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磷实验技术路线

合集下载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演示过程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演示过程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演示过程氮和磷是用于废水处理的重要的微生物增长要素。

因此,在所有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脱氮除磷。

细胞中含有约百分之十二的氮和百分之二的磷。

处理系统以营养代谢为目的,所谓的生物脱氮除磷,从本质上说组成的两个进程为:生物脱氮和强化生物除磷(EBPR )。

生物脱氮生物脱氮反应的关键过程是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如(图1 )。

其他相关的反应,包括氨化(有机转换氮氨)和氮素吸收的细胞生长。

硝化硝化是氨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参与反应的关键生物体是硝化和亚硝化细菌。

自养微生物通过氧化无机氮化合物获得能源:细胞生长的主要碳源是二氧化碳。

因此,有机质(BOD)是硝化反应的一个先决条件。

亚硝酸盐的积累通常不会在一个完全硝化系统中遇到,因为硝化是越来越慢,但有一些迹象表明,操作无法进行,亚硝酸盐对硝酸的转换可能成为限制因在废水的温度超过25温度到30C素,导致需要增加氯气进行消毒。

据了解,生物体可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调解硝化过程,因此,氨氧化细菌长期提供基板在BNR系统,硝化过程的控制因素有两个:(1 )AOBs缺乏功能多样性。

他们约占2%的微生物质量。

(2 )AOBs的敏感性要求严格的环境条件。

硝化的影响因素如下:与异养微生物相比,硝化细菌增长速度缓慢(BOD—异养微生物),可靠的硝化作用需要更长的固体停留时间。

硝化与废水温度直接相关。

•温度:硝化反应的速率随温度上升到一定点(30℃至35℃),然后下降。

具体地说,温度由20℃降至10℃,硝化反应将减少约百分之三十,只有提供三倍的MLSS,才能达到正常的出水氨氮浓度,设计系统的硝化作用通常可以应付对氨氮限制。

•溶解氧(DO ):硝化需氧量约4.6mgO2\mg NH4-N。

当溶解氧下降到远低于2 mg / L的延长时间,硝化作用将受到抑制。

•碱度和pH值:硝化作用每氧化1毫克的NH4 – N需要7.1毫克的碱(碳酸钙)。

如果进水碱度不足,硝化作用将受到抑制。

生物除磷工艺

生物除磷工艺

生物除磷工艺磷是生物圈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元素,也是一切生物重要的营养元素。

它不仅是生物细胞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在遗传物质的组成和能量贮存中都是必需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磷循环是一个单向流动过程,磷被利用后,以污水的形式排入水体,是一种不可再生且面临枯竭的重要自然资源。

城市污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人类排泄物、食物残渣、工商企业、合成洗涤剂和家用清洗剂、农药和化肥。

对其中的磷若不进行处理,则容易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就意味着藻类(主要是蓝藻中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腔球藻属Coelosphaerium和鱼腥藻属Anabaena)的过量增长,其直接后果就是淡水水体发生“水华”,海洋发生“赤潮”,随后藻类死亡,最后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的则将进一步影响人类健康。

目前,生物除磷技术有两种作用机理:一类是聚磷菌(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以O2作为电子受体,在好氧条件下完成吸磷;另一类是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ate Removal Bacteria,DPB)以NO3-作为电子受体,在缺氧条件下完成吸磷。

两者都在厌氧条件下释磷,并吸收水中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完成磷的代谢循环。

1 生物除磷原理1.1 传统的厌氧-好氧除磷原理在厌氧段,兼性细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污水中溶解性BOD转化为低分子发酵产物挥发脂肪酸(VFA) 。

聚磷菌此阶段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产生ATP,并利用ATP将水中的低分子发酵产物等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β-羟基丁酸(PHB) 、聚-β-羟基链烷酸( PHA)及糖原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体内,所需的能量来自聚磷酸盐的水解及细胞内糖的酵解,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释放到胞外,即厌氧放磷。

在好氧段,聚磷菌又可以利用聚-β-羟基丁酸盐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污水中的磷,并把所摄取的磷合成聚磷酸盐贮存于细胞内。

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与工艺设计

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与工艺设计

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与工艺设计生物脱氮除磷是一种通过生物转化过程,将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掉的方法。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微生物(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磷积累菌)的活性,分别将废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利用反硝化微生物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同时,磷酸盐通过生物转化过程被吸附于生物体内,从而实现废水中氮、磷的去除。

1.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包括进水口、沉淀池(或消化池)、氧化池、沉砂池(或沉淀池)、出水口等。

不同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需要设计不同的系统结构,以确保废水能够顺利流动,并进行相应的生物转化过程。

2.微生物的引进和培养: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引进到废水处理系统中。

常见的微生物菌种包括:硝化细菌(如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等)、反硝化细菌和磷积累菌。

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种,能够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3.溶解氧供应:废水中的生物脱氮除磷过程需要一定的溶解氧供应,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活性。

通过增加氧气供应、搅拌设备等方式,提高溶解氧浓度,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4.碳源的添加:废水处理过程需要适量的有机碳源(如甲烷、乙酸等)供给微生物菌种进行生长和代谢。

通过添加碳源,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5.控制系统的建立:根据不同的废水处理系统要求,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控制系统。

通过监测废水中氨氮、亚硝酸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指标的含量,调整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实现最佳的脱氮除磷效果。

6.污泥的处理和回用: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合理处理和回用污泥,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科学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然而,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的工艺设计,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工艺优化和改进。

除磷工艺流程

除磷工艺流程

除磷工艺流程
《除磷工艺流程》
除磷工艺是一种水处理工艺,用于从废水中去除磷元素,这是一种重要的环保工艺。

磷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但过多的磷元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除磷工艺对于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磷工艺流程包括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种主要方式。

化学除磷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磷元素形成不溶性物质而去除,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而生物除磷则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磷元素进行吸附和利用,通过一系列生物反应将磷元素去除。

在化学除磷工艺中,除磷试剂与废水在反应槽中混合,在适当的pH和温度条件下,磷元素与试剂发生反应产生不溶性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池或过滤器进行分离。

而生物除磷工艺则是要求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培养并维持一定浓度和数量的特定微生物,通过这些微生物的吸附和利用来去除磷元素。

在实际应用中,除磷工艺流程需要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去除磷元素的效果。

同时,除磷工艺流程的选用也要考虑到投资成本、运行维护及后续处理等因素,以确保整个工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总之,除磷工艺流程在水处理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除磷工
艺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生物除磷实验报告

生物除磷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生物除磷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除磷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生物除磷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生物除磷的效果,探讨影响因素。

三、实验原理生物除磷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磷转化为可沉淀的磷酸盐的工艺。

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将环境中的溶解性无机磷(如正磷酸盐)吸收到细胞内,并转化为聚磷酸盐储存起来。

当聚磷菌死亡后,其细胞壁会释放出聚磷酸盐,形成磷酸钙沉淀,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四、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恒温培养箱- 磷标准溶液- 硫酸钾- 硫酸铵- 硫酸钠- 氯化钠- 氯化钙- 氢氧化钠- 氯化铁- 碘化钾- 淀粉- 酚酞指示剂- 碱性氯化铁- 酒精- 烧杯- 移液管- 玻璃棒- 滤纸- pH计- 水浴锅- 电子天平2. 实验试剂:- 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7494g磷酸二氢钾(K2HPO4),溶解于水中,定容至1000mL,浓度为1000mg/L。

- 硫酸钾:分析纯。

- 硫酸铵:分析纯。

- 硫酸钠:分析纯。

- 氯化钠:分析纯。

- 氯化钙:分析纯。

- 氢氧化钠:分析纯。

- 氯化铁:分析纯。

- 碘化钾:分析纯。

- 淀粉:分析纯。

- 酚酞指示剂:分析纯。

- 碱性氯化铁:分析纯。

- 酒精:分析纯。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适量的硫酸钾、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铁、碘化钾、淀粉等试剂,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磷标准溶液,搅拌均匀。

3. 将溶液pH值调至7.0左右,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将溶液加热至60℃,维持30分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用移液管取适量溶液,加入碱性氯化铁溶液,搅拌均匀。

6. 将溶液加入碘化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7. 将溶液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8.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磷的去除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磷的去除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并分析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并分析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并分析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工艺。

The biological synchronous denitrification and dephosphorization process is a technique using microorganisms to trea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首先,废水经过初步处理后,进入生物反应器。

Firstly, after the preliminary treatment, the wastewater enters the biological reactor.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经过厌氧条件下的脱氮作用,一部分氮素被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Then, in the biological reactor,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some nitrogen is transformed into nitrogen gas and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在同一时间,另一部分废水中的氮素被转化为氮氧化物,并在需要氧气的氧化条件下被进一步处理。

At the same time, another portion of nitrogen in the wastewater is converted to nitrogen oxides and further treated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requiring oxygen.除氮后,废水进一步进入磷的处理阶段。

After denitrification, the wastewater further enters the phosphorus treatment stage.在此阶段,废水中的磷会被吸附到生物污泥上,从而将磷从废水中去除。

环境工程学生物除氮除磷流程PPT课件

环境工程学生物除氮除磷流程PPT课件

排泥泵
搅拌器
MSBR池平面图 混合液回流
序批池Ⅰ 1#
进水 Q
缺氧池一 泥水分离池 厌氧池
3#
2#
4#
缺氧池二 5#
出水 Q
序批池Ⅱ 7#
内循环回流
混合液回流 主曝气池 6# 上清液
出流混合液 Q
M
MSBR单元工作状态
时段
单元1
时段1
搅拌
时段2
曝气
时段3
预沉
RCHNH2COOH H2O RCOHCOOH NH3
RCHNH2COOH O2 RCOCOOH CO2 NH3
第7页/共49页
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
2NH4 3O2 亚 硝 酸菌2NO2 4H 2H2O
2NO2 2O2 硝酸菌2NO3
通过适当的控制,可完全去除水中的氨氮。
为减少氯的投加量,常与生物硝化联用,先硝 化再除微量的残留氨氮。
第3页/共49页
第4页/共49页
(3) 离子交换法:
常用天然的离子交换剂,如沸石等。
与合成树脂相比,天然离子交换剂价格便宜且 可用石灰再生。
2. 生物法脱氮
(1) 生物脱氮机理
同化作用去除的氮依运行条件和水质而定,如果 微生物细胞中氮含量以12.5%计算,同化氮去除占原 污水BOD的2%~5%,氮去除率在8%~20%。
第1页/共49页
第2页/共49页
(2) 折点加氯法: 含氨氮的水加氯时,有下列反应:
Cl2 H2O HOCl H Cl NH4 HOCl NH2Cl H H2O
NH4 2HOCl NHCl2 H 2H2O NH4 3HOCl NCl3 H 3H2O

含磷废水的微生物除磷过程原理

含磷废水的微生物除磷过程原理

含磷废水的微生物除磷过程原理1.生物吸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底物中的微生物主要依靠表面上成片生长的菌体从废水中吸附磷元素。

这些菌体形成的聚集体被称为污泥颗粒。

这些污泥颗粒表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其胞体及胞外多聚物含有丰富的羟基、氨基及羧基,这些官能团可以通过静电作用、硫酸钙等化学反应与磷酸盐形成结合,实现废水中磷的吸附。

2.生物转化阶段:在废水中的磷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无机磷酸盐和有机磷。

其中,无机磷酸盐是废水中主要的磷形态。

在生物转化阶段,含磷废水中的磷被微生物利用为能源或构建物质,如ATP、DNA和RNA等。

微生物中的酸性磷酸酶催化无机磷酸化合物的水解,将其转化为无机磷酸盐。

这个过程涉及多个微生物种类的共同作用。

3.化学沉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废水中的无机磷酸盐与一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或铝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物(如FePO4或AlPO4)。

这些沉淀物凝聚并沉积在污泥颗粒表面,随后通过污泥的沉淀或者微生物的吸附而从废水中去除。

微生物除磷过程的运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温度、pH值、DO (溶解氧)的控制等。

此外,废水中的硝酸盐浓度也会影响除磷效果,高浓度的硝酸盐会影响微生物体系的平衡和产生反向氮和磷的进一步转化。

不同微生物在除磷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其中可以发挥除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有聚磷菌、绿藻菌、硝化细菌等。

总的来说,微生物除磷过程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及化学沉淀等阶段的协同作用,将废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无机磷酸盐,并将其沉淀,实现磷的去除。

这种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法处理含磷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简介和分析

生物法处理含磷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简介和分析

生物法处理含磷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简介和分析生物除磷技术于80 年代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它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新陈代谢),将磷从污水中转移到污泥细胞中,从而排出处理系统的除磷技术;其除磷原理是基于聚磷菌在厌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氧条件下释放磷及在好氧条件下过剩摄取磷的原理,通过好氧- 厌氧的交替运行来实现除磷的方法。

1.生物除磷过程具体的生物除磷过程为:在厌氧条件下,兼性细菌聚磷菌受到抑制,它必须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碳源(溶解性BOD 的转化产物,即低分子挥发性有机酸(VFAs))来维持生存,并在细胞内将有机物转化为胞内碳能源储存物聚-β- 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戊酸(PHV)贮存起来,该过程所需的能量正是来自于聚磷的水解以及细胞内糖的酵解,从而完成磷的厌氧释放。

而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复, 它利用PHB/PHV 的氧化代谢产生的能量吸收超出自身生长所需的几倍的磷,并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

有关资料显示,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是厌氧条件下放出磷的11 倍之多,因此水体中的磷得以大量吸收到细菌细胞中,再随剩余污泥排出系统,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2.生物法除磷特点生物除磷是一种较为经济的除磷技术[5],该方法在合适条件下,可去除污水中90%的磷,现在多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磷含量低的情况。

其特点如下:(1)生物法除磷对废水中有机物浓度(BOD)依赖性强。

进水的BOD5/TP 比值大小,将影响除磷效果。

一般认为,若要使出水中的磷含量控制在1.0mg·L-1 以下,进水中的BOD/TP 应控制在20~30[6]。

因此,生物除磷及脱氮工艺适合处理中高BOD5(≥200 mg·L-1)的污水。

(2)生物处理效果受环境温度、pH、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

生物除磷适于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进行。

(3)泥龄长短对除磷脱氮效果亦有直接影响,因而生物处理部分应及时排泥,否则厌氧菌会分解污泥中的聚磷,导致磷的二次释放。

生物除磷的原理和工艺

生物除磷的原理和工艺

生物除磷的原理和工艺生物除磷的原理和工艺城市污水所含的磷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的排泄物及废弃物、工矿企业、合成洗涤剂和家用清洗剂等,所存在的含磷物质基本上都是不同形式的磷酸盐。

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工艺又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1、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在废水生物除磷过程中,活性污泥在好氧、厌氧交替条件下时,在活性污泥中可产生所谓的“聚磷菌”,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可超出其生理需要而从废水中过量摄取磷,形成多聚磷酸盐作为贮藏物质。

在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厂中,都能观察到聚磷菌对磷的转化过程,即厌氧释放磷酸盐——好氧吸收磷,也就是说,厌氧释放磷是好氧吸收磷和最终除磷的前提条件。

2、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⑴有机物负荷及其性质⑵温度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是十分大时,生物除磷都能成功运行。

试验表明,生物除磷的温度宜大于10℃,因为聚磷菌在低温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⑶溶解氧由于磷是在厌氧条件下被释放、好氧条件下被吸收而被去除,因此,溶解氧对磷的去除速率和去除量影响很大。

溶解氧的影响体现在厌氧区和好氧区两个方面。

⑷厌氧区的硝态氮在生物除磷工艺中,硝酸盐的去除是除磷的先决条件。

进入生物除磷系统厌氧区的硝态氮会降低除磷能力。

⑸泥龄由于生物脱磷系统主要是通过排除剩余污泥去除磷的,因此,处理系统中泥龄的长短对污泥摄磷作用及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决定系统的脱磷效果,以除磷为目的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龄一般控制在3、5~7d。

⑹pH值生物除磷系统合适的pH值范围与常规生物处理相同,为中性和弱碱性。

较高的pH值会导致磷酸钙的沉积,堵塞管道,影响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3、生物除磷的典型工艺典型工艺为A/O除磷工艺,由活性污泥反应池和二沉池构成。

活性污泥反应池分为厌氧区和好氧区,污水和污泥顺次经厌氧和好氧交替循环流动。

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池,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吸收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并释放出大量的磷,然后进入好氧池并在好氧条件下摄取比在厌氧条件下所释放的更多的磷,同时废水中有机物得到好氧降解,部分富磷污泥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处理系统,实现磷的去除。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本原理及参数)第四日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本原理及参数)第四日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本原理及参数)第四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常规生物法能满足COD Cr、BOD5、SS的去除率,但对氮、磷的去除率是有一定限度的,仅从剩余污泥中排除氮、磷,其去除率氮约10~25%,磷约12~20%,达不到排放要求,因此污水处理必须采用脱氮除磷工艺。

一、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历史:从60年代开始,美国曾系统地进行了氮磷物化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用物化法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处理大量城市污水经济上不合算,因此着手研究生物法脱氮除磷。

从70年代开始,采用活性污泥法脱氮已逐步实现工业化流程,1977年正式命名为A/O法。

A2/O法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而成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我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开展生物脱氮除磷研究,在80年代后期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有A2/O法、SBR 法及MSBR法、氧化沟法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二、生物脱氮除磷原理:1、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利用自然界氮的循环原理,采用人工方法予以控制。

首先,污水中有机氮、蛋白氮等在好氧条件下转化成氨氮,由硝化菌变成硝酸盐氮,这个阶段称为好氧硝化。

随后在缺氧条件下,有反硝化菌作用,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这阶段称为缺氧反硝化。

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就是氮的分解还原反应,反应能量从有机物中获取。

在硝化与反硝化过程中,影响其脱氮效率的因素是温度、溶解氧、pH值以及反硝化碳源等。

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增长速度缓慢,所以,要有足够的污泥龄。

反硝化菌的生长主要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有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反应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硝化阶段:足够的溶解氧(DO)值在2mg/L以上,合适的温度,最好20℃,不低于10℃,足够长的污泥泥龄,合适的pH条件。

反硝化阶段:硝酸盐的存在,缺氧条件(DO)值在0.5mg/L左右,充足的碳源(能源),合适的pH条件。

生物除磷过程

生物除磷过程

生物除磷过程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生物除磷这档子事儿!
你知道吗,污水里的磷就像个调皮的小捣蛋鬼,要是不把它好好收拾收拾,那可会惹出大麻烦呢!而生物除磷呀,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

想象一下,在那污水的大舞台上,微生物们就是一群神奇的魔术师。

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本领,能把磷这个小捣蛋鬼给抓住。

这些微生物呀,平时就潜伏在那里,等待着时机。

当污水流过来的时候,它们就开始行动啦!就好像一群小侦探,紧紧盯着磷,然后想方设法地把它弄到手。

它们会把磷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就像把宝贝藏起来一样。

这过程可不容易呢,就跟咱过日子似的,得有点耐心和技巧。

微生物们得适应各种环境,有时候污水太脏啦,它们也得咬咬牙坚持住。

而且呀,这生物除磷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它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

就像咱一个团队一起完成一个大项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作用。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通过这些小小的微生物,就能把污水里的磷给搞定。

这可比那些复杂的化学方法来得自然和环保多啦!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生物除磷,那污水里的磷会跑到哪里去呢?会污染我们的河流、湖泊,让水变得脏兮兮的,鱼儿都没法活啦!那多可怕呀!
所以说呀,生物除磷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呢!它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干净、更美好。

咱可得好好感谢这些微生物们,是它们默默地在为我们的环境做贡献呢!下次你再看到污水的时候,就想想那些努力工作的微生物吧,它们正在为了我们的美好家园而奋斗呢!这生物除磷呀,真的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保护环境的秘密武器,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你说是不是呢?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phostrip除磷工艺流程说明

phostrip除磷工艺流程说明

phostrip除磷工艺流程说明
phostrip除磷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磷元素,从而达到减少水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phostrip除磷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步骤协调配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phostrip除磷工艺的流程。

第一步:沉淀法去除颗粒物
因为磷元素通常都存在于废水的悬浮物中,所以首先需要使用沉淀法去除颗粒物的存在。

这一步通常采用混凝剂将废水中的颗粒物固结在一起,形成大颗粒物质,从而便于后续的过滤处理。

第二步:生化法
生化法是将混凝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杂质。

在这个阶段,通常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实现生化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废水的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

第三步: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它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磷元素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阶段,通常使用化学物质将废水中的磷元素和金属离子沉淀下来,形成一个固体磷铝混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磷元素,从而减轻水体污染。

第四步:沉淀沉淀法
沉淀沉淀法是最后一个步骤。

在这个阶段,通过让废水在一个沉淀池中缓慢流动,以去除废水中还剩下的杂质和含磷物质,确保废水的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总的来说,phostrip除磷工艺流程是非常精细的,需要多重步骤协同工作,才能够达到对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

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提升,phostrip除磷工艺不断完善,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生物脱氮除磷传统工艺脱氮的传统工艺自然界中氮一般有四种形态: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生活污水中的氮主要形态是有机氮和氨氮。

有机氮占生活污水含氮量的40-60%,氨氮占50-60%,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仅占0-5%。

污水生物脱氮的可能途径传统上,通过两步生物反应,即硝化(NH+4→ NO-3)与反硝化(NO-3→N2),实现污水的生物脱氮。

硝化反应可表示为:亚硝化反应NH4+ + O2 + HCO3- → NO2- + H2O + H2CO3+ 亚硝酸菌硝化反应NO2- + NH4+ + H2CO3 + HCO3-+ O2 → NO3- + H2O + 硝酸菌总反应NH4+ + O2 + HCO3- → NO3- + H2O + H2CO3 + 微生物细胞反硝化反应如下:NO3- + CH3OH + H2CO3 →N2↑+H2O + HCO3-+微生物细胞生物脱氮工艺传统生物脱氮存在哪些问题?首先,需要充分地氧化氨氮到硝酸氮,要消耗大量能源(因为曝气);其次,还需要有足够碳源(COD)来还原硝酸氮到氮气。

除磷传统工艺磷最常见的形式有:无机磷: 磷酸盐(H2PO4-、HPO42-、PO43-);聚磷酸盐;有机磷。

生活污水中的含磷量一般在10-15mg/L左右,其中70%是可溶性的。

活性污泥在好氧、厌氧交替条件下时,活性污泥中可产生所谓的“聚磷菌”。

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从废水中过量摄取磷,形成多聚磷酸盐作为贮藏物质。

排放的剩余污泥中的含磷量在6%左右(污泥干重)。

A/O除磷工艺系统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一般污水处理既需要脱氮,也需要除磷,是否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实现氮磷同时去除?A/O工艺生物除磷脱氮生化代谢模型脱氮除磷的新工艺脱氮新工艺1.中温亚硝化(SHARON)亚硝化/反硝化脱氮即(NH4+ → NO2-) ,(NO2- → N2)硝化作用NH4+ + 1.5O2 →→→→ NO2- + H2O + 2H +NH4+ + 2O2 →→→→ NO3- + H2O + 2H+节约O2 25%脱氮作用6 NO2- + 3CH3OH + 3CO2 →→→→ 3N2 + 6HCO3- + 3H2O6 NO3- + 5CH3OH + CO2 →→→→ 3N2 + 6HCO3- + 7H2O节约 CH3OH 40%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最小污泥龄与温度关系SHARON工艺的基本工作原理便是利用温度高有利于亚硝化细菌增殖这一特点,使硝化细菌失去竞争。

生物除磷的机理及工艺

生物除磷的机理及工艺

生物除磷的机理及工艺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性难题,其中磷是主要限制因子。

生物除磷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污泥产量少、运行费用较低、便于操作和磷的回收等优点。

在介绍PAO和DPB除磷原理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生物除磷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应用较多的除磷工艺,以供污水防治参考。

Abstract The phosphorus is the limited nutrient in eutrophication of the waterbody,which is a significant worldwide problem.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removal of phosphorus in waterbody is structure simple,sludge production less,low-cost,convenient in operation and reclaimation.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PAO and DPB,the updated progresses and processes in biological removal of phosphorus in waterbody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trol of waste water.Key words eutrophication;wastewater;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一般来说,有机碳、磷、氮、钾、铁等多种元素均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通过采取处理,有机碳含量有所降低,除氮、磷外,其他成分在富营养化发生过程中的需求量极低,不能成为限制因子。

污水处理生物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生物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生物除磷工艺(一)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工艺)当以除磷为主时,可采用无内循环的厌氧/好氧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厌氧/好氧工艺流程1.设计参数A/O工艺生物除磷设计参数见下表A/O工艺生物除磷设计参数2.工艺计算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的工艺计算包括厌氧池(区)容积、好氧池(区)容积。

具体计算公式见下表。

A/O工艺生物除磷容积基计算公式(二)弗斯特利普(Phostrip)除磷工艺Phostrip工艺是由Levin在1965年首先提出的,该工艺是在回流污泥的分流管线上增设一个脱磷池和化学沉淀池而构成的,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该工艺将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中增设厌氧释磷池和化学沉淀池。

工艺流程为:部分回流污泥(约为进水量的10%~20%)通过旁流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的停留时间为8~12h,使磷由固相中释放,并转移到水中;脱磷后的污泥问流到好氧池中继续吸磷,厌氧池上清液含有高浓度磷(可高达100mg/L以上),将此上清液排入石灰混凝沉淀池进行化学处理生成磷酸钙沉淀,该含磷污泥可作为农业肥料,而混凝沉淀池出水应流入初沉池再进行处理。

Phostrip工艺不仅通过高磷剩余污泥除磷,而且还通过化学沉淀除磷。

该工艺具有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双重作用,所以Phostrip工艺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

Phostrip工艺比较适合于对现有工艺的改造,只需在污泥回流管线上增设少量小规模的处理单元即可,且在改造过程中不必中断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Phostrip工艺受外界条件影响小,工艺操作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且稳定。

但该工艺存在流程复杂、运行管理麻烦、处理成本较高等缺点。

四、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需要同时脱氮除磷时,可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

A2/O工艺脱氮除磷流程(一)一般规定进入系统的污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脱氮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与总凯氏氮(TKN)之比宜大于4;(2)除磷时,污水中的BOD5与总磷(TP)之比宜大于17;(3)同时脱氮、除磷时,宜同时满足前两款的要求;(4)好氧池(区)剩余碱度宜大于70mg/L(以碳酸钙CaC03计);(5)当工业废水进水COD超过1000mg/L时,前处理可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等厌氧处理措施;(6)当工业废水进水的BOD5/COD小于0.3时,前处理需采用水解酸化等预处理措施。

污、废水_深度处理——除磷的微生物学原理与工艺

污、废水_深度处理——除磷的微生物学原理与工艺
聚磷分解形成的无机磷释放回污水中,这就是厌 氧释磷。
好氧环境中
进入好氧状态后,聚磷菌将储存于体内的PHB 进行好氧分解并释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的生理活动, 部分供其从污水中变本加厉地、过量地摄取磷,以 聚合磷酸盐(Ploy-P)的形式贮藏在菌体内而形成高 磷污泥,这就是好氧吸磷。通过剩余污泥排出。
普通活性污泥法通过同化作用除磷率可以达到 12%~20%。而具生物除磷功能的处理系统排放的剩 余污泥中含磷量可以占到干重5%~6%,去除率基本 可满足排放要求。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820.12.801:5601:56: 0301:56:03Dec -20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1时56分3秒T uesday, December 08, 2020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原理与工艺
1、生物法除磷原理
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能够过量 的,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 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形式贮藏在菌体 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外,达到 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厌氧放磷:
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将体内的聚 磷分解产生能量,释放PO43-
一部分能量用于吸收外界可 溶性脂肪酸,形成PHB
A2/O法由厌氧池和好氧池组成,能 同时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及磷
原污水
(释放磷)
曝气池 (BOD去除
吸收磷)
沉淀池
(厌氧)
(好氧)
处理水
回流污泥(含磷污泥)
厌氧-好氧除磷工艺流程
剩余污泥
含磷污泥 用作肥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过对空白试验和加填料后氧化沟系统的除磷效果的实验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加填料后生物膜对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过程的影响,是否有生物膜重新释放磷的情况,并从机理上分析其原因。

2、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厌氧状态、厌氧时间、回流污泥量、污泥龄、碳源等各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来分析他们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工况下进行生物系统除磷研究。

各参数情况:①污泥回流量和厌氧状态:厌氧池的污泥回流量是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试验中,既要防止污泥回流量大,带入的硝态氮过多,对厌氧状态产生影响,从而抑制聚磷菌进行磷的释放而影响整个系统的除磷效果;又要避免污泥回流量过小,进入厌氧池的聚磷菌相应减少,同样影响系统的除磷能力。

因此,需严格控制污泥回流量。

②污泥龄:对于生物除磷系统,污泥龄的长短对污泥摄磷作用及剩余污泥排放量有直接的影响。

污泥龄越长,污泥含磷量越低,去除单位重量的磷需要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多,而且由于聚磷菌可利用有机质的不足使污泥发生“自溶”现象,致使磷的溶解和排泥量的减少进而导致除磷效果的降低;污泥龄越短,污泥含磷量越高,污泥的产磷率也越高,使得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而去除的磷量也就越多。

而在脱氮除磷相结合的工艺中,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污泥龄上存在着矛盾,污泥龄太高,不利于磷的去除;污泥龄太低,硝化菌无法存活,且污泥龄过大也会影响后续污泥处理。

因此
因为试验中两类微生物共用一个污泥回流系统,整个系统的污泥龄需要控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使系统兼具脱氮除磷的效果。

③厌氧停留时间:生物除磷要提供充分的厌氧时间,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地接触混合,有利于磷的有效释放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充分吸收,充分的厌氧释磷才能为后续的好氧吸磷和排泥除磷创造较好的条件。

但是,厌氧反应时间过长,如果水中的的有机基质几乎消耗完了,聚磷菌处于内源呼吸期,就会出现无效释磷,进而造成在后续的好氧条件下不能过量吸磷,使出水中TP浓度升高,达不到除磷的目的。

根据参考资料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厌氧停留时间2h就能达到释磷,时间过长,则会“无效释磷”。

在实验研究中,可以分别选择1h、
1.5h和2h等几个厌氧段时间。

④提高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的比例: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运行中,有硝态氮时,反硝化菌可以直接利用易降解有机物质,导致聚磷菌无法得到足够的碳源而影响生长,所以要设法避免厌氧区硝态氮的存在,解决回流污泥中硝态氮问题,才能确保良好的厌氧状态。

同时要提高兼性细菌将可溶解有机物向聚磷菌可利用有机物的发酵转化量,确保聚磷菌在厌氧段的碳源需求量。

尽量降低有机物质、氨氮等的浓度,这些物质过高会导致其它菌群的增长优势,也会影响聚磷菌的比例。

另一方面,提高活性污泥浓度也可以提高活性污泥中聚磷菌的比例。

在常规活性污泥中,聚磷菌含量比较少,属于弱势菌群。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污泥浓度下,微生物比增殖速率不同,而提高污泥浓度可以增加微生物比增殖速率,使弱势菌群增长速率有
超过优势菌群的可能,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提高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的比例。

⑤与反硝化菌对碳源的竞争:在活性污泥法除磷中,存在着两类有机物:第一类为乙酸、甲酸和丙酸等低分子有机酸,是聚磷菌可以直接利用的基质,当它们存在时磷的释放速率较大;第二类为乙醇、柠檬酸、甲醇和葡萄糖等,它们必须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第一类物质后,才能被聚磷菌利用。

厌氧环境下反硝化和释磷存在对碳源的竞争,是由于厌氧区存在较多的硝酸盐,反硝化菌会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消耗进水中有机碳源,存在着争夺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矛盾。

所以,如果厌氧区有机物能转化为充足的第一类有机物,也就是说,在厌氧段聚磷菌可直接利用有机物充足,那么就会减少硝酸盐对磷释放的影响,从而提高除磷效果。

3、通过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生物系统除磷动力学模型(或者对已有模型进行验证),对各个参数的选取进行优化,以提供良好的厌氧状态,充足的厌氧释磷过程和菌磷菌可利用的有机物,避免过长的污泥龄以及提高活性污泥中除磷有效成分(聚磷菌)含量,促进生物除磷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