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
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
![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50420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9.png)
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摘要】2017年版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上做到真读书、多读书、读整本书。
为促进学生真正深入阅读名著,教师可以应用项目学习理论开展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探究。
本文以《水浒传》教学为例,探究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希望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整本书阅读;《水浒传》初中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旨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和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构建语文阅读经验。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需要注重项目化学习,有规划、有组织、有评价地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一、制定教学目标在实施阅读计划之前,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帮助教师及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与方向,便于阅读计划的顺利开展,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因此在实施《水浒传》阅读计划之前,教师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读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编剧、表演、口才方面的能力,能够鲜明准确地表达观点看法,会写小论文,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引导学生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水浒传》,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形成一定的社会眼光。
二、制定阅读期限和进度《水浒传》虽然章节回目明晰,情节走向明确。
但是作为一篇长篇白话小说,有96万字,100章回,其篇幅较长,情节复杂,人物繁多,而且有些地方半文半白,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较困难。
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计划时,必须对阅读期限及进度做一个限定,如一个月,并在每周具体细化阅读进度。
三、阅读计划的实施(一)积累性阅读阶段,制作人物梳理卡片本阶段要求师生统一《水浒传》版本,共读《水浒传》。
教师可在寒假前布置阅读任务,以便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如:引导学生做人物梳理卡片,每位学生整理出自己感兴趣的不少于10位人物。
卡片正面是人物姓名、绰号、外貌、性格等,背面是摘抄和批注人物的经典细节。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10e76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b.png)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一、前言《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古典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而在高中语文中,对《水浒传》的学习也成为了必修内容。
本篇文章即为《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主要面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学生进行,希望可以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了解并掌握《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掌握如何进行文本阅读、归纳总结等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欣赏和感受《水浒传》所传达出来的英雄气概、忠实友爱等情感,培养兴趣和爱好,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概述首先,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短而生动的介绍,让学生们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等内容。
2. 文本阅读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水浒传》的部分章节进行阅读,重点是让学生一步步进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感受其中的生动细节、鲜明人物形象等元素。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归纳总结,梳理人物关系等内容。
3. 名词解释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陌生的专业名称和专有名词,如“三位一体”、“金蝉脱壳”等,因此,教师也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解释,让他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4. 分组讨论在学生们初步掌握《水浒传》的大概情节后,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深入的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讨论的内容包括: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自己最喜欢的情节、自己观察到的文学手法等。
5. 读书笔记为了记录学生们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写上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需要包括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发现等内容。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案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87a6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b.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水浒传》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作者施耐庵,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内容包括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梁山好汉集结等经典故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难点: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反抗封建社会的精神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水浒传》原著或相关资料3. 笔记本和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如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梁山好汉集结等。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反抗封建社会的精神内涵。
四、互动讨论(5分钟)五、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设计板书,突出《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七、作业设计(课后)1. 请学生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请学生列举《水浒传》中的三位主要人物,并简要描述他们的特点。
3. 请学生讲述《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并说明故事中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反抗封建社会的精神内涵。
作业答案:1. 施耐庵是明朝作家,他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梁山好汉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2. 《水浒传》中的三位主要人物分别是宋江、林冲、武松。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41588dd3383c4bb4cd268.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篇一:名著阅读《水浒传》教案】名思教育个性化简案名思教育个性化教案(内页)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1、名著背景:作者施耐庵原名彦瑞,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本书写于明朝。
2、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3、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4、写作特点:a、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b、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5、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6、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7、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8、思想意义: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都一般儿哥弟相称,不分贵贱高低。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71123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b.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知识。
(2)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解读《水浒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水浒传》的基本知识。
2. 人物形象分析。
3. 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水浒传》相关章节,感受作品魅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3. 讲授法:教师讲解《水浒传》的基本知识,引导students 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
2. 课堂导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预习心得,交流阅读体会。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观念。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水浒传》与其他名著的比较,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的影视剧版本,引导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作品,并与原著进行对比。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如“宋江为什么能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武松打虎的故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等。
八、文学鉴赏1. 分析《水浒传》中的诗词、曲子,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名著导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
![名著导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c62a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e.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名著阅读《水浒传》项目式研究案例【项目确定】《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初中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初中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项目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研究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3)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研究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项目活动准备】1、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记录108位英雄好汉名字、绰号、故事,分析人物性格2、可以制作有关人物的读书卡片【项目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0~2017年11月15日【项目活动过程】项目活动一、以画像激趣。
1、用多媒体显示水浒人物,重点展示XXX、XXX、XXX、XXX、XXX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XXX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2、自主研究与交流活动: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XXX所作,但亦有人说是XXX、XXX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XXX(约1296---1370),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
XXX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6977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7.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第一章:《水浒传》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人物形象和故事梗概。
3.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成书背景:介绍施耐庵及其创作《水浒传》的背景。
2. 故事梗概:概括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3. 人物形象:简要介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成书背景、故事梗概。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享心得。
四、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的价值和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作者、成书背景、故事梗概。
3. 讨论: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享心得。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2. 分析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林冲:忠诚、勇猛、忍辱负重。
2. 武松:刚正、勇武、智勇双全。
3. 鲁智深:忠诚、豁达、粗中有细。
4. 其他人物:宋江、李逵、吴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情节中人物形象的表现。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
2. 讲解:详细讲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情节中人物形象的表现。
4. 讨论: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一、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
2. 分析故事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林冲雪夜上梁山:揭示林冲性格转变的关键情节。
2. 武松打虎:展示武松勇武、智勇双全的形象。
3.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体现鲁智深忠诚、豁达的性格。
“倾听英雄梦回梁山”学生说书展评——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水浒传》项目化阅读设计
![“倾听英雄梦回梁山”学生说书展评——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水浒传》项目化阅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90087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8.png)
“倾听英雄梦回梁山”学生说书展评——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水浒传》项目化阅读设计“倾听英雄梦回梁山"学生说书展评——初中必读名著《水浒传》项目化阅读设计01一、项目学习目标◆借助回目梳理小说的整体构架,画出小说的思维导图。
◆借助绰号表格式分析归纳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出典型人物小传。
◆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参考网上相关内容写说书文案。
◆年级组举办学生优秀说书(片断)现场展评会。
02二、驱动问题段段出彩字字精,句句揪心声声亮。
评书艺术永传承,中华万载说书行。
评书是一种历史悠久、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的艺苑奇葩。
为迎接2023 新年的到来,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学校决定组织举办“最是那一抹亮色”线上艺术节活动。
我们九年级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特以学生评书的形式参与其中,届时年级组将选出“倾听英雄梦回梁山"优秀说书选手进行学校艺术节线上展示。
03三、项目成果阶段成果:(1)朗读回目,梳理情节——小说思维导图(自主完成,小组合作)(2)细品绰号,分析性格——主要人物小传(自主完成,小组合作)(3)揣摩人物,精选章节——参赛说书文案(网上搜寻,小组合作)(4)小组推荐,班级初赛——学生说书初选(小组推选,班级进行)最终成果:“倾听英雄梦回梁山”学生说书展评(年级组织,优秀展评)04四、项目实施任务一朗读回目,梳理情节项目任务:整体阅读小说,通过朗读回目的方法,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画出整本书或是部分章节的思维导图,小组分享。
实施办法:1.以自主阅读为主,以小组分享为辅,制定自主和合作阅读计划,特别是要把以前没有阅读过的部分要进行补充阅读,以期构建完整的小说框架。
2.通过自主朗读回目的办法,梳理小说的行文思路,画出小说思维导图。
3.通过小组讲解思维导图的方式,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任务二细品绰号,分析性格——主要人物小传(2 课时)项目任务:梳理主要人物的活动轨迹,结合前面思维导图(没有画出思维导图的可以补充完成),以人物绰号为阅读符号,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出人物小传。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含板书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0dc122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8.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含板书及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名著导读《水浒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水浒传》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水浒传》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讨论作品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水浒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社会现实人生观和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
2. 请描述一位《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并说明其体现的社会现实。
3.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阅读《水浒传》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让学生了解了故事情节,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作品中的社会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名著导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
![名著导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e6142dbe23482fb4da4cb3.png)
名著阅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项目确定】《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初中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初中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项目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3)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项目活动准备】1、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记录108位英雄好汉名字、绰号、故事,分析人物性格2、可以制作有关人物的读书卡片【项目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0~2017年11月15日【项目活动过程】项目活动一、以画像激趣。
1、用多媒体显示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2、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
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内容精要: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名著《水浒传》课外阅读案例设计
![名著《水浒传》课外阅读案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f8deab8762caaedd33d49b.png)
名著《水浒传》课外阅读案例设计王武宁【项目确定】《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高中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我们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高中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独立完成一份测试题,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3)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活动准备】1、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水浒传》,记录108位英雄好汉名字、绰号、故事,分析人物性格2、可以制作有关人物的读书卡片或做好读书笔记【活动时间】2018年11月1~2018年11月15日【活动过程】活动一、以画像激趣。
1、用多媒体显示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2、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
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1ba53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c.png)
小李广花荣黑旋风李逵
美髯公朱仝鼓上蚤时迁
玉麒麟卢俊义霹雳火秦明
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
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跳张顺
3.水浒故事中的人物大都只有一个绰号,只有宋江有三个:“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如果建立一个“梁山伯”微信群,请你为宋江创作一段入群时的介绍词。(或仿照小说行文中穿插的诗词,自己创作一首描写宋江的诗词。)
⒓放冷箭_____救主,劫法场_____跳楼
三、以点带面,多角度研读人物
师:相传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他续娶的夫人姓申。申家比较富裕,也是个文墨世家,很支持施耐庵写书,特地花了一笔钱,请画家按照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临摹成了三十六张人物画像,让施耐庵挂在家里,用以参考,朝夕揣摩,久而久之,此三十六人的声音笑貌在施耐庵的想像中都成熟了,然后下笔,故能栩栩如生。茅盾先生曾经评价“水浒”的人物描写,是“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金圣叹更是赞曰:“《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可见作者创作手法的高明。
5.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卖刀
6.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7.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_____大虎
8._____剪径劫单人, _____沂岭杀四虎
9._____斗法破高廉, _____探穴救柴进
10._____教使钩镰枪, _____大破连环马
11.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_____活捉史文恭
3. “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明确:鲁智深 )
4.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明确:武松 )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1f6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a.png)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通过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中的公平正义、道德伦理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介绍。
2、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意义。
3、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4、针对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线索,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重点: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或白板。
2、《水浒传》原著或电子版。
3、教学PPT或视频。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水浒传》的了解情况。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水浒传》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同时,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3、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针对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归纳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中的公平正义、道德伦理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水浒传》名著导读课《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水浒传》不仅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a36522e45c3b3566ec8b30.png)
著的兴趣。 四、把握中考命题导向 做历届关于水浒传的中考试题
【设计意图】文学名著导读也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让学多做题,把握中 考命题导向 五、课后作业:
阅读《水浒传》,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再精读有关的章节, 然后写一篇文章,发表你对这位人物的看法。 七、教学反思
(一)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概述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故事情节,同组同学给予纠正或补充完善。
2、我讲《水浒》人物故事 播放根据名著《水浒传》改编的电视连续据片段,《扬志卖刀》《大闹野猪林》等片段,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 概述情节。 学生观看电视剧片段,每片段用时约三分钟,剧中的庞大气势,还有那英雄人物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师顺势 引导,“你们对剧中的那个英雄人物最感兴趣?并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启发性,注 重小组的交流。 (二)具体分析 用视听读写结合的方式,以鲁智深为例分析人物形象。 用网络展示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章节及播放电视剧中演鲁智深的剧集,而后引导学生概括鲁智深的故事, 分析鲁智深的形象。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它人物,形成材料,派代表发言,然后师生共 同评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给学生以形象化的视听感觉,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
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教材所选篇目基本上都是中外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通过这些优秀作品的 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怡养性情,提高修养,培养健康 的审美情趣。
2、文学名著导读也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让学生走近名著,让名著走近 学生”成为教育界响亮的口号。如何让学生喜欢名著并指导他们阅读,我觉的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精选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35563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d.png)
跨学科链接
将文学与历史、社会、心理等学科相 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文本, 丰富理解层次。
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版本、不同评注的 《水浒传》,发现差异,拓展理解视 角。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质疑
鼓励学生对文本提出疑问,挑战 传统观点,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
性思维。
文本细读
指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发现隐 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和矛盾
针对作业难度和量度不合理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作业内容和要求。
针对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欠缺的问题,增加写作训练和指 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风格。
持续改进教学计划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06
资源拓展与延伸活动建议
相关名著推荐阅读清单
讨论话题
提供具有思考性和讨论价值的话题,如“梁山好汉的起义是否合理”、“《水 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水浒传》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等,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和讨论。
03
学生阅读指导策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
通过播放《水浒传》相关 视频片段、展示精美图片 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阅读兴趣。
水浒传戏剧表演
鼓励学生参与《水浒传》戏剧 表演,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水浒传读书会
成立读书会,定期分享阅读心 得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
流和学习。
THANKS
感谢观看
形象。
电影《水浒英雄谱》系列
02
选取其中精彩的英雄故事进行欣赏,感受水浒英雄的侠义精神
。
纪录片《水浒寻踪》
03
通过纪录片了解《水浒传》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https://img.taocdn.com/s3/m/bf5d01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9.png)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教学对象: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古典文学名著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作品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2)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包括作者、背景、主要人物等。
2.作者及背景介绍(1)施耐庵,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水浒传》。
(2)背景: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间起义不断。
3.主要人物介绍(1)宋江:义薄云天,忠诚勇敢,被称为“及时雨”。
(2)武松:勇猛善战,性格刚烈,被称为“行者”。
(3)林冲:英勇善战,忠诚正直,被称为“豹子头”。
(4)李逵:粗犷豪放,忠诚勇敢,被称为“黑旋风”。
4.故事情节简介(1)高俅陷害王进,王进投奔史进。
(2)史进结识林冲,林冲结识鲁智深。
(3)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至五台山。
(4)宋江结识武松,武松血溅鸳鸯楼。
(5)梁山好汉聚义,攻打祝家庄。
5.作品特色分析(2)人物性格:丰满鲜明,各具特色。
(3)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引人入胜。
6.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水浒传》中某个角色的喜爱及原因。
(2)讨论《水浒传》中的某个故事情节,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7.课后作业(1)阅读《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故事情节和人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浒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在分析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导读教学设计 (2024)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导读教学设计 (2024)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95ce76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5.png)
《水浒传》导读教学目标1.通过细节观察和分析,增加学生对武松、宋江等人物的了解。
2.梳理、总结前期的阅读成果,提升学生对《水浒传》中打斗情节的认识和理解,领会“打”中所蕴含的深意。
3.学习检视、比读、思辨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细节观察和分析,增加学生对武松、宋江等人物的了解。
2.梳理、总结前期的阅读成果,提升学生对《水浒传》中打斗情节的认识和理解,领会“打”中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难点:1.梳理、总结前期的阅读成果,提升学生对《水浒传》中打斗情节的认识和理解,领会“打”中所蕴含的深意。
2.学习检视、比读、思辨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说起《水浒传》,想必你一定不会陌生。
前期,大家都通读了《水浒传》的故事,对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要来聊一聊这部名著,相信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一定会对《水浒传》产生许多新的认识。
有人说,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可以分别用一个动词来概括其特征,《西游记》是“走”,《三国演义》是“战”,《红楼梦》是“哭”,那《水浒传》可以用哪个字来概括呢?那就是这个“打”字了。
二、检视阅读1.请同学们快速检视目录,找一找,包含“打”字的回目有多少?2.想一想,你对哪些打斗故事或情节有深刻的印象?三、比较阅读1.在有关《水浒传》阅读情况的调查中,班级有多达19人表示不太喜欢读《水浒传》,其中一大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写的都是打打杀杀的内容,不太感兴趣。
这样一部被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称赞“天下之文章无出《水浒》右者”的我国首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怎么会有那么多同学不喜欢读呢,这让老师很疑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比读,一起来思考“打”中有什么,探寻“打”字背后的深意。
2.通过调查发现,武松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人物之一。
我们就从武松说开去。
首先一起来回顾武松的一生,你能完成下列情节的填空吗?结拜宋公明——景阳冈打虎——重逢武大郎——怒杀潘金莲——斗杀西门庆——结拜十字坡——威震安平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醉打独火星——再逢及时雨——落草二龙山——聚义打青州——同归梁山泊——受招安征战——六和寺出家3.“打”几乎贯穿了武松的一生。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d6fa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3.png)
《水浒传》跨学科学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马斯洛需求理论,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水浒英雄的侠义精神。
2.借助马斯洛需求理论,以林冲和武松的对比阅读的方式深入解读人物形象,探究人物性格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3.借助马斯洛需求理论,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网络搜索的《水浒》高频词云图,提问:这些高频词当中,你对哪个词最感兴趣?请说一个相关的情节。
预设:酒忠义兄弟劫银两……今天我们将通过这个高频词(银两)来解读《水浒》。
【设计意图】从感兴趣词语入手,初步了解学生对《水浒》的阅读情况,完成课前热身。
学习活动一“银两”中见侠义(一)从银两说起请回顾史进、鲁达、李忠、在酒楼遇见金翠莲父女的情景。
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
”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
”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
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 “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
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1.面对金翠莲的困境,鲁达、史进、李忠谁更仗义疏财?(示例:史进。
因为原文说“一下子从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毫不犹豫,很大方。
鲁智深:因为鲁智深不仅自己摸出五两银子,还向其他人借银子,最终筹到十五两银子给金翠莲父女,借的银子最后也是要还的。
筹银子这个主意是鲁智深提出来的。
李忠:相对不那么仗义疏财。
只拿出二两)(二)从银两说开去引入心理学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概念。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
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之《水浒传》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之《水浒传》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501639c804d2b160b4ec0e8.png)
名著导读之《水浒传》教学案例【前言】将名著阅读(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是部编版教材的创新点之一,也是编者推行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凸显特色,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倡议,着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承载点。
做好名著阅读的导读教学关键在于“导”,包括引导,指导,疏导……“导”,应贯穿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
读前导,主要目标是兴趣激发与方法指导,是让学生情绪激动、急待大幕拉开的引子。
这个环节的“导”要突出“三个一”:聚焦一点,精选一篇,突出一法。
【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导入:金圣叹对《水浒传》极为赞赏,他说:“《水浒传》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水浒传》不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因而“水浒”问世本身就是中国文坛的一大盛事,阅读名著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了解这一部奇书。
一、聚焦一点,探究小说主题【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对《水浒传》这部小说有初步的了解,谁能就下面内容与大家交流?【教师展示】作者、作品特点、体裁、背景、内容、人物及艺术成就…【学生展示】:生1:《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
生2:《水浒传》写的是北末年宋江等人聚众起义的故事。
生3:《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过程。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说明作者对农民起义持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歌颂、敬佩【教师提问】在封建社会里,受封建儒家思想的洗礼,人们生活遵循“三纲五常”,即使是统治阶级有错误,大夫百姓也只能以死进谏,是万不可起义造反的。
项目化学习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水浒传》导读教学为例
![项目化学习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水浒传》导读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d7dad1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c.png)
作者: 狄袁辉[1]
作者机构: [1]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江苏南通226300
出版物刊名: 教师教育论坛
页码: 47-4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主题词: 项目化学习;名著导读;水浒传
摘要:初中名著导读板块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来推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以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水浒传》的导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借助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然后设置驱动性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在整合专题研讨中提升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着阅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井陉县职教中心王国庆【项目确定】《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初中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初中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项目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3)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项目活动准备】1、学生阅读名着《水浒传》记录108位英雄好汉名字、绰号、故事,分析人物性格2、可以制作有关人物的读书卡片【项目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0~2017年11月15日【项目活动过程】项目活动一、以画像激趣。
1、用多媒体显示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着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2、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施耐庵(约),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
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内容精要: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见课本项目活动二、主要人物竞猜。
请同学们在我的描述中猜出是那位英雄好汉,并说出小说中与他有关的故事或情节。
看看谁最棒!1、他时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他与无用是旧交,自幼练就一身行走如飞的功夫。
人称“神性太保”。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蔡九曾经派他捉拿,他让宋江披头散发,把屎尿坡在身上,装疯逃过捉拿,他曾经被蔡九派往东京送信,在驻桂的酒店里被蒙汗药蒙倒,后背连累入狱,或梁山好汉营救,排梁山好汉第20位。
受招安后,被封为兖州府都统制,他不接受,在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
2.此人在梁山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生的豹头环眼,早年是东经八十万禁军教头,曾得鲁智深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雪夜入梁山,为白衣秀才王伦不容,后火并王伦,。
三打祝家庄擒获扈三娘。
极力反对招安,在征讨方腊时,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合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3. 此人再梁山好汉36名天罡星中最后一位,在梁山十名步军头领总排行第六位。
他从小死了父母,被卢遵义收养,吹萧唱歌样样能行,又射一手好箭,他曾经放冷箭救主人,曾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皇帝,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招安立了大功。
受招安后他预感卢俊义前去受封没有好的结果,边独自离去。
4.他是梁山第25条好汉,步军头领第四位,原是郓城县步兵督头,打铁出身,学了一身好武艺。
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奉命追捕,和马兵督头朱仝一起放了宋江,后来因为母亲遭到白秀英侮辱,一气之下,打死了白,被朱仝放走。
他的绰号“插翅虎5.他在梁山好汉中排行第17位,在梁山军马中,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林冲上梁山时,取“投命状”,不巧与他向遇,后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做了山寨之主,征讨方腊途中病故。
杨志:精明,脾气暴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吴用:聪明,机智,知己知彼……项目活动三、说说人物——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要求:学生按学习小组完成任务,每个小组至少说出两个人物,.各小组在班内展示合作探究成果1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2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3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4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5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6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7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项目活动四、分析人物。
项目活动说明: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小说的异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通过比较,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在阅读中开发思路,能对不同的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透过现象挖出本质,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A. 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为例)提问: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人都是经典的英雄形象,你能说说他们的异同吗B. 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但是,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2.小组内围绕问题畅所欲言,通过集体探究达成共识。
3.各小组在班内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明确:他们都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
如拳打镇关西,这些都说明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武松性情刚强,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
在行动上有时表现得粗鲁蛮横,象是有意的寻衅生事,如快活林对蒋门神;有时是装出假象迷惑与麻痹对手,如十字坡对孙二娘。
他为了替兄报仇,考虑得极为周密,从调查情况入手,到杀嫂逼取口供,杀西门庆,自首县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作到了。
这又说明他很有心计。
李逵则和两人大不相同,憨直、刚强、粗心、大胆,极忠于梁山事业,反抗性最强,打起仗来,赤膊上阵,勇猛无比。
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一味蛮干,不计后果,又有几分天真,好管闲事,又常常惹出事端,在江州因夺鱼和张顺撕打,被张顺骗到水里,淹得他两眼发白;去蓟州搬取公孙胜,路上偷吃酒肉,受到戴宗的惩治;斧劈罗真人,被真人罚到蓟州大牢里受苦;打死殷天锡,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了性命。
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得十分准确和细致。
《水浒传》对这些英雄人物个性特点的描绘,真正作到毫发不失,这就更加强了这些形象的动人力量。
项目活动五、学习创造性阅读。
活动说明:一千个读者,便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经典最忌人云亦云,要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
读《水浒传》之后,很多人都会对主要人物的结局不甚满意,用上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也利于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要求:用“假如我是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人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说出人物另外的结局。
活动过程1、每组确定组长和记录人,每个成员自己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2、每一小组推选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然后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者。
4、学生评读与感悟。
让学生讨论,畅所欲言谈感悟。
六、项目活动六、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是以_______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
3、补全回目: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拳打镇关西②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③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大闹五台山④___倒拔垂杨柳,_____误入白虎堂⑤___押送金银担,__智取生辰纲堂馆⑥神行太保,展浪里白条4、主要人物、绰号、性格特征及事件宋江—鲁智深—林冲—武松—吴用—李逵—杨志—5、《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6、《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她们的绰号是什么7、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___。
8、《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是_____人,地煞星________人。
1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
12、请写出《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
13、“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七、小结。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水浒传》让我们认识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好汉成了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形象,让后人难忘。
小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会阅读和欣赏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学问,但关键在于尝试,关键在于创新,做到了这一点,就会读出自己的精彩,就会别有一番收获。
【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尝试提出个性化见解,在课外阅读中能够有自己的收获。
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这一目的。
但是,《水浒传》这一古典名着博大精深,时间实在太有限了,深入探究作品的精髓也是很难完成的。
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自然有很大的不同,故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思考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也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教学中,探究讨论停留在表层,一些学生纠缠于某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使得课堂教学难以驾驭,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
所有这些,都非常值得总结,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