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合集下载

第15讲 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基础)

第15讲  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基础)

第15讲滑块—木板模型和传送带模型【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滑块—木板模型;2.会对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正确解答传送带上的物体的运动问题.【重、难点】以上两个模型都是重难点考点一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概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可能发生同向相对滑动或反向相对滑动.板块问题一般都涉及到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临界问题、摩擦力的突变问题等,并且会涉及两物体的运动时间、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各量的关系.在解决板块问题时基本上都会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2.三个基本关系(一)为保持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求最大外力或最小外力.(已知内力求外力)解题方法:往往求临界情况,即刚好没滑动(相对静止)时的外力.此时隐含两个条件:①静摩擦力为f m;②a相同.例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A.μmg B.2μmgC.3μmg D.4μmg(二)给定外力,判断是否相对滑动(已知外力求内力)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 2的物块.物块与木板的接触面是光滑的.从t =0时刻起,给物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 .分别用a 1、a 2和v 1、v 2表示木板、物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下列图象符合运动情况的是( )例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放在质量为2m 的长木板的左端,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4μ,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物块和木板均静止,若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F >μmg 时,物块和木板一定发生相对滑动B .当F =μmg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12μgC .当F =2μmg 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16μgD .不管力F 多大,木板的加速度始终为0(三)开始两物体不共速,那必然相对滑动,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共速(需分析) (1)如果会滑离,则找两者的位移关系; (2)如果不会滑离,两者一定会先共速,此后:①若系统无外力,则一起匀速;②若系统有外力,则按照(二)的方法判断是否相对滑动. 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 =4kg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个质量m =1kg 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μ=0.4,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8N ,铁块在长L =6m 的木板上滑动.取g =10m/s 2.求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变式1、如图所示,长为L=2m、质量为M=8kg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v0=6m/s时,在木板前端轻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木板与地面、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g=10 m/s2.求:(1)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变式2、如图所示,厚度不计的薄板A长l=5m,质量M=5kg,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A上距右端x=3m处放一物体B(可视为质点),其质量m=2kg,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原来系统静止.现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恒定的水平向右的力F=26 N,将A从B下抽出.g=10 m/s2,求:(1)A从B下抽出前A、B的加速度各是多大;(2)B运动多长时间离开A.例5、(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例6、如图所示,质量M=2kg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另一个质量m=1kg的小滑块以v0=6m/s的初速度滑上木板的左端.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1,g取l0m/s2.求:(1)求小滑块自滑上木板到相对木板处于静止的过程中,小滑块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2)求木板相对地面运动位移的最大值;(3)为使小滑块不能离开木板,则木板的长度至少多长.变式3、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 kg,不计A的大小,木板B长L=3 m.开始时A、B均静止.现使A以水平初速度v0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A与B、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 m/s2.若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的初速度v0为多大?求解“滑块—木板”类问题的方法技巧1.搞清各物体初始状态相对地面的运动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根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情况,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2.正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考点二传送带问题1.传送带的基本类型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成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按放置方向分为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种,如图所示.(1)当传送带水平转动时,应特别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常常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突变.(2)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是物体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滑动摩擦力只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因此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要发生突变(滑动摩擦力变为零或变为静摩擦力).3.倾斜传送带(1)对于倾斜传送带,除了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外,还要注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与传送带倾角的关系.若μ≥tan θ,且物体能与传送带共速,则共速后物体做匀速运动;若μ<tan θ,且物体能与传送带共速,则共速后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做匀变速运动.(2)求解的关键在于分析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4.传送带问题的动力学分析(1)水平传送带一直加速先加速后匀速vvvv传送带长度到达左端传送带长度先减速再向右加速,到达右端速度为传送带长度先减速再向右加速,最后匀速,到达右端速度为先以加速度先以加速度以加速度(一)水平传送带例7、如图所示,物块m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m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皮带传送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皮带传送的加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皮带速度恒定,m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D.无论皮带做何种运动,m都一定受摩擦力作用例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若A端与B端相距6 m,则物体由A到B的时间为()A.2 s B.2.5 s C.3.5 s D.4 s 变式4、(多选)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B.乘客提前0.5s到达B处C.行李提前0.5s到达B处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才能到达B处变式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10m/s向右运动,将一煤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煤块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2s,速度达到v;再经过时间t′=4s,煤块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取10 m/s2,求:(1)煤块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煤块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至右端通过的距离;(3)煤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二)倾斜传送带例9、滑块能沿静止的传送带匀速滑下,如图所示,若在下滑时突然开动传送带向上传动,此时滑块的运动将()A.维持原来匀速下滑B.减速下滑C.向上运动D.可能相对地面不动变式6、如图所示,粗糙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传送带静止时,在传送带上端轻放一小物块,物块下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下滑的时间可能大于tB.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下滑的时间可能小于tC.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下滑的时间等于tD.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下滑的时间小于t例10、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37°,A、B两端相距L=64m,传送带以v=20m/s 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点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8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物体沿着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若μ≥tanθ,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若μ<tanθ,物体将以较小的加速度a=g sinθ-μg cosθ继续加速运动.例1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成夹角θ=30°、以v 0=10m/s 的速度瞬时针转动,在传送带A 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 =0.5kg 的小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3.已知A 、B 两端相距L =25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物体从A 运动到B 所需的时间.变式7、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A 、B 两端相距L =12m ,质量为m =1kg 的物体以v 0=14m/s 的速度沿AB 方向从A 端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的速度v =4m/s ,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6,求物体从A 点到达B 点所需的时间.【能力展示】【小试牛刀】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0.64m、质量为4kg的木板B,在B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kg、可视为质点的铁块A,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取10m/s2.当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10N时,将A从B的左端拉到右端的时间为()A.0.8 s B.0.6 sC.1.1 s D.1.0 s2.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 kg,木块B的质量为2 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 N,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取10 m/s2,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 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A.1 N B.3 NC.4 N D.6 N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地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下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4.(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s=3.5m,以v0=2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端,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小煤块从A运动到B 的过程中(g取10 m/s2)()A.所用的时间是2 sB.所用的时间是2.25 sC.划痕长度是3 mD.划痕长度是0.5 m5.(多选)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3μ,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则木板加速度大小a 可能是( )A .a =μgB .a =23μgC .a =13μgD .a =F 2m -13μg 6.如图所示,长度l =2m ,质量M =23kg 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m =2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的左端,木板和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10 N ,取g =10 m/s 2.求:(1)若木板M 固定,小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2)若木板M 不固定,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离开木板所用的时间.7.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 =1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 =4kg 的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 l =2 m ,g 取10 m/s 2.求:(1)行李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 处.求行李从A 处传送到B 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大显身手】8.(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A.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传送带向下B.1~2 s内,物块的加速度为2 m/s2C.传送带的倾角θ=30°D.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9.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以某一初速度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A和B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A的质量m.10.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 m/s2,则:(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11.如图所示,将物块M轻放在匀速传送的传送带的A点,已知传送带速度大小v=2m/s,传送带顺时针转动,AB=2m,BC=8m,M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5,试求物块由A运动到C点共需要多长时间.(M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沿着BC方向,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第15讲 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答案例1、C 例2、D 例3、B 例4、2s变式1、(1)2 m/s 2 3 m/s 2 (2)0.8 m/s 变式2、(1)2 m/s 2,1 m/s 2(2)2s 例5、BC 例6、(1)3.5m (2)1m (3)3m 变式3、2 6 m/s例7、B 例8、C 变式4、BD 变式5、(1)0.5 (2)50 m (3)10m 变式6、D 例9、A例10、答案:4 s解析:开始时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 1=g (sin 37°+μcos 37°)=10 m/s 2,运动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为:t 1=v a 1=2010 s =2s ,下滑的距离:s 1=12a 1t 12=20m ;由于mg sin37°>μmg cos 37°,故物体2s 后继续加速下滑,且此时:a 2=g (sin 37°-μcos 37°)=2 m/s 2,s 2=64 m -s 1=44 m ,根据s 2=vt 2+12a 2t 22,解得:t 2=2 s ,故共用时间t =t 1+t 2=4 s .例11、4.5s 变式7、2s【能力展示】1.A 2.D 3.D 4.AD 5.CD 6.(1)4 m/s (2)2 s7.(1) 2.5s (2)2 s 2 m/s 8.BD 9.(1)0.2 (2)0.1 (3)6 kg10.(1)2 m/s 2 0.5 m/s 2 (2)2 s (3)8.4 m11.3.2 s。

板块、斜面、传送带模型(解析版)

板块、斜面、传送带模型(解析版)

热点板块、斜面、传送带模型1.命题情境源自生产生活中的与力的作用下沿直线运动相关的情境,对生活生产中力和直线有关的问题平衡问题,要能从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正确画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示意图,正确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解决问题。

2.命题中既有单个物体多过程问题又有多个物体多过程问题,考查重点在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能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命题较高的考查了运算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板块模型板块模型可以大体分为“有初速度”和“有外力”两大类。

有初速度可以是物块有初速度,也可以是木板有初速度;有外力可以是物块有外力,也可以是木板有外力。

第一大类:有速度、 第二大类:有外力。

解题思路1.根据相对运动,确定摩擦力②基于受力分析,列出牛顿第二定律 ③画出v-t图像,列运动学公式④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找外力F的临界值。

2.斜面模型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等解决问题。

3.传送带模型Ⅰ、受力分析(1)“带动法”判断摩擦力方向:同向快带慢、反向互相阻;(2)共速要突变的三种可能性:①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零;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方向突变。

Ⅱ、运动分析(1)参考系的选择:物体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均以地面为参考系;痕迹指的是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2)判断共速以后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吗?(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Ⅲ、画图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特别是画好v-t图像辅助解题,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注意参考系的选择。

(建议用时:30分钟)一、单选题1(2023·黑龙江·校联考一模)如图甲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长木板P,小滑块Q(可看做质点)放置于长木板上的最右端。

现将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长木板的右端,让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的作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拓展课-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高中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拓展课-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拓展课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答案在最后)目标要求1.会对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传送带模型的一般分析方法.2.能正确解答传送带上的物体的运动问题.3.建立板块模型的分析方法.4.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板块问题.拓展1传送带模型【归纳】1.基本类型传送带运输是利用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将货物运送到其他地方去,有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种基本模型.2.分析流程3.注意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根据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典例】例 1 传送带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运送货物的运输工具,其大量应用于工厂、车站、机场、地铁站等.如图,地铁一号线的某地铁站内有一条水平匀速运行的行李运输传送带,假设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且传送带足够长.某乘客将一个质量为m的行李箱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一端,行李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行李箱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刚好相等时,地铁站突然停电,假设传送带在制动力的作用下立即停止运动,求行李箱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例 2 某飞机场利用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将地面上的货物运送到飞机上,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37°,传送带两端A、B之间的长度L=11 m,传送带以v=2 m/s的恒定速度向上运动.在传送带底端A轻轻放上一质量m=2 kg的货物,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sin 37°=0.6,cos 37°=0.8)求货物从A端运送到B端所需的时间.(取g=10ms2例 3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的倾角为θ=37°,从A端到B端长度为s=16 m,传送带在电机带动下始终以v=10 m/s的速度逆时针运动,在传送带上A端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g取10m,sin 37°=0.6,求:小物体从A到B所用的s2时间.总结提升倾斜传送带向下传送物体,当物体加速运动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1)若μ≥tan θ,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2)若μ<tan θ,物体不能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物体将以较小的加速度a=g sin θ-μg cos θ继续做加速运动.拓展2板块模型【归纳】滑块—木板类(简称板块模型)问题涉及两个或多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1.解题方法技巧(1)分析题中滑块、木板的受力情况.(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3)知道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4)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①摩擦力表现为滑动摩擦力;②二者加速度不相等.2.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1)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2)若滑块和木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3.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摩擦力通常会发生突变,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或者消失,或者摩擦力方向发生变化,速度相同是摩擦力突变的一个临界条件.【典例】例 4 长为1.0 m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长木板B 的左端冲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大小为v′=0.4 m/s.再经过t0=0.4 s的时间A、B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在冰面上.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g取10 m/s2)求:(1)长木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小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教你解决问题读题提取信息→ 画运动示意图例5 如图,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5 m/s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m,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316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加速度a=3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求:摩擦因数为μ=0.2,g=10ms2(1)货箱放上平板车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货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出速度相等时两者的位移,判断货箱是否从车后端掉下来.例 6 (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m 的小滑块.木板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滑块的质量m=2 kgB.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当水平拉力F增大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增大D.当水平拉力F=7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拓展课八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拓展1[例1] 解析:行李箱所受的合外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ma ,解得a =μg .经过一段时间t 1,行李箱和传送带刚好速度相等,则t 1=vμg ;停电后,行李箱的加速度大小也是μg ,则减速时间t 2=v μg,故行李箱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为t =t 1+t 2=2vμg.答案:2vμg[例2] 解析:货物放在传送带上,开始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故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传送带向上.货物由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货物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 37°-mg sin 37°=ma解得a =0.4 m/s 2货物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1=va =5 s货物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1=12at 12=5 m<L =11 m经计算μmg cos 37°>mg sin 37°故此后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做匀速运动,运动的位移x 2=L -x 1=6 m 匀速运动的时间t 2=x2v =3 s货物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t =t 1+t 2=8 s. 答案:8 s[例3] 解析:开始时,物体相对传送带沿斜面向上滑,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1=mg sin 37°+μmg cos 37°m =10 m/s 2当物体与传送带共速时,物体的位移x 1=v 2−02a 1=5 m ,经历的时间t 1=va 1=1 s则此时距离B 端的距离x 2=s -x 1=11 m又因为mg sin 37°>μmg cos 37°则物体与传送带不能保持相对静止,此后物体的加速度 a 2=mg sin 37°−μmg cos 37°m=2 m/s 2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有x 2=vt 2+12at 22代入数据解得t 2=1 s总耗时为t =t 1+t 2=2 s ,故物体从A 端运动到B 端需要的时间为2 s. 答案:2 s 拓展2[例4] 解析:(1)设长木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 、B 一起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μ2mg =2ma又知v ′=at 0 解得μ2=0.1.(2)共速前,对A 有:加速度大小a 1=μ1g =2.5 m/s 2 对B 有:μ1mg -μ2×2mg =ma 2, 加速度大小a 2=0.5 m/s 2则知相对运动的时间t =v ′a 2=0.8 s小物块A 的初速度v 0=v ′+a 1t =2.4 m/s 则相对位移Δx =v 0t -12a 1t 2-12a 2t 2代入数据解得:Δx =0.96 m. 答案:(1)0.1 (2)0.96 m[例5] 解析:(1)货箱:μmg =ma 1,得a 1=2.0 m/s 2,方向向前. (2)假设货箱能与平板车达到共速,则箱:v =a 1t ,车:v =v 0-a 2t ,得:t =1.0 s , 箱:s 1=0+v 2t =1 m ,对平板车:s 2=v 0t -12a 2t 2=5×1-12×3×1 m =3.5 m.此时,货箱相对车向后移动了Δx =s 2-s 1=2.5 m<316 m ,故货箱不会掉下.答案:(1)2 m/s 2,向前 (2)不会 [例6] 解析:由图乙可得,当拉力等于6 N 时,小滑块和长木板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以M 、m 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 +m )a以m 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 =ma 其中F =6 N ,a =2 m/s 2联立解得m +M =3 kg ,μ=0.2当拉力大于6 N 时,长木板的加速度为a =F−μmg M=F M −μmg M可知a ­F 图像的斜率为k =1M =2−06−4kg -1=1 kg -1联立解得M =1 kg ,m =2 kg ,故A 、B 正确;当水平拉力大于6 N 时,长木板与小滑块已经发生相对滑动,此后F 增大,小滑块的加速度也不再增大,而是保持不变,故C 错误;当水平拉力F =7 N 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F−μmg M=7−0.2×2×101m/s 2=3 m/s 2,故D 正确;故选ABD.答案:ABD。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传送带与板块模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传送带与板块模型

共速后加速
异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坡
>
0 ≤
减速至0,后反向加速
至0
0 >
减速至0,后反向加速

=
<


一直匀速
一直加速
板—块模型
1、概述:两个或多个物体上、下叠放在一起,物体之间通过
摩擦力产生联系。
2、三个基本关系
加速度关系
注意:通过受力
分析判断加速度
同向上坡
0 >
0 =
0 <
减速至共速



<

共速后匀速
共速后继续
减速
一直匀速
<
>
减速至0, 加速至共速,
后反向加速
后匀速
=
<
一直匀速
减速至0,
后反向加速
同向下坡
0 >
0 =
传送带模型
1、明确滑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正确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2、判断滑块与传送带共速前是否滑出传送带。
3、滑块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是滑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4、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块与传送带共速时,二者相对静止做匀
速运动。
5、共速时刻一般是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在倾斜传送带上,
滑块与传送带共速时,需比较mgsin与μmgcos的大小才能
确定运动情况。
①水平传送带
①0 >时,可能一直减速(不够长),
也可能先减速后匀速(足够长)
同向进入
②0 =时,一直匀速
③0 < 时,可能一直加速(不够长),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一.“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6(a)、(b)、(c)所示.图62.建模指导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例1如图7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 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 m/s,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突破训练1如图8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10 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0=4 m/s,一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6 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2)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二.“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动力学中的“板块”和“传送带”模型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动力学中的“板块”和“传送带”模型

动力学中的“板块”和“传送带”模型一.“滑块—滑板”模型1. 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2. 两种位移关系①物体的位移:各个物体对地的位移,即物体的实际位移。

②相对位移:一物体相对另一的物体的位移。

两种情况。

(1)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时,相对位移等两物体位移之差,即.21x x x -=∆相 (2)滑块和滑板反向运动时,相对位移等两物体位移之和,即.21x x x +=∆相 这是计算摩擦热的主要依据,.相滑x f Q ∆=3. 解题思路:(1)初始阶段必对各物体受力分析,目的判断以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

(2)二者共速时必对各物体受力分析,目的判断以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者等速是滑块和滑板间摩擦力发生突变的临界条件,是二者相对位移最大的临界点。

(3)物体速度减小到0时,受力分析,判断两物体以后是相对滑动还是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二者的加速度a 相同;相对滑动二者的加速度a 不同。

(4)明确速度关系:弄清各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判断两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从而弄清摩擦力的方向,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

例.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思路指导〗(1)AB 开始运动时,相向均做减速运动,二者初速等大,加速度等大,则经历相等时间,v ∆相等.即相同时刻速度等大.对A 、B 、木板分析B 和木板同向向右运动,A 和木板反向运动,故B 和木板先相对静止,A 减速到0后,反向加速再与木板共速. (2)B 和木板共速后是相对滑动还是相对静止,假设法讨论.相对静止的条件:f<f max . 解析:(1)B 和木板共速前,AB 加速度分别为a A 、a B ,木板加速度为a 1.经t 1木板和B 共速. 对A 向左减速,加速度大小:../5,211向右解得s m a a m g m A A A ==μ 对B 向右减速,加速度大小:.m /s 5,21==B B B B a a m g m 解得μ对木板,由于g m m m g m g B A A B )(m 211++>-μμμ,则合外力向右,向右加速运动../5.2,)(-m 211211s m a ma g m m m g m g B A A B ==++-解得μμμB 和木板共速有:,1110t a t a v B =-解得t 1=0.4s../110s m t a v v B B =-=0.8m.t 2v v x 1Bo B =+= A 的速度大小v A =v B =1m/s.(2)设B 和木板共速后相对静止,对B 和木板:./m 35,)m 22212s a a m m g m g m m B A B A =+=+++解得)((μμ向右减速运动. 对B 有,木板和A相对静止.假设正确,设再经t g,m μN 320a m f 2B 12B B <== A 全程加速度不变.对B 和木板:,222t a v v B -=对A 有:,222t a v v A +-=解得t 2=0.3s.v 2=0.5m/s.0.225m,m 409t 2v v x 22B /B ==+=0.875m.)t (t a 21)t (t v x 221A 210A =+-+= 故 1.9m.x x x L /B B A =++= 练习1. (水平面光滑的“滑块—滑板”模)如图所示,质量M =8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 =8 N .当小车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 =2 kg 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小车开始经t =1.5 s 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 取10 m/s 2)( )A .1 mB .2.1 mC .2.25 mD .3.1 m解析:(1)刚放上物体时,对物体:.2m/s解得a ,ma μmg 211== 对小车:,/5.0,222s m a Ma mg F ==-解得μv 0=1.5m/s.设经t 1二者等速v 1.则2m/s.1s,v 解得t ,t a v t a v 11120111==+==此时物体运动:1m.t v 21x 111==故A 错.(2)共速后,设二者相对静止,整体:.0.8m/s,解得a m)a (M F 233=+= 对物体:μmg,<1.6N =ma =f 3假设正确.再经0.5s 物体运动:.1.2,1.12121223212m x x x m t a t v x =+==+=故故B 对CD 错.2. (水平面粗糙的“滑块—滑板”模型)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 =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解析:(1)物体刚放上木板,对木板:.a ,mg g )1121向左,减速运动(Ma M m =++μμ (2)共速后若二者相对静止:错,,则(BC a a Ma g M 2121,)m >=+μ 由于地面有摩擦,共速后木板做减速运动,故D 错。

传送带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模型2.3.1.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Q 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再把物块放到P 点自由滑下,则:( )A. 物块将仍落在Q 点B.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左边C.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右边D. 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2、 如图示,物体从Q 点开始自由下滑,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在地面P 点,若传送带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物体仍从Q 点开始自由下滑,则物体通过传送带后:( )A.一定仍落在P 点B.可能落在P 点左方C.一定落在P 点右方D.可能落在P 点也可能落在P 点右方3、如图,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37°角,AB 长为L =16m 的传送带 以恒定速度v =10m/s 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 处无初速释放质量为m =0.5kg 的物块,物块与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取g =10 m /s2)求:(1)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 到B 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2)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 到B 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4、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1m/s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2kg 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设皮带足够长,取g=10m/s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1)邮件滑动的时间t;(2)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3)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

板块模型整体分析:板块模型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很经典的物理模型,该模型是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典范,板和块借助于相互之间的摩擦力而发生作用,引起速度、位移、加速度、能量等一系列物理量的变化,因此也成为一类很重要的综合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明确板和块之间的位移关系,抓住系统动量守恒的特征,配合能量守恒、功能关系、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知识。

传送带与板块模型

传送带与板块模型

模型1 传送带模型
[审题指导]
模型1 解体传送带题型的思维模板
传送带与板块模型
模型1 传送带模型
对于传送带问题,分析清楚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是解题关键,分析思路 是:
弄清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确定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确定物体的运动 情况,具体分析见下表:
1.水平传送带问题
运动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模型1 传送带模型
vvv
再经过时间t′=4s 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取10 m/s2,求: s
(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 工件的加速度 a=v
解得a=5 m/s2
t
(2)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设工件的质量为m,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图4
μmg=ma
所以动摩擦因数 μ=mmga=ag=0.5
(3)解工析件从工水件平加传速送运带动的距左离端到x1=达v2右t 端通过的距离.
工件匀速运动距离x2=vt′
工件从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x=x1+x2
联立解得x=50 m.
模型1 传送带模型
水平传送带
(1) 当传送带水平转动时,应特别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 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静摩擦力达 到最大值,是物体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滑动摩擦力只存在于发 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因此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要发生突 变(滑动摩擦力变为零或变为静摩擦力)。
(1)v0>v 时,可能一直减速,(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到 达左端 (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 带传回右端,其中 v0>v 返回时速 度为 v,当 v0<v 返回时速度为 v0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3 板块界限
板块之间的界限是地震空间分布、中深度地 震机制、热流、地球磁场和岩石变形数据的 主要指标。
4 板块类型
板块主要有大陆板块、海洋板块、半洋板块 和微板块等几种类型。
传送带模型的特点
1
影响地球内部
传送带模型能够影响地球内部的热量和物质的上升或下降,进而推动板块的运动。
2
不同于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是一种在地球内部的岩石上发生的运动方式,所以它与板块模型有本 质区别。
动力来源
这种运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运动 的热对流引起的。
实例
大西洋海底中央脊就是传送带模 型的一个例子,新生的岩石从中 央脊上升并排放在两侧。
板块模型
1 板块构造
地球最外层的岩石被分成若干个板块,每个 板块都有不同的构成和性质。
2 板块运动
板块在地球表面运动,可以相互接触和相对 运动,产生地震、火山、积雪、沉积等现象。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深入探讨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从概述到应用场景,让你全面了解这些模 型。
概述
传送带模型
是指岩石在地球内部通过类似于传送带的方式运动。
板块模型
是指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被分成了若干个大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运动,产生地震、火 山、山脉等地质现象。
传送带模型
岩石运动
内部岩石通过类似于传送带的方 式运动,向上或向下运动,导致 地球内部的热量和物质的上升或 下降。
3
只是单一模型
传送带模型只是一个基础模型,没有板块模型的复杂和多样性。
板块模型的特点
灾害性强
板块模型的相互运动导致了地 球表面的地震、火山等自然灾 害。地震和火山灾害可能会给 人们带来巨大的破坏。
多样性

秘籍04 滑块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教师版)-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抢分秘籍

秘籍04 滑块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教师版)-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抢分秘籍

秘籍04滑块木板模型和传送带模型一、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特点: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滑块和木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木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位移关系:如图所示,滑块由木板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设板长为L ,滑块(可视为质点)位移大小为x 块,滑板位移大小为x 板。

同向运动时:L =x 块-x 板.反向运动时:L =x 块+x 板.不再有摩擦力(水平面上共同匀速运动).5.分析板块模型的思路二、传送带模型(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3.划痕问题:滑块与传送带的划痕长度Δx等于滑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的大小,若有两次相对运动且两次相对运动方向相同,Δx=Δx1+Δx2(图甲);若两次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Δx等于较长的相对位移大小.(图乙)4.功能关系分析:(1)功能关系分析:W=ΔE k+ΔE p+Q。

(2)对W和Q的理解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x;传。

产生的内能:Q=fx相对【题型一】滑块木板模型A.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9NA.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B.当水平拉力增大时,小滑块比长木板先相对地面发生滑动C.小滑块的质量为2kgF=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D.当水平拉力12N【答案】AC【详解】A.设小滑块质量为m,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数为A.若只增大M,则小滑块能滑离木板B.若只增大v0,则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变长【答案】(1)15 4a g=,方向沿斜面向下,【详解】(1)A第一次碰挡板前,系统相对静止,之间无摩擦。

碰后,对A.木板的长度为2mB.木板的质量为1kgC.木板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mD.整个过程中滑块B的位移为0【答案】D【详解】B.对两滑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A依题意,相遇前木板匀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 g由图可知,木板的长度为A.滑块Q与长木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5B.长木板C.t=9s时长木板P停下来D.长木板P 【答案】C【详解】A.由乙图可知,力F在5s时撤去,此时长木板PA .122v v =B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2118mv C .图甲所示的情况,滑块压缩弹簧被弹回后回到长木板右端时,滑块的速度为D .图甲所示的情况,滑块压缩弹簧被弹回后回到长木板右端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答案】BD【详解】CD .如图甲,设滑块被弹簧弹开,运动到长木板右端时的速度为v 3,系统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滑块压缩弹簧被弹回后恰好可以到达A 的右端,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32mv mv =解得3112v v =故C 错误,D 正确;AB .如图甲,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两者速度相同,设为v ,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长木板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12mv mv=()22112p 11222mv mv mg x x E μ=⨯+++A .滑块A 的质量为4kgB .木板B 的质量为1kgC .当10N F =时木板B 加速度为24m/sD .滑块A 与木板B 间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BC【详解】ABD .根据题意,由图乙可知,当拉力等于8N ,滑块【答案】(1)1.5m/s;1.5m/s;(2【详解】(1)由于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及均相对斜面静止,小球在由释放到碰【答案】(1)3m/s;(2)2m/s;(3)不能与1A B【典例1】如图所示,某快递公司为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传送带传输包裹,水平传送带长为4m ,由电动机驱动以4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模型(1)(2)(1)(2)(1)(2)返回时速度为2.(1)(2)(1)(2)(3)解传送带问题的思维模板1.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3.无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4.有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1.传送带模型(1)模型分类: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2)传送带的转动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或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可以是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2.处理方法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多维展示]多维角度1 水平同向加速[例1] (2017·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体从高为h =0.2 m 的光滑轨道上P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 点,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 之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一直以v =4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A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是1.5 sB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2 JC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 JD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0 J解析 设物体下滑到A 点的速度为v 0,对PA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0=mgh ,代入数据得:v 0=2gh=2 m/s<v =4 m/s ,则物体滑上传送带后,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μmgm=μg =2m/s 2;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用时:t 1=v -v 0a =4-22 s =1 s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 1=v 0+v 2t 1=2+42×1 m =3 m<L =5 m ,所以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后向右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L -x 1v =5-34s =0.5 s ,故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为:t =t 1+t 2=1.5 s ,A 正确;物体运动到B 的速度是v =4 m/s ,根据动能定理得: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 f =12mv 2-12mv 20=⎝ ⎛⎭⎪⎫12×1×42-12×1×22 J =6 J ,B 错误;在t 1时间内,传送带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 带=vt 1=4 m ,故产生热量Q =μmg Δx =μmg (x 带-x 1),代入数据得:Q =2 J ,C 正确;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则电动机多做的功W =⎝ ⎛⎭⎪⎫12mv 2-12mv 20+Q =⎣⎢⎡⎦⎥⎤12×1×(42-22)+2 J = 8J ,D 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链接高考3 两类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链接高考3 两类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含解析)

两类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模型1 板块模型[模型解读]1.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大小为x1,滑板位移大小为x2同向运动时:L=x1-x2反向运动时:L=x1+x23.解题步骤[典例赏析][典例1] (2017·全国卷Ⅲ)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和m 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审题指导] 如何建立物理情景,构建解题路径①首先分别计算出B与板、A与板、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判断出A、B及木板的运动情况.②把握好几个运动节点.③由各自加速度大小可以判断出B与木板首先达到共速,此后B与木板共同运动.④A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且A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不变.⑤木板先加速后减速,存在两个过程.[解析](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与木板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3,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a B和a1.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f1=μ1m A g①f2=μ1m B g②f3=μ2(m A+m B+m)g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 A a A④f2=m B a B⑤f 2-f 1-f 3=ma 1⑥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 1.由运动学公式有v 1=v 0-a B t 1⑦v 1=a 1t 1⑧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解得:v 1=1 m/s(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 B =v 0t 1-12a B t 21⑨ 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1+f 3=(m B +m )a 2⑩由①②④⑤式知,a A =a B ;再由⑦⑧可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 2.设A 的速度大小从v 1变到v 2所用时间为t 2,根据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v 2=v 1-a 2t 2⑪对A 有v 2=-v 1+a A t 2⑫在t 2时间间隔内,B (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 1=v 1t 2-12a 2t 22⑬在(t 1+t 2)时间间隔内,A 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 A =v 0(t 1+t 2)-12a A (t 1+t 2)2⑭ 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 和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s 0=s A +s 1+s B ⑮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得s 0=1.9 m(也可以用下图的速度-时间图象做)[答案] (1)1 m/s (2)1.9 m滑块滑板类模型的思维模板[题组巩固]1.(2019·吉林调研)(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 0的木板,在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在木块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木块与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 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 0,则时间t 增大B .若仅增大木块的质量m ,则时间t 增大C .若仅增大恒力F ,则时间t 增大D .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时间t 增大 解析:B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木块的加速度a 1=F -μmg m =F m -μg ,木板的加速度a 2=μmg m 0,木块与木板分离,则有l =12a 1t 2-12a 2t 2得t =2l a 1-a 2.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 0,木块的加速度不变,木板的加速度减小,则时间t 减小,故A 错误;若仅增大木块的质量m ,则木块的加速度减小,木板的加速度增大,则t 变大,故B 正确;若仅增大恒力F ,则木块的加速度变大,木板的加速度不变,则t 变小,故C 错误;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则木块的加速度减小,木板的加速度增大,则t 变大,故D 正确.]2.(2019·黑龙江大庆一模)如图,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 =1 kg ,木板的质量m 0=4 kg ,长l =2.5 m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水平恒力F =20 N 拉木板,g 取10 m/s 2,求:(1)木板的加速度;(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 解析:(1)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为F f =μ(m 0+m )g =10 N 木板的加速度为a =F -F f m 0=2.5 m/s 2. (2)设拉力F 作用t 时间后撤去,木板的加速度为a ′=-F f m 0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且有a =-a ′=2.5 m/s 2则有2×12at 2=l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t =1 s ,即F 作用的最短时间是1 s. 答案:(1)2.5 m/s 2 (2)1 s3.(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木板静置于倾角θ=37°、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底端.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 0=4 m/s 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F =3.2 N 的恒力.若小物块恰好不从木板的上端滑下,求木板的长度l 为多少?已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解析:由题意,小物块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木板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小物块运动到木板的上端时,恰好和木板共速.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设木板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cos θ-Mg sin θ=Ma ′,设二者共速时的速度为v ,经历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v =v 0-at ,v =a ′t ;小物块的位移为s ,木板的位移为s ′,由运动学公式得,s =v 0t -12at 2,s ′=12a ′t 2;小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端滑下,有s -s ′=l ,联立解得l =0.5 m.答案:0.5 m模型2 传送带模型[模型解读]对于传送带问题,分析清楚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是解题关键,分析思路是:弄清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确定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分析见下表:1.水平传送带问题运动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到达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问题运动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一直匀速(4)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典例2] 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倾斜运输带AB (与水平面成α=37°)与一斜面BC (与水平面成θ=30°)平滑连接,B 点到C 点的距离为L =0.6 m ,运输带运行速度恒为v 0=5 m/s ,A 点到B 点的距离为x =4.5 m ,现将一质量为m =0.4 kg 的小物体轻轻放于A 点,物体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 点,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36,(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空气阻力不计)求:(1)小物体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v 的大小;(2)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小物体从A 点运动到C 点所经历的时间t .[审题指导][解析] (1)设小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a 1,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 μ1mg cos θ=ma 1由运动学公式知v 2=2a 1L ,联立解得v =3 m/s.(2)因为v <v 0,所以小物体在运输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μmg cos α-mg sin α=ma 2又因为v 2=2a 2x ,联立解得μ=78.(3)小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经历的时间t 1=v a 2, 从B 点运动到C 点经历的时间t 2=v 1a 1联立并代入数据得小物体从A 点运动到C 点所经历的时间t =t 1+t 2=3.4 s.[答案] (1)3 m/s (2)78(3)3.4 s 解传送带问题的思维模板[题组巩固]1.(2019·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中)(多选)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 2(v 1<v 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象可能是( )解析:AC [物块滑上传送带,由于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能会滑到另一端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另一端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故C 正确.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可能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故B 、D 错误,A 正确.]2.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 、B 两端间的距离为L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 ,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 sin θ解析:A [若传送带较短,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小于v;μ≥tan θ,则粮袋先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 端时速度与v相同;若μ<tan θ,则粮袋先做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于v,选项A正确;粮袋开始时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是沿传送带向上,所以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 cos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mg sin θ+μmg cos θ=g(sin θ+μcos θ),选项B错误;若mμ≥tan θ,粮袋从A 到B 可能一直是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选项C 、D 均错误.]3.(2019·湖北宜昌高三一模)如图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 、B 两端相距 3 m ,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 、D 两端相距4.45 m ,B 、C 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 以5 m 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 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达B 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 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1)若CD 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2)若要将米袋送到D 端,求CD 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解析:(1)米袋在AB 上加速时的加速度a 0=μmg m=μg =5 m/s 2 米袋的速度达到v 0=5 m/s 时,滑行距离:s 0=v 202a 0=2.5 m <AB =3 m 因此米袋在到达B 点之前就有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 设米袋在CD 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μmg cos θ=ma ,代入数据得:a =10 m/s 2所以能上升的最大距离:s =v 202a=1.25 m. (2)设CD 部分运转速度为v 1时米袋恰能达到D 点,则米袋速度减为v 1之前的加速度为:a 1=-g (sin θ+μcos θ)=-10 m/s 2米袋速度小于v 1至减为0前的加速度为a 2=-g (sin θ-μcos θ)=-2 m/s 2由v 21-v 202a 1+0-v 212a 2=4.45 m. 解得:v 1=4 m/s.即要把米袋送到D 点,CD 部分的速度v CD ≥v 1=4 m/s米袋恰能运动到D 点所用时间最长为:t max =v 1-v 0a 1+0-v 1a 2=2.1 s 若CD 部分传送带的速度较大,使米袋沿CD 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米袋加速度一直为a 2,由s CD =v 0t min +12a 2t 2min 得:t min =1.16 s所以,所求的时间t 的范围为1.16 s≤t ≤2.1 s答案:(1)1.25 m (2)v CD ≥4 m/s 1.16 s≤t ≤2.1 s。

ER08专题02-第5讲传送带和板块模型JSB副本

ER08专题02-第5讲传送带和板块模型JSB副本

微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第5讲传送带、板块等模型2024 .01. 211. 理解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的特点;2.会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常规的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问题。

考向1 传送带模型1.模型特点传送带问题的实质是相对运动问题,这样的相对运动将直接影响摩擦力的方向.2.解题关键00.2s货物的加速度为0.2 1.2s货物的加速度为根据动力学公式有代入数据计算可得θ=,μ=37 A错误;00.2s货物的位移为末货物的速度为0.2 1.2s货物的位移为货物从A运动到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B错误;.货物从A00.2s皮带运动的距离为0.2 1.2s皮带运动的距离为货物对传送带做功为C正确;.货物从A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考向2 板块模型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2.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解题方法:整体法、隔离法.4.解题思路(1)求加速度:因题目所给的情境中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

(2)明确关系:对滑块和滑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滑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

这是解题的突破口。

特别注意滑块和滑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

求解中更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例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的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A,使之从C、B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A.F>μ(2m+M)g B.F>μ(m+2M)gC.F>2μ(m+M)g D.F>2μmg解析:选C. 无论F多大,摩擦力都不能使B向右滑动,而滑动摩擦力能使C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μg,故F-μmg-μ(m+M)gM>μg时,即F>2μ(m+M)g时A可从B、C之间抽出,选项C正确.考向3[例3]考向4[例4]1.传送带的摩擦力分析(1)关注两个时刻①初始时刻: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或滑动方向决定了该时刻的摩擦力方向。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专题课7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题型一传送带模型1.基本类型传送带运输是利用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将货物运送到其他地方去,有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种基本模型。

2.分析流程3.注意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根据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x=8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工件滑上A端时速度v A=10 m/s,设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v B。

(g 取10 m/s2)(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v B的大小;(2)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B端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求到达B点的速度v B′的大小;(3)若传送带以v=13 m/s逆时针匀速转动,求物块在传送带上划痕的长度。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小μmg=ma则a =μg =6 m/s 2且v 2A -v 2B =2ax ,故v B =2 m/s 。

(2)能,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工件受力不变,其加速度不发生变化,仍然始终减速,故工件到达B 端的速度v B ′=v B =2 m/s 。

(3)物体速度达到13 m/s 时所用时间为t 1=v -v A a =0.5 s运动的位移为x 1=v A t 1+12at 21=5.75 m传送带的位移x 2=v t =6.5 m此后工件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以划痕的长度x =x 2-x 1=0.75 m 。

[答案] (1)2 m/s (2)能 2 m/s (3)0.75 m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37°,A 、B 两端间距L =16 m ,传送带以速度v =10 m/s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物体质量m =1 kg 无初速度地放置于A 端,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g 取10 m/s 2,试求:(1)物体由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2)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前的相对位移。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一.“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6(a)、(b)、(c)所示.图62.建模指导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例1如图7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 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 m/s,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突破训练1如图8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10 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0=4 m/s,一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6 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2)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二.“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传送带板块模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传送带板块模型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传送带模型、“滑块—木板”模型【传送带模型】1.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x传(x传为传送带对地的位移)2.系统产生的内能:Q=f x相对(x相对为总的相对路程).3.求解电动机由于传送物体而多消耗的电能一般有两种思路①运用能量守恒以倾斜传送带为例,多消耗的电能为E电,则:E电=ΔE k+ΔE p+Q.②运用功能关系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等于传送带克服阻力做的功E电=fx传(特别注意:如果物体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分匀变速和匀速两个运动过程,这两个过程中传送带都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匀变速运动过程中两者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匀速运动过程中两者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4.传送带问题分析流出图:(一)水平传送带例1 如图所示,长为5m的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将质量为1kg的小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

已知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求小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1)传送带对小物块做的功;(2)传送带与小物块摩擦产生的热量;(3)因放上小物块,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变式:若小滑块以3m/s的速度从右端滑上传送带,求:(1)传送带与小物块摩擦产生的热量;(2)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

(二)倾斜传送带例2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其中A、B两点间的距离为3.5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2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现将一质量4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B点,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g为取10m/s2,则在传送带将小物块从B点传送到A点的过程中:2(1)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2)摩擦产生的热量;(3)因放小物块而使得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例3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37°,A、B两端间距L=16m,传送带以速度v=10m/s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7专题四 板块及传送带模型

7专题四  板块及传送带模型

专题四板块、传送带模型一、板块模型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

2.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3.解题方法整体法、隔离法。

4.解题思路(1)分析滑块和滑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滑板的加速度。

(2)对滑块和滑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滑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

特别注意滑块和滑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

1.(2013•广陵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7.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2)判断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若能,求滑块落地时与平板车右端间的水平距离;若不能,试确定滑块最终相对于平板车静止时与平板车右端的距离.2.足够长的长木板B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小物块A无初速度的放到长木板B的右端,此时木板B的速度为16m/s.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m=2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取g=10 m/s2.求:最终A与B的相对位移是多少?3.[2018·黑龙江大庆一模]如图,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

已知木块的质量m =1 kg ,木板的质量m 0=4 kg ,长l =2.5 m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现用水平恒力F =20 N 拉木板,g 取10 m/s 2,求:(1)木板的加速度;(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模型(1)(2)(1)(2)(1)(2)返回时速度为2.(1)(2)(1)(2)(3)解传送带问题的思维模板1.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3.无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4.有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1.传送带模型(1)模型分类: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2)传送带的转动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或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可以是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2.处理方法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多维展示]多维角度1 水平同向加速[例1] (2017·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体从高为h =0.2 m 的光滑轨道上P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 点,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 之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一直以v =4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A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是1.5 sB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2 JC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 JD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0 J解析 设物体下滑到A 点的速度为v 0,对PA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0=mgh ,代入数据得:v 0=2gh=2 m/s<v =4 m/s ,则物体滑上传送带后,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μmgm=μg =2m/s 2;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用时:t 1=v -v 0a =4-22 s =1 s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 1=v 0+v 2t 1=2+42×1 m =3 m<L =5 m ,所以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后向右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L -x 1v =5-34s =0.5 s ,故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为:t =t 1+t 2=1.5 s ,A 正确;物体运动到B 的速度是v =4 m/s ,根据动能定理得: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 f =12mv 2-12mv 20=⎝ ⎛⎭⎪⎫12×1×42-12×1×22 J =6 J ,B 错误;在t 1时间内,传送带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 带=vt 1=4 m ,故产生热量Q =μmg Δx =μmg (x 带-x 1),代入数据得:Q =2 J ,C 正确;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则电动机多做的功W =⎝ ⎛⎭⎪⎫12mv 2-12mv 20+Q =⎣⎢⎡⎦⎥⎤12×1×(42-22)+2 J = 8J ,D 错误。

答案 AC多维角度2 水平反向减速再加速[例2] (2017·漳州检测)(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左端与光滑圆弧轨道底部平滑连接,圆弧轨道上的A 点与圆心等高,一小物块从A 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圆弧轨道,返回圆弧轨道时小物块恰好能到达A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弧轨道的半径一定是v22gB .若减小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仍可能到达A 点C .若增加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有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不论传送带速度增加到多大,小物块都不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解析 设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物块在圆弧轨道上下滑的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R =12mv 20,所以小物块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v 0=2gR ,物块到达传送带上之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开始减速,速度减小为零之后,又在传送带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反向加速,根据物块的受力可知,物块在减速和加速的过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是相同的,所以物块返回圆弧轨道时速度大小等于从圆弧轨道下滑刚到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只要传送带的速度v ≥2gR ,物块就能返回到A 点,则R ≤v 22g,A 错误;若减小传送带速度,只要传送带的速度v≥2gR ,物块就能返回到A 点,B 正确;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由于物块返回到圆弧轨道的速度不变,只能滑到A 点,不能滑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 错误、D 正确。

答案 BD多维角度3 倾斜同向加速再加速[例3] (2017·黄冈中学模拟)(多选)在大型物流货场,广泛的应用传送带搬运货物。

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将m =1 kg 的货物放在传送带上的A 点,经过1.2 s 到达传送带的B 点。

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由v ­t 图象可知( )A .A 、B 两点的距离为2.4 mB .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 .货物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大小为12.8 JD .货物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8 J解析 根据v ­t 图象可知,货物放在传送带上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是加速度变小了,所以货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在t =0.2 s 时由沿传送带向下变为沿传送带向上。

由乙图可知,A 到B 的距离对应货物v ­t 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x =⎣⎢⎡⎦⎥⎤12×2×0.2+12×(2+4)×1 m =3.2 m ,A 错误;由乙图可知,0~0.2 s 内货物的加速度为a 1=Δv 1Δt 1=20.2m/s 2=10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同理0.2~1.2 s 内a 2=Δv 2Δt 2=4-21.2-0.2m/s 2=2 m/s 2,mg sin θ-μmg cos θ=ma 2,联立解得:cos θ=0.8,μ=0.5,B 正确;整个过程货物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 f =μmg cos θ=4 N ,则0~0.2 s 内传送带对货物做功为:W 1=F f x 1=4×0.2 J =0.8 J,0.2~1.2 s 内传送带对货物做功为:W 2=-F f x 2=-4×3 J =-12 J ,W =W 1+W 2=-11.2 J ,所以整个过程,传送带对货物做功大小为11.2 J ,C 错误;根据功能关系,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由图象可得0~0.2 s 内相对位移Δx 1=12×0.2×2 m =0.2m,0.2~1.2 s 内相对位移Δx 2=12×1×2 m =1 m ,所以产生的热量为:Q =F f Δx 1+F f Δx 2=4.8 J ,D 正确。

答案 BD多维角度4 倾斜同向加速再匀速[例4]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 =1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现将一质量为m =10 kg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的A 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 点传送到B 点的过程中,求:(g 取10 m/s 2)(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2)电动机做的功。

解析 (1)小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 cos θ-mg sin θ=ma解得小物体上升的加速度为a =g4=2.5 m/s 2当小物体匀加速到v =1 m/s 时,小物体的位移为x =v 22a=0.2 m<5 m之后小物体以v =1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B 点由功能关系得,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等于小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W =ΔE k +ΔE p =12mv 2+mgl sin θ=255 J 。

(2)电动机做的功等于小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量和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之和,由v =at 得t =va=0.4 s相对位移x ′=vt -v2t =0.2 m摩擦产生的热量Q =μmgx ′cos θ=15 J 故电动机做的功为W 电=W +Q =270 J 。

答案 (1)255 J (2)270 J[多途归一]1.系统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都是摩擦力乘以物体相对传送带移动的路程。

2.分析流程3.功能关系(1)功能关系分析:W F =ΔE k +ΔE p +Q 。

(2)对W F 和Q 的理解: ①传送带的功:W F =Fx 传; ②产生的内能Q =F f x 相对。

[类题演练]1.(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多选)如图甲所示,倾角 θ=37°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将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 取10 m/s 2,sin37°=0.6,cos37°=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B .0~8 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4 mC .0~8 s 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84 JD .0~8 s 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26 J 答案 BD解析 根据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乙可得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2 m/s 2=1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 θ-mg sin θ=ma ,解得μ=0.875,A 错误;由图乙可知0~8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 =-12×2×2 m +2+62×4 m =14 m ,B 正确;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s sin θ=8.4 m ,重力势能的增量为ΔE p =mgh =84 J ,动能增量为ΔE k =12mv 22-12mv 21=12×1×(42-22) J =6 J ,机械能增量为ΔE =ΔE p +ΔE k =90 J ,C 错误;0~8 s 内只有前6 s 内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0~6 s 内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s 带=4×6 m =24 m ,0~6 s 内物体位移为s 物=-12×2×2 m +4×42m =6 m ,s 相对=s 带-s 物=18 m ,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cos θ·s 相对=126 J ,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