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二次备课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二次备课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14—33)二、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三、发展性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教学难点: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五、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5以内个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因为5以内各数,再整数集合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低,儿童理解比较容易。
大部分儿童在入学以前对5以内的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1—5各数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是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认数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是本册教材的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在本单元已经明显体现。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书写数字,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
一方面,结合认数和加减法计算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直观的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备课方案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各数大小的比较、5以内各数的分解和组合、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数10以内各数,以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在此阶段,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备内容1~5的认识(1课时)→1~5各数的基数含义;1~5各数的顺序;1~5各数的写法比大小(1课时) →比大小;认识符号“”“”和“=”;会读、写不等式4.会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数感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在书写数字时,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备重难点重点1.1~5的基数、序数含义。
2.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3.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4.理解0的含义。
难点1.掌握1~5各数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2.提倡算法多样化。
3.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第三单元第2课时搭积木(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
第三单元第2课时搭积木(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搭积木”,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搭建。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搭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几何图形的搭建和组合。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模型等。
2. 学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积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搭积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并操作这些图形,理解其特点。
3. 活动一: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模型,如一个小房子,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4. 活动二:让学生用积木进行创意搭建,如搭建一个动物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并写下搭建过程和心得。
板书设计:1. 搭积木2. 内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基本特征,搭建活动。
作业设计:1. 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并写下搭建过程和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搭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1. 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利用教具和学具: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让学生亲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等。
第三单元 减法(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标题:第三单元减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口算和笔算减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2. 减法的应用3. 口算和笔算减法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有多少个苹果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刚才用减法的方法得出了答案。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出示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算式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算式表示从9个苹果中拿走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4. 教师引导学生用减法的方法计算答案,并解释减法的概念。
5. 教师出示更多的减法算式,引导学生用减法的方法计算答案。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教师出示答案,引导学生自我检查。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解决。
2. 教师引导学生口算和笔算减法。
3. 教师出示答案,引导学生自我检查。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减法的概念吗?你们会计算减法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口算和笔算减法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和描述图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及时发现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复习数的认识。
2.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那么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呢?二、探究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字,如3和5,提问:哪个数字更大?为什么?2. 学生回答后,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先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字更大;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更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3. 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对比较大小方法的理解。
三、练习(15分钟)1. 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2. 让学生自主练习,比较一些数字的大小,并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10分钟)1. 出示一些比较大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讲解题目,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强调比较大小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比较大小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这一部分。
第三单元 练习二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练习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算式计算方法。
2.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灵活地采用适当的算法求解问题。
3.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算法的掌握。
2.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适当地选择算法进行求解。
三、教学难点1.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抽象能力的培养。
2.在复杂问题中综合运用基本算法进行求解。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课外辅导3.讨论交流五、教学内容1.理解数的加减乘除法2.练习基本运算3.练习应用题的分析和求解六、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本次练习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2. 展开教学(35分钟)1.讲解加减乘除运算通过让学生手写简单的数字加减乘除运算实例,讲解数的基本运算。
2.练习基本运算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鼓励学生多使用口算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算式的运算顺序。
3.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并提供适当的算法来解决问题。
3. 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练习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回顾和复习。
七、课后作业1.做一些加减乘除的算式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针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尝试进行分析和解决。
八、教学评价本次教学针对学生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符号,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重点培养,并通过课堂上讲解案例和练习,对学生进行了综合性的训练和提高。
后续还需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并全面掌握基本运算法则,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册数学单元备课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册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比多少 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多少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判断哪一组物体的数量多、少或一样多。
2. 学习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两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数量。
(2)提问:哪一组物体的数量多?哪一组物体的数量少?它们是否一样多?(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学生尝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表述。
(4)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板书知识点。
3. 实践活动(1)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相互检查,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总结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并复述“多”、“少”、“一样多”等词汇的使用。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1. 教学目标- 理解数目的大小和数目的比较;- 掌握用数字进行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 数目大小的理解与比较;- 简单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3. 教学内容3.1 数目的大小与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数量,并进行大小比较;- 利用游戏、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目大小的直观感受;- 教授常用的数词(如多、少、相等等),帮助学生描述数目的大小关系。
3.2 简单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利用游戏、故事等趣味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3.3 实际问题的解决- 提供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加深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
4.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进行大小比较;- 游戏法:利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数目大小的直观感受;- 实践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实践;- 启发法:通过引导和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5. 教学步骤5.1 导入- 利用图片、实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关于数目大小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5.2 研究活动- 第一阶段:进行数目比较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数目的大小关系;- 第二阶段:教授常用数词,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数目的大小;- 第三阶段: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
5.3 拓展与应用-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并展示他们的解决过程和答案。
5.4 总结与反馈-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6.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 考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能力;-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认识图形》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4、感知圆柱5、质疑圆柱师:同学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孙 悟空和他的金箍棒,反问:变化后的金箍棒还是圆柱吗?6、感 知球,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最后一种,放在桌子上, 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 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长方体、正 方体和立在那的圆柱无法滚动?师:圆柱和球滚动时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1、通过实物和模型,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对这些 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知这些物体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进行简单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 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1、感知长方体师:请同学们从你们的学具袋里拿出一个长方 体,放在桌上,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
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师: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 样子?(学生描述,师随机板书)2、感知正方体师:我们已经 认识了长方体,现在拿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 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演示把一个 长方体紧缩成一个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正方体是多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或者你认识了哪些图形 朋友呢?都长得什么样子?)
七、课堂练习 1.看一看下面的物体都有什么特征。
2. 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 )。 也有6个面,其中至少有2种不同大小的面。 的表面是( )面,是( )。
由上、下两个( )和一个曲面构成。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二课《认 识 图 形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旨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特点,加强对峙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并通过对话与交 流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几何体之间的不同特点,在使用的实物比较多,注 意组织好课堂,既要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要注意实物不要损害 、或者实物跌落造成损伤;在分类、视察的基础上,抽象立体图形,认识立体 图形的名称,帮助学生建立“实物——几何图形——几何名称”之间的直观 联系。
北京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还剩下多少》教案设计
2.还剩下多少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并会读减法算式,建立符号意识。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
3.继续提高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与理解他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
设计说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学数学,才会把数学学得更好,为此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两点设计。
1.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情境。
新课伊始,通过播放“过生日”的有关画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小老鼠搬运蛋糕、摘果子游戏,所有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利用孩子身边的事物进行的,一幅幅生活的画面都是学生所熟知的,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不但愿意去学,同时也能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与生活有所感知,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游戏中增长见识。
由于低年级的小朋友自制力差,爱动的特点,所以在课上创设了游戏活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乐此不彼,爱学乐学,培养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5个圆片、苹果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5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入课题昨天丁丁过生日,妈妈给他买了1个大蛋糕,晚饭后一只小老鼠也来凑热闹,请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播放教材主题情境画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说一说,讲故事。
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讲得真好,老师都听得入迷了,根据这个故事中的情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还剩下几块蛋糕?)师:谁会列算式?为什么列减法算式呢?请学生尝试说明。
师小结:从5块蛋糕中拿走了2块,要算还剩几块,就是从5块里面去掉2块,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教案上,我拿起笔,思绪如泉涌。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世界的渴望,对知识的向往。
第三单元,我们要带领他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探索数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10以内的加减法2.认识数字03.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数字0的认识。
2.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感知数学概念。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实施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讲解新课(1)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讲解数字0的认识,让学生了解0在数学中的特殊性质。
(3)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3.练习巩固(1)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数学能力测试:定期进行数学测试,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数学素养。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第2课时 第几 5以内的分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几 5以内的分成提问:图中有( 5 )个人排队。
小男孩排第(2),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
练习:叔叔排第( 5 ),他的前面有( 4 )个人。
做一做:明明获第(1 )名浩浩获第(2 )名丁丁获第(3 )名一共有(5)人,从左数,阿姨排第(5)。
交流思考:两个5代表的意思一样吗?3.总结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第几表示一个物体所在的位置。
练习:1.按要求涂颜色。
答案:2.按要求涂一涂。
3.填空一共有()辆车。
第一名是()号。
第二名是()号。
4号是第()名。
答案:一共有(4)辆车第一名是(2)号第二名是(5)号4号是第(4)名4.按要求填空1.圈出从左往右第二辆车2.圈出从右往左第五辆车3.圈出从右往左两辆车答案:二、5以内的分成问题:把4个花放在两个筐里,可以怎样分?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问题: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4可以分成1和3 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问题:5个玉米放在2个盘子里,该怎样分?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 5可以分成4和1总结:看图片,列分成。
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游戏:猜一猜一共有5个球,猜一猜小女孩手里有几个球?5可以分成2和3,小女孩手里有3个。
5可以分成1和4,左手有4个。
1.小蜗牛找家。
合起来是4的是蜗牛的家。
答案:1和3 2和2 3和12连一连合起来是5的连起来3.填一填答案:4.填一填答案:5可以分成1和4 4可以分成2和2 5可以分成3和25.螃蟹大战答案:6.游戏:搭房子。
答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一)、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 2)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二)、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二)、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一个也没有
起点
分界线
教学反思
组长签字: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
有关0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主备教师
高雯
执教
教师
高雯、朱荷花、崔明月、
张艳、袁晓娟、陈静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数学⼀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计划个⼈备课时间:2012.9⼀、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是⼩学⽣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阶段通过让学⽣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法5以内数的⼝算,为学⽣了解数学的⽤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写数字和初步建⽴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标1.使学⽣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整。
会⽤5以内各数表⽰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个和第⼏个。
2.使学⽣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词語(⼤于、⼩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
4.使学⽣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理解的⽅法⼝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5以内各数表⽰⽇常⽣活中的⼀些事物,初步建⽴数感,运⽤数学来表⽰⽣活中的事物并进⾏交流。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写数字和初步建⽴数感、符号感。
2.解决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但不给学⽣讲这些名称。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约10课时。
第1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个⼈备课时间:2012.9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年级上册教材P14-16教学⽬标: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整,2.能⽤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常⽣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数感,并能进⾏交流。
3.会⽤5以内各数表⽰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数感。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的卡⽚5张以内,1-5的数字卡⽚,实物投影仪。
⽣:1-5的数字卡⽚,5根⼩棒。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成问题师:⼩朋友们,喜欢⼩动物吗?你们在哪⾥看到过它们?今天⽼师带你们去动物园好不好?但是,⽼师还有要求:同学们不能只顾玩;还要仔细观察,动物园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由回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一、课程目标本次一年级上册数学的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数数、加减法、认识图形等。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游戏等。
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学生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老师的提问也能够积极回答。
同时,学生也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内容深度本次教学内容的深度适中,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数数方面,学生能够掌握从1数到100的顺序,也能够进行倒数的数数。
在加减法方面,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在认识图形方面,学生能够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并了解其特征和用途。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和提高,需要在课后进行辅导和帮助。
六、下次改进方向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二是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七、教师自我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提高:一是讲解的清晰度和条理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样化和创新;三是对于学生的反馈和表现需要更加敏感和关注;四是对于学生的辅导和帮助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还剩下多少(试一试)》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二课《还剩下多少(试一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
2.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3.培养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学习难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学习流程】一、导入1. 4+1= 2+3= 1+4= 3+2=2.5-2=3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找生活中的故事情境入手,激发学习热情,丰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二、学程第一学程:再次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主问题1:还剩下多少?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出示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进行描述,并列出减法算式。
第二步:展学要求1.交流汇报,说出自己的想法。
①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拿走了1个,还剩3个。
列式:4-1=3②桌子上有3本书,叔叔拿走了2本,还剩1本。
列式:3-2=1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表达对情境的理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体会去掉的含义,并列出减法算式,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理解、交流能力。
第二学程:寻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主问题2:说说生活中4-1=3能解决什么问题?学法指导:第一步:互学要求1.同桌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第二步:展学要求1.交流汇报,说说生活中的减法情境。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减法情境,沟通减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总结师小结:当我们从总数里拿走、去掉一部分时,求剩下的部分要就要用减法来计算。
四、作业设计1.课本“练一练”的第3题。
先让学生观察连环画,理解图意,再列出减法算式。
2.课本“练一练”的第4题。
先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算式“5-1=4”的意思,再找一找自己生活中这样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三 1----5得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14—33)
二、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三、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教学难点: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5以内个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因为5以内各数,再整数集合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低,儿童理解比较容易。
大部分儿童在入学以前对5以内的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1—5各数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是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认数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是本册教材的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在本单元已经明显体现。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书写数字,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
一方面,结合认数和加减法计算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直观的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之间对数大小的感知,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发现,计算方法的选择都存在着差异。
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体现算法多元化,是本册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单元的加减法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特点。
六、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如3写成ε)。
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
更难一些。
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作了示范,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例如,教材在第16页设计的一个实践活动,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物体或数字卡片)来表示数“3”;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关系符号“>”、“<”、“=”两边的数的大小。
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学习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前面提及的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
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4、本单元建议用10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2、同学汇报。
同时让同学找出自身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和找出自身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笼统出数。
]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
方式表示吗?
【从笼统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同学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同学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看图写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自主数一数、写一写。
2、指导练习第18页的第3题
请学习小组互相说一说图意
(1)指导看图,提问猫和狗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2)指导看图,提问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3、写出上的数。
2 3 5 4 3 1 4、
5、看图填数。
比少;比多。
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 >或者=
5( )4
4()3
5()3
1()2
3()4
2()1
2()3
第4课时
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将学生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1)把左边的四只小鸟圈起来。
(2)从左边起,给第四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几”和“第几”的例子,先4
人小组互相说,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向全班汇报。
3、作业:课本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看图片可以说一
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
几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吧!
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小组
第5课时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在原来学习“4的组成”的基础上让学生易用相同的方法学习“5的组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探索,自己掌握知识。
对于摆一摆有一定难度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排列5的组成。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应用
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圆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圆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圆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2、综合应用
今天小动物狒狒也来到我们班,他来看一看,我们班哪些小朋友最聪明?哪些小朋友最守纪律?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练习了5以内的组成,小朋友的表现真好。
但是狒狒说,我们小朋友的题目算得不错,还不知我们小朋友的字写得怎样,我们有没有信心把数字写好呢?加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形式,猜一猜、说一说的方法巩固5以内的数的分解,然后设计学生们喜欢的动物狒狒提出要求:看哪些小朋友最聪明、最遵守纪律?同时也对他们的书写给予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几和几
4 4 4
︿︿︿
1 3
2 2
3 1
5 5 5 5
︿︿︿︿
第6课时
数字 3、出示数字卡片读
等形式 4、按顺序填数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
合起来是几同样请小
第7课时
第8课时
第9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