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活起来,让图片动起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选修课 让你的图片动起来教学计划

选修课    让你的图片动起来教学计划

泸州天立国际小学五年级选修班《让你的图片动起来》教学计划朱应东一、指导思想: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当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画图软件中的工具基本使用,以及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

学会给图画添加文字标题和颜色。

2、学习了解和使用Ulead GIF Animator 5图片制作处理软件,进行创作gif动画图片。

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该方面的爱好。

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

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四、五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二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

我准备采取的是先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开始实践。

由于班上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和年级所以应加强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

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

四、教材分析:本课程采用Ulead GIF Animator 5,教材设计了“学习目标”、“想想看”、“知识窗”、“试试看”、“做做看”和“思考与练习”等一系列栏目。

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

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小球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

让小球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

让小球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教材解读:flash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动画制作软件,目前运用到的领域越来越多,涉及到了学生在三、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画图、文字的输入和编辑等计算机知识,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为了拓展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发展学生特长,我对五年级部分学生开设了flash动画制作这门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广泛兴趣爱好、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富有想象力的素质,本节课的分目标是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建补间动画”命令的使用,体验动画制作的快乐,树立学习动画制作的信心。

我将《让图形动起来》一课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年龄特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提出问题。

通过观看三个动画片断,让学生发现物体的三种运动方式,提出怎样让图形动起来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层:探索、解决问题。

让学生大胆思考,提出猜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实践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去解决问题,将学会的知识灵活运用、大胆创新。

第三层:体验成功。

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实态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flash动画制作基础,在学校生活中较多的接触过乒乓球运动,对球的动画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神秘感,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在flash中绘制圆形、创建新元件的方法和制作逐帧动画、进行影片测试等。

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是浅显的,他们看见了别人的制作成果,但是未必看到制作的过程和制作人所付出的努力,所以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只有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才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①情感与态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动画制作的快乐。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和信心,形成“动画制作并不神秘、我也能制作”的态度。

②行为与习惯。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明白就去思考、独立探索、大胆研究的行为习惯。

③知识与技能。

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

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

第3课图片随意动起来【教学目标与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者统一以及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熟练调整图片的大小,掌握按钮命令的设置。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同学互相帮助、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学习的良好品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行为与创新尝试用Flash 8 制作简单动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制作Flash 相册动画。

教学难点: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对动画作品的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花草和小动物吗?师:老师特别喜欢,喜欢小动物, 让我们有爱心,喜欢花草.让我们喜欢亲近大自然。

师:老师收集和拍摄了一些相片,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电子相册,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师:请大家欣赏作品“欣赏.swf”引入课题:第3课图片随意动起来2、授新跟据提供的素材按书上P47~P49制作一个电子相册。

3. 练习参考教材步骤完成下面动画制作:(1)淡出淡入的图片动画(2)图片遮罩切换动画3、交流经验:请做得快的同学把自己摸索成功的经验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再为大家做示范操作。

全班同学看完这次示范应该可以很快完成第一个练习。

4、拓展探究:大家想想怎样可以让我们的电子相册变得更加精美呢?可以在相册里添加一些什么呢?鼓励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翼,进行新的探索。

学生积极思考,彼此触发,通过集体的智慧,他们会提出各种问题,如:可不可以用音乐、文字、星星、白云等等?5、鼓励学生创作新作品,展示部分学生作品: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灵活应用已有知识,可对相册进行美化的效果。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适当的提出改进的建议,给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续创作的激情。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让图片“动”起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让图片“动”起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让图片“动”起来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加有趣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软件,让图片“动”起来,以提高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 掌握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软件让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效果的方法;3. 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和创建自己的动态图片;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为了让这节课顺利进行,老师需要提前准备以下材料:1. 一台电脑和投影仪;2. 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Adobe Photoshop等;3. 准备好的静态图片,包括一些简单和有趣的图像;4. 计算机课程讲义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 在开始课程之前,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复习有关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例如什么是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动态图片的应用有哪些。

例如,电影、游戏、动画片等。

知识点概述1. 向学生介绍有关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例如像素、分辨率等。

2. 详细讲解动态图片的原理,包括使用连续的静态图像快速切换来创建连贯的动画效果。

实践操作1. 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进行动态图片的制作。

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例子,并解释如何使用该软件创建和编辑幻灯片。

2. 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在计算机上尝试使用PowerPoint软件创建自己的动态图片。

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静态图像,并将其剪辑成一系列帧,再通过快速切换每一帧创建连续的动画效果。

3.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Adobe Photoshop软件。

通过这个软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控制和编辑静态图像,从而创建更多样化和复杂的动态图片效果。

巩固练习1. 提供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自己设计和创建动态图片。

《第八课 让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

《第八课 让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

《让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思维的观点,了解思维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通过创新思考、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技巧来提高思维能力。

3. 培养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的习惯,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传授创新思考、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2.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思考技巧,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想法,不怕失败。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教室上展示。

2. 准备一些用于实践活动的道具或材料。

3. 制作一份教室笔记,以便在教室上与学生互动和讨论。

教室可以应用黑板、白板、白板笔、彩色笔、纸张、笔记本、笔、标签、文件夹等材料。

这些道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制作教室笔记的目标是为了在教室上与学生互动和讨论。

教室笔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教室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室开始之前清楚地说明活动目标,以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参与目标和方向。

2. 所需道具或材料:教师需要提前列出所需的道具或材料,并告知学生如何获得或准备这些物品。

3. 活动流程:教师需要详细说明活动的流程,包括每个步骤的时间、任务和要求,以及如何进行互动和讨论。

4. 学生参与方式: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提供一些互动和讨论的提示和建议,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

总之,教室笔记应该清晰、简洁、易于理解,并且应该包括所有必要的细节和信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思维活跃者的图片或视频,感受他们的思维活跃的状态。

2. 讨论: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3. 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让思维活跃起来。

(二)新授内容1. 知识讲解(1)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通过观察、联想、创新等方式让思维活跃起来。

(2)介绍一些思维训练的方法,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

让思维活跃起来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1篇)

让思维活跃起来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1篇)

让思维活跃起来心理健康教案让思维活跃起来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1篇)让思维活跃起来心理健康教案1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活动准备:轻音乐、小椅子布置的小树林。

区别不同班级同学的标志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同学,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一、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同学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请大家睁开眼睛)二、游戏《找朋友》——主动与别人交流同学们面对面围成两个圆圈。

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

1、师生认识2、同学游戏,相互认识“想不想认识一下新朋友?”(1)讨论:怎么认识新朋友呢?(2)游戏找朋友“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一半同学围成圆圈站好,别一半同学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的动作提醒同学问候、相互介绍。

(3)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

老师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朋友三、游戏《树林散步》——关爱朋友、信任朋友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随机问一下他们的感觉。

(相信、放心、)“同学们,想到树林去散步吗?”2、说一说感受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3、全体同学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老师随机表扬大胆不睁眼看的同学以及细心照顾朋友的同学。

4、小结: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游戏《跟我不一样》——勇敢地承认错误老师说相反的话,跟老师说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图画动起来中班科学教案

图画动起来中班科学教案

图画动起来中班科学教案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中班阶段,通过图片和图画的方式进行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节针对中班幼儿的科学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学习。

一、教学目标本节科学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准备1. 图画教具:准备一些与科学有关的图画,涵盖植物、动物、天气、生活现象等。

2. 互动道具:准备一些与图画相关的道具,如植物叶片、小动物模型、太阳模型等。

3. 幼儿绘画纸、彩色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4.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好相关科学知识,为幼儿解答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与科学相关的图画,引导幼儿们进入科学学习的氛围。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你们看到这张图画了吗?”“你们对这个图画有什么感受?”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2. 观察图画(1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图画逐个呈现给幼儿们观察,帮助幼儿们辨认其中的事物,并引导他们描述图中所展示的物体。

“请你们看一下这个图画,图中有哪些事物?”“请描述一下这个事物的特点。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提出问题与解释(15分钟)教师针对每一张图画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们进行思考并尝试给出解释。

“这张图中的花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太阳会发光?”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科学知识给幼儿进行参考,并鼓励幼儿们自己动手尝试解释。

4. 动手实践(20分钟)为了加深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

比如,给幼儿提供植物的叶片和彩色水彩笔,让他们在叶片上绘制图案,观察到水彩笔渗透到叶片里的现象。

再比如,给幼儿准备一个太阳模型和一把手电筒,让他们模拟太阳发光的现象。

教学案例:图画动起来

教学案例:图画动起来

中班综合活动:《图画动起来》设计意图:中班的孩子语言发展和探索能力都处在一个敏感期,虽然表现不明显,但却体现出其关键性,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探索活动《图画动起来》,想通过与孩子们对话、交流、表达、探索、发现、操作的过程,来抓住这样的关键期,以期达到激发中班幼儿愿意表达及尝试探索的目的。

活动目标:1、大胆探索使图画动起来的方法,尝试制作动画玩具,并愿意交流探索结果。

2、体验操作玩具的乐趣,萌发幼儿喜欢探索、操作的科学情感。

活动准备:1、入场音乐。

2、“动起来”玩具、“会动的人”课件。

3、对折的长条彩纸若干(幼儿人数的两倍)、彩色水笔。

4、有相关联系的动物卡片。

(背面贴好双面胶)活动过程:一、话题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你知道动画片里的图画是怎么动起来的?二、探索操作,体验乐趣。

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动画片,我的动画片是很简单的。

1、出示“动画”玩具,教师操作,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了?图画怎么动起来了?(幼儿表达交流)2、教师边操作,边小结幼儿的发现。

师:第一层哭脸,第二层笑脸,然后把上面一层卷一卷,这样图画就动起来了,这就是今天要做的玩具,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动起来”,你们想试试吗?刚才小朋友说先要画的,怎么画呢?记住要画两个表情,一个哭脸,一个笑脸,要画在同一个位置。

3、幼儿尝试第一次操作,画图制作玩具。

4、交流探讨,比较发现。

5、播放PPT课件“动一动”,引导幼儿感知动画制作步骤图,进一步帮幼儿巩固图画动起来的方法。

(1)图画画在哪里呢?(位置)哭脸、笑脸要画在两层纸的同一个位置。

(2)第一层纸要卷起来。

(3)图画动起来。

6、幼儿再次尝试操作,贴图制作玩具。

师:选择两张图画内容有联系图片进行制作。

(分组操作,关注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7、交流分享:幼儿制作的动画玩具。

师:你的图画是怎么动的?(幼儿模仿动作)为什么会动呢?(分析幼儿玩具)8、教师小结:其实今天的小玩具,是要告诉小朋友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动画片就是用这些有联系的小图画连起来就能动起来了。

让小球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图形动起来》教学案例

让小球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图形动起来》教学案例

让小球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图形动起来》教学案例赵芸
【期刊名称】《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2(000)012
【总页数】2页(P114-114,115)
【作者】赵芸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八叉巷小学 2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动起来,活起来——“图形与几何”总复习之我见
2.思维活起来,课堂动起来--书法课堂教学探索
3.让学生动起来让复习课活起来——《倍数与因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案例
4.动起来,活起来——“图形与几何”总复习之我见
5.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案例与评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班科学教案图画动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图画动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图画动起来教案名称:中班科学教案-图画动起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描绘图画,培养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图画想象与创作。

3. 培养幼儿对物理运动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准备:1. 幻灯投影仪或者电脑、电视。

2. 清晰、生动的图画素材。

3. 彩色纸、颜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进行简短的导入活动,在黑板上画一幅简单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后进行简单描述。

例如,画一只大象,让幼儿说说大象有什么特征,如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等。

2. 学习阶段:(1)呈现图画:通过幻灯投影仪或者电脑、电视将一系列生动的图画呈现给幼儿。

图画内容可以包括自然界中的物体、人物、动物等。

教师可以一一介绍图画内容,并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忆。

(2)图画描述与描绘:要求幼儿根据教师对图画的描述,用彩色纸和颜色笔描绘出所看到的图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词,例如“在天空中”、“在家里”、“在森林中”等,引导幼儿完成图画的描绘。

(3)图画联想与创作:请幼儿根据所看到的图画进行联想与创作。

例如,教师展示一张狗的图画,引导幼儿联想到狗狗在什么场景下,让幼儿用彩色纸和颜色笔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狗狗场景。

3. 巩固阶段:(1)交流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绘制的图画进行展示,并向其他同学进行描述。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赞赏和建议。

(2)创作游戏: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从教师准备的图画中选择一幅,然后进行编排与创作,将图画中的人物或物体动起来,进行即兴表演。

四、教学延伸:1. 可以引入不同主题的图画,如四季变化、动物世界、水果蔬菜等,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图画创作,如让幼儿自由发挥绘制想象中的图画,或者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行图画描绘。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对图画的观察与描绘,并听取幼儿的对图画联想与创作的描述,判断幼儿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可以记录每个幼儿的成长表现,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图文动起来说课

图文动起来说课

《让你的图文动起来》一、教学内容分析《让你的图文动起来》是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第9课的内容。

此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PPT对图片动画设置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在PPT中插入文字,实现图文动画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

从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造成一味达到教学目标的盲目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他能够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等过程的帮助下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设计思想在提倡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比较两个动画、抓住小学生爱好动画片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了《让你的图文动起来》---- 漫天飞舞这一课。

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PPT对图片、文字的动画设置,并掌握图片、文字的动画设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图文结合的搭配能力,提高PPT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1.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会进行探索和研究性学习。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美、创造美的劳动,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认识劳动最美。

教学重点:在PPT中对文字等对象动画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PPT中图片、文字的动画、形状、位置及色彩的搭配。

三、四、教学方法设计:为了落实重难点,我选择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让你的图文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你的图文动起来》教学设计

张湾小学肖娴《让你的图文动起来》是华中师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第8课,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PowerPoint,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PowerPoint这一教学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

同时这一课趣味性较强,学生也较感兴趣。

这节课是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有一定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会下载网页上的图片、文字等。

他们经过前面2个课时的学习,会在PowerPoint中给图片加入简单的动画效果,为本课的学习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并且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应用PowerPoint快速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

(2)能给图文对象加上动画效果。

(3)制作电子贺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要节约用纸,保护树木。

教学重难点:给图文对象加上动画效果的方法,并会分析模板中的动画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的进行教学。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进行教学。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来玩一个与节日相关的游戏,老师来报日期你们来说出节日的名称!(师生活动)1月1日元旦 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4月1日愚人节 5月1日劳动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6月1日儿童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7月1日建党节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12月25日圣诞节2、每当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制作贺卡送给爸爸妈妈或者老师。

图画动起来教案

图画动起来教案

图画动起来教案教案标题:图画动起来教案学科:艺术年级:一年级课时数:1课时(45分钟)教案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图画作品。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教材准备:1. PowerPoint或投影仪2. 不同类型的图画作品,如:油画、素描、水彩画等。

3. 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和彩色铅笔。

教学活动:1. 开场(5分钟)a.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不同类型的图画作品,让图画动起来。

b. 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图画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图画分类(10分钟)a. 利用PowerPoint或投影仪展示不同类型的图画作品。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图画类型,如油画、素描、水彩画等,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b. 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画作品的实物,让学生触摸、感受纸张和颜料的质地。

c. 指导学生将实物图画作品分成不同类型,让学生亲自动手将作品分类。

3. 观察和欣赏(15分钟)a. 向学生展示一个简短的动态图画视频,让学生观察图画中的变化。

b. 引导学生回忆所观察到的图画变化,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画中的细节和色彩。

c. 分享学生的观察和描述,鼓励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4. 绘画活动(15分钟)a. 指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作品,并用彩色铅笔将其绘制到纸上。

b.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添加自己的元素和细节,使图画来生动有趣。

c. 学生完成后,可以互相观赏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a.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不同类型的图画作品和观察图画的技巧。

b. 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本节课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喜欢最喜欢的图画类型或对自己绘制的图画作品感到自豪的点。

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作品,用其他媒介重新创作,如:粘贴画、拼贴画等。

2. 学生可以观察周围的事物,绘制自己的素描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3.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艺术画廊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图画作品。

让思维活起来,让图片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思维活起来,让图片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思维活起来,让图片动起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及地位作用本课是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校教育教研部编写的《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八章《演示文稿的综合应用》的内容.在深化讨论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同学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加工和再设计,并自拟题目为《让思维活起来,让图片动起来》。

学校一班级同学已经把握了一些演示文稿的初步学问,本课主要是对同学已有学问的进一步拓展、延长,是对演示文稿的近一步完善,也是对同学的一次检验,让同学感觉到学有所乐、学有成果、学有所用。

本课的学习对于培育同学的自信念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乃至对同学将来的进展都将起到乐观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设置演示页的切换效果和对象动画,学会放映幻灯片。

2. 过程与方法进展同学自主学习、感知理解、分析理解力量,应用学问探究创新知和语言表达评价力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在学习新知中学会与人合作、沟通,共享成果;进展同学敢于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加深喜爱家乡的情感。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设置对象动画和放映幻灯片。

难点:演示页的切换效果。

(四)课时支配:1课时二、学情分析本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八班级同学,已具有肯定的规律思维力量、操作力量,并具备小组合作的意识,对熟悉事物有着剧烈的渴望。

老师应依据这种状况给同学更多的空间,让同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同学养成一种新式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策略(一)教材处理1.要充分借助同学现有的学问,把现有的学问当工具进行新学问的学习。

2.联系生活实际,组织、编制和挖掘教学内容。

3.以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为动身点,设计活动,体现了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二)教学方法1.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教法:课件帮助、引导启发、讲解演示、情境教学。

(三)课堂活动观看演示、用课件学习、小组争论沟通等。

(四)教学评价采纳同学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老师自制课件、自制网站、图文资料及互联网等。

《第八课_让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

《第八课_让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

《让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维的重要性,理解思维的观点和特点。

2. 学会如何激发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思考的急迅性和深度。

3.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如何通过实践和互动来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等。

2. 难点:如何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思维,解决复杂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2. 设计互动游戏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实践和锻炼思维能力。

3. 准备教学PPT,以便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4. 安排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时间,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机缘实践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1. 提问:同砚们,你们觉得大脑是怎么样一种器官?2. 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再通过图片展示大脑结构。

3.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让思维活跃起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开发大脑潜能,提高思维能力。

4. 安置任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思维”和“活跃”的含义,并思考如何让思维活跃起来。

(二)新课教学(约25分钟)1. 讲解:介绍思维的观点、特征和作用,强调思维的重要性。

2. 示范: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思维训练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思维解决问题。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参与思维训练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4. 分享交流:请各组分享游戏体验和收获,教师点评总结。

5. 扩展阅读:教师推荐一些有关思维训练的书籍和文章,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三)教室互动(约10分钟)1. 提问:同砚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让思维活跃的方法?请举手发言。

2.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让思维活跃起来。

3. 角色扮演:请几名学生上台扮演“思维小达人”,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4. 教师总结互动环节:归纳大家的想法,强调思维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多思考、多创新。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第一章:思维的力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思维的定义和特点2. 思维的重要性3. 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4. 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2. 讲解:讲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维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经历。

4. 思维训练: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运用思维解决问题,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思维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思考的习惯。

2. 评估学生在思维训练中的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思维的工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用的思维工具。

2. 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工具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1. 常用的思维工具介绍2. 思维工具的应用方法3. 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思维工具的概念,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2. 讲解:介绍常用的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流程图、SWOT分析等。

3. 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思维工具解决问题,如用思维导图制定学习计划。

4. 分享与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思维工具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运用思维工具的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分享与合作中的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思维的创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维的创新意义。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思维创新的定义和意义2.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3. 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实例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创新案例引入思维创新的的概念,如“苹果公司的创新之路”。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doc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doc

让思维活起来(选自乌鲁木齐市地方教材八年级下册《健康》心理健康篇第一课)设计理念:思维能力是人的多种能力的核心,在中学阶段,由于同学们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灵活,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小,所以说中学阶段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时期,思维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独特性等是可以进行训练的,本课设计了部分活动,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体验思维定势的局限性,了解自己的思维创意,感受每个人思维的独特性。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从容应对不同的问题情境。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训练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广博性,走出思维定势,开发思维创意,拓展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突破思维定势以及如何走出思维定势,让思维活起来。

三、教学难点结合自身学习体验,理解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寻求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法.学法(一)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并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需要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1 •活动导入法一一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适当点拨法一一用故事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

3•讨论探究法一一通过思维闯关的三个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4•总结提升法一一梳理归纳本节课的内容,激起同学们改变思维定势的意向。

(二)学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学法与其他学科不同。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开展丰富的活动课程。

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学基本知识的讲授。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模式先体验,产生情感;再提升,掌握理论。

后调试,改变自己。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方法没有要求。

它只要求学生投入,精神上的投入,投入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小学信息技术《让你的图文动起来》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让你的图文动起来》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让你的图文动起来》说课稿学校信息技术《让你的图文动起来》说课稿此课选自湖北省华师大版学校信息技术教材第六册第10课。

是让同学娴熟运用Poerpoint的动画效果制作演示文稿,为后面幻灯片切换、设置自动放映等学习内容供应基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学校6班级的同学,大多数同学能娴熟操作计算机,有肯定的搜集、整理信息的力量,会下载网页上的图片、文字等。

他们经过前面2个课时的学习,会在Poerpoint中给图片加入简洁的动画效果,为本课的学习探究奠定了肯定的学问和技能储备,并且学习兴趣深厚。

老师依据中学校生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和以同学进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为给同学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体验环境,提高同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力量,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作以下梳理:学问与技能:学会应用设计模板快速制作演示文稿;能给对图文对象加上动画效果;获得技能,探究学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和开展制作贺卡活动,培育同学自主学习和协作相互沟通力量,提升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同学的环保意识;体验自主探究和合作胜利的喜悦,培育团队精神和创新实践精神。

确定教学重、难点为:给图文对象加上动画效果;培育团结协作精神,精彩完成电子贺卡的制作任务。

为教学预备了:一张端午节和一张儿童节电子贺卡,一些节日图片和文字素材,供应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课中采纳应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以创设情境法、分层教学法为辅,为同学供应自主探究、观看分析、协作学习、体验相互沟通的学法。

依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同学的认知水平、生活情感,以制作一张生动好玩的电子贺卡为任务主线,设计了"谈话导入,激发情感;自主探究,把握新知;分组活动,集思广益;展现相互沟通,评价观赏;再创情景,拓展延长'五个教学环节,实现同学的探究学习从易到难,螺旋上升,逐级进展。

其中,学问与技能目标在第2个教学环节体现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落实在第2个和第3个教学环节。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

让思维活起来教案设计第一章:激发创新思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2.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3. 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创新思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或故事分享,展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 教授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

4. 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第二章:培养逻辑思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逻辑思维的定义和特点2. 逻辑思维的重要性3. 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逻辑思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逻辑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或问题解决,展示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4. 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逻辑思维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逻辑思维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第三章:锻炼批判性思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2.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3. 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或问题解决,展示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3. 教授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问题提出、证据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思维活起来,让图片动起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及地位作用
本课是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中教育教研部编写的《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八章《演示文稿的综合应用》的内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加工和再设计,并自拟题目为《让思维活起来,让图片动起来》。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演示文稿的初步知识,本课主要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是对演示文稿的近一步完善,也是对学生的一次检验,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乐、学有成果、学有所用。

本课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乃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设置演示页的切换效果和对象动画,学会放映幻灯片。

2.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感知理解、分析理解能力,应用知识探究创新知和语言表达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发展学生敢于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加深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设置对象动画和放映幻灯片。

难点:演示页的切换效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并具备小组合作的意识,对认识事物有着强烈的渴望。

教师应根据这种情况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一种新式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策略
(一)教材处理
1.要充分借助学生现有的知识,把现有的知识当工具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联系生活实际,组织、编制和挖掘教学内容。

3.以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为出发点,设计活动,体现了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二)教学方法
1.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教法:课件辅助、引导启发、讲解演示、情境教学。

(三)课堂活动
观看演示、用课件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等。

(四)教学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老师自制课件、自制网站、图文资料及互联网等。

四、教学过程
自评:设计上追求创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理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

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知识的传授上,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课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欲望。

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活动设计,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3.在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上的评价,忽视情感、态度、行为变化的倾向。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通过“展示课件”这一活动表现出来。

4.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变革,努力创设一种“探究—创新”式的教学情境,完成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中的地位,要自然而然地由“传授者”改变成探索式学习的“推进者”和“导学者”。

点评:本节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在内容的处理上,主要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完成。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展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创新精神;一堂课内容丰富、充实,而丝毫看不出乏味,相反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兴趣盎然,课后意犹未尽,实在难得。

根据课题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教育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些资料,在教师指导下,由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自主习得的。

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本节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观察发现能力,使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活动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也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其自信心和勇气,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做出补充和交流,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学习伙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