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备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回顾整理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复习关于倍的只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该内容。
3、培养学生学会复习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除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生猜想,大胆发言。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倍的意义
师: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同学们在干什么?你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教师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李飞拾的是王丁的几倍?
师:(下面我们就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用学具把李飞拾的贝壳和王丁拾的贝壳摆一摆,比较一下二人的 贝壳,能发现什么?
四、课堂练习
1、综合练习第 2 题是一道通过解密码这一形式来练习表内除法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2、做第 4 题。在练习之前,先让学生看明白表的意思,知道表应当怎样填。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3、第 7 题创设了小猴和小猪运西瓜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西瓜总数以及小堠和小猪每次运的个数。练习时,让学生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42 朵花能做几件标本?”
引导学生解决,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回答。
(1)可以用小棒摆一摆:42 根小棒,每次拿走 6 根,7 次拿完,所以 42 朵花可以做 7 件标本。
(2)可以用口诀来找一找,六(七)四十二。
师:怎样表示出来呢?你能不能自己列出算式?再解答出来?
5、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题中的问题,并交流思路。在组织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解决。如果有不能整除的问题可以先放到 问题袋中,待以后解决。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6÷3=2 —— 6 是 3 的 2 倍 8÷4=2 —— 8 是 4 的 2 倍; 18÷6=3 —— 18 是 6 的 3 倍 9÷3=3 —— 9 是 3 的 3 倍 名称:用 6—9 的口诀求商(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 六、教学反思:
用 9 片绿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总共 72 片绿树叶。
师:你能不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问题?
生:(1)用 6 朵花可以制作一件标本,42 朵花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2)用 8 片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56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3)用 9 片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72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三、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倍”的意义,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几节课同学们经历了采集动植物标本、制作标本的活动,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知道了用乘法口诀 可以解决除法问题。今天,老师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海滩上,他们在干什么呢?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参观回来后,决定自己也做几件漂亮的标本,你们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标本吗?他们是怎样制作的呢?现在
我们一块去那里看看(出示情景图)
二、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给出的信息。
师:同学们从图上看到的什么?有什么数学信息?
生:(1)用 6 朵花可以制作一件标本,共有 42 朵花。(2)用 8 片黄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有 56 片黄树叶。(3)
1 第一题:画一画。 1)请同学们读题,弄懂题意。 2)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3)己的想法。在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2、第二题:连一连。 1)认真看题,明白题目要求。 2)提出心算要求,并要求在字条下面写出心算结果再连线。 3)全部做完的小组交流答案。 3、第三题:计算。 1)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方法。 2)规定时间进行口算比赛。 3)订正答案,比赛正确率。 4、第四题。 1)自己读题,看懂题意。把自己的理解在班里交流。 2)小组中交流自己找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3)自己列式计算。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第五题:涂一涂,使红球的个数是绿球的五倍。 1)学生看懂图意后自己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说一说先涂什么颜色的球,再涂什么颜色的球。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先涂绿色的球确定各书,再根 据红色的球是绿色的球的 5 倍这个关系,涂出红色球的个数。 3)小组交流,说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由于受总个数所限,涂的绿色球的个数不能超过 4 个。 6、第六题。 1)请学生观察题中呈现的 4 幅图。独立编出数学故事。强调故事中要体现图中呈现的数学信息。 2)听了这个数学故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4)你想解决哪个问题?自己解答。交流答案。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3 =6(个) 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五、教学反思:
回顾整理
第五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建立“倍”的意义表象基础上会解答有关“倍”的现实问 2、经历探究倍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倍的意义表象,理解数问题的实质。 3、进一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理解倍数问题的实质。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用 6—9 的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28÷7=
15÷3=
40÷
8=
30÷5=
21÷7=
63÷9=
36÷6=
54÷8=
三、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介绍小小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生活情况。让学生在太空中收集信息,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回报收集的信息。
3、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ຫໍສະໝຸດ Baidu
指名回答,教师选择板书:
(1)
每次承载 6 人,需要几次才能载完 24 人?
42÷6=7
六(七)四十二(师板书)
2、56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72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在小组内交流后组织集体汇报。)
56÷8=7(件)
(七)八五十六
72÷9=8(件)
(八)九七十二
3、引导观察,总结规律
师:根据我们前面学的那么多除法算式的解决方法,你觉得如何才能更简单得求除法算式的商?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
二、回顾整理乘法口诀,口算
6×7=
8×5=
8×9=
8×4=
3×7=
6×8=
5×2=
4×9=
7×=
5×5=
6×2=
3×8=
6×9=
9×5=
64÷4=
14÷7=
16÷4=
25÷5 =
名称:倍的认识(第四课时)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的描述和学具的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表象,了解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探究现实问题的过程,抽象出两数关系,形成数学概念“倍”,并用“倍”描述数学事件的过程,发展学生 的数感。 3.感受数学知识来自现实生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并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捡拾过贝壳吗?你知道 五彩斑斓的贝壳可以做成什么吗? 人们把漂亮的贝壳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自己动手制作贝壳标 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能把自己看到的情景描述给大家听? 2、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3、小飞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能帮他解答吗? 4、带领学生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在学生自己思考后,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出:刘林用了 2 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数是刘林的 3 倍。 5、请同学们用学具摆出刘林用的贝壳数。你能试着用学具摆出林杰用的贝壳数吗?谁能到上黑板上给大家演示? 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摆?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白“求 2 的 3 倍是多少,就是求 3 个 2 是多少。” 同位互相交流再说一下。 3 个 2 的和就是 6,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3 =6(个) 刚才同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起解决了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我们知道了求 2 的 3 倍是多少,也就是求 3 个 2 是多少 6、要想知道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请同学们自己寻找相应的数学信息。你能试着自己想 办法解决吗?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巩固。
(2)
计划 3 天访问 12 个星球,平均每天访问多少个星球?
(3)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4)
平均每天收集多少条信息?
……
5、学生独立解答问题,集体订正时说一说算理。
24÷6=4(次
12÷3=4(个)
18÷6=3
15÷3=5(条)
……
6、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根据列出的算是,同桌互相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几个部分的名称。
生:(摆学具,发现):李飞拾的多,王丁拾的少。李飞的比王丁的多 3 只;李飞的跟两个王丁的一样多;…… 师:两人拾的贝壳数之间的关系,除了能用“多”和“少”来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倍”来表示。李飞拾了 6 只贝 壳,王丁拾了 3 只贝壳,我们就说“6 只里面有 2 个 3 只,6 是 3 的 2 倍。” 师:两个人拾得贝壳数之间的关系,用“多”和“少”来叙述,可以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6-3=3(只) 师:如果用“倍”来表示,“6 是 3 的 2 倍,也就是 6 里面有 2 个 3”我们以前学过的 6 里面有几个 3 用什么算是 来表示? 引导学生列式:6÷3=2 师:那么“6 是 3 的 2 倍”怎么表示呢? 生:6÷3=2 2、深入理解倍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表格,试一试,能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师: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8÷4=2——8 是 4 的 2 倍; 18÷6=3——18 是 6 的 3 倍 9÷3=3 ——9 是 3 的 3 倍。 3、观察理解,总结方法 师:纵向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师:横向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用除法来计算,可以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 师:要求一个数(被除数)是另一个数(除数)的几倍,应该怎样来计算? 生:用除法来计算,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三、自主练习 1、可让学生先数一数,圈一圈,找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找出倍数关系,然后列出算式。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说一说、填一填。 2、在第 1 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 3、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根据经验说说妈妈和我的年龄再列式 计算。 4、投信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
根据题中给出的问题自己解决。
4、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答“聪明小屋”,解决有关倍数的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需要几次才能载完 24 人? 24÷6=4(次 平均每天访问多少个星球? 12÷3=4(个)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18÷6=3 平均每天收集多少条信息? 15÷3=5(条) 六、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复习关于倍的只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该内容。
3、培养学生学会复习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除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生猜想,大胆发言。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倍的意义
师: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同学们在干什么?你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教师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李飞拾的是王丁的几倍?
师:(下面我们就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用学具把李飞拾的贝壳和王丁拾的贝壳摆一摆,比较一下二人的 贝壳,能发现什么?
四、课堂练习
1、综合练习第 2 题是一道通过解密码这一形式来练习表内除法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2、做第 4 题。在练习之前,先让学生看明白表的意思,知道表应当怎样填。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3、第 7 题创设了小猴和小猪运西瓜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西瓜总数以及小堠和小猪每次运的个数。练习时,让学生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42 朵花能做几件标本?”
引导学生解决,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回答。
(1)可以用小棒摆一摆:42 根小棒,每次拿走 6 根,7 次拿完,所以 42 朵花可以做 7 件标本。
(2)可以用口诀来找一找,六(七)四十二。
师:怎样表示出来呢?你能不能自己列出算式?再解答出来?
5、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题中的问题,并交流思路。在组织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解决。如果有不能整除的问题可以先放到 问题袋中,待以后解决。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6÷3=2 —— 6 是 3 的 2 倍 8÷4=2 —— 8 是 4 的 2 倍; 18÷6=3 —— 18 是 6 的 3 倍 9÷3=3 —— 9 是 3 的 3 倍 名称:用 6—9 的口诀求商(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 六、教学反思:
用 9 片绿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总共 72 片绿树叶。
师:你能不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问题?
生:(1)用 6 朵花可以制作一件标本,42 朵花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2)用 8 片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56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3)用 9 片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72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三、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倍”的意义,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几节课同学们经历了采集动植物标本、制作标本的活动,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知道了用乘法口诀 可以解决除法问题。今天,老师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海滩上,他们在干什么呢?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参观回来后,决定自己也做几件漂亮的标本,你们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标本吗?他们是怎样制作的呢?现在
我们一块去那里看看(出示情景图)
二、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给出的信息。
师:同学们从图上看到的什么?有什么数学信息?
生:(1)用 6 朵花可以制作一件标本,共有 42 朵花。(2)用 8 片黄树叶可以制作一件标本,有 56 片黄树叶。(3)
1 第一题:画一画。 1)请同学们读题,弄懂题意。 2)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3)己的想法。在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2、第二题:连一连。 1)认真看题,明白题目要求。 2)提出心算要求,并要求在字条下面写出心算结果再连线。 3)全部做完的小组交流答案。 3、第三题:计算。 1)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方法。 2)规定时间进行口算比赛。 3)订正答案,比赛正确率。 4、第四题。 1)自己读题,看懂题意。把自己的理解在班里交流。 2)小组中交流自己找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3)自己列式计算。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第五题:涂一涂,使红球的个数是绿球的五倍。 1)学生看懂图意后自己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说一说先涂什么颜色的球,再涂什么颜色的球。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先涂绿色的球确定各书,再根 据红色的球是绿色的球的 5 倍这个关系,涂出红色球的个数。 3)小组交流,说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由于受总个数所限,涂的绿色球的个数不能超过 4 个。 6、第六题。 1)请学生观察题中呈现的 4 幅图。独立编出数学故事。强调故事中要体现图中呈现的数学信息。 2)听了这个数学故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4)你想解决哪个问题?自己解答。交流答案。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3 =6(个) 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五、教学反思:
回顾整理
第五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建立“倍”的意义表象基础上会解答有关“倍”的现实问 2、经历探究倍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倍的意义表象,理解数问题的实质。 3、进一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理解倍数问题的实质。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用 6—9 的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28÷7=
15÷3=
40÷
8=
30÷5=
21÷7=
63÷9=
36÷6=
54÷8=
三、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介绍小小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生活情况。让学生在太空中收集信息,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回报收集的信息。
3、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ຫໍສະໝຸດ Baidu
指名回答,教师选择板书:
(1)
每次承载 6 人,需要几次才能载完 24 人?
42÷6=7
六(七)四十二(师板书)
2、56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72 片树叶可以制作几件标本?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在小组内交流后组织集体汇报。)
56÷8=7(件)
(七)八五十六
72÷9=8(件)
(八)九七十二
3、引导观察,总结规律
师:根据我们前面学的那么多除法算式的解决方法,你觉得如何才能更简单得求除法算式的商?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
二、回顾整理乘法口诀,口算
6×7=
8×5=
8×9=
8×4=
3×7=
6×8=
5×2=
4×9=
7×=
5×5=
6×2=
3×8=
6×9=
9×5=
64÷4=
14÷7=
16÷4=
25÷5 =
名称:倍的认识(第四课时)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的描述和学具的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表象,了解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探究现实问题的过程,抽象出两数关系,形成数学概念“倍”,并用“倍”描述数学事件的过程,发展学生 的数感。 3.感受数学知识来自现实生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并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捡拾过贝壳吗?你知道 五彩斑斓的贝壳可以做成什么吗? 人们把漂亮的贝壳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自己动手制作贝壳标 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能把自己看到的情景描述给大家听? 2、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3、小飞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能帮他解答吗? 4、带领学生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在学生自己思考后,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出:刘林用了 2 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数是刘林的 3 倍。 5、请同学们用学具摆出刘林用的贝壳数。你能试着用学具摆出林杰用的贝壳数吗?谁能到上黑板上给大家演示? 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摆?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白“求 2 的 3 倍是多少,就是求 3 个 2 是多少。” 同位互相交流再说一下。 3 个 2 的和就是 6,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3 =6(个) 刚才同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起解决了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我们知道了求 2 的 3 倍是多少,也就是求 3 个 2 是多少 6、要想知道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请同学们自己寻找相应的数学信息。你能试着自己想 办法解决吗?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巩固。
(2)
计划 3 天访问 12 个星球,平均每天访问多少个星球?
(3)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4)
平均每天收集多少条信息?
……
5、学生独立解答问题,集体订正时说一说算理。
24÷6=4(次
12÷3=4(个)
18÷6=3
15÷3=5(条)
……
6、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根据列出的算是,同桌互相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几个部分的名称。
生:(摆学具,发现):李飞拾的多,王丁拾的少。李飞的比王丁的多 3 只;李飞的跟两个王丁的一样多;…… 师:两人拾的贝壳数之间的关系,除了能用“多”和“少”来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倍”来表示。李飞拾了 6 只贝 壳,王丁拾了 3 只贝壳,我们就说“6 只里面有 2 个 3 只,6 是 3 的 2 倍。” 师:两个人拾得贝壳数之间的关系,用“多”和“少”来叙述,可以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6-3=3(只) 师:如果用“倍”来表示,“6 是 3 的 2 倍,也就是 6 里面有 2 个 3”我们以前学过的 6 里面有几个 3 用什么算是 来表示? 引导学生列式:6÷3=2 师:那么“6 是 3 的 2 倍”怎么表示呢? 生:6÷3=2 2、深入理解倍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表格,试一试,能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师: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8÷4=2——8 是 4 的 2 倍; 18÷6=3——18 是 6 的 3 倍 9÷3=3 ——9 是 3 的 3 倍。 3、观察理解,总结方法 师:纵向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师:横向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用除法来计算,可以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 师:要求一个数(被除数)是另一个数(除数)的几倍,应该怎样来计算? 生:用除法来计算,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三、自主练习 1、可让学生先数一数,圈一圈,找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找出倍数关系,然后列出算式。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说一说、填一填。 2、在第 1 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 3、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根据经验说说妈妈和我的年龄再列式 计算。 4、投信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
根据题中给出的问题自己解决。
4、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答“聪明小屋”,解决有关倍数的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需要几次才能载完 24 人? 24÷6=4(次 平均每天访问多少个星球? 12÷3=4(个)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18÷6=3 平均每天收集多少条信息? 15÷3=5(条)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