发展开学第一课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兴趣。

学科知识普及的第一课教案

学科知识普及的第一课教案

学科知识普及的第一课教案引言:学科知识普及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的学科知识普及教案,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知识普及工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科知识。

一、目标设定教师应在每一节课开始之前设定明确的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围绕着目标展开。

例如,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二、知识背景介绍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应简要介绍当前学科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

三、概念讲解接下来,教师应从基础概念开始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

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以生动的方式解释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四、基础知识传授在学生掌握概念后,教师应详细传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研究方法等。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五、案例分析为了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学生将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实践活动学科知识的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实践能力。

八、评估反馈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和反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九、拓展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学科知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材料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这些拓展资源可以包括书籍、文献、学术研究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