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乌衣巷 刘禹锡
《乌衣巷》原文注释及简析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2.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这首诗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
3.王谢:指东晋时代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之家,乌衣巷是这两大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
后二句诗写出沧桑变化的事实,自然成为对豪门贵族的辛辣讽刺。
4.寻常:平常、普通。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著名诗人。
【简析】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
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
“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
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
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
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
“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
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
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
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
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
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
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乌衣巷的阅读答案
乌衣巷的阅读答案【篇一:巷阅读答案】(1)第二段中,作者对“乡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据这些描述,分明用三个评述性的词语概括出它的各自的特点。
(6分)答:乡村的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上海的里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这些描述衬托了“巷”的什么特点?也用三个评述性词语来表达。
答:衬托了“巷”的、、。
(2分)20.第三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五段却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考虑,这种写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21.文章中对“巷”所用的代词一忽儿是“她”,又忽儿是“它”,这种用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用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巷”在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又作为全文的纲领,展开下文;结尾含蓄婉曲,表达了作者赞美“巷”的意义所在。
b.第三段中“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这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照,崭新的前景使人心境豁然开朗。
c.第四段中,作者说小巷“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但又反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意,尽管“家家有一本哀乐帐,一部辛酸史”,但全然没有今非昔比的伤感。
d.文章隐含了作者对这不平等社会的不满情绪,为排遣这种怨气,这“小巷”便成了好的去处。
一进小巷,便别有洞天,虽是人间,但胜似天堂,宠辱偕忘。
e.最后一段,铺陈芸芸众生、社会百相,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人以群分,应各归其所;言辞简洁却锋芒犀利,一个“请”字,实则是一个“滚”字。
作者爱悦直书纸上。
阅读参考答案:19.(1)乡村的陋巷破败、杂乱、肮脏上海的里弄拥挤、嘈杂、庸俗(2)“巷” 幽静、秀美、悠闲20.不矛盾。
无人和有人都是根据文章需要而定的。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及赏析刘禹锡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作曾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他的诗作《乌衣巷》更是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通过对《乌衣巷》原文的解读和赏析,来更好地理解刘禹锡的诗歌艺术和文化内涵。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乌衣巷》的原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关河冰已合,瓢泼大如斗。
《乌衣巷》的开头描绘了朱门中的花酒肉色,却却与街上的冷酷世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冷酷的世态被表现为路上的冻死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唐代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另外,由于关山之间天气寒冷,冰已经形成了厚厚的一层。
而瓢泼大如斗,则揭示了寒冷之时,自然灾难与人类欲求之间的矛盾。
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乌衣巷》诗中的一个侧面展示。
更重要的是,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所表现的对离愁别绪的感受,在当时的唐朝诗歌中是非常典型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的中心思想是抒发情感,表现人生的苦难、痛苦与失落。
在《乌衣巷》中,刘禹锡将空灵的巷道和节日鲜艳的表情之间的对比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绘,通过对这种对比的勾勒和实现,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
在本篇诗歌的结尾处,作者选择的是一个非常简洁而充满深意的结尾,这就是“乌衣巷口夕阳斜,断肠人在天涯。
”。
这句结尾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禹锡对于离愁别绪的体察以及他对于生活实际的思考。
此外,《乌衣巷》一诗还通过多重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思想和情感,而这也是这首诗的最具魅力之处。
例如,朱门、酒肉等词语的使用,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温情之余,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大唐时代的风物。
正如朱门之下酒肉臭,此情此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两种景象之间的冷热之感和生命之脆弱显得越发深刻。
总之,《乌衣巷》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而该诗所抒的情感也是当时中国诗歌表达情感的最重要典型之一。
这首诗通过朱门酒肉与路有冻死骨的对比,勾勒出了唐代人们冷漠的生活境况;同时,作者的离愁别绪也通过这首诗表达出来。
《乌衣巷》刘禹锡唐诗鉴赏
《乌衣巷》刘禹锡唐诗鉴赏【作品介绍】《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原文】乌衣巷⑴朱雀桥边野草花⑵,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⑶,飞入寻常百姓家⑷。
【注释】⑴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
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⑵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⑶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
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⑷寻常:平常。
【白话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创作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其中第二首即《乌衣巷》。
【赏析】这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这首诗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赏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赏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衣巷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乌衣巷》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翻译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乌衣巷》赏析《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本诗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乌衣巷刘禹锡赏析修订版
乌衣巷刘禹锡赏析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佚名翻译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作者:佚名《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本诗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唐诗诗词鉴赏-《乌衣巷》
唐诗诗词鉴赏-《乌衣巷》《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乌衣巷》的唐诗及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乌衣巷》唐代: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全诗赏析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全诗赏析《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该诗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前言】《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注释】⑴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
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⑵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⑶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
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⑷寻常:平常。
【翻译】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赏析】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其中第二首即《乌衣巷》。
《乌衣巷》古诗阅读鉴赏
《乌衣巷》古诗阅读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乌衣巷①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②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①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②王谢指王导、谢安。
1.这首诗一、二两句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突出了乌衣巷凄凉、惨淡的氛围。
2.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本诗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象,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4.这首古诗作者主要感慨什么?(6分)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这首诗前两句中的“野草花”和“夕阳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分)6.诗中作者运用燕子这一事物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3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7.本诗写的是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诗中哪里看出的?8.从诗中“旧时”二字看出,作者赋予燕子什么身份?9.在这首古诗中,作者主要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古诗阅读)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11.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刘禹锡《乌衣巷》阅读答案及赏析
刘禹锡《乌衣巷》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分)(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3)《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叙)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析)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评)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
头二句以此桥名、巷名为对,实在是妙手天成。
妙对更妙在不落痕迹地融入了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夕阳斜矣,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
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着曾经繁华盖世的这片地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荒草没径了。
妙处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妙处可以改变方向和方式,甚至把原先的妙处变作新的妙处的背景。
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燕子阅尽世事沧桑。
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
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
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乌衣巷刘禹锡古诗赏析
乌衣巷刘禹锡古诗赏析
嘿,咱今天就来聊聊刘禹锡的那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
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哇,这诗一读起来,是
不是就感觉有一幅画面在眼前展开啦?
你看那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野花,多有生命力啊!就好像生活中那
些不起眼但又顽强生长的小美好。
乌衣巷口呢,夕阳斜斜地照着,这
场景,多有氛围感啊!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在傍晚看到的那一抹余晖,
让人心里暖暖的,又有点淡淡的惆怅。
再说说那“旧时王谢堂前燕”,哎呀呀,这燕子多有灵性啊!以前在
那些权贵人家的大堂前飞来飞去,现在呢,却“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这像不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呀?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说不
定哪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呢!
我就想啊,刘禹锡当时站在乌衣巷口,看着这一切,心里在想啥呢?他是不是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呢?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走
在老街上,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也会忍不住感慨一番呀。
你说这诗妙不妙?它用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那么复杂的情感都
给表达出来了。
这就是古诗的魅力呀!它能让我们在短短几行字里,
感受到千百年前诗人的心情。
我觉得呀,这首诗真的是太经典了!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痕迹,也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当下。
我们不能总是怀念过去的辉煌,而是要把握好现在的生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不是吗?。
乌衣巷刘禹锡阅读及赏析
乌衣巷刘禹锡阅读及赏析第一篇 1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简介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世存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主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野草丛生的朱雀桥、在夕阳映照下的乌衣巷、由“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无一不表达出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赏析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与乌衣巷相邻。
桥边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但是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当年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但是如今的乌衣巷却映衬在败落凄12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诗句中“夕阳斜”的“斜”字,同上句中“野草花”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
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作者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筑巢的飞燕,“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原文翻译及赏析
乌衣巷原文翻译及赏析乌衣巷原文翻译及赏析《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乌衣巷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乌衣巷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乌衣巷刘禹锡〔唐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凉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中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凉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描乘兴往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中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中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往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开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满江红金陵怀古》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满江红金陵怀古》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金陵怀古【元】萨都刺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①坏寒螀②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注】①胭脂井:又名景阳井、辱井,隋军破金陵,陈后主躲入此井,后被擒。
②寒螀:寒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描写金陵六朝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情调悲凉,笼罩全篇,传达出作者登高望远时深重的历史沧桑感。
B.上阙一个“急”字将作者的内在情感外化,潮水之急,意味着在这夜深时分,登览感怀的词人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C.下阙承接上文,陈述故国往事已无陈迹,与上阙描写六朝豪华毫无消息相辅相成,主旨血脉贯通。
D.结句的“只有”照应起句的“更无”,收束全词,一气呵成,词作因而显得布局合理,通体和谐完整。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阙。
【答案】1.C 2.①开头虚写“六代豪华”,以追忆的方式展现繁华富贵的人事随时光流逝;实写眼前“山川形胜”,以自然景物衬托多变的人间万事。
②虚写“王谢堂前”,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实写“乌衣巷口”,燕子见证了当年的繁华,又目睹了如今的衰败。
③词的上阙虚实对比,虚实相生,表达作者对兴衰难定,繁华易逝的慨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词艺术手法及诗人情感的能力。
C.“陈述故国往事已无陈迹”错误,“空陈迹”意为“徒然只留下历史遗迹”,与六代豪华毫无消息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起首虚写“六代豪华”,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以追忆的方式展现繁华富贵的人事随时光流逝,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三句写今昔对比,承接上文而抒发感慨,实写眼前“山川形胜”,当年的山川依旧在眼前,但人事变迁,已不似往日的繁盛,以自然景物衬托多变的人间万事,令人感慨万千。
刘禹锡《乌衣巷》及赏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 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本诗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 一篇。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 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 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 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 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 衰败。
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
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
和丰富的想象力。 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 其将逝,剪爪识之。 其后果至焉。 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 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 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 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四 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四解析
六、咏史怀古诗
14.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朱雀桥、乌衣巷是东晋贵族聚居游乐的地方,王谢即王导、谢安。
1.一、二句是从朱雀桥、乌衣巷的形象写起,它已是一
2.三、四句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慨,而是用燕子寻不到旧巢这一典型变化来反映。
3.本诗在表达技巧上两个显著特点是
解析:(1).寂寞衰败(残破荒凉)(2).燕子寻不到旧巢随着朝代更迭,煊赫一时的豪门贵族早已不复存在了(富贵不能永久)(3).今昔对比以小见大
15.越中览古唐·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咏史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诗人“览古”意在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解析:对比。
诗人意在表明:胜利后的骄奢、淫乐只能是新的失败的开始,任何表面的辉煌都只会给后人留下笑柄。
16. 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试述“崩”字在文中的含义及诗人借之抒发的感情。
2.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有何意义?
解析:1.“崩”言秦始皇死,又言秦王朝速灭,还言后世人之怒。
一字意深。
从中也透视出诗人对秦始皇的针砭与嘲讽。
2.反衬法。
以汉文帝的谦和、礼让与秦始皇的残暴、贪婪作对比。
作者不直接写自己,而是推己及人,用“路人”(行人)“唯拜”写尽秦始皇的无道和诗人的感慨。
《乌衣巷》解析及释义
《乌衣巷》详细解析及释义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全文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的意思是:朱雀桥边长满了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已飞进了平常百姓人家。
这首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通过对乌衣巷今昔变化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沧海桑田、世事无常的无限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朱雀桥和乌衣巷的现状,以野草和野花、夕阳和斜影,映衬出乌衣巷的衰败。
后两句通过飞燕这一意象,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豪门大族也不能幸免这一深刻哲理。
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诗人通过对乌衣巷今昔变化的描绘,抒发了对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感慨。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消沉,而是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一切。
诗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表达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豪门大族也不能幸免这一深刻哲理。
诗人认为,人生也是如此,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古诗《乌衣巷》译文及赏析
乌衣巷刘禹锡〔唐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乌衣巷刘禹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 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