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淋病临床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课件:淋病
治療原則 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規則用藥 治療方案要根據病情不同-----採取個體化。
自1943年青黴素問世,到1976年菲律賓首次分離出了
產β-內醯胺酶的耐青黴素淋球菌菌株---(PPNG)
淋球菌對青黴素的耐藥性--是因為菌株產生了 能→分解青黴素的β-內醯胺環。
狀觀黴素1971年由FDA批准用於治療淋病,1985年即 發現“耐藥株”----產β-內醯胺酶的PPNG 。
流出,→分泌物變為黃色膿性
• 尿痛 • 可伴發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
)
2.急性後尿道炎:
前尿道炎未經治療,2W後發展為急性後尿道炎,主要 為排尿刺激症狀加重。
1)如尿頻、尿急、尿痛,可出現終末血尿 2)會陰部墜脹 3)併發: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膀胱炎
慢性淋菌性尿道炎: 尿道炎症狀持續2月以上。
淋病
( gonorrhea )
性傳播疾病
(簡稱又叫性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定義: 是指---以通過直接性接觸為主 ----或類似性行為 ----及間接接觸(非性行為) 為傳播途徑的一組傳染性疾病。
病變:
----不僅發生在泌尿生殖器官,
---還可通過→淋巴系統--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屬的淋巴結,
胸膜炎、心內膜炎、心包炎等。
一、男性淋病(急性與慢性):
主要表現為-----“尿道炎”
(急性:前2W- 、後2W+, 慢性:全尿道-症狀持續2月以上)
急性尿道炎:
初為前尿道炎(2W內) 後尿道炎(2W後) 1.急性前尿道炎: • 早期症狀:尿道口輕度瘙癢、灼熱 • 尿道口輕度紅腫,2-3d後加重,有薄粘液
皮肤性病学重点总结
大题 1.外用药治疗原则(总论)2.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3.红斑狼疮诊断标准4.软下疳,硬下疳,扁平湿疣鉴别诊断5.荨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大题外用药治疗原则(总论)(一)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选抗真菌药物,等。
(二)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1.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沙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则用湖剂;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湖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湖剂;3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等;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乳剂(三)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应当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既往用药反应等向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法,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1.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书上没有找到)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的主要区别如下:(1)病原体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毛滴虫等,而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2)临床症状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症状是分泌物呈乳白色,以慢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淋病的开始症状是自尿道口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以急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且淋病淋球菌检查为阳性,而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球菌检查为阴(3)治疗方法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药物以四环素类、红霉素药物为主;而淋病的治疗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
综上可知,在今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一定不要混淆。
2.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154页)1.蝶形红斑,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病表现:尿蛋白〉0.5g/d或有细胞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00/μl,淋巴细胞〈1500/μl或血小板〈100000/μl。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汇总
=.非生物源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因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而发生的炎症反应。
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边界清楚伴以瘙痒或烧灼感。
发病机制包括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
通常急性起病,需与急性湿疹鉴别。
病程短,预后好,不易复发。
2.药疹:又称药物皮炎,为各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口服、注射、吸入、栓塞、灌肠、外用)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
分为发疹型、尊麻疹型、固定红斑型、中毒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
后两种为重型药疹。
发病突然、全身性、对称性、泛发性(固定型除外)。
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促进其排泄,抗炎治疗。
3.固定性药疹:①即固定红斑型药疹.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色素沉着斑。
②再次致敏后皮损在同一部位,也可累及其它部位。
③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鼻、外生殖器、肛周。
④致敏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碘胺药、苯巴比妥。
4.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辞,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特点是阵发性瘙痒和局限性苔葬样变。
反复搔抓、摩擦是发病原因,可由精神因素、局部皮肤受刺激、饮食、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引起。
夏天重。
5.同形反应:银屑病的进行期,在外伤处(机械性损伤、日晒、虫咬、冻伤)发生新的皮疹。
如可与手术切口一致。
提示病情的活动。
6.薄膜现象:银屑病刮擦表面可出现多层银白色疏松鳞屑,刮除鳞屑后,露出红色光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
7.玫瑰糠疹:常见的轻度炎症性皮肤病。
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不复发。
皮损为橙红色、卵圆形的斑疹或丘疹,可互相融合。
表面有细皱纹、糠状鳞屑。
起初有母斑,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
斑疹的长轴与皮纹平行,全身泛发。
中度瘙痒。
分为丘疹型、紫瘢型、反常型。
8.母斑:玫瑰糠疹起病初期的皮损称为母斑。
通常比后出现的皮疹大,可持续1周。
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经过3~8周后自行消退。
9.多形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综合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两种以上皮损同时存在。
《皮肤性病学》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基本临床表现
命名 斑块
临床特征
局限性、实质性表浅损害
直径>1cm,隆起、可触诊
形态、颜色各异
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 合而成
水疱
局限性、腔隙性损害
直径≤1cm,隆起、内含液 体、可为血液或组织液 疱壁厚薄不一 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 直径>1cm成为大疱
模式图 插入
插入
临床图谱 插入
临床疾病
银屑病 钱币状皮炎 慢性单纯苔藓 环状肉芽肿
丘疹
局限性、实质性表浅损害 直径≤1cm,隆起、可触诊 形态、颜色各异
斑丘疹、丘疱疹、丘脓疱疹 细胞增殖 、代谢产物聚积或炎 性细胞浸润所致
模式图 插入
临床图谱 插入
临床疾病
雀斑 雀斑样痣 瘀点 特发性滴状色素减 少症 牛奶咖啡斑 白癜风
脂溢性角化 混合痣或皮内痣 黄瘤病 传染性软疣 寻常疣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临床图谱 插入 插入
临床疾病
疥疮 特应性皮炎 瘙痒症 虫咬皮炎
慢性湿疹 慢性单纯苔藓 特应性皮炎
➢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 症状为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 体征为客观存在的、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又称
为皮肤损害。 ➢ 皮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
痂
颜色、厚薄及大小根据成分而各 异
临床图谱 插入
临床疾病
硬化性苔藓 皮肤松垂 Goltz综合征 盘状红斑狼疮
插入
湿疹 多形红斑 单纯疱疹晚期 脓疱疮晚期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命名 抓痕
临床特征
表皮或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缺损 搔抓、划破或摩擦所致 愈后可有或无瘢痕
第九版皮肤病学-第二十九章 性传播疾病(第1~4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硬下疳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获得性梅毒
2.二期梅毒
(1)皮肤黏膜损害:梅毒疹、扁平湿疣、梅毒性秃发、黏膜损害。
(2)骨关节损害
(3)眼损害
(4)神经损害
(5)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
(6)内脏梅毒
梅毒疹(躯干部) 梅毒疹(掌心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异性或同性性交是主要传播方式,占95%以上,其他类似性行
为(口交、肛交、手淫、接吻、触摸等)可增加感染几率。 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衣服、公用物品或共用卫生器具等传染。 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输入受性病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静脉成
念珠菌
女性外阴阴道炎、男性龟头包皮炎
阴道毛滴虫
外阴及阴道瘙痒、泡沫状脓性分泌物
加特纳菌、厌氧菌 阴道糊状分泌物,无阴道黏膜炎症
阴虱
抓痕和血痂、黑褐色阴虱和铁锈色虱卵
疥螨
指缝、下腹、大腿等部位丘疹、丘疱疹及外生殖器结节,瘙痒剧烈
传染性软疣病毒 半球形丘疹,蜡样光泽,顶有脐凹,可挤出乳酪样物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目录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传播途径 三、临床分型、分期和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预防和治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1.30•【文号】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施行日期】2010.1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白癜风、淋病、慢性光化性皮炎、荨麻疹、系统性硬化症、寻常痤疮和寻常型银屑病等皮肤性病科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胡鹏、张文宝电话:************、68792730附件: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附件: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白癜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白癜风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白癜风(不伴有并发症)(ICD-10:L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人民军医出版社)、《白癜风治疗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华皮肤科杂志)。
白癜风为后天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一般无自觉症状。
白斑常呈乳白色,大小、形态不一,毛发可正常或变白。
白癜风分为寻常型和节段型。
寻常型皮损一般对称分布,可局限于某些部位或散发、泛发全身,故寻常型又分为局限型、散发型、泛发型和肢端型四个亚型。
节段型一般为单侧,白斑沿某一皮神经节支配区分布。
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
我们去了解它,个人觉的对于医生来讲又缺乏一些更深入的内容,比如在讲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案时,少了些深入
的分析,或许一些疾病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吧,总之,在生活上遇到关于皮肤病的问题时是值得常常来翻阅的
一本书。
因为在浏览器搜索寻麻疹时,看到引用了这本书,就特意来看一下。并且强烈建议法学同学们看一下皮肤附
属器那一章中的斑秃、雄激素脱发两节,然后给zmk、xgj老师下个诊断和治疗。
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
谢
观
看
第五章皮肤性病的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
第一节真菌检查
第二节过敏原检测
第三节滤过紫外线检查
第四节光生物学试验
第五节性病检查
第六节蠕形螨、疥螨和阴虱
第七节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八节皮肤镜
学习小结
第六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及治疗
第一节皮肤性病的预防
第二节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治疗
第三节皮肤性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第四节皮肤性病的物理治疗
第五节手足口病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八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球菌性皮肤病
第二节杆菌性皮肤病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九章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头癣
第二节体癣和股癣
第三节手癣和足癣
第四节甲真菌病
第五节癣菌疹
第六节花斑糠疹
第七节马拉色菌毛囊炎
第八节念珠菌病
第九节孢子丝菌病
第十章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疥疮
第二节隐翅虫皮炎
第五节皮肤性病的外科治疗
第六节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八章细菌性皮肤
病
第七章病毒性皮肤
病
第九章真菌性皮肤
皮肤性病学重点
皮肤性病学重点1.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⑴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⑵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桥粒、半桥粒和基底膜带⑶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2.皮肤的功能。
屏障、感觉、吸收、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3.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⑴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①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②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③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④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⑤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
⑥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⑦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⑧囊肿: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⑵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①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②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③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④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⑤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整理一.总论1.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可产生角蛋白.胞内含有张力原纤维,有桥粒结构.角质形成细胞分为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2.表皮基膜带:①基底细胞与真皮交界面呈波浪状,由向真皮伸入的表皮角和向表皮突入的真皮乳头相互镶嵌而成②PAS染色呈紫红色染色带③可分为四层:胞膜层、透明层、基板层、网状层④功能:使表皮真皮紧密连接、渗透屏障、营养物质交换.3.黑素细胞:来源于神经嵴,有合成黑素的功能.分散在基底层细胞间、毛发、真皮结缔组织中.硝酸银染色阳性.黑素细胞有细长树枝状突起.每个黑素细胞通过树状突起可与大约36个角质形成细胞接触,形成表皮黑素单位.无桥粒,含黑素颗粒.黑素颗粒以胞吐形式释放,再被临近细胞吞噬,吸收紫外线.4.朗格汉斯细胞:来源于骨髓,功能是摄取、处理和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及免疫监视.主要分布于表皮中上部、真皮、口腔黏膜等.氯化金染色显示树枝状突起.细胞表面有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抗原.胞内有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5.斑疹:局限性的颜色改变,不隆起也不凹陷,直径<1cm,包括红斑、瘀点、瘀斑及色素异常.斑疹密集融合成大片叫斑片.6.丘疹:高出皮面的实质性隆起,直径<1cm,形态可呈扁平、半球形、多角形.由皮肤炎症浸润、皮表增生、代谢产物沉积引起.丘疹密集融合成大片叫斑块.7.水疱: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腔隙性损害,若直径>0.5cm称为大疱,多为炎性反应所致,也可因棘细胞间粘合质溶解破坏或基底膜病变等引起.有表皮内和表皮下两类.愈后无瘢痕.8.脓疱:含脓液的疱,周围红晕,多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位置深浅不一,愈后无瘢痕.9.风团:真皮浅层的急性、局限性、水肿性、隆起性损害,淡红或苍白色伴周围红晕,边缘不规则,可呈伪足状.较快消退,不留痕迹,常伴剧痒.10.结节:真皮或皮下组织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大小不一、触之较硬,可由1皮下组织炎症、2血管性炎症、3代谢产物沉积、4寄生虫、5肿瘤等引起.11.囊肿: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有一定囊壁结构的内含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状损害.可隆起或仅可触及,触诊有弹性感.12.鳞屑:皮肤炎症或干燥异常时,表皮因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或水疱吸收干燥而发生角质层的脱落,肉眼可见,可大可小.13.痂:皮肤损害渗出的浆液、脓液或血液与坏死脱落的组织及微生物等混合干涸而结成的附着物,可有脓痂、浆液痂及血痂等.14.浸渍:皮肤因浸水过久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角层吸收较多水分使表皮松软变白、起皱,称为浸渍.易发于指趾缝等皱折部位,摩擦后可形成糜烂.15.糜烂:水疱、丘疹、浸渍等因机械摩擦等因素而形成的表皮或粘膜浅表性缺损,露出大小形态不一的红色浸润面,愈合较快不留瘢痕.16.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真皮或皮下组织,形状大小深浅不一,愈后留有瘢痕.17.抓痕:常由于瘙痒而搔抓引起的线条状表皮损伤仅伤及表皮,其上可有血痂,愈后不留瘢痕.18.裂隙:线形裂口与皮纹一致,常深达真皮,疼痛出血,多掌跖指关节处,多由于长期接触碱、脂溶性化学物质或手足湿疹等导致.19.瘢痕:溃疡愈合后填补的新生结缔组织构成.表面平滑无皮纹、毛发等,无弹性,分增生性及萎缩性两类.20.苔藓样变:局限性皮肤增厚、粗糙.表面纹理加深加宽,将患处皮肤分成菱形或多角形的分格.主要由经常搔抓、不断摩擦使角质层、棘层增厚所致.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21.糊剂:又称泥膏,基质为“软膏+粉剂氧化锌、滑石粉+药物”.可消炎、干燥、保护.渗透皮肤比软膏弱,刺激性低.用于亚急性皮炎略有少量渗液.毛发不宜应用.二.生物源性皮肤病1.皮肤癣菌病:1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板的感染.2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头/体/股/手/足/甲/须癣等,偶累及深部组织引起真菌性蜂窝组织炎等.3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为癣菌疹.4皮肤癣菌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2.体癣:指除掌、跖外光滑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典型损害开始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环形扩展.瘙痒明显.3.股癣:腹股沟外生殖器部位及肛周的体癣称为股癣.4.脓癣: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头皮局部过敏反应.皮损为无脓液的脓肿,边缘整齐,有波动感.愈后可形成瘢痕和永久性脱发.切忌切开引流.5.脓疱疮:又称传染性脓疱疮、黄水疮.接触传染,是常见的暴露部位皮肤的细菌性脓皮病.皮损为红斑→小疱→脓疱→糜烂→厚痂→湿疹样变.分为寻常型、大疱型、新生儿型.6.麻风: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神经.只有人可能患麻风病.皮损多样化、皮肤干燥,浅感觉障碍.受累神经粗大、疼痛.分5型,为结核样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中间界线类、界线类偏瘤型、瘤型.7.麻风反应:麻风病程中突然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症状,称麻风反应.Ⅰ型为迟发变态反应,表现为皮损红肿、浸渍、发热.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表现为结节性、多形性、坏死性红斑,发热、头痛等.8.麻风菌素试验:粗制麻风菌素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0.1ml.48h后观察早期反应,出现>10mm的浸润性红斑为阳性.3周后观察晚起反应,出现>3mm的浸润结节为阳性.麻风患者或者流行区接触者若阳性,则对麻风杆菌有抵抗力,预后好;阴性则抵抗力差、预后差.9.丹毒:①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俗称“流火”.②皮肤、皮下组织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急性炎症.③局部红肿热痛.有头痛、发热的全身症状.10.Ramsey-Hunt综合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累及膝状神经节,产生外耳道疱疹、耳痛、面瘫、眩晕等症状.11.疣: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引起的一组良性赘生物.常见的有4种类型:寻常疣瘊子、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可刮除、物理化学法破坏、中药治疗.12.扁平疣: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皮损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多发,可沿抓痕排列成条状,偶微痒.消退前有炎症反应,异常瘙痒.病程长,消退后可复发.13.传染性软疣:一种由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丘疹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在皮肤上发生蜡样光泽的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14.疥疮:由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在惯发部位皮肤薄嫩处如手指缝、腹股沟等发生剧烈瘙痒的丘疹、水疱或隧道,伴奇痒,常引起家庭、集体的传染流行.三.非生物源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因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而发生的炎症反应.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边界清楚伴以瘙痒或烧灼感.发病机制包括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通常急性起病,需与急性湿疹鉴别.病程短,预后好,不易复发.2.药疹:又称药物皮炎,为各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口服、注射、吸入、栓塞、灌肠、外用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分为发疹型、荨麻疹型、固定红斑型、中毒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后两种为重型药疹.发病突然、全身性、对称性、泛发性固定型除外.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促进其排泄,抗炎治疗.3.固定性药疹:①即固定红斑型药疹.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色素沉着斑.②再次致敏后皮损在同一部位,也可累及其它部位.③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鼻、外生殖器、肛周.④致敏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碘胺药、苯巴比妥.4.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特点是阵发性瘙痒和局限性苔藓样变.反复搔抓、摩擦是发病原因,可由精神因素、局部皮肤受刺激、饮食、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引起.夏天重.5.同形反应:银屑病的进行期,在外伤处机械性损伤、日晒、虫咬、冻伤发生新的皮疹.如可与手术切口一致.提示病情的活动.6.薄膜现象:银屑病刮擦表面可出现多层银白色疏松鳞屑,刮除鳞屑后,露出红色光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7.玫瑰糠疹:常见的轻度炎症性皮肤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不复发.皮损为橙红色、卵圆形的斑疹或丘疹,可互相融合.表面有细皱纹、糠状鳞屑.起初有母斑,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斑疹的长轴与皮纹平行,全身泛发.中度瘙痒.分为丘疹型、紫癜型、反常型.8.母斑:玫瑰糠疹起病初期的皮损称为母斑.通常比后出现的皮疹大,可持续1周.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经过3~8周后自行消退.9.多形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综合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两种以上皮损同时存在.重症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由感染、用药后引起,本质为皮肤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自限性,复发性.皮损为“虹膜状损害”,包括3层,中央为紫癜,外围是隆起水肿的苍白环,周边是红斑.10.天疱疮:由于表皮棘层细胞间抗体沉积引起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大疱病.分为4型,寻常型、增殖型棘层下层、落叶型、红斑型棘层浅层.多有早期口腔黏膜损害、尼氏征阳性.直接免疫荧光IgG沉积于表皮细胞间,血清学检查天疱疮抗体阳性,滴度与临床表现平行可行免疫抑制治疗.11.尼氏征:①由棘层细胞松解引起.②在疱顶施加压力,疱液向周围表皮内渗透.③牵拉破疱残壁,周围表皮进一步剥脱.④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也一擦即破.是天疱疮极有诊断价值的体征.12.大疱性类天疱疮: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伴表皮松解、尼氏征阴性与天疱疮鉴别,与谷胶饮食无关,无小肠黏膜损害与疱疹样皮炎鉴别.肢体屈面发病为主,口腔黏膜损害少见.直接免疫荧光C3或IgG线状沉积于表皮基底膜带,血清学检查抗表皮基膜带抗体阳性,滴度不与临床表现平行.可行免疫抑制治疗.13.疱疹样皮炎:在遗传素质个体中,由于谷胶过敏而引起皮肤和小肠损害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对称分布于肢体伸面,口腔黏膜损害少见.剧烈瘙痒、烧灼、疼痛.三种皮疹小水疱、丘疹、风团样斑块成簇分布.直接免疫荧光IgA颗粒状沉积于真皮乳头,病变部位反而没有,少数人IgA线状沉积于表皮基底膜带.血清学无抗表皮基膜带抗体,若有IgA线状沉积则阳性.治疗首选氨苯砜.14.线状IgA大疱型皮病:临床表现类似于疱疹性皮炎、类天疱疮.无谷胶过敏.直接免疫荧光IgA或C3线状沉积于表皮基底膜带.治疗首选氨苯砜.分为儿童型、成人型.血清学可能抗表皮基膜带抗体阳性.15.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细胞核内三大类抗原物质DNA、组蛋白、非组蛋白的各种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血清中.通常血清中ANA滴度在1:80以上有临床意义.分为均质型染色均匀、周边型染色在膜部、斑点型染色为斑点状.16.狼疮细胞: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核抗体,作用于受损的白细胞核,使其均匀变性并排出体外,形成均匀体,称狼疮小体.狼疮小体具化学趋化性,被粒细胞吞噬,形成狼疮细胞.是病情活动期的标志.四.性病1.性传播疾病:①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②我国现阶段将梅毒梅毒螺旋体、淋病淋病奈瑟菌、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软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L1、L2、L3型和艾滋病HIV8种疾病列为重点防治的性病.2.硬下疳:一期梅毒主要症状,最常发生在生殖器部位,梅毒螺旋体侵入2~4周后发生.常为单个,不痛不痒,边缘清楚,蚕豆大小结节,表面糜烂,有少量渗出物,呈牛肉色,触之硬似软骨.3.前带现象:①指临床上符合梅毒体征,但原倍血清的RPR试验却为弱阳性或阴性,但若将此血清进一步稀释后再做RPR试验,便出现了阳性结果;②其原因是此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量过多,抑制了阳性反应的出现.4.扁平湿疣:二期梅毒发生于肛门或外生殖器潮湿部位的丘疹.增殖融合成肥厚片块,触之坚实,较平滑.与“扁平疣”概念相差甚远5.尖锐湿疣:①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黏膜.②起初细小丘疹,逐渐增大至肉质乳头状赘生物.性生活时易出血,继发感染则可有糜烂、溃疡,恶臭.③病理特征为棘层肥厚、表皮浅层可见灶性分布空泡化细胞.可癌变.④药物治疗或激光、高频电刀烧灼切割疣体.⑤判愈标准为疣体消失,3个月不复发.6.非淋菌性尿道炎:①通过性交传染的一种尿道炎,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也有阴道毛滴虫、单纯疱疹病毒.②是西方国家最常见性传播疾病.男性症状可有尿道刺痒,烧灼感,尿痛.女性尿道炎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可同时有宫颈炎症.少数可出现附睾炎、前列腺炎等合并症.③治疗首选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④判愈标准为症状消失、尿道图片油镜下多形核白细胞≤4个,病原检查阴性.7.生殖器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多位于生殖器及附近的皮肤黏膜.表现为水疱、糜烂、疼痛.患者和携带者为传染源.治疗首选阿昔洛韦.。
医疗皮肤性病学试卷题库
临床医学专业皮肤性病学试卷1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性传播疾病2、瘙痒症3、原发性皮肤损害4、同形反应5、白癜风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皮损炎症越重越要选择刺激性强、高浓度药物外用。
()2、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3、寻常性痤疮的基本损害为粉刺。
()4、带状疱疹自觉症状主要是瘙痒。
()5、玫瑰糠疹多可自然痊愈,但易复发。
()6、隧道是疥疮所特有的症状。
()7、扁平疣是人乳头瘤病毒引起。
()8、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烈瘙痒伴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9、湿疹分急、慢性两期。
()10、瘤型麻风查菌强阳性。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一种疾病青春期有自愈倾向()A.黄癣B.白癣C.黑点癣D.甲癣2、接触性皮炎是_______后引起急性炎症反应()A.口服过敏药物B. 感染引起C.接种疫苗D.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物品3、皮肤病的自觉症状中,下列哪一项最常见()A.痒B.疼痛C.灼热D.麻木4、下列哪种皮肤病尼氏征阳性()A. 固定性药疹B.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C.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D.剥脱性皮炎5、下列哪种皮肤病薄膜现象阳性()A. 慢性单纯性苔藓B.银屑病C. 脂溢性皮炎D.脓疱疮6、有关发病部位下列哪种是错误的()A. 接触性皮炎—接触部位B. 带状疱疹—暴露部位C. 疥疮—薄嫩部位D. 慢性单纯性苔藓—颈项部7、下列哪一项是结核样型麻风的特点()A. 内脏器官显著受累B.皮疹数目多、对称而广泛C.皮疹数目少、不对称D. 麻风菌素试验阴性8、下列哪项不是浅部真菌病()A. 体癣B. 手癣C. 甲癣D. 牛皮癣9、有关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慢性荨麻疹—糖皮质激素B. 单纯疱疹—抗病毒药C. 梅毒—青霉素D. 痈—抗生素10、头部银屑病病区头发()A.稀疏B.断发C.呈束状而不脱落D.参差不齐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哈钦森三联征即__、__和__的合称。
皮肤性病学考试试题(带答案)
皮肤性病学考试试题(带答案)皮肤性病学试题专题一总分:2345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1.扁平湿疣二期梅毒疹之一,发生于肛周或外生殖器潮湿部位的丘疹,增殖融合成肥厚片状,触之坚实,比较平滑。
2.皮肤异染色质是指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等患者躯干处出现的境界不清的暗红色斑片,伴有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增加和脱失。
3.多形红斑皮疹为多形性,具有靶形或虹膜样特征性的红斑,重症者皮疹泛发,出现水疱大疱,常有粘膜损害,并可伴有严重全身症状。
4.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疏松部位或粘膜的急性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
损害为突然发生的限局性肿胀,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
肤色正常或淡红,表面光滑,触之弹性感。
皮损一般持续1~3天可渐行消退,亦可在同一部位发复发作。
5.皮肤真菌病浅部真菌即皮肤癣菌只侵犯表皮的角质层、毛发和甲板,它们所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2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肤病时,为减少其副作用常给患者用些保护胃粘膜制剂、钙制剂、补钾制剂、药物等。
2,甲癣患者的病原真菌可以有毛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
3.给出尼氏征阳性的皮肤病的例子,包括三种大疱性表皮松解药疹、天疱疮和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4,传染性软疣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软疣病毒。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带“?”对于正确的问题,打错电话“×”)4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属全浆腺,通常开口于毛囊上部。
(?)5.男性急性淋病患者尿道口红肿,排泄物化脓。
粪便涂片中发现革兰氏阳性菌。
(×)带状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沿周围神经和神经痛分布的簇状疱疹。
(×)7特应性皮炎与其他过敏性疾病无关。
(×)8潜伏梅毒包括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在实验室检查中常出现RNP和SM阳性,预后良好。
《皮肤科学与性病学》教学大纲全套
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临床特征。
(二)熟悉: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处理原则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常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情况。
二、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二)重点讲解:常见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处理原则。
(三)一般介绍:常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情况、处理原则及鉴别诊断。
第二节梅毒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梅毒的分期、获得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梅毒的诊断及治疗。
二、教学内容(-)详细讲解:梅毒的分期、获得性梅毒的一期、二期、三期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方案。
(三)一般介绍:病原体、传染途径、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淋病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淋病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淋病的诊断与治疗。
(三)了解:淋病的病原体、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男性淋病、女性淋病、儿童淋病、播散性淋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淋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愈合标准。
第四节非淋菌性尿道炎(自学)一、目的要求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与治疗;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因、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尖锐湿疣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尖锐湿疣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二)熟悉:尖锐湿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治疗。
二、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醋酸白试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一般介绍: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
第六节生殖器疱疹(自学)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生殖器疱疹的病因。
(二)熟悉:生殖器疱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三)了解: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第七节软下疳(自学)一、目的要求了解:软下疳的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了解软下疳的病因、诊断;了解软下疳的治疗。
第八节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自学)一、目的要求了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了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病因、诊断;了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治疗。
皮肤性病科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科教学大纲皮肤性病科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诊断和治疗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病例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1. 皮肤性病的基础知识1.1 皮肤性病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1.2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1.3 皮肤性病的诊疗原则和技术1.4 病因学和致诱因物2. 常见皮肤性病的诊治和防治2.1 性传播疾病2.1.1 梅毒2.1.2 软下疳2.1.3 淋病2.2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2.2.1 疱疹2.2.2 痘疹2.2.3 繁殖器疱疹2.2.4 皮肤疱疹病毒感染2.3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2.3.1 癣菌感染2.3.2 念珠菌感染2.3.3 曲霉菌感染2.4 寄生虫感染性皮肤病2.4.1 疥疮2.4.2 头虱、体虱2.4.3 虱子3. 皮肤性病与性健康3.1 性疾病的感染途径和预防3.2 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3.3 性健康促进活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通过实践操作与课堂讲授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考核要求本课程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测试、病例分析和诊断操作技能考核,每项考核均设置及格线,不及格者需重修。
五、附件本课程所涉及的图书、论文、案例和课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一部法律,旨在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
2. 《诊断标准和诊疗方案》:卫生部制定的标准,是诊断皮肤性病和指导治疗的依据。
七、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1. 课程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医学基础知识。
解决方法:设置先修课程,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2. 课程内容繁杂,需要精心策划和安排。
解决方法:分模块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和诊断技能培训。
3.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解决方法:针对性地设置补习或者加强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分为小组进行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淋菌性前庭大腺炎
临床表现
无并发症淋病
淋菌性 肛门直肠炎
淋菌性咽炎
淋菌性 结膜炎
多见于男性同性恋者,女性可由淋菌性宫颈炎的分泌物感 染肛门直肠所致 轻者仅有肛门瘙痒、烧灼感,排出黏液和脓性分泌物 重者有里急后重,可排出大量脓性和血性分泌物
多见于口交者 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有咽干、咽痛和吞咽痛等 偶伴发热和颈淋巴结肿大
抗力差,对高温及普 通化学消毒剂敏感
发病机制
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
淋球菌黏附到柱状上皮细胞的表面繁殖,并沿生殖道上行, 进入细胞内繁殖,导致细胞溶解破裂 从黏膜细胞间隙进入黏膜下层使之坏死 淋球菌内毒素及外膜脂多糖与补体结合后产生化学毒素,诱 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和吞噬,引起局部急性炎症 治疗不及时淋球菌可进入尿道腺体和隐窝,成为慢性病灶
女性 淋菌性盆腔炎
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卵巢 脓肿及破裂后所致的盆腔脓肿、腹膜炎
临床表现
淋 菌 性 附 睾 炎
临床表现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01 少见,占淋病患者的1%~3%
可发生菌血症,表现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 02 常在四肢关节附近出现皮损,表现为瘀斑基础上
脓疱、血疱和坏死
03
治疗
判愈 标准
治疗结束后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治疗结束1周后病原学检测阴性
小结
Ø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 性感染
Ø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不同的部位时临床特点不同 Ø 不当处理可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及盆腔炎等一系列并发症 Ø 淋病药物治疗首选头孢类抗生素,注意性伴同治 Ø 判愈标准:治疗结束后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1周后病原学
成人多因自我接种或接触被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所感染,多 为单侧,新生儿多为母亲产道传染,多为双侧 眼结膜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较多,角膜呈云雾状,严重 时角膜发生溃疡,引起穿孔,甚至导致失明
临床表现
淋菌性结膜炎: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有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淋菌性眼炎
临床表现
淋病并发症
急性者有发热、尿频及会阴部疼痛
头孢曲松250~1000mg一次肌注 大观霉素2.0g(宫颈炎4.0g)一次肌注 头孢克肟400mg,口服,单次给药 头孢噻肟1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 头孢曲松250~1000mg,一次肌注 头孢噻肟1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
头孢曲松1.0g/d肌注或静脉注射,连续10天以上 大观霉素4.0g/d,分2次肌注,连续10天以上
女性 急性淋病
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好发于宫颈、尿道 淋菌性宫颈炎:宫颈口红肿、触痛、脓性分泌物 淋菌性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尿道口红肿,有压痛及脓性 分泌物,有尿频、尿急、尿痛 淋菌性前庭大腺炎:单侧前庭大腺红肿、疼痛,严重时形 成脓肿,可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
男性急性淋病
临床表现
淋菌性宫颈炎
临床表现
随访阴性
THANK YOU !
可发生关节炎、腱鞘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胸膜 炎、肝周炎及肺炎等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 检查
鉴别诊断
非淋菌性 尿道炎
念珠菌性 阴道炎
滴虫性 阴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宫颈炎 淋菌性直肠炎
淋菌性咽炎 妊娠期淋病 成人淋菌性眼炎
淋菌性盆腔炎 播散性淋病 淋菌性附睾炎 淋菌性前列腺炎 淋菌性精囊炎
治疗
传播途径
A
性接触
B
间接 接触
C
母婴 垂直
临床表现
淋病
好发人群:多发于性活跃的青、中年人群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 3~5天
临床表现
无并发症淋病
男性 急性淋病
早期: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 尿道有稀薄黏液流出,24小时后,分泌物变为脓性 全身症状较轻 一般在10~14天后症状渐减轻,1个月后基本消失,可继续 向后尿道或上生殖道扩散增加
淋菌性前列腺炎
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 分泌物检查:上皮细胞、少数脓细胞和淋球菌
慢性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糊口现象
男性 淋菌性精囊炎
急性时有发热、尿频、尿痛,终末尿浑浊并带血, 直肠指检:精囊肿大,触痛明显 慢性者无自觉症状,直肠检查:精囊发硬
淋菌性附睾炎
多为单侧,可有发热、阴囊红肿、疼痛 同侧腹股沟和下腹部有反射性抽痛,尿液常浑浊
淋病
(Gonorrhea)
病原体
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简称“淋 球菌”,属于奈瑟氏菌属
病原体
Hale Waihona Puke 镜下形态G¯,成对,肾形 或椭圆形,有菌毛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初次分离 培养需5~10%二氧化碳
菌落形态
圆形、凸出、湿润、约 0.5~1mm半透明或灰白色
抵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