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遥感的定义
遥感技术分类是什么?
遥感技术分类是什么?
一、遥感:是在一定的距离之外,通过测量而获得某一物体信息的科学。
二、定量遥感: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
物理量与几何量:
定量有物体几何量(空间位置、范围与姿态)与物体物理属性参数量(物理量)。
光谱波段分的越来越细,形成多光谱、高光谱、超光谱。
三、多光谱:如果采集的数据是细分某特定光谱波长范围,分10个等分到100等分
之间,被称为多光谱数据,其遥感方法为多光谱遥感。
一般这个范围是可见光到热红外。
也就是整个遥感研究的光谱范围。
四、
高光谱:如果采集的数据是细分某特定光谱波长范围,分100个等分到1000等分之间被称为高光谱数据,其遥感方法为高光谱遥感。
五、超光谱:如果采集的数据是细分某特定光谱波长范围,分1000个等分到10000等分之间被
称为超光谱数据,其遥感方法为超光谱遥感。
遥感光谱波段范围:(可见光,热红外)。
具体一点: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热红外。
广西善图科技有限公司。
定量遥感分析
定量遥感分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宏观决策、资源调查、环境及灾害监测等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数据支持,要求数据具有空间上的宏观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获取数据的全面性。
而遥感技术正具备这一能力,它能够以不同的时空尺度不断地提供多种地表特征信息。
但是与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能力相比,遥感数据的自动、定量化处理乃至对遥感数据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对遥感数据的有效利用却远远不足,这也是目前制约遥感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定量遥感逐渐成为遥感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什么是定量遥感定量遥感或称遥感量化遥感研究,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
它有两重含义:遥感信息在电磁波的不同波段内给出的地表物质的定量的物理量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从这些定量的遥感信息中,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地学参量联系起来,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学或生物学信息。
定量遥感不仅要进行遥感建模与各种前向模型的研究,还要进行各种反演模型和反演策略的研究。
目前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们认识到遥感科学在地学从传统定点观测数据到不同空间范围多尺度空间转换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而遥感科学能够在多远数据综合集成及地学应用方面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发挥决定性作用。
然而,相对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而言,定量遥感的基础研究仍严重不足。
这对全世界遥感科学界都是一个挑战,对我们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跨越发展的机遇。
二、遥感模型分类:1.统计模型(即经验模型):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的观测数据做经验性的统计描述或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遥感参数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优点:参数少;容易建立且可以有效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有地域局限性,所以可移植性差;理论基础不完备,缺乏对物理机理的足够理解和认识,参数之间缺乏逻辑关系。
2.物理模型:其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并试图对作用机理进行数学描述。
定量遥感及其应用
定量遥感及其应用
AIRSAR/TOPSAR, from which aamultiband perspective view of the Landers Earthquake, April 24, 1992 mountains just north of JPL's home inPasadena, Calif
2014-4-01
定量遥感及其应用
2.定量遥感模型
物理模型
常见的有植被二线性反射的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等。
半经验模型
代表性的“半经验模型”有Rahman的地表二向反射模型。
统计模型
又称为“经验模型”,其建模思路是对一系列观测数据作经 验性的统计描述,或者进行相关分析,建立遥感参数与地面 观测数据之间的回归方程。
大气校正后
大气校正前
2014-4-01
定量遥感及其应用
4.定量遥感应用前景
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态基础数据和科学 决策依据; 为国家重大自然灾害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评估数据 及图件; 持续不断地开展再生资源的监测、预测和评估; 地质矿产资源调查与大型工程评价; 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 海洋监测和海洋开发; 土地适用性评价、生态评价和工程评价。
• 合成孔径雷达二维成像过程是通过安装在运动平台上的雷 美国SRTM雷达地表影像(2000,2) 达天线不断地发射脉冲信号,接受它们在地面的回波信号, 经信号的成像处理形成二维SAR影像,影像中的每一像素的 幅度只与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有关。
• 随着应用的需要,不仅希望得到SAR照射场景的二维信息, 而且希望能得到该区域的高度信息获取地表形态垂直变化 的遥感测量传感器主要有干涉雷达,即干涉测量合成孔径 雷达。
第四章 定量遥感
正演模型
已知地表上每一类目标地物的固有波谱特征等参数 和大气各种参数,求出观测目标区域所有目标地物 的电磁波(反射)强度,成为正演建模问题,即前 向建模问题 正演建模是从遥感机理出发,用数学物理模型来描 述电磁波传播过程,揭示电磁波与地表物质之间相 互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遥感信息模型。
反演模型
混合像元模型
混合像元模型的公式可以表示为,像元反射率是 所组成端元的反射率、各端元所占的面积比例以 及其他参数函数,即:
• 其中j=1,….n表示端元序号,ρ为反射率,a为面积 比例,x表示其他各种参数(可能不止1个)
遥感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需要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
√ 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不同的地面目标像元结 构不同,方向反射特征 就不同,产生形状不同 的BRDF。 若能从多角度遥感信号 中获得地表像元的 BRDF,就可以从中定 量提取地表像元的结构 参数信息。
混合模型
李小文等在1994年 发展了植被BRDF几何光学 与辐射传输几何模型,试图综合用几何光学模型 (GO)在解释树冠阴影和辐射传输模型(RT) 在解释对此散射上各自的优势。GORT在解释林 下辐照及总反射上比较成功,但当树冠浓密时, 有过高估计对此散射的各向同性的倾向,从而导 致偏亮阴影。
尺度效应研究应该根据定量遥感反演需求来确定不同 的空间尺度,着重研究不同尺度信息的空间异质性特 点 ,尺度变化对信息量、信息分析模型和信息处理结 果的影响,并进行尺度转换的定量描述。 尺度效应研究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之间的关系。
MODIS和ASTER 的像元尺度对比
尺度效应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定量地学描述是地 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基础,是遥感科学的关键。 国外尺度效应研究基本上仍停留在不同尺度上 同一种量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的经验研究水平 上,我们用几何光学模型来解释不通过尺度上量 的内涵的变化,量的性质的改变,以及物理定 律的适用性。
定量遥感复习题
定量遥感复习题定量遥感是指通过遥感技术和方法获取到的遥感数据进行数值处理和分析,以获取详细的定量信息的过程。
本文将提供一些定量遥感的复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1. 什么是遥感?2. 定量遥感与定性遥感有什么区别?3. 遥感数据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取?4. 定量遥感中常用的传感器有哪些?5. 定量遥感中常用的遥感指标有哪些?6. 请解释反射率和辐射率的概念。
7. 什么是定量遥感图像校正?8. 定量遥感中的分类算法有哪些?9. 定量遥感中的特征提取方法有哪些?10. 请解释图像分割和目标识别在定量遥感中有什么作用?11. 简要介绍定量遥感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12. 定量遥感在城市规划中有何作用?13. 定量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有哪些?14. 定量遥感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15. 定量遥感在灾害评估中有何作用?16. 请解释遥感精度评定的概念。
17. 定量遥感中的有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有何区别?18. 定量遥感中的精度评定有哪些方法?19. 请解释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概念。
20. 定量遥感中的数据融合有何作用?21. 请解释遥感图像分析中的直方图均衡化方法。
22. 定量遥感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有何意义?23. 定量遥感中的热红外遥感有何特点?24. 定量遥感中的植被指数有哪些常用的?25. 定量遥感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以上是一些定量遥感的复习题,希望对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有所帮助。
定量遥感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如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建议读者参考相关的教材和文献,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定量遥感中的能力和水平。
定量遥感的定义
定量遥感的定义定量遥感的定义定量遥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宏观决策、资源调查、环境及灾害监测等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数据支持,要求数据具有空间上的宏观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获取数据的全面性。
而遥感技术正具备这一能力,它能够以不同的时空尺度不断地提供多种地表特征信息。
但是与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能力相比,遥感数据的自动、定量化处理乃至对遥感数据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对遥感数据的有效利用却远远不足,这也是目前制约遥感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定量遥感逐渐成为遥感发展的主要方向。
定义定量遥感或称遥感量化遥感研究,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
它有两重含义:遥感信息在电磁波的不同波段内给出的地表物质的定量的物理量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从这些定量的遥感信息中,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地学参量联系起来,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学或生物学信息。
建模装置在星体上的传感器,它的可测参数一般为电磁波的属性参数,也就是电磁辐射强度、偏振度、相位差等,而我们的目的是要从这些可测参数中获得有关目标的物理的、地理的、化学的、甚至生物学的状态参数,所以在可测参数与目标状态参数间建立某种函数关系是实现目标参数反演的关键一步,我们称它为建模。
遥感模型一般分为三种:1.统计模型(即经验模型):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的观测数据做经验性的统计描述或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遥感参数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优点:参数少;容易建立且可以有效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有地域局限性,所以可移植性差;理论基础不完备,缺乏对物理机理的足够理解和认识,参数之间缺乏逻辑关系。
2.物理模型:其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并试图对作用机理进行数学描述。
优点:精度高,可移植性强;缺点:此模型通常为非线性的,所以方程复杂,实用性较差;并且在复杂问题考虑中会产生大量参数,其中有些参数无法获取,从而采取近似,会产生误差,而对非主要因素有过多忽略或假定也会产生误差。
定量遥感名词解释
定量遥感名词解释
定量遥感?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理解透彻的名词!就好比你想要精确算出你每天走的步数,不是光靠感觉,而是有具体的数据和方法,定量遥感也是这么回事。
定量遥感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进行精确量化的一种遥感技术。
比如说,你想知道一片森林里树木的生长速度,或者一块农田里庄稼的含水量,定量遥感就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
想象一下,我们就像超级侦探,拿着高科技的“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信息。
可不是那种大概估计、模模糊糊的了解哦,而是要精确到每一个数字!比如说,我们通过卫星或者飞机上的传感器,收集大量的电磁波数据,然后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就好比大厨精心烹饪一道美食,每一种调料的用量都要精确计算,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举个例子吧,假如我们要研究一个城市的热岛效应。
定量遥感就能告诉我们,城市中心和郊区的温度具体相差多少度,而不是只说城市中心比较热。
它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温度的差异,是建筑物的密集程度,还是车辆排放的热量?
再比如说,要监测一个湖泊的水质变化。
定量遥感可以告诉我们湖水的浑浊度、叶绿素的含量,甚至是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这可比我们用眼睛看准确多啦!
定量遥感在农业、林业、气象、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它就像是一双神奇的眼睛,让我们能更加深入、准确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
难道你不觉得这超级厉害吗?
我的观点就是,定量遥感是现代科学的一大法宝,让我们对地球的认知不再模糊,而是越来越清晰、精确!。
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研究
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使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地表地物的高精度测量和高分辨率成像,对于资源等研究中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无人机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信息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如地形测绘、土地利用、植被遥感等。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到地表地物的构成、空间分布、数量统计等方面的数据,这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现状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已经成为了当今的热点。
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土地利用类型和覆被情况进行精细化识别和分类,掌握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的速率和模式等信息。
2. 植被遥感由于传统遥感技术的限制,很难通过遥感方式对零星、小范围的植被信息进行获取和分析。
而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则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可以痕迹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非常精细化的研究,并且可以探测出植被产量和生长状态等信息。
3. 海洋遥感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海洋领域,如海洋资源的调查和区划、海洋环境与海洋灾害的监测等。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热红外相机和多光谱相机等,可以对海域中的生物、污染物等进行监测和探测。
目前,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开始逐渐普及。
在我国,空军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都在积极推进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实验应用。
在国外,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相关机构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
三、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无人机定量遥感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设备的完善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硬件设备也将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稳定的遥感数据采集和传输。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取地物信息的数量化表达。
定量遥感的发展主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
定量遥感的理念是基于遥感数据自身的数字化特点,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将遥感图像转化为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定量参数,以实现对地物属性、数量和分布等信息的精确提取和定量分析。
定量遥感的算法包括多种方法,其中常用的包括:
1. 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分割等方法,用于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2. 特征提取算法:用于提取遥感图像中的地物特征,如形状、纹理、颜色等,常用的方法包括灰度共生矩阵、主成分分析等。
3. 监督分类算法:利用训练样本和统计学方法,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常用的算法有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等。
4. 无监督分类算法:不依赖于训练样本,根据图像自身的统计特征,将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分类,常用的算法有聚类算法、自组织映射等。
5. 反演算法:基于物理模型和遥感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反演模型,推算出地物属性的定量参数,常见的反演算法有辐
射传输模型、辐射平衡模型等。
定量遥感的算法应用广泛,可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植被生长监测、土壤水分估算、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定量遥感的算法也在不断演进,对地球表面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遥感原理与应用名词解释
1.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
2.干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的矢量和。
因此会出现交叠区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
3.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
4偏振:指电磁波传播的方向性。
5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
6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绝对白体则能反射所有的入射光。
与温度无关。
7等效温度:为了便于分析,常常用一个最接近灰体辐射曲线的黑体辐射曲线作为参照,这时的黑体辐射温度称为等效黑体辐射温度(或称等效辐射温度)。
8大气窗口: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的电磁辐射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而透过率很小甚至完全无法透过的电磁波称为“大气屏障”。
9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
10光谱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射功率之比。
11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它是波长的函数。
12波谱特性:指各种地物各自所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发射辐射或反射辐射)。
13反射波谱特性:物体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而改变的特性。
14方向反射:具有明显方向性的反射。
15漫反射:入射能量在所有方向均匀反射。
16镜面反射:当入射能量全部或几乎全部按相反方向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7波谱特性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18散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
1近极地轨道:卫星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通过两极运行。
2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3.赤道轨道:i=0度,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定量遥感技术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定量遥感技术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地理环境研究是指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观测、分析、研究和评价,为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成为研究地理环境的重要工具,其中尤以定量遥感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定量遥感技术是指利用数字遥感数据提取空间信息、定量化环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它具有非接触、高效、遥控、广覆盖等特点,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多期遥感影像数据,能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多尺度、多时相的定量分析,获得不同时期的数据,以便更好地研究地理环境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定量遥感技术还可结合GIS和数字地球等技术,对地理环境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和分析。
定量遥感技术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一、土地覆盖遥感监测土地利用是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定量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盖分类信息,根据不同土地类型制定不同的规划和政策。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和农村用地的监测,通过精准的土地利用信息评估,为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环境污染是人类生存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影响范围广,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定量遥感技术可利用多期遥感影像进行污染源的识别和监测,如监测自然和人为污染源的分布和面积比例,分析污染源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以及评估污染的程度等。
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是严重影响地理环境的自然灾害之一,其中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空间特征十分重要,定量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变形监测数据,实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响应。
四、水资源遥感监测水资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遥感技术可以测绘和监测水资源分布、水体面积、径流量、河道变化、湖泊水位等信息,向政府和公众提供水资源分配和管理的参考指标。
总之,定量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地理环境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非接触、高效、遥控、广覆盖等特点,可以为研究地理环境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实现对地理环境的综合监测,为地理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精确的数值化分析和处理,以获得具有可量化结果的遥感信息的一种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到的遥感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模型,将图像上的物理属性、空间分布等转化为可测量的数值,以便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
在定量遥感中,常用的算法和模型包括:
1. 遥感图像预处理算法:用于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校正、辐射校准、大气校正等处理,以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和误差。
2. 特征提取算法:用于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感兴趣的地物特征,如土地覆盖类型、植被指数、水体分布等。
3. 分类和识别算法:用于将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和分类精度评价,以实现对地物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4. 变化检测算法:用于比较多期遥感图像之间的差异,从而检测出地表的变化情况,如土地利用变化、水体面积变化等。
5. 时空分析算法:用于对时序遥感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地表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
通过使用定量遥感的理念和算法,可以实现对地表信息的精确测量、监测和分析,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科学支持,也有助于了解和解决地球面临的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
定量遥感考试讲解
1 定量遥感的定义定量遥感是利用遥感器获取的地表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在先验知识和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观测地表目标参量联系起来,定量地反演或推算出某些地学、生物学及大气等目标参量的技术。
2 定性遥感与定量遥感对比A 定性遥感的主要目的是地物分类,遥感制图等;而定量遥感的目的是准确获取目标地物的参量。
B定性遥感多采用图像增强、彩色合成等技术,利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技术进行影像的判读等;定量遥感则更多的是利用建模与反演技术进行参数的获取。
C定性遥感对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的精度要求不高;而这两个过程的精度是影响定量遥感的主要因素。
3 定量遥感研究内容A 辐射定标:遥感器定标是指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元件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该探测器对应像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B 大气校正:大气校正是消除遥感图像在大气传输中所引起质量退化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C 定量遥感模型及反演:遥感模型是从抽取遥感专题信息的应用需要出发,对遥感信息形成过程进行模拟、统计、抽象或简化,最后用文字、数学公式或者其他的符号系统表达出来。
分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和半经验模型.D 混合像元问题E 尺度问题:四个尺度:制图尺度或地图尺度地理尺度分辨率运行尺度尺度效应(名词解释考):当空间数据经聚合而改变其单元面积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时,分析结果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在定量遥感中,不同像元大小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
F 多角度遥感: 是指从两个以上的观测方向对下垫面进行观测,从不同的视角获取地表物信息. 可获得更为详细可靠的地表三维空间信息,可以提高地表目标物的解译精度和参数反演的准确度;4 定量遥感面临的主要问题.1 方向性问题:二向性反射是自然界中物体对电磁波反射的基本宏观现象.即反射不仅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性还依赖于入射的方向。
.2 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问题:尺度转换:是指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的过程互易原理失效的条件:(判断)在像元尺度上,空间均匀的入照产生空间不均匀的反射,且明暗两区之间串线不对称,则互易原理在像元尺度上失效。
对定量遥感的认识
对定量遥感的认识1.引言定量遥感是利用遥感传感器获取的地表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在先验知识和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定量获取观测目标参量或特性的方法与技术。
作为新兴的遥感信息获取与分析方法,定量遥感强调通过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观测地表目标参量联系起来,定量地反演或推算出某些地学目标参量。
定量遥感是当前遥感研究与应用的前沿领域。
定量遥感研究的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遥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遥感可以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态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为重大自然灾害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评估数据;并且在地质矿产资源调查与大型工程评价、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海洋监测和海洋开发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全球变化研究面向一系列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具有高度综合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特点.遥感作为获取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信息的手段,是对全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所必需的。
第三,就像望远镜的发明,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天文和物理发现,遥感不但大大提升了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而且将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2.利用定量遥感进行反演下面从利用定量遥感反演地物为例子,描述一下对于定量遥感的认识。
定量遥感的反演问题就是根据观测信息和前向物理模型,求解或推算描述地面实况的应用参数或目标参数。
而反演的困难在于应用参数往往不是控制遥感信息的主导因子,或者说是非敏感参数,只能为遥感信息提供弱信号。
由于地表太复杂,而遥感信息总是有限的,所以,定量遥感本质上是病态反演。
目前国际上对地遥感反演的主流仍坚持沿用高斯的最小二乘法,坚持“定量遥感反演的必要条件是独立观测的个数大于未知数的个数”,简称“第三公设”。
地表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未知的参数几乎是无穷的,而遥感数据总是有限的,接受第三公设,采用最小二乘法,其结果是只能估计最敏感的少量几个参数,而这几个参数往往不包括应用所需的时空多变要素,导致了定量遥感与应用需求之间巨大的缺口。
定量遥感复习题
定量遥感复习题定量遥感复习题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数据获取手段,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定量遥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分析遥感图像中的数字信息,提取地物特征并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将针对定量遥感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帮助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一、遥感基础知识1. 什么是遥感?遥感是指利用航空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通过接收、记录和解译遥感数据,可以获得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属性信息。
2. 遥感图像的分类遥感图像可以分为光学图像和雷达图像两大类。
光学图像是利用传感器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的可见光、红外线等电磁波,而雷达图像则是利用雷达系统发射微波信号,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获取图像。
3. 遥感数据的解译遥感数据的解译是指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解释,提取出其中的地物信息。
常见的解译方法包括目视解译、计算机自动解译和混合解译等。
二、遥感图像的预处理1. 图像辐射校正遥感图像在获取过程中会受到大气、地表反射率和传感器响应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辐射校正,以消除这些干扰因素。
2. 图像几何校正图像几何校正是指将图像的像素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使得图像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与实际地物一致。
3. 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指通过对图像进行滤波、对比度调整等操作,以改善图像的质量和可视化效果。
三、遥感图像的分类与识别1. 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指通过训练样本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其中训练样本包括已知类别的地物信息。
常用的监督分类算法有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等。
2. 无监督分类无监督分类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自动聚类,将相似的像素点归为同一类别。
常用的无监督分类算法有K-means聚类、ISODATA聚类等。
3. 物体识别物体识别是指在遥感图像中检测和识别特定的地物目标,如建筑物、道路等。
常用的物体识别方法包括形状分析、纹理分析等。
四、遥感图像的定量分析1. 遥感图像的数字化遥感图像在进行定量分析前,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图像转换为数字形式的数据。
定量遥感基础
定量遥感基础定量遥感的定义是什么物质、分布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定量遥感应用★ 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态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 为国家重大自然灾害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评估数据及图件★ 持续不断地开展再生资源的监测、预测和评估★ 地质矿产资源调查与大型工程评价★ 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 海洋监测和海洋开发★ 土地适用性评价、生态评价和工程评价区域生物碳循环数值天气预报全球变化作物受胁状况及估产上述时空多变要素是这五大相关领域迫切需要。
获从而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定量遥感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定量地学描述观测时空尺度数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保护,全球变化,减灾防灾分形、分维...反演、优化...定量遥感的主要研究内容定量遥感的主要研究内容�1、遥感机理模型的建模研究;�研究遥感像元尺度上,适用的遥感模型,�研究描述新型传感器信号特征与地表参数关系的模型,�研究模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原理与方法定量遥感的主要研究内容�2、地表参数的模型反演与陆地遥感数据的同化研究;�利用遥感数据和地表参数背景知识,提取地表时空多变参数的模型和算法,研究遥感物理模型与相关领域应用结合中模型的连接与模型参数的转换方法,使遥感数据产品能满足应用的需求。
定量遥感的主要研究内容�3、新型传感器的定标技术研究,智能化处理技术与方法研究;时空多变地表参数反演结果的验证方法研究,遥感数据产品的真实性检验研究。
定量遥感面临的主要问题定量遥感面临的主要问题尺度效应问题角度问题病态反演问题不同的自然现象有不同的最佳观测距离和尺度,并不一定是距离越近越好,观测越细微越好。
观察地物需要适当的距离和比例尺,才能有效、完整地观察。
尺度效应问题病态反演问题定量遥感的反演问题,简言之,就是根据观测信息和前向物理模型,求解或推算描述地面实况的应用参数(或目标参数)。
而定量遥感反演的困难,在于应用参数往往不是控制遥感信息的主导因子,或者说是非敏感参数,只能为遥感信息提供弱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量遥感的定义定量遥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宏观决策、资源调查、环境及灾害监测等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数据支持,要求数据具有空间上的宏观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获取数据的全面性。
而遥感技术正具备这一能力,它能够以不同的时空尺度不断地提供多种地表特征信息。
但是与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能力相比,遥感数据的自动、定量化处理乃至对遥感数据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对遥感数据的有效利用却远远不足,这也是目前制约遥感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定量遥感逐渐成为遥感发展的主要方向。
定义定量遥感或称遥感量化遥感研究,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
它有两重含义:遥感信息在电磁波的不同波段内给出的地表物质的定量的物理量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从这些定量的遥感信息中,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地学参量联系起来,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学或生物学信息。
建模装置在星体上的传感器,它的可测参数一般为电磁波的属性参数,也就是电磁辐射强度、偏振度、相位差等,而我们的目的是要从这些可测参数中获得有关目标的物理的、地理的、化学的、甚至生物学的状态参数,所以在可测参数与目标状态参数间建立某种函数关系是实现目标参数反演的关键一步,我们称它为建模。
遥感模型一般分为三种:1.统计模型(即经验模型):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的观测数据做经验性的统计描述或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遥感参数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优点:参数少;容易建立且可以有效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有地域局限性,所以可移植性差;理论基础不完备,缺乏对物理机理的足够理解和认识,参数之间缺乏逻辑关系。
2.物理模型:其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并试图对作用机理进行数学描述。
优点:精度高,可移植性强;缺点:此模型通常为非线性的,所以方程复杂,实用性较差;并且在复杂问题考虑中会产生大量参数,其中有些参数无法获取,从而采取近似,会产生误差,而对非主要因素有过多忽略或假定也会产生误差。
3.半经验模型:突出上述两种模型的优点,回避其缺点。
考虑经验数据和物理过程,其参数往往是经验参数,但有一定物理意义。
反演反演与建模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建模是指就某种物理过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学方程或方程组的问题,而反演就好像是解方程或解方程组的问题,显然建立方程与解方程是两个不同性质而又密切相关的问题。
所谓反演就是基于模型知识基础上,依据可测参数值云反推目标的实时状态参数。
要实现反演一般需要获得足够的信息量,数学语言可表达为独立方程数必须等于或大于未知参数数目。
所谓独立就是指正交。
定量遥感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是一种利用遥感的方法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各类气象信息的先进手段,它的有效使用有可能在节省人力、财力与物力条件下实现中尺度灾害天气的监测与探测的目标。
定量遥感涉及的内容很多。
其中,遥感器定标、大气纠正和地表应用参数反演是当前定量遥感研究的三个主要内容。
作用与能力:1.要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在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与探测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对卫星遥感在我国大气监测中所发挥的作用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能发挥的程度。
实际上到2006年将有两颗静止卫星、三颗极轨卫星为我们提供大量资料。
同时还可能利用TRMM、ATOVS资料为我们继续提供服务。
有了如此丰富的卫星资料源,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在设计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网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最近5年通过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中国科学家在卫星遥感的反演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有能力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中尺度云团内的温湿三维结构,不同层次的风向、风速、云的分类、云顶相态、降水估测、下垫面特征、监测江河流域的洪涝变化等,尤其在云导风反演上我们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现在的问题是卫星探测精度与遥感反演精度的提高以及与遥感资料精细分析相关的技术开发问题有待进一步发展。
2.进一步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作用。
通过国家973项目的支持,我们重点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即利用天气雷达获取中尺度系统的三维流场结构资料,利用多部雷达资料实现一个区域(或更大区域)对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联网监测以及面降水量的估测,研究了双偏振雷达所具有的相态分析功能。
这三方面的工作基本上都取得了突破。
利用长江中下游野外试验雷达资料第一次获取了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流场的实时结构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作用的重要性和它的潜在能力。
3.进一步加强GPS、风廓线仪、甚至飞机追踪观测技术的研究,并建成相应的观测系统,尤其在大城市区域建立空间间隔仅8-12公里的多个GPS组成的观测网,通过层析分析实现利用GPS分析水汽的垂直廓线,试验表明其精度可达相当高的水平。
上述三方面的工作基本构成了天基(气象卫星)、空基(飞机追踪观测)、地基(天气雷达、GPS、风廓线仪等)遥感,再加上常规气象观测网,将基本满足对大城市灾害天气监测的需求。
定量遥感概述1.定量遥感遥感信息定量化,建立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系统,实现全球观测海量数据的定量管理、分析与预测、模拟是遥感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遥感技术的发展,最终目标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但是仅靠目视解译和常规的计算机数据统计方法来分析遥感数据,精度总提不高,应用效率相对低,寻找应用的新突破口也非常困难。
尤其对多时相、多遥感器、多平台、多光谱波段遥感数据的复合研究中,问题更为突出。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遥感器在数据获取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仪器老化、大气影响、双向反射、地形因素及几何配准等,使其获取的遥感信息中带有一定的非目标地物的成像信息,再加上地面同一地物在不同时间内辐射亮度随太阳高度角变化而变化,获得的数据预处理精度达不到定量分析的高度,致使遥感数据定量分析专题应用模型得不到高质量的数据作输入参数而无法推广。
GIS的实现和发展及全球变化研究更需要遥感信息的定量化,遥感信息定量化研究在当前遥感发展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因而是当前遥感发展的前沿。
2.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内涵遥感信息定量化是指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观测目标参量联系起来,将遥感信息定量地反演或推算为某些地学、生物学及大气等观测目标参量。
遥感信息定量化研究将涉及到遥感器性能指标的分析与评价、大气参量的计算与大气订正方法和技术、对地定位和地形校正方法与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与算法实现、地面辐射和几何定标场的设置以及各种遥感应用模型和方法、观测目标物理量的反演和推算等多种学科及领域。
其中,遥感器定标、大气订正和目标信息的定量反演是遥感信息定量化的三个主要研究方面。
4.遥感器定标遥感器定标是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前提,遥感数据的可靠性及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遥感器的定标精度。
所谓遥感器定标就是指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元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该探测器对应象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无论对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短波红外波段,还是对热红外波段,在遥感器定标过程的实际计算中应考虑到遥感器响应函数(R(l))的影响,换算出相应的遥感器通道的辐射强度计算值LsDl:LsDl=(5)式中(l1,l2)为遥感器通道的波长范围。
入瞳通道辐射计算值LsDl与同步观测遥感器输出信号的数字量化值DC*之间的定量关系为:C*=A·LsDl(6)其中,A则为该遥感器通道的定标系数。
遥感器定标方法可分为三大类:飞行前实验室定标、星上内定标和场地外定标。
这三种方法都可对遥感器进行绝对辐射定标,只不过在遥感器研制到投入运行整个过程中,它们分别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随着遥感信息定量化应用的迅速发展,对遥感器的辐射定标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高精度要求。
场地外定标是提高辐射定标精度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整个遥感器辐射定标的重要环节,得到国际遥感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也重点阐述场地外定标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遥感器实验室定标在遥感定量化研究中,常常需要将空中遥感器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信号直接与地物光谱仪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信号及地物的物理特性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研究,这就需要对地面遥感器和空中遥感器进行实验室定标。
遥感器实验室定标主要包括光谱定标与辐射定标两大部分,具体来说,包括暗电流、波长校准、重复性、稳定性检测和线性定标和响应度定标等。
2)遥感器星上内定标光学遥感的星上内定标一般采用灯定标、太阳定标及黑体定标。
其优点可对一些光学遥感实时定标,不足的是,大部分星上定标都只是部分系统和部分口径定标,没有模拟遥感器的成像状态,星上定标系统也不够稳定,也影响了定标精度。
3)遥感器场地外定标遥感器场地外定标,特指在遥感辐射定标场地选择的基础上,在遥感器处在正常运行和外界环境条件下,通过同步测量来对遥感器定标的一种方法。
即在遥感器飞越辐射定标场上空,在定标扬选择若干象元区,测量遥感器对应的各波段地物的光谱反射率和大气光谱参量,并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给出遥感器入瞳处各光谱带的辐射亮度,最后确定它与遥感器对应输出的数字量化的数量关系,求解定标系数,并进行误差分析。
场地外定标方法主要有种:反射率基法、辐射亮度法和辐照度基法,但最常用的是反射率基法。
场地外定标方法主要特点是基于地面大面积地表均匀地物作为定标源,不但可以实现全孔径、全视场、全动态范围的定标,而且还考虑到大气传输和环境的影响。
其重要性在于该定标方法实现了对遥感器运行状态下与获取地面图象完全相同条件的绝对校正,可以从卫星发射到遥感器失效整个过程提供校正,可对遥感器进行真实性检验和对一些模型的正确性进行检验,原则上还可以对其它空中和轨道平台遥感器进行校正[3]。
其不足之处就是需要测量和计算空中遥感器过顶时的大气环境和地物反射率。
5.大气订正大气订正是遥感信息定量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由于空中遥感器在获取信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气分子、气溶胶和云粒子等大气成份的吸收与散射的影响。
为了估算遥感器表观辐亮度,必须首先对大气气溶胶含量、气体吸收和散射特性进行描述。
大气中常见气体(如N2、O2、Ar、CO2)的密度可由地面气压测量来确定。
平流层臭氧(O3)含量的确定可以不需要任何地面测量,而直接利用Beer定律或通过London表查找[4]。
但是,大气中水汽和气溶胶含量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化特性,因此,必须由测量来确定。
1)大气光学厚度的计算气溶胶物理特性(粒子大小与谱分布、折射指数和气溶胶粒子含量)对气溶胶的三个光学参量(光学厚度、散射相函数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而这三个气溶胶光学参量又是辐射传输计算过程中必需的。
为了获取这些气溶胶光学参量,可采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太阳直射辐射测量和不同方向(天顶角和方位角)上天空漫射辐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