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联的特点与格式(基本要求)
【一是字数要相等。】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 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 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 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 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 是可以的。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 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 起中国人民。
【一是字数要相等。】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 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 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 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 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 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 “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 为偏正结构。
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 “已”、“然”皆虚字;“半”、“一”皆 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 “休”、“不”皆虚字;“纵”、“相”皆 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全联 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六是内容相关。】
二是分咏物诗格。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 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 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
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
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对联故事:(1)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2)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
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3)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4)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
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发现生字很多。
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5)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
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横批:南北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6)明末大臣洪成畴,素以忠节自诩,故在厅堂的正中央亲书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后来,他在松山一战中败于清军,自己被俘后归顺了清朝。
这时,有人便在这副对联的联尾各添一字(7)史笔流芳,虽无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8)贪官春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对联特点是什么范文
对联特点是什么范文对联是一种传统的语言艺术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对称平衡:对联是由两组具有对称结构的短语组成,形成上下文的对称平衡。
每一组对联通常包含平行的词语,比如形容词、名词或动词,这些词语在语义和音韵上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对称。
2.点题独到:对联有时会在表达中点题,通过妙语概括主题,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觉。
点题言简意赅地将主题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在一瞬间抓住对联的主旨。
3.富有想象力:对联常常以形象化的、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手法来营造诗意。
对联中的文字可以引发联想,给人以丰富的遐想空间,唤起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4.律动韵脚:对联通常遵循一定的词语韵脚和音律,形成韵律和谐、节奏流畅的写作风格。
例如,使用平仄对仗的方法,使得对联朗朗上口,读起来优美动听。
6.文化熏陶: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较高的了解,这使得对联成为一种文化熏陶工具和传承方式。
7.立意深远:对联不仅仅是平凡的文字组合,而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对联可以通过对反义词、形近词、密语间的组合运用,表达复杂的思想,给读者以深思的启迪。
8.多样性:对联形式多样,包括平仄对仗式、义理对仗式、谐音对仗式等等。
不同形式的对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美感,多样性使得对联能够适应不同的创作需求和欣赏口味。
总而言之,对联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对称平衡,点题独到,富有想象力,律动韵脚,传达情感,文化熏陶,立意深远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不仅能够培养审美情趣,还能够开拓思维,丰富人的内在世界。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作者:马新超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5年第10期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其特点如下:一、名称的特殊称谓对联的上句(长联不止一句)叫上联,又叫出句;下句叫下联,又叫对句。
二、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上下联对称工整,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要求一一对仗。
对仗分宽对和工对,前者要求宽松,只要内容相联即可;后者要求严格,既要内容上相承,又要词性一一对应,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中、长联则要求词组对词组,句子对句子,词组与句子结构要求相同或相似。
例1:破千年旧俗做一代新人该联依次为动词、数量词、形容词、名词,对仗工整,属工对。
例2:绿柳吐絮白杨飞花该联绿与白属颜色类,柳与杨属植物类,吐与飞均为及物动词,絮与花属植物类,也属于工对。
例3: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此联词组之间上下对仗似乎较为勉强,但从整体上看,它仍是一副好对联,所以从古至今,流传很广,它属于宽对。
三、平仄协调汉字有四声,古时分平、上、去、入。
平声简称平;上、去、入三声合称仄,即含有不平之意,特点是有升有降,读音短促。
现在的普通话语音分阴平、阳平、上声与去声。
语音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丢失了入声,上声与去声沿用下来,合称为仄;平声包括阴平与阳平,特点是声调不升不降,不高不低,轻而长,因此在创作对联时,必须遵循“平仄交替”与“平仄对立”的原则,再加上多变的节奏,可使对联有一种音乐美。
所谓“平仄交替”即在同一联句中,平仄相间,有一定规律。
所谓“平仄对立”即上下联相对的字平仄不同。
例4:明月松间照(仄仄平平仄)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以上是仄起式。
例5: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以上是平起式,当然还可以是这样的:例6:草堂留后世(仄平平仄仄)诗圣著千秋(平仄仄平平)总之,对联中的上联字平仄可以有不同的相间法,而且最后一字均为仄声;下联和它相对的字要平仄不同,而且最后一字均为平声。
因为平声字悠长,而且响亮悦耳,作结尾较好。
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
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春联是有着许多的种类,也是各自有着不一样的特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对联的种类:按用途分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对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对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对联)3、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勉对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行业对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
(旅店)7、言志对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按字数分1、短对联(十字以内)2、中对联(百字以内)3、长对联(百字以上)等。
按技巧分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按位置分1、楹对联: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2、门对联:贴于大门之上。
3、中堂对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对联语来源分1、集句对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对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对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对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对联叠字对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对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对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对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下面是橙子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对联写作技巧(一)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
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1 / 6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
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
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
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
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
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2 / 6都无意义。
至少意义不全。
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对联的分类及特点介绍
对联的分类及特点介绍一、按用途分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联)3、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
(旅店)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二、按字数分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
三、按技巧分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四、按位置分1、楹联: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2、门联:贴于大门之上。
3、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五、按联语来源分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六、按艺术特点分1、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2、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3、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4、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5、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6、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对联的定义及特点
对联的定义及特点对联是一种用于春节对联贴春联的古老传统文化形式,它是汉字文化的瑰宝之一,因其言简意赅、形美祥和的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与追捧。
下面将从定义、特点等方面对对联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对联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形式。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对联作为一种汉字艺术形式,是通过叠字、对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寄托情感的,因此对联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内涵。
其次,对联的特点之一是形美。
对联的形式非常独特,它要求上下两联的字数相等,字形和字音相对称,字意相对应,整体呈现出一种协调、平衡的美感。
这种对称的形式给人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观赏对联就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陶醉其中。
再次,对联的特点之二是言简意赅。
对联的每一句话不多于七个字,但却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这是对联集中表达主题的要求,也是对联能够概括和凝练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特点。
言简意赅让对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读者在短短几个字中能够感受到对联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和情感。
此外,对联的特点之三是情感饱满。
对联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欢乐、愿望、祝福等情感。
通过对联的对仗、对比,更能够突出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
无论是欢乐喜庆的春节,还是节日祝福或美好寄语,对联都能够以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方式传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除此之外,对联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在对联的创作中,不仅仅是琅琅上口的好词佳句,还包括对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涵概,甚至可以借用古今诗词、典故等的表述。
对联的创作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如婉约、豪放、俏皮等,也可以有不同形式,如八字、抱字、横批等。
这种多样性给予了对联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形式,使得对联更具综合性和博大精深性。
总结起来,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以言简意赅、形美祥和、情感饱满、多样性等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通过对仗、对比、概括等方式,传递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对联的特点——精选推荐
对联格式和要求写对联,不能不考究格式。
不同类型的对联,在书写中各有不同的格式。
这些格式,是约定俗成的,有规范的。
如果不按照老规矩去写,将会贻笑大方,可令求联者不快,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款式、布局、称谓如写春联、婚嫁联等即兴之作,只需讲究字体的布局就可以了,首先字要端正、大方。
联字是给人看的,且不可不负责任、任意去写。
字体应以正楷、行书、隶书为宜,行草、草书则不宜使用。
另外,左右布局要一致,字的疏密要得当,不要上联疏、下联密,更不要上联写正楷,下联写行书。
写居室联、书斋联等,特别要讲究款式,如果把款式搞错,不但看着不舒服,而且视为对求联者的不尊重。
下面详细说明有关上、下款的布局、称谓。
1.上款上款的内容有三:名字、称谓、联语,次序是名字居前、称谓次之、联语居后。
上联写受者的名字,受者如果是团体,则属团体之名,如果是送一商店开业,对联的上款可书“××商店新张之喜”。
如送朋友母丧,则不书友母之名而书友姓及母家之姓,友姓下书一“母”字,“母”字及乃书称谓。
例如:“张母杨夫人千古”。
这类的款式是普通的写法,还有另一种写法,即均写称谓:如“世伯父马大人仙逝”,即前部分为挽者对死者的称谓,下半句是死者自己的身份。
对联中贺、挽联等的称谓与书信同。
如赠男友的对联,可称“先生”、“仁兄”,如是同学,可称“学兄”,也可称“学友”,如给女友,则称“女士”。
古人对友人的亲戚,多加一个“令”字,令是“好”、“善”意思。
凡带“令”字的属第三人称。
此类第三人称中,还有一些生僻的异称,如称人之子为“令似”或“令郎”;称人之妻为“令阁”、“令妻”,称人之婿为“令坦”、“令婿”等。
如直接送别人对联,可用单称。
如“兰清同志结婚志禧”。
送联给对方的幼辈,当用双称。
用于对方名下加以二重的称谓,此称谓写上其幼辈之号,幼辈之号下再加称谓(不加称谓也可)。
例如:“春林先生令郎永山新婚之禧”、“新华先生令媛出阁之禧”。
楹联是什么楹联又有哪些特点呢
楹联是什么楹联又有哪些特点呢一、何为楹联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雅俗共赏、应用广泛的文学形式,俗称对子、对联;楹乃厅堂前部的柱子,悬挂在左右两边楹柱上的对联,一般又称楹联。
人们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后来楹联逐渐完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大盛,历久不衰。
按用途分类,楹联除春联外,还有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格言联等。
二、楹联的特点1.字句灵活律诗、绝句、词都对句数、字数有一定的要求。
而楹联则不同,句数、字数都没有一定的规定,可长可短。
如庐山含鄱口石坊联上下各两个字:湖光山色一般楹联多采用五言联、七言联、九言联等短联,多为奇数联,少数为偶数联。
长联可达百字甚至千字,例如四川江津城楼联长达1612字。
2.上下联相对称这是楹联的本质特征。
所谓上下联相对称,主要含三层意思:一是字数相同,二是内容相称,三是平仄相反。
(1)先说字数相同。
一是指上下联字数相同,如:风雨最难佳客至湖山端赖主人贤二是上下联相应分句的字数也必须相同,如:居此雄关,易守难攻,庸人慎勿自扰凭斯险寨,克敌制胜,壮士尽能荣归(2)再说内容相称。
内容相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对仗,上下联既要句型一致,又要词意匹配。
如:绕屋一弯水绿迎轩数朵峰青“绕屋”与“迎轩”是动宾词组相对;“一弯”与“数朵”是数量词相对;“水绿”与“峰青”是主谓词组相对,全联对仗工整。
(3)最后说平仄相反。
所谓上下联平仄相反,并不要求联中对应的字一一相反,但是关键性的字必须相反。
例如成都武侯祠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仄平仄平仄仄平平楹联的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尾字是仄声,下联尾字是平声;偶有例外,出于内容决定,无法调换平仄,也有上平下仄联,但绝不可以上下联尾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
一般来说,楹联一句之中的平仄也要求相间。
若有分句,则从头算起。
例如:瀑噪不闻钟,三千龙水花香时见蝶,十二孔桥另外,当上下联各在两句以上时,每句尾字平仄也有规律。
关于对联的特点及分类
关于对联的特点及分类范文一: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它的特点是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富有意蕴,语言优美,开玩笑。
对联的分类也很广泛,按内容可分为吉祥对联和咏物对联;按形式可分为对仗式、押韵式和夹带式等。
首先是对联的特点之一,形式简洁。
对联的特点在于言简意赅,语言简练。
因为对联的限制,在短短的几句话中就能表达多种含义。
其次是内涵丰富。
不仅学识能力要强,还要有一定的智慧才能够编出具有内在深度的对联。
再者,富有意蕴。
每个字都要挖掘出其深刻的含义,让人挖掘出含义,并深刻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哲理。
最后,语言优美是对联的必须品。
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语言优美。
接下来是对联的分类。
吉祥对联是祝福一件事情或人有好的结果或命运的,或者是喜庆的日子发送祝福。
咏物对联是通过对物品的描述表达对该物品的喜爱与赞美。
对仗式是指对联的前后句的字数相同、字形相似、句意相对、长度相等、音节相同的。
押韵式是指对联的前后句的语音有相似的押韵词。
夹带式是前后句的字数不相同,且前句包含后句的部分字,或后句包含前句的部分字。
在写对联时,必须有恰当的运用。
人们通过对对联的爱好和制作,反映了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关心和追求。
对联增强了人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您喜欢对联,可以尝试编写对联,提高自己的智力和品味。
重点分析:文章分为对联的特点和分类两个部分,重点分析了对联的特点,即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富有意蕴和语言优美。
分类方面,重点分析了吉祥对联、咏物对联、对仗式、押韵式和夹带式。
此外,文章还从对联的意义、作用和编写对联对个人成长的促进方面进行了阐述。
用词分析: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名词,语言优美、富有意蕴、内涵丰富等词语运用灵活。
文章还使用了适当的比喻手法,如“言简意赅”、“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用词精准,表达清晰。
范文二: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形式简洁、含义明确、富有智慧和意象,可以说是写出一对好对联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极富韵味。
它以简约的文字和严格的格律要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本文将分析对联的特点,并对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 简洁明了对联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意义,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
一般而言,对联的上下联各有7个字,要求用语简明扼要,不偏不倚地表达出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因此,对联特别适合用于传递警句、名言等有深意的内容,让人们通过简短而凝练的文字感悟其中的哲理。
2. 对仗工整对联的一大特点是上下联之间的对仗工整。
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字形相似,音节相通,句子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平衡感。
对仗工整使得对联在视觉上更加美观,也使得整个文句在语言上更加优雅。
对仗的形式可以是平仗、仄仗、交仄仗、平平仄仄仗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对仗形式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
3. 反衬对比对联的上下联常常采用反衬对比的手法,以对比之中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感受。
通过对比,对联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并置,使得对联的意义更加丰富。
反衬对比也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启示,通过对联的对比,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到事物本质和深层次的含义。
4. 寓意深远对联的寓意往往寓意深远,意味着发出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对联通过简洁而精练的用语,表达作者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引人深思。
由于对联的文字受到特定的限制和约束,意味着对联需要从丰富多样的意象中选择并揣摩出合适的词语,使得对联表达出的意思更富有内涵。
5. 文化传承对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并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联通过文字的组合和结构,传递着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思想。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的韵律和意境,代代相传。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结论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特点包括简洁明了、对仗工整、反衬对比、寓意深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通过对联,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之美,领悟到深层次的含义,并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瑰宝。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
千里绿春绣锦万山金座凝香
新春联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上联:
下联:
解题思路。
第一步,根据题目要求,可先将这些短语分为两大类。
根据成对原则,将“黄牛耕地”、“春绣锦”的位置确定下来。
第二步,根据意象、意境等内容的联系及“二字而节”、平仄交替的规则,可将每类短语分别组成两个七言律句。
新春类:黄牛耕地万山金翠柳迎春千里绿。
教师办公室类:芝兰绕阶座凝香桃李满园春绣锦。
第三步,根据仄起平落,即“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联律通则》)之规则,确定上下联。
对联的结构特点
对联的结构特点
1. 对联字数要相等呀,这就像天平的两端,两边重量一样才能平衡嘛!看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两个半句的字数不就一模一样嘛!
2. 平仄要和谐呢,就好像音乐的旋律,高低起伏才好听呀!比如说“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读起来是不是很有节奏感呀!
3. 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哦,这不就像是两个人跳舞,步伐得一致呀!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对“白鹭”,名词对名词,多恰当!
4. 内容也要相关联呀,这就如同两个人聊天得围绕一个主题呢!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都是励志的事儿呗!
5. 对联的意境要深远哟,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让人能沉浸其中啊!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画面感超强呀!
6. 结构还要对称嘛,仿佛一座对称的建筑,稳稳当当多好看!就拿“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来说,结构多工整!
7. 对联的文字要精炼呀,可不能啰嗦,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简洁而耀眼!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多精炼!
8. 对联也有韵律美呢,这跟诗歌一样富有韵味呀!你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读起来朗朗上口吧!
9. 对联要有趣味性呀,能让人看了忍不住会心一笑呢!像“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对联真是太神奇啦,简单的文字却有这么多丰富的特点和妙处呀!。
关于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关于对联的特点有哪些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特点。
它不仅是文字的艺术组合,更是智慧与情感的凝练表达。
对联的首要特点是对仗工整。
所谓对仗,就是在上下联中,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比如“明月”对“清风”,“读书”对“写字”,“千山秀”对“万水清”。
这种对仗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词性要相对,而且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类别也要相同或相近。
同时,在结构上也要保持一致,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像“春风吹绿柳”是主谓宾结构,那么对应的“细雨润红花”也是同样的结构。
对联还讲究平仄协调。
平仄是汉语声调的分类,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即现代汉语中的一声和二声;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即三声和四声。
对联要求上联和下联的平仄相对,形成一种韵律上的和谐美。
一般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则是平声。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
在句中,平仄也要交替出现,以增强音韵的节奏感。
对联的内容相关也是重要特点之一。
上下联之间在意义上要有联系,或相辅相成,或相互映衬,或互为因果。
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说的是读书求学有路径,那就是勤奋,下联则说学习的海洋无边无际,只有刻苦才能前行。
二者紧密相关,共同表达了学习需要勤奋和刻苦的道理。
对联的语言精炼简洁,往往用寥寥数语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例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短短十六个字,却蕴含了为人处世应有的胸怀和品德。
对联的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串对等等。
正对是指上下联在内容上相近或相似,相互补充。
像“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反对则是上下联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形成对比。
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态度。
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的意思是连贯的,有承接、递进、因果等关系。
周一预习 对联的特点与格式
【五是平仄相谐。】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
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 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 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 “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 之间,内容应当相关、相对,如果上下联各 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 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 算作对联。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 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 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 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 “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 为偏正结构。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
都是“二——二——三”。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 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 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声为仄。平仄相 谐包括两个方面: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 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 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 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 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我从接触对联、了解对联,到爱好对联乃至创作对联,已经有若干年月了,最近出于求精的考虑,借了甚至买了对联方面的书籍,先把梳理总结的有关对联最核心的部分,即“对联的特点和要求”归结如下,以作为对联爱好者借鉴之用。
我把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联的特点,第二部分是对联的要求。
一、对联的特点对联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对偶,此外它还具有以下几点:(一)民族艺术对联是只有中华民族,确切的讲,只有汉语语言才有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和语言所没有的。
这种独特性又源于两点,一是形式上的民俗,即挂桃符过春节:二是本质上的汉语,即汉字是不同世界上其他各国各族的文字,是方块字,具有象形会意等特征,每个字能单独成立,且多数字只有一个音节,代表一种意思;这种特性,为对联能够形成方正、整齐、清楚、成双成对的对偶字数、章节、句式、声调、内容提供了条件,举本人拙作为例:碧天新月穿云出,沧海征帆破浪来。
父望如天,期望儿孙揽日月;母恩似海,施恩血脉泽乾坤。
喜相逢,把酒擎杯,应谢明月清风解人意;兴感慨,登高望远,还劳浮云飞雁寄我情。
再举前贤名作为例三间东到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开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奈何之运,缺憾还诸天地,是破格完人。
由于对联最早起源于民间风俗习惯,最终又回到群众中,因此对联既是文坛看重的高雅文学,又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他还会长久流传发展下去。
(二)实用艺术对联是一种应用艺术、实用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工作学习的实践而产生的,所以不同的活动有以之相适应的对联。
如春节有春联:一年复始,万象更新。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又如表明行业特征使用的门联: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粮店联)巧缝千家衣,美化四季春。
(服装店联)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旅店联)再如布置住室、客厅、书房的堂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而在交际活动中用应酬联;庆吊活动中用贺联、挽联;风景区、纪念地用名胜古迹联……总之,对联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够派上用场,加之它又以艺术形式出现,所以它是一种应用和实用艺术。
(三)文字艺术对联的文字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用字灵活,整齐优美,字数不限,短则几字,长则千言,如天下第一长联,清人钟云舫的狱中联;二是以汉字的某些特色,构成对联艺术;三是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互相增辉。
(四)声律艺术对联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诗词歌赋的影响,在声律上具有以下特色:一是讲究用字的平仄;二是在上下联之间,讲究平仄相对;三是在上联或下联内部讲究平仄交替;四是常常用到叠韵、双声、谐音等修辞手法。
对这些的要求,目的是达到音乐美。
二、对联的写作要求对联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要求,最主要表现在他的“对偶”,因此,创作对联时必须做到以下六点,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
(一)字数相等上联和下联用字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成立的首要条件。
作为字数较少,或句式结构单一的对联是较容易做到的。
例如:乾坤抱丽日,龙凤竞祯祥。
(本人自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作)而对于长达数十字以上的长联,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就要难一些了。
另外,还有一些用字用语险奇的对联,就更需要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汉字词汇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了。
又如:三光日月星,(辽国使臣出句)四诗风雅颂。
(苏东坡对句)四德元亨利。
(苏东坡对句)这里的对句,难就难在上下联字数很难相等上。
上联是“二三”结构,后面的三个字,分别为三种类似的事物;下联也须是五个字,“二三”结构,且第一字的“三”不能重复,必须是其他数字,而即使与“三”相邻的“二”和“四”,结果各指两种或四种事物,对上去也会少一字或多一字。
苏东坡的对句,妙就妙在化解了这个问题,因为“雅”是《诗经》中的“雅”,它包括《大雅》和《小雅》;“四德”本来包括“元亨利贞”,但是,由于当朝皇帝的名号中有“贞”字,应回避圣讳,故可以略去了。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苏东坡撰广东真武庙联)上联连用了“焉”、“耳”、“矣”三个文言虚词,下联也同样用了“云”、“乎”、“哉”三字来对,险奇佳绝,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学、写作的功力,是难以办到的。
(二)词性相同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即同类词对同类词。
以往强调的“实对实,虚对虚”,不准确,应纠正。
例如:花外子规燕市冷(名)(方位)(名)(名)(形容)柳边精卫浙江潮(浙江温州“文信国祠”联)下联句脚的“潮”字,本来是海潮的潮,应为名词,但这里用“借对”的形式,即借形容词“潮湿”的“潮”的意思,与上面的形容词“冷”相对,除了这个字,其余的都是完完全全的同类词相对。
随着汉语言文字对偶艺术的丰富发展,对联词性相同的对偶要求,不但体现在同一大词之间的相对,还体现在同一小词之间的相对了。
因有些词下面的小词繁多(比如名词又可分十四种小类),这里就省略不提。
(三)结构相应对联的结构相应,是指上联与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必须互相照应,互相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
(1)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例如,阳朔画山的一副对联:水作青罗带,(主语)(谓语)山为碧玉簪。
(2)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例如,阳朔九峰山的一副对联:系闷岂无罗带水,(动)(宾)割愁还有剑芒山。
(3)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例如,西湖“湖心亭”的一副对联:四季笙歌,尚有贫民悲夜月;(偏)(正)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4)复句对复句。
对联的上下联如果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复句,这里指的仅是,上联内部的复句与下联内部的复句要互相对偶。
例如,四川灌县离堆公园有一副对联: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洲。
联中的“车同轨,书同文”对“水有源,禾有本”,就是并列复句对并列复句。
再如下面两副对联,也是这种类型:学好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何必读尽圣贤书,能全孝友便为实学;纵然周知天下事,不知进退总是愚人。
在大的句法结构上要求对称的同时,在小的词组上,对联的对偶也要求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4)句式相似。
所谓句式,就是指构成句子的词组和节奏,在“五言”诗中,一般句式是“二,二,一”或者“二,三”;在七言诗中,一般句式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三”;骈体文的句式是“四,六”节奏,所以又叫它“四六句式”。
对联,因为字数多少灵活,篇幅不拘一格,所以没有固定的句式。
但是,就一副对联来讲,上联的句式和下联的句式却必须一致,否则,就造成“失对”,也就是说,不能算作对联。
举例如下: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三”句式。
帆远浮天阔,江空得月多。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二,一”句式。
流水当年怀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二,三”句式。
此地饶千帆风月,偶来作半月神仙。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一,四”句式。
(五)内容相关。
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还要相关联。
对偶侧重形式上的遣词造句上,关联主要表现在上下联的内容上。
如果内容上缺乏有机的联系,上下联文字对偶再工整,也不是对好联,只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
换句话说,对偶是一个人的衣服,上下联的有关联内容是肉体。
不算对联或不是好对联的有如下例子:子路乘肥马,唐尧骑病猪。
图书管理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
(上下联在内容上没有联系)门前绿水流将去,屋里青山跳出来。
好的对联市上下联做到内容相关,有共同性,反映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对联还分“正对”与“反对”:上下联都正说的叫“正对”,都反说的叫“反对”。
例如“正说”的对联:阅透人间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再如“反说”的对联:三字沉冤千古恨,一盒忠骨晚年香。
(六)平仄相对。
平仄相对的要求,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形成一种音乐美。
要使平仄运用的好,首先要搞清楚汉语音律的“四声”: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
在古代汉语中,以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字为“仄”;在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A)在对联创作中运用平仄规律,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
(2)长联中,分句停顿字,平仄应当交替、相对。
(3)上联与下联相对的每个音节上停顿的字,以及相对的每一个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对立。
(B)在特殊情形下,对联的在平仄声律上,可以灵活处理,比如:(1)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可以不计较平仄是否相对。
例如:报国文章遵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
(老舍撰联)直以慵疏遭物议,莫抛心力作词人。
(郁达夫撰联)(2)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原则上是以“上仄下平”为好,但是,如果因内容限定,不好做的话,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词、因声而害义。
例如:悼一代巨星陨落,举世无限伤心(平);幸满台桃李新生,梅艺万古长青(平)。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聊斋”联)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平),万世一义圣人不惑(平)。
(3)对联中有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
具体说,主要是:同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专用名词相对可以不拘平仄;文言虚词相对可以不拘平仄;用字技巧奇险的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
例如: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西湖葛岭联)入座三杯醉者也,(“也”“乎”都是平声)出门一拱歪之乎。
(酒店联)德之不修,吾以汝为死矣;(“矣”“乎”都是平声)过而不改,子亦来见我乎?(城隍庙联)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上联连用七个饮食类字)孝弟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银可做来。
(下联连用七个人事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