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简答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

1、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正常生理活性物质的,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物质。

2、中试:是把已取得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研究过程。

P283、热源:是指在药品中污染有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

P424、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5、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类。

6、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

7、抗生素的MIC:能抑制微生物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8、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药物对病原菌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

9、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能产生抗生素,须要自身能抵抗该抗生素,其相关基因为抗性基因。

10、受体: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的某一特定部位能准确识别并特异结合某些专一性配体。

11、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外源性(活性物质和各种药物)。

12、丙酮粉:亦称丙酮干制剂。

是微生物或生物组织,有时是蛋白质,酶的提取物用丙酮脱水的干制品。

13、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

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14、干扰素:是由诱生剂诱导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15、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

16、E-玫瑰花结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针对绵阳红细胞(SRBC)的E受体,在一定实验条件下,SRBC 与T细胞表面是受体结合,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四周环绕SRBC,状如玫瑰花结的细胞集团。

17、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及简答

1、劳动生产率:答:制造单件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常值系统误差:答: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称为。

3、强迫振动:答: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下,工艺系统被迫产生的振动。

4、表面残余应力:答:切削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表层组织发生形状变化和组织变化时,在表层金属与基体材料交界处将会产生相互平衡的弹性力,该应力就是表面残余应力。

5、安装:答: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的过程。

6、欠定位:答: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

7、装配尺寸链:答: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封闭的尺寸系统。

8、柔性制造系统(FMS):答:是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机械生产方式的、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设备为基础和以物料存储系统连成的自动加工系统。

9、光整加工:答:是用于精密零件上公差等级IT5以上或表面粗糙度低于Ra0.5um的加工表面的加工。

10、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

11、工序答: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12、生产过程答: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所有劳动过程。

13、原理误差答:加工中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近似的刀具轮廓和近似的加工方法而产生的原始误差。

14、工艺能力系数答:C P=T/6σT为工件公差6σ为一批工件尺寸分散范围15、定位答:使工件在机床中占有正确的位置。

16、时间定额:答: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制订出来的完成单件产品或某项工作(如一个工序)所必须消耗的时间。

18、完全互换法:答:就是在机器的装配中,每个待装配的零件不经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一种装配方法。

19、过定位:答: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上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的现象。

20.夹紧工件定位后,经夹紧装置施力于工件,将其固定夹牢,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正确位置不变。

名词解释 简答

名词解释 简答

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或政府的支配行为2. 混合经济:公共经济和私人经济的有机混合体3. 市场失效: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下,市场仍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发挥作用的现象4.公共产品: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劳务5.外益性:人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利益或成本产生影响6.公共选择:人们通过投票等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7.多数同意规则:在一次投票决策中,必须超过半数人同意才能通过该决策8.利益集团:因共同利益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并试图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团体9.购买性支出:政府行政部门为执行其各项职能而购买所需的商品或劳务的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10.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没有取得商品或劳务的回报,只是将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重新分配11.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根据政府确定的政策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项目,并详细列出各项目的全部预期效益和成本,通过比较后选出最优的投资项目12.行政支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外事机构在行使其特定职能时所需的各项支出。

13. 国防支出: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需要的支出14. 社会保障:政府对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收入未能达到应有水平,或因为其他原因而面临困难的公民,给予货币或实物的补助,以保障其达到最基本生活水平。

15. 财政补贴: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需要,向特定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个人或事项提供无偿补助。

16.税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利而强制征纳而获得的收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17. 纳税人:享有相应权利并依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8.征税对象:对什么事物或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客体,是区分一种税和另一中税的主要标志19.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缴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制的中心环节20. 税收的公平原则:税制应将税收公平合理地分摊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

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简答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2、出租权:是指著作权人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但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必要标的的除外。

3、汇编组品:是指将已有的文学艺术作品、科学作品或者其他材料等作为素材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取舍、设计、组合编排形成的作品。

4、邻接权:也称作品传播权,指作品的传播者享有的专有权利。

5、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公开表演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整理权和注释权等,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权能或全部著作财产权,从一个民事主体合法地转移到另一个民事主体支配下的行为。

6、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著作财产权相对应的人身权。

7、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通过依法申请而原始取得或通过依法受让、继承等方式而继受取得的在一定期限内垄断实施一项发明创造的权利。

8、职务发明: 是指职工在履行职务中所完成的新发明、新设计,或者是在执行所在单位的指令中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9、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10、抵触申请:是指在申请日以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技术已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布的专利文件中。

11、地理标志:是指标明货物来源的成员的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区域或一个地方的标志。

12、联合商标:是指商标所有人在同一种商标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与主商标相近似的一系列商标。

13、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使用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商标权是商标法的核心。

14、反向假冒:行为人在未经注册商标人同意的前提下,实施了更换其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然后将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15、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假冒、虚伪表示、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

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简答

四、名词解释1、巴申定律:反映间隙电压耐受强度与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的定律。

2、绝缘的老化:因电场、温度、机械力、湿度、周围环境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使电工设备绝缘在运行过程中质量逐渐下降、结构逐渐损坏的现象4、%50U :指某气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

5、残压: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时,两端之间出现的电压峰值6.平均自由行程长度: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 的倒数 即为该粒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

7.沿面放电: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展的气体放电现象。

多发生在绝缘子、套管与空气的分界面上。

8.感应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是雷闪击中电工设备附近地面,在放电过程中由于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而使未直接遭受雷击的电工设备(包括二次设备、通信设备)上感应出的过电压。

9.累积效应10.电晕放电:在极不均匀场中,随着间隙上所加电压的升高,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小范围的电场足以使空气发生游离,而间隙中大部分曲域电场仍然很小。

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薄的一层空气中将具有自持放电条件,而放电仅局限在大曲率电极周围很小范围内,整个间隙沿未被击穿。

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电晕放电。

11.夹层极化:是多层电解质组成的复合绝缘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电荷极化12.绝缘配合:电力系统中用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绝缘水平的原则、方法和规定。

13.雷暴日:雷暴日是指某地区一年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

14.流注;关于气体电击穿机理的一种理论。

15. 绕击率:绕击率是计算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参数。

16.平均自由行程长度17.自恢复绝缘:气体绝缘材料击穿后,经过极短时间(分子流动、交换时间)就可以自动恢复到击穿前的绝缘水平。

18.保护角: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导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19.进线段保护:进线段保护就是在接近变电所1~2km的一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20.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名词解释和问答

名词解释和问答

名词解释: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它是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对成人来讲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指它的多肽链中有规则重复的构象,限于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不包括与肽链其他区段的相互关系及侧链构象。

蛋白质三级结构: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者超二级结构甚至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依靠次级键的维系固定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成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在体内有许多蛋白质含有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才能全面地执行功能。

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亚基,亚基与亚基之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分布,并以非共价键相链接,这种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称三磷酸腺苷)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

又称腺苷三磷酸,简称ATP。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的过程。

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主要为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简答

一、名词解释1.公定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重量叫“标准重量”也叫“公定重量”。

2.吸湿滞后性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平衡和从吸湿达到平衡,两种平衡回潮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叫做纤维吸湿的滞后性,也叫做吸湿保守现象。

3.疲劳纤维或纱线在较小拉伸力长时间作用下也会断裂的现象。

4.重量偏差对棉型纱线来说,由抽样试验求得的百米纱线的实际干重与百米纱线的设计干重之差,除以百米纱线的设计干重,用百分数表示,叫重量偏差。

5.断裂伸长度在拉伸力作用下,材料一般要伸长。

纤维和纱线拉伸到断裂时的伸长率(应变率),叫断裂伸长率,或称断裂伸长度。

6.吸湿平衡具有一定回潮率的纤维,放在一个新的大气条件下,它将立刻放湿或吸湿,经过一定时间后,它的回潮率逐渐趋向于一个稳定的值,这种现象称为吸湿平衡。

7.蠕变、松弛蠕变是指在一定拉伸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松驰是指在拉伸变形(伸长)恒定的条件下,内部应力(张力)随时间的延续继续不断下降的现象。

8.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LOI是材料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的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

9.断裂伸长度纤维和纱线拉伸到断裂时的伸长率(应变率)叫断裂伸长率,或称断裂伸长度。

10.临界捻度传统纺纱的纱线,随着捻度增加,开始为临界强度强度上升,后来又下降,极大值处是临界捻度(捻系数)。

二、简答题(第1、2每题10分,共20分;第3、4题每题6分,第5题8分,共20分)1、为什么粘胶纤维吸湿性高于棉纤维?未成熟棉纤维的吸湿性高于成熟棉纤维?细纤维的吸湿性高于粗纤维?棉纤维的吸湿性高于棉纱线?答:(1)棉和粘胶具有相同的亲水基团,但由于棉的结晶度为70%左右,而粘胶的结晶度仅为30%左右。

结晶度越低,吸湿性越强。

此外,粘胶纤维结构比棉纤维疏松较易吸水,所以粘胶吸湿能力大于棉。

(得3分)(2)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多,表面吸附能力越强。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

1.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2.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4.社会惰化: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出现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5.记忆: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6.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7.人格特质: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8.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

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就的智商。

9.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10.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11.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

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12.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来保护自己。

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抑制、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

13.压力:压力也叫应激,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在当代的科学文献中,压力至少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压力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其二,压力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其三,压力是一个过程。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

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

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

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

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

13.链接文件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

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块中的“文件地址指针”便指向存放该文件的第一个盘块的编号。

14.快表采用联想存储器加快查表速度 ,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加入一个高速,小容量、具有并行查询能力的联想存储器,构成快表,存放正运行的作业的当前页号和块号。

16.文件目录为了项用户提供对文件的存取控制及保护功能,而按一定规则对系统中的文件名,(亦可包含文件属性)进行组织所形成的表,称为目录表或文件目录。

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1.比较分析法2.差异分析3.流动比率4.市净率5.财务分析报告:1. 又称对比分析法或水平分析法,是指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指标间差异或趋势的一种方法。

2. 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做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分析方法。

3.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4. 是指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反映股票的市价是公司净资产的倍数,用于衡量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

5. 以财务报告为依据,结合企业其他会计核算资料、计划指标以及统计资料,利用特定的财务指标,通过计算和比较,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找出差异、提出建议以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书面报告。

简答题6.从质量上分析营业收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通过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财务信息?简答题6. ⑴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⑵收入与利得是否正确划分;⑶营业收入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是否配比;⑷营业收入是否存在关联交易;⑸营业收入与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

7. ⑴可以帮助了解企业集团所“拥有”的资源规模和结构,可以体现集团公司的实力;⑵可以通过相对利用效率比率来揭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⑶可以通过比较母公司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主要项目之间的差异,来评价母公司的基本获利能力和费用发生的效率;⑷可以分析以母公司为控制主体的整体集团与集团外的现金流转状况和资本运作情况;⑸合并报表有助于分析集团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

名词解释8.财务分析9.环比分析10.趋势分析11.应收账款周转率12.综合分析报告8. 是以企业财务报告、会计核算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定量与定性描述,为财务决策、监控和考评服务的管理方法。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免疫】机体对“自己”和“非己”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稳定】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以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还可以与其它抗原所诱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可能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抗原】含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免疫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

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口服耐受和分泌SIgA。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染色体上存在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能够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也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充实版)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充实版)

一、名词解释1、意思自治原则:也称私法自治,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在法定范围内广泛的行为自由,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2、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不仅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3、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4、民事法律事实:符合民法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5、法律行为: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6、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7、绝对权: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其实施积极协助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

8、相对权: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其积极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

9、支配权: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10、请求权: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11、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12、形成权: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13、期待权: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权利。

14、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收现实和紧急的损害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他人和本人损害的行为。

15、孳息: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的收益。

16、民事权利能力: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17、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18、合伙: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为实现共同目的,按照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依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承担责任的组织。

19、特殊普通合伙:指以利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为目的,合伙人依法承担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的企业。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同态滤波增强:将图像亮度范围压缩和对比度增强的频域方法。

图像锐化:增强图像的边缘或轮廓或增强被模糊了的细节。

图像平滑:去噪处理。

均值滤波:用邻域像素的灰度平均值替代当前像素的灰度值。

中值滤波:设置一个奇数点的滑动窗口,将窗口中心点的像素值用窗口内各点的中值代替。

数字图像处理: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系列操作(计算机图像处理)。

变换编码(DCT):通过正交变换把图像从空间域转换为能量比较集中的交换域系数,然后对系数进行编码,从而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图像分割:将一幅图像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区域的处理。

JPEG静止图像编码标准:采用基于变换编码的有损/基于预测编码的无损压缩方案。

MPEG:运动图像编码标准。

图像复原:把退化、模糊了的图像复原.包括图像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内容。

图像退化:是指图像在形成、传输和记录过程中,由于成像系统、传输介质和设备的不完善,使图像的质量变坏。

几何校正:是由输出图像像素坐标反算输入图像坐标,然后通过灰度再采样求出输出像素灰度值。

图像:图像是对客观存在的物体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的写真或描述图像的数字化:如何由一幅模拟图像获取一幅满足需求的数字图像,使图像便于计算机处理、分析。

图像变换:处理问题简化、有利于特征提取、加强对图像信息的理解。

图像增强:增强图像的有用信息,消弱噪声的干扰。

图像编码:简化图像的表示,压缩图像的数据,便于存储和传输。

数字图象处理系统:一般由图象数字化设备、图象处理计算机和图象输出设备组成。

采样:图像空间位置的离散。

量化:图像灰度的离散化。

LUT:伪彩色查寻表。

灰度直方图:灰度直方图是灰度级的函数,它表示图像具有某种灰度级的像数的个数,反映了图像中每种灰度出现的频数。

直方图均衡化:将原图像通过某种变换,得到一幅灰度直方图为均匀分布的新图像的方法。

直方图规定化增强:使原图像灰度直方图变成规定形状的直方图。

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通过取灰度门限值对图像像素进行分类。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1、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对已经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形式规范,内容协调的成文法系统。

3、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

4、法律清理:亦指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制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作出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

5、法律体系: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

6、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7、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8、权力: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者处理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能力。

9、人权: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最普遍的权利。

10、法的规范作用: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1、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到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12、法律的预测作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13、法律解释:在法律的运用过程中对法律的含义进行理解、阐明进而实现运用目的活动。

14、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的基本性原理和重要准则的综合体。

15、法律规则: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设臵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risk unit风险单位: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2.retention自留额:分出公司根据自身的偿付能力所确定承担的责任限额。

是分出公司的一个责任上限。

3.retrocession 转分保:分保接受人把自己所接受的业务再转让给其他保险人的行为。

4.facultative reinsurance 临时再保险:指在保险人有分保需要时,临时与再保险人协商,订立再保险合同,合同的有关条件也都是临时议定的。

pulsory reinsurance法定再保险:是指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原保险人必须将其承保业务的一部分向国家再保险公司或由政府指定的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即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实施。

6.open over reinsurance 预约再保险:是一种介于临时再保险和合同再保险之间的再保险。

它规定对于约定的业务,原保险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分出,而原保险人一经决定分出,再保险人就必须接受,不能拒绝。

7.surplus reinsuance 溢额再保险:原保险人按再保险合同的规定,将超过自留额的保险金额,即溢额,分给再保险人,再保险人按自己承保的保险金额占原保险金额的比例收取保险费和支付赔款。

8.stop loss reinsurance损失中止再保险:赔付率超赔再保险,是按年度赔款与保费的比率来确定自负责任和再保险责任的一种再保险方式。

在约定的年度内,当赔付率超过分出公司自负责任比率时,超过的部分由分入公司承担。

9.reinsuance slip分保条:指原保险人或再保险经纪人向选定的再保险人或保险人发出的,要求确认再保险主要条件及其承担的份额的文件。

10.follow the fortunes 共命运条款:凡属于再保险合同约定的任何事宜,再保险人都必须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与原保险人同一命运。

11.reciprocal exchange 互惠分保:接受了原保险人分保业务的再保险人又把自己的直接保险业务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分回给原保险人,两个保险人既是分出公司又是分入公司。

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2.关键期: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3.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也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4.认知方式:又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5.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6.认知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7.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

8.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描述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9.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10.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的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1.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1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序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汤刑。

答:汤刑是商代刑事法律内容的名称,是商代,国家在调整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法律规范:内容上主要是刑罚以及适用原则的汇集。

根据《左转》“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但实际上后世商王也有对其有所损益,根据《竹书纪年》“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故而一般认为,“汤刑”应是代为概称商代法律,而不限于特定某代商王所制定的某一部成文法。

2,廷杖制度。

见笔记本。

3,具五刑。

见笔记本。

4,春秋决狱。

见笔记本。

5,理藩院。

见笔记本。

6,廷行事。

见笔记本。

7,《十九信条》。

见笔记本8,明德慎罚。

答:是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

“明德”就是要崇尚道德,统治者应自律并对人民施以耐心的教化;“慎罚”就是要用审慎的态度适用刑罚,以保赤子之心来保护臣民。

明德慎罚死刑的提出,一方面动摇了神权法思想,在“神”之外,指出了“民”的重要,缓和了商纣王时期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其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的“重民”、“民本”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9,三不去。

答:这是对于丈夫或附加解除婚姻的单方权力限制,主要有三种情形:有所取无所归,即如果休妻会导致妻子无家可归;有更三年丧,即妻子为公平养老送终并拂过三年大丧;前贫贱后富贵,即在婚后丈夫有贫贱变为富贵。

客观地讲,这种对丈夫单方面权力的限制和对妻子权益的保护的规定也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10,《元典章》答: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并不是一部有朝廷统一制定、颁布的法典,只是地方官吏将自元世祖开始,国家颁布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各方面的法律文件进行抄录(设计会变的法律形式包括条格、诏制和成例),在此基础上,将其制度内容按照诏令、圣教、朝纲,台纲以及六部委纲目进行会变而成的一部法规会变作品,共计六十卷。

内容上一形式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和司法审判规范为主。

经过中书省对内容进行审查后,核准在全国发行,对元朝法律事件祈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当今系统研究元朝法律文件内容也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名词解释与简答

名词解释与简答

名词解释:1、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统一排出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2、自由水头:仅对有压流,指节点水头高出地面高程的那部分能量。

3、连通图:从一个顶点出发,经过一系列相尖联的边和顶点,可以到达其余任意一顶点,称图为连通图。

4、如果从连通的管网图中产出若干条管段后,使之成为树状管网,则该树状管网称为原管网图的生成树。

5、管段水力特性是指管段流量与水头之间的矢系。

6、管网流量平差:通过不断校正管段流量,使水头损失闭合差不断减少,直至闭合差接近于0,这种不断校正管段流量的过程称为管网流量平差。

7、在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一次来确定的管径称为经济管径。

8、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最低供水压力。

规定:一层楼10m,二层楼12m,以后每增一层,压力增加4m9、控制点:给水管网用水压力最难满足的节点10、管网造价:在管网优化设计计算中,仅考虑管道系统和与之直接配套的管道配件及阀门等的综合造价,称为管网造价。

11 、年费用折算值:在一定投资偿还期内的管网建设投资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之和的年平均值。

12、给水管网调度SCADA系统是集成化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13、排放系数:污水量定额与城市用水量定额之间的比例称为排放系数。

14、污水量日变化系数Kd :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15、污水量时变化系数Kh :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改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16、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 :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Kz=Kd*Kho17、本段流量和集中流量:污水管网的节点流量是该节点下游的一条管段所连接的用户污水流量与该节点所接纳的集中污水流量之和,前者称为本段流量,后这称为集中流量。

18、不计算管段: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计算,这种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19、最小设计坡度:将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管道坡度称为最小设计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私法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和简答名词解释;1. 涉外民事关系:是指民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者之一具有涉外因素的。

2. 法律冲突:是指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因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关的国家的法律对该民事关系规定的不同,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都要求适用于民事关系而造成的法律冲突现象。

3. 域内效力:又称法律的属地效力,是指一个国家法律的空间效力,即一国法律对居住在本国境内的物和发生在本国境内的事具有拘束力4. 域外效力:又称为法律的属人效力,是指一国法律对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不论该人位于本国境内还是位于本国境外都具有拘束力,都发生法律效力。

5. 国际私法的渊源:是指国际私法规范的表现形式。

包括国内立法、国内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6. 国内判例:是一国法院审理某一案件作出的判决及该判决确定的法律原则对以后的司法审判具有拘束力。

7. 国际惯例:是在国际交往中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确定的内容,为世人所共知的行为准则。

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形成通例,并有确定的内容;第二个条件是国家允许在经济交往中适用国际惯例,当事人在经济交往中选择适用国际惯例。

8. 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是指某一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何国法来调整的规范。

是国际私法中核心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古老的规范。

9. 统一实体规范:是指在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或在国际惯例中确立的直接规定涉外民事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

10. 法则区别说:14世纪意大利著名法律注释学家巴托鲁斯认为所有法律无非有两大类即人的法则或人法和物的法则或物法。

意大利另一位著名学者巴尔多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学说,他不再将人法和物法的区分视为只对法院地“特定法”的属人和属地限制,而从另一角度强调这种区分同样也决定外国法能否在法院地获得适用,法则区别说的产生标志着作为独立法律体系的国际私法从此诞生。

杜摩兰认为,按照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既然可以自由订立契约,也当然有权选择契约适用的法律即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理论。

达尔让特莱认为法院都只能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法则区别说的创立不仅在理论上为国际私法学奠定的基础,而且在各国立法上也产生了持续、长久的影响。

11. 国际礼让说:是17世纪荷兰国际私法学者胡伯创立的。

胡伯提出了著名的法律适用三原则,阐述了他关于法律适用的观点。

12. 法律关系本座说:是德国法学家萨维尼1894年在其撰写的《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提出的法律适用理论。

这一学说主张以法律关系为出发点,根据法律关系固有的性质确定法律。

这一学说认为,每一种法律关系必然与某一特定的法律制度相联系,每一法律关系都有一个确定的本座,这一本座就是特定的法域。

进行法律选择时,应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法律关系的本座所在地,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关系就是应适用的法律。

13. 既得权说:是英国牛津大学法学教授戴西1896年在其撰写的《法律冲突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既得权说。

其核心内容是:英国法院从不执行外国法,如果说有时执行外国法,那么所执行的不是外国法本身,而是依据外国法取得的权利。

为了保障法律关系的稳定,对于依外国法有效设定的权利,也应该坚决加以维护。

14. 本地法说:是美国法学教授库克于1942年在一本名为《冲突法的逻辑学与法律基础》的书中所提出,他认为法院只适用本地法即法院地法,不适用外国法。

在某种情况下,法院可以考虑适用外国法,但此时只是将外国法纳入本国的法律范畴,作为本国的法律规范予以适用。

15. 结果选择说:是凯弗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名誉教授,1933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法律选择问题评论》的文章中,对传统理论提出批评,指也在处理冲突案件中,法院的义务不是通过研究管辖权来选择适用于案件的法律,法院的职责永远是实现结果的公正。

16. 政府利益说:是美国国际私法革命中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法学家柯里。

1963年柯里将自己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表的论文集、整理,出版了,《冲突法论文选集》。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利益政府说。

17. 最密切联系说:里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主编《冲突法重述(第二次)》此书对国际私法的杰出贡献是确立了最密切联系说。

是法律选择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主张冲突案件应适用与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那个州的法律。

18. 连接点:又称连接因素,是把特定有民事关系与某国法律连接起来的一种事实因素。

19. 范围:是指冲突规范所要调整的民事关系,20. 系属:指调整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

21. 单边冲突规范:是指冲突的系属直接指明涉外民事关系只适用内国法,或者只适用某一特定的外国法。

22. 双边冲突规范:是指冲突规范的系属并不指明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内国法,或者适用外国法,而是指出一个客观标志或提出一个法律适用原则,根据这一客观标志或法律适用原则,结合涉外民事关系的事实情况,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应该适用内国法,还是适用外国法。

23. 选择性冲突规范:是指冲突规范的系属规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点,指出涉外民事关系可以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24. 重叠性冲突规范:是指涉外民事关系必须同时适用或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法律。

25. 系属公式:是指把常用的双边冲突规范的系属固定化,使其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或为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原则。

26. 准据法:是指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引而援用的确定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特定实体法27. 先决问题:又称附带问题,是指涉外民事关系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是以另一个问题的解决为条件。

28. 识别:是指对涉外民事关系中的事实情况或事实构成进行定性或分类,把它纳入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适用哪一冲突规范的过程。

29. 反致: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案件,受理案件国家的法院根据本国的冲突规范应该适用外国法,而根据该外国的冲突规范该案应该适用受理案件国家的法律,如果受理案件国家的法院适用了本国的实体法,则构成反致。

30. 转致: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甲国法院根据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乙国的法律,根据乙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丙国的法律,如果甲法院根据乙国冲突规范的指定适用了内国的实体法审理案件,则构成转致。

31. 间接反致: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案件,甲国法院根据本国冲突规范的指定应该适用乙国法律,而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该适用丙国法律,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该适用甲国法律,甲国法院根据丙国冲突规范的规定适用甲国的实体法为案件的准据法,这构成间接反致。

32. 法律规避:又称欺诈规避,是指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规避原本应该适用的某一国法律,故意制造一些条件,利用冲突规范,使对其有利的另一国法律得以适用,或者规避各国法律中规定的连接点,使涉外民事关系没有适当的法律进行调整,以实现法律规避的目的。

33. 外国法的查明:又称外国法的证明,是指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根据冲突规范的指引应适用外国法作为准据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查明外国法的存在与否及怎样确定外国法的内容。

34. 公共秩序保留:是指本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根据本国的冲突规范的指引应适用外国法为准据法,而外国法的适用与本国的公共秩序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公共秩序保留为由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35. 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投资、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享有不低于本国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待遇。

36.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依据条约或国内立法,在贸易、投资、在航海、关税或侨民的民事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

37. 国籍:自然人的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

38. 住所:一人以久住的意思而居住的某一处所。

39. 涉外代理:是指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具有不同国籍或住所位于不同国家、或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在本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实施代理行为,或代理人与第三人具有不同国籍或住所位于不同国家,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就是涉外代理。

40. 国有化:是一个主权国家根据本国的所有权法律制度,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原属私人(包括内外国自然人和法人)所有的某类财产或某项财产收归国有的法律措施。

41. 国际贸易术语: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惯例。

它是通过确定买卖双方在交货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形成的惯例42.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条件。

指卖方负责在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将货物装上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的一种交易条件。

43. CIE:成本加保险及运费条件。

它是由商业习惯发展起来的、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贸易术语。

特点是卖方是以向买方提供适当的装运交易所来履行其交货义务,而不是以向买方支付货物的实物来完成其交货义务。

44. CFR:成本加运费条件。

它的特点是由买方自行投保并自负保险费,因而在货物价构成中不包括保险费。

45. 信用证:是银行根据进口人(买方)的请求开给出口人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的书面凭证。

46. 提单:在承运人收到货物或把货物装上船之后由港口代班人或船长向托运人签发提单,以证明双方存在着运输合同关系。

47. 侵权行为之债:是指因不法侵犯他人人身或财产并致损害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所构成的债。

48. 婚姻实质要件:是指法律规定的,在实体上婚姻当事人双方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禁止的条件。

49. 婚姻形式要件:即结婚方式,也就是指一件有效的婚姻必须依法律规定履行一定的手续。

50. 领事婚姻:依照本国立法在外交或领事代表前举行婚姻,不论具备什么形式,都被认为有效。

51. 法定继承的同一制:又称“单一制”,即把遗产视为一个整体,不管遗产分布在多少个国家,也不区分遗产中的动产和不动产,在涉外继承关系中统一适用单一的被继承人属人法的制度。

52. 法定继承的区别制:也称“分割制”,即主张在涉外继承案件中,将死者的遗产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分别适用不同的准据法,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不动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53. 诉讼费用担保:是指当外国人作为原告在内国法院起诉时,为了防止其滥用诉讼权利,以及在败诉时逃避其缴纳诉讼费用的义务,应被告的请求或依内国法院的决定,内国法院责令原告提供一定的财务作为担保。

54. 诉讼代理:是指诉讼代理人基于法律规定、法院指定、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当事人的名义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一种制度。

55. 领事代理:是指一个国家的领事可以依据国际条约和驻在国法律规定,在其职务管辖范围内代表本国国民参加诉讼,以保护本国公民的合法利益。

56.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是指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该国明确同意不得在另一国家的法院被诉,其财产不得被另一国家法院扣押或用于强制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