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社会中的游戏规则
规范、保障
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一)含义
机构或组织的系统; 组成 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精神层面
制度发展与变迁:建立、执行、监督、完善等,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物质层面
正式与非正式:是否强制实施为依据 分类 宏观与微观 社会 制度 总体社会制度 不同领域里的制度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达26.5%, (2010年),2020年达40%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四、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小学、中学、大学的数量与规模
(二)人的身心发展
影响教育系统的纵向分段
•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一般人在6岁时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90%, •余下的10%是在其后十年中长成的,6岁至16-17岁是可能接受系统科学知识, •身心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
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把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把其后的10-12年作为基础教育阶段。
2、从横向阶段上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变化。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古代-----雏形 2、近代学制 (1)1904年 GUI卯学制
第一个现代学制 校、序、庠、国学、乡学---官学、私学、书院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段六级:9+5+3+4+5
模仿日本学制
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政治教育班五个层次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教育制度)【圣才出品】
第5章教育制度1.为什么终身教育会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答: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前者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从横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1)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的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成为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其原因具体如下: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仅局限于学校的教育,不能满足个人适应社会以及工作与职业的需要,因此,须扩展教育的范围,使其延续到人的一生。
②个人持续发展的需要。
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教育还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将其列入人的持续协调发展条件加以设计。
总之,社会的发展呼唤终身教育,同时为终身教育的蓬勃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而终身教育是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价值的主要途径。
因此,终身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引领各国教育的发展。
(2)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的策略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的教育制度也需要向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具体策略如下:①更新教育观念是发展终身教育的前提。
要用终身教育思想取代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明确真正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已不再能参照生活的一个具体阶段,今后,人们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一生所学的每一类知识都会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
②建立开放的教育体制是发展终身教育的基础。
要实现由封闭式办学体制向开放式办学体制转变,逐步建立高校与企业、部门双向互动、双向参与的开放型办学体制。
还要形成开放的入学制度,授课时间和授课形式灵活,放宽对学习者的年龄限制等。
③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1.制度是什么? a.机构或组织的系统 b.机构或组织运行的规则
2.教育制度是什么?(VIP)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 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动规则的总称。
a.组织机构体系,如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培 训机构等。 b.运行规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中小学日常行为准则规范”等。
• • • •
(一)单轨学制 小学、中学、大学 代表国家:很多国家采用,美国、中国 多种分段: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
• 原因在于它有利于逐级普及,对于普及初 等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都有重要作 用。
• 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 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 职业学校。
(2)壬戌学制 当前中国的学制主要源于1922年北洋政府建 立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它主要受美 国六三三学制的影响。①初等教育6年。其 中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②中等教 育6年,分初高两级,各为3年。初级中学 施行普通教育 ,可单设,亦可根据地方需 要,兼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 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师范学校 修业年限为6年。③高等教育3~6年。
随堂练习
1.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 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 A.教育设施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2.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是( )。 A.学制 B.教育组织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3.( )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和现代教育制度 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 精神实质。 A.教育法规 B.教育组织 C.学制 D.教育制度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 制度是什么?
狭义的教育 制度是什么?
广义的教育制度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 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 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 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从逻辑上讲,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和教育的各种管理机 构与组织都是教育制度这个题目应当论述的范围。 在教育学中,教育制度这个题目通常只论述教育的各种施教机 构与组织构成的系统。
研究生院 年级
23 22 21 20 19 18 17
(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 研究生
大学和专门学院 4-5 年)
高中、职业 高中(3年)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专科学 校(23年) 中专 (2-4 年) 初中(3-4年)
育打好基础。
主要招收三至六岁儿童。
2、初等教育 指小学教育。主要是招收年满六~七周岁儿童入学,城 市一般是六周岁,农村一般是七周岁。但目前在城市里有 的也提前到五周岁或五周半,农村也有提前到六周入学的, 而在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也还有八岁入学的。 学制年限基本上是五~六年,大部分农村地区多采用五 年制,并逐步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小学阶段主要是进 行最基本的读、写、算的教育和人格教育,为在中学阶段 进一步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 现在我国不仅从法律上保证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而 且已经普及了初等教育。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提高质量。
汉语中,“制度”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 按一定规程办事的规则,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 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系,如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等。 综合而言,“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 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学 第5章 教育制度
3、重视职业教育,加强普通中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某种职业的需要而对人所进行的技能培养教育,它也是一种 专门的专业技术教育----经济发展的柱石。
全国实施的学校系统—是现代学制在我国形成的标志(26年) * 1922年的“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实行:六三三分段法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制变迁
*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采取三个结合,实行六个并举,办好三类 学校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教育基本制度
等教育……;自下而上:……)
2、单轨制(美国)
即一个国家只存在一种学制(自下而上:小学----中学----大学,一个系列、各种 分段)
3、分支制(苏联)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重视早期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布鲁纳认为五岁前是智力发
展最迅速的时期
2、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系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类别体系
(1)基础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3)高等教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4)成人继续教育体系 (5)特殊教育学校系统
三、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 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 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技术学校没有一定制度, 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 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 制。
其具体特点是: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 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 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 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 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二十世纪,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学制也 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各个国 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纵观当代 学制 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四)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五)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 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 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分类
国家教育制度:1995年教育法 学校管理制度 教学制度
教育体制: 是指一个国家关于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学校系统和规定。 它与教育制度相比,侧重组织、领导、规划。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 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 若干措施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弹性学制——新学制的指导者和起草者胡适说:“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 ) 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 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 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6
如果按照教育证书分:学历教育机构、学位教育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等等。
7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学制类型变革:双轨制向分支和单轨制发展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 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西欧学制:一轨学术性,一轨职业性). 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美国的学制) 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叫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分析
(二)教育制度的概念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 的有用部分,借鉴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
中外教育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改革学制时,一 方面是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本国具体实际来进 行,同时对外国学制中的有用之处也要学习。
例如,美国经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统治后, 虽然两国尚在敌对,但在建立学制时仍然 借鉴了英国的幼儿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含义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 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 育制度的主体。
(三)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 观 性
取 向 性
历 史 性
强 制 性
(四)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教 育 结 构 调 整
教育对象:人
4、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制约着学校教育结构 与学制
举例说明: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一般人在 6岁时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90%,余下的10%是 在其后十年中长成的,6岁至16-17岁是可能接受 系统科学知识,身心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 大多数国家都把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把其 后的10-12年作为基础教育阶段。
在原始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状态,没有学校,因此,那时 就不可能有教育制度。 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产生了古代学校,后 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产生了古代教育制度。古代教育没 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 单,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现代教育制度是社会进一步分化的结果,具有系统性和完善性。如 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 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在当代,教育制度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它已由 过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发展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 织系统为主体,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这在发达国家体现 地尤为明显。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测试题目及答案
我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壬寅学制”以及“()”。
选择一项:
A. 癸卯学制
B. 钦定学堂章程
C. 壬子—癸卯学制
D.癸卯学制
题目4
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选择一项:
A. 19世纪末
B. 19世纪初
C. 18世纪初
D. 18世纪末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题目1
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选择一项:
A. 国家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机构
D. 学校
E. 政府
正确答案是:学校教育制度
题目2
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选择一项:
A. 修业年限
B. 教学大纲
C. 课程标准
D. 课程设置
E. 组织机构
正确答案是:修业年限
E. 成人学校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普通学校, 职业技术学校, 成人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
未标记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三、判断题:(每题6分共30分)
题目11
学制即修业年限。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2
义务教育即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强迫教育。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3
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4
我国高等学校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大类。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5
在我国,特殊教育既包括对生理和心理发展缺陷的儿童少年的教育,也包括天才教育和品德不良儿童少年的教育。
教育学-第5章
第五章:教育制度与法规【考核要求】1.了解:现代学制确立与发展的历程;我国教育法规体系。
2.识记:“教育制度”、“教育法规”的概念;“义务教育”的含义与性质;依法执教的含义;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教师考核与奖励制度的主要条例。
3.理解:“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其制度化发展趋势;教师的法定含义;教师对学生的法律责任。
4.掌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确立依法执教意识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内涵:广义:国民的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的教育制度(学制)2.教育制度的类型:历史划分:古代学制、现代学制教育层次: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类别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形式: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业余制学校3.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1951年颁发《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第一个学制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护国教育法》以法律规定基本教育制度4.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产生原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学制产生的动力和原因形成的两条途径:自上而下的发展、自下而上的发展三种基本的学制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5.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定义: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保证的国家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产生原因: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以民主为中心的政治要求6.终身教育制度定义:人们在一生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发展:1929、耶克斯利、《终身教育》、第一本《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最后一本本质特征: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具有空间的包容性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指导原则:寻求教育的协同作用重要影响:(主要观点)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整个社会学习化加强学校与社区、职业界的结合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二、教育法规概述1.教育法规的概念(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教育法:XXXXXX等规范文件的总和教育法规:XXXXX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总和教育法规的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突出的客观性和普遍的有效性)、教育作用、保障作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提供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教育法律:教育基本法律-《教育法》、教育单行法-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原则教育行政法规: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定性文件地方性教育法规:从属性、区域性、更强的操作性教育规章:部门教育(全国有效);地方教育规章(地方有效)2.依法治教定义: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要求要求: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法律信念、具有自学的法律意志三、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1.教师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权利:(实施或不实施行为的权利、要求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权利、法律保护权利)教育教学权、学术活动权、知道评定权报酬待遇权、参与教育管理权、进修培训权3.教师义务:遵纪守法、教育教学、品德教育、尊重学生、保护学生、提高思想业务水平四、教师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责任1.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入学权、上课学习权、受教育选择权、升学权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搜身或搜查学生个人物品禁止非法利用学生的肖像保护学生隐私财产权:禁止没收学生物品或长时间不发还禁止毁坏学生物品2.教师负有保护学生安全的法律责任:(P113:共11条,太多记不住╮(╯_╰)╭)3.教师承担的保护学生安全的主要责任:对于特异体质疾病心理的学生,教师特别照顾4.教师负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责任五、教师资格制度及任用制度1.定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经过教师资格认定2.条件: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3.取得资格程序:30天内领发,有问题5年内不得申请、县级以上收缴4.任用制度:遵循双方地位平等原责六、教师的培训、考核及奖励制度1.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教师考核(内容):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德、能、勤、绩)3.教师奖励:学校、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单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学生教师奖励基金会(国家)、教师奖励基金会(地方)、人民教育基金会(地方)。
教育学第五章
8、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部分大学本科生毕业后 进一步攻读高级学位。19世纪德国产生了现代学位(哲学博士) 之后,有产生了现代研究教育机构。20世纪初,研究生教育开 始成为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50年代后研究生教 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国家的研究生以高于本科生增长速度 的2~4倍增长着。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 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前者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 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从横向上讲,说明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终身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终身教育固然要重 视其在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方面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 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 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 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引 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终身教育应该处于 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是打开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
(三) 历史性
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又是一种价值性 的选择和体现。而它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 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 会有不同的教育需要因此就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
(四) 强制性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机构系统的制度,是先于个体而 存在的。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 的强制作用。只要是制度,在没有被废除之前,都不 管个人的好恶,都要求个体无条件的去适应和遵守。 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内部的丰富多样化,特别是 终身教育的确立与推行,个体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教育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等。
教育制度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的因素,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者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制度的定义、功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通过规定和约束教育活动的方式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教育制度是由政府或其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包括教育目标、学制、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师选拔和培训、考试评价等。
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模式因国家、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有效和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
教育制度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标准,教育制度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
其次,教育制度可以保障教育的公平。
通过规定学制、选课和入学政策等,教育制度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因为经济、社会地位等差异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再次,教育制度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标准和质量评估机制,教育制度可以提升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业成就。
最后,教育制度可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教育政策、管理教育资源和进行创新,教育制度可以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然而,教育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差异,教育制度可能存在差异性和不完善性,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差异。
其次,教育制度的刚性和僵化可能限制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制度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挑战,但一些教育制度可能因为体制性、利益相关等原因难以做出及时调整。
再次,教育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可能存在问题。
教育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管对于维护教育公平和质量至关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制度可能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导致制度执行力度和效果不足。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一)双轨学制– 西欧(纵向划分的 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
(二)单轨型学制—美国(横向划分 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
(三)分支型学制—苏联(介于两者之间的 学制结构)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级”的概念是指各级学校机构在纵向比
较上的教育程度差异。
➢“类”的概念是指不同性质学校机构横
向比较的差异性。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 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
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 由双轨制发展为一轨制
注重从外部施加
内容涉及知识、情 感、审美、职业、 政治、身体等,并 注意从整体上寻求 它们之间的联系
尊重每个人的个 性、独立性
四、终身教育的实施
1.终身教育的对象是谁 2.由谁来进行终身教育 3.终身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5.怎样实现终身教育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 自治能力。
关于“义务”:
第一, 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 青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的义务。
第二, 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 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第三, 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 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 义务。
第五, 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 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
2.义务教育的特性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
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 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
普通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双轨学制
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
第一节 教育制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 学制方向发展
第一节 教育制度
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幼儿教育阶段:很多国家将其列入学制系统,有的 国家已达到普及水平。机构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 结束期有提前的趋势;二是加强小学和幼儿教育的 连接。 小学教育阶段:已成为普通文化初级阶段。其结构 变化,已无初、高级之分;入学年龄提前;年限缩 短;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取消了升入初中的入学 考试等。 初中教育阶段:结构变化,学制延长;成为普通教 育的中间阶段;和小学相连接,统一进行文化科学 基础知识教育,取消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考试,加强 初中结束时的结业考试,在整个阶段结束后再进行 分流,或进行进一步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或进行 职业教育。
普及幼儿教育,适度发展学前学制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促进均衡发展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类型多样化和综合化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实行分类指导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法规
一、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内涵 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方
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家机关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主体 教育法规调整的对象是教育社会关系
层 级 形 式 制 定 机 关
第一层 宪法中关于教育 次 的条款 第二层 次 教育基本法律 教育单行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委会 国务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第三层 次
第四层
教育行政法规 地方性教育法规
教育学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第⼀部分教育学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指⼀个国家根据⼀定原则建⽴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和相关制度的总体。
其核⼼是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终⾝教育:是⼀种⼀体化的、开放性的、多样性的全⾯组织的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在时间上应包括从婴幼⼉、青少年、中年到⽼年的正规和⾮正规教育和训练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应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切可利⽤的教育场所和⽅式。
4、全民教育: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全体国民都应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其基本⽬标就是满⾜全体国民的基本学习需要,是普及教育实践的继续和发展。
⼆、填空题:1、⼴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2、国民教育制度是⼀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的,从组织系统上建⽴起来的⼀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4、学制是⼀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我国颁布并在全国实⾏的第⼀个学制是癸学制。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的决定》中指出,我国教育体制改⾰的根本⽬的是提⾼民族素质,多出⼈才,出好⼈才。
7、1912年,以孙中⼭为⾸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学制是壬⼦癸学制。
8、我国颁布的第⼀个学制是壬寅学制。
9、义务教育是依国家法律规定,适龄⼉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0、我国学制改⾰的原则是: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1、我国现⾏的学制系统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等教育四个部分。
12、《中华⼈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颁布实施。
13、中共中央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颁布而且实施的学制, 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的产生。 保留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特点。学制时间 长,没有女子的地位。
学制分三段七级:
第一段为初等教育(13 年),分三级:蒙养院四 年;初等小学五年(七岁 入学);高等小学四年。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一 级五年;
2)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入学条件
适龄儿童和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入学
年龄为6周岁,特殊情况可推迟到7岁入学。
唐
(二)中国现代学制的发展
我国现行学制是在清朝末年由西方引进的。兴
起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校”。 1、 1902年的“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 程》)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我国近代首次建立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但没有实
施的学制。
◆2 、 1903年的“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
小学的兴起与普及:文艺复兴前西欧就有了城市初等学 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面向劳动 人民的子女。
初级中学和职业学校的出现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把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初中。
高级中学的日益发展:20世纪中叶起(第三次工业革 命的要求)。普及完全中等教育时期。
短期大学的兴起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p122)
(一)我国古代学制的演变
1、西周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有国学和乡 学之分。
大学
国学 西周 乡学 小学 小学
天子设立的
诸侯设立的 塾:闾 庠:党 序:州 校:乡
2、 汉:严格来说我国古代的官学建立于汉武 帝时期,汉的官学有五级:中央(太学、四 姓小侯学、鸿都门学)、郡国(学)、县道 (校)、乡(庠)、聚(序)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1 2 3、掌握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4
一、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与特点
1、教育制度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
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
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
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 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的发展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终身教育的兴起
2、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反映一个国家教 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 考虑到人口状况;
以下说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必然对学制有影响
教 育 投 资
教 育 规 模
教 育 规 划 制 订
教 育 结 构 调 整
教育对象:人
4、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3)1966—1976年,遭到严重破坏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 停课闹革命”
1973年的教育“逆流”
1)张铁生事件
2)黄帅事件(“ 破师道尊严”)
4)1976——至今,拨乱反正,教育迎来了新的 春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层次。
0——3岁,人的智力潜力每年开发空间“国民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而左右国民命运的是 母亲的教育。”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 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1970年,法国保罗 朗格朗);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制确立的依据
1、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如:西欧现在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大学的产生与发展:中世纪的西欧(文学、法学、神学、 医学)——面向贵族阶级的子女。
中学的演变:不分段不分级,为大学培养预备生——面向 贵族阶级的子女。 古典文科中学(三艺)—实科中学(自然科学与现代 外语)——现代普通中学。
问题: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学制与我国的学制相似吗?
法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法国的孩子从6岁起进入当地小学,一切费用亦由当 地政府提供,包括教育用书和作业本等,家长只要给孩子 买只漂亮的书包和一些笔、纸等辅助用品就行了,负担当 然不会太重。到了初中和高中,学费仍不用交,教育用的 课本也由国家统一供给,家长只要给孩子买点参考书籍和 学习用品就是了,虽有些负担,但仍不太重。所以,一般 法国孩子,只要自己要读书,都能上完普高或职业高中。
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1112年),分三级高等学堂 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 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 年。并设有师范、实业学 堂,以及进士馆、仕学馆 等。
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
把女子教育列入了学制,把学堂改为学校。 这个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 的学制。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向现代化 迈进 。 ◆4、1922年的“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体系”, 史称“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标志着中国 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确立。这个学制也是中国近代 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6、教育制度越来越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
教育与学历的关系: 学历教育指出示学习经历证明的教育 如:高中毕业证、大学毕业证…… 1、普通学历教育 2、成人学历教育
学位:是一种学术水平的评价尺度,他表示个体在某 一领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高低。
学士 硕士 博士 非学历教育:指不提供学习经历证明的教育活动
中央 太学——大学
汉
地方
学(郡国)
校(县道) (中学性质) 庠(乡) 序(聚) (小学性质)
3、唐:学制系统较为完备
东 宫——崇文馆 门下省——弘文馆 国子学 中央—— 尚书省 —国子监—— 太学 (大学性质) 四门学 书学 律学 (专科性质) 算学 中书省——集贤殿书院 地方 府学 州学 县学 市学 (中小学性质) 镇学
狭义的教育制度(p114):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
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教育制度的主体。
2、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但反映了一定社
会的需求。
规范性:表现为入学条件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上。 历史性:
旧学制的特点:
1)抄袭资本主义国家学制,反映了半殖民地的性质; 2)保留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体现了半封建的性质; 3)体现了为少数统治者子弟服务,排斥工农劳动群
众的性质;
4)轻视女子教育。
5、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1958年: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
1951的《关于学制改革的规定》,简称新学制。 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体现了教育为生产 建设服务的方针;体现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的原则。它 还将业余文化补习和速成学校纳入学校系统给广大干部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 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小学教师也可以评 副教授 。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案例(一)
李某有一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李认为女孩子上 学无用,不如早下学赚钱,于是将女儿送到一个体户打
工。开学后,学校老师、多次上门家访 ,李拒不说明孩 子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4)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按省、县、乡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5)办学条件与经费保障 6)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法律责任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 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7)义务教育的教师职务制度
(P96)
3、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特点:上通下达,左右畅通。介于单轨制和双轨
制之间。
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公共义务教育,实行单轨;
基础教育之后实行双规(中等教育则实行分流)。
一支指向学术,一支指向职业教育。
既能较好地解决中等教育面临地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又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双轨学制 (西欧)
分支型学制 (苏联)
当前双轨学制逐渐向单轨学制和分支学制转化。
2、单轨制(美国)
特点:一个体系,多种分段。
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统,
上下衔接,形成由下而上的连接阶梯的学制。
小学——中学——大学
多种分段: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
它有利于逐级普及,对于普及初等教育、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都有重要作用。
美 国 现 行 学 制 图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教育系统的出现(17世纪—19世
纪末),开启了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的新
阶段。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 育的全盘否定。其理想是“教育不再限于学校的围墙 内”。 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表现。 库姆斯、伊里奇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一般人在6岁时 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90%,余下的10%是在其后十年 中长成的,6岁至16-17岁是可能接受系统科学知识, 身心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把 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把其后的10-12年作为 基础教育阶段。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国外 学制的经验。
案例三——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中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