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验
将环境工程、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整 合,以更全面地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模拟真实环境
未来试验将更加注重模拟真实环境,以更准确地反映微生 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功能。
标准化和规范化
随着微生物学试验的不断发展,将需要建立更多的标准化 和规范化操作,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03 试验结果与讨论
试验结果呈现
表格呈现
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试验条件、操作步 骤、结果等,方便查看和对比。
图表呈现
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直观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差异。
文字描述
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文字描述,包括数据、现 象、变化规律等,以便深入理解。
试验步骤与操作
试验准备
01
准备好试验所需的菌株、培养基、试剂等材料,准备好试验设行微生物培养、接种、处理等操作,记
录数据。
数据整理与分析
03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菌 株生长曲线、污染物降解效率、处理 后水质等指标。
结果解释
结合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等相关 知识,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解释, 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结果应用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 工程措施和建议,为解决实际问 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04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 用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原理
生物膜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 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实现污 水的净化。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验
目录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讲义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讲义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目的要求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了解油镜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学习生物图的绘制方法二、实验内容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会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油镜,学习理解,学习怎样使用和利用光圈,反光镜,调整反差,使视野达到最好的观察效果。
学习使用油镜观察微生物标本示范片。
观察的示范片有,细菌三型涂片、葡萄球菌涂片、枯草芽孢杆菌涂片、褐球固氮菌涂片、八叠球菌涂片、猪链球菌涂片,青霉、曲霉示范片等。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各种示范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
四、方法步骤1 用低倍镜对(调)光,使视野明亮。
2 选择要观察的标本片,首先在低倍镜观察(寻找观察目标)。
3 高倍镜观察(选取理想的观察目标)。
4 油镜观察:高倍镜观察后――上升镜筒(或者是下调载物台)――油镜转至正下方,在载玻片上加一小滴香柏油――小心地下降镜筒使镜头浸在油里――用粗螺旋将镜筒(载物台)缓慢上升,寻找目标(物象)――用细螺旋调节,使物象清晰――观察记录。
5 观察完毕。
上升镜筒(或者是下调载物台),转动物镜转换器,使油镜物镜偏位。
用干净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迹,再取一张擦镜纸醮上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一张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在镜头上的二甲苯。
6 将显微镜各部分还原至进实验室时模样。
五结果与思考1 绘图记录观察结果(以细菌三型为例)细菌三型涂片观察放大倍数目×10 物×100_细菌三型涂片观察放大倍数目×10 物×1002 油镜完毕后,镜头应如何处理?六、讲解时的注意事项:1、本次实验为学生第一次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因此在开始实验时必须向学生交代实验室的一些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
2、对显微镜的介绍从原理到各部件到使用都务必详细,包括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尽量减少学生用坏仪器的几率。
3、一定要详细讲解观察时视野内的反差调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环境工程实验Ⅰ》(环境工程微生物)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实验Ⅰ》(环境工程微生物)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技能较强的课程。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强化学生无菌操作的理念,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察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作业等环节,配合课堂教学,以验证和巩固课堂讲授的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4和6。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实验目的:学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细菌的形态。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理解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保养方法。
观察细菌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本实验重点、难点:显微镜的操作和保养方法,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生物图的绘制。
实验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实验目的:学会细菌染色的操作技术。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细菌的图片及染色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掌握细菌染色的操作技术。
本实验重点、难点:掌握微生物的一般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方法。
实验三:真菌的形态观察实验目的:学会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的个体形态本实验教学要求: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掌握制作水浸片的方法,观察真菌(酵母、霉菌)的个体形态。
本实验重点、难点:学习制作水浸片的方法,观察真菌的个体形态实验四:微生物细胞的计数和测量实验目的: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微生物计数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理解血球计数板计数计微生物的原理和掌握计数方法。
学习测微技术,测量细胞(酵母菌)的大小。
本实验重点、难点:测微技术原理,测量细胞(酵母菌)的大小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器皿的包扎,灭菌方法实验目的:学习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方法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配制培养基的过程,理解配制培养基的原理,掌握配制方法。
学会各种各种器皿的包扎,灭菌技术。
本实验重点、难点:培养基配制的原理及方法。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答案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油镜指的是为了减少高倍镜的折光,在物镜和玻片之间滴上松节油等.所以油镜其实就是给高倍镜物镜和玻片之间加油.而所有高倍镜之前都先要用低倍镜观察,是因为低倍镜下好找目标。
低倍镜放大10倍,高倍镜放大40倍,油镜放大100倍,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既便于找到目标,又方便调焦距。
要使显微镜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大聚光器光圈,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把材料切薄一点透光较好使用滤光片,增加反差和清晰度。
向上调节聚光器。
2.怎样区别活性污泥中的几种固着型纤毛虫大多数情况下,会遇到钟虫、柄纤毛虫、累枝虫等。
三种虫形态均类似钟的形状,钟虫每个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接;柄纤毛虫类似钟虫,量很大,只是在根部汇聚在一根柄上,可以理解成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钟虫;而累枝虫就像是树,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柄,然后很多个柄上又分出很多个“钟虫”。
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时注意什么问题4.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如果不固定的话你进行染色后水洗去多余染料的同时会将菌体一并冲走注意的就是不要弄死细胞咯!不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如果是用火,那就是不要烧死它们,用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过两次就好。
Over一般我都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烤的但是要注意温度.温度过高挥出现变形细胞。
温度已载玻片接触手背,手背不觉得烫为宜.加热只水分蒸发完全后,再在酒精灯外焰上通过两到三次,就成了。
革兰氏染色法中若只做1~4步,不用番红染液复染,能否分辨出革兰氏染色结果?为什么?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细菌大多可以按照革兰氏法划分,在杀菌方面自然管用,还有实验方面,比方说,实验需要G阳性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如果最后需要杀死细菌获取什么代谢产物,已知是G阳性细菌,那就有目的地杀除了,摒除了盲目手段。
6.培养基是根据什么原理配制成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中的不同成分各起什么作用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及其相互比例配制的.牛肉膏和蛋白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琼脂只为培养基提供半固体的支撑结构,不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操作实验报告 范例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细菌的纯种分离、培养接种技术及菌落形态的观察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与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制、分装培养基的方法。
3、学习各类物品的包装、配制、灭菌技术。
4、从环境中分离、培养微生物,掌握一些常用微生物和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5、学会几种接种技术。
6、平板菌落计数。
7、抗Cu菌的筛选。
8、观察实验分离出来的几种细菌的个体形态及与其相应的菌落的形态特征。
9、通过观察和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菌落形态,达到初步鉴别微生物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培养基原理: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有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钠、镁、铁、等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制而成。
调整适合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
由于微生物的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培养基放入种类也多,他们的配方及配制法也有所差异,但一般的配置过程大致相同。
本实验采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查氏培养基(筛选霉菌)、高氏1号淀粉琼脂培养基(筛选放线菌)。
2、灭菌原理:本次实验中培养基、移液枪头等采取加压蒸汽灭菌法。
加压蒸汽灭菌器是能耐一定压力的密闭金属锅,加压灭菌的原理在于提高灭菌器内的蒸汽温度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培养皿等玻璃器皿用具采用干热灭菌法,另外还有膜过滤灭菌法。
接种时对接种针等采用灼烧灭菌。
3、分离纯化原理:本实验使用的平板表面涂布法,是把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分散成能在培养基上长成单个菌落的分离方法。
此法加样量不宜太多,只能在0.5mL以下,培养时起初不能倒置,现正置一段时间等水分蒸发后倒置。
平板划线法也可以分离从而获得单一菌落以观察其形态特征。
4、微生物的接种原理:接种就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移到另一无菌的并适合该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培养基中的过程。
本次实验采取斜面接种法、穿刺接种法,使用到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接种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大实验实验报告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十二环境中四环素抗性细菌的分离鉴定组员:吴富华,张真,,金炯震环5205一、实验目的1、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环境中分离四环素抗性菌的实验方法。
2、分离获得四环素抗行菌。
3、检测并分析获得的菌株的四环素抗性强弱。
4、学会通过16SrDNA鉴定实验获得的菌株的种属。
二、实验要求1、自行设计实验证明富集培养是否成功。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作适当的分析或解释。
3、获得至少一株四环素抗性菌(不要多于三株),并进行短期保存。
4、根据实验视频指导和说明,完成菌株基因组DNA纯化,16SrDNA的PCR扩增。
5、比较各组筛选出的抗性菌抗性强弱。
6、各组间交流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抗性菌抗性的影响因素。
7、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团队合作的作风,并给出评价。
三、实验器材1、培养基(营养琼脂,琼脂粉,酵母膏,胰蛋白胨,氯化钠),提供四环素,琼脂糖,灭菌条件。
2、室温和37℃恒温培养箱和摇床。
3、离心机,漩涡震荡仪,PCR仪,电泳仪,紫外成像分析仪。
四、实验步骤(略)1、配置富集培养基和四环素梯度培养基2、四环素抗性菌富集培养3、单菌株筛选4、四环素抗性强弱比较5、单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6、16SrDNA的PCR扩增7、PCR产物电泳实验内容、具体操作单菌株基因组DNA提取(5.17进行步骤1-4;5.18进行步骤5-10;5.20进行步骤11)(1)选择5.8号挑选的菌株进行DNA提取实验;(2)取200μL菌液转移到1.5mL灭过菌的EP管中,10000rpm常温离心1min,去掉上清(得到菌细胞)。
菌细胞可在-20℃冻存。
(3)如果是革兰氏阳性菌,取100μL,1mg/mL的溶菌酶/TE加到菌液中,漩涡震荡混匀,37℃温浴1h(溶菌步骤)。
(4)用取液器(移液枪)缓慢吸加500μL(革兰氏阳性)或600μL(革兰氏阴性)裂解缓冲液和20μL,20mg/mL蛋白酶K(proteinase K),充分混匀,50℃过夜(完全裂解细菌并降解所有蛋白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报告6
实验目的: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及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制、分装培养基的方法。本实验通过常用培养基的配制,使学生了解常规的配制培养基的方法。
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制和灭菌。
基本原理:
培养基是钾、钙、钠、镁、铁、等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制而成。调整适合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
由于微生物的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培养基放入种类也多,他们的配方及配制法也有所差异,但一般的配置过程大致相同。
实验器皿和材料:
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试管、刻度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药物天平、玻棒、玻璃珠、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
试纸和棉花、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
实验内容:
一.玻璃器皿的准备
1.玻璃器皿的洗涤
2.玻璃器皿的包装
1移液管的包装;
2培养皿的包装;
3棉塞的制作。
二.培养基的配制
1.按照配方要求配制溶液;
2.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调节PH;
3.过滤杂质;
4.将锥形瓶和试管进行分装加棉塞,包装后灭菌;
5.斜面的制作。
三.稀释水的配备
1.锥形瓶稀释水的配备
2.试管稀释水的配备
四.灭菌
1.干热灭菌法
2.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1.在使用高压蒸气灭菌锅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要尽可能排除完;
2.易燃易爆物品(如:硝化甘油、硝化纤维、黄磷、红磷、乙醚、汽油及可燃性气体等)不能用高压灭菌法灭菌;
3.当含盐类的液体和含盐的琼脂中大量的盐类泼洒在工作腔体,要立即换水,冲洗腔体,仔细擦干锅盖垫圈上的水滴。否则它们会带来腐蚀和变质。要检查压力表上的指数为“0Mpa”后才能打开锅盖。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学时]18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的、非单独设课的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
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为学习基础环境科学有关课程和为学生将来从事环境相关工作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训练学生掌握环境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2)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某些环境微生物学理论。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5)培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细菌的人工培养法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各种培养基接种技术。
(2)熟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认识菌落、菌苔。
(3)了解常用的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的成分、制备方法和用途。
2、实验内容(1)培养基的配制,摆斜面,倒平板(2)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法)(3)斜面培养基接种方法(4)液体培养基接种法(5)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法(6)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细菌各种培养物的示教;描述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观察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现象。
普通琼脂平板,普通琼脂斜面,半固体培养基,肉汤培养基,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大肠杆菌24小时斜面培养物等。
4、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二细菌的分布及消毒与灭菌1、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高压蒸气灭菌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证实热力和紫外线的杀菌效果;证实常用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证明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存在,为在微生物学实践中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提供依据。
2、实验内容(1)高压蒸气灭菌法(2)干热灭菌器(干烤箱)(3)紫外线的杀菌实验(4)热力对芽胞及繁殖体的作用(5)药物敏感性试验(6)化学消毒剂的杀菌的作用------ 手指皮肤消毒前后的细菌学检查(7)空气中的细菌检查(8)污水和净水中的细菌数检查(9)皮肤表面的细菌检查3、实验仪器普通琼脂平板、1%高层琼脂,血琼脂平板,无菌试管,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灭菌棉签,咽拭子,酒精灯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1)试管编号;
(2)2只试管分别穿刺接种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3)37 ℃ ,培养24h 3、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1)试管编号;
(2)2只试管分别划线接种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 (3)37 ℃ ,培养24h
四、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1、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2、思考题: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意义何在?
三操作步骤1微生物大小的测量1枯草杆菌标本片的制作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放置镜台测微尺放置目镜测微尺校正目镜测微尺计算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3枯草杆菌大小的测量四实验报告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下表接物镜接物镜倍数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2在高倍镜下测量枯草杆菌大小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菌体编号长度的目镜测微尺格数宽度的目镜测微尺格数平均值菌体大小平均值m3分析实验结果一实验目的明确显微镜计数的原理
酵母菌的形态构造
线 粒 体 芽体液泡 芽 体 核 液 泡 膜 细 胞 壁 细 胞 膜
根霉(Rhizopus)
青霉(Penicillum):
曲霉(Aspergillus)
四、实验报告
1. 分析实验结果,绘制酵母菌、青霉、黑曲霉的形
态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2. 怎样才能观察到较为完整的霉菌形态,各种霉菌 制片过程中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
121℃,灭菌20~30min
使用时, 将培养基加热融化, 待温度降至50 ℃左右时在 100mL培养基中加入1%链霉素0.3mL
糖发酵培养基:
蛋白胨2g,葡萄糖10g, K2HPO4 0.2g, NaCl 5g, 琼脂5~6g, pH7.0~7.2 ,蒸馏水1L , 1%溴百里酚蓝 3ml. 分装试管,每管4~5cm, 112℃,灭菌30min.
以“微”见大,为世界疫情提供“中国方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以“微”见大,为世界疫情提供“中国方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课程基本情况《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必修课,也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微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微生物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废水、固废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利用微生物进行生化处理的技术技能,从而进一步利用微生物为环境治理工程服务。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一)认知目标(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原理及操作与使用方法;(2)熟练制备培养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的方法;(3)掌握环境中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4)掌握从环境中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和技能。
(二)能力目标(1)通过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学生微生物方面的基本技能;(2)通过培养基的制备及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使学生具备测定微生物的基本能力;(3)学生掌握从环境中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使用显微镜实验观测微生物的形态,从而了解我国是最早利用微生物的国家之一,树立民族自信心;(2)通过微生物分离、培养与测定实验,使学生了解我国著名微生物家汤飞凡对微生物学发展发展的贡献以及钟南山院士对新冠病毒控制的杰出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微生物专业的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3)通过细菌数量的测定实验,引出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在我国和国外的控制情况及我国控制新冠病毒的方法和措施为国外提供很好的借鉴,中国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课程导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课程导入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课程。
如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新冠肺炎病毒为例,教师先展示新冠肺炎病毒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观察到新冠肺炎病毒,实验室如何分离、检测新冠肺炎病毒,以及如何防治新冠肺炎病毒?”,从而引出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操作实验报告-范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操作实验报告-范例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细菌的纯种分离、培养接种技术及菌落形态的观察姓名:张世凡学号:201330480123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与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制、分装培养基的方法。
3、学习各类物品的包装、配制、灭菌技术。
4、从环境中分离、培养微生物,掌握一些常用微生物和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5、学会几种接种技术。
6、平板菌落计数。
7、抗Cu菌的筛选。
8、观察实验分离出来的几种细菌的个体形态及与其相应的菌落的形态特征。
9、通过观察和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菌落形态,达到初步鉴别微生物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培养基原理: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有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钠、镁、铁、等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制而成。
调整适合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
由于微生物的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培养基放入种类也多,他们的配方及配制法也有所差异,但一般的配置过程大致相同。
本实验采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查氏培养基(筛选霉菌)、高氏1号淀粉琼脂培养基(筛选放线菌)。
2、灭菌原理:本次实验中培养基、移液枪头等采取加压蒸汽灭菌法。
加压蒸汽灭菌器是能耐一定压力的密闭金属锅,加压灭菌的原理在于提高灭菌器内的蒸汽温度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培养皿等玻璃器皿用具采用干热灭菌法,另外还有膜过滤灭菌法。
接种时对接种针等采用灼烧灭菌。
3、分离纯化原理:本实验使用的平板表面涂布法,是把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分散成能在培养基上长成单个菌落的分离方法。
此法加样量不宜太多,只能在0.5mL以下,培养时起初不能倒置,现正置一段时间等水分蒸发后倒置。
平板划线法也可以分离从而获得单一菌落以观察其形态特征。
4、微生物的接种原理:接种就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移到另一无菌的并适合该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培养基中的过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项目(精)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项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环境中的微生物大肠杆菌的平板划线分离法微生物的染色与鉴定平板菌落计数法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项目离心泵性能测定板框过滤实验干燥实验环境化学实验项目水体中总磷、生产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天然水体中氨氮的测定底泥中铬的简单状态鉴别底质对汞的吸附作用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电位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氟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软饮料中防腐剂和色素的检测环境监测实验项目目恃比色法测定水中色度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浊度纳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酸性高锰酸钾指数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的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 r碘量法测定硫化物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挥发酚的测定重量法测污水中石油类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城市交通噪声测量环境仪器分析实验项目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测定邻二甲苯中杂质利用气-固色谱法分析O2,N2,CH4混合气体高效液相色谱法甲苯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阴离子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钙,镁的含量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重金属气相质谱法测定气体组分利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及溶剂效应差值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微量苯酚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Ce4+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Fe2+的含量NaOH电位滴定法测定H3PO4的含量及H3PO4的各级酸离解常数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Cl- I-的含量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项目粉尘密度的测定粉体粒径分布的测汽车尾气中总悬浮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测定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悬浮物及VOCs的测定旋风除尘试验袋式除尘试验吸附法去除气体中的VOCs的实验及模拟生物法净化VOCs的实验及模拟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项目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实验气浮离子交换实验活性炭吸附实验水充氧实验废水可生化性测定厌氧污泥活性的测试污泥脱水性能测定环境工程试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代号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期安排任课教师教材或参考书090210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s of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Microbiologcy第五学期白卯娟自编实验讲义0902106 环境监测实验Professional experiments forenvironmental monitoring第六学期鲁风芹环境监测实验刘0902107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Water Pollution ControlEngineering第六学期路明义水污染控制工程090210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0902215 环境化学实验Experiments of EnvironmentalChemistry第五学期周贵忠自编实验讲义0902216 环境仪器分析实验Apparatus Analysis ofEnvironment第四学期孙玉焕自编实验讲义。
成信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指导03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技术
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技术一、实验目的(一)熟悉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二)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
(三)掌握高压蒸气灭菌技术。
二、实验仪器、材料(一)培养皿(直径90 mm)10套,试管(15 mm×150 mm)5支,(18 mm×180mm)5支,移液管(10 mL)1支,(1 mL)2支,锥形瓶(250 mL)2个,烧杯(500 mL)1个,玻棒2支,玻璃珠30粒。
(二)纱布、棉花、牛皮纸(或报纸)。
(三)精密pH试纸6.4~8.4、10%HCl、10%NaOH。
(四)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或市售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
(五)高压蒸气灭菌锅、烘箱、煤气灯或酒精灯。
三、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涤干净。
培养皿、试管、锥形瓶等可用洗衣粉加去污粉洗刷并用自来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洗液浸泡,再用水冲洗干净。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自然晾干或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2.包装(1)移液管的吸端用细铁丝将少许棉花塞入构成l~1.5 cm长的棉塞(以防细菌吸入口中,并避免将口中细菌吹人管内)。
棉塞要塞得松紧适宜,吸时既能通气,又不致使棉花滑人管内。
将塞好棉花的移液管的尖端,放在4~5 cm宽的长纸条的一端,移液管与纸条约成30°夹角,折叠包装纸包住移液管的尖端(图7A),用左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纸条螺旋式地包在移液管外面,余下纸头折叠打结。
按实验需要,可单支包装或多支包装,待灭菌。
(2)用棉塞将试管管口和锥形瓶瓶口部塞住棉塞的制作:按试管口或锥形瓶口大小估计用棉量,将棉花铺成中心厚,周围逐渐变薄的圆形,对折后卷成卷,一手握粗端,将细端塞入试管或锥形瓶的口内,棉塞不宜过松或过紧,用手提棉塞,以管、瓶不掉下为准。
棉塞四周应紧贴管壁和瓶壁,1不能有皱折,以防空气微生物沿棉塞皱折侵入。
棉塞插入2/3,其余留在管口(或瓶口)外,便于拔塞。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间歇灭菌法:
即常压灭菌,用于一些受高温而破坏的培养基的灭 菌。 操作方法: a. 待灭菌的物品放在灭菌器或蒸笼里,每天蒸煮1 次,每次在100℃煮沸30~60min,连续3d重复进 行。 b. 在每两次蒸煮之间,将物品(指培养基)放在 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h,这样可以使每次蒸煮后 未杀死残留的芽孢萌发成营养体,以便下次蒸煮时 杀灭。 c. 第三次蒸煮之后基本无菌,但为了确保无菌仍要 放在 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h,确定无菌才能使用。
注意:a. 前一种成分溶解之后,才能加入下一种成分 b. 蛋白胨、肉膏可加热促进溶解 c. 加热过程应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并适当补充 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
3. 调pH值:用10% NaOH调pH至7.2~7.4,用精密pH试纸对 照。
4.过滤 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 热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该步可 省略。
显微镜的使用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 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 与载物台要保持5厘米的距 离 )。
显微镜的使用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 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 对通光孔的中心。
显微镜的使用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 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 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 到玻片标本)。 7.向目镜内看,同时反 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 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 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 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 更加清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一、显微镜的结构
机械部分
显微镜
镜座、镜柱、镜臂、 镜筒
倾斜关节、转换器
载物台 目镜、物镜
光学部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Ⅰ、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 ,10⨯)高倍物镜(4mm ,40-45⨯)和油镜(1.8mm ,95-100⨯)三种。
油镜常标有黑圈或红圈,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使用油镜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 =1.52,与玻璃基本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 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图Ⅰ-1)。
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2sin α⋅=⋅n A N式中 数值孔径=⋅A N介质折射率=n最大入射角,即镜口角=α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A N ⋅=2λ能辨别两点间最小距离式中 λ=光波波长由上述可知若n 值和α角越大则N ·A 越大或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越大(图Ⅰ-2)。
一些物质的折射率:水 1.33 玻璃 1.52 空气 1.0 香柏油 1.515。
二、实验器材1、仪器显微镜;2、材料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标本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三、操作步骤1、取镜显微镜是光学精密仪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
从镜箱中取出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
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使用前首先要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性能,检查各部零件是否完全合用,镜身有无尘土,镜头是否清洁。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报告
实践(实验)时间
指导老师
马老师
一、实践目的(实验原理与目的)
原理:放线菌是由不同长短的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潜入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和生长在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有些气生菌丝分化成各种孢子丝,呈螺旋形、波浪形或分枝状等。孢子常呈圆形、椭圆形或杆形。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色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调pH
用试纸测培养基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加入1mol/LNa0H,边滴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直至pH达7.6。反之,用1mol/LHCI进行调节。
3、分装和加塞
将配制的培养基装入磨口三角瓶内,在瓶口上塞上橡胶塞。
4、包扎
加塞后,外包一层报纸,其外再用一根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5、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20℃,20min,0.103MPa高压蒸汽灭菌。
6、无菌检查
将灭菌培养基放入25℃的培养箱中培养1h,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三).分离
1、倒平板
将高氏I号培养基加热熔化待冷却至55-60°c时倒入培养皿。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于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拔出,试管口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倒入培养基15ml-20ml,加盖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固后即为平板。
4、培养
将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倒置与28℃培养箱中培养24 h。
5、挑菌落
将培养出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培养基斜面上,置28℃温室培养。若发现有杂菌,须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
三、实践工艺流程(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四、结果分析(分析与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
1.将配制的斜面培养的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各1支 放在试管架上。 2.用滴管吸取过氧化氢滴加入两管菌种斜面上,有 气泡产生的为接触酶阳性(有过氧化氢酶),无气 泡产生的为接触酶阴性(无过氧化氢酶)。 3.分析结果,把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进行分 析。
实验作业: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二 活性污泥中原生及微型后生 动物观察和数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测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中微型动物的数目。
实验原理
测定微生物数量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 镜直接计数法、平板计数法和光电比浊计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 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微型动物计数板, 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 法。
实验作业
绘制曲线:以细菌悬液的光密度值(OD)为纵坐标, 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大肠杆菌在正常生长、加 酸处理和加富培养三种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实验五 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 定性测定
实验目的
通过对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加深对酶和 酶的作用的感性认识。
仪器和材料
1.试管(15×150毫米)4支、试管架1个、培养 皿(90毫米)3套、接种环。 2.肉膏胨淀粉琼脂培养基l瓶(约50毫升)。 3.革兰氏碘液1小瓶(滴瓶)、3%~10%过氧 化氢1小瓶(滴瓶)。 4.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斜面各一支。
(二)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
蔗糖 30g K2HPO4 1g KCl 0.5g NaNO4 2g MgSO4· 7H2O 0.5g FeSO4· 7H2O 0.01g 水 1000mL pH 自然 灭菌条件:0.072Mpa(1150C,15~20min)
实验步骤
落菌法 (1)将肉汤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查氏琼脂培养基溶 化后,各倒五个平板,冷凝。 (2)在一定面积的空间内,选择5点,每种培养基 每个点放一个平板,打开皿盖,暴露于空气中 10 分钟后盖上盖子。 (3)肉膏蛋白胨平板于37℃,倒置培养1天;查氏 琼脂平板倒置于28℃培养分别培养24~48h各自计 算其菌落数,观察菌落形态、颜色。
图
例
图2-3培养基分装
图2-4 斜面制作
三、稀释水的制备
1.取一个250mL的锥形瓶装90(或99)mL蒸馏 水,塞棉塞、包扎,待灭菌。
2.另取5支18mm×180mm的试管,分别装 9mL蒸馏水,塞棉塞、包扎,待灭菌。 无菌稀释水为微生物分离实验中所需要的 材料。
四、灭菌
加热灭菌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法:电热烘箱作为干热灭菌器 干热灭菌的操作方法 a. 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恒温箱,将温度调 节至160℃并维持2h; b. 把恒温箱的调节旋钮调回零处,待温度 降到50℃左右,才能将物品取出。
实验器材
显微镜、计数板、活性污泥 、盖玻片、 吸管、吸水纸。
计数方法
1.将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轻轻搅拌均匀; 2.取洗净的滴管一支,吸取摇匀的混合液或己稀释 的混合液加一滴到计数板的中央方格内,然后加上 一块洁净的大号盖玻片,使玻片的四周正好搁在计 数板四周凸起的边框上。 3.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计数,同时记录各种动物的活 动能力、形态结构等。原生动物中有不少种类是群 体,须将群体和群体上的个体分别计数。 4.计算:设在一滴水中测得钟虫30只,则每ml混合 液中含有钟虫30×2×20=1200只,如测得轮虫10 只,则每毫升混合液含轮虫10×2×20=400只
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
(一)细菌淀粉酶在固体培养基中的扩散实验 1.将肉膏胨淀粉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45℃左右倒入无 菌培养皿内,共倒3个,静置待冷凝即成平板。 2.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分别挑取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和活性污泥各一环分别在3个平板上点种5个点。倒置于37℃ 恒温箱内培养24~48h。 3.观察结果,取出平板,分别在3个平板内菌落周围滴加碘液, 观察菌落周围颜色的变化。若在菌落周围有一个无色的透明 圈,说明该细菌产生淀粉酶并扩散到基质中去。若菌落周围 仍为蓝色,说明该细菌不产生淀粉酶。
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前的准备 (1) 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 验台边沿约3-4cm, 镜检者姿势要端正, 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 (2) 调节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 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 用凹面镜。
2.低倍镜观察
(1)低倍镜旋到镜筒下方,旋转粗调节器, 镜头与载物台相距0.5cm。 (2)打开聚光器,使之与载物台同样高度。 (3)左眼看目镜,观察光源强弱,使全视野 内均匀明亮。可通过扩大或缩小光圈、升 降聚光器,旋转反光镜调节光线。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鲍立宁 洪桂云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 态的观察
实验目的
1.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本实验 学习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 2.结合生物滤池生物膜及曝气池活性污泥的 观察,认识原生动物、菌胶团等微生物的形 态,并学习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湿热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灭菌锅内加入一定量的水。 2. 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锅内,并关严锅盖。 注意:器物不能装得太满。 3. 接通电源,进行加热。 4. 排除高压锅内的冷空气,可将排气阀打开,待 温度计指示温度为100℃时关闭排气阀;或当排出 的蒸气相当猛烈且微带蓝色时关闭排气阀。
实验目的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特点及测定原理,学会用比浊 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实验原理
•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 在适温下培养,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 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出的曲线称为生 长曲线。 • 比浊法是根据细菌悬液细胞数与混浊度成正比, 与透光度成反比关系,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细胞 悬液的光密度(即OD值),用于表示该菌在本实验 条件下的相对生长量。
实验器材
(1)药品和试剂:牛肉膏、蛋白陈、NaCl、10 % NaOH 溶液、 l0 %盐酸溶液、琼脂、水等。 (2)器材:小烧杯、小铝锅、天平、牛角匙、 1000mL刻度烧杯、玻棒、pH试纸、试管、 分装漏斗、棉花。高压蒸气灭菌锅、烘箱。
实验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清洗并烘干玻璃器皿:如培养皿、移液管、试管等。 棉塞的制作 包装培养皿和移液管等。
5. 当压力达1.05kg/cm2(灭菌器内的温度为121℃)即 开始灭菌,使其维持15~30min。对热不稳定的培 养基如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时,应适当降低 压力(0.56kg/cm2) ,延长时间。 6. 灭菌时间一到,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时,才 能打开排气阀,然后打开灭菌器盖,取出物品,排 出锅内剩余水。 7. 待培养基冷却后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h,若 无菌生长则放入冰箱或阴凉处保存备用。
3. 调pH值:用10% NaOH调pH至7.2~7.4,用精密pH试纸对 照。 4. 分装:将培养基分装于5支试管,其余全部倒入250mL锥 形瓶中,分别塞上棉塞。 5. 包扎成捆,挂上标签,注明何种培养基。 6. 灭菌备用:灭菌条件:121 ℃ (相当蒸汽压力0.103MPa) 培养基灭菌后必须在37℃下恒温培养24h,确定无菌生长, 方可使用。
实验器材
(1)活材料:培养18h的大肠杆菌(E. coli)培养液。 (2)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4支(每 支10ml),浓缩5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无菌酸 溶液(甲酸:乙酸:乳酸=3:1:1)。 (3)器材:1ml无菌吸管、摇床、冰箱、光电比色计、 标签等。
实验方法
1、接种:按无菌操作法用吸管向每管准确加入0.2 ml的大肠杆 菌培养液。 2、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管置于摇床上,在37℃下振荡培养。 其中9支培养管分别于培养的0、1.5、3、5、7、9、12、24和 36h后取出,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 3、比浊:以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调零点,在光电 比色计上,选用520~560nm波长进行比浊,从最稀浓度的菌 悬液开始,依次测定。
3.高倍镜观察
(1)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在转换物镜时,需 用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2)如果低倍镜重调对,换高倍镜时基本可以 看到目的物,若有点模糊,用细调节器调就清 晰可见。 (3)找到最适宜观察的部位后,将此部位移至 视野中心,准备用油镜观察。
观察结果
观察所制备的微生物标本玻片,画出 所见原生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 草图。
微型动物计数板的构造
微型动物计数板制作方法:
• 采用厚质玻璃割成9cm长,4cm宽的长方块,玻璃厚度以0.3一 0.4cm为宜。利用氢氟酸腐蚀法,使玻板中央刻上10×l0= 100个小方格,小方格的大小没有严格规定,只要一片大号盖 玻片能盖满格子有余和便于在显微镜下计数就可以了。用大 号盖玻片切成宽约0.7cm的玻条,用阿拉伯树胶粘在计数用的 小方格的四周,使呈一圈凸起的边框。这样,就制成了一块 微型动物计数板,如图8—5所示。 • 关于氢氟酸腐蚀法划方格的方法是先将玻璃表面涂一层薄面 均匀的石蜡,然后用尖针在石蜡层上刻出所要求的-2移液管灭菌前的包装
二、培养基的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一)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2.5g 蛋白胨5.0g、NaCl2.5g、 琼脂10.0g、自来水500mL、pH7.2-7.4。 (二)操作步骤: 1. 取一个1000mL烧杯,装500mL蒸馏水。 2. 按配方逐一正确称取各种成分,依次加入水中溶解。 注意:a. 前一种成分溶解之后,才能加入下一种成分 b. 蛋白胨、肉膏可加热促进溶解 c. 加热过程应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并适当补充 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
实验六
空气中微生物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空气中微生物的 分布状况; 2.学习并掌握检测和计数空气微生物的基 本方法。
实验器材
灭菌培养皿、天平、称量纸、恒温箱、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