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三生物芯片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生材料工程中的生物芯片技术
生材料工程中的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生材料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用于检测、诊断和治疗人类和动物疾病,也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学和生化学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生物芯片技术在生材料工程中的应用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基本原理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和生物学的液滴技术的技术。
它利用微型流道和微滴技术将样品处理和分析集成在一起。
研究者将微型芯片上的探针与特定的靶分子结合,通过检测靶分子来研究和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分子和生化反应。
生物芯片技术的优点包括高灵敏度、高通量和高精度。
生物芯片技术在生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在生材料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研究分子和细胞的生物学和生化学方面的问题,例如蛋白质识别、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免疫反应和细胞分析等。
以下是一些生物芯片技术在生材料工程中的应用:1.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是一种具有大量DNA片段的芯片,可以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对于基因芯片的研究,可以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遗传信息得到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2. 蛋白质芯片:蛋白质芯片是一种具有大量蛋白质片段的芯片,可以用于将蛋白质与特定有机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化反应的过程。
3. 细胞芯片:细胞芯片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功能以及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
通过利用细胞芯片进行细胞的扫描,研究者可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和灵感。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1. 细胞单细胞荧光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单个细胞的水平上监测生命体内特定的蛋白质或基因的表达。
这对于了解人体各个器官或某个局部细胞的生理和功能非常有帮助,使得科研人员能够进行针对性治疗。
2. 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是生物芯片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它具有高精度、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等优点。
生物芯片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芯片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加工工艺将生物实验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兴科技,具有测试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同时检测多种物质等优点。
在病毒检测领域,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开发出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病毒检测的准确性,降低误检率,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病毒检测技术现状目前,病毒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病毒培养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三种。
其中,病毒培养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够获取病毒的数量和生长特性,从而详细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缺点是操作过程复杂,需要较长时间,且存在许多技术难点。
免疫学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优点是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缺点是基于一定的抗原-抗体反应,有一定的受体影响因素。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病毒核酸,但需要对样本的基因组进行放大,存在样本前处理和反应等多个环节,同时也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
总的来说,目前病毒检测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影响了病毒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利用生物芯片技术来开发更加高效、精准的病毒检测技术显得异常重要。
二、生物芯片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现状生物芯片技术利用芯片上的各种生物传感器对样本进行定量的检测,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目标,从而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检测领域。
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病毒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和细胞芯片等多种类型。
1.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依据已知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设计,通过检测样本中的病毒基因表达水平来判断病毒的存在与否。
基因芯片病毒检测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病毒,缺点是需要提前知道被检测病毒的基因序列、存在发生杂交交叉反应的风险、运转误判的风险较大等。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一、引言生物芯片技术是一个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它的出现使得大量的高通量实验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提供了面对高维度问题的工具和策略。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种类、应用和研究进展等方面。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生物芯片技术是一项将不同生物学实验方法集成在一起的新技术。
它包括制备芯片、检测芯片以及分析芯片的过程。
其中,制备芯片是将不同类别的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RNA等)以固定的顺序固定在芯片表面上;检测芯片则是将样品添加到芯片表面,以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与否;分析芯片是对检测芯片进行数据分析以取得最终结果。
三、生物芯片技术的种类根据使用的生物分子不同,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分为DNA芯片、RNA芯片、蛋白芯片等。
另外,虽然微阵列芯片受到了很高的关注,但是由于其成本高昂以及瓶颈问题存在,其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得到普及。
四、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生物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其中,生物医学领域是其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例如,对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等方面,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芯片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其研究领域也在逐步拓宽。
目前,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已经被用于生物芯片技术领域,比如单细胞芯片技术、小RNA芯片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等都已经成为生物芯片技术领域中重要的技术。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种类、应用和研究进展等方面。
虽然生物芯片技术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如成本高昂、技术局限和标准化缺失等问题,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进行基因检测的研究与应用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进行基因检测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检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基因信息。
然而,传统的基因检测方法费用昂贵,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限制了其在临床与个人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而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检测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可靠。
本文将介绍生物芯片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一、生物芯片技术的简介生物芯片技术,是利用微制造技术制备出的一种极小尺寸(一般在微米至毫米级别)的高度集成化的晶片,可同时检测多种分子信号,如蛋白质、核酸、细胞等,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平台。
其中,核酸芯片(DNA芯片)是一种高度并行的技术,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灵敏度强等特点,可同时检测大量基因和表达谱等信息,既可用于临床,也可用于科研领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核酸探针固定在生物芯片表面上,并加上待检测的DNA样本,通过信号检测器检测样本与探针的结合情况,最终确定待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DNA序列。
二、生物芯片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1. 个人基因检测随着整个基因组测序的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基因组,进行个人基因检测,以了解自己的潜在风险、遗传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基因对健康、体型、营养代谢、药物反应等方面的影响。
而生物芯片技术在个人基因检测中具有很大优势,其基因检测的成本和时间远远低于传统的方法,同时其高传感度和高灵敏性,可以检测的基因突变和多态性等信息,可以为医师和个人制定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临床基因检测生物芯片技术在肿瘤、遗传病、癌症、心脏病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在肿瘤研究中,能够检测基因突变、RNA表达水平和表观遗传修饰等信息,可以为分子诊断、个性化治疗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在遗传病领域中,生物芯片技术可以检测大量遗传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肌无力、地中海贫血等。
同时在不同的癌症类型中,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预测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物芯片技术及临床应用
副流感病毒
衣原体类 肺炎衣原体
常用检查方法
1、分离与鉴定; 2、抗原检测:免疫荧光; 3、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
支原体类 肺炎支原体
Company Logo
呼吸道病毒感染抗体谱检测芯片
(100ul血清,同时检测六项指标)
❖ 肺炎衣原体(CP) IgM
❖ 肺炎支原体(MP ) IgM ❖ 合胞病毒(RSV) IgM ❖ 腺病毒(ADV) IgM ❖ 流感病毒(IV) IgM ❖ 副流感病毒(PIV) IgM
一般引起流感样症状: ❖ 发热(体温高于37.8℃,舌下温度) ❖ 咳嗽和/或喉咙肿痛 重症者可发展为肺炎乃至死亡
Company Logo
关注呼吸道病毒
❖ 不同地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不同,但目 前缺乏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 不相同,需要及时监测病原体的流行情况
Company Logo
HP的生物学特性
❖HP 菌株毒力不同。 ❖ 可释放空泡毒素(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
白A(CagA)的菌株,这种HP被称为产毒 型HP。致病力更强!
Company Logo
HP与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元凶,与胃癌 发生关系密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
❖ 美国CDC统计的肺炎和流感导致的死亡比例
Company Logo
近几年国内流行性报道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报道,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间因呼吸 道疾病住院的儿童中感染率最高的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
流感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 (Peng D. et al.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生物芯片技术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分支。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通路及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基因筛查、药物开发、环境污染检测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做一简要分析。
一、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基于微型流体与微电子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用于在芯片上固定一组生物分子,并在芯片上感测这些生物分子与样品中靶物质的相互作用。
目前,生物芯片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DNA的芯片和基于蛋白质的芯片。
基于DNA的芯片是利用DNA序列互补碱基配对的特点,将DNA探针固定在芯片表面,并对应样品中的DNA靶分子进行杂交检测。
最早的基于DNA的芯片主要用于基因表达的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DNA的芯片逐渐应用于临床病理学、基因组学和癌症检测等多个领域。
基于蛋白质的芯片技术是利用特定的化学结合方式将蛋白固定在芯片表面,并通过荧光或化学标记等方法感测样品中的蛋白质靶分子。
基于蛋白质的芯片技术主要应用于蛋白质芯片、酶促抗体芯片等多个领域。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前景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最多的应用领域是癌症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肿瘤组织或血样中的RNA或DNA进行筛查,可以迅速发现癌症,并及时给出治疗建议。
在基因芯片方面,可以迅速鉴定肿瘤基因的表达谱,为肿瘤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在药物研发中,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新药研发的时间和成本,为药物发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生物芯片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基因功能研究等多个领域。
三、生物芯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生物芯片技术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未来发展方向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新的芯片平台,提高芯片的探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拓展其应用领域;二是注重信息处理的技术创新,通过算法和拟相学习,发展生物芯片成为高度精准的诊断工具;三是实现芯片的自主化,增加芯片的样品处理能力与操作简易性,提高生物芯片应用的可靠性和效率。
生物芯片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芯片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生物芯片技术已经作为新一代芯片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芯片技术是指将基于一种半导体芯片工艺的微处理器与生物技术集成起来,使其能够在极小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大量高效的生物学实验和测量。
本文将从生物芯片技术的现状、应用、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生物芯片技术的现状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经成为细胞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中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
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迅速应用、低成本等特点,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芯片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的Kary B. Mullis提出。
1993年,美国Affymetrix公司开发了第一种高密度基因芯片,开启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先河。
随着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在红外光谱分析、单细胞分析、生物流程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1.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是将许多基于生物学的反应体系集成在一起的微小芯片,用于研究或分析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在单次实验中同时检测数万个基因,为基因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基因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基因组学、癌症研究、生物多样性分析等领域。
2. 蛋白芯片蛋白芯片是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高通量分析平台,用于检测和分析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研究和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研究对象。
蛋白芯片技术的出现为蛋白质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癌症预后、生物标志物检测等领域。
3. DNA芯片DNA芯片是由许多微小光点组成的微阵列,其中每个光点上都有一小片特定的DNA序列。
DNA芯片技术可以在非常快速、高通量的方式下对DNA进行分析。
DNA芯片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基因型等,可以通过DNA芯片技术迅速、全面地诊断、筛查多种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学。
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第l 7卷
第 2期
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 然科学版) 自 Junl { n e Mog l ie i r t nli ora 0 Inr n oaUnvr t f i at s i s y o Nao ie
vo 1 I 7
lt na lesi c 、 e i l c n e n w rgd v l me t b ul t i c n m dc i c 、 e du ee p n 、 i o f ee ase o o—wep nwa 、u ia ea a a o rjd i v l — cl u
t n fo s a d e ' o n u evs cn m eo s o i Thsa ̄ l i l osi u h o ・ i 、o d 、n ndrme ts p r i e u r u man. r ce smpyt k o et d s m pt efr ma ln b c g o n p ic l、h rce n t p l ain o e ec i e h iu . t ak r u d、 r i e c a atra d i a pi t f n hp tc nq e o n p s c o g
B u AI Ch n—yn ig
(lil Ci c n a M
C lg ,n e noaUnvri ainli 。 ol eIn r e Mo gl i s yN t a ts et o ie
l 0 8 4 。 hn) 2 0 1C i a
Ab ta tB o hp tc nq e itg ae e so h ua d i o rlt n if r t n moe uea sr c: i i e h iu n e rtd tn ft o sn s 1e c teai no ma o lc l t c r o i c n itrc i h o g co—p o esn e h iu , a n e aev o skn so ic e cl e t i h pt r u h mir le r s ig tc nq e i c n it c t grt  ̄ u id fbo h mia ra t no f ce c n dcl i c ,h rb e al fet efs eta d a ayi r e e e ci f i s i ea d me i  ̄ e e tee yg t lefci tts n n ls f n 、 o le n a n t v a so g l a d、n ie t ilgc l ciiys b tn e Is c re c lg t ra n v t ne e eo i n a t necboo i t t u sa c . t u rn wi e eti o ai cn rv — g g a a v c o e l g n o r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实验技术,能够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检测出上千种生物分子,是现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有效的实验手段之一。
在生物学、医学、生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而在基因组学领域中,生物芯片技术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什么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型芯片实现生物分子分析的技术。
它可以在一小块芯片上集成成千上万种的检测元件,通过探针与待检测样品之间的互作,实现对待测生物分子的分析,例如蛋白质、DNA、RNA等。
生物芯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基质芯片和引物芯片。
基质芯片是一种半导体芯片,上面用大量探针分布着成千上万种待测分子,将样品引入芯片后,可以检测到待检测分子的信息。
引物芯片则是通过在芯片上涂覆引物来实现检测,这种技术可以同时分析很多不同的DNA或RNA样品。
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领域生物芯片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其中,在基因组学领域中,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更是卓越。
1. 基因表达谱分析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在单一实验中同时检测数以万计的基因,非常适合分析基因表达谱。
通过对比正常组织和癌细胞组织中的基因表达谱,可以找出导致细胞癌变的基因。
这对于癌症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基因表达谱的分析也可以帮助诊断许多遗传性疾病,例如贝克with摩德伊克斯(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和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2. 基因重排的分析基因重排是指基因发生了不正常的重组或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许多肿瘤类型中都会出现。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检测出这种基因重排,为癌症的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有力支持。
3. SNP分析SNP是典型的遗传突变,与人们的遗传性疾病和个体特征密切相关。
通过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出大量SNP,用于人类基因纲目的研究。
4. 药物代谢酶基因分析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是引起药物副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是指利用集成电路技术,以微结构制造出的硅基或玻璃基等高密度阵列化的微型化学或生物传感器芯片,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动进行试剂反应或生物反应的微型实验、筛选和分析工具。
随着生物医学科学的进步,生物芯片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从其发展状况、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应用前景等方面探讨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一、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状况生物芯片的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成本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开始在实验室中得到推广应用,同时也是从这时开始,生物芯片技术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生物芯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物能源等领域。
生物芯片技术已经被用于多项临床检测中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在基因检测、癌症诊断、药物筛选、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技术特点生物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因此具有很多的技术特点。
1、高通量和高灵敏度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可以批量完成大规模分析,且样品精度可以达到皮克级别,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因此,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2、微型化和高整合度生物芯片中的阵列可达到1000-100000个,每个阵列中的微小面积可用于完成一个或多个试剂反应。
且多种实验室工具和分析方法都可以被集成在生物芯片中,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微型化和整合度。
3、自动化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逐渐成熟,很多操作都可以由机器实现,人为干预成本低且效率高。
此外,自动化可以减少实验的操作错误和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三、生物芯片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趋势明显。
在智慧型医疗、健康管理、生物工程、病原体筛查、药物筛选、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存在着重要应用前景。
1、智慧型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疫情、疾病等问题的不断冒头,需求更智能的医疗能力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必然追求的目标。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
政策法规支持与行业标准制定
政策扶持
政府加大对生物芯片技术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相关研发和 产业化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法规保障
制定和完善生物芯片技术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技术应用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行业协作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建立行业协作机制,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 推动生物芯片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
• 生物芯片技术概述 • 生物芯片类型及特点 • 生物芯片制备技术 • 生物芯片在医学领域应用 • 生物芯片在农业领域应用
• 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 • 生物芯片技术发展挑战与趋势
01
生物芯片技术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等)固定在微型芯片表面, 利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治疗方案。
05
生物芯片在农业领域应用
农作物品种鉴定与选育
农作物基因型鉴定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农作物基因型进行快速、准 确的鉴定,为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结合生物芯片技术与分子标记技术,实现农作物 性状的精准选择与改良,提高育种效率。
转基因作物检测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检测转基因作物中的外源基因, 确保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拓展,生物芯片技术将朝着更高通量、更高灵敏度、更低成本的方 向发展。同时,其在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有望为未来的医学诊断和治 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
02
生物芯片类型及特点
基因芯片
01
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概述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微流控技术,具有高度集成、高通量、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二、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一)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技术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技术是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光刻、电子束曝光和压印等,这些方法所需设备复杂,成本高昂,不适宜于量产。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新的制备方法,如二光子聚合、光敏树脂固化、激光剥蚀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制备具有微小尺寸和高精度的微流控芯片,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逐渐成为微流控芯片加工的主流技术。
(二)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和优化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和优化直接影响着微流控芯片的性能。
设计和优化过程需要考虑诸如流体动力学、反应动力学和传热学等方面的因素,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仿生学、微纳加工等方法设计和优化微流控芯片,如采用仿自然的网络结构来实现微生物的培养和分析、在芯片表面构建微纳米结构来实现细胞定位和分割等,有效提高微流控芯片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三)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技术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技术是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光学检测、电化学检测和质谱检测等,这些方法常常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且不能满足实时监测需求。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新的检测方法,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量子点荧光探针、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方法,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等优势,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快速检测微量生物分子。
三、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现状(一)医学应用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抗生素筛选中,可以通过在微流控芯片中培养细菌,然后利用高通量分析方法快速筛选出对某种细菌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在肿瘤分子诊断中,可以利用微流控芯片对肿瘤细胞进行捕获和分析,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生物科技类的讲座
生物科技类的讲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科技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门前沿学科,它结合了生物学和技术的优势,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医疗、农业等方面的难题。
生物科技的应用领域广泛,其中包括基因编辑、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生物科技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科技的基本概念。
生物科技是利用生物学基础和技术手段,通过改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特性,以创新的方法应用于医疗保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一门学科。
通过生物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保护环境资源,使得人类社会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在生物科技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就是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细胞内部基因组的技术手段,可以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进行修饰和改变,从而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和调整。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可以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培育出更高产量的农作物,改良环境中的微生物等等。
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
除了基因编辑技术,生物医药也是生物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生物医药是利用生物制品、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开发新药、新治疗方法和医疗器械的一门学科。
生物医药的发展使得临床医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原本无法治愈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在生物医药的帮助下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生物医药还可以帮助人们提前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生物科技还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农业面临着粮食供应不足、土地资源浪费和化学农药残留等问题,而生物科技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可以培育出更抗病虫害、耐旱旱涝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生物科技还可以帮助人们开发有机农产品、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生物分子检测和分析的新型工具,它以芯片为载体,利用微流控和微电子技术对生物分子进行分析和测定,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种前沿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医学诊断、环境检测、农业生产、生物制药等领域,是目前国际上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生物芯片技术是以芯片为基础,以微流控和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技术。
它将代表生物信息的DNA、蛋白质、细胞等生物分子,精准地固定在芯片上,并通过特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通量检测和分析。
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前景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诊断、药物筛选、基因检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 医学诊断生物芯片技术可以精准地检测和定量分析体内的蛋白质、DNA 和RNA等生物分子,对于诊断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传染病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生物芯片技术还可以开发出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和疾病状态。
(二) 药物筛选药物研发的核心在于发现有效的化合物,并确定它们的药效和毒性。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快速、准确地筛选药物分子,同时还可以发掘药物作用机理,加速药物研发的进程。
(三)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用于判定个体的遗传特征,对于基因突变造成的癌症、遗传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实现对数百个基因同时检测,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 环境监测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等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水质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五) 生物制药生物医药领域是生物芯片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在药物质量控制、生物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扩展,生物芯片技术必将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它将工程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致力于生物系统的设计、构建及操纵。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医药、环保、能源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研究进展(1)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一种应用,它可以把各种生物反应和组织培养放在微型芯片上完成。
这种微型芯片的尺寸较小,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利用不同试验组合来完成更复杂的生物实验系统。
(2)系统生物学对于生物系统的研究观察,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则更加贴近实际的生物系统流程。
它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来探索生物系统的整体特征、网络运转方式及其调控机制(3)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纵基因组来改变物种的遗传特性。
它不但可以用于基础研究,还可以用于重大疾病治疗和精准医疗。
基因编辑技术需要高精度、高效率的基因改造工具,如:CRISPR-Cas9等,这种技术可以让科学家精准地定位到特定的基因位置,进行基因编辑。
2. 应用领域(1)医药领域合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新药发现、遗传疾病治疗等。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设计并合成各种新的候选药物,并利用系统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药效研究;产生高效且安全的药物,可以帮助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疗效和治愈率。
(2)环境保护领域合成生物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有效检测和过滤,利用人工合成的腐生菌降解化学废物、污水等污染物,制造出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能源等。
同时,还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各种新型环保材料,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3)能源领域合成生物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利用合成生物学来开发可再生生物燃料,从而不依赖非可再生能源。
此外,利用菌类细胞的细胞膜来提取出丰富的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生物物质的快速生长,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生物燃料,这种技术的应用也很有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发展很快的交叉学科,应用范围极广,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药物筛选芯片等。
本文将从生物芯片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芯片技术定义生物芯片技术是将微电子加工技术应用于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新兴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技术。
它可以将微小的反应成分定位在芯片上,通过微透镜放大信号,利用荧光、色素、射线等方法检测芯片上特定的分子或细胞。
生物芯片技术包括基于DNA、RNA、蛋白质和细胞等各种芯片,它们分别用于基因表达谱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分离筛选和诊断等。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芯片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被称为“生物传感器”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检测技术之一。
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L.P. Loretz和他的同事发明了DNA芯片技术,这一技术是生物芯片技术的第一个成功应用。
199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小组成功制造出了第一个基于免疫学原理的生物芯片。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芯片技术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信噪比不断提高,同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检测,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领域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1、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芯片,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谱和基因功能。
它可以高通量地检测数千个基因并同时比较它们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差异,以揭示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对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2、蛋白质芯片蛋白质芯片是检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高通量地检测上千种蛋白质,揭示蛋白质的结构、功能、配体识别等重要信息,对药物筛选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有重要意义。
3、细胞芯片细胞芯片是一种将活细胞培养在芯片上进行筛选和诊断的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顾名思义,是指能够检测、分析和处理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RNA等)的芯片。
它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在芯片上集成了大量的生物分子探针,通过检测样品和探针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
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生命科学、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下面就来看看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一、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样品准备和芯片制备技术生物芯片的最主要特征在于样品准备和芯片制备技术的复杂性。
在生物芯片上,需要将生物分子探针固定在表面上,并经过化学修饰等手段保证其活性和稳定性。
而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探针和样品因其特点的不同,在样品处理和芯片制备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
因此,目前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不同类型的探针和样品处理方法,并探索更有效和高通量的芯片制备技术。
(二)芯片检测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势。
同时,随着芯片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芯片可以针对不同的生物分子进行检测。
目前,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芯片的信号放大和信号检测等方面。
(三)芯片数据分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在大规模的生物芯片分析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成为了关键环节。
因此,目前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也逐渐转向芯片数据分析方面,探索更高效、更准确的芯片数据分析方法。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下面就来看看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一)生命科学领域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应用于基因检测、蛋白质检测、海洋微生物研究、植物病理学研究、癌症细胞筛选、药物筛选等多个领域。
例如,生物芯片可以应用于分析基因表达谱,进而找到不同组织和疾病的基因表达差异,从而提供了深入了解疾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重要途径。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是指利用微芯片技术和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建立在微小体积上进行生物学实验的一种新技术。
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基因检测、蛋白质分析、细胞信号转导等。
本篇文章将详细探究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
一、生物芯片技术原理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是将大面积纳米或微米尺寸的阵列上固定许多不同的生物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然后利用这些生物分子的识别性能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研究和分析。
生物芯片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生物分子进行高通量并行检测,对生物分子的特性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分析。
具体而言,生物芯片的分子识别是由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以DNA芯片为例,DNA芯片是由许多小的DNA片段组成的,每个DNA片段都有特定的序列。
将被测DNA标记与这些DNA片段杂交后,如果存在特异性的核酸间氢键结合,则可以在芯片上检测到信号。
利用这些信号,可以分析被测DNA样本中的基因型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等信息。
二、生物芯片技术应用前景1. 基因检测生物芯片技术在基因检测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可以进行高通量的基因型分析、基因表达分析以及基因突变的筛查等。
对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生物芯片技术可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在乳腺癌检测中,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乳腺癌的分子表型做出细致的分析,进而指导治疗方案。
2. 蛋白质芯片目前,研究蛋白质互作网络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利用蛋白质芯片,可以对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等特性进行大规模的高通量研究。
例如,通过利用蛋白质芯片对药物分子与受体分子的对接进行研究,可以加速新药开发进程,降低开发成本。
3. 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细胞信号传递是一种复杂的调控机制,涉及到各个层次的信号递送。
利用细胞信号转导芯片,可以通过测量各个信号递送通路中的多个信号分子,建立起信号转导网络的模型,从而研究生物大分子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机制。
4. 微流控芯片微流控技术在生物芯片领域中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生科院研究生课程
应用领域
SNP芯片在遗传学研究、人类起 源与迁徙、复杂疾病关联分析等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利用 SNP芯片可以对人类基因组进行 高通量的SNP分型,为遗传学研 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 SNP芯片也可以用于复杂疾病的 关联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遗 传变异。
05 生物芯片在蛋白质组学中 的应用
利用化学反应,改变基片 表面的化学性质,提高生 物分子的固定效率和稳定 性。
物理修饰
通过物理方法,如等离子 体处理、紫外照射等,改 善基片表面的润湿性、粘 附性等性质。
生物修饰
在基片表面引入生物活性 分子或细胞外基质成分, 以模拟生物环境,提高生 物芯片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分子固定化技术
吸附法
利用生物分子与基片表面的物理吸附作用,实现生物分子 的固定化。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固定化效率和稳定性有待 提高。
多功能集成化
未来生物芯片技术将向多功能 集成化方向发展,实现多种生
物分子检测和分析的集成。
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将实现 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临床应用拓展
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个性 化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 展,为精准医疗提供有力支持。
新兴应用领域
生物芯片技术将在环境监测、 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新兴领
02 03
工作原理
突变检测芯片利用DNA微阵列技术,将大量针对特定基因 突变位点的探针点样在芯片上,然后与待测样本中的DNA 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或变化,确定样本中 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
应用领域
突变检测芯片在遗传性疾病诊断、个性化医疗、精准医学 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突变检测芯片可以对遗 传性疾病相关基因进行筛查和诊断,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 制定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基因诊断: 是DNA芯片最具商业价值的应用:诸多疾病如癌症、遗
异,而参与叶绿素合成的CABⅠ基因在叶组织较根高
500倍。
De Risi和Wodicka等用包含所有酿酒酵母基因在内的 DNA微阵列,观察了整个酵母基因组在发酵和呼吸反应 过程中各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水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杂交
芯片上的亮点表示基因组 相应位置存在转录,亮度 越强转录活性越强。杂交 探针分别来自RNA样品: 水稻花序(红色)和悬浮培养 细胞(绿色)。
绿色代表下调;红色代表上调 ;黄色无差异。
公司
排阵方法
结果读出
主要方向
单片照相平板印刷法在
Affymetrix(Sa nta Clara.CA)
1.25cm2或5.25cm2薄硅片上合 成20~25mer寡核苷酸
荧光
表达图谱,多态性分析, 诊断。
Brax(Cambrid 短合成寡核苷酸,离片合成 质谱仪 )
5.数据收集与分析: 将荧光或激光共聚焦扫描得到的图像输入计算机,根据
研究目的用专门软件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定量分析。 基本步骤为:样品斑点确定、图像背景识别及扣除,数
据经正态化后统计分析,得出所需结果。
基因芯片的扫描:基因芯片杂交结果要用专用的扫描系 统读取。
膜芯片
石奕武,胡维新等:多发性骨髓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3,28(3):201-205。ຫໍສະໝຸດ 可靠性 字读,易有漏读、错读
句读,错读较少
最佳适用 再测序,查明点突变
比较分析
基因芯片的发展
Southern & Northern Blot Dot Blot
Macroarray
Microarray
20世纪60年代用于抗体的免疫阵列(Imm unoarrays)技术 出现,80年代后期(1987,美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始出现 了用于基因诊断及检测的微阵列。
此后许多公司开始介入,综合运用多种技术,陆续研制 出中等密度、高密度芯片,检测方法趋于成熟。
1999年,中国将芯片技术列入“863 高科技计划”,启 动了相应的研究。2003年开始投资两亿多人民币在清华 大学建立基因芯片研究中心。
目前,基因芯片检测已成为大多数实验室都可利用的有 力工具。芯片密度已达40万个探针/芯片,探针间的空 间尺度是10~20微米。
➢ 合成后点样:探针合成后手工或机械法按点阵排列固定 于支持物上(有压电打印和直接点样两法)。
➢ 探针的固化:打印探针后需要将其固定在支持物表面, 同时也要封闭支持物上未打印区域,以防止核酸样品的 非特异性固定。
针式点样 玻璃片基处理后,以点样针沾取探针溶液,将探针点到
玻片表面,让探针末端的化学集团与玻片表面的集团形 成共价键。 针式点样的优缺点: ➢ 优点:成本低,操作简单,密度高(几千~几十万点/cm2), 转移过程中探针溶液损失小。 ➢ 缺点:定量准确性、重现性不好。
二级结构。
肽核酸( peptide nucleic acid, PNA):是以氨基酸替代糖磷酸主链的DNA类似物,骨架由重复的N-甘氨酸通过酰 胺键相连构成,碱基通过甲叉碳酰基与骨架相连。
➢ PNA分子内不会形成二级、三级结构。 ➢ DNA与PNA杂交不需要盐离子。
4.杂交和检测: 多态性分析或基因测序杂交条件要求严格。 表达检测需要较长的杂交时间,较高的样品浓度及较低
2202芯片点样仪
生产商:Bio-Rad。
分辨率:1.25μm(x,y轴) 和0.25μm(Z轴);重复性: 3μm;球面精确性: l0μm;一次制成芯片数: 126块芯片;每块玻片点 样量>82,000个点。
2.探针制备: 通常采用cDNA,RT-PCR过程中用同位素或化学荧光分
子标记。 荧光标记无辐射污染,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分辨力好、
Synteri(Fremont.CA)
500~5000nt cDNA打印下 于~4cm2玻璃片上
German Cancer Instiute(Hedelberg.Germ any)
用f-moc或t-moc化学在片 (原型PNA巨片)合成
结果读 出
荧光
荧光
质谱仪
荧光 荧光/质 谱仪
主要方向
诊断,短片段串联 重复序列鉴定
基 因 芯 片 结 构 示 意 图
基因芯片种类
狭义:DNA芯片(DNA Chip)。 广义:生物芯片(biochip)、生物阵列(Bioarray)、微阵
列(Microarray)、DNA芯片(DNA chip )等。 按用途分为:样品制备芯片、生化反应芯片、检测芯片、
芯片实验室等。 按探针种类和制作方法分为:寡聚核苷酸点阵芯片
基因芯片使用流程 1. DNA阵列的构建和印制: 支持物预处理: ➢ 实性材料:硅芯片、玻璃片和瓷片,需进行预处理使其
表面衍生出羟基、氨基活性基团。 ➢ 膜性材料:聚丙烯膜、尼龙膜、硝酸纤维膜,通常包被
氨基硅烷或多聚赖氨酸。 根据应用目的选择合适的探针:如寡核苷酸、cDNA片
段或特定的功能基因等,按统计方式设计成点阵列。构 建方式有:
(ONA)(原位合成芯片),cDNA点阵芯片(CDA)。
项目 芯片密度 核酸长度 主要成本 随意性 扫描寻址
ONA和CDA的制作及应用
就位合成法制作ONA
微量点样法制作CDA
高密度
中等密度
<25mer
500~5000mer
遮闭网的投资大 局限于ONA
仪器投资 DNA、抗原抗体、受体药物等
较易有序测读,但要求分辨率高 测读软件较复杂,易做对比分析
表达图谱,新基因鉴定, 诊断。
Hysep(Sunnyv ale.CA)
500~2000nt的DNA样品打印
在0.6cm2(HyGnostics)~
放射性同
18cm2(Gene Discovery)的膜上,位素或荧
预制5mer寡核苷酸在玻璃上 光
打印或1.1cm2阵列(HyChip)
表达图谱,新基因鉴定, 诊断,多态性分析,大 规模测序,大样品测序。
的杂交温度。 突变检测:主要鉴别单碱基错配,需时较短(12~18h),
但杂交条件要求高。探针质量影响很大,纯化探针信噪 比低,阳性信号较强。
芯片杂交炉(Hybridization oven) 生产商:Affymetrix。 全自动控制芯片的杂交过程。温度控制精确,芯片舱的
转动提供充分的混合。可同时处理64张芯片。
行性,可自动化、微型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缺点: ➢ 在同一温度下杂交,不同探针杂交效率不同。 ➢ 成本过高(宝生物2000~10000/片);芯片标准化有待统一。 ➢ 如何提高芯片特异性,简化样品制备和标记操作程序、
增加信号检测灵敏度和消除芯片背景对结果的影响等都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D
N
A 芯 片 原 理 图
incyte Pharmaceutica ls(Palo.Alto.C A)
喷墨式打印PCR片段和在片 合成
荧光和放 射性同位 素
表达图谱,多态性分析, 诊断。
Molecular Dynamics(Sun nyvale.CA)
笔式捞钱500~5000nt cDNA 于玻璃片上~10cm2
荧光
表达图谱,新基因鉴定。
目前,大多用ONA测定短DNA序列、对已知序列再测 序或查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具有快速、可自动化等优点。 ➢ RNA印迹法只适用于高丰度的mRNA。 ➢ RT-PCR可检测低丰度mRNA,但只限于单个基因,且
难以定量,有假阳性,需要亚克隆和再测序加以证实。 ➢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是较好的cDNA测定方法,但
原理 利用核酸杂交原理检测未知分子的技术。具体是将一定
规模的核酸片段(cDNA、EST 或寡聚核苷酸等)作探针, 按设计的次序排列固定于特定的固相支持载体(纤维素、 硝酸纤维素、尼龙、硅片、金片及载玻片等) 表面,与 不同细胞、组织或器官来源的cDNA第一链杂交,用以 分析各种生物分子存在量。
优势及问题 优势:大规模、高通量,快速高效、高灵敏度,高度平
1991年,Steven Fordor等人将照相平板印刷、半导体、 激光共聚焦扫描、寡聚核苷酸合成、荧光标记和计算机 分析等技术结合起来在硅片上合成高密度的寡核苷酸点 阵,制成第一块芯片。
1994年,美国、俄罗斯研制出用于检测β地中海贫血病 基因突变的生物芯片,筛选出100多个β地中海贫血已知 的基因突变。
讲座三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基因芯片 蛋白芯片 组织芯片 糖芯片
基因芯片(Gene Chip)
基因芯片(Gene chip)技术:指通过微阵列(Microarray)技 术,将高密度DNA片段阵列通过高速机器人或原位合成 方式,以一定的顺序或排列方式使其附着在如玻璃片等 固相表面,以荧光标记的DNA探针,借助碱基互补杂交 原理,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及监测等方面研究的技术。
➢ 原位合成:将所需核酸片段就位合成于芯片上。
✓ 显微光蚀刻技术:支持物表面活性基团连接有光敏保护
基团(X),受到保护。
✓ 产率较低。
Light directed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A solid support is derivatized with a covalent linker molecule terminated with a photolabile protecting group. Light is directed through a mask to deprotect and activate selected sites, and protected nucleotides couple to the activated sites. The process is repeated, activating different sets of sites and coupling different bases allowing arbitrary DNA probes to be constructed at each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