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一词领全诗型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一词领全诗型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一词领全诗型本网站为您精心整理了高考汉语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方法:一个词引领整个诗歌类型。
有关更多相关信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
请注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一词领全诗型1.提问方式:一个词是整首诗的关键。
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个回答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考虑词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
答题示例1:在一个春夜,李白在洛杉矶听到长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在这夜曲中,听到折断的柳树,谁能感受不起故乡的感觉?“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珍爱遥远的未来”,诗的主题是乡愁(第一步)。
这种想家的感觉是由听到“折柳”的笛声(第2步)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整首诗的关键。
答题示例2:江阴富源堂戴富谷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没有山可以遮住你的眼睛,淮南的极地眼睛遍布中国。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的山遮目”是这首诗中最有表现力的。
你觉得怎么样?请简要分析一下。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回答例3:山行即事王质天空中的浮云是蓝色的,谈论着阴天和晴天。
雨淋湿了衣服,风吹清了袖子。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
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 一种水生植物。
② 酲: 在这首诗中,醉后谵妄就像一种疾病感,指的是情绪低落的表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与备考方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与备考方法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思想。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
2、事物形象:象征义+手法+人格化形象+情感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诗中的梅花意象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说明。
梅花孤独一枝,在形象上高洁、寂寞,无人问津。
诗人采用了托物言志与象征手法。
由物及人,梅花即诗人自己罢官后不得起用的自身写照。
诗人想借梅花形象,表明自己跟梅花一样高洁寂寞、怀才不遇、无人赏识。
3、.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
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
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4、诗歌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四大方面:一、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二、表现手法: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 白描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三、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比喻(比兴) 夸张借代四、行文结构:过渡铺垫(伏笔)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一、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②衬托。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
或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③含蓄。
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
④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篇一】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必备知识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必备知识
想答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就要会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和了解诗歌鉴赏用到的常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必备知识,供参考。
1古诗歌鉴赏七题型及答题技巧(1)“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幺?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
哪个更好?为什幺?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幺?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幺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是语文试卷中一道必考题,很多学生都在这道题上栽过跟头,但是诗歌鉴赏也不是特别难的题,应对它,也是有方法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人物形象设问方式: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1、性格+身份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答题示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个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式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
式大全
很多人想知道怎幺去解答高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一些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严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供参考!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幺字?为什幺?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幺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模板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模板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模板是什幺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1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是什幺一、方法总论考纲概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解题步骤:【第一步】抓关键点:(1)上看:看语文诗歌题目,圈出诗眼(某一重点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释题解,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找出每句诗的重点词语,特别注意诗歌中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寂寞)。
语文诗歌的后半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歌的主旨所在。
这一步可以归纳为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审清题目要求,弄清答案的赋分点。
简单的小问题问什幺答什幺,复杂的大问题内容一般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内容附后);(2)手法表现的语文内容,即结合诗句,分析写作手法和技巧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幺特点,或者是抒发(表明)了什幺样的思想情感或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什幺样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上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上述三个方面在不同的类型题中侧重点不一样,问什幺答什幺是回答的重点,也是比较稳妥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此诗写了什幺内容,用了什幺手法,表达了什幺情感。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幺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 、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
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
2 、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
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自然要理解其“豪放语”,读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自然不会说它“直抒胸臆”,因为作者属婉约派,特点是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隽永、细腻缠绵。
3 、品局部,抓住关键高考题往往从关键词语(诗眼)出发,提摄全篇,这其实正好是读诗的一个突破口。
上文已谈及,此不赘述。
4、看注释,破解难点高考试卷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的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
一方面是对文中的难点进行解释,一方面对诗歌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说明。
对这些内容,学生们在做题时,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
5 、抓整体,全面参照一抓全文意象情感(上文已谈)。
二抓尾联末句。
在前文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
尾句(联 )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
三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
(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一般方法(怎样写的 )第一,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考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是⾼考语⽂必考题型,⾼考语⽂诗歌鉴赏题怎么得⾼分?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考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家喜欢! ⾼考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分析意境型 1.提问⽅式:这⾸诗营造了⼀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诗描绘了⼀幅怎样的画⾯?表达了诗⼈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产⽣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
答题时三⽅⾯缺⼀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
考⽣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的语⾔再现画⾯。
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要⽤⾃⼰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般⽤两个双⾳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例】绝句⼆⾸(其⼀) 杜甫 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经过“⼀岁四⾏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题⽰例】此诗描绘了⼀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映⽇,春风送来花草的馨⾹,泥融⼟湿,燕⼦正繁忙地衔泥筑巢,⽇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
这是⼀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
表现了诗⼈结束奔波流离⽣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境(步骤三)。
分析表达技巧 表现⼿法分抒情⼿法、描写⼿法、修辞⼿法三⼤类。
提问⽅式 ⼀般提问:这⾸诗⽤了怎样的表现⼿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诗的表现技巧。
(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有何效果?) 抒情⼿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描写⼿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联想和想象 (3)对⽐。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对于高中语文中最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诗歌鉴赏题,高考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题型。
那么有哪些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模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了解了诗人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3.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4.看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
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三)答题的要求1.符合题目的要求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四)答题的角度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五)答题的格式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1)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谈能很好地表达出某种感情。
如: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对策小结:修辞方法及作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2)形式为内容服务,技巧为主旨表达。
不少鉴赏题由技巧切入,解题时须立足主旨,领悟情感,去赏析技巧运用的妙处。
但解题的前提是要学说行话,规范表达。
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1)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衬托(烘托和反衬)、对比、双关、互文、反复等。
(2)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3)表现方法,如:用典、象征、想象、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例05年高考试题2题第一问,只有抓住作者客居邯郸,思念家人的主旨,才可赏析到三、四句的情真意切、形象传神。
诗的主旨是游子思家,诗的三、四两句,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样写,不仅回应了上文“抱膝灯前影伴身”,诗人坐了多久,想了多久,诗中一字未提,而是通过第三句作了暗示:“想得家中夜深坐”,不是说明诗人自己也已“坐”到深夜了吗?用这种翻进一层的艺术手法,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至于家中人“说着远行人”什么?未做进一步阐发,给读者又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3)诗歌形象指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也包括人物形象。
感受形象的方法是抓住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古诗词阅读常常都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首先就是对于文人作者的背景不熟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1),愿斫五弦琴(2)[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答题总那么: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根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那么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那么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那么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那么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构造上答复〔即在构造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那么可按2的方式答复。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察。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那么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比照、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那么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比照、衬托、扬抑、挖苦〔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喜用术语:豪迈、大方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衬托、渲染、比照、双关、挖苦等等〔表现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技巧在高考语文考试中,鉴赏诗歌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理解和分析一首诗歌不仅需要对语言的敏感度,还需要了解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本文将介绍高考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基本知识点1. 诗歌的格式:在鉴赏一首诗歌之前,首先要了解诗歌的格式。
常见的格式有五言、七言和现代诗等。
掌握诗歌的格式有助于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语言。
2. 诗歌的体裁: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特点对于鉴赏诗歌非常重要。
例如,古代诗歌体裁有古体诗、词、曲等,而现代诗歌则有自由诗、长诗、短诗等。
对于每种体裁都要熟悉其特点,并能在答题时准确地判断出诗歌的体裁。
3.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在鉴赏诗歌时,要去感受诗中所表现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主题和情感。
关注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意境。
4. 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常常比较精练、简练,修辞手法多样。
鉴赏诗歌需要注意其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对偶等,以及特殊的词语运用和意象构建。
二、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在答题前,要先仔细阅读整首诗歌,了解其整体结构、意境以及表达的主题。
通过全面了解诗歌,我们能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2. 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在阅读诗歌时,要留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包括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
这些词语往往是表达诗歌主题和意境的关键。
3.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研究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了解诗歌的韵律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音感,而格律则与诗歌的格式和体裁有关。
4. 理解诗歌的意义:在答题时,要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和含义。
注意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从而能够正确地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5. 综合考虑:在诗歌鉴赏题中,往往会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
要综合考虑诗歌的格式、体裁、语言特点以及意境等因素,从而做出准确的答题。
总结:高考诗歌鉴赏是一个需要一定技巧和知识积累的考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三、分析句意型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另外一种问法: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应[2.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答案]1.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2.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2分)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另外一种问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2法。
3(1)[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②“人间多少闲狐兔。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中的诗词鉴赏一直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 2025 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一、读懂诗词1、了解作者及背景在鉴赏诗词之前,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比如,李白的诗歌多豪放飘逸,而杜甫的则多沉郁顿挫。
如果我们知道一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时所作,那么其中可能就蕴含着悲愤、无奈等情绪。
2、读懂题目和注释题目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关键的信息,比如诗词的题材、写作目的等。
而注释则可能会解释一些生僻的字词、典故,或者提供关于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补充说明。
千万不要忽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部分,它们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3、反复诵读诗词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变化,这些都能帮助我们体会诗词的韵味。
二、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灵巧。
2、表达方式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诗词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三、把握诗词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意象是诗词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具体事物。
比如,月亮常常代表思乡之情,梅花常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积累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快速理解诗词的情感。
2、意境意境是诗人通过描绘意象所营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专题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和说明诗歌中
没有说明这一种
返回
35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 一 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 • a 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 b 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
感触觉 味觉 嗅觉 • c 描写方法: •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 虚实结
合3 动静结合 4 点面结合5 白描 工 笔
16
分析意境型景物形象
06浙江卷16 阅读……6分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 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 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 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
自然图景;其
流水意象体现出温润柔
分析意境型
19
分析意境型
•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变式提问: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本诗或词
• 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的画面 特点准确 3 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2 概括氛围
• 答题套路: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
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心情;心境
②通过 等意象景物描写;构造了一幅 的画面;
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分析意境型
20
3了解形容意境特点常用术语 寥廓 雄奇 开阔 旷远 悲壮 悲凉 凄清 阴冷 幽静 萧 条 荒凉 冷落 衰败 孤寂 恬静 闲适 缠绵 清新 明丽 绚丽 壮丽 秀美 恬淡 朦胧 淡雅 空灵 苍凉 雄浑 旷 远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 奇优美 生机勃勃;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凄寒萧 条 繁华热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三、分析技巧型
精选ppt
11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 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
答题步骤: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精选ppt
18
C.分析语言特色
•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精选ppt
12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 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 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 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 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 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 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 握程度。
• 答题步骤:
•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精选ppt
17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
的心境(步骤三)。选ppt
7
第二种模式 分析全诗情感、主旨型
•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 诗的主旨是什么
•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 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
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
全诗的关键.
•
答题步骤:
•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
精选ppt
15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
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 定居成都草堂时。
•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
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
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
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
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
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
别的酸楚(步骤三)。
精选ppt
16
B.一词领全诗型
•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 答题步骤:
•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 什么内容
•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 (3)抒发什么情感
精选ppt
8
答题示例一: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精选ppt
13
四、分析语言特色
①解说语言的表层含义 ②分析语言的深层含义
A.炼字型 B.一词领全诗型 C.分析语言特色
精选ppt
14
A.炼字型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 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 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 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 技巧
精选ppt
1
高考答题模式类析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第二种模式:分析全诗情感型 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第五种模式:分析人物形象型
第六种模式:对比鉴赏型
精选ppt
2
一、分析意境型
精选ppt
3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
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 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 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精选ppt
4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 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象 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 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精选ppt
9
答题示例二: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
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
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
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
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精选ppt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
伤”。
精选ppt
5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