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想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想象的翅膀

——浅谈诗歌理解的情境再现法

优秀而又经典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内涵丰富深刻,意境高远深邃,充满着智慧与哲理,给人以启迪,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瑰宝,这块瑰宝,以其最简洁的文字,给我们传达了最丰富的情感。但是,为什么这么优美深刻的作品,几乎是每年高考中得分率最低的呢?我认为,不是题目难做,而是考生没有理解好诗歌的本身内涵就根据经验下笔。要做好一道诗歌考题,正确理解诗歌,把握诗歌内涵是根本。那么,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该如何教会学生快速而正确去理解一首诗歌呢?本人认为是教会学生想象,调动其想象力,进入诗歌情境,再现生活画面。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够从个人经验,个人积累的印象和知识出发,‘想象”出作品可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而且对这些有可补充的时候,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可见,对于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何等重要。

在高三的诗歌板块复习教学中,对于如何正确理解诗歌方面,本人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深情诵读,用心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告诉我们诵读是学习、理解诗歌的根本。诗句的文字本身只是一种静止的符号,当我们以声音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它就形象生动起来。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缓急本身就蕴含着情感。因此,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也自然会初步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和诗句美妙的韵律,这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了很好的铺垫。

要注意的是,每一首诗歌,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内涵,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节奏,这样才能更好的感悟到诗歌的内涵。复习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范读,教师通过自己声情并茂地诵读和感染学生,并在诵读的节奏、语调、停顿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朗读节奏,培养学生准确的语感。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教师可以进行范读,并作这样一些诵读提示:开篇“噫吁巇,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几句感情激昂豪放,要读出一种强烈的感叹意味,特别是“难于上青天”这几个字要用升调读,读来

有种激荡人心之感。当读到全诗最后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时,指导学生可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深深的概叹,“侧身西望”后可稍作停顿,最后的“长咨嗟”三个字应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发人深思之感。学生们根据这样的诵读提示,朗诵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风光变幻、险象丛生、令人惊心动魄的蜀道的难行,体会到李白的激情之余,也能从这渐慢渐弱的声调中感受到他深深的忧虑。正确诵读,把握情感,读得更有韵味。

再比如读吕本中的《木芙蓉》:“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这两句,前一句应该读得平缓、轻快点,后一句要加重声调,突出芙蓉花不畏严寒的本性。再到“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这两句,感情就要有明显的变化了,前一句“犹胜”应该重读,以体现出木芙蓉与桃李的不同。后一句则要更加激昂,以突出对木芙蓉不畏严寒、潇洒自在的品格的赞美。

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通过对诗歌反复的、有节奏的诵读,初步把握了诗歌中的情感,这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了好的开端。

二、想象联想,还原情境

诗歌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在做题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拘泥于文字和问题而苦苦思索,而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就只能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也不可能理解作品的意蕴,更不可能对试卷问题进行正确的回答了。诗“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这个“情”是指内在的感情。诗人往往把这种情与自然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鲜明的生活画面。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理解一首诗歌,更准确的回答问题,教师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如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创作时的喜怒哀乐,从而准确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如:欣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竞自由。”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秋景或生活中所见,想象主席笔下的秋景:漫山遍野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被染过一样。江水碧绿清透,船只竞相航行往复。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矫健地飞,鱼儿在清澈的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经过这种想

象,学生走近了诗人,也走进了诗人笔下壮美的意境中:色彩绚丽、生机盎然,不是春天,胜似春天!进而感受到诗人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再如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深情的诵读之后,请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诗歌的文字,展开想象联想,在脑海描绘画面。教学时先请几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再综合讲解点拨,,这时学生眼前就会出现春光明媚的三月,黄鹤楼边的长江岸边,李白满怀眷恋之情送别好友去繁华的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楼头话别,好友登舟启程,只见孤舟扬帆破浪前进。行人渐远,而送行的依然伫立江边。孤帆渐渐地消失在云水之间,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向碧云尽处,仿佛是追赶行人……情自依依,难分难舍的送别之情,顷刻涌上心头,让人感动无限。

又如杜甫的《月》: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依据文字,放飞想象的翅膀,脑海里面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轮孤月,高挂天空,月光照亮了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月光静静洒下,细风习习,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孤月、独人、哀鹊,凄清孤独之感,使读者不知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总之,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读者的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诗人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鉴赏时,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起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及内涵上的感悟。这样一来,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诗歌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和升华。

如上文所述,想象力具有极大的提升的力量,它可使诗歌超越时空,超越现实。诗人借助想象力在诗中营造一个意象世界,这个世界的玄妙幽微,广阔深远之处,犹如是上帝创造的现实世界。本人认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比如考试中快速理解一首诗歌,读者只有充分展开想象联想,,进入诗歌描绘的情境世界,与诗人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才能准确理解诗歌,这种方法姑且称之为情境再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