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含煤地层与煤层

合集下载

矿井地质规程

矿井地质规程

矿井地质规程第一章总那么第1条矿井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根底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

为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第2条矿井地质是指从矿井根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3条矿井地质工作必须支持为生产效劳的方向,根据矿井不同地质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第4条矿井地质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重的原那么。

实见资料必须准确、完整;预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第5条矿井地质工作的根本任务:一、研究矿区〔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

二、进行矿井地质勘探、地质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三、计算和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

四、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第6条开展矿井地质科学研究,积极引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第二章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第7条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

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规定见表1。

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标准表1注:大、中型断层系指采区无法跨越的断层一、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评定:原那么上应以断层、褶皱和岩浆侵入等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其综合评定的标准是:地质构造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者为一类;地质构造对采区的合理划分有一定影响者为二类;地质构造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只能划分出局部正规采区者为三类;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而很难划分出正规采区者为四类。

二、煤层稳定性的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K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的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其参照指标见表2。

第三章_地质图、剖面图

第三章_地质图、剖面图
若沿等高线凸向标高增大为倾伏向斜 若沿等高线凸向标高减小为倾伏背斜
3.褶曲与断层区别
五、底板等高线图的应用
(一)了解煤层产状和地质构造
1.产状三要素:(走,倾,角)及其变化和规律(特点)
①等高线延展方向(走向)的变化情况反映了煤层沿走 向的α变化。 ②等高线的间距(疏,密)变化反映了煤层沿倾向的α 变化。 2.沿走向的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其分布情况。 3.根据图可以作出任何一种给定方向的剖面图,从而了解 煤层倾向赋存的情况和断层等构造,从上图可平巷通过断层。
(1)找出-60m水平煤层平巷在上、下盘煤层中位置 AB,CD
(2)设下平巷从下盘方向接近断层,有以下3方案: ①B、C两点连线BC即为断层面-60m走向线,故此 从B点开始,沿BC掘进石门2可达到上盘煤层C点。
②设断层面破碎掘进,维护巷道困难,先掘石门1.然后 沿煤层走向穿过断层面与上盘煤层的-60m等高线相交。 ③沿-60m水平按原方向穿过断层面,遇到上盘顶板后, 掘顶板石门与煤层相遇。
§3.2 地质剖面图
一、定义: 假想用垂直平面将大地切开,反映切开面上的煤,岩 层情况和地质构造的图件
二、本图应用:
1.了解剖面内的煤层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 如:煤,岩,厚,α,L层,剖面内地质构造分布。 2.沿剖面方向的地形起伏,变化情况。
3.可在此图上划分开采水平,确定巷道位置等。
4.布置钻孔,指导勘探。
伪倾角:除倾向线外,其他方向线与水平面夹角,称
为伪倾角,伪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
四、各类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在本图中表示方法: 1.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 层称为单斜构造。它往往是其他构造的一部分 2.单斜构造的煤层底板等高线特点: ①等高线平整,均匀,走向稳定,表现为等高线间距大 致相等,大致平行。

第三章含煤地层及煤层

第三章含煤地层及煤层

第三章含煤地层与煤层第一节含煤地层我省的聚煤时期有四期:一是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包括石炭世本溪组、早二叠世太原组、山西组及石盒子组下部地层);二是早中侏罗世淄博群的坊子组;三是古近纪的五图群和新近纪临朐群的山旺组;四是零星分布的第四纪泥炭层。

现对各时期含煤地层岩石特征和分布规律分述如下:一、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图3.1.1 山东省石炭系—三叠系露头分布及地层区划图(采用山东岩石地层)1.月门沟群;2.石盒子组;3.石千峰组;4.二马营组;5.重要断层;6.二级、三级地层分区界线;7.鲁西地层分区;8.济南—淄博地层小区;9.济宁—临沂地层小区;10.华北平原地层分区;11.鲁东地层分区我省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在沂沭断裂带以西普遍分布,沂沭断裂带中,仅有零星分布(如莒县)(图3.1.1),断裂带以东未见古生代地层发育。

在鲁西,无论是鲁中隆起区,还是鲁西南坳陷区、鲁西北坳陷区,石炭二叠系均广泛分布,只是后期由于受历次构造运动抬升,而剥蚀作用的强度不一,各地石炭二叠系的保留厚度有很大差别。

其中除淄博、章丘等煤田保留较全外,其它大部分煤田,石盒子组中、上部地层及石千峰群多被剥蚀,石盒子组以下含煤地层,一般都有所保留。

在鲁西北地区,在聊考及齐广断层的作用下,新生界喜山期盖层下陷幅度很大,石炭二叠系埋藏较深,剥蚀和保存的情况还不甚清楚,据胜利油田的钻孔资料分析,在凹陷的某些地区,可能有晚二叠世晚期的地层保留(图3.1.2)。

b)(一)石炭纪含煤地层-本溪组(Cy我省的石炭系与华北其它地区一样,缺失下石炭世地层,只发育上石炭世本溪组。

主要是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与泻湖、堡岛体系相交替的含煤沉积建造。

沉积厚度差别较大,一般总厚 8~60m。

在鲁西广泛分布,多被上覆地层所掩盖,仅有淄博、新汶等地有出露。

现叙述如下:主要由紫色、黄绿色泥岩、页岩为主,夹铝质页岩、铝土矿,底部常具不规则铁矿层,上部偶夹黄灰色砂岩,局部含薄煤层。

煤层气储量规范-第三章煤层气规范

煤层气储量规范-第三章煤层气规范

采收率参数可采用与国内外相同地质条件类比和数值模拟等其他方法
法取得。
3 术语和定义
3.3.3 经济可采储量 economic recoverable reserve
可采储量的一部分。是指在现行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下,通过理
论估算或类比的方法的可采出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控制的 和探明的两级。
3.3.4 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工程的基础上部署。其工程布置及密度应达到划分勘查区内不同参数类型的 地质块段的目的,并满足计算控制可采储量所需参数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4.3 排采井(组)
为取得产气量、气体成分、储层压力、产水量、水质及井间干扰试验为
主要目的的工程井(组)。排采井一般应在完成探井和参数井工程的基础上 部署,其工程布置及密度应满足计算探明可采储量所需参数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3 煤层气储量 coalbed methane reserve
3.3.1 地质储量 coalbed methane in place
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估算边界的煤层中、有现实 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预测的、控制的和探明的三
级。
3.3.2 可采储量 recoverable reserve 地质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现行法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采用 现有的技术,通过理论计算或类比的方法算得,从已知煤层中可采出 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控制的和探明的两级。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规范
国土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 2012年9月22日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规范
目 录
第一章 我国油气资源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状况 第二章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规范

煤层的伴生矿

煤层的伴生矿

中国煤层的伴生矿我国含煤地层和煤层中的共生、伴生矿产种类很多。

含煤地层中有高岭岩(土)、耐火粘土、铝土矿、膨润土、硅藻土、油页岩、石墨、硫铁矿、石膏、硬石膏、石英砂岩和煤成气等;煤层中除有煤层气(瓦斯)外,还有镓、锗、铀、钍、钒等微量元素和稀土金属元素;含煤地层的基底和盖层中有石灰岩、大理岩、岩盐、矿泉水和泥炭等。

共30多种,分布广泛,储量丰富。

有些矿种还是我国的优势资源。

高岭岩(土)在我国各主要聚煤期的含煤地层中几乎都有分布,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其中以石炭纪—二叠纪最重要,矿层多,厚度大,品位高,质量好。

代表性产地有山西大同、介休,山东新汶,河北唐山、易县,陕西蒲白和内蒙古准格尔等地的木节土;山西阳泉、河南焦作等地的软质粘土;安徽两淮、江西萍乡的焦宝石型高岭岩。

此外,在东北、新疆和广东茂名等地的煤矿区也发现有高岭岩矿床赋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含煤地层中高岭土已查明储量为16.73亿t,远景储量为55.29亿t,预测资源量为110.86亿t。

矿床规模一般在数千万吨以上,有的达几亿至几十亿吨,属中型至特大型矿床。

我国所有的耐火粘土几乎全部产于含煤地层之中,已发现的产地多达254处。

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贵州等省。

到1988年底,保有储量为20.13亿t。

其中,华北各煤田占86%。

膨润土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沿海各省(自治区),尤以吉林和广西的储量大、品质优、钠基膨润土所占比例大,是我国最重要的膨润土基地。

在全国31个大型膨润土矿床中,产于含煤地层中的有25个。

赋存于含煤地层中的探明储量为8.88亿t,其中钠基膨润土在5亿t以上。

硅藻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山东、浙江、云南、四川、湖南、海南、广东、西藏、福建、山西等地。

产出时代以晚第三纪为主,第四纪次之,多与褐煤共生。

我国硅藻土储量超过22亿t,探明储量2.7亿t,其中含煤地层中储量占70.5%。

我国的油页岩多数与煤层和粘土矿共生,主要成矿期也是历史上的成煤期,在全国主要含煤省(自治区)几乎都有分布。

第3章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第3章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第二节 矿井开采基本知识
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
普采工艺的主要特点是用采煤机落煤。采煤机 主要有刨煤机和滚筒采煤机2类。滚筒采煤机主要 有单滚筒和双滚筒2种。 (1) 落煤、装煤。普采工作面的落煤与装煤 由采煤机完成。
第二节 矿井开采基本知识
(2) 运煤。普采工作面运煤采用可弯曲刮板 输送机。推移输送机时,利用液压千斤顶将输送机 移到目的地,并使输送机平、直,符合要求。
第一节 矿井地质基本知识
(2) 陷落柱,是指煤系 地层下部可溶性岩石在地下 水溶蚀和重力作用下产生的 坍塌现象。由于坍塌呈圆形 或不甚规则的椭圆形柱状体, 所以称为“陷落柱”,如图。
岩溶陷落柱
第一节 矿井地质基本知识
陷落柱内有大小不等 的煤块、岩块和其他杂质 胶结在一起,不坚硬,有 的有积水、瓦斯等。在水 文地质复杂的矿井中,陷 落柱常是地下水的良好通 道。陷落柱顶板难于管理。
4.综合开拓
综合开拓是指借助于2种或2种以上井筒形式从 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煤层) 的开拓方式。
第二节 矿井开采基本知识
二、 采煤工艺
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及 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 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总称为采煤方法。 我国常见的采煤工艺有爆破采煤(简称炮采)、普 通机械化采煤(简称普采)、综合机械化采煤(简 称综采)、综采放顶煤等。
逆断层
平推断层
(3)平推断层,是指两盘沿断层面作水平方 向相对位移的断层,如图(平推断层)。
第一节 矿井地质基本知识
3.冲蚀、陷落柱和岩浆侵入
(1) 冲蚀,是指成煤后水流侵蚀了煤层、 顶板甚至底板,而过后又被砂石充填的现象,又 称冲刷带。有的还在煤层内形成包裹体,如图 (冲蚀和冲刷包裹体)。

含煤沉积体系

含煤沉积体系

二、煤 层
4、煤层厚度、煤层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4)煤层形态和煤厚变化的同沉积构造控制
②盆内次级隆起和拗陷所引起的煤厚变化
聚煤盆地内部往往发育次级隆起和拗陷,或次级同沉积褶皱,它们对煤层形 态和煤层厚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由于构造分异和沉积补偿之间的不同状 态,煤层的发育状况亦多种多样。
一般情况下,盆地内的次级隆起、同沉积背斜构成蓄水盆地内的浅水地带, 沼泽持续发育,出现厚煤层或聚结煤层带,煤层向拗陷部位分岔、尖灭,但也可 出现相反的情况,即盆地内的次级拗陷部位,湖沼相持续发育,而隆起部位冲积 相发育,并存在频繁的层序间断。
二、煤 层
4、煤层厚度、煤层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3)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的沉积控制 ①沉积体系和煤层厚度、形态变化特征
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障壁岛、碳酸盐台地等沉积体系等 各种成煤模式,可以确定沉积环境和煤层特征的关系。冲积扇体系是聚 煤盆地的边缘环境;河流体系可区分为曲流河、辫状河和网状河体系。 曲流河体系中,泥炭沼泽主要发育于堤后、河道间泛滥盆地和废弃河道 上;三角洲体系是由各种亚环境组成的复合体,泥炭沼泽发育于支流间 泛滥盆地、间湾和废弃的分流河道和叶体上;泻湖-障壁岛体系中,泥 炭沼泽发育于障壁后、潮汐三角洲、潮坪和泻湖填积的泥炭沼泽。
二、煤 层
单一煤层分岔为两个煤分层或独立的煤层;被很厚的非煤沉积体分 隔的两个煤层,也可合并而变成单一煤层。 煤层分岔可以表现为多种样式: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分岔是由于煤 层夹有沉积透镜体所致;如果存在若干非煤沉积透镜体,并且在区域内逐 渐分岔,可形成连续分枝型式(煤层的分岔也可以是从一个煤分层分离,
二、煤 层
4、煤层厚度、煤层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3)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的沉积控制 ②煤层分岔的主要类型

含煤地层

含煤地层
含煤地层
对比项目
太原组
山西组
煤显微组分组成特征
(镜质组又称凝为胶化组分)
特征:镜质体发育,平均大于80%,特别是基质镜质体发育,平均大于50%。惰质组小于15%
特征:镜质体小于80%,基质镜质体小于30%,惰质组大于20%
凝胶化指数GI

结构保存指数TPI
GI>4,反应煤化过程中凝胶化作用较彻底,TPI<1
GI<4,TPI>1,反应煤化过程中流动性差,高等植物结构组织保存较好
煤中的硫含量
一般>2%,并且以黄铁矿硫为主,反应成煤环境属还原—强还原沉积环境
一般<1%,属于弱氧化、弱还原成煤环境
煤层顶底板岩性
11号煤层之上底板岩性:含鲕砂岩—粉砂岩;顶板岩性:
10号煤之上顶板
8号煤之上基本顶(无伪顶、直接定)岩性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0庙沟灰岩
积沉模式
海侵体系域成煤:属于海平面上升、缓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侵过程中发育的煤层,该煤层一般出现在海侵体系域底部
高位体系域成煤:成煤沼泽多发育在海岸或湖泊水体被沉积物充填变浅部位,煤层属三角洲沉积的最终产物
煤灰成分
较低
较高
煤质程度

中国煤炭地质

中国煤炭地质

中国煤田地质(一)、含煤地层与煤层我国地史上的聚煤期有14个,其中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为主要聚煤期。

在这7个主要聚煤期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聚煤期更为重要,相应煤系地层中赋存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8%以上,煤层气资源占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99.5%以上。

1、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1)主要含煤地层分布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聚煤作用在我国北方形成海陆交互相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赋存在华北赋煤区,含煤面积80万km2,构成了我国最主要的煤层气聚气区,即华北聚气区。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的主体部分,地理分布范围西起贺兰山-六盘山,东临勃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到秦岭-大别山,包括了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南部、辽宁南部、甘肃东部、宁夏东部、陕西大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

在华北赋煤区内,还广泛发育了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并见零星上三叠统和第三系含煤地层分布。

晚二叠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在我国南方十分强烈,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龙门山-大雪山-哀牢山以东的华南赋煤区内,构成了我国华南煤层气聚气区。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系,地理分布范围包括西南、中南、华东和华南的12个省区。

华南赋煤区内除有以龙潭组为代表的上二叠统含煤地层外,还有上石炭统、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第三系等含煤地层分布。

下-中侏罗统下-中侏罗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北赋煤区,在华北赋煤区的分布也较为广泛。

西北赋煤区由塔里木地台、天山-兴蒙褶皱系西部天山段和秦祁昆仑褶皱带、祁连褶皱带、西秦岭褶皱带等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地理分布范围包括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贺兰山-六盘一线以西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全部或大部。

早-中侏罗世的聚煤作用在西北赋煤区广泛而强烈,所形成的煤炭资源在该区占绝对优势地位,并构成了我国西北煤层气聚气区的主体。

煤矿地质学第三章地层 古生物1-3B

煤矿地质学第三章地层  古生物1-3B

思 考 题
1、国际上地质系统及地质时代,各种地方性地层单位。 2、地质时代表。
3、古生界各系的名称、代号。
4、中生界各系的名称、代号。
5、地质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成煤期。
6、华北地区寒武系各组的名称。 7、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各组的名称。
在新元古代中、晚期,发生了蓟县运动,华北地区地块抬升,
缺失震旦系沉积。 气候为温暖(早期)--寒冷(末期),末期为历史上第一个冰 期。 生物界的特征是:植物界高级藻类的进一步繁育,出现了石煤 (藻类形成)。
三、古生代 从距今6亿年---2.3亿年,历时3.7亿年。 从古生代开始,地球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生物 方面,由于海生生物大量繁殖,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标准化石及其 组合来划分地层,在沉积方面,生物成岩作用更为普遍。 古生代包括六个纪:既∈、O、S D、C、P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一)寒武纪 早古生代第一个纪,主要特征是生物界的显著繁盛和化石的大 量保存,以三叶虫纲化石为重要。 华北寒武纪标准剖面位于山东济南—泰安一带,自下而上分别 是:
2、华北地区的二叠系
二叠纪华北地区已基本脱离海洋环境,早二叠初期全 区普遍出现成煤环境,到二叠纪中期,成煤在淮南、豫 西一带,晚期普遍出现红色沉积,为典型的干旱气候。
自下而上介绍太原西山标准剖面: 1)下二叠统山西组P11:底部—灰白色块状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北岔沟
砂岩),厚35米。向上黑色页岩、砂岩和可采煤层,为近海冲积平原上的泥、 沼环境。本组厚60米。 2)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2:底部—灰白色具交错层理中粒石英砂(骆 驼脖子砂岩)厚28米。下段:灰、灰绿色页岩、砂质页岩为主,夹有不规则煤 层,上段:黄绿灰绿色砂岩,夹杂色页岩,顶部含有铝土质泥岩(E层铝土), 本组厚59—193米。 3)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1:为一套紫红、黄绿等杂色砂岩、泥岩互层, 局部层位含有砾石和铝土层(B层铝土),厚321—524米。 4)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2:灰紫、黄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 岩互层,夹有淡水灰岩,未见化石。内陆盆地河湖相沉积。本组厚100—148米。 二叠系由下向上颜色变化:黑—绿—黄—红。

含煤地层[攻略]

含煤地层[攻略]

平朔矿区含煤地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厚69.35~105.85m,含煤6层,煤层平均厚度30m左右,含煤系数为30%,稳定可采煤层为4号和9号煤层,6号、8号、10号、11号和12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为本矿区主要含煤地层,连续沉积于本溪组地层之上,由K2砂岩(照片3-2-1)底至4号煤层顶板泥岩,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泥灰岩和4~6层煤组成。

其中4、9、11号煤为稳定可采煤层,6号煤为绝大部分可采的较为定煤层,8、10号煤为零星可采或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见图3-2-1)。

8号和9号煤层之间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局部发育中细粒砂岩,该砂岩呈灰色及浅灰色,为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或中粗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石英含量65~90%。

长石2~13%,岩屑8~22%,胶结物以硅泥质为主,孔隙式胶结,局部杂乱粒状胶结。

砂体厚度变化较大,有时以细砂岩构成8号煤层直接底板,主要为呈过度接触的中细粒砂岩,正粒序。

泥岩以9号和10号煤层之间的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发育较好,层位稳定,仅个别地段相变为粉砂岩,厚度2~4m。

11号煤层顶板泥灰岩(照片3-2-2),呈暗灰色,含大量生物碎屑,主要有瓣鳃、腕足、有孔虫等碎片,局部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大于50%,并含大量分散状黄铁矿颗粒,有时相变为钙质泥岩或泥岩,为本区标志层之一。

本组含煤4~6层(4、6、9、11),是本矿井主要可采煤层。

本组泥岩以6号煤层顶板泥岩发育较好,黑色,以含大量同生菱铁质结核,岩性细腻,俗称海相泥岩,含舌形贝化石,局部相变为粉砂岩,是本区良好岩性标志层。

太原组地层,最大厚度为108.47m,最小厚度为83.20m,平均96.48m。

总体来讲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厚(见图3-2-2)。

在6号煤顶板及4~6号煤间,本组产植物化石(据安太堡露天矿区扩界区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Pecopteris arborescens(小羽栉羊齿)S.oblongifoliam(椭圆楔叶)S.verticillatum(轮生楔叶)Sphenophyllum speciosum(美楔叶)Neuropteris ovate(卵脉羊齿)Calamites sp.(芦木)Stigomaria ficoides(脉根座)11号煤顶板产动物化石(据安太堡露天矿区扩界区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Aviculopecten alternatoplicatus(交褶燕海扇)Dictyoclosodus taiyuanfulnsis(太原网格长身贝)Lingulella sp.(小舌形贝)以及海百合茎,腹足类,苔藓虫化石。

含煤地层

含煤地层

二、地层单位霍西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发育完好,出露齐全。

自下而上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河子组。

其中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中石炭统本溪组和下二叠统下石河子组仅含薄煤线,一般不具可采价值。

(一)本溪组(C2b)本溪组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统之上,并以奥陶系侵蚀面为底。

顶界置于太原组K1砂岩(或相当层位岩层)之底。

厚3.39~43m,总的变化趋势是,北、中部厚,南部薄。

北部汾孝矿区、中部蒲县矿区最厚,一般20m左右,其次为灵石矿区和霍州矿区,厚15m左右,南部襄汾矿区最薄,厚约10m以下。

厚度变化大的原因主要是和奥陶系侵蚀面凹凸不平及沉积当时北低南高的地形有关。

本溪组下部为鸡窝状黄铁矿或灰、灰白色铝质岩、铝质泥岩;中上部为黑、灰色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夹薄煤及1~2层灰岩。

底部黄铁矿在全区均有分布,局部地区厚度较大,有时呈结核状,星散状分布,南部襄汾矿区发育较差。

铝质岩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南部襄汾矿区常为铝质泥岩。

本组中上部有1~2层石灰岩,分布不稳定。

煤层多为煤线,其发育程度与石灰岩发育呈正相关相拟合,南部襄汾矿区灰岩不发育,煤层也相应尖灭。

本组动、植化石丰富。

(二)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顶界置于山西组底部的K7砂岩(或相当层位岩层)之底,厚50-120m,一般在90m左右。

总的变化趋势是北、中部厚,南部薄。

南部襄汾矿区在53米左右。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由老至新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段:第一段:自K1砂岩至K2灰岩之底。

底部为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K1),下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夹不稳定薄煤层石灰岩,中上部为下煤组9、10、11号煤层。

灰岩层一般为一层,往南泥质含量增高,多为一层泥质灰岩或泥灰岩,最南部襄汾矿区缺失灰岩沉积,主要由于南部中条古隆起的影响所致。

本段所含下煤组为霍西煤田主要可采煤区,全区稳定,其中以10、11号煤层为主。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纲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纲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正文编制提纲一、目录编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第二节煤矿概况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第二章地质构造第一节地层和含煤地层第二节地质构造第三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第三章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第二节煤种及煤质变化第三节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第四节煤层稳定程度划分第四章瓦斯地质第一节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第二节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第三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第四节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第五节矿井瓦斯类型划分第五章水文地质第一节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及特征第二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第三节矿井涌水量第四节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第五节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第六章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第一节煤层顶底板特征第二节地层产状要素第三节特殊地质因素第四节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类型划分第七章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结果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素综述第二节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第八章煤矿地质工作建议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件名称附件目录顺序号附件名称附表目录比例尺页码顺序号附表名称页码二、编制提纲(一)正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简要叙述现在矿权人名称、矿山名称及其变化过程。

矿井所在行政区划,经济属性,行业管理隶属关系,矿井设计单位、设计能力,建井、投产时间,最近核定能力。

编制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该矿井地层、煤层、地质构造、煤种及煤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及其它开采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分别对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定,从而最终客观、准确的确定矿井地质类型,为煤矿生产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地质依据。

任务是根据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对煤矿地质类型进行划分。

本次报告所依据的现行主要法规、所依据的主要地质资料名称及批复文件。

第二节煤矿概况一、煤矿位置及交通简述矿井所在行政辖区及地理位置,矿井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

第三节 煤层对比

第三节 煤层对比

煤层对比(一) 对比方法及依据勘查区内含煤地层沉积稳定,岩性组合及地球物理特征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标志层、煤层自身的特征明显。

本次主要根据特殊层段辅以物性特征,顶底板曲线组合关系,层间距变化和物性标志层结合岩性组合规律等予以合理解释,使其煤层对比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之上。

(二)标志层特征区内K10砂岩及其下伏“桃花泥岩”是上盒子组与下石盒子组的明显分界标志。

物性组合特征:自然伽玛曲线以K10砂岩底板为界,上下明显有一台阶,上部曲线基线降低,下部曲线基线抬升,是划分地层界面的重要物性特征。

标志层特征详见表4-2。

K8砂岩标志层在测井曲线上物性特征较明显,电阻率呈中高阻异常,自然伽玛为中低异常反映。

K7砂岩为K6顶板第一层砂岩,电阻率平均值为896.33Ω.m。

K5、K4、K3、K2、K1等石灰岩构成太原组标志层的基本骨架,石灰岩突出的高阻异常,最低的自然伽玛和高密度反映,形成明显的组合特征。

其中K2石灰岩多峰异常幅值为太原组较高反映,自然伽玛曲线呈低幅箱状反映。

(三)各煤层对比标志1号煤层:位于K8砂岩下0-5.15m,平均1.26m,一般直接与K8砂岩接触。

层位不稳定。

2号煤层:位于1号煤层下13.55-25.70m,一般18.93m,下距3号煤层13.13-31.78m,一般24.49m,层位较稳定。

标志层情况一览表表4-2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的下部。

上距2号煤层13.13-31.78m,一般24.49m,以自身特有的厚度大、层位稳定为特征。

视电阻率曲线形如烟囱,形态突出;散射伽玛、天然伽玛呈箱状,异常明显。

5号煤层:位于K6燧石灰岩之下,层位不稳定。

7号煤层:伏于K5石灰岩之下0.30-0.49m,一般0.38m。

层位极不稳定。

8-1号煤层:位于K5石灰岩下5.20-11.34m,顶板一般有薄层泥质灰岩,层位不稳定。

8-2号煤层:位于K5石灰岩下11.02-21.21m,层位较稳定。

9号煤层:位于 K5石灰岩下15.07-37.58m;顶板常有一薄层泥质灰岩,局部为泥岩、砂质泥岩及砂岩;底板为一套较粗的正粒序砂岩,大部分底部含砾,层位较稳定。

煤层

煤层

1、河流的后生剥蚀
煤层形成以后,煤层和含煤岩系常常遭受河流 的切剥蚀,对煤层的破坏作用可以达到很大的规模, 以致形成宽几十米、几百米,长数公里的薄煤带和 无煤带。
河 流 后 生 冲 刷
2、构造变动
特点:1、有煤被挤入顶、底板裂隙中;2、在 煤层的增厚、减薄带,煤的原始结构被破坏;3、煤 中灰分增高;4、煤层的增厚、减薄在平面上有一定 的方向性,厚—薄相间出现;5、挤压强烈之处,成 串珠状、藕节状。
不含夹石层者称为
简单结构煤层;
含有夹石层者则称为
复杂结构煤层。
(二)煤层的顶底板
在正常地层层序情况下,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 岩层,称为煤层底板;而煤层的直接上覆岩层,称 为煤层顶板。 伪顶:炭质泥岩、粘土岩等
煤层顶板 直接顶:泥岩、粉砂岩、细砂岩
老顶:中、粗粒砂岩、石灰岩
直接底:炭质泥岩
煤层底板
老底:粉砂岩、砂岩
第三节 煤 层
一、煤层的形成
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堆积起来,经泥炭 化和煤化作用转变成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产。 煤层是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层 状沉积岩体,形成的煤层可以赋存于各种不 同的沉积序列。
2古植物—— 物质基础古气候—— 生长与保存
古地理—— 埋藏场所
古构造—— 控制因素
补偿关系:
(1)沼泽水 面上升(地壳下 降)速度大于植 物堆积加厚(沉 积物输入)速度 时,称为不足补 偿或欠补偿。
山东煤田 煤层分岔
煤层分岔类型
2、泥炭沼泽基底不平
顶板界面却比较平整,即“顶平底不平”。 (2)往往在含煤岩系的底部或下部的煤层煤 厚变化极为不规则。 (3)基底古地形低 洼处煤层增厚,向突 起部位尖灭变薄。其 分层和层理多为下伏 的基底岩层界面所截 切,呈现超覆样式。

通许找煤区含煤地层与煤层特征浅析

通许找煤区含煤地层与煤层特征浅析
总 第 17期 2
d i1 . 9 9 ji n 1 0 2 9 . 0 0 0 . 2 o :0 3 6 / .s . 0 5— 7 8 2 1 . 5 0 3 s
通 许 找煤 区含 煤 地层 与煤层 特征 浅析
郑 连 军 赵 明坤 ,
( 1永 贵 五凤 煤 业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州 毕 节 贵 摘 5 1 1 ; 南省 煤 炭 地 质 勘 察 研 究 院 , 南 郑 州 5 6 2 2河 河 405 ) 50 2
L 、 灰 岩 厚 度 较 大 , 煤 岩 层 对 比的 良好 标 志 。 L 是 根 据岩性 、 相特征 , 岩 自下而 上可 分为 四段 。
本组 厚 1 8~3 0I , 般 2 5 i 右 , 止 于 8 7 一 n 7 n左 顶 “ 田家沟 砂岩 ” 面 , 下 伏地 层 整 合 接触 。底 部 为 底 与 浅灰 色 、 白色含砾 中 细粒 长 石 石 英 砂 岩 夹 细砂 岩 灰
沼泽相 沉积 , 本层 厚 1 2 一 般 由 2~ O~ 5m, 5层 煤层 组 成 , 中灰 岩 ( 其 特别 是 L 灰 岩 ) 位 稳 定 , 层 同时偶 夹 薄层 泥岩 、 砂质 泥岩 。
12 k 面积 约 30 194万 m , 属郑 州 、 7 m, 3 6 隶 开封 、 许 昌、 口、 周 商丘 、 漯河 等六 地市 。铁路 及各 地 、 市县 之 间 的柏油公 路彼 此相 连 , 构成 网状 , 交通 便利 。 通许 找煤 区地质 工作 和 研 究资 料 较 少 ,0 0年 20
1 底部 铁铝 泥 岩 段 : ) 属滨 海 、 湖 相 , 常 海 泻 正
斑 泥岩 , 小 紫泥岩 ” 即“ 。
1 3 二 叠 系下统 下石 盒子 组 ( 。 ) P X

煤矿生产技术

煤矿生产技术

二、岩石
•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常常彼 此结合或共生为复杂的集合体。岩石就 是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 很多,按其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岩浆岩
• 地壳内部高温状态的熔融岩浆,沿地壳 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逐渐冷 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 2、中型褶曲----往往是大型褶曲构造的次一级 伴生构造。是采区布置考虑的主要依据。
• 3、小型褶曲----可以使煤层厚度产生变化、使 煤层产状经常发生变化、可以使工作面长度经 常变化。
第三节断裂构造
• 岩石受力后产生变形,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 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 则在岩层的一定部位和一定方向上产生断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显著位移或发生显著 相对位移的,这些构造统称断裂构造。
(二)裂隙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 1、裂隙与钻眼的关系; • 2、利用裂隙提高回采率; • 3、裂隙与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和顶板关系; • 4、裂隙与掘进、回采工作面布置的关系; • 5、裂隙与矿井水的关系。
二、断层
• 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 力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发生断 裂,在力的继续作用下,两侧岩块沿断 层面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 为断层。
第二章地质构造
• 原始形成的沉积岩层,其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似水平,并在一定 分布范围内连续完整。野外见到的沉积岩层,是已受地壳运动的 影响而发生倾斜、褶皱,有的还发生了断裂,或沿断层面产生了 位移。
• 这种由地壳运动而造成的岩层和岩体的原始产状和原始形态的改 变,称为地质构造变动。
• 发生构造变动的岩层和岩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构造形态(如褶 皱裂隙、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含煤地层与煤层第一节含煤地层我省的聚煤时期有四期:一是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包括石炭世本溪组、早二叠世太原组、山西组及石盒子组下部地层);二是早中侏罗世淄博群的坊子组;三是古近纪的五图群和新近纪临朐群的山旺组;四是零星分布的第四纪泥炭层。

现对各时期含煤地层岩石特征和分布规律分述如下:一、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图3.1.1 山东省石炭系—三叠系露头分布及地层区划图(采用山东岩石地层)1.月门沟群;2.石盒子组;3.石千峰组;4.二马营组;5.重要断层;6.二级、三级地层分区界线;7.鲁西地层分区;8.济南—淄博地层小区;9.济宁—临沂地层小区;10.华北平原地层分区;11.鲁东地层分区我省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在沂沭断裂带以西普遍分布,沂沭断裂带中,仅有零星分布(如莒县)(图3.1.1),断裂带以东未见古生代地层发育。

在鲁西,无论是鲁中隆起区,还是鲁西南坳陷区、鲁西北坳陷区,石炭二叠系均广泛分布,只是后期由于受历次构造运动抬升,而剥蚀作用的强度不一,各地石炭二叠系的保留厚度有很大差别。

其中除淄博、章丘等煤田保留较全外,其它大部分煤田,石盒子组中、上部地层及石千峰群多被剥蚀,石盒子组以下含煤地层,一般都有所保留。

在鲁西北地区,在聊考及齐广断层的作用下,新生界喜山期盖层下陷幅度很大,石炭二叠系埋藏较深,剥蚀和保存的情况还不甚清楚,据胜利油田的钻孔资料分析,在凹陷的某些地区,可能有晚二叠世晚期的地层保留(图3.1.2)。

b)(一)石炭纪含煤地层-本溪组(Cy我省的石炭系与华北其它地区一样,缺失下石炭世地层,只发育上石炭世本溪组。

主要是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与泻湖、堡岛体系相交替的含煤沉积建造。

沉积厚度差别较大,一般总厚 8~60m。

在鲁西广泛分布,多被上覆地层所掩盖,仅有淄博、新汶等地有出露。

现叙述如下:主要由紫色、黄绿色泥岩、页岩为主,夹铝质页岩、铝土矿,底部常具不规则铁矿层,上部偶夹黄灰色砂岩,局部含薄煤层。

以奥陶系古风化界面为界,与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同时由于该古风化的剥蚀面凹凸不平,致使本组沉积厚度各地变化较大,有时即使在同一煤田,其厚度也同样不稳定,一般厚为8~60m。

沂沭断裂带以西的本溪组厚度自西向东和向东北、东南有增厚之趋势。

而且本组底部普遍发育有紫色铁质泥岩(山西式铁矿层)、黄灰-灰白色铝土质泥岩、高岭石粘土岩,及青灰-灰白色铝土岩(G层铝土岩),将这段铁铝岩系称湖田段。

局部地区(枣庄、新汶、沾化一带)湖田段之上的碎屑岩变薄或尖灭,湖田段即相当于本溪组,自南向北时代由老至新。

与下伏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顶以太原组最底部一层稳定分布的灰岩(草埠沟灰岩或徐家庄灰岩)之底为界与之整合接触。

常见植物化石有:Linopteris brong- niartii,Neuropteris gigantea,Bergeria等。

属晚石炭世。

主要矿产有铝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G层铝土岩中伴生镓元素。

(二)二叠纪含煤地层我省的二叠纪含煤地层有早二叠世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中下部地层。

图3.1.2 山东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1、太原组(C-Py t)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横向分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厚约150m~180m,是我省的重要含煤地层。

岩性主要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夹砂岩、多层灰岩和煤层(或煤线)组成的多个旋回层。

以灰岩为该组主要特征。

底以首次出现的一层稳定分布灰岩(草埠沟灰岩或徐家庄灰岩)底面为界,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顶以最上一层灰岩结束为界,与上覆山西组整合接触。

属石炭-二叠纪,为月门沟群中部地层。

含煤8~20层,多为薄煤层,单层厚度一般小于2m。

石灰岩层数各地不一,所夹岩性也有变化。

在汶泗、蒙山断层以北地区淄博、章丘、黄河北、长清、肥城、莱芜、新汶等煤田及济阳坳陷(胜利油田),太原组灰岩一般6~8层,即草灰(L1)、徐灰(L2-3)、徐上灰(L4)、五灰(L5)、四灰(L6)、三灰(L8)、二灰(L11)、一灰(L13),但各煤田称呼不一。

其中以徐灰、四灰、二灰、一灰较稳定,厚度以四灰最大,一般3~4m,与南部十灰相对比,一、二灰一般为1~2m,一灰可与南部三灰相对比。

最下一层灰岩称草埠沟灰岩(简称“草灰”,编号L1),质不纯,不稳定。

徐家庄灰岩(简称“徐灰”),常分2层:下分层即为徐灰(L2-3),厚度较大(一般3~5m,最厚达9m),横向分布稳定,富含燧石结核,是最重要的标志层之一;上分层(L4)称“徐上灰”,在淄博地区也有称“无名灰岩”、“南定灰岩”、“万山庄灰岩”的,不含燧石结核,厚度变化大,在小范围内,可由数十厘米增至数米。

在鲁南及鲁西南地区形成煤层和灰岩层数较多,但可采煤层厚度小;鲁中的新汶、莱芜、肥城及淄博、章丘、黄河北等煤田,煤层和灰岩的层数较少,但可采煤层厚度一般较大。

在汶泗、蒙山断层以南的鲁南及鲁西南地区,太原组含灰岩13~15层,以十四灰(L2)、十灰(L6、G层灰岩)、三灰(L13、L层灰岩)最稳定,厚度大,十四灰与北部的“徐灰”大致相当,一般3~6m,是良好的标志层;其次,十二灰(L4)、九灰(L7)、八灰(L8、H层灰岩)、五灰(L11、K层灰岩)也较稳定,厚度较小,多为1~3m,但八灰在某些区域厚度也较大。

最下一层灰岩十五灰(L1),与北部的“草灰”相当,横向不稳定,常沉缺,一般3~5m,滕县、陶枣煤田多为5~10m,在临沂煤田多在10m以上,最厚达20m;十三灰(L3)厚度变化较大,常相变为钙质泥岩,或与其下的十四灰(L2)合并。

其它灰岩,不太稳定,厚度较小,可做为对比的辅助标志。

自东向西,灰岩由少至多,煤层数由多至少,但东部的煤层薄而不稳定,可采性不高,而西部的煤层质地好,是重要煤炭基地。

总的变化趋势是:灰岩层数越多,泥岩、页岩增多,而砂岩减少,煤层数减少,但单层厚度增加,可采性较高。

下部的灰岩,经镜下鉴定,多为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富含蜒、有孔虫、牙形剌、腕足、珊瑚、苔藓虫等多门类动物化石。

在淄博露头剖面的徐灰中,还见有典型的丘状层理和大小不一的各类生物碎屑的混杂堆积。

生物化石非常丰富,既有海相的蜒类、腕足类、珊瑚、头足类、腹足类,又有陆相植物。

据生物组合,该组属晚石炭世达拉期至早二叠世马平期。

该组正层型剖面在山西省太原市西铭七里沟。

山东省太原组次层型由2条剖面组成。

①淄博市昆仑镇东万山剖面(117°56′00″,36°31′50″);②淄博市山头镇冯八峪剖面(117°52′30″,36°28′30″;山东煤田地质局张志敏、刘汉男等,1975,编著者据牛保祥等1985年资料补充)。

(山头镇冯八峪剖面)上覆地层:山西组深灰—黑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含菱铁矿结核15.7m——————整合——————太原组总厚度179.3m 23.灰色厚度含泥质灰岩(L层灰岩)。

产类:Triticites boshanensis,T.subnathorsti, T.parvulus,Boultonia willsi,B.sp.nov.,Schubertella sp.nov.,Schwagerina cf.leei;腕足类:Choristites pavlovi,Dictyoclostus taiyuanfuensis,D.uralicus,Eomarginiferapusilla,E.longisipina var.lobbata,Brachythyris sp.,Linoproductus cf.simenensis,Rugosochonetes sp.,Schuchertella sp.;珊瑚:Lophocarinophyllum sp.;腹足类:Angyomphalus(?)sp.0.8m22.灰色砂质泥岩,底部为一层细砂岩,顶部为一煤线1.1m21.下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夹煤线,中、上部为灰—深灰色泥质粉砂岩27.7m20.灰色砂质泥岩,中部夹泥灰岩小凸镜体,顶部为煤线11.0m19.灰—深色厚层灰岩(K层灰岩)。

产类:Triticites pygmaeus,T.sp.,T.cf.subnathofeni,T.subnathorsti,Rugosofusulina complicata,R.intermedia,plicata,Pseudoschwagerina sp.,P.gerontica,Schwagerina richthofeni,S.verneuili levidensis(?),S.expansa,S.exiqua,S.pseudopointeli,Quasifusulinacf.arca,Q.cayeuxi,.longissima,Q.arca;腕足类:Choristites paulovi,Eomarginifera pusilla,E.longispina var.lobata,Buxtonia sp.;珊瑚:Lophocarinophyllum sp.2.2m18.灰色砂质页岩。

产植物:Neuropteris ovata,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Cordaites borassifolia,C.principalis,Annularia stellata,Tsriopteris sp.,Sphenopteris sp.,Pecopteris sp.,Calamites sp.10.3m17.黄—黄绿色厚层细砂岩,底部为一层含钙很高的钙质砂岩7.1m16.灰—灰黑色页岩,下部夹煤线5.5m15.灰色厚层生物灰岩(H层灰岩)。

产类:Schwagerina richthofenivar.speciosa,S.cf.nathorsti,S.leei,S.japonica,S.nathorsti,Quasifusulina cayeuxi,Triticites shandongensis,Schubertella sp.;腕足类:Eomarginifera longispina var.lobata;珊瑚:Lophocarinophyllum sp.;头足类:Domatoceras sp.1.0m14.灰—深灰色砂质页岩,底部夹—煤层。

产植物:Neuropteris ovata,Pecopteris hemiterioides,Sphenphyllum oblongifolium,S.cf.thonii,Tingia hamaguchii, sphenopteris sp.,Annularia spp.,Cladophlebis sp.10.8m13.深灰色厚层灰岩(G层灰岩)。

产类:Boultonia sp.,Pseudoschwagerina sp.,P.uddeni Schwagerina expansa,S.vulgaris var.fusiformis,S.hangzhouensis,S.pseudocervicalis, S.richthofeni speciosa,S.leei,S.nathorsti laxa,Rugosofusulina complicata,R.cf.sparivoluta,R.valida;腕足类:Dictyoclostus taiyuanfuensis,D.uralicus,Choristitespavlovi,Derbyia sp.;珊瑚:Lophocarin-ophyllum sp.,Pseudozaphrentoides sp.;腹足类:Bellerophon sp.1.9m(大昆仑镇东万山剖面)1.9m12.黄灰—灰白色薄层细砂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