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课题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语言大师吕湘先生曾经谈到这样一种情况,少数读写能力强的学生无一不是“课外阅读”的有心人,他们谈学习经验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吕叔湘先生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深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

但是,我校低年级小朋友目前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课题组对本校低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现象:在看电视、玩游戏与看书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前者。而在学生最爱读的课外读物中,排名前两位的竟然是长篇漫画和幽默故事。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支持力度不大,多数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至于课外书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即使让孩子读课外书,也不知道选什么书,只读一些与作文有关的书,比如:日记起步,优秀作文等等,这说明学生缺乏

课外阅读的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谈不上有意识地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引导低年级学生积极地,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结合本校开展的“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了“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力求以班级为单位营造书香班级,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使低年级学生乐读;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会读;推荐相关读物,使他们多读。从而较大程度地改变目前班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通过本课题热烈讨论,本次课题的研究有以下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创设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论

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语言,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因而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阅读基础与需要出发,选择与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3、儿童阅读心理

从言语的角度来说,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意思变成读者思想。而要完成或提升这个复杂的过渡,需要丰富的阅读实践。因而,大量的阅读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言语的发展。

二、实施方案

(一)优化环境,萌动学生内需。

营造一个书香浓浓的读书环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儿童阅读专家崔利斯曾这样说:“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如果我们能将这个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室布置上,让学生每天都浸润在书香之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萌生读书的内在需求。

1、张贴读书名言。发动孩子到课外去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成条幅挂在教室里,每周更换一句,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

2、开辟文化长廊。在教室一侧的墙壁上开辟出一条文化长廊,可以用来张贴新书的海报,书中人物的画片,或者是一张小小的书签也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读书需要。

3、设立图书角。在班级里设置一个图书角,漂亮的书柜里放上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经过教师筛选的最好看的书,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给图书角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例如:“漫步书林”、“书海

拾贝”等充满诗意的名字。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班级里有了这么一个可供随时借阅精彩图书的角落,就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二)推荐读物,引发情感体验。

1、推荐的依据。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语)。孩子的年龄特点是给孩子选择读物的依据。低年级儿童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若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能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夏家发教授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倾

向归纳为13项,为我们给孩子选择读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推荐的方式。

(1)制作书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本班学生的读书资源为学生列出一学期要读的书目,制作成书卡,在新学期的开始作为礼物送给学生。推荐的读物既有名著经典,又有流行时尚。“名著经典”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引发孩子一生的文化向往,“流行时尚”带给孩子的则是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等。其次,做到教师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推荐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设置悬念。如果孩子们对教师推荐的书,仅仅是喜欢、想看,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发孩子们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在专门的阅读课上,捧起要推荐的书本有声有色地为孩子们朗读其中的一段,然后,在精彩之处戛然而止,把学生的那颗心吊得高高的,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念头;又或者为新书制作一张海报,贴在教室的“文化长廊”里,让孩子每天仰着头看,看一次,心里就想一次,以致于越看越喜欢,最后到达非读不可的地步。

(3)因势利导。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老师还得见机行事抓住机会,及时推荐。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推荐《尾巴的功能》一书;杨立伟首飞成功,中国人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就向学生推荐《宇宙的奥秘》等有关太空方面的文章和书籍。

(三)加强指导,诱导自主融入。

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对读书的浓厚兴趣,教师还要对孩子加强阅读的指导,以提高其有效性。

1、习惯的养成。低段的孩子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低下、贪玩好动。班级中除了几个特别爱看书的小书虫,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需要”还需老师的循循善导,适时“加温”。光靠每周的一两节阅读课是不够的,要把“看书”作为每天的家庭作业来布置,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养成如下良好的行为习惯:

(1)自觉看书,保证时间。每天能自觉看书30分钟。自觉看书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爱看书的标志。自觉的孩子不用家长提醒,捧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