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解析

合集下载

实例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实例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例解析一、原理分析UV-VIS依据电子跃迁光谱,通常分子轨道基态外层电子处在,当分子外层吸收紫外或者可见辐射后,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

其中紫外光谱:200~400nm,可见400~780nm。

其定性依据是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吸光度不同,定量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A= εbc 吸光度分子二、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有机物,尤其是含有发色光能团、大共轭体系如含有苯环的有机物的测定三、特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好、通用性强、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缺点:远不如红外光谱好,很多化合物在紫外没有吸收或者吸收很弱,而且紫外光谱特征性不强。

可以用来检验一些具有大的共轭体系或者发色官能团,并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

四、仪器组成:光源——单色器——狭缝——样品池——检测器五、准备工作实验开始前查相关文献确定显色剂,显色剂:将待测组分形成有色化合物反应类型: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缩合反应显色剂选择条件:(1)灵敏度(2)选择性(3)生色物质稳定(4)组成恒定(5)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颜色对比大六、实验仪器前期设定:由待测物质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使用可见区还是紫外区,确定光源钨丝或者氢、氘。

由待测物质确定样品池采用紫外区的石英池或者可见区的玻璃池检测器选用光电倍增管达到最佳检测效果七、配置标准检测液、显色剂溶液、参比溶液、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由分析纯的待测物质配置而成的溶液参比溶液:若仅待测组分和显色剂反应产物有吸收,其他试剂无吸收,用水做参比若显色剂和其他试剂略有吸收,试液本身无吸收,用“试剂空白”(不加试样溶液)参比若待测试液有吸收,而显色剂无吸收,则用“试样空白”(不加显色剂)做参比一般都选用试剂空白,即八、样品前处理,制成相应的溶液,如果其中有干扰离子,则加入掩蔽剂进行掩蔽或者采用化学方法分离出干扰离子九、实验条件确定:(1)最大吸收波长确定取1ml的标准溶液,1ml显色剂配制成溶液,稀释、定容、差文献确定谱线大致范围,多次测定,选择有最大吸收时的波长定为最大吸收波长,并且和标线对比,确定其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控制吸光度在最适范围(2)显色剂用量确定分别取1ml标准液,不同体积显色剂配成溶液,稀释、定容、多次测定得到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选择使得曲线平缓的最低用量再增加0.5ml为最佳显色剂用量(设为a ml)(3)显色温度确定取分别取1ml标准液、和a ml的显色显色液,稀释定容,测量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吸光度显色时间曲线,得到最适温度T0(4)显色时间的确定分别取1ml标准液、和a ml的显色显色液,稀释定容,恒温T0测量,分在测量得到吸光度-显色时间曲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N讲解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N讲解
2.红移与蓝(紫)移 化合物结构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 化合物结构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甲苯E h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分子能级跃迁
1. 有机化合物中的电子轨道及其跃迁 s键: s、s*轨道 p键: p、p*轨道
孤对电子:n轨道
σ~σ*跃迁 > n~σ*跃迁 >
σ*
π~π*跃迁 > n~π*物
En
含p键的有机物 共轭体系
π
含非键电子的不饱和有机物 杂原子 σ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E h
波长/nm 分区名称 波长/mm 分区名称
<0.005 g射线 0.8~2.5 近红外光
l=650nm =4.62×1014Hz E=3.06×10-19j=1.91eV
0.005~10 X射线 2.5~50
中红外光
10~200 真空紫外 50~1000 远红外光
200~400 近紫外光 1~300mm
微波
400~800 可见光 >300mm 无线电波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实现能量交换
1. 电磁波与电磁波的能量 c / l E h
2. 分子的能量
量子化
E 连续能 Ev Er Ee
E
n1
V3
V2
V1
n0
JJ12
第一节 基本原理
l、I0
l、I T I / I0 透光率
A lg T 吸光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 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

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吸收光谱描述物质分子对辐射吸收的程度随波长而变的函数关系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宽吸收谱带组成。

最大吸收波长(λmax)表示物质对辐射的特征吸收或选择吸收,它与分子中外层电子或价电子的结构(或成键、非键和反键电子)有关。

朗伯-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的基础。

这个定律表示:当一束具有I0强度的单色辐射照射到吸收层厚度为b,浓度为c的吸光物质时,辐射能的吸收依赖于该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层的厚度。

其数学表达式为:式中的A 叫做吸光度;I0为入射辐射强度;I为透过吸收层的辐射强度;(I/I0)称紫藤为透射率T;ε是一个常数,叫做摩尔吸光系数,ε值愈大,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愈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

②单色器[1]。

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 引言1.1 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通常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或测定物质的吸光度。

该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样品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情况,从而推断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或结构。

在化学分析实验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该方法测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并探讨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通过对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详细讨论,我们将深入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并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实验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分光光度法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升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1.2 背景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从而确定物质的浓度或者进行定性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实验室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情况,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物质性质的重要信息,如浓度、溶解度、稳定性等。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指南。

通过总结和展望,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技术,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吸光度,从而推断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 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物质浓度方面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1. 光源
对光源基本要求:足够光强、稳定、 连续辐射且强度随波长变化小。
钨及碘钨灯:340~2500 nm,多 用在可见光区;
氢灯和氘灯:160~375 nm,多用 在紫外区。
2. 单色器
单色器的用途就是把混合光变成 单色光,由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 元件、聚焦元件和出口狭缝组成。常 用的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
对于光谱分析,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 号xL为
xL xb ksb
空白试验 多次测量 的平均值
根据一定 置信度确 定的系数
空白试验 多次测量 的标准差
与 xL xb ksb 相对应的浓
度或量即为检出限L
L xL xb ksb
S
S
方法的灵敏度
2. 标准比较法
该法是标准曲线法的简化,即只
配制一个浓度为cs的标准溶液,并测量 其吸 光度 , 求 出吸 收系 数 k, 然 后 由
Aa2
Ab2
a
2
lca
b
2
lcb
cb
Aa2b
a
2
lca
l
b
2
1. 解方程组
Aa1b
Aa1
Ab1
a
1
lca
b
1
lcb
Aa2b
Aa2
Ab2
a
2
lca
b
2
lcb
2. 双波长法—等吸收点法
测定b组分时,选择b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作测定波长 1,由b的峰顶向横坐标作垂线与a吸收曲线的一侧相 交,从相交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a吸收曲线的另一 侧相交,交点所对应的波长为参比波长2 。在1和2 处分别测量吸光度 A1ab与 ,然后相减求 Aab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校准。
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强光直接照射样品池,以免影响测 量结果。
选择合适的空白溶液,以消除干扰物质的影响。
对于不同浓度的待测溶液,应进行适当稀释或浓缩,以 适应样品池的容量和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范围。
03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绘制光谱图
环境因素等。
误差传递
02
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传递分析,了解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
度。
提高精度措施
03
提出提高实验精度的方法和措施,如选用高精度仪器、规范操
作流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4 应用领域
化学分析
01
02
03
物质定性分析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的特征 峰,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构 和组成,有助于对未知物 质进行鉴定。
物质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 光谱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实现定量分析。
络合物组成分析
络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中 表现出特殊的吸收峰,通 过分析这些吸收峰可以推 断络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分析
生物大分子分析
如蛋白质、核酸等,可 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研 究其构象变化和相互作 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的吸收光 谱,确定物质的特征波长和吸光度。
移液管和吸管
用于准确移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样品池
用于盛放待测溶液,通常有石英和玻璃两种 材质。
滤纸、试纸或离心管
用于过滤或分离待测物质。
实验操作流程
2. 设置分光光度计
打开分光光度计,预热30分钟, 设置测量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等 参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 小木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 小木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化学技术,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或透射来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或透射特性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当紫外-可见光照射到物质上时,如果物质吸收了部分光能,则其吸收的光强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根据比尔定律,可以得到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A = εlc其中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c为物质浓度。

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二、标准曲线的建立标准曲线是指在已知条件下,一系列不同浓度物质对应的吸光度值所构成的曲线。

标准曲线的建立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通常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渐增加;2.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3.通过线性回归等方法,拟合出标准曲线的方程,确定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

三、标准曲线相关系数标准曲线相关系数是用来评价标准曲线拟合程度的指标。

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示拟合效果越好,曲线与实际数据的吻合程度越高;而相关系数接近0,则表示拟合效果较差,曲线与实际数据的吻合程度较低。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计算通常是依靠计算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确定系数R^2来实现。

R^2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表示拟合效果越好,常用于评价标准曲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影响因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仪器精度、操作技术、环境条件等。

其中,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和斜率对其相关系数影响较大。

线性范围如果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数据偏离线性区域,造成拟合效果不佳;而斜率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进而影响相关系数的结果。

仪器分析_课后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_课后答案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吸光度: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透光率: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吸光系数: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mol/L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百分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w/v)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含有非键轨道和n分子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引起π→π*跃迁和n→ π*跃迁,助色团:一种能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位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如-OH、-NH3、-SH及一些卤族元素等。

这些基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子,它们能与生色团中n电子相互作用,使π→π*跃迁跃迁能量降低并引起吸收峰位移。

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max可用不同波长的单色
光照射,测吸光度得到——扫描
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
处称为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
峰 肩
末端吸收 谷
吸收曲线可以提供 物质的结构信息,并 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 依据之一。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λmax不变。而 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
二、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无机化合物的UV-Vis光谱吸收光谱主要有: 电荷迁移跃迁及配位场跃迁
配位场跃迁( d一d、 f 一f 跃迁)
在配体存在下过渡金属元素5个能量相等的d 轨道和镧系、 锕系7个能量相等的的 f 轨道裂分,吸收辐射后,低能态的d 电子或f电子可以跃迁到高能态的d或f轨道上去。 绝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都具有未充满的 d 轨道,按照晶体场 理论,当它们在溶液中与水或其它配体生成配合物时,受配 体配位场的影响,原来能量相同的 d轨道发生能级分裂,产 生 d-d 电子跃迁。 必须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可能产生, 所以称为配位场跃迁;
n<p
n
n
p
非极性溶剂中 极性溶剂中
n >p
n p
非极性溶剂中 极性溶剂中
溶剂的极性除了影响吸收峰的位置,还影响吸收光谱 的精细结构:
N HC
N
CH 对称四嗪
N
极性溶剂使精细结构消失
蒸汽中
环己烷
水中
4. 体系pH的影响
pH影响吸光物质的存在形态,产生不同的吸收光谱. 如苯酚,在酸性或中性水溶液中,有210.5nm及270nm 两个吸收带;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分别红移到235nm和
吸收波长为150~250nm,大部分在远紫外区

UV-Vis原理及应用概述

UV-Vis原理及应用概述

§1 基本原理
UV-Vis的产生 电子跃迁主要类型 常用术语 吸收带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B
电子能级
转动能级
振动能级
A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示意图
吸收辐射能后: △E=△Ee+△Ev+△Er
UV-Vis光谱是由分子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
的,属于电子光谱。同时,还伴有分子内
5. 吸光度的测定-空白对比法
(1)采用光学性质相同、厚度相同的吸收池, 装入空白液作参比。
(2)调节仪器,使透过参比的透光率为100%。 (3)测定被测液的透光率或吸光度A。
6. 光度法的误差
主要由两方面引起: 一是实际情况偏离Beer定律; 二是测量误差。
根据A= κcl关系式,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 标作图,应得到一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或 工作曲线。
特点:① n→π*跃迁的能量最小,处于长波方
向,一般λmax>270nm ② 跃迁的几率小,吸收强度弱,ε<100
(CH3 )2 -C=O λmax=280nm ε max=16
CH3NO2
λmax=280nm ε max=22
CH3(CH2)7CNO λmax=370nm ε max=55
4.2 K带
π上的研究。第一位提供严谨证法来
说明π是无理数。在Hermite证明e之
朗伯(Lambert)像
前,Lambert早已推测出e及π是超越 数了。Lambert使得双曲函数Hyper-
bolic Functions首度有系统的发展,而
且在物理学上对光和热的研究有许多
创新。因此可知Lambert在数学、物理、
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 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 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知识讲解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知识讲解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和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1定义: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 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2分类: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 其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2)灵敏度高;(3)选择性好;(4)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5)用途广泛。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物质对光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利用被测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来了解物质的特性,这就是光谱法的基础。

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强度(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出该物质在测定波长范围的吸收曲线。

在吸收曲线中,通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

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1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有三种,即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以及未参与成键的n电子。

跃迁类型有:σ→σ*、n→σ* 、π→π *、 n→π * 四种。

饱合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σ→σ*,n→σ*跃迁,吸收峰一般出现在真空紫外区,吸收峰低于200nm,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不饱合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n→π*,π→π*跃迁,吸收峰一般大于200nm。

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

人们通常将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原子团或结构系统定义为生色团。

助色团:是指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团,如-OH、-OR、-NHR、-SH、-Cl、-Br、-I等,它们本身不能吸收大于200nm的光,但是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会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增加其吸收强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 色散元件的质量。色散元件常用棱镜 和光栅。
3 吸收池
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 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 者不能用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 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 最为常用。
4 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 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 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 器。 5 信号显示系统 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 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用 基本结构: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 样品
1 光源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 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 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 氢灯和氘灯。
2 单色器
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 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4 要点与注意事项 4.1 开机前将样品室内的干燥剂取出, 仪器自检过程中禁止打开样品室盖。 4.2 比色皿内溶液以皿高的2/3~4/5为 宜,不可过满以防液体溢出腐蚀仪器。 测定时应保持比色皿清洁,池壁上液 滴应用滤纸擦干,切勿用手捏透光面。 测定紫外波长时,需选用石英比色皿。
4.3 测定时,禁止将试剂或液体物质放在 仪器的表面上,如有溶液溢出或其它原因 将样品槽弄脏,要尽可能及时清理干净。 4.4 如果仪器不能初始化,关机重启。 4.5 如果吸收值异常,依次检查:波长设 置是否正确(重新调整波长,并重新调 零)、测量时是否调零(如被误操作,重 新调零)、比色皿是否用错(测定紫外波 段时,要用石英比色皿)、样品准备是否 有误(如有误,重新准备样品)。
2.1.2 按数字[1]键进入%T/ABS(透过率/吸 光度测定)子菜单,选中对应的数字键来 设定测定条件:①NUM WL(设定测试波长 的数目,最多可设定6个不同波长);②WL Setting (设定测试波长具体数值)③ Data Mode( 选择测定吸光度或透光率 ) ,设定完 毕后点击 [Enter] 键确定,所有项目设定完 毕后按数字[0] 键确定,等待仪器调整至准 备状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名词解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名词解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名词解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是一种测试物质吸收、透射和反射光的方法,它包括紫外光(200-400纳米波长)和可见光(400-800纳米波长)范围。

这项技术用于定量分析物质的浓度,因为物质特定波长的吸收特性可以与其浓度成正比。

吸收光谱由吸光度(A)表示,其中A与光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光量成正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食品和饮料分析等。

它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检测溶液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分析颜料和染料的浓度,以及研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光化学过程。

在实验中,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样品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吸光度。

通过与空白溶液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时屏幕上出现 AUTOZERO (校零), 将盛有空白溶液的比色皿放入样品室中, 按[Start/Stop] 键进行零点的自动调整。自 动调零完成后(若测定吸光度,则仪器屏 幕右上角显示0.000; 若测定透光率,则显 示 100% 。若校正不理想则可按 [CLEAR RETURN] 键返回到 AUTOZERO 界面, 重新按[Start/Stop] 键再校一次零),打开 样品室盖,将样品置于光路中,关上样品 室盖,仪器自动测定当前样品溶液吸光度 或透光率,仪器的显示屏自动给出对应波 长的数值,待示值稳定后记录。
2 标准对比法 即将待测溶液与某一标样溶液,在相同 的条件下,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建立朗伯比尔定律,解方程求出未知样浓度与含量。
As=Kcs
Ax=Kcx
cs Ax cx As
§6 操作规程
1. 开机 开机前将样品室内的干燥剂取出,确认 电源是否连接。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等 待仪器自检通过,自检过程中禁止打开 样品室。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主要部件的性能与作用 基本结构: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 样品
1 光源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 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 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 氢灯和氘灯。
2 单色器
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 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 收强度(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 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出该物质在测定波长范 围的吸收曲线。 在吸收曲线中,通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 λmax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
§2. 朗伯-比尔定律
一、吸光度和透光度 透光度:透光度为透过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 强度I0之比,用T表示: 即 T= It/I0 吸光度: 为透光度倒数的对数,用A表示,即 A=lg1/T=lgI0/It
2.1 Phtometry(定量运算) 2.1.1 按[MAIN MENU]键,再按数字[1]键 进入Phtometry子菜单下,选中对应的数字 来选择所需的测定方式:① %T/ABS (透 过率 / 吸光度测定模式);② Ratio (比例 测定模式);③ Concentration (浓度测定 模式或标准曲线模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
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 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 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 所依据的光 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 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 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1.2 按数字[1]键进入%T/ABS(透过率/吸 光度测定)子菜单,选中对应的数字键来 设定测定条件:①NUM WL(设定测试波长 的数目,最多可设定6个不同波长);②WL Setting (设定测试波长具体数值)③ Data Mode( 选择测定吸光度或透光率 ) ,设定完 毕后点击 [Enter] 键确定,所有项目设定完 毕后按数字[0] 键确定,等待仪器调整至准 备状态。
二、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 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 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 A= E cl 式中比例常数E为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 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c为 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朗伯-比尔定律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理 论基础。
§4 分析条件的选择 适宜的吸光度范围
最适宜的测量范围为0.2~0.8之间。
§5 测定方法 单组分是指样品溶液中含有一种组分, 或者是在混合物溶液中待测组分的吸收峰与 其他共有物质的吸收峰无重叠。 其定量方法包括校准曲线法、标准对比法 和吸收系数法。
1 校准曲线法 方法:配制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选 用适宜的参比,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系列 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作A-c曲线,即标准曲 线,也可用最小二乘数处理,得线性回归方 程。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未知试样的吸光度,从 标准曲线上就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未知试样 的浓度。
1% E1cm
10 M
三、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
(1)入射光为非单色光 (2)溶液的不均性。 实际样品的混浊,加入的保护胶体,蒸 馏水中的微生物,存在散射以及共振发射 等,均可吸光质点的吸光特性变化大。 (3)光程的不一致性。 光源不是点光源,比色皿光径长度不一 致,光学元件的缺陷引起的多次反射等,均 造成光径不一致,从而与定律偏离。
2. 使用 仪器自检结束后(7个自检项目均出现 OK字样),按[MAIN MENU]键(主 菜单),屏幕显示如下5个功能项: 1. Phtometry(定量运算);2. Wavelength Scan(波长扫描模式);3. Time Scan (时间曲线扫描);4. System(系统校 正);5. Data display(光度直接测量 模式)。根据需要测量的实验项目按相 应选项前的数字键,即可进入该选项的 下一级子菜单。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 色散元件的质量。色散元件常用棱镜 和光栅。
3 吸收池
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 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 者不能用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 0.1~10cm之间,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1cm光径吸收池 最为常用。
4 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 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 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 器。 5 信号显示系统 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 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字 显示装置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 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和 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 2 灵敏度高; 3 选择性好; 4 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5 用途广泛。
§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物质对光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利用 被测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来了解物 质的特性,这就是光谱法的基础。
1 I0 A lg lg ECL T I
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I0、I分别为入射光 和透过光的强度;E为吸光系数,当c用物质的量浓 度表示,L用厘米表示,用ε代替E,称为摩尔吸光 系数,单位为(L· mol-1· cm-1);当c用百分浓度 (g/100mL),L用厘米表示时,用E1cm1%表示E,称 为比吸光系数。它们的关系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