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aa29bc83d049649b6658f0.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泥 B.水玻璃C.氨水 D.液氯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 A.消毒 B.漂白 C.保温 D.吸收紫外线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 B.HNO3 C.AgI D.HClO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③④ D.②③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①④⑤C.②③④ D.③④⑤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苛性钠溶液 B.用水湿润C.加少量稀盐酸 D.加热干燥使用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 A.食盐水 B.氯酸钾溶液C.新制氯水 D.液态氯化氢9.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
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10.很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溶液,③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附答案)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36adfb9d528ea80c77931.png)
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Cl 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断该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A.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3.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LiHCO3受热能分解B.Li可以与N2化合生成LiN3C.Li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D.Li在氧气中燃烧产物Li2O中含有离子键4.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2Y-的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
A.XY2B.X2Y3C.X3Y2D.X2Y5.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ClB.碱性强弱:Be(OH)2<LiOH<KOH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NO3D.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为:Cl、S、P、Si6.X和Y是短周期元素,X2-与Y+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和Y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B.X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C.X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D.X和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总和可能为117.据报道,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出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
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3周期IA族B.第4周期IA族C.第5周期IA族D.第3周期IIA族8.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B.在常温下Cs与水反应会发生爆炸C.金属钾具有强还原性,K+具有强氧化性D.碱金属单质可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467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2.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高一化学的每个章节都应该有相应的测试。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先做试题再看答案,才是真正的检测。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B.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送大量信息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2、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3、室温下,下列物质不与晶体硅反应的是 ( )A.F2B.HFC.KOH溶液D.Cl24、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硅常温时可以和强碱反应C.硅酸是挥发性酸。
D.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B.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C.二氧化硅与苛性钠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D.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的总反应:CO2+OH-=HCO3-6、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和铝的单质都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放出耀眼的光芒B.铝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C.镁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跟二氧化碳反应,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7、若将铝粉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能放出氢气,且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Ba2+、Cl-、NO3-B.NH4+、CO3-、NO3-、Na+C.NO3-、K+、[Al(OH)4]-、OH-D.Na+、Ba2+、Mg2+、HCO3-8、两分铝屑,一份与过量HCl反应,另一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H2体积比为1:2,则两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A.1:1B.1:2C.1:3D.2:19、取四等份铝,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mol/L氨水B.4mol/L HNO3C.8mol/L NaOHD.18mol/L H2SO410、属于铝热反应的是 ( )A.Al+HClB.Al+H2SO4C.Al+MgOD.Al+WO311、镁、铝、铁三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8L,由此可判断混合物中必定含有 ( )A.FeB.MgC.AlD.无法判断12、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慢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并加以控制。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9933580912a21615792966.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碳酸(H2CO3)和硅酸(H2Si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者均为弱酸B.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 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D.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的浓硫酸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A.若②为浓盐酸;产生大量气体产生;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B.若②为铜片;有气泡产生,底部生成灰白色固体;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C.若②为蓝色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D.若②为蔗糖;白色固体变为黑色海绵状,有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氧化性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 60 mLB. 45 mLC. 30 mLD. 15 mL4.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烧瓶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假设溶液充满整个烧瓶,且溶质不扩散),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 1∶0.45B. 1∶1C. 1∶0.29D. 4.5∶2.95.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A. HCl和CO2B. NH3和CH4C. SO2和COD. NO2和NO6.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试剂的选用错误的是()A.甲试管内溶液变为蓝色B.乙试管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棉花上喷入的溶液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D.棉花上喷入的溶液可能为饱和碳酸钠溶液7.把少量的二氧化氮气体通入过量的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 O2B. NO2C. NO2和O2D. CO2和NO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B.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都能反应生成沉淀C.三氧化硫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然后再变为无色D.硫粉在过量的纯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10.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H2、CO具有还原性,故浓硫酸不能干燥SO2、H2、CO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D.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11.下列有关氯气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无色气体B.有刺激性气味C.能溶于水D.是黄绿色气体12.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C.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13.在四川抗震救灾中,芦山县一存放漂白粉的仓库因漏雨而引发爆炸,冒出大量有毒的浓烟,周围的居民被迅速疏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07059ec281e53a5802ffdf.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1 / 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将SO 2和少量NO 2混合气体通入足量BaCl 2溶液中,其结果是( ) A .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白色沉淀BaSO 3析出 B .生成BaSO 4和BaSO 3两种沉淀C .有BaSO 4白色沉淀析出,还有无色气体从溶液中逸出,遇空气变红棕色D .生成BaSO 3沉淀,NO 2与水反应转化为NO 从溶液中逸出 2.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华为P30 pro ”手机中麒麟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该诗句表明玉的硬度很大C .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D .Al(OH)3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作胃酸中和剂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二氧化硅D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事实描述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SO 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SO 2+H 2O+Ca 2++2ClO -=CaSO 3↓+2HClOB .少量Cl 2通入到FeBr 2溶液中:Cl 2+2Br -=2Cl -+Br 2C .往KHCO 3溶液中加少量Ba (OH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 2++2OH -+2HCO 3-=BaCO 3↓+CO 32-+2H 2OD .用氨水和饱和FeCI 3溶液制备胶体:3NH 3ˑH 2O+Fe 3+=Fe(OH)3(胶体)+3NH 4+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生活用品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A .保鲜膜、橡胶手套、棉布围裙,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 B .羽绒被、羊毛衫、羊皮袄,其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 C .玻璃纸、乙醇、葡萄糖均可由纤维素得到 D .漂白液、漂粉精均可用于游泳池以及环境的消毒6.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参与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 2B .FeCl 2C .MgCl 2D .FeCl 37.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 −1NaOH 溶液:Na +、K +、23CO -、2AlO -B.0.1 mol·L−1FeCl2溶液:K+、Mg2+、24SO-、4MnO-C.0.1 mol·L−1K2CO3溶液:Na+、Ba2+、Cl−、OH−D.0.1 mol·L−1H2SO4溶液:K+、4NH+、3NO-、3HSO-8.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Ag+可以大量共存B.向该溶液中通入CO2,不发生化学反应C.该溶液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有效成分是NaClD.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该溶液9.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三份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三份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1206cd84254b35eefd343d.png)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陶瓷②水泥③玻璃④漂白粉⑤胆矾⑥氯水⑦液氯A.①③⑤B.②④⑥C.⑤⑦D.⑥⑦2.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硫B.氟氯代烃C.二氧化碳D.甲烷3.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2、SiO2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酐B.CO2和SiO2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两性氧化物D.CO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组成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5.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苹果块会干瘪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试纸变红6.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KMnO4酸性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②③④7.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加工和使用陶瓷,如图所示是清代民窑陶瓷产品。
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B.陶瓷是金属产品C.陶瓷中不含金属元素D.陶瓷属于合金材料8.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B.氯气制漂白粉时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9.下图中三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物质,他们描述的物质是()A.HCl B.SO2C.CO2D.Cl2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活性炭、SO 2、Na 2O 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B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C .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D .将C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 2则有沉淀生成11.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与用KClO 3制取O 2的装置相同B .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 .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 .所用的铵盐不是NH 4NO 3,是因为NH 4NO 3受热易爆炸12.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①硫酸 ②氯水 ③硝酸锌 ④氯化铜A .②B .③C .②③D .①④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6分)13.(8分)非金属单质A 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 ,已知D 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 ――→O 2B ――→O 2C ――→H 2O D(1)若A 在常温下为固体,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解析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单元测试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解析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单元测试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f2f81e2b160b4e777fcf04.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单元测试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关于地壳中含量占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不活泼B.可溶于水且显酸性C.熔沸点较低,物理性质与CO2相似D.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答案】A【解析】该化合物为SiO2,SiO2不溶于水、熔沸点很高,与氢氟酸反应。
2.纯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可用作木材防火剂B.步骤Ⅱ的反应是Na2SiO3+H2SO4===H2SiO3↓+Na2SO4C.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CO2来代替D.步骤Ⅲ若在实验室完成,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答案】D【解析】X为硅酸钠溶液,可用作木材防火剂,A正确;步骤Ⅱ的反应是Na2SiO3+H2SO4===H2SiO3↓+Na2SO4,B正确;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故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CO2来代替,C正确;步骤Ⅲ为硅酸固体的灼烧,若在实验室完成,一般在坩埚中进行,D错误。
3.下列关于硅酸盐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可以表示为Na2O·CaO·6SiO2,说明玻璃为纯净物B.陶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产品C.制玻璃、水泥时都用到了石灰石和黏土D.制玻璃的过程中发生了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说明酸性:H2SiO3>H2CO3【答案】B【解析】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可以表示为Na2O·CaO·6SiO2,还含有其他杂质,因此玻璃属于混合物,A错误;陶瓷、玻璃、水泥都属于传统的硅酸盐产品,B正确;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黏土和辅助原料,C错误;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利用的是难挥发性酸制备易挥发性酸原理,事实上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的酸性,在溶液中碳酸可以制备硅酸,D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2af1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1.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是指高中化学第一册的第四章的测试题及对应的正确答案。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关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定义、物质的组成及其性质、物质的变化以及物质间关系等,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测试题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考查学生对于本章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如:1. 将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A. 水,氧气 B. 水,空气 C. 醋酸,空气 D. 空气,水答案: A2. 下列物质的共同特征是() A. 可被看见 B. 可被感觉 C. 有质量 D. 有体积答案:C、D3.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融化 B. 水蒸发 C. 破裂的苹果 D. 车轮旋转答案:A、B4. 物质的量定义是指用()来衡量物质的量。
A. 体积 B. 质量 C. 温度 D. 长度答案:B5. 下列物质分子中,构成原子最多的是() A. NH3B. H2OC. O2D. NaCl答案:D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水 B. 空气 C. 糖 D. 石油答案:C7. 下列物质变化中,不属于物质变化的是() A. 烧纸 B. 水蒸气化 C. 生锈 D. 冰融化答案:A8. 对下列物质进行实验室检验,发现气体放射出红光,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是该气体的是() A. 水B. 空气C. 氧气 D. 氢气答案:D9.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水 B. 空气 C. 糖 D. 石油答案:C10. 下列物质变化中,可以视为化学变化的是()A. 水融化B. 水蒸发C. 破裂的苹果D. 车轮旋转答案:A、B以上是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的详细说明,这些测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第四章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考察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基本内容上是否有了一定的熟练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0b35f8aa00b52acec7ca01.png)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和漂白粉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再褪色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2.对于反应2SO2+O22S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反应方程式中“鸠瘛北硎驹谙嗤条件下,反应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C. 1 mol O2与2 mol SO2混合反应,可生成2 mol SO3D.在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3.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OH-,没有H+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5.在一定条件下,将70 mL硫化氢气体和90 mL氧气混合,点燃并使其反应,再恢复到原来的条件,则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A. 70 mLB. 60 mLC. 50 mLD. 55 mL6.下列关于硅酸盐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见的硅酸盐材料有玻璃、水泥、陶瓷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D.硅酸盐水泥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7.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B.液氯与氯水均有酸性C.液氯较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8.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A.二氧化硅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二氧化硅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C.二氧化硅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9.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10.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属于()A.盐B.酸C.电解质D.混合物11.下列关于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氨气极易溶于水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液氨和氨水是同一物质12.(双选)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检验产物”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最新(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解析及答案-共18页)
![最新(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解析及答案-共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57eabd80eb6294dd886cb1.png)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质量检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5·新题调研)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全部【解析】浓H2SO4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碳化变黑,③错误。
【答案】 C2.(2015·安庆高一检测)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二氧化硫氧化,A正确;NO和N2O 反应不可能生成NO2,因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该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B错误,C正确;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也可能是HClO的漂白作用,D正确。
【答案】 B3.(2015·衡阳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B.二氧化碳和C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二氧化硅和烧碱溶液反应,使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D.在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解析】硫燃烧的产物是SO2,不是SO3,A错误;CO2与CaCl2不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酸性比盐酸弱,B错误;SiO2与NaOH溶液反应为SiO2+2NaOH===Na2SiO3+H2O,消耗OH-而使碱性减弱,C正确;常温下,浓硫酸与铜不反应,但不是钝化的原因,D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详细解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详细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57e9811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3.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详细解答(90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54 分)1.(2021 重·庆理综,6)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2021 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议题。
以下反响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是( )A .用纯碱制玻璃B .用煤炭作燃料C.用铁矿石炼铁D.用氨制碳酸铵2.(2021 重·庆理综·9)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SO2 具有复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Na 的金属活动性比Mg 强,故可用Na 与MgCl 2 溶液反响制MgC.浓硝酸中的HNO 3 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Fe 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响的产物中的Fe也显+3 价3.(XXXX一中2021-2021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以下物质能在自然环境中稳定存在的是( )A .氯化钠B .氯气C.金属钠D.过氧化钠4.以下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蔗糖中参加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D.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对空气中氮的固定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SiO2 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不能作为构造材料C.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材料D.C60 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6.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 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 +、Na+、HCO --3 、NO3+-2-、SO4 、Cl 、ClOB.Na-C.H +、Mg 2+、SO2--4 、NO3D.Ag +、K +-+、NO3 、Na【答案】 B7.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度硅常用以下反响来实现:300℃(1)Si(粗)+3HCl=====950℃SiHCl 3+H2,(2)SiHCl 3+H2=====Si+3HCl 。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0626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a.png)
第四章测评(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稀土元素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C.同位素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广泛应用,如 12H 、13H 可用于制造氢弹 D.碱金属熔点都比较低,导热性都很好,如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A 错误;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的稀土金属,就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所以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B 正确;同位素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广泛应用,如 12H 、13H 可用于制造氢弹,14C 可用于探测文物的年代,C 正确;碱金属元素金属性强,原子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小,因此物质的熔点都比较低,导热性都很好,如液态钠导热性强,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D 正确。
2.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2017年,中国公布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
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 118294Og,中文名称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8B.中子数为176C.核外电子数为118D.质量数为412,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根据 118294Og 知,该元素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4、中子数为176(294-118),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11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B.N 2和Cl 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在O 2、CO 2和金刚石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均由分子构成D.KOH 和MgCl 2都是离子化合物,均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I,则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A 项错误;N 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另一个N 原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l 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与另一个Cl 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项正确;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 项错误;KOH 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MgCl 2中只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 项错误。
(完整word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59bdd2453610661fd9f47d.png)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1相关反应2.1二. 氯 1. CI 2性质2. 新制氯水成分3. 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4•漂白粉① 制法:2CI 2 + 2Ca(0H) 2 = CaCl 2 + Ca(CIO) 2 + 2H 2O ② 有效成分:Ca(CIO) 2成分:CaCI 2和Ca(CIO) 2MnO 2 + 4HCI(浓)△ MnCI 2 + CI 2f +2H0分子: 出0 HCIO CI 2 久置氯水成分 分子:出0离子: H +Cl - CIO - OH 离子: H + Cl -OH -制取原理: 气体成分:CI 2 ( HCI 、H 2O )③漂白原理:Ca(CIO) 2 + CO2 + H2O = CaCO3J+ 2HCIO (在溶液中) 漂白慢Ca(CIO) 2 + 2HCI = CaCI 2 + 2HCIO 漂白快④久置失效发生的反应:Ca(CIO) 2 + CO2 + H2O = CaCO 3 + 2HCIO 光照2HCI。
或加热2HCI + O 2 f5. 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6. 置换反应CI2 + 2NaBr = Br 2+ 2NaCI Br2 + 2KI = I 2 + 2KBr 二氧化性CI2 > Br2 > I27. I2遇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氧化剂__> I2三.氮1. 氮的氧化物NO :无色气体、有毒(同CO)、难溶与水NO2:红棕色气体、有毒、与水反应反应:2NO + O2 = 2NO2 3NO2 + 2H2O = 2HNO 3 + NO 2. 有关NO与O2或NO2与。
2混合通入水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时用的方程式4NO2 + O2 + 2H2O = 4HNO 3 4NO + 3。
2 + 2H2O = 4HNO 33. 硝酸4. 氨(NH3)5 •实验室制取干燥NH3的方法:制取原理:2NH4CI +Ca(OH ) 2 △ 2NH3 仔CaCl2 + 2H2O 气体成分:NH3 ( H2O )除水用试剂: 碱石灰(不用浓H2SO4、CaCl2原因是:2NH3 + H2SO4 = (NH4)2SO4 ; CaCl2 + 8NH3 = CaCl2 8NH3 )6.受热易分解NH3 H2O △ NH3I+ H2O NH4HCO3 △ NH3T+ CO2 仔H2O7 •氨水中的微粒分子:出0 NH3H2O NH3 离子:NH4+ H+ OH-四.硫1. S02的性质3. H2S4. 实验室制取H2S、HBr、HI不能用H2SO4(浓)原因:H2S + H2SO4(浓)=S J + S0+ 2H2O2HBr + H 2SO4(浓)=Br2 + SO2 + 2H2O 2HI + H 2SO4(浓)=丨2 + SO2 + 2出0应该用:H2SO4 ( 1:1体积比)或浓H3PO4 (它们氧化性弱,不会氧化H2S、HBr、HI)5. 浓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油状液体、常用浓H2SO4 为:98.3%、1.84g/cm3、C=18.4 mol/L 沸点338 C、难挥发物理性质6•浓24①现象:白色蔗糖 T 黑色T 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C + 2H 2SO 4(浓) CO 2I + 2SO 2T +^H 2O (膨胀)SO 2 + H 2O = H 2SO 3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 7.漂白化学漂白: ①永久漂白:Na 2O 2 HClO O 3 T 强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 ②暂时漂白:SO 2T化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非氧化还原反应、可逆物理吸附:活性炭8 C 与浓H 2SO 4反应产物的鉴别:注意:H 2O 29.用 3 2T 22②原理:C 12H 22O 11 浓硫酸 12C + 11H 2OH 2SO 4 + nH 2O = H 2SO 4 nH 2O (放热)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练习题)1、 能贮存在有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里的试剂是()A 、HF 溶液B 、KOH 溶液C 、盐酸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B 、 硅是常温下化学性质的半导体材料C 、 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属于的固定D 、 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3、 下列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 、 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 、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 、 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 4、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浓硫酸的脱水性属于物理性质,相应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 、 是一种干燥剂,能干燥氨气、氢气等多种气体C 、 在常温下能够和铁、铝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D 、 CuSO 4 • 5H 2O 晶体投入到浓硫酸中,固体颜色由蓝变白 5、 CO 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 、氯化钙溶液B 、石灰水C 、饱和碳酸钠溶液 6、 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 、HCl 、CO 2、NH 3B 、CO 、H 2、NH 3C 、O 2、SO 2、NOD 、H 2、HCl 、N 2 7、 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氯水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 +1价和-1价B 、 氯水放置数天后 PH 将变大C 、 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 、 氯水经光照后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氯气8生石灰中往往含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等杂质,要检验是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选用(A 、水B 、盐酸C 、硫酸D 、烧碱溶液9、能够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溶液是()A 、澄清石灰水B 、氯化钡溶液C 、紫色石蕊试液D 、品红溶液 10、在下列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酸性的是()A 、FeO+ 浓 HNO 3B 、C+ 浓 HNO 3C 、Fe 2O 3+浓 HNO 311、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下列仪器和药品:①洗气瓶、②干燥管、③固体生石灰、④苏 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第四章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 为某玻璃上精美的花纹图案,雕刻此图案所用的刻蚀液为()
A. HF溶液B、HCL溶液
C、H2SO4溶液
D、HNO3溶液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与Na2SiO3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
B、CL2和H2O反应:CL2+H2O===2H++CL-+CLO-
C、NO2通入水中:H2O+3NO2===2H++2NO3-+NO
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
5、下列操作不能
..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胶不能用作干燥剂
B.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
C.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7、有经验的阿姨在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洗有色衣服之前,都会将自来水在日光下暴晒
一段时间,目的是()
A. 使水中的杂质沉淀B、使水中的HCLO分解
C、起到杀菌作用
D、增加水中O2的含量
8、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
是()
A.NO B.NO2 C.NH3 D.SO2
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硅作用的是()
A.氢氧化钙B、苛性钠C、氧化钙D、水
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CuCl2
B. FeCl3
C. FeCl2
D. AlCl3
11.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先加稀H2SO4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加入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
13.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15.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
C.加少量稀盐酸D.加热干燥使用
16.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NO2的试管是()
17.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
A.硅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 C.石灰水D.漂白粉溶液
1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2SO4、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
是( )
A.AgNO3B.NaOH C.BaCl2D.Ba(OH)2
19.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A、N2
B、NO2
C、NH3
D、NO
20.将盛有12 ml 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2 ml
无色气体,该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
A、2 ml
B、4 ml
C、8 ml
D、10 ml
二.非选择题
21.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22、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1)在该反应中,如有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23.实验室用下述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下列实验。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洗气装置C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D是为了干燥Cl2,则C、D中应分别放入C_______;D________①NaOH溶液②饱和食盐水③AgNO3溶液④浓H2SO4
(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球,G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H是浸有NaBr溶液的棉花球,H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________。
(5)P处为尾气吸收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来制取氨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应选用下图甲中哪种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某同学用下图乙来收集,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集气瓶内是否充满氨的方法,一般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瓶内已充满氨。
25.(1)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下列硅酸盐:
CaAl2H6Si3O13(钙氟石)______________;Mg2SiO4(镁橄榄石)__________________。
(2)正长石的组成为KAlSi3O x,则x=__________;
26.现有A、B、C、D、E、F、G、H八种气体均为无机物,根据下列事实判断各是哪种气体。
(1)A、B、D、F四种气体是单质。
(2)把A和B混合,在光照下发生爆炸,生成气体C。
(3)A和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气体E。
(4)D和F在放电条件下可生成气体G。
(5)G与空气混合时,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气体H。
(6)E和C反应冒白烟。
(7)H溶于水生成一种强酸和气体G。
试写出各种气体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