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概论第四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ppt课件

02
03
清静无为
辩证思维
道家思想提倡清静无为的生活态 度,注重内心的修炼和自我提升。
道家思想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追求 真理和智慧。
佛教思想
01
四谛八正道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四谛和八正道,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
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
如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展示。
汉语的国际推广
如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学机构和文化中心的 建立与发展。
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在国际市场上的 表现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中国文化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 吸收不同文化元素,形成更加包 容的文化格局。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 ppt课件
目录
• 中国文化概述 • 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 • 中国文化的制度层面 • 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 • 中国文化的艺术层面 • 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文化概述
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文化的定义
历史性
多样性
包容性
稳定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 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从远古时期的骨笛、陶埙到古琴、琵 琶等乐器的演变过程。
中国舞蹈的种类与特点
古代舞蹈如长袖舞、剑舞以及民间舞 蹈如秧歌、龙舞等的表演形式和艺术
特色。
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伯牙、钟子期、嵇康等音乐家的代表 作品及其艺术成就。
音乐与舞蹈的美学内涵
音乐与舞蹈在节奏、韵律、情感表达 等方面的美学追求和审美体验。

中国文化概论 第四章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第四章ppt课件
包括主客体的认识上人与自然、天人关系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尽管天命靡常, 但吉凶由人,倡导制天命而用之。天人感应,天 人合一,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得中国历代知识 分子多以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对立统一思想, 求取身心平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指导政治军事、医学文化等领域。
张搴出使图(上)
————《论语》
1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说
思维方式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行 为,因而必然影响着文化的创造;文化作为人们自 觉创造的产物,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获得了自身 生命的同时,又必然反过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存在 与发展,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再创造。中国传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能动的、创造的产物, 也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显现,中华民族的思 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 互制约。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精华与糟 粕,都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主要包括辩证 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三种思维方式。
4
中和思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所谓中和思维,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
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和思维集中 表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它起源于人们对于“执中”、“尚中”的认 识,从儒家 “中庸之道”思想出发,吸收佛家“中道”观念和道家对立统一的 “中行”辩证,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善,用于艺术创造中,则提倡中和之美。
传统中国文化的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是中华民族在认识
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如果把辩证思维看作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的主干,那么直觉思维与中和 思维则是平衡翱翔的双翼,三 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在彼此互渗整合中建构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思维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四章
高山——有高才有低
事物之间这种对立相反的 关系是复杂的。从表面上 看来,它们相持不下、互 不相容,但老子经过深入 的观察和思考后发现,它 们之间又是互相包含、互 互相包含、 互相包含 相渗透的。 相渗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 祸之所伏。 正是由于对立双方的这种 互相包含互相渗透,才使 得它们之间能够彼此相通, 并最终导致了互相转化。
“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并不是要灭绝私欲, 而是主张恬淡为上,把私欲控制在 一定的限度之内,使其不至于对社 会和人的身心造成危害 。 弃绝“智巧” 弃绝“智巧” 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这里所批评的“智”,显然不 是今天我们所谓的聪明、智力,不 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而是指心机、奸猾、狡诈、巧伪, 它不是出于人的自然本真之性,不 符合自然的原则,所以老子称其为 “大伪”。 弃绝了智巧和诈伪,人心就恢复了 淳朴自然的本来状态,社会也就恢 复了正常的生活。
老子骑牛图
尹喜才看清青牛所驾的车 中,一位老人须发如雪, 仙风道骨,气度不凡。 尹喜恭恭敬敬地行过大礼, 然后,小心翼翼地向老翁 提出,请他在函谷关住些 日子。 老子在函谷关住了一百多 天,常常与尹喜彻夜长谈, 向尹喜传授内外修炼的方 法。经尹喜再三恳求,著 书五千余字后西出幽关而 去。
国 画 《 老 子 出 关 》
高山流水,生生不息
“道“法自然 道
老子所谓的“自然”, “自然” 不是现代人所谓的“自 然界”或“大自然”, 而是自己如此、本来如 自己如此、 自己如此 自然而然的意思 。 此、自然而然 人法地,地法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所以受万物尊 崇,就在于它是“自然” 的,从不对万物发号施 令,从不对万物进行丝 毫的限制与干扰,完全 顺其自然地任万物自我 化育、自我完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明清:沉暮与开新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地点:山西阳高许家窑。 化石:人类化石有顶骨11块和枕骨、颌骨
和牙齿等,大约属于十多个不同年龄和性 别的个体。其体质特征是骨壁较厚,顶骨 曲度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
许家窑人
(3)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距今约有18000年)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作装饰品用的小石珠、穿孔砾石、兽类牙齿、
海蚶壳等。还发现有骨针,长82毫米,最大直 径3.3毫米。有些石珠、鱼骨等装饰品用赤铁矿 粉染成红色,说明当时的人类已有爱美观念。 有的尸骨周围还撒布有赤铁矿粉粒,可能这时 已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
克罗马农人
1868年在法国多尔多涅区的莱塞济附近的克罗马 农(Cro-Magnon)山洞的裂隙中发现了人类化石 。
骨骼至少属于5个个体,其中4具是成年(2具男 性和2具女性)1具是小孩。保存最好的是属于大 约50岁左右1个老年个体。
一起发现的还有大量的石器和海生贝壳,其上有 打穿了的孔洞
克 罗 马 农 人
东夷集团(海岱 民族)
活动区域大致在今 山东、河南东南和 安徽中部一带,即 大汶口文化、龙山 文化及青莲岗文化 江北类型分布区。
盘古
苗蛮集团(江 汉民族)
主要活动于湖北、 湖南、江西一带, 即大溪文化、屈 家岭文化分布区。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中国文化概况 chapter 4

中国文化概况 chapter 4
round, neat, strong, and pointed. The goat hair is soft, suitable for the writing of big characters, while the wolf hair is hard, suitable for the writing of small ones.
minutes)
How do you understand Chinese calligraphy?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lso called the art of lines.
Calligraphy’s purpose is to retain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illuminate man’s spiritual beauty. It stresses the overall layout and harmony between words and lines.
The Seal Form (篆书)
Soft lines of strokes and upright rectangular shape keep the seal form characters more close to pictography (象形文字).
Each of the characters has a balanced and symmetrical (对称的) pattern.
The Chinese saying “The handwriting reveals the person” (字如其人), is directly related to calligraphy.
Strokes (笔画) of Chinese Characters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四章宗法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四章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基本特点
以家族为中心
宗法制以家族为中心,强调家族 的整体利益和家族的延续,注重
维护家族的团结和统一。
等级制度森严
宗法制下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不 同等级的家族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利 和地位,等级之间的界限不可逾越 。
权力高度集中
在宗法制下,家族权力高度集中于 族长或家长手中,其他家族成员必 须服从族长或家长的权威和决策。
02
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
尊卑有序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 妻所生的长子继承家族地位、财产和 权力。这一原则确保了家族的稳定性 和权力传承的有序性。
在宗法制中,家族成员的地位和权利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嫡庶来确定 的,尊卑有序,上下分明。
血缘关系至上
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以血 缘关系为纽带,将家族成员联系在一 起,形成了严格的亲疏关系和等级制 度。
传统宗法制度中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价值观 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 会稳定和家庭和谐。
宗法制度与现代法律的协调
在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宗法制度需要与 现代法律进行协调,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和法律 的有效实施。
宗法制度与现代社会治理的结合
将传统宗法制度中的优秀元素与现代社会治理相 结合,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得 以广泛应用和完善,成为 封建社会统治的重要工具 。
宗法制度的基本概念
宗法
宗法是指根据血缘关系的 亲疏远近来分配家族财产 、权力地位等方面的制度 。
族谱
族谱是记录家族成员血缘 关系和家族世系的文献, 是宗法制度的重要载体。
宗庙祭祀
宗庙祭祀是宗法制度中的 重要仪式,通过祭祀先祖 来强化家族成员的认同感 和凝聚力。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目录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哲学思想•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中国饮食文化01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传承性、变异性、共享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同时也保持着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它认为人类和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仁爱思想中国文化强调仁爱思想,即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热爱和平,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要保持适度、避免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礼制精神中国文化注重礼制精神,即尊重传统、注重礼仪、讲究规矩,体现了一种对秩序和规范的尊重和维护。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02CATALOGUE中国语言文字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传说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结构与特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发展阶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及汉字的表意性质03020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语的特点声调语言,音节清晰,词汇丰富,语法灵活汉语的传播与影响对周边国家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与趋势汉语的魅力表达细腻,音韵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汉语的特点与魅力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中国方言的概况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丰富性及其保护传承的重要性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价值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贡献03CATALOGUE中国哲学思想儒家思想概述0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章

齐姜 晋姬 秦嬴 陈妫guī 秦姬 芮姜 息妫 江芈 赵姬 赵衰妻 孔姬 孔圉妻 棠姜 棠公妻。棠,邑名 武姜 郑武公妻 文嬴 晋文公妻 穆姬 秦穆公妻
已嫁女子
配偶的氏、邑名 + 姓 嫁给卿大夫
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姓
三、古代的望族与大姓
• 自汉魏以来,姓氏不仅标志一个人的血统, 也标志着一个人的门第和地位。门阀制度使 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豪门大族享有社会 的某些特权。 • 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深入人心,即使少数民 族政权内部也模仿汉族来区分姓氏的贵贱。 • 郡望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 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人们注重出身, 看重门第,是封建社会普遍的社会心理。 (如韩愈自称“昌黎人”,李白为其父仲卿 作碑称其为“南阳人”)
中国文化概论
主讲教师 刘霞
第四章
• • • • • • •
姓氏与名、字、号
一、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二、姓氏的主要来源 三、古代的望族与大姓 四、姓氏的混杂与谱牒 五、全国姓氏数量 六、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七、今人取名的原则
一、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们 按照母系的血缘分为若干个氏族,每个氏族 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就是“姓”。 • 《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 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 • 上古母系氏族的人普遍“知母不知父”。用 姓来区分各个母系氏族的血统,同姓不婚。
麦 巫 朱
避讳改氏或皇帝赐姓
以先祖的字或谥号为氏
孔丘 宋国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庄辛 楚庄王之后 弗拉基米尔(名)•伊里奇(父名)•乌里扬 诺夫(姓)
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
贵族妇女称姓法
类 别 称 姓 法 孟姜 叔姬 举 例 伯姬 仲子 季芈mǐ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 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 崇拜。
2020/12/27
9
一是自然崇拜:亦称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 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 赐福。甚至包括动植物等。
2020/12/27
10
二是生殖--祖先崇拜
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 的崇拜。
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 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 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水族 祖先 崇拜 铜鼓 图案
2020/12/27
6
二、原始物质文化
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 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 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2020/12/27
7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巡览
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
“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
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 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 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 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 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 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 创制的。
2020/12/27
11
三是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 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 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 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 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 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科学)、尊重灵魄(宗教 )的价值。德、智、体全面发展。 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 界。重视自然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做人做事和为贵,恰到好处,为人坚持原则 以能团结和谐。 2.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民为重、社稷次之、 君为轻。 3、肯定个体与心性向善、完美人格的培养:以德性修养为安 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的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 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形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一、中国文化形成与存在的基础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形成 复杂的地理条件与中国文化的多样化 优越封闭的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完整与独立 2、人种因素 3、经济与生产方式 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 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二、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专制制度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之中 1、宗法制的政治架构 、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远近亲疏为标准标榜尊崇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宗法制 共同的祖先,区分长幼尊卑,规定继承秩序, 共同的祖先,区分长幼尊卑,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 员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法则。 员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法则。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形成: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形成:宗法制,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形成 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 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 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 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 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 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天子的庶子 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 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 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 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 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文化概论第四章

文化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什么是制度文化呢?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一、宗法制与君主专制制度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善。

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是西周建立以后的事情,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一种王位继承方式。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或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二是封邦建国制,即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简述宗法制的特点。

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在宗法制度之下,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来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

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对于一般家族成员来说,他们很少有个人的权利,他们的个性几乎全部淹没在宗族中。

2、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君王的职能有哪些?明确:君王有两大职能。

A、祭祀职能。

在神秘思想流行的上古社会,王作为人间的统治者,其首要职责是取得与天神的沟通,以传达神的旨意。

B、军事职能。

军事争夺是促成氏族首领向国家君王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秦以前的周代,出现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体雏形,这就是宗法分封制。

试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A、皇帝总揽天下大权ⅰ、君主是全国的最高权威和绝对权力的拥有者;ⅱ、君主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控制国家政权;秦汉以后,皇帝总揽天下大权,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政务的决策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ⅲ、君主以土地国有的形式与赋税政策控制着国家的财政经济。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 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 机便是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2020/12/27
25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是姬弃,后经周 文王姬昌广求人才,四面征战,统一了一些部落,周武王姬 发继位后,在河南孟津与800诸侯会盟,兴兵灭商。从公元 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存世约800年,共传30代37 王。商周的分界是公元前1046年。
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
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
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公布为全
国20重20/1点2/27文物保护单位。
8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中国先民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 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2020/12/27
29
为什么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呢?
之所以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 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其主要 含义是指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 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 从此大致确立了。
主要依据有: (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 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4)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 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 崇拜。
2020/12/27
9
一是自然崇拜:亦称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 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 赐福。甚至包括动植物等。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第四章)
曾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 亦远乎?”
2.人性论
贬恶扬善是儒家人性论基本理论特征。 基调是人性善,主张三点: (1)、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2)、人人都应该成为圣人; (3)、每一个人在努力成为圣人时,都自然 会“帮助别人”也走向正途。
作者认为,先秦 儒学,特别是孔孟 哲学,主张“人性 向善”,而不是 “人性本善”,并 以此为基础对儒家 哲学作了整体深入 的诠释 。
《周易》中阴阳说的基本内容表现在: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既确立了天、 地、人统一的系统论 思维方式,又有发展 变化中矛盾对立与转 化之朴素辩证法思想。
泰卦
(二)、五行说
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 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体现了古代 哲人对世界本质的最初的理论思考。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畅等;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等; 土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等;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等;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
五行属性的归类法:取象比类法、演绎法
五行的生克关系
相克: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八卦含义
八卦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自然界 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人 君父 母 长男 长女 中男 中女 少男 少女
意义
阳刚
柔顺 安静
惊动 决定
优柔 寡断
困难 障碍
明亮 光热
停止 独立
喜悦 吉词
方位 西北 西南 正东 东南 正北 正南 东北 正西
八卦组成一个宇宙系统:

《文化学概论》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文化学概论》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其功能来自于文化的内部共享性所形成的文化认 同感。
文化系统内部的文化群体具有多层次性,其功能 也就具有多层次性,此体现为: 在国家公民群体和民族群体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和明显;还体现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社会群体之 间。
针对文化的凝聚功能,应注意的几点:
其一,文化结构不同,文化凝聚力的强度会有所 不同。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的影响是深 层的,其凝聚功能也是最深最强,且稳定持久。
三、规范的能力
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文化体系中的一系列社会制 度、社会组织、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对人类社会行 为模式的制约、模塑作用。
文化的规范功能在本质意义上是为人类创造一个较 为理想的生存环境。为此,人类必需战胜三个敌人、 处理好三种关系: 三个敌人:自然、他人、自我 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 人与人的关系(制度文化) 人与自我的关系(精神文化)
(四)阶级性并未随着时代性的发展而消失
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 仍有很大差距,文化的阶级性在很长时间 内仍会存在。
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文化的累积性: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特质的积累和增 长,表现为文化内容从某一个体、民族、时代向另一个 体、民族、时代的延续发展和累积叠加的过程。 没有累积就没有创新和发展。
其二,社会群体内部的文化创造能力存在着事实 上的个体差异。如古希腊“哲学三圣”,中国古代 思想界“三圣”。
其三,社会成员一般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 ,每一个体都有权选择自己所喜好的生活方式,都 有选择和享用文化形态的自由。
超个体性是指文化的存在方式,两个方面:
其一,文化的创造形式、服务对象、传承方 式等都离不开社会群体;
(一)阶级性是一定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阶级性总 是寓于时代性之中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01中国文化概述Chapter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文化强调“仁爱”、“礼制”、“道德”等核心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追求。

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01020302中国传统文化Chapter儒家思想与道德伦理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经典儒家道德伦理儒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经典道家自然哲学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与自然哲学法家思想与政治实践法家思想的核心法家经典法家政治实践法家思想的影响墨家思想与社会正义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非攻、尚贤等社会观念。

墨家经典《墨子》等。

墨家社会正义强调平等、互利、反对战争。

墨家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和科学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佛教思想与宗教信仰佛教思想的核心佛教经典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宗教观念。

《大藏经》等。

佛教宗教信仰佛教思想的影响强调修行、解脱、慈悲为怀。

对中国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03中国文学艺术Chapter《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古代散文四大名著元曲与明清传奇关汉卿、王实甫等戏曲家的作品,以及《牡丹亭》《长生殿》等传奇剧作,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魅力。

古代绘画与书法中国画书法古代音乐与舞蹈古代音乐古代舞蹈01020304现代诗歌与散文现代绘画与书法现代小说与戏剧现代音乐与舞蹈现代文学艺术发展04中国传统节日与风俗Chapter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其他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其他祭祀节日030201清明节、端午节等祭祀节日中秋节、重阳节等团圆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庆祝活动,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敬老节等,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等,也有祭祖和祈福的习俗。

其他团圆节日如七夕节、冬至等,这些节日都与家庭团聚、亲情友情有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庭观念和人情味的重要体现。

少数民族特色节日泼水节01火把节02其他少数民族节日03传统风俗与民间信仰婚嫁习俗01生育习俗02民间信仰0305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Chapter四大发明及其影响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唐代发明,应用于军事,改变了战争方式,也促进了烟花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概论04

中国文化概论04
24
• 制礼作乐 制礼: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 固定下来的行为准则规范、 周制度、行为、观念文化总汇 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生活 礼为内容(亲亲血缘原则,尊尊政治原则) 仪为形式 作乐:配合礼制施行的情感艺术系统 目的: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庶民以成一道德的团体
25
• 周易.宇宙代数学
30
2、百家争鸣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对 天下兴亡的思考,人们不 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 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 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如阴阳、儒、墨、 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家。最 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 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空前繁 荣局面。
15
甲骨文:“六书”汉字结构规律 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假借、转注 文连成句成实际会话 金文:钟鼎文,铭于礼器与乐器 金文比甲骨文 数字大增,反 映社会生活实 践发展。 篇幅增大; 汉字形声化趋 势明显
16
⑶巫史文化 巫史——中华民族第一代文化人 随着生产力发展,阶级明朗化,统治秩序制 度化,社会分工日趋细密,专司人神交通的“巫” 逐渐职业化、世袭化,职责由占卜,扩大为参与 政治管理—“掌官书以赞治”和卜筮、祭祀、书 史、星历、教育、医药活动,垄断神坛,把持政 坛,执掌学坛。对我国灿烂文化起“开源”作用。 形成传统:“学术与政治纠缠”、“神学与科学交 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杂,“文史哲汇通”
12
5、上古文化的分布
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依据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文化遗 迹满天星斗,新石器时代文化 遗迹全国7000余处。八区创造 原始文化,水平不在黄河流域 之下。 华夏集团(黄帝、炎帝)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东夷集团(蚩尤、皋陶) 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 苗蛮集团(伏羲、女娲) 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

中华文与传统概论课讲稿-PPT课件

中华文与传统概论课讲稿-PPT课件

1-4 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庸的思想来自于儒家学派,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 一。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的理想境界。 1-4-1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 (1)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要求 人道与天道相吻合,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 (2)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 那人性也应该如此,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 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才能天人 合一。 (4)鬼神与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 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 (5)外内合一。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1-5 《道德经》与老子的思想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 人。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奉老子为教祖, “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为主要经典。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和这原物质化生 的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法则当然也是人应当遵 循的人事法则)。《道德经》就是论述宇宙间的这种大理法和 人应该怎样遵循这大理法的哲学论著。 《老子》被译成20多种文字,版本500多种,仅次于《圣 经》。 李政道:“从哲学观点看‘测不准定律’和老子的‘道’颇 有符合之处”。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他在思考物理学问题时,老子思想 总是“不知不觉地进入其中”。 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开始,之前的状态,就 是老子所说的“无”。
1-4-3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 至仁、至善、至圣。 (2)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 相关心、忠恕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至诚尽性。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感化他人、发挥 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善良天性,达到了至仁 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 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 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打破了各家私学的门 户之见,有利于各学派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和进行广泛 的争鸣。凡是游学于稷下的学士,比较自由,不受官方限制, 所谓“合则留,不合则去”,有利于学宫内外的学术交流与繁 荣。 百家争鸣:互相讨论,互相批评,在争辩过程中互相交流, 互相影响。稷下学宫中各家各派辩论的范围之广,论辩次数之 频繁,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乃至在世界教育、学术史上都 是罕见的。通过激烈而广泛的辩鸣,解决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待遇优厚:政治待遇、经济待遇。 总之,稷下学宫创办之早,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 教育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它是在战国这 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丰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文 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即使在今日,其不少特点也足以为我们兴 办高等学校所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一、殷商神本文化的特色
(一)商代人尊神重巫。 (二)神秘性和笼统性是商代文化的思维
特征。 (三)甲骨文的成熟是商代文明水平提高
的重要标志。 (四)文字、典籍、青铜器是商代的主要
文化成就。
19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 周的始祖是姬弃,后经周文王姬 昌统一了一些部落,周武王姬发 继位后,在河南孟津与800诸侯 会盟,兴兵灭商。周朝存世约 800年,商周的分界是公元前 1046年。
5
1、中国人的起源 2、原始物质文化 3、原始观念文化 4、原始社会组织 5、上古文化分布
6
中国人的起源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距今 已有170万年 “元谋猿人”。
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 人”。
距今1.8万年以前的 “山顶洞 人” 。
7
原始物质文化
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 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 现的时期 。
代表文化:楚文化 楚式鬲 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 方
代表文化:印纹陶文化 带盖白陶鼎
16
第二节 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2070年开始。历时约 500年。夏朝的社会组织结构方式、婚 姻演进方式,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包 括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巫术等精神生活,都和其它民族的原 始文化大体一致。夏朝人生活的确切 年代尚在考证之中,夏朝的历史大事 也无准确的史料可考。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 7000年。
8
旧石器时代
1.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 质文化。
2.火的使用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文化创造。
3.农业、畜牧业的发明使原始物 质文化更为丰富。
9
新石器时代
1.仰韶文化 2.大汶口文化 3.红山文化 4.良渚文化 5.龙山文化
10
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 1、自然崇拜 2、生殖—祖先崇拜 3、图腾崇拜
共宗旨就是要“别贵贱,序尊卑”。体现君 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之别。
22
夏商周文化的成就
天文、历法和医学 日食 和“夏历” 商朝文字记载16种疾病 周朝医学分科
青铜艺术 音乐和舞蹈
舜作的《韶》,孔子 “三月不知肉味”。 商周时期的乐器己有不同种类。 西周时有成套的乐器,《大夏》和《大 武》。
29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4
中国考古学文化上的六大区域
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 代表文化:红山文化 玉器、祭坛、神庙
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代表文化:大汶口文化 玉器、黑陶
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代表文化: 仰韶文化 彩陶
15
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代表文化:良渚文化 玉器、祭坛、神
庙 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 部
6、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 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 成就。
7、宋元时期,重点介绍宋代的雅与俗, 宋元时期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元杂剧 的文化意义。
8、明清时期,重点介绍明清两朝对古 典文化的大总结。
3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4
上古界定 :170万年前至殷商的 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
3.私有制确立;4.中国文化史上的
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13
上古文化分布
(1)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 山文化分布区。
(2)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 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 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湖北、江 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 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 文化区。
20
(一)宗法分封制
1.分封姬姓贵族子弟 2.分封伐纣灭商的功臣 3.分封殷商后代
21
(二)礼乐制度
1、确立了礼制
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 子、兄弟关系来维系宗族。二是“尊尊”, 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 等级。
2.乐:是周礼的表现形式,即在各种礼节和 仪式上,依照周礼所规定的各级贵族在祭祀、 用兵、朝聘、婚丧等方面所使用的音乐。
认识社会提供了可能。 (三)大批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
“士阶层”,提供了主体。 (四)列国竟雄,争夺人才,提供了社会
保障。
26
三、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将诸子百家 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 阳,六家”,西汉末刘歆又补充了 “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 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 有自己鲜明的文化观点和学派特征。
27
1.儒家学派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 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 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 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 为最高。”
——《汉书·艺文志》
28
(1)以“仁”为内在的思想核心 (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 (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 (4)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
二、原始艺术
11
(一)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
1、婚姻关系: 原始杂婚 血缘群婚 族外婚 2、氏族关系: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12
(二)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 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禹时代开始了“夏文化”的进程,特 征:
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 器;2.农业生产己有相当发展;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
教学重点: 1、上古时期重点介绍中国文化的产生背
景,原始观念文化。 2、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
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 3、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
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 4、秦汉时期重点是文化的统一和宏阔的
文化精神、辉煌的文化成就。
2
5、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 (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
23
第三节 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辉煌乐章
24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 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 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 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 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 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 煌的乐章。
25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一)宗法制度破坏,是必要条件。 (二)社会全方位的急剧变革为人们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