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066d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7.png)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
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
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
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五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c5f1f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2.png)
【导语】⾳乐课不能单单的只是学习歌曲、欣赏名作、传授乐理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参⼊多元⽂化,让学⽣在学习⾳乐的同时吸取多⽅⽂化。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幼⼉园中班⾳乐活动教案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园中班⾳乐活动教案⼀:雪花和⾬滴 活动⽬标: 1、激发幼⼉热爱⼤⾃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享受⾳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的节奏感、记忆⼒及⾳乐的表现⼒。
3、引导幼⼉⽤优美的声⾳唱歌,⿎励幼⼉为第⼆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的⾳乐节奏感,发展幼⼉的表现⼒。
5、乐意参加⾳乐活动,体验⾳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导⼊: 1、律动:根据优美⾳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 (1)师⽣问好。
引起兴趣:⼩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 ⼆、展开 (⼀)看图⽚学第⼀段: 1、看图⽚第⼀段语⾔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雪花都要来到⼩朋友中间,让我们⼀起看⼤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 (1)咱们⼀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雪花会怎样回答?” (2)“⼩雪花怎样来的?” (3)“⼩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 3、语⾔节奏朗诵: (1)师问第⼀句,幼⼉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1)看图⽚欣赏范唱。
“你听到什么?”“第⼀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声⾳⾼?”(上⾏⾳)“第⼆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声⾳低?”(下⾏⾳) (2)完整演唱两遍。
(⼆)填编第⼆段: 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滴会说些什么?”“⼩雪花飘下来,那⼩⾬滴呢?”(落下来)“⼩⾬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 2、朗诵歌词: (1)教师说前半句,幼⼉填编不⼀样的后半句。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20e303b8f67c1cfbd6b8b2.png)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1)中班音乐教案《小小雨点》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能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替换的方式仿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小小雨点》的意境。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会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2.图片卡(小雨点、花园、花朵、鱼池、鱼儿、田野、麦苗、大树、大海、草地、池塘)、歌曲伴奏。
3.花园、鱼池、田野的图片或栅栏活动过程一、出示小雨点卡片引入活动。
(一)引导语:这是谁呀?(小小雨点)我们跟着小雨点,和着《小小雨点》的歌曲边做动作边走进教室吧。
(二)教师带着幼儿随着歌曲节奏,边做动作边入场,三段播完后,幼儿自由选择座位坐下。
二、学习歌曲《小小雨点》(一)出示小雨点图片,学习歌曲。
1.学习第一段歌曲。
过渡语: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沙”)引导幼儿用清脆有力、轻轻的声音模仿小雨点“沙沙沙沙沙”的声音问题:,它最先落到了哪里?谁会怎样?(1)教师清唱第一段歌曲,之后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解释“乐”的意思。
)(2)配乐唱第一段,请幼儿轻声跟唱第一段。
2.学唱第二、第三段歌曲。
过渡语: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呢?谁又乐了?(1)教师唱第二、第三段,后提问,并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图片贴上。
(2)教师用唱的方式进行验证。
结合图片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歌词:你们觉得这首歌容易学吗?旋律、歌词有什么规律?前半段和后半段旋律重复,前半段和后半段歌词重复。
歌词好记:小小雨点落在了花园里、落在了鱼池里、还落在了田野里,花儿、鱼儿、苗儿都乐了,花儿乐得张嘴巴、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往上爬。
3.学习用活泼、欢快情绪完整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策划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策划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ec7cc95acfa1c7ab00cc5d.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策划方案【5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通过熊行走、喝蜜、躲藏等游戏情节了解乐曲结构。
2.根据游戏情景,借助角色的暗示,知道“蜜蜂”追捉时,小熊应躲避不动。
3.乐于参与游戏,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音乐《海琼斯小夜曲》2.课件、图谱3.、狗熊妈妈胸饰,蜜蜂胸饰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二、演示课件,了解游戏的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谁呀?(熊)这个呢?(蜜蜂)小熊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课件演示师:熊和蜜蜂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完整欣赏乐曲,进一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节1.师:这件有趣的事藏在一段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听,哪里是熊出来了?哪里是小熊喝蜂蜜,哪里蜜蜂飞来了?哪里小熊跑回家?2.完整欣赏乐曲3.师:开始的时候是谁来了?什么地方你听出来了?三、分段感知乐曲,创编角色游戏动作与图谱。
1.师:如果你是小熊,肚子饿的时候是怎么走路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走一走?(幼儿自由行走)师:让我来看看小熊是怎么走的?刚刚有几个熊宝宝走的很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他是怎么走的?有这样走的,嗯,还有那样走的,肚子很饿,能不能走的快?师:我们一起跟这个小熊学一学。
师:走不快,一下一下的,我们跟着音乐,看着图谱,一起来做一做师:熊宝宝,我们去找一找吃的2.师:走了半天,瞧!好大一罐蜂蜜呀!熊宝宝,你们怎么喝的?还会怎么喝?师:啊!小熊喝了蜂蜜,感觉怎么样?)师:我们回忆一下,小熊喝蜂蜜,做了哪些动作?师: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
3.师:哎呀!不好了!蜜蜂来了!小熊该怎么办?师:只能蹲在那儿不动,但是蜜蜂飞来飞去,(他心里会怎么样?(很害怕)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熊宝宝怎么表示害怕的?师:熊宝宝们~你们听……4.师:熊宝宝们,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逃回家?听好,(蜜蜂打哈欠啦)~让我们一起逃回家吧!5.回忆4个游戏环节,完整做2遍动作(1)师:刚刚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画了一张图谱。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9974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b.png)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中班音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中鱼由少变多的情绪的变化,由孤单到和其它小鱼成为好朋友的愉快的情绪,在歌唱的基础上能够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2、能够大胆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鱼不同的情绪变化,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1、在幼儿熟悉歌曲《三条鱼》的背景下。
2、条鱼的头饰若干。
3、《三条鱼》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音乐)1、听音乐《三条鱼》2、回忆复习小朋友们,你们都还记得这首歌吗?(幼儿回答后一起唱)二、基本部分1、说一说,做一做那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小鱼怎么了吗?⑴、教师戴上鱼的头饰饰演小鱼,一边做鱼游行动,一边用迟钝的速率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独单在发愁,并随同孤单、伤心的心情。
提问:有几条鱼呀?在哪里游呢?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⑴、引导幼儿评论辩论:这条鱼怎么了?幼儿:它在发愁,它想妈妈了。
(请幼儿上台做一下伤心、孤单的动作)⑴、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它?幼儿:帮它找朋友和它一起玩。
(找朋友和它一起玩)⑴、找朋友教师师将小鱼头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一条鱼:太好了,有条小鱼乐意和它做朋友了。
两条小鱼碰在一路,会做些什么呢?①、请幼儿勇敢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景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心情来表示。
幼儿:手拉手、握握手、抱抱(引导幼儿做两个朋友在一起玩耍时的一些动作)。
②、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头,并随同表现出开心的心情。
提问:刚才两条小鱼都在做什么事情呀?幼儿:摇摇尾巴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边学边做。
提问: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鱼这么快乐,也来和他们做朋友了。
三条小鱼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③、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景象,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符合的行动、心情来表示。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8d70d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5.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在引导幼儿用肢体表达刷子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
2、在聆听不同乐曲性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刷子、音乐。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跳“我爱洗澡”二、开刷子舞会,幼儿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现刷子的特征。
1、出示刷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玩刷子。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哎,今天我的洗刷刷专卖店开业了,店里面专门卖各种各样的刷子,欢迎大家来参观。
”2、幼儿玩刷子。
3、讨论刷子的用途,学习用刷子的动作。
幼儿回答问题并做出动作。
三、通过小锅刷与雨刷的不同音乐的体验,幼儿感受音乐节奏的快与慢。
1、教师随三拍子音乐做小锅刷转圈动作。
2、幼儿猜老师表演的是哪一种刷子,并展示动作。
3、幼儿随音乐来舞蹈。
“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转圈圈。
”4、幼儿尝试正反转圈。
5、“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刷子呢?”“你知道小雨刷是怎么工作的吗?”幼儿编雨刷的动作,并集体学习。
6、幼儿随喜刷刷的音乐表演小雨刷的动作。
7、请个别动作较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8、比较不同“这个洗刷刷的音乐跟我们刚才听的小锅刷的音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四、刷子宝宝找朋友与客人老师一起舞蹈。
“刷子宝宝很能干,也很愿意帮助别人,现在请刷子宝宝去找你的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互相刷,看哪个刷子宝宝跳得最棒。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5feb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1.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0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初步理解歌词,并学会边表演边唱歌曲。
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进行改编。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王老先生头饰、动物头饰若干,农场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1、幼儿跟随老师做各种小动物动作进入农场,师:“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幼儿“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2、出示背景图,请幼儿观察农场里有什么?①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农场里的谁在唱歌?”②你听到王老先生在歌曲里唱了什么?请幼儿说说、唱唱。
③还有谁在唱歌?——小鸡再完整地听一遍提问:小鸡是怎样唱的?请幼儿说说、唱唱④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尝试完整的演唱歌曲。
3、练习部分① 请幼儿唱小鸡的部分,老师扮演王老先生。
② 提问:“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来唱这首歌?”分组对唱、男女对唱、分两部分对唱等。
并用幼儿说的方法试试看。
4、幼儿创编进行演唱歌曲农场上除了有小鸡还会有什么动物?——小狗、小猫、小羊等请幼儿把它们唱到歌曲里。
5、角色游戏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商量谁做王老先生,谁做农场的动物来进行边表演边唱歌的游戏。
游戏可交换角色重复进行。
中班音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乐曲作品。
2、在对比欣赏乐曲的情况下,辨听乐曲中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感受小猫弱小与狮子威武的不同乐曲形象。
3、乐意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乐曲磁带;小猫与狮子的图片及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一、听乐曲(小猫和狮子的乐曲)做律动入活动室。
1、听猫的乐曲时,边做律动边走到座位上,先不要坐下。
2、再听狮子的乐曲,原地做律动。
乐曲结束后,坐下。
二、再次听乐曲,引出小猫和狮子。
1、引导第二次听乐曲。
师:今天,森林里来了两位小动物客人。
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仔细听听再介绍给我。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b53e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e.png)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编写教案是教师认真思考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方式,教案其实是教师对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规划和安排,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 幼儿通过律动掌握二分音符及部分音符的练习。
2. 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的各种动作。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手铃.彩蛋若干。
活动过程:一、教师引题今天钟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森林里玩。
(听音乐律动)二、手指游戏:《绕线线》三、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1、刚才小朋友都要做特别棒的小鞋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钉鞋子和缝鞋子的不同乐句的风格。
前面比较慢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后面比较快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做小鞋匠。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乐句伴奏。
1、我们小朋友都会修小鞋了,下面我们用小乐器为小鞋匠的舞伴奏。
2、演奏时,穿线的时候由钟老师来演奏,敲击的时候由小朋友来演奏。
五、游戏(修理小拖鞋)。
咦,看一看,老师这里有我们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鞋都坏了要请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来修。
六、放松活动:合拢放附:歌词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 #,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 #,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又好。
教学反思: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
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
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合作的幼儿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鞋匠还是顾客,并在相同音乐的地方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要求幼儿能够不受同伴动作的干扰,做自己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大全8篇]
![中班音乐教案[大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c2f0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5.png)
中班音乐教案[大全8篇]中班音乐教案篇1活动名称:熊跳舞活动目标: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开心的心情。
3、找好伙伴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心情。
5、通过音乐活动培育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技能及肢体的表现技能。
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开心的心情。
找好伙伴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活动预备:幼儿阅历基础:材料预备: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引导策略有效提问一、图形辨别1、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
2、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
3、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倾听音乐,观看布熊表演。
1、边观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
2、再次观赏,知道音乐一样时,熊也跳得一样。
三、跟随音乐做动作。
1、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演。
2、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
〔等全部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
〕3、随音乐完整表演。
〔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四、结伴表演1、找好伙伴,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仿照。
两人交换任务。
(一)1、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同的。
(二)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2、小熊跳的好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合起来。
(三)1、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小熊跳舞真快乐,我们小伙伴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
〔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渐渐的。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06abc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5.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掌握渐强渐弱的唱法。
2、能根据乐曲的节奏及冬天里的情景创编歌词。
3、体会冬天美的情趣。
教学准备:物质准备:配套磁带、录音机。
知识准备:事先对冬天有初步的观察和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掌握渐强渐弱的唱法。
难点:根据乐曲的节奏及冬天里的情景创编歌词。
教学方法与手段:练习法,整首教唱法等。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引出课题。
师:在冬天里你听到了什么?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风吹的声音是怎样的?二、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儿欣赏,熟悉旋律。
1、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觉得风都是不一样的,那听老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你们来听听看这里的风是什么样的。
师:歌曲里唱的是听到了什么?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谁愿意来模仿一下。
2、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拍三拍子节奏,理解强弱关系。
师:孩子们刚刚我们模仿的很好,那你们刚刚唱出了歌词,可是你们感觉到了吗,他其实是三拍子的歌曲,如果你们没有感觉到,那我们也可以在老师唱的时候用小手来拍一拍,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三、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掌握渐强渐弱的唱法。
1、师生轮流唱,最后一句齐唱。
师:刚刚我们已经把歌词给记住了,而且拍子也掌握的很到位了,我们一起为自己鼓鼓掌,那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唱这首歌曲吧,可以怎么唱?谁愿意来出出主意?孩子们的想法课真多啊,那我们这次就师生轮流唱,最后一句齐唱,你们说好不好。
2、男女分组轮流唱,最后一句齐唱。
师:刚刚老师和宝宝们合作的真棒呢,那我们男女宝宝间有没有这个默契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四、启发幼儿结合冬季特征创编歌词。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df94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c.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中班音乐活动《我的身体会唱歌》活动目标:1、使幼儿通过想象、创编出多种用身体唱歌的方式。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体验用身体唱歌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一段优美的音乐、一段欢快的音乐、电脑、数码摄像机、手、脚、嘴、舌头、拍屁屁、排腿、拍肩的图片,节奏谱、小蜻蜓音乐、《你好歌》。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请幼儿随欢快的音乐入场。
2、请幼儿有节奏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和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拍手或者拍身体的其它部位互相问好,同时伙伴之间互相问候唱《你好歌》。
(二)基本部分1、请幼儿说一说刚才问好的时候,我们都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唱歌了,请幼儿边说,教师边用图片表示出来,同时请幼儿来实际操作(演示用这些部位来唱歌例如捏鼻子发出声音,叩牙齿发出声音,弹舌头发出声音,伙伴之间拍手或者拍肩等),感受用身体的这些部位来唱歌。
2、教师出示一段节奏谱,请幼儿说出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唱出来,并且用图片标记记录下来,接着请幼儿来表演(可以用一种方式、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或者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出最好听的唱歌方法一起来表演)。
3、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请幼儿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唱歌”。
4、再次播放这段音乐,请幼儿换一种方式用身体来“唱歌”表演,教师用数码摄像机录下幼儿的表演。
5、请幼儿通过电脑欣赏自己刚才的表演。
(三)结束部分1、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2、请幼儿随《小蜻蜓》音乐做动作走出教室,到外面去寻找更多更美妙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音阶不同节奏的上行与下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重点)2、巩固小老鼠、小雄、大象的步法。
3、复习音阶的唱法。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准备活动:小老鼠、小雄、大象布偶。
活动过程:一、进场活动:《小老鼠和小花猫》二、引起兴趣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0ec9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b.png)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2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歌曲激昂奔放的民族风格。
2、鼓励幼儿和着音乐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体验击鼓的欢快情感。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
活动准备: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活动过程:(一)、复习1、舞蹈《欢迎舞》(创作性的进行舞蹈)。
2、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能唱出鸭子的神气样)。
3、歌曲《小鸭呷呷》(1)语言启发,引导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小鸭呷呷”。
(2)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轮唱歌曲“小鸭呷呷”。
(边听边唱)。
(3)引导幼儿进行轮唱。
(边听边奏)。
(二)、新授活动《小小男子汉》1、初步欣赏乐曲《小小男子汉》(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要求:和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畅谈感受。
(3)教师小结:(有力、神气)。
(4)幼儿用动作体验乐曲节奏。
2、教师示范击鼓教师示范击鼓。
(要求:引导幼儿感受鼓声的浑厚、有力,发现击鼓时的节奏和力度。
)3、引导幼儿大胆击鼓(1)个别幼儿尝试。
(引导幼儿大胆击鼓)。
(2)幼儿轮流击鼓。
(引发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3)教师观察并给予激励。
(4)师生共舞。
(体验欢快情感)。
教学反思:本课整体上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学生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影响教学,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
教师要认真反思,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争取减少走神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听音乐用准确的语言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范本(5篇)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fb72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8.png)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体验歌舞活动的快乐,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初步表现歌表演--《小猫咪》。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让幼儿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猫尾巴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律动《猫走》进场,要求幼儿按节拍走。
(一)师:小猫咪,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块儿到外面玩好吗?(播放歌曲)(二)复习歌曲――《小猫咪》要求:坐姿正确,用听得声音来唱。
(三)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猫咪,和妈妈在一起,生活过得非常快乐,小猫咪一天天长大了,本领也越来越大了。
有一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咪捉老鼠,小猫咪捉了很多很多的老鼠,小猫咪高兴极了,妈妈看见小猫咪长大了,也很高兴,就跳起舞来了。
(四)学习歌表演:1、师随音乐边念儿歌边示范歌表演:师:"摸摸胡须,轻轻跳,翘翘尾巴,扭呀扭呀扭,喵呜,喵呜,喵呜,喵呜叫--。
(儿歌内容和动作说明一样)2、幼儿自由站在教师周围,同教师一起表演:3、分解动作,逐句练习:(1)师:舞蹈好看吗?有许多漂亮的动作,有小猫摸胡须,扭尾巴,叫的动作,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去找找好朋友,表演给他看。
(2)幼儿自由表演自己喜爱的动作,师指导幼儿将舞蹈中各个动作做好,做到位。
(3)学习舞蹈:重点指导幼儿做好扭尾巴,和小猫跳的动作。
4、师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二遍(中间及末尾请幼儿做《捉老鼠》的游戏感受歌表演的快乐气氛)(五)复习音乐游戏--《找小猫》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请幼儿以轮唱的形式分角色进行游戏,指导幼儿做出猫妈妈和小猫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教学反思】: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扮演小花猫和猫妈妈学本领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深入浅出的学会了歌表演。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d049d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a.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弱起的歌曲。
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反映并歌唱。
2、发现“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根据歌词拍打自己身体部位的过程中感受韵律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会表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2、幼儿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过程:1、音乐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摸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
(2)改变音乐的速度,幼儿用缓慢、正常、快速三种速度,表演唱《头发肩膀膝盖脚》2、幼儿学唱歌曲《快来拍拍》。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3)教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
(从头到脚)(4)教师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教师尝试用与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随钢琴弹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唱歌一遍。
(2)教师引导幼儿解决“跟不上”的困难。
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曲出来,还要跟着钢琴的速度做动作。
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教师动作的暗示)4、教师与幼儿将歌词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唱歌游戏。
(1)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歌唱游戏。
教师:这个歌曲还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
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来代替。
(2)教师与幼儿尝试用正常地速度玩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大家试一试能不能跟得上呢?5、音乐表演《幸福拍手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共3页,当前第2页1232、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80851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7.png)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设计思路:幼儿都喜欢吃糖,尤其喜欢可以吹出泡泡的糖。
在幼儿的世界里,泡泡糖是好吃又有趣的。
结合幼儿已有的对泡泡的认知经验,利用泡泡糖粘粘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引导幼儿感受2/4节拍音乐的特点。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幼儿感受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拍——× ×∣× ×∣,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2、通过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玩音乐游戏,幼儿复习五线谱五线四间的位置。
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幼儿能够按照音乐的节拍进行律动。
难点:幼儿能够掌握稳定的2/4拍节奏。
活动准备:1、“精灵王国的生日礼物”电子课件,包括故事和五线谱。
2、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导入:幼儿听音乐入场。
一、欣赏课件第一部分:故事:精灵王国的生日礼物(一)。
1、教师操作课件讲述故事。
2、猜猜小精灵说的是什么?——泡泡糖。
二、学习泡泡糖的动作,拍身体各部位。
三、听音乐学习律动。
1、听音乐徒手感知节拍。
(重点启发幼儿能感知泡泡糖粘粘的特点,从而感知2/4拍的节奏特点。
)你的活动重点是感知音乐节拍,要把重点放在这2、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新的律动动作,感受2/4拍的节奏特点。
2、听音乐,手持沙蛋感知节拍。
(层层深入,为解决下一环节的难点进行铺垫。
)3、两个小朋友配合做律动。
(难点。
指导幼儿在对方身体部位感知节拍。
)律动是层层深入的,有没有小朋友的创造?四、复习五线四间的位置精灵国王特别高兴,他用小精灵送的泡泡糖吹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泡泡,看,它们在这呢。
如果小朋友们能够帮泡泡找到位置,就能到精灵王国去玩。
1、看课件上的五条线和不同颜色的泡泡。
2、教师指导幼儿通过拖动不同颜色的泡泡。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模版(六篇)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模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41a0e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c.png)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模版活动目标:1. 深入了解歌词与歌曲内容,学习并演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部分,同时领悟同类动物相匹配的原则。
2. 激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3. 尝试进行歌词的改编,并愿意分享歌曲所传达的意义。
4. 通过身体动作的律动,增强对固定节拍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1. 课件资料2. 猫咪、乌龟、公鸡、青蛙等动物头饰3. 歌曲图谱4. 盖头道具活动过程:一、通过故事讲述引出歌曲,并设置问题引导思考1. 询问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以及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 完整播放歌曲,对比故事内容是否一致。
二、分段聆听歌曲,学习并记忆歌曲中的对话部分1. 第一次遇见的动物是乌龟,对话内容为何?2. 第二次遇见的动物是公鸡,对话内容为何?3. 第三次遇见的动物是猫咪,对话内容为何?4. 第四次遇见的动物是青蛙,对话内容为何?若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则请幼儿复述青蛙先生路上的经历(以巩固歌词记忆)。
三、节奏演奏环节1. 探索身体部位作为乐器进行演奏,如拍手表示高兴的情绪,并演唱歌曲。
2. 引导幼儿为不同动物设计独特的动作(如乌龟对话时拍手,公鸡对话时跺脚,猫咪对话时拍肩膀,找到青蛙后拥抱),模拟青蛙先生找老婆的过程。
四、分组活动,以情景剧形式进行游戏根据头饰将幼儿分为乌龟组、公鸡组、猫咪组、青蛙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五、掀盖头游戏,巩固歌曲内容并体验乐趣1. 小青蛙找老婆时需掀盖头,通过多次尝试找到青蛙小姐。
若掀错新娘,则以对话形式告知青蛙,并继续寻找直至成功。
2. 找到老婆后,模拟喝喜酒的情景,庆祝成功。
活动反思: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这首歌曲时,发现班级内大部分幼儿在记忆歌词方面存在困难,尤其是动物出场的顺序容易混淆。
这反映出教师可能过高估计了幼儿的能力,导致教学方法显得枯燥且效果不佳。
为此,将歌词内容改编为情景剧形式,通过剧情表演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他们轻松记忆歌词。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范文(六篇)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643a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1.png)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范文教育目标:1、掌握歌曲演唱,接触并产生对京剧旋律的兴趣。
2、初步理解歌曲的旋律特性,体会其中独特的京剧韵味,并能进行歌曲演唱。
3、激发表现欲望,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
教学预备:1、京剧表演的VCD视频资料。
2、若干个小竹篮。
教学流程:一、教师示范表演“捡豆豆”(附动作提示)讨论:观看表演后,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
教师在表演时,应穿着相应的京剧服装,以增强视觉效果。
学生反馈:这像是在唱戏……就像穿上那些五颜六色的衣服……脸上还有各种颜色的妆容……像是大花脸的样子……二、欣赏京剧选段讨论:京剧与我们日常的唱歌、跳舞有哪些区别?学生反馈:京剧的角色脸上会有妆……京剧是边唱边做动作的……京剧的服装都是古代的(也有现代的,但很少)……京剧的唱腔和歌曲不同,声音要拖得很长……京剧不是用钢琴伴奏的,是用这种琴(京胡)伴奏的……京剧里的人物还会武术的……三、学习歌曲演唱1、手持小竹篮,跟随教师的引导,边唱边舞。
——如果学生对京剧歌曲的旋律不熟悉,可以借助钢琴伴奏来辅助学习。
但在表演时,应使用京胡伴奏,以增强京剧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加入京剧的打击乐器节奏。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角落学习中持续练习,直到他们能够为公众表演或伴奏。
附加儿歌:《捡豆豆》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范文(二)活动目标1、理解《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内涵,体验其旋律的抒情和舒缓特性。
2、掌握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的能力,增进对母亲的关爱和尊重之情。
3、尝试改编歌词,积极参与讨论歌曲的意义。
4、在表演过程中,能与伙伴协作,共同完成演出。
活动准备1、利用雪花片构建的“野菊花”模型,以及积木搭建的“乌鸦之家”场景。
2、《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录音。
活动流程(一)播放歌曲录音,使幼儿熟悉音乐旋律。
1、鼓励幼儿分享听歌后的感受及联想到的情境。
2、引导幼儿总结音乐的抒情、舒缓特点,理解歌曲描绘的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6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d8ba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音乐活动:歌曲《秋天》设计思路:1、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音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天落叶随风飞舞的情景,要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
2、在情景中感知抒情优美的旋律,在参加活动,扮演树叶随风飘舞的活动中,体验秋天落叶的意境,萌发感受美的情感。
(一)、活动目的1.通过视觉,听觉,运动觉的联合感知,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掌握歌曲的节奏。
2.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愿望,启发幼儿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和不同的动作表现出秋天树叶飞舞的意境。
(二)、活动准备图片教具(秋天落叶风景图);节奏图谱;录音磁带;歌词字卡。
(三)、活动过程(1)音阶游戏幼儿听琴声用不同的抒情动作学做小树叶飞舞,根据钢琴音阶的高低分别做出相应的动作。
如:低音――小树叶飘落到地上中音――蹲着或跪着学做小树叶两手飞舞高音――踮脚,用脚尖走学小树叶(2)提问,引出主题。
师:(出示一片枯黄的树叶)瞧!小树叶来和我们做朋友了,看看小树叶穿的衣服,我们一起说什么季节来到了?(3)出示秋天落叶风景图,欣赏乐曲第一遍。
请幼儿谈谈秋天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树叶变黄、随风飘落的季节特征。
(4)欣赏乐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意境及歌词。
师:让我们想想小树叶是怎样和风爷爷做游戏的?(随着音乐幼儿学小树叶玩耍)(5)出示歌词字卡,听乐曲再次熟悉旋律,记忆歌词内容。
(老师可以清唱歌曲,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内容)(6)跟着节奏图谱,再次欣赏乐曲,掌握歌曲的节奏。
(7)幼儿跟着乐曲轻声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试着看图谱边打节奏边唱歌;也可以请有进步的幼儿进行领唱。
(8)为歌曲起名字(采用孩子们都喜爱的一个名字作为歌曲名称,增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9)音乐游戏《办家家》要求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并积极投入到角色中。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精选7篇)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3776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5.png)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精选7篇)中班音乐篇1一.活动目的: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二.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BR》《P》《/P》“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
我们一齐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能够怎样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能够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能够用些什么颜色?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3)出示多媒体课件。
这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此刻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
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
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篇2活动目的:1、透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忙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活动准备: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五篇)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5aee9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c.png)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并学唱歌曲。
2、学走小碎步,初步学会用动作,表情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3、激发表现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捡豆豆的意识和亲身体验。
2、红豆豆、绿豆豆各____份,小竹篮或塑料篮____个,盒子____只,筷子54双。
3、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一、游戏:挟豆豆。
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豆宝宝,他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玩吗?(喂瓶娃娃吃豆子,挟豆子比赛)2、游戏:挟豆豆比赛。
(1)幼儿自由组合分成六组,每组幼儿将盒子里的红豆豆、绿豆豆,用筷子挟到篮子里,谁盒子里的豆豆先挟完,那一组就表示先赢。
(2)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比赛。
咦,桌子上和地上怎么有豆豆粒啦?豆豆掉下来应该怎么办啊?(捡到篮子里)(这咦环节通过挟豆豆比赛,引出捡豆豆的动作,喂下面的环节打下良好的铺垫)二、欣赏表演,感受旋律1、老师刚才把小朋友们捡的豆豆的动作编排了一个歌表演,你们愿意看一看,听一听吗?2、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的歌表演。
3、这首歌曲好听吗?旋律听上去怎样?表演中,我在干什么?(这一环节,幼儿在欣赏歌表演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提高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三、欣赏并理解旋律,师生共演。
1、这首歌的音乐和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教师在表演的同时鼓励幼儿模仿)你觉得哪个动作表演的十分有趣?(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练走小碎步)2、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这一环节中,歌表演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歌表演,提高音乐素质,并能从中体会到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中班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好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接妈妈
活动名称:《接妈妈》
活动目标:1、巩固本首歌曲的第一段,会按2/4拍唱歌曲的第二段。
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幼儿学会爱妈妈。
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
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
盖、小腿、脚)
二、基本部分:
1、导入:上次×老师讲到宝宝去接妈妈了,可后来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接着讲(老师讲根据第二段歌词改编的故事)
2、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宝宝是不是很爱妈妈呀?
幼:是
师:为什么呀?
幼:宝宝给妈妈送伞
师:对了,妈妈也很爱丫丫,老师也很喜欢像丫丫这样的小朋友,所以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编一首儿歌。
3、师:小朋友想一想,上次我们唱第一段的时候我们唱到雨点雨点下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呀?
幼:沙沙沙
师:对了,连起来怎么说的呀?
幼:雨点雨点沙沙沙
师:小朋友真棒,再想想下雨天,天上怎么样呀?(老师出示挂图,指着天空中的乌云,引导幼儿说“黑”)幼:有黑云/下雨/好黑呀
师:我们用一个字怎么说呢?好听一点的
幼:黑
师:好,小朋友真聪明,又想呀,下雨了,地上都是什么?
幼:水
师:对,有很多的雨水,就会怎么样?
幼:滑
师:那小朋友自己做做动作,怎么样个滑法
幼儿自己自由想动作做。
师:看看这儿(老师指着挂图)妈妈和宝宝的动作你们自己学学
幼儿之间互相拉手,学妈妈和宝宝手拉手的动作。
师:我们说妈妈怎么样宝宝的手呀?
幼:拉着宝宝的手。
师:再看看小阳伞(老师指着挂图),小阳伞的样子怎样呀?
幼:高兴
师:是呀,那小朋友高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呀?
幼:哈哈/呵呵
师:对了,小阳伞也会笑哈哈。
师:好了好了,我想出来了,我知道这首儿歌怎么编了,小朋友来听听:“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
”(老师在说到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字时,可指着挂图引导幼儿自己说出)
4、1)老师指着挂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念到那句,老师就应该指到画中相对应的地方。
2)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
5、师:小朋友都念的很好听,那我们再想一个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我们让它怎么样呀?
幼:唱起来
师:好的,我们先听一段音乐(老师弹这首歌,幼儿唱起第一段来)
师:好的,小朋友都唱的是我们上次课说到的宝宝要去接妈妈,可后来怎么唱呢?听听老师怎么唱(老师唱第二段)
6、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边唱边指到挂图中相对应的地方,反复多唱两次)
7、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唱。
8、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唱《接妈妈》第二段。
9、老师和幼儿一起把歌曲一、二段完整的唱一次。
10、师:刚才我们唱的很好,但都是用什么唱的呀?
幼:嘴
师:那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做动作,想想你怎么去接妈妈
幼儿自由讨论,自由表演,助理老师弹琴,任课老师完整唱《接妈妈》一、二两段,并走到幼儿中去,引导幼儿做一些动作,观注个别幼儿。
师:瞧,老师这儿有雨伞,雨披,我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妈妈,另一个当宝宝,看看他们是怎么去接妈妈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唱歌。
三、结束部分
师:听,什么声音,老师去开门哈(助理老师在门外敲门)
助理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小狗的妈妈,还有小猫、小鸡、小鸭......的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现在那边下雨了,他们回不来了,想请你们去帮忙接接他们,好吗?(助理老师戴小狗的头饰)
幼:好
全体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去接妈妈。
(放《接妈妈》歌曲)
活动前的思考:
在上此次课之前,幼儿已上过一课,会唱《接妈妈》第一段。
第一段的歌词简单易记,而第二段的歌词较难理解一些,要会唱第二段,先要让幼儿记住歌词,要记住歌就先要理解歌词,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头,老师就请幼儿和自己一起编儿歌,并用挂图在视觉方面帮助幼儿记忆。
还针对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词,让幼儿自己做动作,自己感觉帮助记忆。
在念和唱歌词时,都出示挂图帮助幼儿记忆,并用拍手帮助幼儿能按2/4拍来唱这首歌<BR><P></P>。
在幼儿用动作表演时,老师没有请幼儿跟着自己做动作,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自己去想像,然后表演出来,这样不但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并且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最后,在故事的情景中结束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并能在享受中结束这次教学活动。
附歌词:
《接妈妈》
雨点雨点沙沙沙,地上开满雨花花,
撑起我的小阳伞,干嘛去,干嘛去,接妈妈。
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
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
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
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
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
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
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
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
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
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