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影响
浅析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浅析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
通过运用新媒体平台,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推进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志报效国家的志愿服务意识。
首先,新媒体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更加便捷、广泛的传播途径。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平台,可以将思政理念、思想理论知识、最新政策法规等内容传达给广大大学生和青年群体。
这些平台具有信息传递快速、互动性强、覆盖面广泛等优势,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加大受众范围和影响力。
其次,新媒体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宣传报告等形式,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展现思政知识,符合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同时,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学科特点,可以设计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思政宣传教育活动,如师生联手破解热点问题、政治漫画大赛、辩论赛等,吸引学生参与并体验思政教育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最后,新媒体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更加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
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和社交性,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对话和反馈。
例如,当有一些重大时事事件或重要会议召开时,可以通过即时直播和互动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最新情况,增加思维碰撞和交流互动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
同时,新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线上评议、微博热点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心声,反映学生群体的需求和意愿,为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
综上所述,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思政理念,提高其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平台的建设和内容的创新,真正实现新媒体平台与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在全省团组织学习运用新媒体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全省共青团学习运用新媒体培训班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省共青团学习运用新媒体培训班,主要目的是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和团中央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大力推动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学习新媒体、了解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全面加强网上青年思想文化工作,切实为党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
此次培训,我们邀请了全省网络、通信部门的专家以及高校的知名学者为大家讲解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顺应形势、抢抓机遇,有效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通过集中培训帮助大家增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了解,切实提升运用新媒体做好青年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下面,我就全省团组织学习运用好新媒体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以全局的眼光,科学把握新媒体发展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改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将来也势必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而继续影响上层建筑、社会组织、社会生活乃至未来的政治结构。
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如此大而集中的信息,使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不仅成为社会各阶层获取信息、表达利益、宣泄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
中央、省委都十分重视运用新媒体做好群众工作,中央要求各级政府机构开通政务微博,省委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敢用会用善用新媒体。
这些既给共青团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也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供了创新与实践的重要契机。
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运用、不精通,那我们就不能保证共青团在信息时代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全局的眼光,深刻认识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准确把握新媒体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带来的变化。
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一、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1.1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新媒体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在这些媒体上,青少年可以获取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学习资料、科普知识、时事新闻等,这些信息资源对青少年的学习和认知发展非常有益。
1.2促进青少年的社交交流通过新媒体,青少年可以更方便地与同龄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和生活,这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3拓宽青少年的视野新媒体可以给青少年带来更广阔的视野,让他们更容易了解外部世界和不同文化,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2.1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青少年在新媒体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了现实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
2.2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新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网络诈骗等,这些信息有可能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2.3影响青少年的注意力和思维方式新媒体的碎片化特点和大量娱乐化内容,容易使青少年的注意力分散,思维方式变得片面和肤浅,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教育对策3.1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新媒体,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培养健康的上网行为和信息获取能力。
3.2建立健康的上网环境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建立健康的上网环境,监督青少年的上网行为,避免其沉迷于虚拟世界,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3注重引导青少年多元化发展除了新媒体,学校和家庭还要注重引导青少年多元化的发展,鼓励他们接触实体世界,参与体育、文艺、公益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兴趣和视野,从而降低对新媒体的依赖。
四、结语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教育对策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加强青少年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建立健康的上网环境,注重引导青少年多元化发展,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手段和形式创新研究
品读“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手段和形式创新研究陈 竹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把“互联网+”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探讨了在“互联网+”思维下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手段和形式的途径,通过跨界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精准服务,吸收、接纳、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让志愿服务搭上“互联网+”快车,提高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参与度、透明度,使志愿服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引领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其目标、主体、内容以及形式也因此更加多元化。
把互联网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创造新的工作手段和形式,让“人人可公益”、“志愿服务定制化”成为可能,开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跨界融合,载体创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提升服务效能当前,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改变,用电脑、手机上网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嫁接到电脑、手机终端,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各种虚拟志愿组织,为志愿者和受助对象搭建沟通桥梁,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加强网络志愿者之间的联系。
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一次志愿行为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监督者,极大提高了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参与度,把志愿服务推进向更深层次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可以第一时间将志愿服务消息、项目情况、进展甚至资金管理等内容公布于众,让志愿服务活动进展更透明、更开放、更公允。
志愿服务活动并不仅限于虚拟空间,它可以跨越虚拟社会到现实社会中开展志愿活动,而现实中的志愿组织也可以延伸到网络,形成网上网下志愿活动的良性互补。
二、整合资源,互联共享,打破时空限制,凝聚社会力量网络的新兴和运用,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不受时空限制。
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索
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索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面对这一新形势,高校共青团应加强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完善共青团网络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大学生共青团工作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数字影音、触摸媒体等,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目前,新媒体在高校中已经渐渐取代传统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充分认识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努力寻求运用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的契合点,对于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一)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
在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已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到依靠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
新媒体技术平台所具有的信息制造与传播的广泛性正快速向大学生呈现海量信息,使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多样。
大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论坛贴吧、信息检索工具等方式获取各类知识,从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经常被动接受信息,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
(二)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大学生过去大多通过面对面或书信、电话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而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空和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qq、飞信、msn等即时通讯软件及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情感和学习的交流,交际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
然而,网络交往因其虚拟性使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同时,由于沉迷网上交友,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降低。
(三)彰显了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其开空间,“织围脖”,希望成为新的网络“意见领袖”或“红人”。
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新媒体”在高校创新共青团工作中应用①论文
“新媒体”在高校创新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探讨①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
这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实现途径,才能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
关键词:共青团新媒体网络青年大学生平台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187-011 关于新媒体的认识新媒体的提法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是区别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发展迅猛,正在成为主流媒体。
而共青团自身的性质,要求其自身要切实承担起“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责,要达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就必须在新媒体环境下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举措,研究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减少或消除消极影响,发挥好共青团教育与引导广大青年的作用。
2 新媒体的特点2.1 互动性不同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互动的,社会公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
借助于新媒体,普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来。
2.2 开放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字的撰写者,音频、视频的制作者以及时事的评论者,新闻消息的发布者。
单体和无组织就是新媒体的开放性。
但是一旦有人组织或者某个群体找到了一个共同关注点,它就会迅速形成一个利益群体,表达一个共同的观念,形成一个舆论氛围。
2.3 不受控性有别于传统媒体严格的发布审查机制,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随时随地发布相关信息,这就是新媒体的不受控性。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它正在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变革。
作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如何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发挥作用,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率和影响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了大学生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新媒体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主流。
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工具,志愿者可以方便地了解志愿活动的信息、发布自己的志愿活动、与其他志愿者进行沟通和协作等。
新媒体还可以帮助志愿组织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是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信息发布、活动报名、志愿服务记录查询等功能,方便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
其次是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及时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再者是通过开展线上志愿服务项目,如“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扶贫”等,让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网上就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提高志愿服务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最后是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是便捷性和灵活性。
新媒体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随时随地获取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志愿活动、与其他志愿者进行沟通和协作,方便快捷。
其次是互动性和参与性。
新媒体可以帮助志愿组织与志愿者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增强志愿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再者是传播力和影响力。
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提升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
184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高 成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高校志愿服务的推广与开展离不开对新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调研、活动规划、志愿者招募、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志愿服务;互联网+;新媒体;现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中,志愿服务活动也应与时俱进,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过调研发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还存在很多局限性。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一)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内容老套活动形式太过单一,服务内容一成不变、形式刻板,提供的服务与需求不对等、不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有效的服务,不仅没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会引起公众对服务的负面认识,从而打击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自媒体下的志愿服务蓬勃发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者借微博平台以及雄厚微博粉丝,“志愿服务”突破了传统的公益模式,利用高效的传播机制,发布公益信息、筹集善款,招募志愿者,组织线上线下活动,让公众看到了以微博为首的自媒体平台对公益传播的巨大改变和影响。
(三)活动主体以学校、社团为主要单位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主要由学校层面组织发动志愿服务工作。
自上而下式的通过层层发起的志愿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活动的开展只注重“顶层设计”而忽略了“基层创新”和“基层需求”,志愿服务关注的群体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或特殊基层群体,开展什么样的服务、怎么服务,基层服务团体更具有发言权和实践经验。
在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上,所有的志愿服组织都由高校团委统一管理。
一旦志愿者毕业离开校园后,往往只能在失去发展动力的情况下逐渐式微,最后不了了之,渐渐没有了参加志愿服务的想法。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不足(一)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援助对象单一化趋向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援助对象,可以发现援助对象最为集中的分别是助学扶贫、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和灾难救助。
青年节如何推动青年人的志愿服务
青年节如何推动青年人的志愿服务青年节,是属于青年人的节日,它承载着对青春的赞美、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呼唤。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推动青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弘扬五四精神,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志愿服务,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对于青年人来说,参与志愿服务是一次自我成长和锻炼的宝贵机会。
那么,在青年节这个节点,我们应当如何推动青年人投身于志愿服务呢?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是关键。
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社区、网络平台等,向青年人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让他们明白,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分享会等形式,邀请有丰富志愿服务经验的青年志愿者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在服务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这些真实的故事往往能够打动人心,激发更多青年人参与的热情。
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
在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课等课程中,融入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志愿服务的魅力。
社区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青年节期间,社区可以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并积极动员辖区内的青年人参与。
例如,开展关爱孤寡老人、义务植树、文明劝导等活动。
同时,社区可以为青年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任务。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青年节前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志愿服务的信息和活动招募通知。
制作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短视频和图文内容,展示志愿服务的精彩瞬间和感人故事,吸引更多青年人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也能够有效推动青年人参与志愿服务。
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如证书、纪念品等,虽然这些物质奖励的价值可能不高,但却能够给予志愿者一种认可和鼓励。
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探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品牌活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共青团作为中国青少年的组织,也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品牌活动,以更好地服务青少年,传播正能量。
本文将通过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效果,来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共青团品牌活动。
在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
线上活动主要包括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的活动,比如发布相关主题的文章、举办线上讨论会、开展线上调查等。
而线下活动则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比如举办青年论坛、志愿者活动、发布会等。
这些形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的形式还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比如可以利用直播的形式进行线上活动,在线下活动中结合文化、娱乐等元素,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还可以通过互动性强的方式吸引参与者,比如通过抽奖、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加互动性,提高活动效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内容上可以包括青年志愿者的事迹、成长故事、青年创新创业成果等,激励青少年积极向上。
在传播正能量的还可以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还可以通过发布相关的权威文章、政策解读等,提高青年的思想认同感和情感认同感。
在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还可以借助新媒体的特性,进行一些新形式的内容创作。
比如可以进行一些创意视频、微电影、网络直播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和关注。
在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品牌活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网络影响力、参与度和转化率方面。
针对网络影响力,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热点话题的活动,持续引发公众关注,提高共青团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团学工作的优越性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团学工作的优越性摘要:现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热点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社交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现代大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特点更是占据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热点。
高校团学工作势必要利用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各大新媒体平台与广大青年学子进行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团学工作一、与传统旧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1.传播性以数字技术为最新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旧媒体相比,最大的显著特点就是打破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包括了受众传播者与接受讯息者之间的边界。
这也使得这些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受众群体更加大众,传播面更加广泛,这也令接受讯息的在校大学生更容易、更方便及时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
高校团学想要通过新媒体传递给在校学生更多的信息,也就能够有更多的新媒体途径和更快的速度进行新媒体传播。
1.个性化新媒体具有突出的个性化。
以往所有的旧媒体几乎都是比较大众化的。
而在新媒体技术的新型驱动下,新媒体不仅可以大众化,同时也能够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群体。
受众群体不必再被动地阅读或者统一接收和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来定制出自己需要和喜欢的新闻咨询,通过技术手段来从茫茫信息海里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话题。
这对于高校团学来说,更加有利于定向宣传。
在高校团学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将各种团学工作的讯息加以分类与整理,赋予各种活动组别与名称。
在利用了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团学工作的思路更加全面且具备逻辑性。
1.多样性新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可融数字文字、图像音频、画面多维为一体。
新媒体数字化的特点,使其存储量大,易检索。
高校团学工作在宣传推广团学相关工作与时事热潮时可以以新闻联动旧闻,随时为团线品牌制造新的热度与点击率。
1.实时性新媒体可以不再受到时间限制,实现信息的实时发布。
新媒体不必再像传统旧媒体一样等待总后台的剪辑、报刊的印刷等,而是通过网络随时对信息进行加工发布,实现24小时在线时刻更新信息。
浅析新媒体推进共青团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
新媒体 的概念
( ) 媒体 的定 义 一 新
截 止 目前 , 界对 新媒 体 的定义仍 是众 说纷 纭 , 学
没 有统 一 的
一
是认 为新 媒体 是 “ 所有 人 对 所有 人 的传播 ” ,
美 国《 连线 》 志等采 取 这种 观 点 。二 是 认 为 “ 杂 在计
( ) 二 新媒 体 的特征
一
础 上 , 新提 出 的 明确 要求 , 是对 青 年 , 是 对 共 最 既 更 青 团组织 的殷 切期 望 。面对 新形 势下共 青 团工作 遇
到 的 巨大挑 战 , 有适应 新 情况 , 惟 运用 新手 段才 能完
成 好胡 总 书记 提 出 的 “ 盖 两个 全 体青 年 ” 本 任 覆 根 务 。社 会化 动员 作为 与组 织化 动员相 配合 的一种 有 效 模式 , 过去 的几 十年 里打造 形成 了志 愿者 、 在 希望 工程 、 保护母 亲 河等共 青 团 的品牌工 作 , 挥 了极大 发 的组织 效 应 , 得 了青年 的喜 爱 、 可和 支持 。笔者 赢 认 认 为 , 随着新 媒 体 的 日益兴 起 、 展 和 不 断完 善 , 伴 发 运用 新媒 体开 展青 年引 导工作 必定 成 为共青 团社会
特点 、 有创 新形 态 的媒 体 。 新 传 媒 产业 联 盟 秘 书 具 ”
长王斌 等保 留这 种观 点 。笔 者认 为 以上 三种观 点 均
表重 要讲 话 , 当 代 青 年 提 出 了 “ 对 5点 希 望 ” 其 中 ,
“ 开拓 创新 ” 胡锦 涛 总书 记在 建 团 8 是 5周年 讲 话基
化 动员 的新 品牌 。
一
是媒 体 自身 的原 创性 和价 值性 。新 媒体 之所
新媒体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新媒体以其快速、便捷、广泛的特点,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信息传播、筹款、志愿者招募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探讨新媒体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作用。
首先,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相对有限,而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迅速传播公益事业的信息。
公益组织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Facebook等平台发布公益项目的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同时,新媒体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地展示公益项目的实施情况,增加公众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新媒体为公益事业的筹款提供了新的途径。
传统的筹款方式主要依靠线下募捐活动和媒体宣传,但是这种方式受到时间、空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
而新媒体可以通过在线募捐平台、众筹网站等方式,将公益项目推广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吸引更多人参与捐款。
此外,新媒体还可以通过直播、网络演唱会等形式,举办线上募捐活动,提高筹款效率。
第三,新媒体为公益组织招募志愿者提供了便利。
传统的志愿者招募方式主要依靠线下宣传和社区活动,但是这种方式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而新媒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志愿者招募网站等渠道,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吸引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
同时,新媒体还可以通过在线培训、交流平台等方式,提供志愿者培训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参与度。
最后,新媒体促进了社会公众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的公益活动主要依靠组织者和志愿者的参与,而新媒体可以将公益事业推广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
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公益项目的最新动态,参与在线讨论和互动,提出建议和意见。
这种互动可以增加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社会共识,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信息传播、筹款、志愿者招募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新媒体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新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高职院校团组织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工作,成为了一大挑战。
本文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对象的新特征以及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共青团工作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共青团工作;创新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3G手机网络、微博、即时通讯软件等。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新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使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对象呈现出新的特征,共青团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高职院校团组织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于创新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对象的新特征(一)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新媒体技术平台所具有的信息制造与传播的广泛性正以难以预测的速度向大学生呈现海量信息。
形式单一、信息量有限的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满足不了学生对信息的需求。
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论坛贴吧、电子公告板、手机报、微博等方式获取学习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主流,这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
(二)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技术与环境下,学生不再选择面对面的交流,他们更喜欢通过短信、QQ、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及论坛贴吧、微博、人人网等方式进行思想、情感、态度、信息和学习的交流。
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平台和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
他们通过新媒体交流思想、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新媒体技术成为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个性风格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易于获得实际生活中可能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新媒体推动社会进步
新媒体推动社会进步摘要:作为一种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尚行动,志愿服务是爱心、良知、奉献和人性美的集中展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利用新媒体,广泛动员和灵活招募志愿者,加强志愿者交流和培训,营造氛围创新志愿者激励形式,规范志愿者管理和完善志愿者服务,促进志愿服务国际化,对于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的影响着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
同时,新媒体对青年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也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新媒体日益成为青年志愿者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
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路和实现路径,才能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青年志愿服务的概念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是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活动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
我国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方面。
2.新媒体概述根据国内学者匡文波的观点,当前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介质,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互联网、现代通信技术、广电模式和卫星技术的新媒体。
新媒体的本质特点在于数字技术的运用和互动性传播。
其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传播模式,形成了即时传播;突破了原有信息模式实体化束缚,实现了高虚拟性和高互动性相结合的传播跨越;实现了对信息内容高共享性和高个性化,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造就了其连续性的信息内容议程设置功能。
新媒体推动社会进步
新媒体推动社会进步作者:张慧之袁萌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27期摘要:作为一种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尚行动,志愿服务是爱心、良知、奉献和人性美的集中展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利用新媒体,广泛动员和灵活招募志愿者,加强志愿者交流和培训,营造氛围创新志愿者激励形式,规范志愿者管理和完善志愿者服务,促进志愿服务国际化,对于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的影响着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
同时,新媒体对青年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也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新媒体日益成为青年志愿者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
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路和实现路径,才能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青年志愿服务的概念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是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活动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
我国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方面。
2.新媒体概述根据国内学者匡文波的观点,当前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介质,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互联网、现代通信技术、广电模式和卫星技术的新媒体。
新媒体的本质特点在于数字技术的运用和互动性传播。
其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传播模式,形成了即时传播;突破了原有信息模式实体化束缚,实现了高虚拟性和高互动性相结合的传播跨越;实现了对信息内容高共享性和高个性化,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造就了其连续性的信息内容议程设置功能。
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志愿活动中的应用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495 May 2020(C)
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志愿活动中的应用
周广生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青岛 266520)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c.2020.05.009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等终 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以其信息传 播迅速、信息资源丰富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推崇,在一定程 度上促进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高校应该抓住机遇 调整志愿服务平台设置,进一步方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1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求量巨大,而大学生作为高学历志愿服务者,高校有义务在 志愿服务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1.1 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到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和形态推陈 出新,虽然目前的高校志愿活动也在尝试使用新媒体技术, 例如通过微信、QQ、网站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和招募志愿 者,但是还没有把新媒体技术和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深度融 合,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到位。高校志愿活动管理 者没有根据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导致 学生的诉求与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存在脱节,严重影响了志 愿服务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1.2 志愿服务的管理没有形成合力
新媒体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以微 信公众号、QQ 公众号、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在志愿服 务的宣传、组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经过调研发 现,有完善的志愿服务平台的高校凤毛麟角,现有平台没有 将志愿服务的全过程利用新媒体进行整合,更没有在志愿 服务的报名、组织、监控、审核、结果应用方面形成完整的体 系,新媒体在志愿活动中的最大效用没有被发挥出来。
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 做好青年员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领
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做好青年员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领作者:陈兴兰来源:《中国共青团》2020年第19期当代青年成长于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成长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是“网生代”“独生子女一代”,呈现出思想活跃多样、需求分层分众等特点。
试油试采分公司团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抓住青年思想特点,加强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持续深化思想引导,服务青年成长,不断提升青年思想、技能水平和岗位建功实力,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本领、能担当的青年生力军。
多年来,试油试采分公司团委着力完善三个方面的青年阵地建设,加大与新媒体的融合力度,线上线下齐发力,激发了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扩大了团组织工作的参与面。
成长成才阵地。
每年开展青工导师带徒活动,通过师徒签订培养契约书、评选年度优秀师徒、师徒座谈交流等环节,促进青年立足岗位加快成长。
开展青年技能大赛活动,结合各基层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及工作特点,选定青年有必要学习、有利于技能提升、青年覆盖率高、能够充分展示岗位特色的比赛项目,进一步激发了青工学技术、长本领、立新功的成长成才热情。
志愿服务阵地。
通过集中组织和各基层单位自主联合,开展“红色志愿行动”“绿色志愿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青年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2020年,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分公司团委开展“青春抗疫志愿逆行”活动,共25名青年志愿者积极组成抗疫队伍,冲在抗疫前线,共完成45车次、49人次、82个服务对象、800多公里行程的志愿服务任务。
青年交友交流阵地。
开展青年思想状况专题电子问卷调查。
进一步掌握青年群体思想观念、现实需求及成长困惑的现状与变化,针对青年需求进行分析,纳入团委工作计划。
关心青年婚恋交友问题,每年组织各类单身青年联谊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联系工作。
成立青年综合拓展训练基地,每年开展团员青年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团组织活动30余场,青年参与热情高涨、反响强烈。
培养青年志愿者服务意识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培养青年志愿者服务意识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培养青年志愿者服务意识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引言:在2023年的今天,社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服务意识和互助精神变得尤为重要。
青年志愿者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无限潜能。
本文将探讨培养青年志愿者服务意识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旨在为2023年之后的青年培养出更多热心公益、有责任感的志愿者。
一、加强青年志愿者的宣传与教育1. 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 运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案例和成果,宣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与传统媒体合作,发布相关报道,让更多人了解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2. 青年志愿者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青年志愿者教育培训体系,包括志愿者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训,提供专业课程、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的学习机会,从而提高青年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开展多样化的志愿者服务项目1. 满足社会需求: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热点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例如环境保护、老年人陪伴、留守儿童关爱等。
通过项目的多样性,激发青年志愿者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项目。
2. 强化社区服务:将志愿者服务项目与社区结合起来,鼓励青年志愿者在自己所属的社区开展服务,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社区服务可以有效地增强青年志愿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建立青年志愿者交流合作平台1. 创建在线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青年志愿者在线交流平台,让志愿者之间可以随时交流心得和经验,共享资源和信息。
通过交流平台,青年志愿者可以相互激励,学习他人的优秀做法,提高自己的志愿者服务质量。
2. 举办志愿者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交流活动,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志愿者论坛等形式,让志愿者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活动,搭建起志愿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机会,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四、注重青年志愿者的心理支持和关怀1. 志愿者心理咨询服务:建立专业的心理支持团队,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解析
作者: 毕亮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出版物刊名: 中国成人教育
页码: 78-81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2期
主题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志愿服务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应从组织体系创新、阵地模式改革、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品牌打造、资源组合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努力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影响摘要: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当我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向组织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深入发展的时候,就更需要放眼世界,了解其他国家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状况,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让志愿服务活动有着更广的普及面。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青年志愿服务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面对着技术进步,原始的媒体、载体、材料和变革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使得新媒体在业界日趋繁荣。
青年志愿服务也逐渐深入人心,那么新媒体对青年志愿服务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应如何应对,顺应潮流,使其更好的发展呢?
一. 广义的新媒体与狭义的新媒体
新媒体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
前者指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其包括互联网和移动网络。
而后者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
二. 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
青年志愿者们奉献给社会的已经不仅仅是服务,更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在活动中,我们坚持把志愿者服务与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服务相结
合,把参与社会服务与学习实践相结合,使志愿者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青年志愿者无私、务实的精神。
在活动中培养了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了青年学生的素质,并且促使青少年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深化和延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更容易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
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志愿者服务满足了当代青年自我价值实现和奉献社会的一种自觉追求,也体现了当代青少年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社会上得到了不错的口碑,而这样一种志愿服务精神也经常在媒体间宣扬。
其中,大学生作为懂得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群体也成为了青年志愿者活
动的中流砥柱。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志愿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共同影响下,大学生与社会志愿服务紧密相连。
大学生们是青少年中的精英群体,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信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及时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们都会到贫困国家提供服务,也有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互相提供服务。
他们帮助服务对象懂得如何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给那里的人们带去爱心、知识和文明。
而一种全球性的志愿服
务网络的兴起,让青少年有了更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各种大型运动会、论坛和展览馆等,都是各国志愿者聚集提供相关服务和建立网络的机会。
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就是全球志愿服务网络的典范。
世界各国的青少年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形成志愿服务网络,这不仅可以最大效率的为需要的人服务,也有利于志愿者之间相互沟通、共同进步。
其次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志愿服务网络,其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加。
目前,国际上有160个国家的志愿者们在世界各国提供服务。
而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信等新电子信息技术则成为彼此联系的重要手段。
他们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改善生活质量,让他们意识到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且建立起互助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前期的主要模式是发达国家的志愿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后期由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日趋增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志愿者也会前往发达国家提供服务。
再次是城市与乡村的志愿服务网络,同样吸引了许多青少年。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乡村发展滞后的矛盾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许多国家的志愿者愿意深入乡村为大家提供服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一方面,志愿者会尽最大的努力利用资源改善乡村的环境与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志愿者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的传播,介绍乡村的困难与艰苦情况,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奉献爱心。
我国自1993年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逐渐走向世界。
当我
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向组织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深入发展的时候,就更需要放眼世界,了解其他国家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状况,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让志愿服务活动有着更广的普及面。
四新媒体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积极影响
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让志愿者的活动范围和领域被扩展。
通过数字、网络,志愿者们可以同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组织,交换信息,以方便协调行动。
同时,新媒体的利用对志愿者服务活动也起到很大的帮助。
大众传媒将民众对志愿活动的积极反馈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与报道,最终引起了官方的重视。
另一方面,在每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报刊都会出专栏对其进行报道,其宣传力度与重视程度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青年志愿者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并不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措施,而是取决于价值意义层面的同一性。
青年志愿者的影响力越深入广泛,则表明这个社会的主要的价值取向是将青年一代作为主体核心,突出科学、自由的公民意识。
在现代社会,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多数信息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的,他们借助媒介对周围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形成了对客观问题的价值判断。
中国青年志愿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性的服务越来越普遍,青年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效率、利润,鼓励竞争,同时也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
青年志愿团体借助全球化的趋势,加深了与国外志愿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无论是海外志愿者来到国内,还是本
国志愿者前往海外,无论是服务面较窄的特殊领域还是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国青少年在新媒体的广泛影响下,志愿服务开展的会越来越顺利,队伍也会越来越庞大,中华民族优美的传统美德会像汩汩清泉一样,永久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