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范围的影响

合集下载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黄赤交角变化引起昼夜长短、日出时间、五带范围的变化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黄赤交角变化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影响一、太阳直射范围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

假如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太阳直射的范围也将扩大或变小。

二、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的变化地球上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的余角。

因此,黄赤交角扩大,极圈的度数减小,极圈到极点的范围扩大,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扩大;而如果黄赤交角减小,极圈的度数增大,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减小,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随之减小。

三、五带的范围变化热带是指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指地球上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温带是指没有太阳直射及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

即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

因此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也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取决于距直射点的纬度差的大小,即假设为角a。

角a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由于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大,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减小。

五、昼夜长短的年变化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越大,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大。

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昼夜长短的差值也更大。

因此,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小,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也随之变小。

六、季节的变化由于地球上各地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际变化。

黄赤交角变化,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际变化。

因此,当黄赤交角变大,地球上各地的季节变化会更明显。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1 黄赤交角变化引起昼夜长短、日出时间、五带范围的变化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1)若黄赤交角变大——①地轴与黄道平面(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变小——②太阳直射点北界北推或南界南推——回归线北进或南进——热带变大;直射点移动角度变大——晨昏线圈摆动角度同幅度的变大——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极圈的度数变小)——寒带变大;热带和寒带同幅度变大——温带变小(热带增大的度数是北寒带或南寒带的2倍;北温带或南温带减少的度数与热带相同,是北寒带或南寒带的2倍;总之热带和寒带等于温带减小的度数)——③(常识铺垫:黄赤交角与地球公转运动状况无关,因此黄赤变化时公转运动的轨道不变,周期不变,速度不变。

)一年(回归年)内太阳直射点与地心连线相对于赤道平面移动的总角度增大(原来是4×23°26′)——每一日内太阳直射移动角度增大——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季节,以下同),同一日期同一纬度各地(已出现极昼范围除外)与原来相比昼加长夜缩短,昼夜比值变大——日出时间提前,日落时间推后;冬半年,同一日期同一纬度各地(出现极夜地区除外)与原来相比昼缩短夜加长,昼夜比值变小——日出时间推后,日落时间提前。

南半球类推。

——推论:无论南北半球的夏半年或冬半年,与原来相比,同一纬度各地达到相同昼长或夜长的日期提前(原因:黄赤交角变大,相同日期内太阳直射点摆动的幅度变大,摆动相同角度的时间缩短)。

——④一年内晨昏线圈的摆动与直射点移动同步调同角度——每日晨昏线圈摆动的范围扩大——同一日期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纬度变小)——原极圈内的出现极昼极夜的日期提前(原因:黄赤交角变大,相同日期内太阳直射点摆动的幅度变大,摆动相同角度的时间缩短)⑤太阳直射点北界北推或南界南推——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或南移幅度变大——副高及其它气压带风带同样。

(2)若黄赤交角变小与上面的情况相反,详细内容略去。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推理略,推测如下:赤道低气压位置不变,副高北推,极地高压南推,副极地低气压不变)2 黄赤交角变化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若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分别南北进推——①新回归线以北或以南地区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半年同一纬度各地同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原来相比变大,冬半年相反;新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可类推。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课时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分析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综合思维)1.黄赤交角(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交角。

(2)大小:目前是23°26′,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字母是B。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北半球)①春分日至秋分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②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2)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定①在椭圆轨道长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地心和日心,表示太阳光线。

②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为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为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③结合地球公转方向确定春、秋分日,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冬至日至夏至日,经过的是春分日,从夏至日至冬至日经过的是秋分日。

如下图所示:(2)根据地球的倾斜方向判定——北倾为夏,南倾为冬。

即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夏至日,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冬至日。

如下图所示:“窥阳孔下睹骄阳”,可真正领会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的大自然奥秘。

太阳光经此孔直射在正下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的桂平点上。

标志的东西方向嵌有宽5厘米、长20多米的北回归线标志指示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站在这里,可以一只脚踩在热带上,另一只脚踩在温带上。

1.[综合思维]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根据什么确定的?答案地球自转和公转轨道面不重合,形成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由此确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2.[地理实践力]结合本课时知识,在下图中绘制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黄赤交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黄赤交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黄赤交角一、知识讲解1.对黄赤交角内涵的深度挖掘(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3.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2~3题。

2.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3.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答案 2.D 3.D解析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1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

第2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

第3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

三、跟踪训练读“4~8月部分实地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1~2题。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1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1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1课时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素养目标1.结合相关示意图,会判读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结合相关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综合思维)知识导引一、地球公转1.概念:地球绕________运行叫作公转。

2.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称为公转轨道。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______,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方向:______________。

4.周期:______________(一个恒星年)。

5.速度:平均线速度约为________,平均角速度约为________。

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________;每年_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公历的平年为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于第四年加于2月,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4整除,即为闰年;世纪末,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1)概念:地球公转轨道面叫作________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________面。

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叫作黄赤交角。

(2)角度关系:目前的黄赤交角约23.5°,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66.5°。

(3)在下图中填出赤道面、黄道面、黄赤交角度数、地轴与黄道面夹角的度数。

2.黄赤交角的影响(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

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回归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别强调:①黄赤交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5 °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 °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回归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一、含义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

地球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

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

地球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

开心一笑县长到某一小学视察,由校长陪同着走进一间教室,看见两个小学生正在摆弄地球仪。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吗?它怎么不是直端端的呢?”县长问。

小朋友一听,委屈得差点哭了,“老师!这不是我弄的。

”县长就问另一个小学生:“你说,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我刚进来,我什么都不知道!”另一小朋友说。

县长有点生气了,“去把你们的班主任叫来!”很快,班主任来了。

对县长说:“这个地球仪是校长带来的,其它的我也不知道。

”校长一脸尴尬:“学校经费紧张,这个地球仪是我花3块钱从一个地摊上买的。

”县长听后,郑重的说:“经费紧张?那也不能买假冒伪劣产品!”二、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三、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26′;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①图a中的A日与B日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则A日与B日的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时刻均相同,当地两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

高一地理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地理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地理判断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城市化的动力是政府大力发展房地产。

【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

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动力。

2.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强,彼此之间相距较近。

【答案】错【解析】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强,所以彼此之间相距较远。

故错。

【考点】城市的等级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等级与数量、服务范围、相互之间距离的关系。

3.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如发达地区可为落后地区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品。

【答案】错误【解析】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主要的优势条件为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没有自然资源的优势。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联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发展上的优势条件的差异即可判断。

4.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答案】正确【解析】成都hi规模越大,一般等级越高,则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掌握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注意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

5.地球上只有在春秋分日的时候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大致相等。

【答案】错误【解析】晨昏线为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的地球大圆,故始终平分地球,进而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范围始终大致相等。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分布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

6.某城市地铁开通后,沿线出现了新的商业网点,这表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带来了商业网点的相应变化。

【答案】正确【解析】材料直接反映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商业网点布局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结合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布局的影响分析即可。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05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点详解)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05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点详解)

考点05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纲定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核心素养】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区域认知)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考情分析】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

【考点整合】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4、地球公转速度(1)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2)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3)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

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

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

黄赤交角变化和五带范围变化的关系

黄赤交角变化和五带范围变化的关系

黄赤交角变化和五带范围变化的关系1. 引言说到黄赤交角,咱们就得先理一理这是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黄赤交角就是地球的赤道和黄道之间的夹角,约为23.5度。

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就像你跟朋友们一起找地方吃饭,总有一个地方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那个角度就是和谐的体现。

说到底,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生活的环境,尤其是五带的分布,像个调皮的孩子,变来变去。

2. 黄赤交角的变化2.1 变化的原因首先,咱得弄清楚,黄赤交角为什么会变化。

这个变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主要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像个转圈的小陀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倾斜角度会微微调整,差不多每四万年才会变个样。

这就好比你每次看电影,可能会觉得角度不同,但其实是影院的布局在作怪。

2.2 变化的影响那么,这种变化会对我们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首先,咱们就得提到气候!黄赤交角一变,咱们的四季变化就会有所不同,像春天来得早,秋天晚一点,这可真是“春华秋实”的好例子。

尤其是农业上,种什么、什么时候种,全得根据这变化来安排,不然农民伯伯可就得抓耳挠腮了。

3. 五带的变化3.1 五带的定义接下来,咱们说说五带。

简单来说,五带就是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带。

每个带子都有自己的特色,热带就像个小火炉,热得让人直冒汗;而极地带则是冰天雪地,简直像是进入了“冰箱”。

这五个区域的范围可随着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变化,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3.2 五带的动态想象一下,假如黄赤交角突然增加了,那热带的范围就会收缩,温带的范围就会扩大,整个地球就像是在大变身。

就好比你换了个发型,周围的人可能会惊呆:“哎呀,谁这造型这么特别!”这就意味着原本生活在热带的植物和动物,可能会面临“搬家”的问题,适应新的环境,或者干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4. 结论所以,总的来说,黄赤交角的变化和五带的范围变化就像是一对好朋友,永远都在一起捉迷藏。

它们的关系千丝万缕,紧密相连。

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的法则,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这些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的影响

4. 公转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名称
1回归年
1恒星年
参照物
________
太阳
其他恒星
________
时长
365日_____时48分46秒
5
365日____时____分____秒
6
9
10
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________________周期
地球公转的真正
________________周期
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整个过程角速度是先变大,后变小
A)
调动运用知识一: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
运动速度快, 角速度和线速度大。
调动运用知识二: 空间站绕地球运动,则地球与空间站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
体系统绕太阳旋转,这样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也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角
1月浙江卷,19~20题;6月浙江卷,
路线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的变
19~20题;广东卷,10题;上海卷,20题
[2020年] 山东卷,8题;天津卷,14~15 化规律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3.以区域地理事件的发生为背景,结合
题;上海卷,3题
[2019年] 江苏卷,1~2题; 2019天津卷, 景观示意图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
10~11题; 1月浙江卷,19~20题;6月浙 1.以与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自然地理
现象为背景,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江卷,19~20题
[2021年] 山东卷,第12~13题;全国甲卷 时间或节气以及与季节有关的地理现象。
,4题;河北卷,7~8题;天津卷第14~15题;2.以热点事件的发生或重大科考(或航行)

浅谈黄赤交角

浅谈黄赤交角

4.黄赤交角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4.黄赤交角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直都是将黄赤 交角看做一个不变值,这就给我们造成了 黄赤交角是永恒不变的假象。事实上,就 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黄赤交角其实是发 生变化的,只不过,它的变化幅度很小, 每四万年才有个一个微弱的周期性变化 (22°——24.5°) ,以至于人类对于这个 22°——24.5° 变化的忽略,从而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时 也很少考虑到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浅谈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课程与教学论 姚昊苏
一、全球气候的变化
1.全球温度的变化 1.全球温度的变化 全球海平面随全球温度的增暖而升高,随全 球温度变冷而下降。在冰期盛期,世界海 平面的高度比现今海平面大约低80m左右。 平面的高度比现今海平面大约低80m左右。 上次冰期的盛期,海平面约降低120m左右。 上次冰期的盛期,海平面约降低120m左右。 在地质时期,生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 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全球温度的变化, 对动植物的兴袁和迁移有着重要的影响。 冰期内的植物群分布比间冰期南移很多, 如亚热带植物的常绿阅叶林区的北界,在 间冰期位于北纬35° 间冰期位于北纬35°,到冰期南退到华南沿 海一带。
Hale Waihona Puke 岁差的天文及地理意义岁差造成了春分点在星空中的变化。公元前18世 岁差造成了春分点在星空中的变化。公元前18世 纪古巴比伦时期时春分点位于白羊座,现在则位 于双鱼座。不过现在天文学上春分点的符号仍沿 用当年白羊宫的符号(Υ 用当年白羊宫的符号(Υ)。由此附带造成四季星 空的变化。比如七月流火是《诗经》 空的变化。比如七月流火是《诗经》时代(西周 及春秋)的天象,现在则推迟近二十天,到了农 历八月。 岁差造成了极星的变化。公元前3000年北极星是 岁差造成了极星的变化。公元前3000年北极星是 天龙座α(右枢),现在是小熊座α,公元14000年 天龙座α(右枢),现在是小熊座α,公元14000年 则是天琴座α 则是天琴座α(织女星)。由此附带造成恒星赤经、 赤纬坐标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某一纬度地区的恒 显区。比如公元前3000年我国大部地区都能看到 显区。比如公元前3000年我国大部地区都能看到 南十字座,现在则只有海南能见到了。由于岁差, 南十字座,现在则只有海南能见到了。由于岁差, 星图每五十年就要重新修订印刷。

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

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

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
五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而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是由黄赤交角决定的。

回归线的纬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的纬度数与其互余。

因此,黄赤交角的大小若发生变化,则五带的范围就相应的也发生变化。

但很多同学却不能理解,现在就这一问题用下列的两图作些简单的说明,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以北半球为例,当黄赤交角为23°26ˊ时,太阳光最北只能直射到D所在纬度,既北回归线为CD,纬度数为北纬23°26ˊ;AJ为与阳光垂直的晨昏线;AB 为北极圈,纬度数为北纬66°34ˊ。

则CDFE为有阳光直射的热带,ABN为有极昼(极夜)的寒带,ABDC为温带。

若黄赤交角变大,假如为30°,则阳光从KˊDˊ直射到地球,有阳光直射的地区应该向北移到CˊDˊ,CˊDˊ就为新的北回归线,纬度数为北纬30°。

则热带就变为CˊDˊFE,热带范围就扩大了;当阳光从KˊDˊ直射时,晨昏线就变成了AˊJˊ,AˊBˊ就成了新的北极圈,则AˊBˊN就成了有极昼(极夜)的寒带,寒带就扩大了;最后剩下的AˊBˊDˊCˊ就成了缩小的温带了。

因此,若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会扩大,而温带会缩小
同样的道理,若黄赤交角变小,太阳在北半球的直射范围会缩小,即热带范围缩小,北极圈的纬度增高(即寒带范围缩小),而温带扩大。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的根源。

黄赤交角的变化必然导致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

下面简单分析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产生的影响:一、太阳直射范围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

假如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太阳直射的范围也将扩大或变小。

二、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的变化地球上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的余角。

因此,黄赤交角扩大,极圈的度数减小,极圈到极点的范围扩大,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扩大;而如果黄赤交角减小,极圈的度数增大,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减小,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随之减小。

三、五带的范围变化热带是指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指地球上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温带是指没有太阳直射及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

即: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

因此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也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取决于距直射点的纬度差的大小,即假设为角a。

角a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由于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大,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减小。

五、昼夜长短的年变化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越大,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大。

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昼夜长短的差值也更大。

因此,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小,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也随之变小。

六、季节的变化由于地球上各地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际变化。

为什么黄赤交角变大寒带变大

为什么黄赤交角变大寒带变大

为什么黄赤交角变大寒带变大【篇一: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的根源。

黄赤交角的变化必然导致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

下面简单分析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产生的影响:一、太阳直射范围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

假如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太阳直射的范围也将扩大或变小。

二、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的变化地球上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的余角。

因此,黄赤交角扩大,极圈的度数减小,极圈到极点的范围扩大,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扩大;而如果黄赤交角减小,极圈的度数增大,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减小,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随之减小。

三、五带的范围变化热带是指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指地球上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温带是指没有太阳直射及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

即: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

因此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也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取决于距直射点的纬度差的大小,即假设为角a。

角a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由于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大,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减小。

五、昼夜长短的年变化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越大,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大。

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昼夜长短的差值也更大。

因此,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小,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也随之变小。

地球自转和公转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一般特点
右图所示。
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
(2)太阳位于地球椭圆公转轨道的中心,如右图所示: 此时则需要根据A、C两位置的太阳直射点进行判断。
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
说出图中 A、B、C、D 节气,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 置。(A 为夏至日、C 为冬至日、D 为秋分日、B 为春分日,1 为远日点,2 为近日点)
C.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D.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形成原因: 昼夜长短 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导致太
太阳辐射 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夏季:一年内白昼 最长、太阳高度 最高 的季节 天文 冬季:一年内白昼 最短 、太阳高度 最低 的季节 (2) 四季 春、秋季节: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向,高度为30度,6小时之后再去看北极星 A、高度不变,方向发生变化
C
B、方向不变,高度发生变化
C、高度和方向都没有变化
D、高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4.在南极上空看,甲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 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机沿北极圈作 顺时针方向行,两机的飞行方向 A A、都自东向西 B、甲机向东,乙机向西 C、都自西向东 D、甲机向西,乙机向东
5、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外, 全球各 地相等,均为 每小时15°(经度) (2)线速度——赤道向两 极减小
[特别关注] (1)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
千米/小时;其他各纬度(φ )的线速度 (vφ )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φ = v0cosφ 。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②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下图是“地球表面某地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

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变大,地球表面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变小,地球表面热带范围减少、寒带范围减少、温带范围增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一年中随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四季交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了五带的划分。

当黄赤交角增大,例如增大至30°,则太阳直射点变为一年间在南北纬30°之间来回移动。

同样以夏至日为例,太阳直射新北回归线即30°N,赤道平面与黄道面夹角∠a=30°,则地轴与晨线的夹角变为∠b=30°。

于是出现极昼的纬线变为60°N,则北寒带的范围变为60°N以北地区,同样,出现极夜的纬线变为60°S,南寒带的范围变为60°S以南地区。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进而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四季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

当黄赤交角度数发生变化时,这些地理现象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后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黄赤交角变化除对地球运动意义产生影响外,还深刻影
响着与其紧密相关的其它自然地理现象。

例如,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化→五带范围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变化→气候带分布范围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变化等等。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本次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 .①B .②C .③D .④2.7月13日在里约热内卢市(约23°S)争夺本届世界杯赛冠军,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 北移 较快 B .南半球 北移 较快 C .北半球 南移 较慢 D .南半球 南移 较慢3.下列洋流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是A .甲图B .乙图C .丙图D .丁图2014年11月18日,车头上标着“首趟义乌-马德里专线”的货运列车专线从浙江义乌出发,途经 中国、哈萨克斯坦等8个亚欧国家,全程13052公里,共行驶21天,到达了终点马德里站。

走船运的话,从义乌走到马德里基本要走35-40天。

一条中欧之间的“新丝绸之路”又被开辟出来了。

4.该“新丝绸之路”沿途景观能较好的体现(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5.该货运列车出发时装的货物可能有()A.大宗的鲜花B.欧洲人爱吃的牛肉C.组装好的苹果6手机D.圣诞节的玩具礼物6.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7.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8.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A.尼日利亚 B.韩国 C.中国 D.美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浅析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浅析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浅析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陈炳飞
【期刊名称】《地理教育》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一、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rn黄赤交角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进而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四季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当黄赤交角度数发生变化时,这些地理现象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图1表示黄赤交角增大(地轴与黄道面夹角减小)后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陈炳飞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昆山中学,21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黄赤交角的变化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影响 [J], 孔祥群
2.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思考 [J], 赵福平
3.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人类环境将会产生的影响 [J], 吴树成
4.试论黄赤交角及其变化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J], 郭向阳
5.黄赤交角的变化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影响图示 [J], 孔祥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范围的影响
黄赤交角: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球轨道面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产生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黄赤交角为23°26′,则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如图1)
图1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一年中随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四季交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了五带的划分。

地球上的五带是这样界定的:有太阳直射的区域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的区域为寒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的区域为温带。

图示解读:以夏至日为例。

太阳光直射23°26′N,赤道平面与黄道面夹角∠a=23°26′,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且过地球球心,利用几何原理可知地轴与晨线的夹角为∠b=23°26′。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为66°34′。

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方为66°34′N 以北地区,66°34′S以南出现极夜。

(如图2)
图2
当黄赤交角为23°26′时,则全球五带划分:23°26′N至23°26′S之间为热带,纬度高于66°34′为寒带,23°26′至66°34′之间为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度数互余,即二者和为90°。

当黄赤交角增大,例如增大至30°,则太阳直射点变为一年间在南北纬30°之间来回移动。

同样以夏至日为例,太阳直射新北回归线即30°N ,赤道平面与黄道面夹角∠a=30°,则地轴与晨线的夹角变为∠b=30°。

于是出现极昼的纬线变为60°N ,则北寒带的范围变为60°N 以北地区,同样,出现极夜的纬线变为60°S ,南寒带的范围变为60°S 以南地区。

因而热带范围较原来增大、寒带范围也较原来增大,而温带范围变为南北纬30°至60°之间区域,较原来缩小。

(如图3)
同理,若黄赤交角减小,例如减小至20°,则太阳直射点变为一年间在南、北纬20°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太阳直射20°N ,赤道平面与黄道面夹角∠a=20°,地轴与晨线夹角为∠b=20°。

出现极昼的纬线变为70°N ,北寒带的范围变为70°N 以北地区,南寒带为70°S 以南地区。

温带范围变为南北纬20°至70°之间区域。

因而热带范围较目前减少,寒带范围也减少,而温带范围增大。

(如图4)
综上:若黄赤交角变大,地球表面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变小,地球表面热带范围减少、寒带范围减少、温带范围增大(图5)。

图5 黄赤交角变化引起五带范围变化示意图
图 3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