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肇庆市颂德学校数学科组赵燕娇

关键字:信息素养中学生培养能力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化教育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信息化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主要从概念、重要性及培养途径等方面来阐述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何为信息素养?

要想知道何为信息素养,我们首先要清楚信息素养的来由: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率先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全新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1987年信息学家Patrieia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概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寻、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从以上几点可以简单概括出“就是信息获取者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二、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要求必须提高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以前,我们所认为的文盲是缺乏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到了现在的数字时代,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那他就是现代的文盲。由此可见,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科学、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

2.信息素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定义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

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简单而言学习就是通过阅读、听讲等方式来获取并利用外界的信息并使之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 世界经济正转向信息化非物质化时代, 正加速向

信息化迈进, 人类已自然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中, 物质世界正在隐退到信息世界的背后, 各类信息组成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 影响着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因而构成了人们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并处理这些信息,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提高了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获取并利用外界的信息并使之获得知识或技能,即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入信息的能力,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递给他人;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其他学科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打好基础。

三、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既然信息素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国现在的信息素养教育情况又是如何呢?信息技术课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如计算机的使用、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通信工具的灵活使用等;其次,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自己学习的目的去发现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然后是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入信息的能力,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递给他人;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其他学科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打好基础。

尽管大家都清晰地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信息素养主要的教育基地——信息技术课堂却长期存在着问题:

(1)着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播,忽视了信息意识的教育。

大多数学校注重分数,课堂以讲练为主,根据信息技术会考的考点,要求教师会考考哪些内容,学生学习哪些内容。至于信息意识、如何正确处理网上众多的杂乱的信息则一概弃之不顾。

(2)学校对信息课程投入少,信息技术教师无暇顾及。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不纳入考试的学科,虽然在中学课程中有开设,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的领导对其认知不够,往往容易忽略这门科目。而且信息技术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机房,而偏远地区的学校往往因为庞大的资金望而却步,导致信息技术课空有其表。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3)墨守成规,不敢创新。

综观大多数信息技术课堂,上课模式单一,从复习旧知到新知讲解,从总结提升到布置作业,循环往复。应该说信息技术课堂已经形成了一个僵化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千篇一律地使用此种模式,而忽视了不同章节的特点,很少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方式,显然没有太多的特点与针对性。缺少创新与进步,导致学生的学习墨守成规,思维难有创新。

由上可知,信息素养的教育之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还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既然知道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着众多问题,那如何解决问题便成了当下的燃眉之急的事。

1.充分意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首先要让学校的领导、教师们充分认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前文中已经提出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要求必须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学校领导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应给予足够重视,在师资力量调配、教学环境建设、学生学业考核、教师教学业绩评价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性倾斜,以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转变教师上课的方式为兴趣导向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那么,备一节信息技术课,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首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设置合理有趣的学习任务。其次,从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教师情境创设的素材,而且这种素材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