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固定污染源采样频次
![固定污染源采样频次](https://img.taocdn.com/s3/m/26aa8de4da38376baf1faef7.png)
氯气
串联,O.2L/min 到吸收液 明显褪色或 60min
HJ 688-2013 HJ 688-2013 HJ 549-2016 HJ 549-2016 HJ/T30-1999
采样方法
1 小时 采样 次数
样品总 数量
2.0L/min*45min/次*3 次
3
6个
2.0L/min*60 min
1
2
0.5L/min*45min/次*3 次
串联,O.3L/min 采集 5~30min
HJ 543-2009
0.3L/min*45min/ 次*3 次
3
6个
焚烧
炉)
汞(其 他)
串联,O.3L/min 采集 5~30min
HJ 543-2009
0.3L/min*60 min
1
2个
欢迎共阅
类
型
标准要求
分析方法
采样方法
1 小时 采样 次数
样品总 数量
1
1个
染 VOC、三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3 个 DB44/814\815\
源 甲苯
样品
816\817-2010
0.3L/min*15 min/次*3 次/h
3
3个
油烟 类型
危险废物焚 烧炉
生活垃圾焚 烧炉
连续采样 5 次,每次至少 采集 10min
GB 18483-2001
等速*10 min/次*5 次/h
定
HJ/T 29-1999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 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采集 3 个滤筒
3
3个
污
污染物中尘氟和气氟共存
染
时,用烟尘采样方法进行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探讨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aaf4b6b0b1c59eef8c7b48e.png)
Ke o d : xdsucsnt gnoief e yw rs fe re ;ioe x ;xd—pt tl lc o t r esN( 一np t 1 i o r d i o ni et l i po s; 1 a h )一e yee i n i e ae r y c c y t l a ed— h n d mi
hy r e o i e s e to hoo ty d o h rd p cr p t me r
继 烟 ( ) 、 氧化 硫 等 重 点控 制 大 气 污 染物 粉 尘 二
之后 , 氮氧 化物 的污 染 及 控 制 问 题 越 来 越 受 到公 众
和环保 界关 注 。 目前 国内对 固定污 染 Fra bibliotek 中氮氧 化物
王 丽 华 , 绍 军 娄
( 内蒙古 包钢 钢联 股份 有 限公 司技 术 中心 , 内蒙古 包 头 04 1 ) 10 0
摘
要: 文章对定 电位 电解 法和盐酸萘 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 了对 比实验 , 证实两种方法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
探讨定 电位 电解法 在固定源氮氧化物监测 中的具体应用 , 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好 的参考价值 。
关 键 词 : 定 污 染 源 ; 氧化 物 ; 电位 电 解 法 ; 酸 萘 乙二 胺 分 光 光 度 法 固 氮 定 盐 中图 分 类 号 : 5 0 2 X 1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53 ( 0 1 0 —0 8 0 10 4 8 2 1 ) 1 0 3— 2
HJ 693-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693-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44bf78f46527d3240ce0b3.png)
3.4 量程漂移 span drift 在测定前后,仪器对相同标准气体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3.5 系统偏差 system bias 标准气体直接导入仪器主机进气口(直接测定模式)得到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气体由采样管端导入仪
器(系统测定模式)得到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8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的设置符合GB/T 16157、HJ/T 373和HJ/T 76的规定。仪器的采样管前端尽量靠近
2
排气筒中心位置。
9 分析步骤
9.1 量程校准 仪器按本标准 9.2 条的步骤测定标准气体,若示值误差符合 7.1.2 条(2)的要求,仪器可用。否则,
需校准。 校准方法: (1) 气袋法:先用气体流量计校准仪器的采样流量。用标准气体将洁净的集气袋充满后排空,反复
4 方法原理
抽取废气样品进入主要由电解槽、电解液和电极(包括三个电极,分别称为敏感电极、参比电极和 对电极)组成的传感器。NO或NO2通过渗透膜扩散到敏感电极表面,在敏感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 应,在对电极上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反应式如下:
NO 2H O HNO 3H 3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NO 2H 2e NO H O
(1)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仪器的主机、采样管(含滤尘装置和加热装置)、导气管、除湿 冷却装置,以及其它装置。
(2) 将加热装置、除湿冷却装置及其它装置等接通电源,达到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 (3) 打开主机电源,以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为零气,进行仪器零点校准。 9.2.2 样品测定 零点校准完毕后,将仪器的采样管前端置于排气筒中,堵严采样孔,使之不漏气。待仪器示值稳定 后,记录示值,每分钟至少记录一次监测结果。取5min~15min平均值作为一次测定值。测定期间内, 为保护传感器,应每测定一段时间后,依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用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清洗传感器。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8f2a80b25c52cc58bd6bef4.png)
有组织:串联2个10ml甲基橙吸收液的多孔玻板
0.2L/min采至褪色。
若采样过程中未褪色则
采集60min。样品常温
下保存15天
hj 547-2009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气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
串联2个(30~40)mlNaOH吸收液,(0.5~1)L/min
采集(10~30)mi n
0〜4C保存,5天内测定
氰化氢
污染源
hj/t 28-1999固定污染源排
有组织:串联2个20ml吸收液多孔玻板瓶,
2~5C密封避光保存,
项目
性质
分析标准
样品采集方式
备注
废气
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仪器直读
3mg/m(以NO计)二
693-2014
氧化氮3mg/m
污染源
按顺序串联一个空多孔玻板吸收瓶,一支双球形氧化:
/ [//Mn
废气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
氮氧化物
管,两支各装75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放于
避光、密圭寸3~5C保
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
冰浴中,0.05~0.2L/min流量米气至第二个吸收瓶呈
688-2013)
等速米样:用滤筒过滤,后串联3个75ml冲击式吸 收瓶,第3个为空瓶,采集时间不少于20min
恒流米样,串联2个30ml多孔玻板瓶,2L/min米
集20~60min
常温下保存一周
氯气
污染源
废气
HJ/T 30-1999固定污染源排
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
光度法
无组织:串联2个10ml甲基橙吸收液的多孔玻板
右不能立即分析,
环境空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SO2时NO和CO的干扰分析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SO2时NO和CO的干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312ff743323968001c928b.png)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SO2时NO和CO的干扰分析摘要:SO2是废气中主要的污染因素,是酸雨的主要成因,因此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所以需要加强对其的检测。
定电位电解法是比较成熟的便携式的测量SO2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定电位电解法测定SO2时NO和CO的干扰进行分析。
关键词:SO2;定电位电解法;NO;CO;干扰引言在一般的锅炉废气监测中,SO2是必测项目,但由于锅炉废气组分复杂,因此准确测定废气中SO2的含量有一定难度。
国家标准方法采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SO2。
定电位电解法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缺陷。
现场测试过程中发现,不仅是氟化氢和硫化氢会对SO2测定产生干扰,湿度、抽气速率和烟道负压等也会对测定过程产生干扰,这些都可以在现场发现并消除。
但废气中的CO和氮氧化物对SO2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干扰较难消除,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含低浓度的SO2和较高浓度的CO和氮氧化物的废气样品时,所得SO2的测定值会偏高。
一、定电位电解法的优点定电位电解法是现在较先进的SO2测定方法,对废气中的共存物质有较强的干扰能力,还能免除吸收效率,采样剂量、试剂质量及分析操作等带来的误差,特别是现场采样分析时具有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且携带方便的优点。
二、试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3012H型自动烟尘气测试仪,GasmetDX4020型便携式傅里叶红外气体测试仪,PQ-2型静态配气装置,10L塑料配气袋。
CO标准气体,NO标准气体。
2.2试验方法1)CO对SO2示值干扰试验用静态配气装置,配制CO系列气体、CO和SO2混合系列气体,用自动烟尘测试仪依次测定SO2的质量浓度。
2)NO对SO2示值干扰试验用静态配气装置,配制NO系列气体,用自动烟尘测试仪依次测定SO2的质量浓度。
3)CO和NO对SO2示值干扰试验配制NO和CO混合系列气体,用自动烟尘测试仪依次测定SO2的质量浓度。
三、结果与讨论3.1CO的干扰拟合按试验方法测定已配制的CO系列气体,测得SO2的质量浓度见表1。
氮氧化物的测定
![氮氧化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b9bdda89eb172ded63b7b4.png)
氮氧化物的测定(依据HJ 693-2014)1含义1.1氮氧化物指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以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形式存在的氮氧化物。
分析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定电位电解法。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一氧化氮3mg/m3(以NO2计),二氧化氮3mg/m3;测定下限为一氧化氮12mg/m3(以NO2计),二氧化氮12mg/m3。
3 术语和定义3.1校准量程仪器的校准上限,为校准用标准气体浓度值(若多点校准则为校准用最高标准气体浓度值)。
校准量程(以下用C.S.表示)的选择要适当,所测气态污染物平均浓度应在C.S.的20%~100%之间,不得超过C.S.。
当测定低浓度的氮氧化物(NOx)时,为实现数据质量目标,不要选择过高的C.S.。
C.S.应小于或等于仪器的满量程。
3.2 零点漂移在测定前后,仪器对相同零气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3.3量程漂移在测定前后,仪器对相同标准气体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3.4系统偏差标准气体直接导入仪器主机进气口(直接测定模式)得到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气体由采样管端导入仪器(系统测定模式)得到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4 方法原理抽取废气样品进入主要由电解槽、电解液和电极(包括三个电极,分别称为敏感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组成的传感器。
NO或NO2通过渗透膜扩散到敏感电极表面,在敏感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在对电极上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
反应式如下:NO + 2H2O→ HNO3 + 3H+ + 3e (1)NO2 + 2H+ + 2e →NO + H2O (2)或NO2 + 2e →NO + O2–(3)1与此同时产生极限扩散电流i。
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电子转移数Z、法拉常数F、气体扩散面积S、扩散常数D和扩散层厚度ð均为常数,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极限扩散电流i的大小与NO或NO2的浓度(ρ)成正比。
常见的监测项目的规范采样方法
![常见的监测项目的规范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56c0885fbfc77da369b102.png)
硫化碳解吸气
相色谱法(B)
排气筒温度较高时,应对
采样管予以水冷或空气冷
空气质量 恶臭
的测定 三点比
13 臭气浓度 较式臭袋法
GB/T 14675-
1993
却,使进入采样袋气体温 度接近常温。采样时应根 据排气状况的调查结果, 确定采样的时机和充气速 度,保证采集的气体样品 具有代表性。正式采样
前,用被测气体充洗采样
烟气黑度
染源排放烟气 的测定林格曼
烟气黑度图法
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 放的灰色或者黑色烟 气在排放口处黑度的 监测,不适用于其他 颜色烟气的监测
每分钟观测4次,观察者 不宜一直盯着烟气观测, 而应看几秒钟后停几秒 钟,每次观测(包括观看 和间歇时间)约15S,联 系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
少于30min,
HJ 973-2018
却至室温,用感量0.1㎎
1996固定污染
天平称量,两次重量之差
3
烟尘
源排气中颗粒 物测定与气态
测定固定污染废气中
应不超过0.5㎎。检查系 统是否漏气,原则上每个
污染物采样方
点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法
3min,或采满1m³,各点
采样时间应相等,每次采
样,至少采取三个样品,
取其平均值。
4
HJ/T 398-
2007 固定污
适用于固定污染源
统,并放置于冰浴中,以 0.05-0.2L/min的流量,
度法 HJ/T
采气至第二个吸收瓶呈微
43-1999
红色,停止采样。记录采
样流量、时间、温度、气
压,密封吸收瓶进、出
口,避光运回实验室
2 氮氧化物
取两支内装 10.0ml 吸收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环境监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3314ca31126edb6e1a1036.png)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监测项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监测人员:复核人:审核人:报告日期: 2013 年 8 月日**********************一、监测项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氮氧化物二、监测人员****三、监测日期2013.8.四、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监测方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方法来源:《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2003)五、方法原理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为:被测气体由进气孔通过渗透膜扩散到敏感电极表面,在敏感电极、电解液、对电极之间进行氧化反应,参比电极在传感器中不暴露在被分析气体之中,用以为电解液中的工作电极提供恒定的电化学电位。
被测气体通过渗透膜进入电解槽,传感器电解液中扩散吸收的一氧化氮发生如下的氧化反应:NO+2H2O→HNO3+3H’+3e与此同时产生对应的极限扩散电流i,在一定范围内其大小与一氧化氮浓度成正比,即:在一定工作条件下,电子转移数Z、法拉第常数F、气体扩散面积S、扩散常数D和扩散层厚度δ均为常数。
因此,电化学反应中流向工作电极的极限扩散电流i与被测的一氧化氮浓度C成正比。
被测气体中化学活性强的物质对定电位电解传感器的定量测定有干扰,干扰情况参考表5-4-4:表5-4-4定电位电解传感器交叉反应参考数据(%)干扰气CO H2S SO2NO2Cl2HCl HCNNO传感器00<5<100<50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容易在渗透膜表面凝结,影响其透气性。
在使用本方法时应对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进行预处理。
本方法测定分辨下限:l.34mg/m3;测定范围:l.34-5360mg/m3。
六、样品来源模拟样品七、主要试剂一氧化氮标准气体,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校准气体标准物质GBW(E)061325,样品编号411394,生产日期2013.1,有效期至2014.1。
八、主要仪器设备序号仪器型号校准证书号检定有效期YQ3000—C型全自动校准字第2013070097022014.7.19烟尘(气)测试仪九、实验步骤1、工作前准备(1)在干燥瓶中加入约3/4体积的变色硅胶,盖紧瓶盖。
大气常见污染物检测方法(N和S)
![大气常见污染物检测方法(N和S)](https://img.taocdn.com/s3/m/60c959c328ea81c758f57861.png)
瓦砖、炼焦、钒工业、稀土
氮氧化物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2-1999)
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氮氧化物
当采样体积为1L,检出限为10 mg/m3,范围34-1730mg/m3
分光光度计、采样仪器(采样管、多孔玻板吸收瓶、流量计量装置、抽气泵、连接管)
水泥、电池、砖瓦、电子玻璃、炼焦、轧钢、炼铁、钢铁烧结、火电厂、稀土工业、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J 479—2009)
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
检出限为0.12μg/10 ml吸收,。吸收液10 ml,采样为24 L,空气氮氧化物检出限0.005 mg/m3,测定范围为0.020~2.5 mg/m3;50 ml,288 L,0.003 mg/m3;
分光光光度计、多孔玻板吸收管、恒温水浴、空气采样器(短时间采样,0.1-1L/min,保温;连续采样0.1-0.5 L/min,恒温、恒流、计时、自动开关控制。)
瓦砖、炼焦、钒工业、稀土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483-2009)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
10 ml吸收液,30 L气,检出限0.005mg/m3,范围0.020mg/m3-0.18mg/m3;50mL,288L,0.005mg/m3,0.020-0.19mg/m3。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29-2011)
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瞬时监测和连续监测
烟气现场监测题库假答案
![烟气现场监测题库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78509277232f60ddcca1d0.png)
烟气现场监测题库假答案分类号:G3-1主要内容①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②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1991)③烟气黑度的测定测烟望远镜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④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黑度图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45°,应尽量避免在过于的角度下观测。
①③答案:太大陡峭2.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如果在太阳光下观察,应尽可能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
①③答案:直角3.标准林格曼黑度图全黑代表林格曼黑度级。
①③答案:54.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的原理是:把林格曼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图上的黑度与烟气的黑度相比较,凭对烟气的黑度进行评价。
①③答案:视觉5.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中,现场记录应包括工厂名称、排放地点、设备名称、、、、风向和天气状况等。
②答案:观测者姓名观测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观测日期6.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连续观测时间应不少于 min。
②答案:307.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应在白天进行观测,观测烟气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且该部分应没有存在。
②答案:水蒸气二、判断题林格曼黑度5级的确定原则是:在观测过程中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黑度按5级计。
( )①③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林格曼黑度4级的确定原则是:30min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min时,烟气的黑度按4级计。
( )①③A. 1 B.2 C. 3 D.4答案:B2.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测者可在离烟囱 m远处进行观测。
( )② A.50~300 B. 10~50 C.50~100 D.300~500答案:A参考文献[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2]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199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命题:段再明审核:武桂桃梁富生(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分类号:G3-2主要内容①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②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③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④一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定电位电解传感器主要由电解槽、电解液和电极组成,传感器的三个电极分别称为、参比电极、,简称S.R.C。
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汇总
![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432ba3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3.png)
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汇总序号污染物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方法标准编号1 颗粒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8362 一氧化碳(CO)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HJ/T44 固定污染源废气一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9733 氮氧化物(NOX)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6934 二氧化硫(SO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6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57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5 氟化氢(HF)固定污染源排气氟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6886氯化氢(HCl)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27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HJ548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5497 汞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5438 镉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4.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4.2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分光光度法HJ/T64.3 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579 铅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685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5710 砷固定污染源废气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HJ540 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5711 铬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57序号污染物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方法标准编号12 锡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5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5713 铊、锑、铜、锰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5714 镍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3.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3.2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丁二酮肟-正丁醇萃取分光光度法HJ/T63.3 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5715 二噁英类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77.2 环境二噁英类监测技术规范HJ91616 非甲烷总烃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04 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2。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f1687b3aeaad1f347933f26.png)
口,若仪器的采样流量示值 2min 内降至零,表明气密性合格。
12.3 测定前按本标准 9.2 条的步骤测定零气和 NO/NO2 标准气体,计算 测定的示值误差,并检查仪器的
系统偏差,若示值误差和/或系统偏差不符合 7.1.2 条(2)和(3)的要求, 应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的
修复维护,直至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展监测。 12.4 测定后按本标准 9.2 条的步骤测定零气和 NO 标准气体,计算测定 的示值误差,并检查仪器的系统 偏差。若示值误差和系统偏差符合 7.1.2 条(2)和(3)的要求,判定本次样 品的测定结果有效;否判定本次样品的测定结果无效。 12.5 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测定前后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检查。零点漂移、量 程漂移均应处于±3%C.S. 之内(当校准量程≤200μmol/mol 时,应处于±5.0%C.S.之内)。否则,应及 时对仪器进行校准维护。 12.6 进入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的气体温度不高于 40℃。 12.7 应选择抗负压能力大于排气筒负压的仪器,避免仪器采样流量减少,导致 测试结果偏低或无法测出。 12.8 定电位电解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1~2 年,到期后应及时更换。在校 准传感器时,若发现其动态 范围变小,测定上限达不到满度值,或在复检仪器校准量程时,示值误差超过 7.1.2 条(2)的指标,表 明传感器已失效,应及时更换,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13 注意事项 13.1 被测废气温度应不高于仪器说明书的规定或加热冷却装置的温度上限。 13.2 测定结果应处于仪器校准量程的 20%~100%之间。 13.3 测定过程中,当仪器采样流量低于仪器规定值时,可采用外加抽气泵的方 式解决。 13.4 及时排空除湿冷却装置的冷凝水,防止影响测定结果。 13.5 及时清洁滤尘装置,防止阻塞气路。
氮氧化物检测标准
![氮氧化物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2613b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5.png)
氮氧化物检测标准氮氧化物(NOx)是一类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三氧化二氮(N2O3)等。
它们主要来源于高温燃烧过程、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
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较大危害,因此需要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氮氧化物检测标准。
1.《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693-2014:这是我国关于氮氧化物检测的一个标准,主要规定了使用定电位电解法检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
2.《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这是一个关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的标准方法,适用于测定空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浓度。
3.《氮氧化物国家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各类污染源,如工业炉窑、发电厂等。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这个标准规定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参照表2的方法进行连续监测,氮氧化物月均值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5.《室内一氧化碳检测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室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组分的分项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氮氧化物检测的参考。
在进行氮氧化物检测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检测设备的可靠性:使用可靠的检测设备,如氮氧化物检测仪,确保检测系统的稳定运行。
3.检测标准的适用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于当前场景的检测标准。
4.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以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5.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在检测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现场考核-废气采样答案 - 副本
![现场考核-废气采样答案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5abe501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6d.png)
现场采样人员考核试卷废气采样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1.对除尘器进出口管道内气体压力进行测定时,可采用校准后的标准皮托管或其他经过校正的非标准型皮托管(如S形皮托管),配压力计或倾斜式压力计进行测定。
答案:U形2.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锅炉烟尘浓度时,每个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min,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应不少于1m3,取3次采样的算术均值作为管道的烟尘浓度值。
答案: 3 3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等速采样的原理是:将烟尘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采样嘴气流,使采样嘴的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并抽取一定量的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上捕集到的颗粒物量和同时抽取的气体量,计算排气中颗粒物浓度。
答案:正对相等4、烟气温度的测定中,常用水银玻璃温度计、电阻温度计和温度计。
答案:热电偶5、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被测气体中对定电位电解传感器的定量测定有干扰的物质包括:、和。
(请列举出三种干扰物质) 答案: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6、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容易在渗透膜表面凝结,影响其。
答案:透气性7、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仪器对二氧化硫测试的结果应以质量浓度表示。
如果仪器显示二氧化硫值以ppm表示浓度时,应乘以 (系数)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质量浓度。
答案:2.868、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二氧化硫标准气体的浓度应为仪器量程的%左右。
答案:509.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定电位电解传感器主要由电解槽、电解液和电极组成,传感器的三个电极分别称为、参比电极、,简称S.R.C。
答案:敏感电极对电极10.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时,二氧化硫对一氧化氮产生正干扰,采样时,气体可先经过二氧化硫,再进入检测器测定,可排除二氧化硫对测定的干扰。
氮氧化物定电位电解法方法确认
![氮氧化物定电位电解法方法确认](https://img.taocdn.com/s3/m/1a3d82618e9951e79b892760.png)
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名称: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项目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验证单位:
项目负责人及职称:
通讯地址:电话:
报告编写人及职称:
报告日期: 2016 年 10 月 28 日
D.1 原始测试数据
(以下表格以一个实验室、单组分物质分析测定为例,多组分物质的分析测定可参考使用。
)
D.1.1 实验室基本情况
表D1-1 参加验证的人员情况登记表
表D1-2 使用仪器情况登记表
表D1-3 使用试剂及溶剂登记表
D.1.2 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
表D1-4 精密度测试数据
验证单位:
测试日期:2016.10.26
D.1.3 方法准确度测试数据
表D1-5 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测试数据
D.1.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测试中异常或意外情况。
(2)对方法适用性、分析步骤、干扰消除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D.2 方法验证结论
(1)验证过程中异常值的解释、更正或剔除的情况及理由。
(2)各测试水平的检出限、测定下限、重复性限、再现性限、相对误差最终值、加标回收率最终值的最终结果。
(3)方法各项特征指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根据各验证实验室提出的对方法的各种意见,考虑是否对方法进行改进及理由。
结论: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用定电位电解法准确测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SO2
![用定电位电解法准确测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SO2](https://img.taocdn.com/s3/m/fd7af0c63186bceb19e8bbd5.png)
用定电位电解法准确测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SO2摘要:用定电位电解法准确测定so2的条件及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可行的监测方案,保证监测结果准确。
关键词:监测条件;污染源;so2;监测Abstract: This paper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and methods for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SO2 with a fixed potential electrolysis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scheme of monitoring, monitoring results to ensure accurate.Key words: monitoring conditions; pollution source; SO2; monitoring用定电位电解法SO2测定仪测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SO2浓度,方法简便、快捷,是最常用的测试手段。
1.用定电位电解法SO2测定仪准确测定SO2浓度取值范围当烟气中SO2浓度低于100mg/m3或大于5000mg/m3,用SO2测定仪进行监测,误差较大,低于100mg/m3建议使用甲醛吸收溶液-分光光度法,当SO2浓度大于5000mg/m3,建议使用碘量法;当烟气漏风,O2浓度接近21%时,造成监测结果容易失真,根据烟气浓度建议使用醛吸收溶液-分光光度法或碘量法。
2.定电位电解法SO2测定仪工作原理定电位电解法SO2测定仪的核心元件是SO2气体传感器。
烟气中SO2扩散通过传感器渗透膜,进入电解槽,在恒电位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SO2 + 2H20 = S042- + 4H+ + 2e由此产生极限扩散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其电流大小与SO2浓度成正比,所以SO2浓度可由极限电流来测定。
3.系统负载阻力对SO2测定结果的影响在烟气正压条件下,定电位电解法SO2测定仪(以下简称“测定仪”)对SO2监测结果没有影响,测定结果与真值比较接近,在烟气负压条件下,定电位电解法测定仪示值与采样仪器流量相关,而采样仪器流量受系统负载阻力影响,由于测定仪采样泵的功率较小。
【环境监测小课堂】固定源废气监测中实测浓度值低于测定下限及检出限时怎么计算折算浓度
![【环境监测小课堂】固定源废气监测中实测浓度值低于测定下限及检出限时怎么计算折算浓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55a4a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4.png)
【环境监测⼩课堂】固定源废⽓监测中实测浓度值低于测定下限及检出限时怎
么计算折算浓度
在固定源废⽓监测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污染物实测浓度低于测定下限或检出限的情况。
常见
的固定源废⽓有⼆氧化硫、氮氧化物、⼀氧化碳等。
这种情况下污染物浓度是否还需要进⾏折算?
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应该怎么进⾏折算?
下⾯以⼀氧化碳的测定为例进⾏讲解(其他的污染物参照):
根据《固定污染源废⽓⼀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973-2018)规定,定电位电解法
测定⼀氧化碳的检出限是 3 mg/m3,测定下限是12 mg/m3。
1、当实测浓度低于测定下限⾼于检出限时,需要进⾏折算,折算的要求与⾼于测定下限时要求
⼀致。
例:当⼀氧化碳实测浓度值在3-12 mg/m3之间时,折算浓度还是要使⽤测定的浓度值和含氧量
进⾏折算(直读的机器⼀般有⾃动计算,可直接抄机器或⼩票上数据)。
2、当实测浓度在检出限以下时,需要进⾏折算,折算要求与⾼于检出限时的要求⼀致。
现⾏标准体系中未对低于检出限的表⽰⽅法进⾏统⼀规定,按照检出限(L)、ND、<检出限
等进⾏表⽰均可:
如果实测浓度⽤ND表⽰,则折算浓度也按照ND表⽰;
如果实测浓度⽤检出限(L)或<检出限表⽰,则折算浓度按照折算后结果表⽰;
如果折算后浓度超过排放限值,则应注明⽆法进⾏达标评价,并重点复核含氧量、含湿量、烟
⽓温度等参数测试是否准确⽆误。
例:当⼀氧化碳测定浓度在 3 mg/m3以下时,⼀氧化碳折算浓度应表⽰为3.5(L)或<3.5
mg/m3,即需要使⽤检出限的值和测定的含氧量计算折算浓度来表⽰。
氮氧化物紫外吸收法和定位电解法
![氮氧化物紫外吸收法和定位电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90981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5.png)
氮氧化物紫外吸收法和定位电解法《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2-2020),由生态环境部2020年05月15日批准发布,自2020年08月15日起实施。
这个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便携式紫外
吸收法,其检出限:一氧化氮的方法检出限为1 mg/m3,测定下限为4 mg/m3;二氧化氮的方法检出限为2 mg/m3,测定下限为8 mg/m3。
固定源废气的测定,氮氧化物是一个常见的指标,监测方法主要有定电位电解法、酸碱滴定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便携式紫外吸收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
固定源废气,氮氧化物的监测方法最常见的是定电位电解法,但如果是高温高湿条件时,该方法的使用会受到限制,这时可以使用配套装置的紫外吸收法
该方法适用于分别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的NO和NO2,满
足测定氮氧化物的需要,该方法的建立满足了现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CEMS的比对监测和数据有效性审核的需要,对于开发及扩展与其配
套的紫外吸收法烟气监测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00cfe5f02d276a201292e18.png)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报告
方法名称:__________ 定电位电解法
方法编号:___________ HJ 693--2014
实验人员:杨灵强
日期:年月日
表1-1
测试数据1.标准曲线的绘制:
2.1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测试数据
表2-1 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测试数据表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
2.2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
表2-2 精密度测试数据(分光光度法)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
注:试样浓度(含量)在测定下限附近取值,浓度(含量)1<浓度(含量)2<浓度(含量)3
2.3方法准确度测试数据
表1-3.1 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测试数据(分光光度法)
测试日期:___________
注:i为实验室编号。
a: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土不确定度。
表2-3.2 实际样品加标测试数据(分光光度法)
测试日期:___________
注1: X i为实际样品测试均值,y i为加标样品测试均值。
注2: i为实验室编号。
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测试中的异常或意外情况。
(2)对方法适用性、分析步骤、干扰消除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高浓度氮氧化物的方法改进探讨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高浓度氮氧化物的方法改进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78150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7.png)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高浓度氮氧化物的方法改进探讨摘要:在对定电位电解法NO测试仪采气系统进行改进,对样品气定量稀释,同时在对测试系统进行验证和质量控制后,实现对高浓度氮氧化物的测定。
关键词:定电位电解法一氧化氮监测“十二五”期间,为支撑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降低酸雨控制区酸雨强度和频次,国家环境部把氮氧化物列为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氮氧化物成为废气监测的必要污染物。
在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中,经常遇到窑炉温度很高的监测情况,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出现超过现场监测仪器的测量上限,致使监测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本文对烟气现场测定仪器进行改装,根据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稀释抽取法采样原理,利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稀释烟气的浓度,再根据稀释倍数,得出废气排放浓度。
一、测试所用仪器及测试原理1、定电位电解法原理被测气体由进气孔通过渗透膜扩散到敏感电极表面,在敏感电极、电解液、对电极之间进行氧化反应,参比电极在传感器中不暴露在被分析气体之中,用以为电解液中的工作电极恒定的电化学电位。
被测气体通过渗透膜进入电解槽,传感器电解液中扩散吸收的一氧化氮发生如下的氧化反应:NO+2H­2O→HNO3+3H++3e产生对应的极限扩散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其大小与一氧化氮浓度成正比,根据此关系得出一氧化氮的排放浓度。
2、测试所用的仪器设备①崂应3012型自动烟尘/气测试仪(NO测量范围为0~1300 mg/m3)②2个精密涡轮流量计③崂应3080型烟气预处理器④Bios international 精密流量计⑤连接管采用聚四氟乙烯管⑥NO标准气(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3、工作原理烟气测试仪在工作状态下,抽气流量为1.0L/min,在样气进入仪器前,接入玻璃三通装置,在玻璃三通的两个支管上装入2个涡轮流量计,通过改变流量计流量达到降低样气进入仪器的浓度,从而满足仪器量程要求。
仪器由定电位电解法测出氮氧化物浓度后,再根据样气稀释比例,得出烟道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定电位电解法。
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的方法检出限为一氧化氮3mg/m3(以NO2计),二氧化氮3mg/m3;测定下限为一氧化氮12mg/m3(以NO2计),二氧化氮12mg/m3。
2. 术语和定义2.1 氮氧化物:指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以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形式存在的氮氧化物。
2.2 校准量程:仪器的校准上限,为校准用标准气体浓度值(若多点校准则为校准用最高标准气体浓度值)。
校准量程(以下用C.S.表示)的选择要适当,所测气态污染物平均浓度应在C.S.的20%~100%之间,不得超过C.S.。
当测定低浓度的氮氧化物(NOx)时,为实现数据质量目标,不要选择过高的C.S.。
C.S.应小于或等于仪器的满量程。
2.3 零点漂移:在测定前后,仪器对相同零气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2.4 量程漂移:在测定前后,仪器对相同标准气体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2.5 系统偏差:标准气体直接导入仪器主机进气口(直接测定模式)得到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气体由采样管端导入仪器(系统测定模式)得到的测定结果的偏差与校准量程的百分比。
3. 方法原理抽取废气样品进入主要由电解槽、电解液和电极(包括三个电极,分别称为敏感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组成的传感器。
NO或NO2通过渗透膜扩散到敏感电极表面,在敏感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在对电极上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
反应式如下:NO+2H2O→HNO3+3H++3eNO2+2H+2e→NO+H2O或NO2+2e→NO+O2-与此同时产生极限扩散电流i。
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电子转移数Z、法拉常数F、气体扩积S、扩散常数D和扩厚度均为常数,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极限扩散电流i的大小与NO或NO2的浓度(ρ)成正比。
i=Z·F·S·D/δ×ρ4. 干扰和消除测定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水分易在传感器渗透膜表面凝结,影响NO和NO2的测定。
因而,本方法采用滤尘装置、除湿冷却装置等对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水分进行预处理,去除影响。
CO2、NH3、CO、SO2、H2、HCl、CH4、C2H4等气体会对NO和NO2的测定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NO和NO2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干扰,干扰显著的,应在仪器的计算程序中修正5. 试剂和材料5.1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标准气体有证环境标准气体,不确定度不大于2%,或目前所能达到的不度。
检查示值误差和系统偏差标准气体的浓度为40%~60%C.S.或等于C.S.。
5.2 氮气纯度大于99.99%。
6. 仪器和设备6.1 定电位电解法氮氧化物测定仪6.1.1 组成定电位电解法氮氧化物测定仪(以下简称:仪器)的组成有:主机(含流量控制装置、抽气泵、NO和NO2传感器等)、采样管(含滤尘装置和加热装置)、导气管、除湿冷却装置、便携式打印机等。
6.1.2 要求具有显示采样流量的功能;示值误差绝对值:≤5%(浓度<100μmol/mol时,≤5μmol/mol);系统偏差绝对值:≤5%C.S.;具有消除干扰的功能。
6.2 气体流量计用于测定仪器的采样流量,测定范围和精度满足仪器采样流量要求。
6.3 标准气体钢瓶配可调式减压阀、可调式转子流量计及导气管。
6.4 集气袋用于气袋法校准仪器。
容积4 L~8 L,内衬材料应选用对被测成分影响小的惰性材料。
7.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采样位置和采样点的设置符合GB/T 16157、HJ/T 373和HJ/T 76的规定。
仪器的采样管前端尽量靠近排气筒中心位置。
8. 分析步骤8.1 量程校准仪器按本标准8.2 步骤测定标准气体,若示值误差符合 6.1.2 条(2)的要求,仪器可用。
否则,需校准。
校准方法:气袋法:先用气体流量计校准仪器的采样流量。
用标准气体将洁净的集气袋充满后排空,反复三次,再充满后备用。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校准步骤进行校准。
钢瓶法:先用气体流量计校准仪器的采样流量。
将配有减压阀、可调式转子流量计及导标准气体钢瓶与采样管连接,打开钢瓶气阀门,调节转子流量计,以仪器规定的流量,通入仪器的进气仪器采样流量示值与规定值应保持一致。
注意各连接处不得漏气。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校准步骤进行校准。
8.2 测定8.2.1 零点校准8.2.1.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仪器的主机、采样管(含滤尘装置和加热装置)、导气管、除湿冷却装置,以及其它装置。
8.2.1.2将加热装置、除湿冷却装置及其它装置等接通电源,达到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
8.2.1.3打开主机电源,以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为零气,进行仪器零点校准。
8.2.2 样品测定零点校准完毕后,将仪器的采样管前端置于排气筒中,堵严采样孔,使之不漏气。
待仪器示值稳定后,记录示值,每分钟至少记录一测结果。
取5min~15min 平均值作为一次测定值。
测定期间内,为保护传感器,应每测定一段时间后,依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用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清洗传感器。
8.3 测定结束8.3.1 取得测定结果后,将采样管置于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中,使仪器示值回到零点附近。
8.3.2 关机,切断电源,拆卸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测定结束。
9. 结果与表示9.1 结果NOx浓度等于NO浓度与NO2浓度之和,按下式以NO2标准状态(273K,101.325kPa)下的质量浓度。
仪器示值以质量浓度表示时:ρNOx=46/30×ρNO+ρNO2式中:ρNOx--标准状态下干废气中NOx质量浓度,mg/m3;ρNO--标准状态下干废气中NO质量浓度,mg/m3;ρNO2--标准状态下干废气中NO2质量浓度,mg/m3。
仪器示值以体积浓度表示时:9.2 结果表示氮氧化物的浓度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位。
当浓度结果较高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 精密度和准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中NO浓度均以NO2计。
10.1 精密度10.1.1 六个实验室对浓度水平为100mg/m3、395 mg/m3、1.02×103 mg/m3的NO 标准气体进行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7%,0.3%~1.4%,0.1%~0.7%;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2.0%、1.3%;重复性限分别为:2.7 mg/m3、9.2 mg/m3、11.9 mg/m3;再现性限分别为:8.4 mg/m3、20.5 mg/m3、35.1 mg/m3。
10.1.2 六个实验室对浓度水平为99 mg/m3、201 mg/m3、419 mg/m3的NO2标准气体进行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1.6%,0~2.0%,0.2%~1.1%;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2.6%、1.8%;重复性限分别为:2.7 mg/m3、6.4 mg/m3、8.2 mg/m3;再现性限分别为:8.4mg/m3、13.8 mg/m3、19.7 mg/m3。
10.1.3 六个实验室对某发电厂4#、6#机组排放废气中的NO浓度进行了同步测定。
4#机组废气中NO浓度为611 mg/m3~646 mg/m3,平均值631 mg/m3;6#机组废气中为168 mg/m3~193 mg/m3,平均值178 mg/m3。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2.4%,1.6%~4.3%;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4.9%;重复性限分别为:35.5mg/m3、16.2mg/m3;再现性限分别为:33.3 mg/m33、22.2 mg/m3。
10.1.4六个实验室对某玻璃窑排放废气中的NO2浓度进行了同步测定。
废气中NO2为170 mg/m3~199 mg/m3,平均值183 mg/m3。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6%~12.8%;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6.5%;重复性限为:33.3 mg/m3;再现性限为:30.4 mg/m3。
10.2准确度10.2.1六家实验室分别对浓度水平为100 mg/m3、395 mg/m3、1.02×103 mg/m3的NO标准气体进行了测定:相对误差分别为:-4.1%~4.8%、-1.1%~3.2%、-1.4%~2.1%;相对误差最终值分别为:2.5%±3.5%、1.6%±2.0%、1.1%±1.3%。
10.2.2六家实验室分别对浓度水平为99 mg/m3、201 mg/m3、419 mg/m3的NO2标准气体进行了测定:相对误差分别为:-4.1%~0、-1.5%~3.7%、-2.6%~2.0%;相对误差最终值分别为:2.7%±3.1%、2.2%±2.3%、1.5%±1.8%。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1.1 仪器应按期送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
11.2 仪器的各组成部分应连接牢固,测定前后应检查气密性,可堵紧进气口,若仪器的采样流量示值2min 内降至零,表明气密性合格。
11.3 测定前按本标准8.2 步骤测定零气和NO/NO2 标准气体,计算测定的示值误差,并检查仪器的系统偏差,若示值误差和/或系统偏差不符合 6.1.2 条(2)和(3)的要求,应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复维护,直至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展监测。
11.4 测定后按本标准8.2 步骤测定零气和NO 标准气体,计算测定的示值误差,并检查仪器的系统偏差。
若示值误差和系统偏差符合 6.1.2 条(2)和(3)的要求,判定本次样品的测定结果有效;否则,判定本次样品的测定结果无效。
11.5 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测定前后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检查。
零点漂移、量程漂移均应处于±3%C.S. 之内(当校准量程≤200μmol/mol 时,应处于±5.0%C.S.之内)。
否则,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校准维护。
11.6 进入定电位电传感器的气体温度不高于40℃。
11.7 应选择抗负压能力大于排气筒负压的仪器,避免仪器采样流量减少,导致测试结果偏低或无法测出。
11.8 定电位电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2 年,到期后应及时更换。
在校准传感器时,若发现其动态范围变小,测定上限达不到满度值,或在复检仪器校准量程时,示值误差超过 6.1.2 条(2)的指标,表明传感器已失效,应及时更换,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12. 注意事项12.1 被测废气温度应不高于仪器说明书的规定或加热冷却装置的温度上限。
12.2 测定结果应处于仪器校准量程的20%~100%之间。
12.3 测定过程中,当仪器采样流量低于仪器规定值时,可采用外加抽气泵的方式。
12.4 及时排空除湿冷却装置的冷凝水,防止影响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