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15分钟微型课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品4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品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15e5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c.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读“鲈、饵、纵”等11个生字,会写“捞、饵、溅”等14个生字,理解“涟漪、翕动、抉择、告诫”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体条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学习生字词。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3)通过想象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一个如水的夜晚,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去附近的小岛上钓鱼。
就是那一次钓鱼,给小男孩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钓鱼的启示”。
(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2、齐读课题。
3、释题。
师:“启示”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二)检查生字词(小黑板出示):鱼饵鱼钩鱼鳃捕捞操纵抉择告诫实践皎洁沮丧诱惑溅起涟漪小心翼翼轻轻翕动不容争辩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解释词语。
a、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多指嘴巴。
)b、找近义词。
抉择(选择)告诫(劝诫)师:(拿出两只颜色不同的粉笔)我想从中选一只,能不能说“抉择”?(不能,“抉择”指很难的选择,可能是影响一生的选择。
)“告诫”什么时候能用呢?(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警告、劝诫)(三)概括课文。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简单的话讲一讲。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f510c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a.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读懂重点段落,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1、书写课题,释“启示”。
2、自由读,找出文中我获得的“启示”。
3、读“启示”,初步感知钓鱼这件事的“是”与“非”。
二、学习第2、3自然段1、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体会实践难。
2、自由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体会。
4、体会关键句,读中理解:指名读、反复读、齐读。
(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第4~9自然段1、出示插图,创设情境,深入领悟实践难。
(相机指导朗读。
)2、质疑问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鱼放回湖中?”3、自由读第4自然段,探究讨论。
四、总结课文理解父亲的真正用意,初步领会启示。
篇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1个会认字,学会14个会写字,理解“捕捞、辉映、剧烈、操纵、皎洁、乞求、沮丧、诱惑、告诫、抉择、实践、启示、不容争辩”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的心情变化,领会作者得到的启示。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其深刻含义的读书方法。
[核心目标][语言训练点]:读书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齐读词语(捕捞、得意、争辩、乞求、依依不舍、告诫、启示)2、指导将以上词语按顺序连成一段话,表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1、作者通过这件事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请用文章的话说一说(当我一次次地……却很难。
)板书:道德(易)——实践(难),理解词语:抉择、告诫、实践。
2、你能从生活实际中举例说明“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非的问题”吗?(1)要从斑马线过马路。
英语15分钟微型课教案
![英语15分钟微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1d65cb4afe04a1b071de7c.png)
英语15分钟微型课教案【篇一:《钓鱼的启示》15分钟微型课教案】《钓鱼的启示》课程设计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4.检验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2.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詹姆斯是谁吗?他是美国的一名著名的建筑师。
他为我国的广大读者所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因为他写了一篇短文,叫《做的对做的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情做的对做的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篇短文在选入我们的课本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新课文。
(板书钓鱼的启示)生:钓鱼的启示师: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师:同学们提出了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理解师:首先我们看一下,“启示”的意思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生:启发、启迪师:同学们真聪明!启示的意思就是启迪,启发,醒悟,觉醒,豁然开朗。
这个问题解决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读出这个句子。
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那为什么“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这样的启示呢?三细读感悟师: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然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生:作者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50640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钓鱼的启示》教案1【设计思路】《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34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理解,但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
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理解课文的内容不是难点,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就是父亲说的话: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要理解这个难点,必须从文中钓鱼这件事去理解,从我钓到大鲈鱼的得意,到放鱼时的依依不舍和沮丧来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体会“我”钓到鲈鱼时的得意和放鱼时的沮丧做为教学的重点,由体会这种心情的变化来理解道德实践的艰难,理解父亲的话。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纪律的好学生,冒昧地问一下,老师不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违反过纪律?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师:老师欣赏你们的坦诚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李卓然和周锦泽学习,学习她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遵守纪律,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律”。
做到这两个字很不容易。
今天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
他美好的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13课,《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9a5f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0.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学习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安排: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4、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学习过程: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猜一猜这本书叫什么——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2、介绍作者: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读生活这本书的朋友,詹姆斯·兰费蒂斯。
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
詹姆斯·兰费蒂斯的美好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
3、揭示课题: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的谜语导入,让孩子明白善于读懂生活,就会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范本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6e45d4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2.png)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即钓鱼的启示。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
2. 学会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受到启示,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文章、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1 教师播放钓鱼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1.2 学生分享对钓鱼的印象和经历。
2. 初读文章(10分钟)2.1 学生自读文章,理解大意。
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研读文章(15分钟)3.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探讨文章主题。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小组活动(10分钟)4.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钓鱼的启示。
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5分钟)5.1 教师总结文章主题和钓鱼的启示。
5.2 学生谈收获,提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计划。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6.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实地钓鱼,让学生亲身体验钓鱼的乐趣和意义。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钓鱼技巧和环境保护知识。
3. 开展班级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道德实践经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心得体会的质量,关注他们的思考和实践。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50bf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1.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3篇钓鱼的启示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钓鱼的启示教案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小结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
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一)出示小黑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吸引人的鱼。
1、师: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吸引?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①生汇报句子,看出鱼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鱼的大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②钓到这样大的鱼,我和父亲肯定很高兴,书上有个词就能看出。
结合文中的词语谈一谈。
读出作者钓到鲈鱼后的惊喜、得意。
(板书得意洋洋)还可以怎样读呢?③除了看出这条鲈鱼大,还能看出什么?说说。
(鲈鱼鲜美,营养丰富。
《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
谁再过过钓鱼的。
瘾。
③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2、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①生说难题。
②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爸爸:坚定,从哪儿看出?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a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7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e687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7篇)《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恳守信"的道德教育,《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2、利用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育同学朗读感悟力量、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像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2、这是一个很简洁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二)理解道德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缘由。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同学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争论。
3、汇报沟通,引领同学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1)这条鱼是我好不简单钓到的。
"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9181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7.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而这种抉择的勇气和力量需要从进行培养。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直接引题:板书课题,并齐读。
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初步理解课文小组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好后,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的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钓到鱼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逐句朗读指导,在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二)父亲的情感。
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女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父亲呢?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交流、指导把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有什么不同?理解“得”字,你从“得”密切协作了中体会到什么?讨论:父亲要把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小结:(三)学习课文后半部分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学生读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指导。
出示重点语句,体会“鱼”是指什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小结拓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这时,你怎么做?比如:父亲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课外拓展搜集有关道德休养的名言警句。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3a4e5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b.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钓鱼的启示》教案11、课前:可鼓励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
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2、基本教学思路:可抓住三个主干问题构成教学的三大板块,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体会“我”对大鲈鱼的喜爱,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之难。
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讲理,不爱“我”吗?抓住描写爸爸神态的细节和相关词句,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
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结合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启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来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3、理解“我”的心情变化时,可以抓以下重点词句:⑴“得意”:如“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可引导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⑵“急切”、不理解的心情:如“爸爸!为什么?”⑶委屈、难受的心情:如“‘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⑷“乞求”: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⑸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如“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到湖里。
”4、抓住描写爸爸动作神态细节,体会爸爸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态度:“我和爸爸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爸爸和我一样喜爱这鱼。
“爸爸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从情感说,爸爸也很舍不得放掉这条漂亮的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
“……父亲平静地说。
”──爸爸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又是不容争辩的,爸爸在道德抉择和实践上毫不含糊。
5、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得到启示,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落实这一单元重点时,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应基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受到真实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篇章。
2015课文《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五篇
![2015课文《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3678f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4.png)
2015课文《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五篇第一篇:2015课文《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2015课文《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2、教学难点: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
三、学情分析:《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
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
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所以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教学策略: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启示”二字用红笔写出。
齐读课题,教师问道:这个课题与你们以前见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生:启示是红色的字。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启示”二字用红笔标出? 学生汇报。
师:什么是“启示”?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简而言之,“启示”就是你从一件事中所明白的道理,那么这启示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看看你能不能根据“钓鱼”和“启示”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学生读文并分段。
汇报:说说你这两部分是怎么分的?(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钓鱼这件事?哪一段写的是我从中获得的启示?)学生汇报,教师在题目中相应标出:(1—10)钓鱼,(11)启示。
小学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15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3d24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b.png)
小学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15篇)小学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篇1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师: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设计理念:“黑板”使用权的易主,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表现自我的.欲望,这种亲身体验是主体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表征。
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文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
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练读中把课文逐步读正确、流利。
具体做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
设计理念: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他们将更乐于参与读书。
同桌、小组竞赛读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的目标。
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设计理念:创造始于问题。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教师可以放《渔舟唱晚》的古筝曲,或其它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练字的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
小学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案篇2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5f9ec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9.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1岁的詹姆斯钓到了他所见过的最大的一条鱼,但那是一条鲈鱼,按规定只有凌晨以后才可以钓鲈鱼,当时还差两个小时,父亲坚决让他放掉,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挣扎,他最终放掉了那条鱼。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规则,自觉是一个公民应有的修养。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6个。
2、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描写得特别细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并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生动形象的课文故事,将学文与导行相机结合,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难点:1、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描写得特别细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并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生动形象的课文故事,将学文与导行相机结合,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钓鱼的启示。
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钓鱼的启示是什么呢?)老师们往往逢公开课或优质课评选时费尽脑汁设计各种出人意料花样繁多的导课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有时却是本末倒置,占用了学生去读文思考的时间。
倒不如,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导入新课。
像李老师的这种导课方式,用时短,直接切入课文内容,同时在学生主动质疑当中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可谓多快好省。
二、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1、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翻开课本35页,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屏显生字:船坞遛狗压抑詹姆斯逆行扭动教诲嗖沉甸甸自由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沉甸甸齐读两遍。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27141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4.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11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字词:易错音:沮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
初中钓鱼的启示教案
![初中钓鱼的启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19a55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e.png)
初中钓鱼的启示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钓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引导学生从钓鱼活动中获得启示,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1. 钓鱼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在钓鱼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得启示。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学准备:1. 钓鱼工具和设备。
2. 教学课件和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钓鱼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钓鱼有什么了解?钓鱼需要注意什么?二、钓鱼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钓鱼的基本工具和设备。
2. 讲解钓鱼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强调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钓鱼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钓鱼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钓鱼启示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钓鱼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 引导学生从钓鱼活动中获得启示,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钓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钓鱼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钓鱼比赛,提高学生的钓鱼技能。
2. 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钓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钓鱼实践,让学生从钓鱼活动中获得启示,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安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同时,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5c43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7.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明确钓鱼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学生能掌握钓鱼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钓竿、钓鱼线、浮漂、鱼钩、鱼饵、钓鱼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观察一段钓鱼的视频,并展示一些钓鱼用具,激发学生对钓鱼的兴趣。
2.提问:你们了解钓鱼吗?你们想学习钓鱼吗?为什么?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向学生简要介绍钓鱼的启示意义,如:耐心、观察力、团队合作等。
2.讲解钓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选择鱼饵、调整浮漂、选择钓点、投饵、放线、控制浮漂、收线等。
三、模拟操作(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钓竿,让学生模拟钓鱼的过程,其中一人扮演“钓鱼者”角色。
3.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钓鱼者的操作流程和技巧。
4.每组完成钓鱼操作后,进行展示和讨论,学生互相交流经验和技巧。
四、实际操作(20分钟)1.带领学生来到附近的河湖或人工养殖池塘,进行实际的钓鱼操作。
2.老师示范如何找到适合的钓点,如何投饵和放线。
3.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钓鱼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回到教室,进行钓鱼经验总结。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总结钓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引导学生思考:钓鱼过程中的观察力、耐心和团队合作对于成功钓到鱼有什么作用?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找一本关于钓鱼的书籍或者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钓鱼知识,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钓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钓鱼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
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总结思考,能够让学生将钓鱼的启示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设计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f1ea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5.png)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钓鱼经历所得到的启示。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自律意识。
3. 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启示。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自律意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启示,联系自身实际。
2.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钓鱼的启示》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钓鱼的启示》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钓鱼的启示》,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启示。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将课文中的启示运用到生活中。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课文中的启示的。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题,根据课题要求,设计一个关于课文《钓鱼的启示》的实践活动。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活动方案,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钓鱼的启示》,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中提炼出启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自律意识。
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小组活动环节,学生能够合作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培养了团队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实践活动(15分钟)1. 各小组展示设计的关于《钓鱼的启示》的实践活动方案。
《钓鱼的启示》精品教案
![《钓鱼的启示》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efa9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5.png)
《钓鱼的启示》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钓鱼的启示》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启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律自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钓鱼的启示》的主要内容及其寓意。
(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3)从课文中提炼出的启示和道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的理解。
(2)学生对启示的运用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钓鱼的启示》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钓鱼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阅读感悟。
3. 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书写与运用。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出的启示和道理。
(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启示的理解与体会。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得到的启示的短文。
2. 家庭作业:复习课文,熟记生字词,准备下一节课的测试。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钓鱼的启示》小学教案
![《钓鱼的启示》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d7681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9.png)
《钓鱼的启示》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钓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耐心、细心、有毅力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1)教师出示钓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钓鱼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钓鱼的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 生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跟读和记忆。
(2)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交流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3)教师选取重点生词,进行情景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钓鱼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生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生词。
(3)教学挂图:展示钓鱼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钓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的启示》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4.检验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2.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詹姆斯是谁吗?他是美国的一名著名的建筑师。
他为我国的广大读者所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因为他写了一篇短文,叫《做的对做的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情做的对做的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篇短文在选入我们的课本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新课文。
(板书钓鱼的启示)
生:钓鱼的启示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
师:同学们提出了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理解
师:首先我们看一下,“启示”的意思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生:启发、启迪
师:同学们真聪明!启示的意思就是启迪,启发,醒悟,觉醒,豁然开朗。
这个问题解决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读出这个句子。
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那为什么“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这样的启示呢?
三细读感悟
师: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然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作者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师:同学们说作者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那这条鲈鱼是怎样的诱惑人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是一条诱惑人的鱼?
生:“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ī)动着。
”
师:对从“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条诱人鱼,它又大又漂亮。
(板书钓鱼大漂亮)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两句中体会到作者调到这条大鱼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得意
师:对,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作者钓到大鱼时是得意的。
(板书得意)
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父亲看了看表,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剩2个小时。
父亲为了教育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要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
师:对了,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剩2个小时,父亲为了教育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要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
读5~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联系上下文,与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一起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急切、委屈难受、祈求、依依不舍
师:首先是急切,哪句话体现了我急切的心情?“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
(板书急切)
之后是委屈、难受的心情。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
(板书委屈)
委屈、难受之后是“乞求”。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板书乞求)
最后于是在那样放回湖里的?对,“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到湖里。
”所以最后“我”是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的把鱼放走了。
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是我做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10、11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同学们一定都注意到了这句话“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里的“鱼”指的还是那条大鲈鱼吗?
生:不是。
“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师:不是,其实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
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会像我们文章的作者詹姆斯一样遵守道德规则。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本文的启示并用心记住它。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我和大家一样,深受感动,我想把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
(板书: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
生:齐读黑板上的格言。
四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的内心不仅充满了对文中那位父亲的崇敬之情,更为作者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而成长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感到高兴。
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们必将会成为有道德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钓鱼大漂亮——惊喜得意
放鱼急切——委屈——乞求——无可奈何——遗憾
启示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