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城市地理学:以地理学原理为依据,对城市或城市地域进行研究的学科,涵盖了城市和城市地域的空间分布,行为活动,职能等方面的内容。
2、经济组织:是指生产单元的有机组合以及投入与产出在这些生产单元之间的相互流动。
3、去工业化:是指在一些发达的城市或者是城市中发达的地域出现了制造业相对下降的现象。
4、阳光地带:位于北纬37度以南发展速度最快的多个城市。
5、大都市区:是一个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经济关联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6、空间相互作用:是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交换,把这些交换称为空间相互作用。
7、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或国家中由不同的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城市集合。
8、TOD:公交站点社区,一种以公交导向型发展著称的规划社区模式9、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10、商业脊柱:是CBD的扩展,除高层写字楼以外,它还沿高档和中高档住房延延伸。
二、1、人口变迁理论答:人口变迁的四个阶段: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经济处于工业化前期;2、早期人口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加速增长;3、后期人口扩张阶段出生迅速率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人口增长仍然很快,但是速度有所减缓;4、地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
人口净增长率下降到在零增长间变动的水平。
(教材69页图2.10)人口变迁理论的重要性:在第二个转变阶段,高出生率的农村或半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有所减少,城市人口的比例相应上升。
结果导致一些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来到城市。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城乡人口的移动是整个城市经济和人口现象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地理学名词解释(全)
地理学名词解释(全)1. 地理学 (Geography): 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主要关注地球的物理特征、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其相互关系。
2. 自然地理学 (Physical Geography): 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循环、生态系统等。
3.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研究人类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人口、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
4. 地球 (Earth): 人们生活的行星,它的物理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地壳、地幔、地核等。
5. 大气层 (Atmosphere): 环绕地球的气体层,包括各种气候和气象现象发生的空间。
6. 地形 (Topography): 描述土地表面的形状和地貌特征,如山脉、平原、山谷等。
7. 气候(Climate): 特定地区长期的天气模式,包括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
8. 生态系统 (Ecosystem): 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包括生物多样性和能量流动等。
9. 水文循环 (Hydrological cycle): 描述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蓄水等。
10. 全球变暖 (Global warming): 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
11. 大陆漂移 (Continental drift): 大陆在地球表面移动和变化的理论,由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
12. 磁极 (Magnetic pole): 地球内部磁场较强的区域,南磁极和北磁极。
13. 地质 (Geology): 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历史和过程的学科。
14. 生物地理学 (Biogeography): 研究物种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关系。
15.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的现象。
16. 土壤侵蚀 (Soil erosion): 土壤被水、风或人类活动侵蚀的过程,对农业和环境有害。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大都市带——是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P252、城市化——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3、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4、逆城市化——特大城市中心市区和郊区人口均外迁,特大城市人口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特大城市人口减少。
5、再城市化——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重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6、过度城市化——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大量城市问题产生7、乡村城市化——指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8、基本经济活动——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9、非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他被称为分基本经济活动。
10、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11、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12、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
13、首位城市——指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14、城市经济区——概念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大都市区,2、大都市带,3、过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4、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5、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6、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7、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8、B/N,9、城市职能,10、首位城市与首位度,11、结节点与结节区域,12、中心地与中心度,13、城市经济影响区,14、城镇体系,15、均质性与均质地域,16、CBD,17、城市网络化,18、城市化,19、城市职能三要素,20、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二、问答题1、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今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还应涉及哪些主要方面?2、大都市区和城市化地区有哪些联系和区别?3、大都市带的形成应具备哪5个条件?4、为什么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5、城市化一词包括哪些方面的含义?6、简述广东省城市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方向?7、城市化的类型主要有哪些?8、郊区城市化具有哪些特点?9、当代世界的城市化有哪些特点?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有哪些特点?10、世界上已经形成及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具有哪些共同特征?11、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1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有哪些联系和区别?13、城市规模分布有哪几种类型?首位分布有哪些优缺点?14、简述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及其来龙出脉。
15、举例说明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与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16、简述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及其与廖士中心地理论的异同。
17、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8、城市土地利用一般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19、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哪3种?简述每一种的具体内容。
20、简述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思考题1、简述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地理条件。
最新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11cody】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一)1、城市: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特殊聚落,具有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2、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二)1、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3、中心县:简单地说即中心城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里的县。
(三)1、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2、中心位置:位于区域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新的交通线,促使城市的发展。
3、重心位置:中心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区几何中心,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地区的重心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在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和重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
4、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避免与中心城镇的竞争冲突,而具有好于一般次中心的发展表现。
5、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6、实体转运: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7、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8、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发展与演化等问题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城市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城市内部结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城市地理学中常用的名词的解释。
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向城市集中过程。
它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土地扩张、城市建设和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2. 都市圈:都市圈是指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有着密集经济和人口活动的城市群。
都市圈区域通常由中心城市和其周边的卫星城市、乡镇组成,形成一种城市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关系。
3. 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结构是指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的方式。
一般来说,城市内部结构包括中心区、郊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4.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管理,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规划手段。
它包括城市绿地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城市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
区位理论认为,城市的区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区位选择和区位优势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竞争能力提升。
6.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城市集合体,包括城市的数量、类型、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特征。
城市体系反映了城市在区域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城市体系的研究来了解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区域经济的地域结构。
7. 城市网络:城市网络是指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城市网络在全球化背景下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城市的全球竞争力。
城市地理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梳理1、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发展与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增长。
3、城市人口:在城市居住一定时间(通常为半年)的人口,包括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
4、城市用地:城市中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总和。
5、城市形态:城市占据的空间形态,包括扩展型、组团型、带型等。
6、城市功能区:城市中承担不同功能的区域,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7、集聚效应:由于人口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与规模效应。
8、扩散效应:人口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散,通常是由于中心城区土地成本上升或环境压力增大。
9、城乡一体化: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平等享有。
10、城市规划: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空间布局,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
二、重点知识点解析1、城市化的进程与影响因素:主要考察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差异及其原因,如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
2、城市用地结构与形态:分析不同城市用地结构与形态的形成原因,如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等。
3、城市功能区的规划与布局:了解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4、集聚与扩散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集聚与扩散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5、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探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如土地制度改革、公共资源共享等。
6、城市规划的原则与方法: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如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等。
三、难点知识点解析1、城市化的环境影响: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城市病的治理:城市病是指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需要研究如何有效治理城市病。
3、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平等享有。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郊区城市化: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迁移的过程,含使大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
再城市化:国家城市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人们到城市中心居住,实现人口增长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中心县+外围县大都市带(megalopolis):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1.1 空间互相作用和空间扩散空间相互作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10.1.1 城市首位律这个规律是由马克.杰斐逊提出发现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首位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首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0ver urbanization)。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标准版)
一.名词解释:城市:广义: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
狭义: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是按国家建市标准设立的。
综合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地,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大都市区、大都市带:大都市区:指的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最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即城市对内、对外进行的各种生产和服务活动。
城市首位律——马克·杰斐逊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多,也在国家上发挥着异常突出的作用。
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
把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城镇体系: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试论述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条件。
答:①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的区域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地理学名词解释 (超全)
地理学名词解释 (超全)1.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关注地球的自然与人文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地球: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行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3. 大洲:大洲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区域,有七个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4. 国家: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自己的政府、领土和人民。
5. 首都:首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行政中心,通常是该国或地区的最重要城市。
6. 山脉:山脉是许多连续的山峰组成的地形,它们通常在地壳板块碰撞时形成。
7. 河流:河流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水流,流经地表到达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
8. 湖泊:湖泊是由淡水填充的地理形态,通常由地壳运动或冰川形成。
9. 海洋:海洋是覆盖地球表面大部分的咸水区域,包括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10. 沙漠:沙漠是干旱地区,缺乏水源和植被,通常有极高的温度和少量降水。
11. 气候:气候是特定地区长期的天气模式,包括温度、降水、风向和湿度等因素。
1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3.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导致地壳震动的自然现象,可能引发地震海啸和地质灾害。
14. 火山:火山是地球表面的开口,通过火山口喷发岩浆、热气和火山灰。
15. 水循环:水循环是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凝结、降水并流回海洋、湖泊和河流的过程。
16.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单元。
17.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事件,例如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
18. 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研究地球历史上古生物的学科,通过化石记录研究生物的起源和演化。
19. 地图:地图是用符号和比例来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用于导航和理解地理信息。
20.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大气和海洋系统的长期变化,导致全球气候模式发生变化。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都市区: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大都市带:大都市带(Megalopolis)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形成的大区域或地域板块。
世界上的大都市带,往往是国家或洲际大陆、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活起到中枢的支配作用。
●规模经济: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
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集聚经济:中小企业集群中的外部经济性就是德国经济学家所称的“集聚经济效益”,即因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
指能够不断地从外部吸收资金和人才,并不断向外部输出创新产品和分裂新的企业,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就业机会不断增多。
高技术产业集聚区是由许多相互有内在联系的研究机构、企业和一些服务性网络有机结合而成的。
集聚经济效益则是来源于现代工业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性;通过生产活动在空间距离上的彼此接近,实现资金周转、商品流通、劳动力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与竞争等方面的集中运行,从而获得效益。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
地理学术语名词解释
地理学术语名词解释
地理学术语名词解释如下:
1. 地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 地图:地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表示地理信息的工具,它通过符号、线条、颜色等来表示地形、地貌、城市、交通、人口等地理要素。
3. 经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东西方向的差异,是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地球分成360度,从西向东以度为单位测量地球表面的位置。
4. 纬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方向的差异,是以赤道为基准,将地球分成180度,从北向南以度为单位测量地球表面的位置。
5. 高程:高程是指某一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通常是以海平面为基准,表示某地的海拔高度。
6.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现象和气象条件的总和,包括温度、降水、风速、日照等要素。
7. 地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的运动所形成。
8. 水文:水文是指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水体的分布、变化和特征。
9. 土壤:土壤是指覆盖在地表层的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等的混合物,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人类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0. 植被:植被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各种类型的森林、草原、苔原等。
以上只是部分地理学术语名词解释,如需更多信息,可以阅读地理类书籍或文献。
城市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1、城市金字塔: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的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而形成的一种城市等级规模形式。
2、城市首位律:3、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4、大都市带:是指由许多都市区首位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5、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示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6、景观型城市化(直接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7、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8、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9、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0、城镇体系:也成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
11、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12、生长极理论:生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维尔(J·Boudeville)、汉森(M.Hansen)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这一理论受到区域经济学家、区域规划师及决策者的普遍重视,不仅被认为是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而且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城市地理学中的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中的名词解释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地理环境等与城市相关的地理现象。
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市化对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城市环境与资源的利用等问题。
二、城市形态城市形态研究城市的空间形状和组织结构。
城市形态可以通过街道、建筑物、绿地和水体等要素的分布和组合来描述。
常见的城市形态类型有点状城市、线状城市、辐射状城市、网状城市、圆状城市等。
城市形态与人口、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城市形态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和地理条件。
三、城市结构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分布。
城市结构可以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指的是城市内各个层次之间的空间分布,包括地下空间、地面空间和高层空间等;水平结构则指城市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空间分布,如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城市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的内部组织和功能配置,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城市生命周期城市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起始阶段、扩张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为研究城市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实际城市规划和管理中,了解城市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五、城市系统城市系统是指由多个城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城市系统的研究关注城市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性,以及城市网络、城市间人才流动、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等问题。
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空间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空间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与变化规律以及城市与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城市社会空间:指城市中由人类社会所建构的空间,包括城市的建筑、街道、广场、公园、住宅区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中各种不同用途和功能的地理空间组成的结构,包括中心城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城市发展与变化规律:研究城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城市内部各个地区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城市与环境: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包括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与社会:城市作为社会组织的空间载体,研究城市中人口、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现象和关系。
城市与经济: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研究城市经济的组织形式、产业结构、就业、交通与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与文化:城市作为文化的创造和传播中心,研究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多样性和城市文化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郊区城市化: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迁移的过程,含使大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
再城市化:国家城市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人们到城市中心居住,实现人口增长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中心县+外围县大都市带(megalopolis):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1.1 空间互相作用和空间扩散空间相互作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10.1.1 城市首位律这个规律是由马克.杰斐逊提出发现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首位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首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0ver urbaniz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P1)。
2、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1、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1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3、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4、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5、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6、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7、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8、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9、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1、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2、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23、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24、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25、配第—克拉克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大致沿着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再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顺序进行。
26、外围市区:指的是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通常称为城乡结合部。
27、中间市区:指的是夹在城心地区与外围市区之间的环状区域。
28、城心:指城市商业服务业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
29、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30、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31、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
32、消极型城市化:与积极型城市化相反,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33、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34、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步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35、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36、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
37、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
38、离心型城市化:与向城市中心集聚的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有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39、大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40、中心县:简单地说即中心城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里的县。
41、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42、.基本/非基本比率(B/N):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
43、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44、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然。
45、相对位置:所谓相对位置是指某城市对该城市周围的一切物质的空间关系,是一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地理因素,它决定了城市的个性和城市的发展前途,但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并步一定有直接影响。
46.地基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
46、城市风: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合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
1.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大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人口的大部分,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3.城市金字塔:把全国或者区域内的城市按照城市规模进行等级划分,则会发现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即城市等级越高,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数量越少,反之,越多。
把这种关系用图表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城市金字塔。
4.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使得增长极有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增长极的极一般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5.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6.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7.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
消极型城市化:与积极型城市化相反,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8.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步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
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
离心型城市化:与向城市中心集聚的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有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9.大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10.中心县:简单地说即中心城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里的县。
11.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12.基本/非基本比率(B/N):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
13.市带县体制:为了发挥城市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作用,设立地级市,各种人力,资源条件集中,加速地级市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县发展的一种体制。
三.问答题1.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答: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问题研究。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答:⑴产业构成不同⑵人口规模不同⑶建筑密度及景观不同⑷物质构成不同⑸职能不同⑹生活方式不同。
3.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特点?答:⑴多核心⑵交通走廊⑶密集的交互作用⑷规模特别庞大⑸国家的核心区域。
4.戈特曼认为世界上由哪6个大都市带?答:⑴波士华大都市带⑵芝匹兹、美国大湖沿岸都市带⑶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⑷英格兰大都市带⑸西北欧大都市带⑹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5.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哪几种类型?答:⑴滨海城市⑵三角洲平原城市⑶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⑷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⑸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⑹平原中腹的城市⑺高平原上的城市⑻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⑼中山谷地城市⑽高山谷地城市6.转运功能可分成哪三类?答:⑴实体转运⑵商业性转运⑶政治性转运7.“城市化”一词的含义?答:⑴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⑵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⑶是人口集中的过程⑷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8.城市化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⑴正统的城市化类型⑵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⑶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9.城市兴起和成长额一般前提是什么?答:⑴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⑵第二前提,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⑶第三前提,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收能力10.城市化有哪些类型?答:⑴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⑵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⑶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⑷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⑸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11.古希腊城市是早期城市的典型,其特点是什么?答:⑴多位于利于农业、防御、贸易之处⑵多有城墙⑶宗教在城市布局中占主导地位⑷中心广场多为宗教和政府建筑⑸从中心放射出的林荫道⑹商人、工匠多居住在工作地⑺农民交粮以换取城市的保护1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答:⑴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⑵大城市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⑶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13.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是什么?答: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⑶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⑷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14.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答:⑴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⑵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⑶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15.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有哪些?答:基本部分:⑴离心型的基本活动⑵向心型的基本活动;非基本部分:⑴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⑵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分保持必要的比例16.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答:⑴普查法⑵残差法⑶区位商法(或宏观法)⑷正常城市法⑸最小需要量法17.居民构想图的构成要素?答:⑴路径⑵界线或边沿⑶区或区域⑷枢纽或节点⑸标志18.“三个为主”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有哪些?答:⑴组织上以地方为主⑵手段上以立法和规划为主⑶方法上以环境质量评价为主19.我国有哪些城市交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⑴人多车少,运力紧张⑵车多路少,路网稀疏,道路面积小⑶主要交通干道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网络,使得道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日趋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各大城市车辆的运营效益和交通安全;产生的原因是:⑴认识上的原因⑵城市规划上的原因⑶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原因:①决策系统缺乏权威性②没有完善的反馈系统20.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有哪些?答:㈠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⑴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⑵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调整城市交通运营⑶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可以采取①实行单向交通②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驶③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㈡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⑴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⑵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⑶改善旧城区的道路系统⑷形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21.我国城市有哪些住宅问题?答:⑴住宅建设满足不了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⑵现行住房制度弊端尚未得到克服⑶城市危房、棚户区改造步履艰难⑷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不够理想空间分布类型1.离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对应于自给自足式,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