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_专题综合测评4(有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综合测评4 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增白的食品会损害人体健康;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养鱼水库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2. 下列关于氮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氮的氧化物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D.NO和NO2均有毒3.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C.浓硝酸久置显黄色,说明浓硝酸不稳定D.向胆矾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白色的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4.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最后没有沉淀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NO2不断通人FeSO4溶液中B.CO2不断通人CaCl2溶液中C.NH3不断通人AlCl3溶液中D.SO2通人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能使FeCl3、酸性KMnO4溶液迅速褪色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D.少量SO2通入浓的CaCl2溶液中可以生成白色沉淀6. 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7.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C.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OH−===CO+H2OD.如图实验: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9. 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解析】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袋内常用铁粉作为脱氧剂以延长食品保存时间B.FeCl3浓溶液与沸水反应生成Fe(OH)3胶体,可作净水剂C.漂白粉的有效化学成分是次氯酸钙,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的烟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D.氯气作用于干燥的品红试纸,试纸不褪色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B.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至强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C.一种分散系里只能有一种分散质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4.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作化学用语。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18OC.O-18的原子符号:8D.CO2分子的结构式:O C O5.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2—CH3和CH3—CH2—CH2—CH3B.NO和COC.CH3—CH2—OH和CH3—O—CH3D.红磷和白磷6.某同学在研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蓝,说明氯水中含有ClO-7.金属钛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2248Ti和2250Ti的说法正确的是()A.2248Ti和2250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2248Ti和2250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列C.2248Ti和2250Ti的物理性质相同D.2248Ti和2250Ti为同一核素8.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练习:专题综合检测(二).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专题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下列各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 .HCl +NaOH===NaCl +H 2OB .Zn +2HCl===ZnCl 2+H 2↑C .HCl +AgNO 3===AgCl ↓+HNO 3D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解析:选D 。
A 、C 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 中HCl 全部表现氧化性;D 中4 mol HCl(浓)中有2 mol HCl 表现酸性,2 mol HCl 表现还原性。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2-3+2H +===CO 2↑+H 2OB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SO 2-4===BaSO 4↓C .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OH -+H +===H 2OD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 +3Cu 2+===2Fe 3++3Cu解析:选B 。
A 中碳酸钙是难溶物,写化学式;C 中氢氧化铜是难溶物,写化学式;D 中质量不守恒。
3.(2011年杭州高一教学质量检测)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 .NaI 晶体B .KCl 晶体C .CCl 4液体D .NaOH 固体解析:选B 。
溴水中加入NaI 发生Br 2+2I -===2Br -+I 2,从而使溴水的橙色变为碘水的棕黄色;而加入CCl 4液体时,由于Br 2在CCl 4中溶解度大,且CCl 4的密度比水大,因而会使溴水颜色变浅甚至褪色,而CCl 4层为橙红色;加入NaOH 时,因发生2NaOH +Br 2===NaBr +NaBrO +H 2O ,使溴水褪色。
而加入KCl 晶体后不发生反应,故颜色无明显变化。
4.科学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 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 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测试题(有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将0.4 g氢氧化钠和1.06 g碳酸钠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2.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B.白醋溶液中存在分子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经检验白醋中c(H+)约为0.01 mol·L-13.如果1 g 水中含有a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18aB.9aC.2aD.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Na2CO3;HCl+NaHCO3B.NaOH+HCl;Ba(OH)2+H2SO4C.BaCl2+H2SO4;Ba(OH)2+Na2SO4D.CaCO3+HCl; Na2CO3+H2SO45.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B.1 mol SiO2中含有1 mol O2C.1.5 mol SiO2中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D.1 mol SiO2的质量是60 g·mol-16.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不需要的实验操作是()A.过滤B.溶解C.蒸发D.称量7.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分别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A.碳酸钠多B.碳酸氢钠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8.关于铁的氧化物①FeO、②Fe2O3、③Fe3O4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不溶于水C.铁元素化合价都相同D.都能与水反应9.下列各组溶液混合时,相互滴加的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仍相同的是()A.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氢钡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C.偏铝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D.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溶液10.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Ca(ClO)2+2HCl===CaCl2+2HClOC.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D.3Cl2+6KOH(浓)5KCl+KClO3+3H2O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13.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2+SO2+2H2O===H2SO4+2HI2FeCl2+Cl2===2FeCl32FeCl3+2HI===2FeCl2+2HCl+I2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14.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X2+2W2+===2X-+2W3+;Z2+2X-===2Z-+X2;2W3++2Y -===2W2++Y2。
苏教版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I)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上写好姓名、班别、学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C1: 35.5 S: 32 A1: 27Na: 23 Ca: 40 Fe: 56 Mg: 24 Mn: 55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b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b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A.H2B. HC1C. Cl,D. NH33.已知:MnO2+4HCl(i^)=Cl2t+MnCl2+2H2O,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HC1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所得Cb ()A.无法比较B.①比②多C. 一样多D.②比①多4. 1 1P+15C U S04+24H20=5C U3P+6H3P04+15H2S04反应中,被氧化的P原子与被还原的P原子个数比是()A. 6:5B. 5:6C. 11:5D. 11:65.不同卤原子之间可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卤素互化物,其通式为XYn (n=l, 3, 5, 7)=这种卤素互化物绝大多数不稳定,易发生水解反应。
某BrFn和水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 3 : 5,生成漠酸、氢氟酸、漠单质和氧气,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卤素互化物的分子式为BrF3B.此卤素互化物的分子式为BrFsC.氧化剂BrFn与还原剂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 5D. 氧化剂BrFn 与还原剂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6. 在SiO 2> CaCO 3和CuO 的混合物中,除去CaCC>3和CuO 粉末以获得较纯净的SiO 2,所用的试剂是 ()A.盐酸B.稀硫酸C. NaOH 溶液D.氢氟酸 7. 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的空气质量报告, 10. 将足量的NO?和一定量的SO2混合气体通入氯化切中,产生的沉淀() A.不可能是亚硫酸朝B.一定是亚硫酸钥C. 一定是硫酸钥D.一定是亚硫酸力和硫酸钥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检测(四).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综合检测(四)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2012·北京五中高一期中)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同类氧化物。
下列物质中,也属于这类氧化物的是()A.SO3B.CaO C.NO2D.NO【解析】CO2、SO2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 A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使红糖转化为白糖B.臭氧用于自来水消毒C.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解析】活性炭使红糖转化为白糖,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为物理变化。
【答案】 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的尾气必须回收,净化处理,主要为了充分利用原料B.所谓“酸雨”中,主要含有硫的氧化物以及形成的硫酸及硫酸盐C.大气中大量的SO2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D.消除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析】A项,回收净化的主要原因是防止SO2污染。
【答案】 A4.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O2B.Cl2C.SO2D.NH3【解析】Cl2、SO2可被碱石灰吸收,NH3可被H2SO4吸收。
【答案】 A5.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解析】此题考查了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
NO2通入后和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其将亚铁盐氧化为铁盐,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A项错误;CO2和CaCl2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符合,B项正确;NH3通入后转化为氨水,其和Al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C项错误;SO2通入酸化的硝酸钡中,其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D项错误。
【答案】 B6.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解析】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水解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金刚石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浓H2SO4虽然有强氧化性,只有加热才能与Cu发生反应;SO2通入溴水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加热不可能生成Br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综合测评2(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以下运用不触及氧化恢复反响的是()A.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B.氯水的消毒C.海水中提纯Br2D.Na2O2作供氧剂【答案】 A2.某化学教员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响〞设计了如图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
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
先给钠预热,待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熄灭,生成少量白烟。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生成的少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钠着火熄灭发生惨白色火焰D.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石蕊溶液,判别氯气能否被碱液完全吸收C[钠着火时火焰呈黄色;Na与Cl2反响生成NaCl固体小颗粒出现白烟,NaOH溶液可与Cl2反响,常用于尾气吸收,Cl2可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3.某同窗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Ⅰ图:假定MnO2过量,那么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B.Ⅱ图: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C.Ⅲ图:发生了棕黄色的雾D.Ⅳ图:有色布条均褪色B[浓盐酸反响变为稀HCl时反响不再发作;C项,CuCl2为固体,不能构成雾,应构成烟;D项,枯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4.海水是一个庞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以下有关海水综合应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从海水中可以失掉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进程中只发作了化学变化C.海水中含有镁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失掉镁单质D.目前工业上直接由海水提取I2A[蒸发进程为物理变化;海水中的镁元素为化合态,失掉单质镁为化学变化;虽然海水中碘的总藏量很大,但由于其浓度很低,目前工业上并不直接由海水提取I2。
]5.以下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D[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物质的分类规范,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故A错误;氧化恢复反响与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分类规范不同,故B错误;钾盐与钠盐是依据盐中的阳离子停止分类的,碳酸盐是依据盐中阴离子停止分类的,故C错误。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检测(二).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综合检测(二)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2012·江苏启东中学期中)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食物长时间放置后变质腐败B.燃烧液化石油气为炒菜提供热量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解析】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吸附作用。
【答案】 C2.(2012·台州市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B.向新制的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C.如果将过量的二氧化锰与20 mL、12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06 molD.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水中含有HClO【解析】A项,MnO-4含金属Mn;B项,Cu(OH)2为蓝色沉淀;C项,当浓盐酸变稀时MnO2不能再氧化HCl,不能生成Cl2,生成Cl2的物质的量小于0.06 mol。
【答案】 D3.(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Na2O2和Na2O均为白色固体,与CO2反应均放出O2D.分别向Na2O2和Na2O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酚酞溶液现象相同【解析】A项,Na2CO3与NaOH不反应;C项,Na2O2为淡黄色,Na2O与CO2反应不放出O2;D项,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 B4.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而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许多单质,如Fe、Si等。
若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则它( ) A.被氧化B.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由高价态变为零价【解析】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高中化学 专题综合测评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第一册化学试题
专题综合测评(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对应的是( )选项分类标准分类结果A 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 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C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溶液和浊液D 根据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特点酸、碱、盐、氧化物等A[A.化学反应依据反应前后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化学反应根据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故B正确;C.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C正确;D.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故D正确。
]2.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①单质、③化合物B.②碱、⑤氧化物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C[因大圆圈表示纯净物,由图中②③④⑤包含关系可知②是化合物,①是单质。
氧化物和碱均含氧元素,所以⑤是含氧化合物;③和④哪个是氧化物哪个是碱难以确定。
] 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CuOC――→CO2→H2CO3→CaCO3→CO2,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高温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B .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 .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D .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B [碳和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综合测评(A)-含解析
综合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C.利用纳米铁粉的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氯气可做杀菌消毒剂答案:C解析:C项,用铁粉除去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是物理吸附作用。
2.《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述操作及现象可知,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为升华。
3.碘127是碘的稳定同位素,而碘131则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为人工放射性核素,该核素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27和碘131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127∶131B.碘127和碘131的核内中子数之比为127∶131C.碘127和碘131的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的比为1∶1D.碘127和碘131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的比为1∶1答案:D解析: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A项错误。
碘127和碘131的质量数之比为127∶131,中子数之比为(127-53)∶(131-53)=37∶39,B项错误。
碘127和碘131的核内质子数相等,而中子数不相等,C项错误。
4.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
现用25.00 mL 0.049 mol·L-1羟胺的酸性溶液与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50 mL 0.020 mol·L-1酸性KMnO4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FeSO4+KMnO4+H2SO4Fe2(SO4)3+K2SO4+MnSO4+H2O(未配平),则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苏教版化学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试卷一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苏教版化学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试卷一一、单选题(48分)1.(3分)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2.(3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③过量生石灰投入到少量饱和NH4HCO3溶液④Na2O2投入FeCl2溶液A.只有①B.只有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④3.(3分)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C2H4气体,另一个盛有N2和CO的混合气体。
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①分子数②密度③质量④质子数⑤原子数A.①④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②③4.(3分)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症5.(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稀硫酸中加入CuO:O2-+2H+H2OB.盐酸与碳酸钙反应:2H++CO32-CO2↑+H2OC.在Cu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Ba2++2OH-+Cu2++SO42-BaSO4↓+Cu(OH)2↓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Ag2++2Cl-AgCl2↓6.(3分)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2022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
[模块综合检测](总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以下反响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稀硫酸与锌粒反响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响C.浓硫酸与碳反响D.三氧化硫与水反响解析:A中氢元素表现出氧化性;B中硫元素表现出复原性;C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6→+4,表现出氧化性;D中未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答案:C2.以下关于硅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地壳中硅的含量稀少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C.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解析: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排名第二;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无天然游离态的硅;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答案:C3.以下列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不能到达相应目的的是()解析:观察K元素焰色火焰的颜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答案:B4.[双选题]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响:Ba2++H++OH-+SO2-4===BaSO4↓+H2OB.AlCl3溶液中参加足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FeBr2溶液跟足量Cl2反响:2Fe2++2Br-+Cl2===2Fe3++Br2+2Cl-D.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HCO-3+OH-===CO2-3+H2O解析:A中离子配比不正确,应为Ba2++2H++2OH-+SO2-4===BaSO4↓+2H2O;C 中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5.以下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Na +、Cu 2+、OH -B .Ba 2+、Na +、NO -3C .K +、Ca 2+、SO 2-3D .H +、Na +、HCO -3 解析:A 中可反响生成Cu(OH)2沉淀;C 中可生成难溶物CaSO 3;D 中H +与HCO -3反响生成H 2O 和CO 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检测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012 kg12C含有的12C原子数是N AB. 1 mol水中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C.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N A个分子D. 0.5N A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2.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3.可用于鉴别氯化钾、盐酸、氢氧化钾三种溶液的试剂是()A.紫色石蕊溶液B.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溶液D.淀粉碘化钾溶液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汞②浓氨水③氯化钠晶体④硝酸⑤干冰⑥蔗糖⑦硫酸A.①③④B.③④⑦C.②③④D.⑤⑥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小苏打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Ca2++OH-+HCO===CaCO3↓+H2O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4OH-===AlO+2H2OC.将氯气通入水中:Cl2+H2O===Cl-+ClO-+2H+D .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O===3Fe3++NO↑+2H2O6.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7.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B.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碱C.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的氯化铵不是盐D.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8.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B.同体积、同密度的乙烯和丙烯C.同温度、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D.同压强、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9.将40 mL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下20 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A. 2∶1B. 1∶3C. 3∶1D. 1∶110.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A. 14B. 15C. 16D. 17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11.某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B.C. Fe3+D. Mg2+12.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应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低铁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
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第一册化学试题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B[根据示意图可知铈的原子序数是58、质子数是58、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A、C、D正确;根据名称“铈”可判断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
]2.下列固体呈淡黄色的是( )A.Na2O B.Na2O2C.Fe2O3D.Fe(OH)3B[Na2O是白色固体; Na2O2是淡黄色固体; Fe2O3是红棕色的固体; Fe(OH)3是红褐色固体。
]3.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橱甲橱乙橱丙橱丁橱药品盐酸、硫酸CCl4、C2H5OH 红磷、硫铜、锌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C[化学药品一般根据物质的类别来保存,结合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解答。
盐酸、硫酸属于酸,A不选; CCl4、C2H5OH属于有机物, B不选;红磷、硫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与活性炭的类别相同,活性炭可以放在丙橱,C选;铜、锌属于金属单质,活性炭是非金属单质,不能放在丁橱,D不选。
]4.已知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Al粉后产生H2的溶液中:Na+、HCO-3、SO2-4、Cl—B.滴加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Na+、Fe2+、NO-3、Cl-C.酸性溶液中:Na+、K+、NO-3、CO2-3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H+、NH+4、SO2-4D[加入Al粉后产生H2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HCO-3在酸性溶液中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滴加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CO2-3不能大量共存;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H+、NH+4、SO2-4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教师用书备用)选题表难易题号知识点易中胶体的性质 1HNO3的性质 2 19 NH3的性质与收集 3非金属及氧化物的性质4,6,9,1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5离子方程式与离子的检验7,12 18实验安全8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3,16 氧化还原反应10 14物质的推断15,17综合实验20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含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C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胶体分散系在有光束通过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以上分散系中含尘埃的空气、墨水为胶体分散系。
故应选C。
2.(2012天水高一检测)在稀硝酸与铜的化学反应中,稀硝酸表现出的是( C )A.氧化性B.酸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酸性D.既没有氧化性,又没有酸性解析:稀硝酸在与Cu发生反应时,既生成Cu(NO3)2,又生成NO,故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
3.(2012年上海化学)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B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解析:装置①中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NH3和HCl,但在试管口附近两者又能结合生成NH4Cl;装置②中的漏斗放置过低,不能防止倒吸;装置④中的试管口应放一团干燥的棉花,防止与空气形成对流,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SiO2不与HNO3、H2SO4等所有酸反应B.CO2和SiO2的对应水化物都是酸,其酸性碳酸比硅酸弱C.CO2与SiO2均是酸酐,溶于水均得到相应的酸D.木炭、活性炭、硅藻土、硅胶都可作吸附剂解析: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A错;碳酸酸性比硅酸强,B错;SiO2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得硅酸,C错;D项正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500 mL,1 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5N AB.标准状况下,1 mol H2O与1 mol O2所占的体积相等C.17 g NH3含有的电子个数为10N AD.36 g H2O与32 g CH4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解析:A项,500 mL,1 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目应为N A,错误;B项,标准状况下,H2O不为气体,氧气为气体,无法比较二者的体积,错误;C项正确;36 g H2O所含氢原子数为4N A,32 g CH4所含的氢原子数为8N A,D项错误。
6.(2012广东茂名一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CO3、NaHCO3都是盐,都能与CaCl2溶液反应C.CO、NO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Al在浓盐酸中会被钝化,能用铝槽车储运浓盐酸解析: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A正确;Na2CO3、NaHCO3都是盐,但NaHCO3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B错误;CO、NO都是大气污染气体,但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它与氧气反应生成NO2,C错误;铝与浓盐酸反应不会被钝化,不能用铝槽车储运,D错误。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2OH-Cu(OH)2↓B.澄清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2OH-CaCO3↓+C+2H2O解析:A项,还发生了S与Ba2+的反应,错误;B项正确;C项,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错误;D项错误,应为Ca2++HC+OH-CaCO3↓+H2O。
故应选B。
8.(2012南昌高一检测)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B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别人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D.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解析:A项,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不能用水灭火,应用沙土,错误;B项,加热液体,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可能会造成危险,正确;C项,浓硫酸沾到皮肤上,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氢氧化钠是强碱,也会腐蚀皮肤,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错误;D 项,硫酸是强酸,具有腐蚀性,造成水体的污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错误。
9.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品红溶液褪色C.溴水橙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解析: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使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故A错误。
10.工业上制取ClO2的化学反应: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Na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SO2在反应中被氧化C.H2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2 mol电子解析: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NaClO3作氧化剂,反应中得电子;SO2作还原剂,反应中失电子,被氧化,B正确。
1 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
H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11.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已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B.盐酸、氨气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D.石灰水、二氧化硫解析:由图示,试管①内装有96 ℃的水,只要试管内压强略微减小,水就会沸腾。
则液体A应能吸收气体B。
C项不合题意。
12.(2012北京东城区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标签破损,如图。
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预测和验证,其中错误的是(包括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 B )选项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A Na2SO4稀盐酸、氯化钡溶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Na2SO4溶液B Na2CO3稀盐酸、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澄清的石灰水C Na2SO3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品红溶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原溶液是Na2SO3溶液D Na2SiO3过量稀盐酸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 3溶液解析:B项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也不一定是Na2CO3溶液,也可能是Na2SO3溶液,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2012淮安高一检测)将4.6 g Na和2.7 g Al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反应中消耗的水的质量是加入的Al的质量的2倍C.所得溶液中Na+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解析:发生的反应有:①2Na+2H2O2NaOH+H2↑,生成NaOH的物质的量为0.2 mol,H2 0.1 mol;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 2.7 g Al只能与0.1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剩余0.1 mol NaOH,生成0.1 mol NaAlO2、0.15 mol H2。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NaOH与NaAlO2,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中消耗水的质量为:18 g·mol-1×(0.2 mol+0.1 mol)=5.4 g,是加入的Al的质量的2倍;溶液中没有Al3+,C项错误;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0.1 mol+0.15 mol)=5.6 L,D项错误。
14.(2012山东潍坊一模)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②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A )A.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B.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C.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D.方法③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解析:①会产生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不利于环保;②不会产生污染性气体,环保可行;③也产生污染性气体。
综合上述结合选项可知A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8分)15.(8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A B C(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C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再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且B和C易在空气中形成光化学烟雾。
则A为,C为,(填写化学式)实验室用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共热制取A,写出此化学方程式: 。
解析:从题给图示中可知: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且化合价逐渐升高(连续氧化)。
(1)中,黄色单质固体为S,则B为SO2,C为SO3。
(2)中,由A为活泼金属,C为淡黄色固体,可确定A为Na,B为Na2O,C为Na2O2。
(3)中,由题目中信息可知:A为NH3,B为NO,C为NO2,然后依照题目要求完成作答即可。
答案:(1)2SO2+O22SO3(2)过氧化钠2Na2O2+2CO22Na2CO3+O2(2分)(3)NH3NO22NH 4Cl+Ca(OH)2CaCl2+2NH3↑+2H2O(2分)(其余各1分)16.(12分)有一种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所含杂质不溶于水和酸。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一小块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