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举例
第三章距离保护

第三章距离保护第三章:电网距离保护1.距离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壁纸,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基本原理:按照继电保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下路MN内部故障时,保护装置才应该立即动作,将相应的断路器跳开,而在保护区的反方向或本线路之外正方向短路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与电流速断保护一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的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在保护区的正方向(对于线路MN的M侧保护来说,正方向就是由M指向N的方向)上设定一个小于本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用整定距离Lset来表示。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向上,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相比较,若Lk小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相应的断路器;若LK大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
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反方向上,则无需进行比较和测量,直接判断为区外故障而不动作。
}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2.几种继电器的方式:苹果特性:有较高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耐受过负荷的能力比较差;橄榄特性正好相反。
电抗特性:动作情况至于测量阻抗中的电抗分量有关,与电阻无关,因而它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的能力。
但是它本身不具有方向性,且在负荷阻抗情况下也可能动作,所以通常它不能独立应用,而是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电阻特性:通常也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多边形特性:能同时兼顾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和躲负荷的能力。
3测量阻抗:Zm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与测量电流Im&之比,即Um&/Im& 动作阻抗:使阻抗原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Zop)。
线路距离保护

IJ
Zzd R
2. 方向阻抗继电器:以Zzd阻抗为直径过原点的圆 1)比幅值
A
1 2
Z zd
IJ
B
Z J IJ
1 2
Z
zd
IJ
UJ
1 2
Z
zd
IJ
1 2
Z
zd
IJ
2)比相位
C B A U J D U J Z zd IJ
270
tg 1
C D
90
ZKJ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jX Zzd
o
R
3. 偏移特性ZKJ:向第四象限偏移α=0.1~0.2 的圆
180 ctg 2
0 ZJ
Z 2
ZM
360
ctg 2
ZJ
( Z 2
ZM
)
j
Z 2
.
系统振荡时测量阻抗的变化规律
ZN N
M
ZM
Zj
系统振荡时测量阻抗的变化规律
ZJ.m
( Z 2
ZM
)
j
Z 2
ctg 2
令Zx代替ZM ,设m Zx / Z
ZJ.m
(1 2
m)
Z 2
j Z 2
ctg 2
1.基本要求:
1) Z J Z D
2)ZJ与故障类型无关
2.类型
继电器 接线方式
0°接线
+30°接线
-30°接线 相电压和具有 3KI0补偿的相 电流接线
J1
UJ U AB U AB U AB
U A
IJ IA IB
IA IB
IA K3I0
J2
J3
UJ
IJ
UJ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举例

3、两相不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两故障相之间的相-相 故障环 。
4、三相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三个相-地故障环和三个相-相故 障环 。
距离保护的正确工作是以故障距离的正确测量为基础的, 所以应以故障环上的电压电流做出的测量作为判断故障范围 的依据,对非故障环上电压电流做出的测量应不予反映。
L)
这里
K r I e II l 0 .8 3 ,K a s t 1 .5 ,K r e 1 .2
set 700
Larcco s(0 .8 5 )3 20
故整定阻抗为
Z s Ie II t1 1 .2 1 0 .5 .8 3 c o s 9 (5 7 .0 2 7 3 2) 5 6
(2)灵敏性校验。 1)当本线路末端短路时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3.3.1 距离保护工作原理
❖ 电流保护一般只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
❖ 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复杂电网,必须采用性能更加 完善的保护装置,距离保护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一种保护原 理。
❖ 距离保护:反应保护安装地点至故障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 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装置。
t1I 0 s
3.距离II段整定计算 (1)动作阻抗。按下列两个条件选择 1)与相邻线路保护3的I段配合
Z s I e It K r 'e lZ 1 2 K r ''e lK b .m in Z s I e t3
K
b
为保护3
,m in
I段末端发生短路时对保护1而言的最小
分支系数,如图3-12所示,当保护3I 段末端 K 1 点短
距离保护测距原理

距离保护测距原理距离保护测距原理是一种常见的测距技术,主要用于测量物体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以达到在不碰撞的情况下保护物体或者在特定距离范围内进行自动控制的目的。
下面将对距离保护测距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距离保护测距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物体与障碍物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常见的距离保护测距技术包括超声波测距、激光测距、红外线测距等。
超声波测距是利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来测量距离的。
传感器会向目标物体发射超声波,当超声波碰撞到目标物体后会被反射回来,传感器会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并计算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超声波所经过的时间差,从而得出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精度较高,并且可以实现非接触测距,适用于较短距离测量。
激光测距是利用激光的传播速度来测量距离的。
传感器会发射一束激光束,激光束会碰撞到目标物体上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会计算出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反射激光所经过的时间差,进而得出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精度非常高,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测距,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以及无人驾驶等领域。
红外线测距是利用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来测量距离的。
传感器会发射一束红外线,红外线会碰撞到目标物体上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通过计算出从发射红外线到接收到反射红外线所经过的时间差,得出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红外线测距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距离保护测距原理的核心是通过测量时间差来计算距离,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
例如,如果目标物体表面反射率不同,会导致反射回传感器的波束强弱不一,从而影响测距精度。
此外,环境中可能存在其他的障碍物或者杂散光源,这些都会对测距结果产生干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算法处理和系统校准来提高测距精度和稳定性。
总之,距离保护测距原理主要通过测量物体与障碍物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根据不同的技术原理,距离保护测距技术可以分为超声波测距、激光测距、红外线测距等。
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大多电流电压保护,其保护范围要随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相差甚微,采用电流电压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
距离保护是广泛运用在110KV及以上电压输电线路中的一种保护装置。
一、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4.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前面介绍的各种电流电压保护,其保护范围要随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相差甚微,采用电流电压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
距离保护是广泛运用在110KV 及以上电压输电线路中的一种保护装置。
一、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输电线路的长度是一定的,其阻抗也基本一定。
在其范围内任何一点故障,故障点至线路首端的距离都不一样,也就是阻抗不一样,都会小于总阻抗。
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的大小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
距离保护的核心元件阻抗继电器。
电流保护很简单可靠,经济,但是对于35KV及以上的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变化较大的高原电网,特别是线路的阻抗值较大,短路电流较小而负荷电流较大的情况下,电流保护很困难满足要求,因此必须设计更为完善的保护方式,距离保护是目前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的重要方式,并作为线路的主要保护广泛运用于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网中,我国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110KV,220KV 电源进线及27.5KV馈线都是一句力保护座位短路故障的主保护。
距离保护是反映测量阻抗下降而动作的保护,是欠值保护,量阻抗值ZK为测量电压UK与测量电流IK之比。
故保护装置需要测量电流和电压两个电气量。
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急剧增大、而电压降低,不难看出,ZK降低的程度相对于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的程度更加显著,因此距离保护比电流保护或电压保护的灵敏度更高,其他性能也更完善。
距离保护的核心元件是阻抗继电器。
【资料】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举例汇编

❖ 测量阻抗: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比。
Zm
U m Im
ZmZmmRmjX m
❖ 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阻抗为负荷
阻抗 ,即
Zm
Um Im
ZL
❖ 在被保护线路任一点发生故障时,测量阻抗 为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短路阻抗。 ZmU Im mU Ikk ZkZ1LK
以保护安装处故障相对地电压为测量电压、以带有 零序电流补偿的故障相电流为测量电流的方式,就能够 正确地反应各种接地故障的故障距离,所以它称为接地 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以保护安装处两故障相相间电压为测量电压、 以两故障相电流电流之差为测量电流的方式称为相 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
3.1.3、时限特性
❖
U
和
m
的Im比值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Z m
由于 Z可m 以写成 R的 复jX数形式,所以可以利用复 数平面来分析这种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并用一定的
几何图形把它表示出来。
M 1 N 2 TA
P3
TV
Im
jX P
Zm
Z
I set
U m
2
R
3
M
1
❖ 3.2.1 园特性阻抗继电器——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 绝对值(或幅值)比较动作方程:比较两个量大小的绝对值比 较原理表达式;
❖ 相位比较动作方程:比较两个量相位的相位比较原理表达式。
1、偏移圆特性 有两个整定阻抗:正方 向整定阻抗和反方向整 定阻抗,两整定阻抗对 应矢量末端的连线就是 特性圆的直径。特性圆 包括座标原点。
圆心:
1 2(Zset1
Zset2)
距离保护

电抗互感器DKB的输出 U 2 和输入 I J
之间的关系为:
U2 I J Zm
式中Z 取决于DKB本身的励磁阻抗 Z m 和次级绕组外接电阻R。
I J Z 0,I J Z zd
(2)电压的加和减,并求模值
U J I J Z 0 ,J Z zd I J Z 0 ,U J+I J Z zd,U J I J Z zd I
(3)最后进行比幅或比相,确定是否动作。
1. 电抗互感器DKB的工作原理
J J zd
(1)比幅式动作方程
电压形式: U J I J Z 0 I J Z zd I J Z 0
(2)比相式动作方程
U J I J Z zd 电压形式: 270 arg 90 U J I J Z zd 实现过程:
(1)得到加入继电器电流 I J 在某一已知阻抗上的压降;
J J
(2)阻抗继电器交流回路原理接线
以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为例,说明其实现硬件原理。
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动作方程:
(1)比幅式动作方程 阻抗形式: Z Z Z Z J 0 zd 0
电压形式:U J I J Z 0 I J Z zd I J Z 0
(2)比相式动作方程 阻抗形式: 270 arg Z J Z zd 90 电磁式阻抗继电器 Z J Z zd 更容易实现电压形 U J I J Z zd 电压形式: 270 arg 90 式的动作方程。 U I Z
距离保护原理概述

距离保护原理概述距离保护是反映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
故障点距保护安装处越近,保护的动作时间就越短,反之就越长,从而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实际上就是用阻抗继电器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
因此,距离保护也叫阻抗保护。
1、距离保护的原理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与线路电流之比称为测量阻抗。
故障时,反映了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阻抗。
将此测量阻抗与整定阻抗Zset进行比较,当ZmZset时,说明故障点在保护范围内,保护动作;当Zm>Zset时,说明故障点在保护范围外,保护不动作。
测量阻抗只与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成正比,基本不受运行方式的影响。
所以距离保护的范围基本不随运行方式变化而变化。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三段式阶梯型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I、II、III段的整定计算与上一期的零序保护类似。
为保证选择性,距离I段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全场的80%~85%,瞬时动作。
距离II段的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及下一段线路的30%~40%,动作时限要与下一线路的距离I段动作时限配合,大一个时限级差0.5s。
距离三段为后备保护,其保护范围较长,一般包括本线路及下一线路全长,动作时限比下一线路距离II段相配合。
如图所示,当K点发生短路故障时,从保护2安装处到K点的距离为L2,保护2将以t2I的时限动作;从保护1安装处到K点的距离为L1,保护1将以t1II的时间动作,t1II>t2I,保护2将动作跳闸,切除故障。
所以离故障点近的保护总是先动作,因此在复杂网络中保证了动作的选择性。
2、保护安装处电压计算公式线路上K点发生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某相的相电压应该是该相故障点电压与该相线路压降之和。
如果假设线路的正序阻抗Z1等于负序阻抗Z2,则保护安装处相电压的计算公式为:这里的k为零序补偿系数,k3I0的物理意义是三相零序电流在输电线路的相间互感阻抗上的压降。
距离保护基本工作原理

距离保护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讲解距离保护的定义和主要装置初步了解距离保护基本工作原理。
1. 距离保护的定义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反应了短路点到保护安装点之间阻抗大小(距离的长短)。
2. 距离保护的主要装置主要元件是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就近原则。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大,动作时间长;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图1距离保护的主要装置
保护2测量阻抗为: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地点至短路点之间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为满足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应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阶梯型时限特性,并分别称为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
距离保护的第I段是瞬时动作的,t1是保护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
保护2的整定值:保护1的整定值:距离Ⅱ段整定值的选择与限时电流速断的相似,即应使其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Ⅰ段的保护范围,同时带有高出一个△t的时限,以保证选择性。
当保护1第Ⅰ段末端短路时,保护2的
测量电阻为:1可靠系数K,则保护2的起动电阻为。
第五章 距离保护

C I
A E
刚才推导了 : Z BC
BC U Z1 BC I
C E
C U
B E
BC U
B I
B U
C I
A E
刚才推导了 : Z BC
但 , Z AB
BC U Z1 BC I
AB U
AB AB U U A I B I B I
由此可以得到:
m U 1m U 2m U 0m U
1K U 2K U 0 K Z1 I 1m Z 2 I 2 m Z 0 I 0m U
Z1 Z 2时
K Z1 I 1m Z1 I 2 m Z 0 I 0 m U Z1I0m Z1 I0m
能反映短路点的距离。
m U K Z1 I m K 3 I 0 m 通用式 : U
(3)两相相间短路(设BC相)
BCK 0 U
BC U BCK Z1 I BC Z1 I BC 得:U
BC相间测量阻抗为:
Z BC
BC BC U U Z1 B I C I BC I
1m I 2 m I 0 m Z1 I m 为了组合出:Z1 I K Z1 I 1m I 2 m I 0m Z1 Z 0 I 0m U
K Z1 I m Z0 Z1 I 0 m U
K Z1 I m Z0 Z1 I 0 m U 0 m的形式 在电流测量中,直接得 到3 I
如果分析或计算AB相,那么,应当取AB相的电气量: AB .m U A .m U B .m U
A .K Z 1 I A .m K 3 I 0 m U B .K Z 1 I B .m K 3 I 0 m U
五、距离保护

4、实现方法 ⑴绝对值比较方式
|Zj
1 1 Z zd || Z zd | 2 2 1 1 I j U j Z zd I j I j Z zd 2 2
1 1 K U U j K U I j Z zd K U Z zd I 2 2 KU j
I
I
杭州电力教育
1 可见: 180 时,Z j .min ( m) Z 1、 2 2、不同特性的继电器受 振荡的影响不同。
0
3、受振荡的影响与保护 安装地点有关。
杭州电力教育
2、措施 ⑴使用受振荡影响小的继电器 ⑵从位置上躲过。 ⑶从时间上躲过。
t TZD 1.0 0 360 只要t dz t保护就不会误动作。 故 段不受振荡影响。
抗继电器动作特性 1、测量阻抗的方法:
nl nl Zj Z d , Z zd . j Z zd ny ny
2、动作特性
Z j Z zd . j 动作, Z j Z zd . j 不动作
Z j R jX Z j d Z zd 0.85Z BC Z zd z Z d 则Z zd 在BC线上
可见,由于U0的存在,即使φlm=Φd方向阻 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也不总是等于整定阻抗, 而与加入继电器的电流有关。只有电流足够 大时,Zdz.j=Zzd。当电流很小时,阻抗继电 器的保护范围缩小。为了把动作阻抗的误差 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10%),规定了精工 电流这一指标。 对应于Zdz.j=0.9Zzd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称 为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工作电流。 要求在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流入继电器的 的电流Ij>1.5 Ij。
线路的距离保护

第五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第一节 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电流、电压保护具有简单、经济、可靠性高的突出优点,但是,它们存在保护范围、灵敏性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较大的缺点,尤其是在长距离重负荷的输电线路上以及长线路保护与短线路保护的配合中,往往不能满足灵敏性的要求;此外,在多电源环形网系统中,选择性也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电压等级在110kv 以上、运行方式变化较大的多电源复杂电网,构成保护时通常要求采用性能更加完善的距离保护装置。
一、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由于电流、电压保护所反应的电气量随系统运行方式、系统结构、短路形式的改变而变化,使得它们的保护功能难以满足系统发展的要求。
如图5-1所示,距离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线路阻抗大小进行工作的,该阻抗是由被保护线路始端测量电压m U 与测量电流m I 的比值来反应,称为测量阻抗Z m 。
在系统正常运行时的测量阻抗Z m 是负荷阻抗Z L ,它是额定电压NU 和线路负荷电流L I 之比,值较大。
当线路发生短路时测量阻抗Z m 反应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线路阻抗Z k ,它与距离成正比,值较小,而且短路点愈靠近保护安装处,母线残压remU 愈低,短路电流k I 愈大,其比值Z m 愈小,保护愈先动作。
测量阻抗Z m 的大小,反应了短路点的远近,当Z m 小于保护范围末端的整定阻抗Z set 而进入动作区时,保护动作。
因此,距离保护是以测量阻抗的大小来反应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
使距离保护刚好动作的最大测量阻抗称为动作阻抗或起动阻抗,用Z OP 表示。
由于距离保护反应的参数是阻抗,故又被称为阻抗保护。
因线路阻抗只与系统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短路时电压、电流的比值有关,而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距离保护基本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距离保护动作时间t 与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之间距离l 的关系 f(l)t ,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第6章 距离保护

2)利用瞬时测量回路来固定阻抗继 电器的动作。
KT
t
KM
KA
I
K1
Z
Um
I m
三、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1、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分布与变化
2、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3、振荡闭锁回路
EM
M
R1
I M
X1
N
EN
RM X
M
RN X
N
o
EM
UM
M
EN UN
特点:动作具有方向性;
Z oper Z set cos( set oper )
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圆
jX jX
Z set
1 2 Z set
Z set
Z m Z set
Zm
1 2
Z set
Zm
o
R
o
R
比幅原理的动作方程
比相原理的动作方程
Zm Z m Z set
270 arg
振荡闭锁回路必须能够正 确地区分系统振荡和三相短路 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这样才能 保证在系统振荡时将保护闭锁, 而在发生三相短路时保护能可 靠地动作。
0
2
180 , ctg
0
2
0, Z m (
Z 2
o
jX
Z ZM
N
1 2 Z ZM
R
M
1
o
当δ由0°变化到360°时,测量 阻抗终点的轨迹是垂直Z∑的直线。
N
o
jX
A
1
2
R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元件为距离继电器,可根据其端子上所加的电压和电 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间的阻抗值。距离保护保护范 围通常用整定阻抗 的大小来实现。 Z set
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 :
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向上,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 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相比较,若Lk小于Lset, 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 对应的断路器;若Lk大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 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
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圆
jX
Z set
1 Z set 2
Z m 1 Z set 2
o
R
1 1 Z m Z set Z set 2 2
全阻抗继电器
特性: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是以保护安
装点为圆心、以整定阻抗Zset为半径所作的一 个圆。圆内为动作区,圆外为非动作区,圆 周是动作边界。 特点: 动作无方向性; 动作阻抗与整定阻抗相等。
的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延长, 可能造成保护无选择动作。 解决:在整定计算中解决,计算 动作电流时引入最小分支系数。
灵敏度校验:
K sen
Z 1.25 Z 12
II ( x) 2
II set
动作时间:t t
t
3、距离III段
整定原则:躲过本线路最小负荷阻抗
III set
5、整定计算举例
【例 3-1】 在图所示110kV网络中,各线路均装有距离保护,已知Z sA.max=20Ω、 Z sA.min=15Ω、Z sB.max=25Ω、Z sB.min=20Ω,线路AB的最大负荷电流 I L.max=600A,功率因数为0.85,各线路每公里阻抗Z 1=0.4Ω/km,线路阻抗角 =70º ,电动机的自起动系数K ast=1.5,保护5三段动作时间=2s,正常时母线最低 工作电压U L,min取等于0.9U N (U N=110kV)。试对其中保护1的相间保护短路Ⅰ、Ⅱ、 Ⅲ段进行整定计算。(各段均采用相间接线的方向阻抗继电器)
~
~
R R
1、距离I段 整定原则:躲过下一线路出口短路
Z K rel Z AB K rel Z1l AB
I set
K rel 0.8 ~ 0.85
2、距离II段
整定原则 (1)与下一相邻线路距离I段配合。
II I Z set K rel Z12 K rel K br .min Z set 2 K rel =0.8 ~ 0.85, K rel 0.8
3.距离II段整定计算 (1)动作阻抗。按下列两个条件选择 1)与相邻线路保护3的I段配合
II ' '' I Z set K rel Z12 K rel Kb.min Z set 3
为保护3 I段末端发生短路时对保护1而言的最小 K b ,min 分支系数,如图3-12所示,当保护3I 段末端 K1 点短 路时,分支系数按下式计算
k
Z SAmin
Z12 İ1
0.8Z 34 İ2
0.2Z 34
Z SB max
Kb
I 2 Z SA Z12 Z SB I1 Z SB
因而
15 12 25 Kb,min 2.08 25
II Z set 0.8 12 2.08 16 36.2
M
1
N
2
TA
Im
P
3
TV
jX
P
I Z set
Zm
Um
2
R
3
M
1
3.2.1 园特性阻抗继电器——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绝对值(或幅值)比较动作方程:比较两个量大小的绝对值比 较原理表达式;
相位比较动作方程:比较两个量相位的相位比较原理表达式。
1、偏移圆特性 有两个整定阻抗:正方 向整定阻抗和反方向整 定阻抗,两整定阻抗对 应矢量末端的连线就是 特性圆的直径。特性圆 包括座标原点。
Z
K rel Z l .min K re K ast 0.9U N I l .max
Z l .min
K rel 取0.8 0.85 K ast 取1.5-2.5 K res 取1.15 1.25
若采用方向特性
Z
III set
K rel Z l .min K re K ast cos( set L )
★
A D
Z
I AB I DB
B
lK
IK
K C
I K Z 1l K I AB Z 1l AB IK Zm Z 1l AB Z 1l K I AB I AB Z1l AB K b Z1l K
结论1
助增电流的存在,使AB线路A侧
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增大,这 意味着其保护范围将会缩短,相 当于灵敏度下降 解决:在整定计算中解决。灵敏 度校验时引入最大分支系数.
set 整定阻抗的阻抗角 L 负荷阻抗的阻抗角
灵敏度校验
近后备:K sen 远后备:K sen 动作时间:t Z 1.5 Z 12 Z 1.2 Z AB K br .max Z next {t
III next max III set III set
III set
α 4
(b)
设测量阻抗 m 的实部为 Rm ,虚部为 X m ,则图3-8在第Ⅳ象 限部分的特性可以表示为
Rm Rset
X m Rm tg1
第Ⅱ象限部分的特性可以表示为 X m Rset
Rm X m tg 2
第Ⅰ象限部分的特性可以表示为 Rm Rset X mctg 3 X m X set Rm tg 4 综合以上三式,动作特性可以表示为 ˆ X m tg 2 Rm Rset X mctg3 ˆ tg Rm tg1 X m X set Rm 4
4、三相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三个相-地故障环和三个相-相故 障环 。
距离保护的正确工作是以故障距离的正确测量为基础的, 所以应以故障环上的电压电流做出的测量作为判断故障范围 的依据,对非故障环上电压电流做出的测量应不予反映。
以保护安装处故障相对地电压为测量电压、以带有 零序电流补偿的故障相电流为测量电流的方式,就能够 正确地反应各种接地故障的故障距离,所以它称为接地 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第三章 线路阶段式 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3.3.1 距离保护工作原理
电流保护一般只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
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复杂电网,必须采用性能更加 完善的保护装置,距离保护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一种保护 原理。 距离保护:反应保护安装地点至故障点之间的距离,并根 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装置。
2、外汲电流的影响:
A D
Z
I AB
B
IK2
C
I K1
lK
K
I K 1 Z 1l K I AB Z 1l AB I K1 Zm Z 1l AB Z 1l K I AB I AB
Z1l AB K b Z1l K
结论2
汲出电流的存在,使阻抗继电器
在实际三相系统的情况下?
故障电流可能流通的通路称为故障环 。
1、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故障相与大地之间的故 障环(相-地故障环) 。 2、两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两个故障相与大地之间的 相-地故障环和一个两故障相之间的故障环(相-相故障环) 。 3、两相不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两故障相之间的相-相 故障环 。
(2)灵敏性校验
II K sen II Z set1 36.2 3.02 1.25 Z12 12
以保护安装处两故障相相间电压为测量电压、 以两故障相电流电流之差为测量电流的方式称为相 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3.1.3、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t与保护安装处到故障点之间的距离l的 关系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目前获得广泛应用的是阶梯 型时限特性,称为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
3.1.4 距离保护的组成
全阻抗继电器特性圆
jX
Z set
1
Zm
R
o
Z m Z set
3.2.2.多边形动作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如图3-8所示,阻抗继电器准四边形动作特性,准四边形以 内为动作区,以外为不动区,即测量阻抗末端位于准四条边 上为动作边界。 jX
Xset α 2 Zm α 3 o α Rset 1 R
Um Uk Zm Z k Z1 LK Im Ik
3.1.2 测量电压测量电流的选取
在单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就是保护安装处的电压,测量电流 就是线路中的电流,系统金属性短路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U m I m Z m I m Z k I m Z1 Lk
}
t
4、将整定参数换算到二次侧
U m (1) nTV U m ( 2 ) nTV Z m (1) Z m( 2) I m (1) nTA I m ( 2 ) nTA
nTA Z m( 2) Z m (1) nTV
nTA Z set ( 2 ) Z set (1) nTV
3.2 阻抗继电器及其动作特性
阻抗继电器是距离保护装置的核心元件,其主要作
用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与整
定阻抗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
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