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的定位和保护层控制措施方案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及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及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1、钢筋位置及保护层控制1) 钢筋安装(1)保护层控制可用专用塑料垫块(2)框架柱、墙板采用定位箍筋,并且焊牢固,即可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又能保证主筋的位置。
该箍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在柱、墙根部使用,框架柱、墙主筋中间部分采用专用塑料垫块。
(3)梁板上部受力筋是检查的重点,规范要求合格率必须达到90%,且最大偏差不大于1.5倍允许偏差,方为该项符合要求。
梁底可用专用塑料垫块配合预制混凝土垫块使用,梁侧面用塑料垫块保证保护层,梁上部受力负筋需注意在梁柱、梁梁交接部位位置准确,保护层允许偏差范围内。
板底部受力筋用塑料垫块垫起,从梁边30CM处垫起交叉间距<1米;板上部受力负筋必须和水电配管等交叉工序时必须采取防板负筋变形措施,先安装配管,再扎板负筋,架设马镫走道。
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梁25MM、柱为30MM,板为15MM。
(4) 3:梁头、梁边、柱边墙板的保护层是控制的重点,要加强注意。
2) 节点处理(1)框架柱核心区箍筋是检查重点,该处箍筋间距必须符合要求,内环箍筋不得缺失。
(2)梁柱交接处钢筋得位置,必须正确,应为“柱筋包梁筋”且箍筋与主筋绑扎要到位。
(3)梁板钢筋得锚固必须符合要求,边跨板负筋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35倍的钢筋直径。
(4)施工缝、后浇带钢筋必须保证主筋的位置用垫块或垫木支好。
(5)二排钢筋的位置必须保证不小于主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可用钢筋托架保证,吊筋弯起点必须保证,且平直段必须保证。
(6)大于4米的板必须起拱,并注意及时复查总结经验。
3) 钢筋的连接(1)连接点位置必须正确,应在受力较少的部位。
(2)梁柱连接选用套筒机械连接,梁板直径小于16钢筋选择搭接,连接时纵向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必须小于50%。
(3)当采用搭接时纵向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梁板必须小于25%,柱必须小于50%,应按规范加长搭接长度,且在搭接范围内箍筋应加密。
(4)焊接接点应按规范进行外观检查核焊接性能力学检验。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加强钢筋下料人员应熟悉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钢筋加工时要放样尺寸要准确,特别是对一些钢筋布置密集,复杂的图纸,钢筋须经计算后根据实际进行放样,避免由于交接点处钢筋密集无法安装。
2、加强模板质量控制,模板制作的尺寸偏差也会导致保护层的超标。
要注意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制作要规范、安装要精确,缩模、扩模现象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超限。
3、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绑扎时要按图纸、规范操作,保证钢筋骨架各部分尺寸及精度。
合理安排各方向的主筋与副筋位置,确保主筋位置的安放准确,避免钢筋保护层厚度出现偏差。
4、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混凝土垫块,垫块的数量应满足要求,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4块;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容易发生保护层变形的地方,还应适当加密垫块;
5、注意成品保护。
加强监管力度,禁止施工人员在已绑扎成型并经验收的钢筋上随意的乱踏,且不得将较重的机械设备器具放在钢筋骨架上,造成垫块倾倒或脱位,使保护层厚度得不到保证。
6、保护层厚度前期检查,砼浇筑前质检人员要对钢筋、模板、保护层厚度等项目进行检查。
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尺寸超限的不得浇筑砼,同时还要确保
垫块绑扎牢固。
7、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振捣做到有序振捣。
混凝土过振、漏振或振动棒触及钢筋骨架,都会造成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
施工中还要对易于偏位的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
8、及时跟进保护层厚度的后期检测工作,从而检验并及时纠正、完善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
时间。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办法规程
钢筋保护层的掌控方法规程有哪些钢筋保护层的掌控方法1. 料子选择与检验—选用优质混凝土,确保其耐久性和附着力。
—钢筋质量应符合设计规范,无锈蚀、损伤现象。
2. 施工工艺掌控—确保钢筋定位准确,避开偏移。
—采用专用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均匀。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避开直接撞击钢筋。
3. 模板设计与安装—模板应有充分的刚度,防止变形影响保护层厚度。
—模板接缝严密,防止混凝土渗漏。
4. 质量检查与验收—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保护层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结构完成后,进行非破损检测,如回弹法或雷达探测。
5. 培训与引导—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保护层的紧要性。
—定期培训,提高工人对保护层掌控的技能。
标准— jgj 107—202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gb 50204—2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10—20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bj/t 01—62—2024《北京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这些标准规定了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以及施工、验收的具体要求,是掌控保护层质量的紧要依据。
是什么意思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其重要作用是防止钢筋锈蚀,确保结构耐久性。
掌控钢筋保护层的目的是确保其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选择合适的料子、严格的施工工艺、精准明确的质量检测以及连续的技术培训,可以有效地掌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确保工程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上述方法和相关标准,以实现钢筋保护层的有效掌控。
钢筋保护层的掌控方法规程范文钢筋保护层的掌控方法钢筋保护层尺寸掌控是否准确及钢筋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也是存在问题较多和不易掌控的问题,在钢筋保护层掌控及定位措施上,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掌控:梁板底筋保护层厚度掌控:采用混凝土块或钢筋做成的马凳进行掌控,同时底板钢筋垫块应做好止水措施。
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与要求
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与要求
一、基本要求
1. 钢筋到达现场后,应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数量进行接收,
对钢筋的质量、规格、数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2. 钢筋应妥善储存,防止受潮、生锈。
钢筋堆放区应平整、清洁,距墙壁、其他物体不小于0.5米,距地面不小于0.1米。
3. 现场应设专人负责钢筋的保管和使用,防止钢筋丢失、损坏。
二、钢筋保护措施
1. 钢筋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和雨水中。
在不使用时,应用防
水布或塑料薄膜覆盖,避免钢筋生锈。
2. 钢筋应避免与有腐蚀性的物质接触,如酸、碱、盐等。
如果
不可避免,应在钢筋表面涂抹防腐蚀涂料。
3. 钢筋应定期清洗,去除表面的尘土和锈迹。
清洗后,应立即用干燥的布摸干。
4. 钢筋应避免过度弯曲或扭曲,防止钢筋断裂或变形。
三、钢筋使用要求
1. 使用钢筋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锈迹、裂纹、变形等问题。
2. 在使用钢筋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弯曲,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3. 钢筋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工具导致钢筋损伤。
4.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钢筋的状态,如发现钢筋生锈、变形、断裂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处理。
总结,钢筋的保护措施与使用要求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每个施工现场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保护钢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及对各施工班组的要求
钢筋保护层及板厚控制措施一、保护层垫块放置要求1、粱保护层垫块要求梁主筋底部保护层厚度垫块,每隔800mm布置2块,梁侧面采用塑料卡间距800mm,根据梁高布置,不少于2块2、柱、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垫块要求对于柱钢筋保护层可用塑料垫块放置箍筋上面,在柱上部、下部四周各用6mm的定位钢筋焊牢;剪力墙上下用6mm的定位钢筋焊牢,中间保护层垫块放置间距不大于800mm。
3、板钢筋保护层要求楼板面层钢筋的保护层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这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行走频繁,钢筋难免被大量踩踏,而板筋一般较细,容易弯曲、变形;针对以上难题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1)、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进行,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他们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尽量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2)、严格控制垫块厚度,保证厚度均匀;控制绑扎密度;切实保证垫块扎牢。
为防止被人员踩踏可适当减小保护层垫块间距,每隔500mm布置1块;混凝土马凳间距一般为800mm。
板底保护层比较容易控制,可采用垫块放置间距宜800mm.二、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1)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2)其他物品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3)楼板的负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走浇筑砼之前一定保持原有形状,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
(4)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负筋上,使负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5)装电线管、水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6)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三、板厚度控制措施1、模板标高控制。
在楼层面上的每根墙柱钢筋上抄出50控制线,涂好红色醒目油漆,木工根据不同的板厚,依据水平线进行梁板模板安装;2、浇筑楼板混凝土,由测量人员在钢筋上测好结构500mm标高控制点,然后拉线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为了响应谷竹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桥涵、隧道结构物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特制定以下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一、桥梁工程1、桩基础钢筋笼绑扎制作好以后,应按设计要求将保护层钢筋均匀安装在钢筋笼外侧,并点焊牢固;钢筋笼顶部应临时增设一个内箍,内箍与外露主筋焊死,在钢筋笼安放到位后通过顶部内箍和护筒进行固定,确保桩基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不发生偏移;2、墩柱2.1、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分析目前墩柱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多为先行加工安装钢筋,采用定型钢模板控制墩柱的几何尺寸,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根据环境采用合适的养生措施.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从工序上分为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⑴钢筋加工安装原因保护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反映为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因此,墩柱钢筋的骨架几何尺寸直接影响成型后墩柱的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几何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墩柱骨架钢筋尺寸愈大,则相应的保护层厚度愈小,反之亦然.其次,由于墩柱的平面位置要求比较严格,《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规定墩柱的轴线偏位为10mm,而墩柱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为±5mm,这就意味着墩柱钢筋的安装位置必须控制在设计位置±5mm内,否则墩柱的平面位置与保护层无法同时满足标准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以牺牲墩柱保护层厚度来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这也是目前的通病.另外墩柱钢筋的骨架刚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钢筋的精确定位目前一般只控制顶与底,如果骨架自身刚度不足,势必导致钢筋中部位置失去控制,进而影响到保护层的控制.⑵定型钢模板原因定型模板的几何尺寸直接决定成型后墩柱的几何尺寸,墩柱的几何尺寸与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及平面位置共同决定了保护层.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模板几何尺寸愈大将导致保护层厚度愈大,反之亦然.在假设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严格与设计一致的情况下,模板的最大几何尺寸误差也不能超过5mm,如果考虑到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的合理误差,模板加工要求的精度就更高.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工艺直接影响到已经调整并加固完毕的钢筋及模板,如下料方式不当容易造成钢筋与模板间垫块脱离位置,振捣人员上下方式不当容易引起钢筋整体晃动并导致位置偏移,振捣棒插入位置不当容易导致钢筋移位.2.2、针对性措施研究控制保护层的总体工作思路在严格控制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几何尺寸的基础上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并使钢筋、模板及相应的固定设施<垫块、模板固定支架及拉索>形成一个整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避免破坏钢筋、模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控制范围内.遵照这一思路,结合前面的原因分析,针对性的进行措施研究.⑴墩柱钢筋加工安装墩柱钢筋一般设计为竖向受力主筋按照一定间距焊接固定到环向骨架钢筋上,在主筋外侧按照一定间距盘绕螺旋形箍筋.因此,控制墩柱钢筋笼的几何尺寸关键在于控制环向骨架钢筋的几何尺寸.笔者经多个工地观察发现现场加工工人很难准确把握环形骨架钢筋的半径,图纸一般只提供环形骨架钢筋中心轴线半径,无法直接用于生产控制.经过多次数据测算调整,发现加工环形骨架筋的圆柱形构件半径=环形骨架半径-环形骨架筋钢筋半径-4mm~6mm时效果最好.环形骨架钢筋直径16mm~20mm时取用4mm,22mm~25mm时取用5mm,大于25mm时取用6mm.钢筋骨架整体刚度通过加强主筋与环形骨架筋焊接及主筋与外部螺旋形箍筋固定来实现.在钢筋加工、安装现场发现,对于钢筋笼整体的刚度而言,主筋与螺旋形箍筋的固结尤为重要,建议在主筋与螺旋形箍筋交叉点采用点焊或铁丝梅花形固定,即间隔一个交叉点固定.另外螺旋形箍筋使用前先调直,在半径相近的圆形构件上弯曲成相近环形半径备用,保证螺旋形箍筋与主筋密贴.钢筋安装定位先确定中心点,按照图纸设计半径±5mm在现场用墨线标出,钢筋安装时只有全部主筋都落在墨线形成的环内才可固定,完成钢筋的安装工作.⑵墩柱模板加工墩柱定型钢模板从模板设计、模板加工制作控制模板的几何尺寸.模板设计一方面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同时考虑模板的周转次数,进行相应的刚度设计;定型钢模板在起吊、运输、使用时需要考虑模板的承载情况,确保使用过程中模板不变形.模板加工需要设计相应的胎模,在胎模上进行预拼装,检查各项数据指标,合格后电焊固定.电焊焊接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电焊温度变化在模板内部形成的内应力,防止模板从胎模上落架后由于自身内应力过大逐步变形,根据模板刚度决定一次施焊长度,一般控制在2cm左右,并且实施跳焊,分散模板内部的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⑶墩柱混凝土浇筑为减轻混凝土入模冲击力对钢筋与模板间垫块的影响,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必要时设置减速板.另外人员上下通过专用软梯,禁止通过攀爬固定完毕的钢筋.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棒的落点位置在距离钢筋10cm~15cm 处,禁止振捣棒碰触钢筋.3、承台、系梁、盖梁、结构钢筋首先应保证钢筋加工时尺寸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同时骨架绑扎成型后要求线形直顺、整齐、稳固,必要时需搭设钢筋固定架,以保证钢筋整体性.骨架安装时工人尽量不站在钢筋上进行施工,可搭设简易操作平台.实际施工中因为施工队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使得钢筋安装质量很难保证,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3.1、钢筋下料尺寸不准确,绑扎成型效果差现象:在进行绑扎时,尺寸时大时小,过大放进去无法与主筋密贴,过小放不进骨架中;危害:无法真正让骨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影响构配件结构受力防治方法:设计钢筋下料卡具、模具和定位器,提前计算和规划好下料尺寸,确保下料批次钢筋几何尺寸一致,消除人为误差.3.2、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现象: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钢筋划刮模板.危害:使钢筋在混凝土中无足够的保护层厚度.甚至造成结构承载力降低.预防措施:制作钢筋骨架加工模架,对每种规格的钢筋实行间距定位,模架的外形必须满足设计的钢筋外形尺寸,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绑扎过程中必须绑扎牢固,进行整体吊装,适当可将钢筋模架设计的比钢筋骨架外形小1cm 左右.3.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保护层厚不足现象:<1>预制板及箱梁底板、顶板、腹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2>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厚度不足.危害:保护层厚度过小,易事受力筋过早锈蚀,危及结构安全.防治方法:<1>检查砂浆或者塑胶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模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偏差.<3>建议采用工厂生产的专业垫块用于施工控制,同时要人为对已合模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需要加垫块的地方,主要检查仔细即可.3.4、露筋现象: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危害:钢筋露出,使受力筋没有了保护层,危及结构.预防措施:<1>砂浆垫块应垫得适量可靠,竖直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2>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治理方法: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水泥砂浆堵抹.为保证修复砂浆与原混凝土可靠结合,原混凝土用水冲洗、铁刷刷净,表面湿润,水泥砂浆中掺适量的环氧树脂加以修补;重要部位露筋经技术鉴定后采取专门补强方案处理,不合格的应进行报废处理.3.5主筋、分布筋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绑扎不顺直现象:主筋分布筋因间距掌握不好,有大有小,且纵横不成直线.危害:使结构混凝土因受力钢筋不直,分布不均而不能有效抵抗主拉应力,而发生裂缝.预防措施:在模具上成型,配合卡具等定位器进行安装,然后逐点进行绑扎.4、梁板钢筋施工相关措施:一是钢筋加工从下料抓起,严抓钢筋起弯平顺度、角度.尽量减少对后续工作的影响;二是钢筋绑扎、安装准确定位,采用钢筋定位架与钢尺配合标记施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无漏筋现象;三是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使用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绑扎牢固可靠,并加强马蹄处钢筋保护层控制;五是自检控制,查漏补缺;六是将可行性和实用性不断完善和改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5、桥面铺装钢筋5.1、桥面铺装钢筋网片由于面积大,所以不容易固定,建议梁板预制时在梁顶预埋门形筋<高度、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埋钢筋可经设计增加;5.2、铺装钢筋网片安装时与预埋门形筋焊接固定,以保证上部净保护层为准,最后整个桥面钢筋形成一个整体平面,无论是站人还是施工中都很难被扰动,因此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6、防撞墙钢筋6.1、防撞墙钢筋在应边梁预制时预埋连接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扰动教大,位置偏移后使得防撞墙钢筋保护层无法保证,造成防撞墙砼表面裂纹较多.6.2、建议在边梁预制时将防撞墙钢筋绑扎成形,取消连接筋后直接与大梁翼板钢筋焊接固定,顶端用固定架进行固定,确保线形顺直,尺寸准确,梁板浇筑砼后钢筋自然稳固直顺,且可以免掉防撞墙钢筋焊接工序,使防撞墙质量更有保障.二、涵洞工程1、整体式涵洞基础上部钢筋网片的固定措施在模板顶部用钢管单独搭设网格状钢筋固定架,要求与模板体系脱离,在模板外两侧及仓内分别设2-3根钢管柱,以维持钢管架子的稳定,仓内钢管柱直接套PVC管在施工后拔出,并用砼灌满;将制作好的钢筋网片用8#铁丝吊在固定架上,吊点均匀布置,要求满足保护层要求,并使钢筋网片保持水平、不下沉;2、涵洞台帽钢筋的固定措施待砼浇至台帽底部时,暂停砼施工,立即在仓内绑扎安装钢筋骨架,并在准确定位后用铁丝吊在上部钢管或拉杆上,防止钢筋因砼振捣发生下沉;台帽前沿侧向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采用焊接钢筋头来控制,钢筋头与模板的接触面应切成斜面,按一个沉降缝左、中、右不少于三点设置;靠背墙一侧同样用钢筋焊住与背墙模板顶死,控制钢筋骨架偏移.3、预制盖板盖板钢筋绑扎成型后,在底板及两侧安放符合要求的塑料垫块<或合格的砂浆垫块,必须与钢筋绑死>,骨架上部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钢筋骨架上浮.三、隧道工程二次衬砌1、一般用垫块,有成品塑料垫块,还有自己做的高标号砂浆垫块,前者有眼,可以穿扎丝绑在钢筋上,后者在制作的时候就把扎丝预埋在垫块里,在无拱架的地段,围岩表面坑洼不平,只要保证模板一侧的保护层厚度就可以了,可以用架立筋加长抵在围岩表面的办法来定位,架立筋与防水板接触的一段做成弯钩,防止顶破防水板.2、山岭隧道如果围岩在Ⅳ级或以上,光面爆破的质量一定要控制好,这样就不会出现过大的欠挖和超挖,初期支护喷混凝土的厚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二衬混凝土的厚度. 超挖的一班结果是:为了达到隧道轮廓尺寸的要求,二衬时钢筋保护层会偏厚,多则10cm,甚至更多.欠挖比超挖更难处理,直接导致二衬厚度满足不了要求,基本上要返工!3、此外、监控量测很重要,在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监控量测.以上控制措施在条件具备时,应严格执行,切实保证桥涵、隧道结构物的钢筋间距和保护层质量,使得本项目结构物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桥墩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规范钢筋现场存放钢筋存放场地要平整,采用方木或条形平台作支点支垫水平分类存放,严禁混乱堆积导致受压不规则变形弯曲。
2、加强墩柱钢筋预埋定位控制在承台模板加固完成后,采用全站仪精确测定出墩柱平面位置,根据保护层厚度控制预埋钢筋位置,矫正好钢筋垂直度后采用焊接方式将墩柱钢筋与承台钢筋焊接固定牢固,在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振捣环节,禁止墩柱预埋钢筋受到扰动。
以避免造成钢筋预埋偏位和钢筋松动导致保护层发生变化。
3、严格控制钢筋加工环节钢筋加工之前,要将图纸仔细复核,根据设计保护层的厚度,将钢筋构造图中所有钢筋的尺寸全部计算,明确钢筋弯曲加工成型细部尺寸。
加工前首先按1:1的比例放出钢筋大样图,每个编号先制作样本,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制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因钢筋尺寸加工偏差导致保护层改变。
4、钢筋安装环节控制措施在钢筋安装时,若采用整体吊装,必须在钢筋笼构件骨架上增加焊接临时支撑以增强钢筋笼整体刚度,合理设置起吊点,防止在起吊时发生变形,对于局部变形部位,必须矫正到位,避免因变形导致保护层设置困难。
5、保护层设置检查环节在钢筋就位后,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轮廓线对钢筋构件的纵横轴线偏、竖直度位进行校正,对钢筋尺寸全面检查,检查达到规范规范要求后进行保护层设置。
保护层采用梅花形均匀布置,每块保护层都必须采用两根扎丝十字绑扎牢固,每平方米至少4块,在变截面或交角处要加密布置。
确保钢筋笼在模板内规定稳固。
6、对一线工人加强技能培训和质量教育。
组织混凝土工、钢筋工、模板工等施工人员学习,进一步细化技术交底,使他们在施工各环节能做到心中有数并执行到位。
并及时总结以往施工积累的经验,分析施工存在的问题,要举一反三,以减少或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一、执行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二、钢筋保护层定义及控制意义根据2010 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是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承载力、耐久性和防火性..三、总体质量要求1、钢筋骨架的要求:1钢筋表面无锈蚀与焊渣;主筋应顺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2双层或多层钢筋间应有足够的支撑;骨架不得变形、松焊和开焊;具有足够的刚度;2、垫块的要求:1垫块采用专门供应商定制的混凝土专用垫块;标号不低于主体混凝土标号;由于各构件保护层厚度要求不一致;在定制前;对垫块供应商进行交底;明确各构件需要的垫块尺寸及需求数量;2垫块的数量必须满足保护层合格率的要求;3、检测仪器的要求:必须是经过标定、现场比对试验过的仪器进行检测;五、控制措施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在作业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和讲解; 在交底时;不仅对钢筋组提出要求;还要对模板组、砼组等相关班组提出要求; 强调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提高人员的思想意识..2、合理安排各工种的施工顺序..1钢筋骨架质量控制:1钢筋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2为了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固性;在制作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绑扎及焊接的质量;3骨架安装工艺要合理、科学;骨架安装完成后;要对骨架位置尺寸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位置准确;不符合要求;要进行纠正处理;对结构复杂的构件; 合理安插主、次筋的位置;并注意施工顺序;避免出现钢筋挤占保护层的情况..4钢筋骨架的固定措施必须得当;固定必须牢固;防止在浇筑砼时发生移..5骨架在运输过程中也要防止骨架变形;必要时对加强箍筋进行加密..2模板制作及安装影响因素1模板制作要规范;确保模板平整度、强度及刚度符合要求;避免成型构件局部保护层存在偏差;2模板安装位置准确;3模板固定及限位措施到位;避免模板在砼浇筑过程中出现涨模、移位现象..3、钢筋保护层的垫块设置采取专人负责和专人检查验收制度..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要避免垫块设置的数量不够;导致钢筋下沉或垫块被压碎、变形的情况..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方案合理布置垫块;现场根据情况还应适当加密垫块的间距..二是垫块应合理、准确地绑扎在受力钢筋上主筋上;而不应布置在非受力筋上; 固定要牢固;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和滑落;混凝土浇筑前全面检查垫块是否缺少或损坏..保护层垫块采用专业厂家定制的高强机制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垫块;强度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及施工规范; 对不同的工程部位;选择合适的保护层垫块..如桩基可采用圆型中心有孔、厚度3-5cm 左右的垫块、立柱、墩身、梁板等可选用高强梅花型或圆锥体垫块.. 垫块设置间距及数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桩基一般按设计布设;其他构件保护层垫块间距一般为一米以内即每平米不少于 4 个;钢筋密集区或易偏位区应适当加密布设..保护层垫块应采用22细铁丝绑扎..4、混凝土的浇筑要有专人指挥浇筑砼时要尽量减少对钢筋的冲击..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在安装好的钢筋上踩踏..浇筑砼的操作人员要采取施工措施以避免踩踏钢筋;如在钢筋上加铺木板; 在钢筋下适当设置支撑等.. 在浇筑砼时;派专职钢筋工进行护筋;发现钢筋被踩踏移位时;及时进行修杜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无序;局部振捣过分或振动棒触及钢筋骨架..对易于偏位的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5、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各道工序完工后;首先是工班自检、签字;合格后上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 由质检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验收..6、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根据单元划分的编号;将各道工序进行细化;分部工程施工前上报首件施工方案;经批复后在首件工程施工中实施;首件工程完成后进行总结;对需完善的工艺、注意的事项等进行讨论、交底、明确;确保后续施工的工程质量不低于首件工程..7、加强管理;各合同段要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项目经理部成立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小组;详细制订保护层控制措施;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签订责任书;与经济效益挂钩..对于满足要求的队伍建议给予适当奖励;存在问题的班组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以充分调动广大班组质量意识的积极性..。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位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现行的砼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砼结构设计规范,为确保砼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把保护层厚度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要求在结构验收时必须提供保护层厚度实体检测结果,作为结构验收的依据之一。
从我站监督工程的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检测情况来看,钢筋保护层控制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现浇板负弯矩筋及墙、柱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合格率较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一、管理措施:1.仔细审图,准确掌握各个构件的保护层数值;2.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加强技术交底、钢筋制作安装的检查工作;3.制定控制每类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有效措施;4.加强成品保护,合理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减少钢筋绑扎完成后工作面作业人员数量;5.监理单位加强验收及旁站,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二、技术措施:(一)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控制:1.应在负弯矩钢筋端部设置直径不小于A12的通长钢筋马凳,中间部分设置纵横间距不大于800mm的小马凳,马凳高度应根据板厚加工准确,马凳支腿应焊接牢固;2.为防止钢筋跑位及弯钩朝向不一致,在弯钩下方应绑扎A6钢筋一道;3.在楼梯通道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通道,砼浇筑时应铺设临时性施工活动跳板,避免钢筋受到踩踏变形;4.浇筑砼采用“后退法”,严禁采用“前进法”,倾倒砼时要尽量减少对钢筋的冲击;5.在浇筑砼时,派专职钢筋工进行护筋,发现钢筋被踩踏或支撑件移位时,及时进行修整;6.严格控制板厚尺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二)墙、柱钢筋保护层控制:1.检查墙、柱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是否准确,如有位移应及时校正;2.柱、墙的箍筋、拉钩的加工尺寸应准确且应绑扎牢固;3.柱、墙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m的垫块控制保护层(一般采用环形塑料垫块);4.墙、柱纵向受力钢筋均应采用直径不小于A12的限位钢筋防止钢筋位移(每层宜在中部和端部设置2行,间距不大于1m)。
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方法
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方法
1、钢筋保护层:梁下、现浇板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或大理石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厚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强度同砼强度;剪力墙、柱采用塑料定位卡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为50mm×50mm。
2、基础底板、现浇板保护层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纵横间距基础底板<1000mm、现浇板<600mm,基础底板板上部受力筋采用Φ16钢筋马蹬通长设置架立间距≤1000mm,现浇板采用Φ12钢筋马蹬通长设置架立间距≤1000mm,保证钢筋位置,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马蹬应设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且应牢固焊接在下部负筋上, 制作方法如图示:
3、剪力墙、柱子钢筋采用塑料定位卡控制保护层,间距500mm,沿墙、柱子高度均匀布置。
4、梁及现浇板下部受力筋采用大理石垫块控制保护层。
梁下部垫块间距500㎜,板下部垫块间距800mm,呈梅花型布置。
梁侧钢筋保护层的控制使用塑料定位卡。
对于负弯矩筋和悬挑构件,按照构件厚度加设Φ12通长马凳。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覆盖在钢筋表面的一层厚度,其作用是保护钢筋不被氧化,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二、施工目标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2.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延误。
三、施工方案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2.施工操作控制要点(1)确定钢筋的布置位置和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2)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务必检查和清理钢筋表面的锈蚀、泥浆等附着物,保持钢筋表面的清洁。
(3)选择合适的钢筋定位工具,确保钢筋布置在正确的位置。
(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使用合适的隔离材料(如聚乙烯薄膜)保护钢筋,避免混凝土渗透到钢筋周围。
(5)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适当的振捣和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钢筋周围,排除空隙。
(6)在浇筑混凝土后,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早期强度损失。
四、质量控制1.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抽查检测。
厚度测量可采用非损伤检测方法,如钢筋探测仪进行测量。
2.定期进行现场质量检查,检查钢筋的布置位置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做好施工记录,包括钢筋编号、测量结果、验收结果等,以备验收和日后查验。
五、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确保施工现场的交通疏导畅通,防止事故发生。
3.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六、施工流程1.材料准备:准备好符合要求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
2.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并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钢筋保护:在钢筋布置完毕后,使用合适的隔离材料保护钢筋。
4.确定浇筑时间:根据混凝土性能和气温确定浇筑时间。
5.混凝土浇筑: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并采用适当的振捣和浇筑方式。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措施
本工程在钢筋保护层控制及定位措施上采用以下办法进行控制:
采用塑料及混凝土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如上图所示):塑料垫块分为板、墙两种,根据不同的钢筋直径选择不同的塑料垫块成品,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
柱筋塑料卡卡在箍筋上,间距800mm设置,墙体塑料卡间距1m梅花形布置,板塑料垫块间距1.2m梅花形布置。
梁主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预制垫块控制,每隔800mm 布置2块,梁侧面采用塑料卡间距800mm,根据梁高布置,不少于2块。
底板采用预制垫块控制,每隔500mm布置1块。
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地下室梁、柱迎水面保护层厚45mm,地下室内梁、柱保护层30mm,地下室墙体内墙面保护层20mm。
地下室结构的外墙与底板,其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不应小于50mm。
施工时梁、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在纵向受力钢筋外围的混凝土保护层内增设直径为16~20mm的钢筋网,防止混凝土保护层开裂。
感谢您的阅读!。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钢筋绑扎做到“七不准”和“五不验”。
“七不准”: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绑钢筋;控制线不弹好不准绑钢筋;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合格不准绑钢筋;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钢筋加工未通过车间车间验收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钢筋未完成不验收;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2、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采取工厂化生产的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塑料垫块分为板和墙两种,根据不同钢筋直径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
墙体钢筋高度越高,其在上部变形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控制模板上口处的钢筋保护层是非常重要的。
本公司计划用5MM厚的扁铁用螺栓固定在墙模板上口,顶住墙体竖向钢筋,保证钢筋不向外靠。
墙体钢内侧采用梯子筋或U型撑作为内撑,保证墙体钢筋不向内拢,从而确保钢筋保护层的精确。
3、钢筋规格严格按设计采用,框架梁及柱的钢筋直径不得随意变动,钢筋代换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4、柱子钢筋定位措施:采用定位卡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卡套在柱筋顶端,用绑扣将柱筋紧靠在定停位卡上,控制钢筋间距位置,下部用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5、箍筋质量控制:注意箍筋的加密区位置、长度、箍筋间距、箍筋弯钩长度、平直长度以及支座内有一道箍筋。
6、水电线盒的固定:采用增加定位措施筋的方法将水电线盒焊接固定。
7、防止钢筋污染措施:在浇筑梁板车混凝土前用特制钢筋套管套在每一根竖向钢筋上(高度不小于500mm),以防止墙、柱钢筋污染,如有个别污染及时清理混凝土浆,同时也要防止脱模剂污染。
8、板筋(底板、有梁板等)绑扎时的成品保护:绑扎板筋时,架设跳板操作,禁止在板筋上踩踏,禁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
安装电管、暖管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割和碰动钢筋。
钢筋的定位及保护层控制措施
目录一、钢筋保护层及定位控制措施 2二、钢筋保护层及定位施工技术措施 4三、钢筋保护层及定位质量保证措施5钢筋定位及保护层控制措施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为确保本工程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本工程所有的钢筋定位、保护层的设置采取以下相应措施:一、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现浇板钢筋保护层支垫方法:现浇板底钢筋保护层用工程塑料卡凳支垫,@不大于被支垫的钢筋50倍D,梅点状设置。
2、墙内暗柱钢筋绑扎: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柱子根据暗柱尺寸制作定型卡固定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正确,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3、剪力墙钢筋加焊Φ12同墙厚钢筋固定,控制保护层的厚度,保证钢筋双向间距准确。
做法见下图:4、现浇板钢筋绑扎前在模板上弹线(划线),按线绑扎,确保间距均匀一致、规范。
双层钢筋根据板厚用马铁支撑。
双层钢筋直径为被支撑钢筋网较大直径钢筋相同,间距为较大钢筋直径的100倍距,梅花布置。
如下图所示:5、桩头承台钢筋保护层为10cm,用钢筋焊成支架,如下图所示:ф14~16钢筋6、箍筋的1350弯钩绑扎后,应用专用工具弯曲到位。
7、框架梁的保护层控制措施二、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进场钢筋的验收制度,按规定进行各种钢筋的力学试验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制作严格按钢筋放样图进行,放样图制作完毕必须送项目技术负责人严格审核签字后方可下达到班组进行施工。
3)剪力墙中的“S”拉筋,有设计要求的按设计要求绑扎,其间距为纵筋的2倍。
4)剪力墙水平筋,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两端和中间用20#铁丝扎牢。
先纵筋后水平筋,水平筋分布按设计扎在内侧。
5)墙、板钢筋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可相隔交错绑扎,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扣。
6)剪力墙洞口尺寸为300≤b≤800;300≤h≤800洞口的加筋按照下图施工。
小于300×300的洞。
可以不加筋,当钢筋碰洞口时可绕过洞口在洞边通过。
加筋见结施总说明要求。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钢筋翻样必须对施工顺序、操作方法、质量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
特别注意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及规格,梁柱节点。
2、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特别检查悬臂结构撑脚是否牢固可靠。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依图纸及规范规定进行,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4、严格控制柱插筋位置,避免发生钢筋位移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柱钢筋绑扎前必须清理根部的水泥浆及杂物,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绑扎,并注意竖筋的垂直度,不得在倾斜的情况下绑扎水平筋及箍筋。
5、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高度,特别是悬挑部位的钢筋,设置钢筋马凳及跳板,避免人为踩踏后落低,悬挑结构必须单独开具隐蔽工程验收单。
6、工程上的钢筋不得任意代换,根据实际情况确需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与设计部门商量同意后方可实行,并办妥技术核定单。
7、弯曲变形的钢筋须矫正后才能使用,钢筋上的油污、泥浆要清除干净。
8、钢筋搭接处应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梁主筋与箍筋的接触点全部用铁丝扎牢,楼板双向受力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
9、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按规范要求外还须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按图纸要求留设加强筋,必要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协商解决,严禁任意拆、割。
10、浇捣混凝土时要派专人看管,随时随地对钢筋进行纠偏。
11、质检员必须签署隐蔽工程验收单,对每阶段的施工情况要开质量分析会,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协助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以配合监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
在监理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复验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措施
1.设定合理的保护层厚度标准: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标准。
保护层厚度标准应考虑钢筋的直径、混凝土强度等因素,以确保钢筋得到有效的保护。
2.选择适当的施工技术: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的质量。
例如,使用模板或支撑结构来确定钢筋的位置,使用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的振实,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空穴等。
3.增加现场检测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测和监控,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测厚仪、雷达扫描仪等,对保护层厚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工作流程,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相关的质量管理文件、记录和报告,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监控和追溯,确保保护层厚度的质量达标。
5.培训和技术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提供技术指导和现场指导,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加强与监理和设计单位的沟通与协作:与监理和设计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确保钢筋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近年来,在工程实际施工方面,出现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或大或小的现象,导致现浇楼板结构质量问题出现较多,因此,应加强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保护层控制的总体思路在于严格控制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并使钢筋、模板及相应的固定设施形成一个整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避免破坏钢筋、模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控制范围内。
针对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楼层模板、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支模,楼层结构模板支模完成后,由施工技术人员用水准仪按楼层标高控制点检查模板面平整度(±5mm),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须整改完成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钢筋绑扎完成后,施工技术人员须用水准仪按原控制点在结构剪力墙柱纵筋上抄出标高控制点(一般为楼层结构面标高+500mm),并做好明显标记,再次按此控制点拉线复查、调整模板面标高和平整度。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泥工操作人员严格按此控制点拉线尺量检查控制混凝土面标高。
3、钢筋加工安装时,混凝土现浇板的底部钢筋,按梅花形把与设计强度相等的混凝土垫块(@≤800)放置于下部受拉钢筋底部。
对于双层双向钢筋现浇板的上部下层钢筋,采用预制混凝土马凳(强度等级同楼层混凝土、高度按设计板厚计算)支撑(@≤500),上下两层钢筋连同马凳用扎丝绑扎牢固(图三);对于下部为双向钢筋、上部为附加钢筋的现浇板,沿分布筋方向增设直径≥10mm 的钢筋,与上部附加钢筋用扎丝满扎,再采用钢筋马凳(@≤500)与其焊接,稳固支撑上部受力钢筋,防止现浇板上部钢筋及马凳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位移。
4、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木工、钢筋工必须派专人现场跟班,随时检查模板及钢筋位移情况,发现有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及时校正。
5、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150±30),如果坍落度过大,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标高的控制。
钢筋的定位及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的定位及保护层控制措施目录一、钢筋保护层及定位控制措施 (2)二、钢筋保护层及定位施工技术措施 (4)三、钢筋保护层及定位质量保证措施 (5)钢筋定位及保护层控制措施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为确保本工程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本工程所有的钢筋定位、保护层的设置采取以下相应措施:一、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现浇板钢筋保护层支垫方法:现浇板底钢筋保护层用工程塑料卡凳支垫,@不大于被支垫的钢筋50倍D,梅点状设置。
2、墙内暗柱钢筋绑扎: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柱子根据暗柱尺寸制作定型卡固定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正确,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柱于主筋3、剪力墙钢筋加焊①12同墙厚钢筋固定,控制保护层的厚度,保证钢筋双向间距准确。
做法见下图:4、现浇板钢筋绑扎前在模板上弹线(划线),按线绑扎,确保间距均匀致、规范。
双层钢筋根据板厚用马铁支撑。
双层钢筋直径为被支撑钢筋网较大直径钢筋相同,间距为较大钢筋直径现浇板钢筋马凳布置示意啊箭耳寰示蕊圏5、桩头承台钢筋保护层为10cm,用钢筋焊成支架,如下图所示:6、箍筋的1350弯钩绑扎后,应用专用工具弯曲到位。
7、框架梁的保护层控制措施框架梁保护层支垫方法二、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进场钢筋的验收制度,按规定进行各种钢筋的力学试验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制作严格按钢筋放样图进行,放样图制作完毕必须送项目技术负责人严格审核签字后方可下达到班组进行施工。
3)剪力墙中的“ S”拉筋,有设计要求的按设计要求绑扎,其间距为纵筋的2倍。
4)剪力墙水平筋,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两端和中间用20#铁丝扎牢。
先纵筋后水平筋,水平筋分布按设计扎在内侧。
5)墙、板钢筋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可相隔交错绑扎,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扣。
6)剪力墙洞口尺寸为300<b<800;300 <h<800洞口的加筋按照下图施工。
小于300X300的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钢筋保护层及定位控制措施 2
二、钢筋保护层及定位施工技术措施 4
三、钢筋保护层及定位质量保证措施5
钢筋定位及保护层控制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为确保本工程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本工程所有的钢筋定位、保护层的设置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一、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现浇板钢筋保护层支垫方法:
现浇板底钢筋保护层用工程塑料卡凳支垫,@不大于被支垫的钢筋50倍D,梅点状设置。
2、墙内暗柱钢筋绑扎:
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柱子根据暗柱尺寸制作定型卡固定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正确,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3、剪力墙钢筋加焊Φ12同墙厚钢筋固定,控制保护层的厚度,保证钢筋双向间距准确。
做法见下图:
4、现浇板钢筋绑扎前在模板上弹线(划线),按线绑扎,确保间距均匀一致、规范。
双层钢筋根据板厚用马铁支撑。
双层钢筋直径为被支撑钢筋网较大直径钢筋相同,间距为较大钢筋直径的100倍距,梅花布置。
如下图所示:
5、桩头承台钢筋保护层为10cm,用钢筋焊成支架,如下图所示:
ф14~16钢筋
6、箍筋的1350弯钩绑扎后,应用专用工具弯曲到位。
7、框架梁的保护层控制措施
二、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进场钢筋的验收制度,按规定进行各种钢筋的力学试验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制作严格按钢筋放样图进行,放样图制作完毕必须送项目技术负责人严格审核签字后方可下达到班组进行施工。
3)剪力墙中的“S”拉筋,有设计要求的按设计要求绑扎,其间距为纵筋的2倍。
4)剪力墙水平筋,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两端和中间用20#铁丝扎牢。
先纵筋后水平筋,水平筋分布按设计扎在内侧。
5)墙、板钢筋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可相隔交错绑扎,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扣。
6)剪力墙洞口尺寸为300≤b≤800;300≤h≤800洞口的加筋按照下图施工。
小于300×300的洞。
可以不加筋,当钢筋碰洞口时可绕过洞口在洞边通过。
加筋见结施总说明要求。
7)暗柱钢筋,插入底板内轴线位置必须正确,固定牢固、柱面钢筋对
偏出外围方盘控制线的钢筋进行纠偏。
8)暗柱箍筋的封闭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周,随纵向错开。
柱子钢筋绑扎完毕后按高度@1000设置砼塑料保护层垫圈。
9)下层柱子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加箍筋焊接进行固定、限位。
10)钢筋绑扎完成后,由班组及放样员,进行自检,再由质检员及施工员进行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单,交监理单位验收签字,符合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三、钢筋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接头:招标文件规定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和焊接,其余绑扎搭接。
2、钢筋保护层:
底板上钢筋保护层采用PVC卡子,侧板保护层采用PVC卡圈。
3、墙内暗柱钢筋绑扎:
为保证找钢筋位置准确,柱子上下端分别用工具或定位卡具焊接,保证四面保护层准确。
4、剪力墙钢筋上中下3层工具或定位卡焊接固定,保证钢筋双向间距准确,水平钢筋的间距控制方法见下图:
剪力墙竖向钢筋间距的控制下图:
5、现浇板钢筋绑扎前在模板上弹线,按线绑扎。
6、剪力墙上暗梁钢筋间距过密的处理方法:剪力墙顶暗梁,以及洞顶边梁上下层。
钢筋主要是解决墙上开洞后的结构补强问题,该部位钢筋间距过密直接影响砼浇筑质量,绑扎前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由单排改为双排或多排布置,是解决这问题的根本办法。
但要有排距控制的措施,通常用φ25或主筋直径大于25的主筋同径短筋作垫棍。
7、剪力墙暗柱、梁柱交接的核心部位加密箍筋的施工方法:
该部位加密箍筋不能严格控制是质量通病。
我公司已将此作为企业质量通病的消除目标,克服多年。
先将核心部位柱箍筋绑扎就位,固定牢靠,后
穿梁钢筋的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必须遵照强“墙”弱梁的原则。
附: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处罚条例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处罚条例
交
底
人
:接收人:
西安玉兴建筑有限公司第一项目部
2016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