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燕京大学-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

合集下载

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

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

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首先要说明的是,文章标题中带引号的“北京大学”并非是指真正的北京大学,而是特指日伪统治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在北平城打着北京大学旗号的伪北大。

1937年7月29日北平陷落后,北平教育界开始陆续向南方撤离。

9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长沙设立临时大学,至11月,除留部分职员看管校产外,大部分教授及重要职员均陆续赴湘,之后又转赴昆明。

1938年4月“临大”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由此,北大进入西南联大时期,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后返回北平复校。

这段历史时期,无论是北大自己的校史还是其他历史资料文献,坷以西南联大为北大“正身”,而日伪控制下的“国立北京大学”,实则与北大无任何干系,被称为“伪北大”。

一、伪北大炮制的背景1937年的七七事变,打碎了中国人民最后一丝和平的期望,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日军在短短两三年内就侵占了内蒙古、华北、华东、华中的大片地区,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并在各地组织了伪政权。

日本侵略者及其扶植起来的伪政权把强化奴化宣传、开展奴化教育作为加强其殖民统治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由日军操纵的华北伪政权于1937年12月7日开始运行,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除了用武力对抗日力量进行打击镇压之外,还要辅以“思想战”,即“普及和贯彻灭共亲日思想”,“通过基层组织,使亲口灭共的思想涌现于华北民众之间”,其指导方针是“致力于瓦解敌方的抗战意志,并使中国民众,尤其要使知识阶层及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东亚新秩序的共同建设者……”因此,对青少年的教育便成为日军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训练青少年,恢复学校教育,成为日军“治安肃正”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根本目的,仍在于从思想上控制沦陷区人民,以保证日军有一个稳固安定的后方,最终实现“大东亚共荣圈”。

“新民教育”是日伪重建教育体系的指导方针,是由日伪政权中专门负责思想控制的机构――新民会推行的一种奴化教育,为的是让学生树立“亲日”思想,泯灭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和抗日精神,从而彻底征服中国。

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前身是美英两国教会在北京创办的三 所教会学校: 1、汇文大学(Peking University):1889年 由美国美以美会创办,初名崇内怀理书院,校 长刘海澜博士(Hiram Harrison Lowry)。位于 崇文门船板胡同(今汇文中学)。 2、华北协和女子大学(The North China Union College for Women):1864年创办,初名贝满 女塾,位于灯市口东口的佟府夹道胡同(后改 办贝满女中)。 3、通州协和大学:1867年创办,初名公理会 潞河书院。谢卫楼(Davelle Sheffield)任校长。 1916年美国美以美会、公理会、美北长老会, 英国伦敦会将三所教会学校合并,初名北京大 学。司徒雷登任校长。1921年在北京西郊购 买前清亲王赐园,聘建筑设计师墨菲进行总体 规划,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 环境最优美的一所校园“燕园”。1926年正 式迁址。




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校长 :司徒雷登:1920年-1945年, 后长期担任校务长 教授:教育家林迈可、陆志韦;社 会学家雷洁琼、许仕廉;人类学家 吴文藻;考古学家容庚;神学家赵 紫辰;法学家张友渔;哲学家冯友 兰、张东荪、洪谦;史学家钱穆、 顾颉刚、邓之诚、韩儒林;政治学 家萧公权;文学系周作人、郑振铎、 冰心、冯沅君、林庚、顾随、陆侃 如等 校友:黄昆、侯仁之、孙道临、谢 婉莹(冰心) 周南 赵兰坤 黄笃修 周 汝昌


• •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 成立于1916年,它本来是由华北地区的几所 教会大学合并而成的,包括北京汇文大学、 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 分别由美国长老会、美以美会、美国女公会、 公理会、英国伦敦会等合办,初期名为“北 京大学”。

北大的景点介绍

北大的景点介绍

北⼤的景点介绍北⼤的景点介绍 在⽇常⽣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些专业院校的相关知识吧,下⾯⼩编为⼤家整理了关于北⼤的景点介绍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家有帮助。

北⼤主校园占地⾯积3.39平⽅公⾥,合5085亩(原有占地⾯积4095亩,2003年新增66公顷,合990亩)。

【北⼤西门】 站在北⼤西门前,映⼊眼帘的是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它是燕京⼤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因此⼜称为校友门。

校门左右两侧还有⼀对威武的⽯狮,使得校门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神采奕奕,它承载着北⼤的荣耀变迁,所有⼼中关于北⼤梦的那副完美画⾯。

此校门门牌号是娄⽃(兜)桥⼀号。

娄⽃桥在明清时代是著名风景区,是诗⼈留连唱咏的地⽅。

娄⽃(兜)桥在校门南⼗余⽶处,遗迹依稀可辨。

【勺园】 进⼊西门正前⽅便是校友桥,⽩⾊⽯桥是精⼼雕镂的,⼩桥弯弯,桥下清⽔中的红鱼纵横游⼷,甚是吸引⼈。

登桥南望,是荷塘倒影下的翠壁回廊,那就是勺园了。

勺园的历史⽐北⼤还长,这⾥曾是明朝著名书画家⽶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

是“⽶⽒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个。

明朝诗⼈多有诗词歌咏。

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

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

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

现在的勺园是留学⽣居住的地⽅,此外,每年还会有很多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成果颁奖会、科研管理培训会以及数不清的⼩型学术交流会在勺园举⾏,参加会议的学者们都把这⾥当作⼈⽣旅程中⼀座温馨的驿站。

【华表】 原置圆明园安佑宫,安佑宫前有琉璃坊,“左右华表各⼀”。

燕京⼤学建校初期移此。

清末民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鸿慈永佑,在⽉地云居之后,循⼭径⼈,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甚精巧”。

据此,此华表当制于1742年。

【鸣鹤园】 鸣鹤园位于北⼤西门内北侧,这⾥就是当年被誉为京西五⼤邸园之⼀的鸣鹤园的遗址,与北⼤的另⼀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

民国二十三所教会大学踪迹

民国二十三所教会大学踪迹

民国二十三所教会大学踪迹1、燕京大学(Yanching University)燕京大学在1952年被分拆,文、理部分科系并入北京大学、工程科系并入清华大学。

其校址即今天的北京大学主校园--燕园。

2、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解体撤销,其原有各个学院分别并入专业相同的专门学院——神学院和国学研究所撤销,文理学院所属系科,划归当时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今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和济南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经济系与山东会计专科学校组建山东财经学院(后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今山东经济学院与该山东财经学院无关),农业专科划归济南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保留其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学院(2000年7月22日,根据国务院调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意见,与原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正式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大学),校址由山医接收,今为山东大学西校区。

3、金陵女子大学(Jinling College)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即金陵女大)和金陵大学合并,1952年改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师范大学)校址。

1980年代,吴贻芳推动金陵女子学院复校;1987年3月,依托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金陵女子学院。

4、金陵大学(Jinling University)1951年9月,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和原南京大学一部组成新的南京大学,新南京大学位于金大鼓楼岗校址。

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新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教育系、农学院、农学院林学系、理学院电机系、化工系等系科分出,和南京大学等有关大学相关院系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学院(电机系在今东南大学,化工系在今南京工业大学)等校。

电影与广播专修科迁至北京组建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

消失的大学

消失的大学

中国在建国前有许多大学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会创办,可以说是当时的世界级大学。

不过,在1952年中国院校大调整中这些教会大学也集体消失了。

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

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创办于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长,曾与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在国内外名声大噪。

在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消。

中国大陆国民政府迁台后,燕京大学在香港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

在中国大陆,其资产由中国政府接管后被整并,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

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现在其建筑仍为燕京大学古迹。

辅仁大学(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1925年由罗马教廷创办,20世纪初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并驰名于海内外华人社会。

创始人之一同为复旦大学的马相伯先生。

1952年在中国高校调整过程中被撤销,其校舍划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北校区。

人员与系所编制则分别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现辅仁大学旧址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燕京大学:存续仅33年,却培养出57名两院院士,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燕京大学:存续仅33年,却培养出57名两院院士,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燕京大学:存续仅33 年,却培养出57 名两院院士,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燕京大学是一个不老的传奇。

她存续仅仅33 年,在校学生从未超过千人,但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中,却出了57 名两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之初,活跃在外交界和新闻界的人物,许多都是燕京的校友。

据说邓小平第次访美,外交团14 人中,有7 个人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

燕京大学与一个美国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

1876 年6 月,司徒雷登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

1888~1905 年司徒雷登在美国求学。

1905 年,作为东汉诺威(East Hanover) 长老会册封传教士的司徒雷登,携妻徒雷登(后立者)赴美求学前与父母和弟妹合影。

1908 年,美国政府提议用庚子赔款发展教会学校。

自此教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

1918 年12 月,当司徒雷登受命接手燕京大学时,这里似乎是一所没有人关心的学校。

子艾琳返回中国,妻子艾琳是美国南方人。

图为1888 年司校舍设在局促的城里,学生不足百人,教员中只有两位中国人,许多西方教员也不大合于大学教授的条件。

更要命的是,燕京每年的经费有一半是空头支票。

司徒雷登自走马上任起,余次到美国各地募捐。

至1937 年抗战爆发时,他已经为燕京积累了250 万美金的捐款。

美丽的燕园,也是他从山西督军陈树藩手中买到的。

司徒雷登超乎寻常的社交能力,让他仅用6 万大洋就从这位督军手中买到了燕园,燕京大学校匾(蔡元培书)悬挂在并入燕京大学的女校文理而且其中三分之一的款项还用来设立了奖学金。

1919 年,科(原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佟府)大门上。

1921,亨利•墨菲手绘的华纳(Franklin Warner 美国燕京大学托事部主席)纪念体育馆(男子体育馆)、水塔(博雅塔)、湖泊、小桥效果图。

建筑师非常巧妙地结合环境、建筑与公共实用的一个现代典范。

看着眼熟吗?其实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

蔡元培为何不能归骨北大?

蔡元培为何不能归骨北大?

蔡元培为何不能归骨北大?2011-11-08 16:44众所周知,今天未名湖畔的北大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旧址,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司徒雷登的遗愿就是能将他骨灰埋在燕园,历时数十年,几经周折,这个简单的遗愿最终还是没有实现,直到三年前,他的骨灰在杭州郊外的一个普通公墓入土。

如果说燕京大学已在近一个甲子前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未名湖是北大所在地,“北大之父”、举世敬仰的蔡元培校长归骨北大,在未名湖畔选一块地,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遗憾的是多少年来,多少北大校友、知识界、新闻界人士不断呼吁,同样迄今未能实现。

1940年春天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故,当时国共两党一致给了他最高的评价,毛泽东从延安发出的唁电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正值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华北早已沦陷,北大迁到昆明,与清华、南开合组西南联大,兵荒马乱之中,蔡先生只能在香港下葬,墓地在香港岛西南角山坡的“华人永远坟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任《大公报》副总编辑兼《新晚报》总编辑的罗孚一直呼吁让蔡先生归骨北大。

1985年,他在《蔡元培的坟》文中说,“整个山坡上,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堆满了一座座坟墓,又不是一排一排有规律地陈列着;那格局是杂乱的。

……万坟如海,蔡元培的坟墓就淹没在这样的一坡坟海之中。

”此文曾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结果无人理睬。

相隔十来年,西南联大外语系出身的翻译家巫宁坤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得知蔡先生的墓仍在香港的坟场,情景十分萧条,给北大写了一封信:“恳请母校早日迎蔡孑民先生之灵归葬于北大校园,供世世代代莘莘学子瞻仰。

所需经费如有困难,可发动校友捐献,本人自当带头……”这一次北大校长办公室倒是回复了,见过这封信复印件的罗孚在《关于蔡元培的坟》文中引用如下:“北大现在的校园为原燕京大学旧址,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后,北京大学由沙滩迁到这里。

校园的主要部分已于1994年3月,由北京市政府列属文物保护区,该文物保护区必须保存现有格局,一切翻修和重建事宜,皆需遵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批准后,才得执行,学校方面无权动土。

请北大为司徒雷登先生正名

请北大为司徒雷登先生正名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请北大为司徒雷登先生正名作者:彭先度Email:pengxiandu@2007/1/21 0:32:17打开北大的网页,逐项查完所有的内容,竟然找不到司徒雷登先生的名字。

是北大真的与司徒雷登先生没有一点关系?还是司徒雷登先生有辱北大的名声,不能登上这个大雅之堂?1952年以前,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是两所不同的学校,不管他们之间有多么亲密的人缘关系和历史渊缘,仍是两所独立的学校。

北京大学网站,在北大的历史介绍中,有三小段是这样写的:“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其他文字可算是北大情况简介。

我们知道,1952年的院系调整,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对旧(社会的)大学和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对旧(社会的)大学和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暂告一段落的标志。

燕京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中国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定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园。

这就是说,现在的北大,有三个源头:老北大;燕大;中国大学。

老北大: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地址:北京沙滩红楼。

燕京大学:1919年由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和通州协和大学等三所美英在北京的教会学校合并成立。

地址:在北京西郊燕园。

现在的北大校园仍然叫做“燕(京大学的校)园”。

再叙燕园史话

再叙燕园史话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燕京大学的文学院、理学院各系并入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工科方面各系并入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校名撤销;北京大学从城内沙滩红楼搬迁到西郊的燕京大学校园,从此燕园成为了北大校园。

此后,学校规模已有了进一步发展,校园面积已远大于燕大旧址,但是“燕园”一名迄今仍然是北大校园最为流行的名称,实际上两者也是互相通用;燕园虽因燕京大学而得名,她也只是燕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泛指校园以内未名湖周围旧日园林分布的地区。

[1]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写道:“后来许多来访者称赞燕京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以至于我们自己也几乎相信了;她确实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所学校的感情及其国际理念。

”[2]燕园具有天然的美丽,加上人工的营造,二者相得益彰。

燕园的美在于有湖光山色,配上美轮美奂宫殿式建筑,宏伟雅致;园里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佳景,无论晴阴雨雪都有乐趣,绝不单调;这样美的环境,令人陶醉,在这里读书,令人心旷神怡,怡养性情。

[3]谢冰心在燕大念书时,燕大女校尚在北京灯市口佟福夹道,1926年燕大男女两校才搬迁到北京西郊海淀新校址燕园。

1926年,谢冰心从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燕大教书,她回忆当时刚搬到燕园非常兴奋,未名湖底刚疏浚完毕,前一天晚上她从未名湖底跑过,第二天未名湖就注水了。

燕园之美让人流连忘返,不禁让人去追问其历史来源。

燕园的核心区主要是淑春园、朗润园、蔚秀园、镜春园和鸣鹤园。

历史悠久的淑春园燕大在北京西郊海淀修建新校园,最早的一份土地合同的签署时间是1920年11月8日。

这份合同中的土地即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提到的从陕西督军陈树藩手中购得的地产,北大档案馆保存的这份合同案卷标题是“陈景唐将自置睿亲王中铨园基地一段(海淀北黄影壁对面)永远租给燕京大学办学之合同书”。

[4]这里的“陈景唐”即陈树藩,燕京大学地基测绘图显示,“黄影壁”即今天北大校园西侧机动车门外的恩佑寺和恩慕寺两座庙门一带,而淑春园变为“睿亲王中铨园”的历史有点复杂。

1919年的燕京大学,还不在颐和园路5号

1919年的燕京大学,还不在颐和园路5号

1919年的燕京大学,还不在颐和园路5号从明朝初年北京在现有城址上建成以来,北京“城”已经有了几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图1),和这种形态差别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物理建设,最重要的,还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方式。

在扩展出二环线以前,北京看上去还不是一块似乎会漫无边际扩展下去的大饼。

多少年来,在外来者觊觎的眼光里,它都是黑乎乎的城门洞子里密致模糊的一团——大致说来,一直到民国初年,北京城市的发展还非常局限于那一圈城墙,为城墙铁桶般围定的那座城池里面,人口拥塞,而它的外面却是稀稀落落、发展缓慢的农业聚落,只有西北面得天独厚,坐落着诸多的皇家园林和离宫、庙宇。

1900 年庚子之乱以后,由于政治军事上的惨败,一方面,清政府捂紧的国门从此不大情愿地向洋人洞开,在相对平稳的政治局面下,在北京的西方人拥有了最大权限的旅行自由,这座古老的城市变得前所未有地“开放”;另一方面,一部分西方人对炮舰政策的反省,带来了更温和的价值观念的“侵略”,这其中积极的方面,突出地表现于他们对于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贡献:20 世纪初以来,西方人在华事业的痕迹不再仅仅是教堂、领事馆和兵营,也是医院、工厂和学校。

图1 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的地理方位关系(资料来源:《长安街》)Peking University 与美国的传教士1911年民国建立后的北京,就像是一个尘封已久而突然打开的盒子,在阳光的直射下,它那些陈年的贮藏迅速变质,有的就此土崩瓦解,有的则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吸引了这般那样的虫蝇蜂蝶。

(图2、图3)图2 燕大宣传手册中描绘的东便门(资料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图3 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二十五年之间,北京城的外侨数目最终达到创纪录的数字(资料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一些西方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北京已经变得太新了!1911 年后的数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里面,振兴在华北的美国基督教教会教育的提议瞄准了北京,中国文化的心脏。

1952,中国大学之殇

1952,中国大学之殇

1952,中国大学之殇
著名野生单口相声艺术家张雪峰老师曾经讲过一个关于南京大学的带着泪水的笑话:曾经的亚洲第一高校,在1952年经历了一次惨无人道的拆分:东南大学、南京林大、南京农大、河海大学、南京气象学院、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其实南京大学还算好,毕竟还留下了南京大学的本部和字号在。

还有更惨的直接被肢解或者吞并的。

燕园,未名湖,现在大家一听都知道是北京大学的。

但是其实根本不是!这两个北大的名胜其实属于合并前的燕京大学。

时至今日,哈佛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办的哈佛燕京学社依然屹立于美国哈佛大学,并且成为世界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镇!燕京大学却早已成为了历史长河里的片段。

80年代初,上海的一个小巷子里,一个老先生隔段时间就收到从美国寄来的一个包裹,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最后调查了一番,发现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寄来的哈佛法学评论的样刊,他是在世的哈佛法学评论的曾经主编。

这位老先生叫卢峻。

从60年代到90年代,我国有6位精英担任过海牙国际法院法官。

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

再久远点,东京大审判,我国派出的法官、检察官也都来自这所大学。

这所中国最杰出的法律教育大学—东吴大学。

今天承接了他主要遗产的一个叫华东政法大学,一个叫苏州大学。

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

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

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作者:李好来源:《北京档案》2016年第08期当我们提起北京大学,就会联想到美丽的未名湖与挺拔的博雅塔,它们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校园文化景观之一。

北京大学现址原为民国时燕京大学的校园,早在燕大时期,“湖光塔影”就已享誉全国。

“湖光塔影”的出现,既是当年建校者的有意设计,也与燕大学子在未名湖畔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这里,笔者拟从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的校园设计出发,对未名湖、博雅塔修建过程、名称由来等进行一番考释,再向读者简要介绍燕大学子在“湖光塔影”旁的学习、生活情况。

一、未名湖、博雅塔的修建过程燕京大学由原美国在京基督教会创办的三所大学:通州协和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和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而成。

司徒雷登是该校的首任校长,也是燕大初创最重要的功臣之一。

北京大学档案馆现藏有一份珍贵的燕京大学早期档案,记录了新成立的燕大聘请司徒雷登任校长的决议,“1918年12月14日校务会议,首先决定电贺司徒雷登当选为校长,并催促他接受这一职务。

”燕大原校区蜗居北京城内盔甲厂,已经不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

司徒雷登抵京赴任后不久,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为燕大寻觅一处新校址。

终于在1920年,他选定京西海淀的勺园、淑春园一带为新校址,并陆续买下了周边的数座园林。

司徒雷登认为,“它(新校址)位于通向颐和园的大路上,离那里五英里远,但是因为交通方便,所以比那些虽然地理位置近,但是交通不便的地方还好一些,而且是个吸引人的地方。

这里朝着著名的西山,山坡上建有中国历史上一些美轮美奂的寺庙和宫殿。

”北京西郊,风景旖旎。

清朝,皇家显贵在此广建园林。

未名湖一带,原是宠臣和珅赐住的淑春园。

清末,海淀一带园林随着王朝更迭而没落,燕园的前身淑春园也几为废园。

未名湖的命运远非一帆风顺,由于当时燕大所购校址尚小,而荒废的未名湖却占了不小的面积,加之设计者亨利·墨菲起初对这块“废湖”并不感兴趣,使之处于被填平的危急处境中。

但由于填湖建楼耗资甚多,远非初生的燕大可以承担,再加上此时周边地产已相继购入,未名湖被重新重视起来。

燕京大学就是现在的北大吗

燕京大学就是现在的北大吗

燕京⼤学就是现在的北⼤吗
不是,但是燕京⼤学部分学科被并⼊北京⼤学。

燕京⼤学被拆分成很多部分,有的单独成⽴⼤学,还有的并⼊别的⼤学。

北京⼤学由以前的校址红楼,迁移到燕京⼤学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燕园,同时两个学校也就合并在⼀起了。

燕京⼤学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学,也是近代中国规模最⼤、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学之⼀,创办于1919年,创始⼈司徒雷登长期担任燕⼤校长、校务长,他将燕⼤的校训确定为“因真理得⾃由以服务”。

1928年春,燕京⼤学与美国哈佛⼤学合作成⽴哈佛燕京学社,到1930年代已经跻⾝于世界⼀流⼤学之列,在国内外名声⼤震。

在中国⼤陆,其资产由中华⼈民共和国中央⼈民政府接管后被整并,⽂科、理科多并⼊北京⼤学,⼯科并⼊清华⼤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学)。

校舍由北京⼤学接收,其建筑仍为燕京⼤学古迹。

1952年,政府仿效苏联⾼等院校进⾏院系调整,清华⼤学、燕京⼤学的⽂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北京⼤学;北京⼤学、清华⼤学、华北⼤学三校的农学校合并为北京农业⼤学;北⼤⼯学院并⼊清华⼤学;北⼤医学院独⽴为北京医学院;北⼤地质学系与清华⼤学等校有关系科﹐组建了北京地质学院;北⼤学法律学系并⼊北京政法学院。

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学校址,原来北⼤、清华、燕⼤三校的⾃然科学、⼈⽂学科学者云集北⼤,奠定了北京⼤学⽂理两科的扎实基础。

老照片,北京大学燕园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北京大学燕园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北京大学燕园的前世今生
这里曾是燕京大学的校园,因是燕京大学所在地,故有燕园之称。

北京大学于1952年从内城的沙滩(红楼)搬迁到西郊的燕园,从此燕园成为北京大学所在地,也成为北京大学的代名词。

图为1923年,燕京大学建设中的男生宿舍(德、才、均、备四斋之一)。

1923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建设中,学科楼打桩施工。

1923年,燕京大学新校园施工现场。

1923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在建楼宇。

1924年,燕京大学建设时的雕梁画栋。

1924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女子学院两个造型一样的重檐四角攒尖顶楼阁(北阁为麦风阁,南阁为甘德阁,也叫姐妹阁)在建设中。

1924-1925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建筑工地附近的牛车(像是宁德楼南侧)。

1925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即将竣工的未名湖鸟瞰,湖心岛尚未建起八角亭。

1925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女子学院两个造型一样的重檐四角攒尖顶楼阁落成,即南北阁。

北阁命名为“麦风阁”(Miner Hall)。

南阁命
名为“甘德阁”(Gamble Hall),为女部办公楼。

1925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女子学院两个造型一样的重檐四角攒尖顶楼阁落成。

北阁为麦风阁,南阁为甘德阁,也叫姐妹阁。

南面联排楼的院落是女子学院学生宿舍。

1925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南北阁。

1925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南北阁之南阁——甘德阁。

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免费范文

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免费范文

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当我们提起北京大学,就会联想到美丽的未名湖与挺拔的博雅塔,它们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校园文化景观之一。

北京大学现址原为民国时燕京大学的校园,早在燕大时期,“湖光塔影”就已享誉全国。

“湖光塔影”的出现,既是当年建校者的有意设计,也与燕大学子在未名湖畔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这里,笔者拟从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的校园设计出发,对未名湖、博雅塔修建过程、名称由来等进行一番考释,再向读者简要介绍燕大学子在“湖光塔影”旁的学习、生活情况。

一、未名湖、博雅塔的修建过程燕京大学由原美国在京基督教会创办的三所大学:通州协和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和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而成。

司徒雷登是该校的首任校长,也是燕大初创最重要的功臣之一。

北京大学档案馆现藏有一份珍贵的燕京大学早期档案,记录了新成立的燕大聘请司徒雷登任校长的决议,“1918年12月14日校务会议,首先决定电贺司徒雷登当选为校长,并催促他接受这一职务。

”燕大原校区蜗居北京城内盔甲厂,已经不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

司徒雷登抵京赴任后不久,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为燕大寻觅一处新校址。

终于在1920年,他选定京西海淀的勺园、淑春园一带为新校址,并陆续买下了周边的数座园林。

司徒雷登认为,“它(新校址)位于通向颐和园的大路上,离那里五英里远,但是因为交通方便,所以比那些虽然地理位置近,但是交通不便的地方还好一些,而且是个吸引人的地方。

这里朝着著名的西山,山坡上建有中国历史上一些美轮美奂的寺庙和宫殿。

”北京西郊,风景旖旎。

清朝,皇家显贵在此广建园林。

未名湖一带,原是宠臣和|赐住的淑春园。

清末,海淀一带园林随着王朝更迭而没落,燕园的前身淑春园也几为废园。

未名湖的命运远非一帆风顺,由于当时燕大所购校址尚小,而荒废的未名湖却占了不小的面积,加之设计者亨利?墨菲起初对这块“废湖”并不感兴趣,使之处于被填平的危急处境中。

但由于填湖建楼耗资甚多,远非初生的燕大可以承担,再加上此时周边地产已相继购入,未名湖被重新重视起来。

历史上已经消失的这所名校,影响了中国百年!

历史上已经消失的这所名校,影响了中国百年!

历史上已经消失的这所名校,影响了中国百年!
本文导读:
这所学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中都有提到过,并且当时的北大清华名气都不如她。

燕京大学,这所学校虽然使用的是中国名字,实际却是由洋人开办的。

民国时期,很多洋人在中国传教,并且在各地开办教会大学,例如,在北京就有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汇文大学等。

燕京大学当时是由好几所洋人学校合并而成,在1916年,三所大学合并为一家,取名北京大学,司徒雷登当上校长后改名燕京大学,淡化了宗教特色,纯粹变为高校。

由于学校后台硬,牛人大碗特别多,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当雄厚,每个院系都是,文、理、法俱全,牛人教授有:钱穆、顾颉刚、雷洁琼、冯友兰、张东荪、毛主席的老朋友斯诺,周作人。

现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在其院校内,很多建筑为燕京大学古迹。

“一塔湖图”背后的故事

“一塔湖图”背后的故事

“一塔湖图”背后的故事发信站: 一塌糊涂BBS (Sat May 24 13:03:29 2003), 本站()燕京大学确实是司徒雷登建的“一塔湖图”背后的故事李春晓北大校园风景秀美如画,向来就有"一塔湖图"的美称。

然而,人们在风景迤俪的校园中留恋往返的同时却往往对这些美景的来历知之甚少。

本学期,我在沈弘教授的指导下展开了关于美国传教士和北京大学这一课题的研究。

通过在图书馆文库、善本室及档案馆一段时间的收集和整理资料(其中,侯仁之先生的《燕园史话》和燕京大学校友会编的《燕大校史》以及B.A.GARSIDEONE的ONE INCREASING PURPOSE-- THE LIFE OF HENRY WINTERS LUCE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惊奇地发现,原来美丽的燕园竟和那些已经被许多人遗忘的传教士们有如此深的渊源。

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美丽校园最开始的设计师和开拓者。

几十年以后,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相信会是对我们对燕园认知的极大完善。

1919年,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被美国浸礼会,公理会和长老会任命为正在筹建中的燕京大学校长。

他选中了北京西北的一块地皮作为新校址,并邀请路思(H arry Luce)为副校长。

1919年,路思就任后,积极为燕京大学从一个国际教会组织(Inter Church World Movement)筹到了160万美元的首期建设款。

并建议学校应该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里面配以现代化的设施。

他的提议得到了司徒雷登的赞同。

于是,他们请来了一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作为校园建设的总设计师。

墨菲对中国的古典建筑十分欣赏。

他认为新校园的建设应该是中国古典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结合。

在绘制校园规划图时,他从玉泉山上的那座塔得到灵感,认为校园的主轴线,就应该指向那座塔。

校园的主要建筑和湖,都应在主轴线上。

司徒雷登:回忆燕京大学建校始末

司徒雷登:回忆燕京大学建校始末

司徒雷登:回忆燕京大学建校始末本文选自《司徒雷登回忆录》一、吵出来的燕京大学1918年年末,我受邀离开金陵神学院,去北京创立一所新的联合大学。

我当时本想一拒了之,因为神学院的工作做得很开心。

教学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对课题有了真正的主导权,还有几个文学项目也在筹办之中,不想就此离开。

北京当时有两所小宣教学院,一个名为汇文,英文叫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隶属卫理公会),一个是坐落于北京通州郊区的华北协和大学(隶属长老会和公理会)。

1900年义和团动乱后,这两所学院一直想联合起来。

后来两方终于采取行动,在城东南角占下了一片临时准备的地方,一直通到老卫理公会学校的背后。

当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决定下来,尤其是合并后的名字,两方对此都特别在意。

如果这些分歧无法弥合,不能重新来过,那要在北京创建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大学也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汇文大学堂董事会有位成员是退休教士,家住在西雅图,当时从北京回到了南京,住在我家里。

他问我是否愿意考虑当这个新大学的校长。

我对他讲,我确已准备好尽全力在中国传教,但由于以往从未有过管理学校的经验,所以无法胜任,何况现在的工作也甚合我意,劝他还是另寻高人的好。

他立刻告诉我说,此次他北京之行就是要化解两所小学院之间的僵局,且希望能找个“带头人”,巩固住两方的联盟,起个领导的作用。

几星期后,我收到了正式的聘书,邀我去做北京大学指上文提到的“汇文大学堂”,而非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长。

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对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我还是别去掺和的好,只有海瑞.卢斯海瑞(卢斯系20世纪前期著名在华传教士,也是美国《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的父亲(HarryW.Luce)博士警告我,一定要在应聘之前仔细审查一下经济方面的情况。

在我之前,北京那边其实已请过很多人,双方都同意一个原则,即校长绝不能是本地人、局外人。

至少这一条我还是符合的。

此事让我想起昔日决定是否做传教士时的困境,所以这次我也打算用同样的方法考虑。

北大博雅塔里面藏的是什么?险遭否决,如今被誉为北大精魂

北大博雅塔里面藏的是什么?险遭否决,如今被誉为北大精魂

北大博雅塔里面藏的是什么?险遭否决,如今被誉为北大精魂文|韧雾燕京大学的“燕园”,就是今日可见的北大校园,燕大新中国成立后撤销,1952年院系调整时燕大和清华的文理科并入北大,北大从沙滩红楼迁址此地。

曾经备受羡慕的老建筑、校舍,现已均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谁曾想清华北大两所校园的设计者竟是同一人,风格却如此大相径庭:清华是洋味十足的欧式建筑,北大则是诗情画意的中式建筑;走入清华整饬严谨的校园,能感到一种理性的清洁,北大则雕梁画栋,别有一股婉转风流的文艺,这似乎也符合人们一向对清华工科强、北大文科胜的惯常想象。

建筑与人的交互影响也许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

燕大建校时,校长司徒雷登亲自悬挂起校名牌匾,“燕京大学”四字由蔡元培所书义和团运动中,通州协和大学和北京汇文大学两校均被焚毁,两校的重建合并提上议程。

北京的美国教会高层初步协议,在城内建一所新的大学,名字拟做Peking University,并于1919年请来在中国出生长大的“中国通”司徒雷登做校长。

学校的名字与当时的北大(National Peking University)实在容易混淆,只得重起名,两校为叫协和还是汇文闹得不可开交,司徒雷登甚至不得不组织了一个特聘的校名委员会,请到了包括北大的蔡元培与胡适在内的五人团,最后由博士诚静怡提议的“燕京大学”胜出,成了各方利益妥协的最后结果。

1916年,面向全国广泛招生的国立北京大学已有1500多名学生。

燕大学生大多还来自各地基督徒家庭,学校在城内盔甲厂(今北京站一带)和佟府胡同,“地基湫溢,出门尘土没胫,臭沟积秽,近在咫尺??瞻望前途,无以发展。

”司徒雷登走马上任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新校区找地。

燕大动用各种关系,先后找了不下十处,最满意的一处是在西直门附近的万牲园,谈得眼看铁板钉钉了,司徒雷登甚至都请建筑师亨利·墨菲依此提前绘制了一幅校园设计图,结果时代风云突变,五四运动以后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涨,1920年初教会大学想在京城内拿地已无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光中燕京大学和一个曾经“臭名远扬”的名字──司徒雷登。

1949年8月,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毛泽东连续发表文章抨击美国的对华政策,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就是《别了,司徒雷登》。

文章中说到: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毛泽东的文章,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

复杂的历史所造就复杂的人物,不能仅用一两句话便可以做出定论。

今天以他的这篇文章为引子,介绍曾经闻名遐迩的燕京大学。

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

1904年,28岁的司徒雷登带新婚妻子回到杭州,从事传教事业。

后迁居南京,到神学院任教师。

经历辛亥革命。

应邀任美联社驻南京特邀记者,经常进出总统府,结识许多政要。

使司徒雷登的命运发生突变的,是燕京大学的筹建。

晚清时,基督教会在北京创办三所大学──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协和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

1900年庚子事变,汇文大学和通州协和大学校舍被毁,重建时,两校曾有合并打算。

但由于创办者涉及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长老会──美以美会──英国公理会 4个教会组织,在学校名称和校长人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一拖好几年。

开始曾定名“北京大学”,汇文大学从1888年开始使用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即“北京大学”。

但两校为校名来争去的时候,国立“北京大学”成立。

他们感到,必须由一位与两校都没有关系、且具有相当能力的局外人担任校长──司徒雷登。

1919年1月31日,司徒雷登来到北京。

明确提出,如果双方仍纠缠不清,无法接受校长的使命。

关于校名的争吵仍持续了好几个月。

甚至专门成立由蔡元培、吴雷川、胡适等人组成的五人委员会,试图协调。

最后,没叫“汇文”,也没叫“协和”,更没叫“北京大学”,连“汇、文、协、和”4个字都不用,而是采用诚静诒的建议,定名“燕京大学”。

这似乎说明,燕大从刚成立时就与北京大学产生了一种特殊联系。

司徒雷登担任校长后,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说服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归入燕大,并结合该校特点设立女部。

燕大成为中国最早实行男女合校的大学之一。

当时,学校本部在盔甲厂,女部在佟府夹道,仍是“分校”。

司徒雷登决心要把燕大办成一流的学校,立即着手筹建新校舍。

亲自骑毛驴或自行车勘察,看中西郊清淑春园的所在地,几经易主,清末时归睿亲王后代所有。

民国时陕西督军陈树藩买了这处废园,原打算盖别墅供父亲养老,1920年,司徒雷登专程前往西安,将其买下:计划20万,实际4万。

3个条件:为父立碑、附中、每年免费保送50学生。

后又买下附近原属明勺园的园地。

校址终于确定。

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设计师亨利·墨菲进行总体规划,以中国园林艺术及古典建筑风格为基点,开始建设。

司徒雷登广为募捐,连续10次回美国,16年筹集2000万元。

1926年6月,迁入新址。

总体建设直到1929年才基本结束。

燕大校园借远山近水之势,巧妙安排建筑布局,成为西郊一处令人瞩目的新景点,也有了一个独特的名称──“燕园”。

从广义的角度,“燕园”作为早先燕京大学及如今北京大学的校园,还应包括西面的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以及东面的燕东园、中关园等。

我们把范围局限于燕园的核心部分。

燕园所在位置涉及明清的两座园林。

燕园西南部分是勺园遗址,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属米万钟。

由于水源来自海淀(“海淀”指以此为名的湖泊),取“海淀一勺”之意,名“勺园”。

米万钟酷爱集石,在房山发现一块巨石,运输过程耗资巨大,移至良乡竟至破产,人称“败家石”。

清代被乾隆发现,运进颐和园置于慈禧乐寿堂前,名“青芝岫”。

乾隆母亲很不喜欢,认为要败大清的天下!明清易代,勺园荒废。

此后清室在此建造新园,名“弘雅园”;后称“集贤院”。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由于此前集贤院曾被用来囚禁在战争中捉获的英法俘虏,出于报复,外寇将集贤院与圆明园一并烧毁。

侯仁之在他所写的《燕园史话》中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勺园”。

他说:勺园不仅是我校校园中开辟最早的一块地方,同时也是海淀园林开辟的先驱。

燕大校址的北部,最早是“自怡园”,清康熙年间是英武殿大学士明珠的别墅,后被籍没,继而建“淑春园”。

乾隆年间,淑春园北部被划出,名为“春熙院”,几经更迭,成为后来的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等;而淑春园本身则被乾隆赏给了和珅。

和珅大加建设,不料十几年后获罪下狱,被嘉庆赐死,家产抄尽。

淑春园“竟与圆明园蓬台瑶岛无异”,也成为主要罪状。

淑春园后又归多尔衮后代睿亲王仁寿所有,也称“睿王园”,最终随圆明园一同被毁。

“睿”满语读“墨尔根”,百姓也称“墨尔根园”,一直沿用到燕大开辟校园之时。

侯仁之写道:……亨利·墨菲虽然受教育于美国有名的耶鲁大学,却十分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与园林设计。

他接受这一任务后,就设想在这一片岗峦起伏、水流萦迴的园林废墟上,根据现代大学应有的设备和要求,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和造园艺术的特点,创建一座新校园。

可以设想,他曾不止一次徘徊在这一片山环水抱的废墟上,首先考虑的是从哪里开始来确定整个校园总体规划的主轴线。

有记载说,有一天,他站在一座土山顶上四面眺望,西方玉泉山塔忽然映入他的眼睫,他高兴地说:“那就是我想找的端点,我们校园的主轴线应该指向玉泉山上那座塔。

”实际上,校园大门(今西校门)的位置就是这样确定下来的,这正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所谓“借景”的手法。

现在这条主轴线从西校门开始,一直向东穿过早期教学中心的广场和校园主楼(办公楼),然后越过一带丘陵,又掠过一片湖水,而且正好是经过湖中的小岛直达东岸。

在这条主轴线上,中间的一带丘陵,划分了前方布局严整的教学区与后方环湖的风景区,它的作用十分重要。

其次在湖心小岛和湖的东南岸边,又分别建起了岛亭和水塔,更突出了点景的作用。

在这条东西主轴线之外,又设计了一条南北向的次轴线,并在这条次轴线上,布置了男女学生宿舍。

男生宿舍在北,女生宿舍在南,中间隔以丘陵和湖泊,布局和谐自然。

……是在古典园林的基础上,为现代化建设的目的而进行规划设计、井取得成功的一例。

我们从燕园主轴线的西端起点──西校门开始,浏览校园。

西校门原门牌为“娄兜桥1号”,为1926年燕大校友集资所建,也称“校友门”,是燕园正门。

门上匾额,原是蔡元培题写的“燕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迁来后,换成毛泽东题写的新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北大学生会请求为校徽题写,放大后用于此处。

西校门内“校友桥”,也是燕大校友集资所建。

前面的草坪有一对华表,正面是主办公楼。

华表原属圆明园遗物,曾有四座,修建燕园时得其三,余下一座被运到城里,置于天安门前。

后来北京图书馆在文津街筹建新馆,想把燕园内多余的一座与天安门的那座配成一对,不料运输时出了差错,搞乱了对应关系,使两处华表都成了一粗一细。

草坪正东主办公楼原名“贝公楼”,纪念原汇文大学第二任校长贝施德。

草坪北侧楼原称“M楼”。

一次,司徒雷登在临湖轩设宴招待新来的教授讲师,向众人询问对燕园的印象,钱穆说:原来我听说燕大是中国教会学校中最富有“中国化”味道的,自然非常倾慕。

但是到这里一看,觉得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刚进校门,首先看见的就是“S”楼、“M”楼,这是什么意思?所谓的“中国化”又表现在哪里?我的意见,应当使用中国式的名字才算相称!司徒雷登召开校务会议,改“S”楼为“适”楼、“M”楼为“穆”楼,其他建筑也赋予相应中国名称。

有人戏称:你提建议改名,结果与胡适各得其名,好不荣耀!“穆楼”后来改称“外文楼”。

“文革”期间,它是北大关押“牛鬼蛇神”的“牛棚”南界。

外文楼之北、民主楼以西旷地便是“牛棚”。

如今是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继续沿主轴线东行,是一片丘陵,即主、次轴线相交之处,是钟亭。

钟是清代遗物,1929年置于此处,先悬钟、后筑亭,成为校钟。

当年亨利·墨菲设计次轴线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主轴线为基准──北侧属“阳”,安排四座小楼,“一楼、二楼、三楼、四楼”,为“男士聚居地”;南侧属“阴”,四所格局独特的院落为“女士闺房”。

后来在一~四楼的东面又相继建起两座不同风格的建筑,排为“五“六楼”。

北大迁入燕园后再增建一座小院,顺排“德、才、均、备、体、健、全”7“斋”;如今的一至六院中,三、六院是后来添建的,燕大早期只有一、二、四、五院4所院落。

颇具阳刚之气的“四楼”与富含阴柔之美的“四院”遥相呼应,形成平衡主轴线的两翼。

如侯仁之所说,与燕园内所有建筑一样,男女宿舍都采用三合院式成组设计,各有特点:“四楼”不设围墙,风格粗犷开朗;“四院”格局含蓄,各院自成相对封闭的空间。

当时赞助者往往对校园里的建筑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美国费城的乔治·柯里夫妇把捐资指定用于建造一所校长住宅,并要求居于校园中心,位于湖边,应体现中国建筑风格。

这就是位于未名湖南岸的临湖轩。

司徒雷登并未真地把它当作自己的私宅。

特殊情况:1926年6月5日,正值燕大迁入新址的时候,司徒雷登的妻子因病去世,后葬于燕大墓地;他们的儿子在美国,只有司徒雷登一人在中国。

因此,这临湖轩便时常作为“公共场所”,用于接待贵宾,和开会。

燕大的青年教师在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担任证婚人。

冰心与吴文藻。

临湖轩原没名字,1931年,校友在此聚会,纪念燕大建校10周年,冰心命名“临湖轩”,后由胡适撰写匾额。

临湖轩下来是未名湖。

侯仁之题写的“未名湖”立石。

“未名湖”迟迟未命名。

钱穆拍板:既然提名皆不适,何不索性称之“未名”。

“未名”并非无名,有名却又不似实名。

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未名”之名,也是不可名之名;要想搞清含义,会有一万种理解,最终结果可能仍是“未名”。

博雅塔在主轴线东端终点,是燕园规划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它不过是座普通的水塔。

当年在未名湖的东南角开凿了一口深井,水源充沛。

所以在深井附近修筑水塔。

“博雅”是纪念燕大美籍教授博晨光的家族为学校所做出的贡献。

这水塔仿造通州城内燃灯古塔。

那古塔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因为通州协和大学本是燕京大学的前身之一,所以这塔也带有特定的纪念意义。

如果说,未名湖水象征着智慧的泉源,那么博雅塔身就代表了勃然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

人们常将燕园景致戏称“一塌糊涂”,是“一塔湖图”的谐音。

“一塔”,便是博雅塔;“一湖”,既为未名湖;“一图”,当指图书馆。

早先燕大图书馆在主办公楼南侧,而北大的图书馆以京师大学堂藏书楼为起点,历史更久,1918年迁至沙滩红楼。

1952年院系调整,北大移来燕园,图书馆合二为一。

1975年在东校门内建设新的图书馆;1998年由李嘉诚投资再建新馆,成为“亚洲高校第一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