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

合集下载

甲醇-水精馏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甲醇-水精馏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0000kg/h 甲醇~水精馏装置设计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任务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方案及设计工艺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工艺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塔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操作条件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料状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热方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甲醇水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甲醇水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甲醇水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本文将介绍一门关于“甲醇水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学习内容,该课程设计将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化工原理和技术应用方面。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课程设计背景甲醇和水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和溶媒,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诸多领域。

但甲醇和水的相互溶解度较低,难以用简单的混合物方法来进行分离。

因此,需要采用精馏技术对甲醇水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而甲醇水精馏塔就是典型的精馏设备。

本课程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甲醇水精馏塔的化工原理和工艺操作,并掌握甲醇水分离的关键技术。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具体来说,理论学习将介绍甲醇水混合物的化学性质、相图、相平衡、相接触、塔、节流和板面效应等理论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实验操作将包括设备组装、实验前检查、实验过程控制和实验后数据处理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甲醇水精馏塔的化工原理和工艺操作,在此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和操作精馏设备,实现甲醇和水混合物的高效分离和提纯。

具体而言,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 研究甲醇水混合物的相图,掌握不同温度下甲醇和水的相互溶解度和相变情况;2. 根据甲醇水混合物的相平衡数据,设计合适的塔板数和塔壳直径,以实现甲醇和水的有效分离;3. 设计甲醇水精馏塔的流程图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步骤合理且安全;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塔效和塔效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影响和解决方法;5. 总结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方法,撰写相关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论文。

四、课程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深入学习甲醇和水的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也可以了解甲醇水精馏塔的精细操作技术和机理原理,从而加深对化工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实际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为今后从事化工实践和科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doc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doc

目录摘要 (3)Abstract (3)引言 (1)第1章设计条件与任务 (2)1.1设计条件 (2)1.2设计任务 (2)第2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3)2.1操作压力 (3)2.2进料方式 (3)2.3加热方式 (3)2.4热能的利用 (3)第3章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5)3.1全塔物料衡算 (5)3.1.1原料液、塔顶及塔底产品的摩尔分数 (5)3.1.2原料液、塔顶及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5)3.1.3物料衡算进料处理量 (5)3.1.4物料衡算 (5)3.2实际回流比 (6)3.2.1最小回流比及实际回流比确定 (6)3.2.2操作线方程 (7)3.2.3汽、液相热负荷计算 (7)3.3理论塔板数确定 (7)3.4实际塔板数确定 (7)3.5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计算 (8)3.5.1操作压力计算 (8)3.5.2操作温度计算 (8)3.5.3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8)3.5.4平均密度计算 (9)3.5.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10)3.6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1)3.6.1塔径计算 (11)3.6.2精馏塔有效高度计算 (13)第4章塔板工艺尺寸的计算 (14)4.1精馏段塔板工艺尺寸的计算 (14)4.1.1溢流装置计算 (14)4.1.2塔板设计 (15)4.2提馏段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15)4.2.1溢流装置计算 (15)4.2.2塔板设计 (16)4.3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的验算 (16)4.3.1精馏段 (16)4.3.2提馏段 (18)4.4板塔的负荷性能图 (19)4.4.1精馏段 (19)4.4.2提馏段 (21)第5章板式塔的结构 (23)5.1塔体结构 (23)5.1.1塔顶空间 (23)5.1.2塔底空间 (23)5.1.3人孔 (23)5.1.4塔高 (23)5.2塔板结构 (24)第6章附属设备 (24)6.1冷凝器 (24)6.2原料预热器 (24)第7章接管尺寸的确定 (26)7.1蒸汽接管 (26)7.1.1塔顶蒸汽出料管 (26)7.1.2塔釜进气管 (26)7.2液流管 (26)7.2.1进料管 (26)7.2.2回流管 (26)7.2.3塔釜出料管 (26)第8章附属高度确定 (28)8.1筒体 (28)8.2封头 (28)8.3塔顶空间 (28)8.4塔底空间 (28)8.5人孔 (28)8.6支座 (28)8.7塔总体高度 (28)第9章设计结果汇总 (30)设计小结与体会 (32)参考文献 (33)摘要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求自己的选择作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甲醇-水精馏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甲醇-水精馏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甲醇-水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的设计1.设计方案的确定本设计任务为分离甲醇和水混合物。

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

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

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凝冷却后送至储罐。

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8倍。

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①。

2.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1.原料液及塔顶、塔顶产品的摩尔分率甲醇的摩尔质量M A=32.04kg/kmol水的摩尔质量M B=18.02 kg/kmolx F=0.46/32.040.324 0.46/32.040.54/18.02=+x D=0.95/32.040.914 0.95/32.040.05/18.02=+x W=0.03/32.040.0171 0.03/32.040.97/18.02=+2.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M F=0.324*32.04(10.324)*18.0222.56+-=kg/kmol M D=0.914*32.04(10.914)*18.0230.83-=kg/kmol M W=0.0171*32.04(10.0171)*18.0218.26+-=kg/kmol 2.3.物料衡算原料处理量F=30000*1000184.724*300*22.56=kmol/h总物料衡算184.7=D+W甲醇物料衡算184.7*0.324=0.914D+0.0171W 联立解得D=63.21 kmol/hW=121.49 kmol/h3.塔板数的确定3.1.理论塔板层数N T的求取3.1.1.由手册查的甲醇-水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温度饱和蒸汽压(甲醇)kPa 饱和蒸汽压(水)kPa 64.5 101.3 25.00370 125.1458 31.15775 150.8157 38.54480 180.667 47.34385 215.19957.80890 254.946970.09595 300.48384.513100 352.4169101.3由上数据可绘出x-y图和t-x(y)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_分离甲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_分离甲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

XX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甲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者: 贺水流学号:1043082025班级:过控一班:: 286409969qq..指导教师:夏素兰设计时间:2013.1.5—2013.2.20XX大学化学工程学院Sichu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一、设计任务设计题目:分离甲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原料液:组成:甲醇45% 水55%处理量:4000kg/h温度:30˚C馏出液:组成:甲醇99.5%残液:组成:甲醇1.5%(均为质量百分数)操作压力:常压连续操作二、背景介绍1 . 精馏原理精馏过程的基础是混合液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而塔内的气、液“回流”则是沿塔高不断进行气、液传质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

沿塔流动的气、液相每经过一块塔板都将发生一次气相的部分冷凝和液相的部分气化,气、液相组成随之发生一次改变,使气相中轻组分得到一次增浓,液相中重组分得到一次增浓。

其结果最终可在塔顶得到轻组分含量很高的蒸气相(馏出液)产品,而在塔底得到重组分含量很高的釜液产品,从而实现混合液体的高纯度分离。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称该过程为精馏。

该过程中,传热、传质过程同时进行,属传质过程控制。

其精馏塔如图3-1所示。

原料从塔中部适当位置进塔,将塔分为两段,上段为精馏段,不含进料,下段含进料板为提留段,冷凝器从塔顶提供液相回流,再沸器从塔底提供气相回流。

气、液相回流是精馏重要特点。

2 . 板式塔作用原理板式塔是在圆柱形壳体内按一定间距水平设置若干层塔板,液体靠重力作用自上而下流经各层板后从塔底排出,各层塔板上保持有一定厚度的流动液层;气体则在压强差的推动力下,自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上升至塔顶排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

- --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甲醇和水的分离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 (2)1.1.加料方式 (2)1.2.进料状况 (2)1.3.塔型的选择 (2)1.4.塔顶的冷凝方式 (3)1.5.回流方式 (3)1.6.加热方式 (3)第二章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3)2.1物料衡算 (4)2.3 塔板数的确定及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5)2.3.1理论板数的计算 (5)2.3.2求塔的气液相负荷 (6)2.3.3温度组成图与液体平均粘度的计算 (6)2.3.4 实际板数 (7)2.3.5试差法求塔顶、塔底、进料板温度 (8)第三章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参数的计算 (9)3.1 平均分子量的确定 (9)3.2平均密度的确定 (10)3.3. 液体平均比表面积张力的计算 (12)第四章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3)4.1气液相体积流率 (13)4.1.1 精馏段气液相体积流率: (13)4.1.2提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 (14)第五章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5)5.1 溢流装置的计算 (15)5.1.1 堰长 (15)5.1.2溢流堰高度: (15)5.1.3弓形降液管宽度 (16)5.1.4 降液管底隙高度 (16)5.1.5 塔板位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17)第六章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 (25)6.1附件的计算 (25)6.1.1接管 (25)6.1.2 冷凝器 (30)6.1.3再沸器 (30)第七章参考书录 (31)第八章设计心得体会 (31)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1.1.加料方式加料方式有两种:高位槽加料和泵直接加料。

采用高位槽加料,通过控制液位高度,可以得到稳定的流速和流量,通过重力加料,可以节省一笔动力费用,但由于多了高位槽,建设费用相应增加;采用泵加料,受泵的影响,流量不太稳定,流速不太稳定,流速不太稳定,从而影响了传质效率,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

△Pp= hPρLg=0.0693×809.30×9.81=550.189Pa<0.9KPa(设计允许值) (2)液面落差
• 对于筛板塔,液面落差很小,由于塔径和液流量均不大,所以可忽 略液面落差的影响。
(3)液沫夹带
• 液沫夹带量,采用公式

ev=5.7×10-6/σL×[ ua/(HT-hf)]3.2
直径do=5mm 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取孔中心距t为
t=3do=15mm 筛孔的数目n为
n1.15A051.1505.537 2756
t2
0.012 5
开孔率为φ=0.907(do/t)2=0.907×(0.05/0.015)2=10.1%
气体通过阀孔的气速为 u0V As00.10.08 01 .65431 7.9 5m 3/s
• 验证结果为降液管设计符合要求。
• 4)降液管底隙高度ho • ho= Lh/(3600×lw×uo′)取uo'=0.07m/s • 则ho=0.00055×3600/(3600×0.60×0.07) =0.0406 m﹥ 0.006m •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 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 hW'' 50mm
二、工艺过程及相关计算
工艺过程 及
相关计算
塔板数 的计算
工艺条件及 有关物性数 据的计算
塔体工艺 尺寸计算
塔板主要 工艺尺寸
的计算
塔板数的计算
• 物料衡算
F14 .51 9 km 8/holxF 0.324 D=48.462kmol/h xD 0.914 W=93.136kmol/h xW 0.017
84.7
110.05KPa
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分离甲醇水混合物的板式精馏塔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48527602

分离甲醇水混合物的板式精馏塔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48527602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分离甲醇、水混合物的板式精馏塔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化工工艺指导教师2021年7月25日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1)第一章 绪论 (3)精馏原理及其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3)精馏塔对塔设备的要求 (3)塔板的类型与选择 (3)塔设备的选择因素 (4)第二章 流程的确信和说明 (5)设计思路 (5)设计流程 (5)工艺草图 (5)第三章 塔的工艺设计 (7)工艺计算 (7)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含甲醇摩尔分数 (7)物系说明 (7)回流比、塔板数及进料板 (9)各物理性质的计算 (20)全塔效率及实际塔板数 (23)塔和塔板要紧工艺尺寸计算 (23)塔径 (23)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26)溢流装置的确信 (26)弓形降液管的宽度d W 与降液管的面积f A (27)降液管底隙高度 (28)安宁区与边缘区的确信 (29)鼓泡区间阀孔数的确信和排列 (30)塔板流体力学计算 (32)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降 (32)淹塔 (33)雾沫夹带 (34)塔板负荷性能图 (36)雾沫夹带线 (36)液泛线 (37)漏液线 (39)液相负荷下限 (39)液相负荷上限 (39)塔板布置与附属设备的计算 (40)进料管 (40)塔釜出料管 (41)再沸器蒸汽入口管 (41)简体与封头 (42)除沫器 (43)裙座 (43)吊柱 (43)法兰 (44)塔整体高度的设计 (44)塔总高(不包括群座) (44)有效高度 (45)附属设备的设计 (45)塔顶全凝器的计算及选型 (45)塔底再沸器面积的计算及选型 (50)预热器模拟 (50)离心泵的选择 (53)机械设备设计 (56)质量载荷 (56)风载荷和风弯矩 (57)塔体的强度及轴向应力计算 (57)裙座的强度及稳固性的验算 (58)水压实验时塔的强度和稳固性验算 (58)裙座基础环设计 (58)地脚螺栓强度设计 (59)Aspen全流程模拟 (60)流程绘制 (60)参数设置 (61)模拟结果查 (62)第四章总结 (64)心得体会 (64)要紧符号说明 (65)参考文献 (67)甲醇—水浮阀塔精馏工艺摘要:本设计是将甲醇-水混合物采纳精馏的方式分离进行提纯或回收有效组分。

分离甲醇--水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分离甲醇--水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甲醇-水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设计潍坊学院小组成员:吴鑫李春阳袁旭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 (6)第二章工艺计算 (7)2.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7)2.2塔板数的确定 (8)N的求取 (9)2.2.1理论板数T2.3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计算 (10)2.3.1 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 (10)2.3.2操作压力计算 (11)2.3.3 操作温度计算 (11)2.3.4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12)2.3.5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12)2.3.6平均密度的计算 (13)2.3.7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15)2.3.8液体平均黏度计算 (16)2.3.9实际塔板数的计算 (17)2.4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18)2.5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20)2.5.1溢流装置计算 (20)2.5.2塔板板面布置 (21)2.5.3筛孔计算及排列 (21)2.6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22)2.6.1液面落差 (23)2.6.2液沫夹带 (23)2.6.3漏液 (23)2.7负荷性能图 (24)2.7.1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24)2.7.2 液体流量下限线 (24)2.7.3液体流量上限线 (25)2.7.4 过量液沫夹带线 (25)2.7.5 液泛线 (25)2.7.6塔板工作线 (28)第三章设计总结 (29)第四章附属设备的选型与设计 (31)4.1冷凝器的选择 (31)4.2再沸器的选择 (32)第五章塔附件的设计 (33)5.1接管的计算与选择 (33)5.1.1进料管 (33)5.1.2回流管 (33)5.1.3塔底出料管 (33)5.1.4塔顶蒸汽出料管 (34)5.1.5塔底进气管 (34)5.2 筒体 (34)5.3 封头 (34)5.4法兰的选取 (34)5.5裙座 (35)5.6人孔 (35)第六章塔总高度设计 (36)6.1塔顶部空间高度 (36)6.2塔总体高度计算 (36)第七章设计心得 (37)参考文献 (38)前言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对其进行加热,然后进行多次混合蒸气的部分冷凝和混合液的部分加热汽化以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化工单元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甲醇和水的分离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 (2)1.1.加料方式 (2)1.2.进料状况 (2)1.3.塔型的选择 (2)1.4.塔顶的冷凝方式 (2)1.5.回流方式 (3)1.6.加热方式 (3)第二章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3)2.1物料衡算 (3)2.3 塔板数的确定及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5)2.3.1理论板数的计算 (5)2.3.2求塔的气液相负荷 (5)2.3.3温度组成图与液体平均粘度的计算 (6)2.3.4 实际板数 (7)2.3.5试差法求塔顶、塔底、进料板温度 (7)第三章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参数的计算 (9)3.1 平均分子量的确定 (9)3.2平均密度的确定 (10)3.3. 液体平均比表面积张力的计算 (11)第四章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2)4.1气液相体积流率 (12)4.1.1 精馏段气液相体积流率: (12)4.1.2提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 (13)第五章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4)5.1 溢流装置的计算 (14)5.1.1 堰长 (14)5.1.2溢流堰高度: (15)5.1.3弓形降液管宽度 (15)5.1.4 降液管底隙高度 (16)5.1.5 塔板位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16)第六章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 (24)6.1附件的计算 (24)6.1.1接管 (24)6.1.2 冷凝器 (27)6.1.3再沸器 (28)第七章参考书录 (28)第八章设计心得体会 (29)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1.1.加料方式加料方式有两种:高位槽加料和泵直接加料。

采用高位槽加料,通过控制液位高度,可以得到稳定的流速和流量,通过重力加料,可以节省一笔动力费用,但由于多了高位槽,建设费用相应增加;采用泵加料,受泵的影响,流量不太稳定,流速不太稳定,流速不太稳定,从而影响了传质效率,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设计采用泵加料。

1.2.进料状况实际生产中,进料状况一般有接近泡点的冷液进料和泡点进料。

对于冷夜进料,当组成一定时,流量一定,对分离有利,省加热费用,但其受环境影响较大;而泡点进料时进料温度不受季节、气温变化和前段工序波动的影响,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

此外,泡点进料时,基于恒摩尔流假定,精馏段和提留段的塔径基本相等,无论是设计计算还是设计加工制造这样的精馏塔都比较容易,故在本设计中选用泡点进料。

1.3.塔型的选择塔有浮阀塔和筛板塔。

浮阀塔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在较宽的气速范围内,板效率变化较小,其操作弹性范围较筛板塔大。

由于气液接触状态良好,以及气体水平吹出,雾沫夹带量少,因此板效率高。

塔板结构简单,容易安装。

筛板塔生产能力大,塔板压降低。

本设计根据阀孔气速的值依据手册选择浮阀塔。

1.4.塔顶的冷凝方式塔顶冷凝采用分凝器,以水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凝。

1.5.回流方式回流方式可分为重力回流和强制回流。

对于小塔型,回流冷凝器一般安装在塔顶,其优点是回流冷凝器无需支承结构,其确定是回流冷凝器回流控制难。

如果需要较高的塔处理量或塔板数较多时,回流冷凝器不适合于塔顶安装,且塔顶冷凝器不宜安装、检修和清理。

在此情况下,可采用强制回流,塔顶上升蒸汽量采用冷凝器以冷回流流入塔中。

本次设计为大塔,故采用强制回流。

1.6.加热方式加热方式分为直接蒸汽加热和间接蒸汽加热,直接蒸汽加热时蒸汽直接由塔底进入塔内加热。

但在一定的回流比条件下塔底蒸汽对回流液由稀释作用,使理论塔板数增加。

间接蒸汽加热时通过加热器使釜液部分汽化,维持原来的浓度,以减少理论板数,缺点是增加加热装置。

本设计采用直接蒸汽加热。

第二章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物系:甲醇—水;D=600t/d;要求:质量分数:2.1物料衡算通过全塔物料衡算:基础物性参数: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分率:全塔总物料衡算总物料:易挥发组分:2.2 操作线方程饱和液体进料q=1;q线斜率为∞此时,在平衡线上并与精馏、提馏段操作线相交:最小回流比此时R=0.605*1.5=0.9075;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过精馏段操作线与q线交点(0.667,0.8234)和(0.0056,0.0056)则操作线方程为2.3 塔板数的确定及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2.3.1理论板数的计算0.00.20.40.60.81.00.00.20.40.60.81.0y ax a由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从图中可以读出总理论板层数为精馏段;提馏段;第5层为加料板。

2.3.2求塔的气液相负荷2.3.3温度组成图与液体平均粘度的计算0.00.10.20.30.40.50.60.70.80.91.06065707580859095100105######T /℃x(0.964987,64.8543)(0.00555,98.9583)温度组成(t-x-y )图组份的液相粘度⑴ 精馏段⑵提馏段2.3.4 实际板数2.3.5试差法求塔顶、塔底、进料板温度塔顶的操作压力:每层操作压力进料板的压力塔底的压力精馏段的平均压力提馏段的平均压力甲醇和水的安托因常数:公式: t—℃由内插法计算得⑴精馏段塔顶压力塔顶温度(2)进料板进料板压力进料板温度(3)提馏段提馏段压力提馏段温度精馏段平均温度:提馏段平均温度:第三章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参数的计算3.1 平均分子量的确定精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提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3.2平均密度的确定组份的液相密度纯组分在任何温度下的密度由下式:甲醇:式中:t-温度,℃⑴精馏段气相平均密度液相平均密度:液相密度进料板:进料板,由加料板液相组成⑵提馏段气相平均密度液相平均密度:3.3. 液体平均比表面积张力的计算组份的液相表面张力⑴精馏段:⑵提馏段第四章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4.1气液相体积流率4.1.1 精馏段气液相体积流率:取安全系数为0.8(一般0.75~0.85)则空塔气速为按标准塔径圆整后:D=3.0m塔的截面积实际的空塔气速4.1.2提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取安全系数为则空塔气速为按标准塔径圆整后:塔的截面积实际的空塔气速3.2精馏塔的有效高度:精馏段的有效高度:在进料板上方开一个孔高度为0.7m提馏段的有效高度:故精馏塔的有效高度为第五章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5.1 溢流装置的计算D=3m, 可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及平直形溢流堰,不设进口堰。

5.1.1 堰长取5.1.2溢流堰高度:出口堰高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02取板上清液层高度故故故5.1.3弓形降液管宽度由m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为:故降液管设计合理5.1.4 降液管底隙高度5.1.5 塔板位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取阀孔动能因子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取边缘区宽度计算塔板上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横排的孔心距,排间距为考虑到塔采用分块式板塔,而各分块板的支承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81.2mm,而应小于此值故取按以等腰三角形交叉排方式作图,排得阀数按N=862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阀孔动能因数变化不大,塔板开孔率=2.流体力学检验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①干板阻力②板上充气液层阻力:这里③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与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的压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为单板压降⑵淹塔为了防止淹塔现象的发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请液层高度,①与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强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前已算出②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因不设进口堰,③板上液层高度:前已选定板上液层高度取,又选定⑶雾沫夹带①②板上液体流径长度板上液流面积甲醇和水为正常系统,取物性系数,查的泛点负荷系数,由②得由①②计算出的泛点率都在以下,故可知雾沫夹带量能够满足。

3.塔板负荷性能图整理的可知雾沫夹带线为直线,则在操作范围内取两个值,得出相应的列于下表⑵液泛线由上式确定液泛线。

忽略式中的因物系一定,塔板结构尺寸一定,则即式中阀孔数N与孔径亦为定值,因此可将上式简化成与的如下关系式:在操作范围内取若干个值,依式算出相应的下表中⑶液相负荷上限线液体的最大流量应保证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低于.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为以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则求出上限液体流量竖直线⑶⑷漏液线对于F1型重阀,依。

又知以作为规定气体最小负荷的标准,则做出与液体流量无关的水平漏液线⑷.⑸液相负荷下限线取堰上液层高度作为液相负荷下限条件,依的计算式计算出的下限值,依此做出液相负荷下限线,该线为与气相流量无关的竖直线⑸取,则246810121416182022242628Y A x i s T i t l eX Axis Title1 雾沫夹带线2 液泛线3 液相负荷上限线4 漏液线5 液相负荷下限线由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可以看出:①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下的操作点P(设计点),处在适宜操作区内的适中位置。

②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由雾沫夹带控制,操作下限由漏液控制。

③ 按照固定的液气比,由图可以查出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 气相负荷下限,气相负荷下限 4.797 漏液控制操作弹性 3.08第六章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6.1附件的计算6.1.1接管⑴进料管进料管的结构类型很多,有直管进料、弯管进料、T形进料。

本设计采用弯管进料。

,则体积流量取管内流速则管径取进料管规格则管内径进料管实际流速⑵回流管采用直管回流管,回流管的回流量L=,塔顶液相平均摩尔质量,平均密度则体积流量取管内流速则管径取回流管规格则管内径回流管实际流速⑶塔顶蒸汽接管则整齐体积流量取管内蒸汽流速管径取回流管规格则管内径回流管实际流速⑷釜液排出管塔底,平均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则体积流量取管内流速则管径取回流管规格则管内径回流管实际流速⑸塔顶产品出口管塔顶,平均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则体积流量取管内流速则管径取回流管规格则管内径回流管实际流速6.1.2 冷凝器塔顶温度由查液体比汽化热共线图又气体流量塔顶被冷凝量冷凝的热量6.1.3再沸器塔底温度由查液体比汽化热共线图又气体流量塔底被汽化量汽化的热量第七章参考书录一夏清,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二夏清,化工原理下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三冯新,化工热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四潘国昌,化工设备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五李国庭,化工设计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六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第八章设计心得体会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继机械设计之后又一次独立的工业设计。

可能因为上一次的经验,才使得我们在接触又一次的课程设计时不会一头雾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