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定稿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答案 .doc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答案1.【答案】C 2【答案】B3.解析:选A。
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科学依附或受制于基督教神学,人们不能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物体运动的相关问题,直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才破解这一问题。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C8.解析:选D。
由“1819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判断这位伟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即瓦特。
他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动力机械的普及。
9.解析:选B。
A项发生在1571年,所以首先排除;C项发生在1687年(或是17世纪),所以排除;D项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证明了B项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于1859年,所以应该选择B项。
10.解析:选B。
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1870年以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增加,再分析“石油”是由于内燃机的创制,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成为了重要的能源。
11.解析:选B。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它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12.解析:选A。
13.解析:选B。
牛顿研究的是经典物理学,达尔文研究的是生物学,故A、C两项错误。
由于研究领域不同,所以不能说达尔文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比牛顿要大,所以D项错误。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A21.【答案】B【点拨】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来看③选项与当时实际情况是不符合的,因为就是共产国际的指导让中国革命遭受了许多的挫折与困难。
只有①②④三项才是“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结合”,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2.【答案】B【点拨】A项是胡适的观点,提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这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的观点,不可能是毛的观点;C项所理解的“具体”是不对的,这地方毛指的“具体”应指中国具体的国情。
山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A.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B.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C.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D.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2.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其中“争”的实质是A.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C.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3.“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
这主要反映了A.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4.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5.明末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
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品经济繁荣B.市民文化流行C.印刷工艺提高D.思想控制削弱6.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7.东汉农书《四民月令》中最重要的指示是关于每月的节日和礼仪,特别是祭祖。
安徽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2.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
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
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6.《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
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
”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7.“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出自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A.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B.宋朝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8.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统一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5.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实行更戍法③设立枢密院④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
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导致地方权力过大C.削弱了相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7.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的主要特征是()A.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B.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C.西学东渐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8.古希腊城邦中,以民主政治著称的是()A.斯巴达B.雅典C.科林斯D.底比斯9.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遗产,其核心内容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这一政体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11.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中立法权属于()A.总统B.国会C.最高法院D.联邦法院12.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其核心内容是()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三权分立13.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其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相结合C.君主立宪、议会权力至上D.君主立宪、皇帝权力至上14.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二上历史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75分)1.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
“甥舅之国”的出现()A.推动“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B.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C.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D.加强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2. 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的观念和历史地理的观念。
某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据此所知()A.材料所记载是秦朝郡县制的相关史实B.“内”指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C.“外”指当时淮水以南的广大地区D.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造成国家分裂3.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
这位皇帝有可能是()A.秦始皇B.唐玄宗C.宋太祖D.明太祖4. 在罗马共和国的相当长时期里,裁判官或执政官在就职时,通常会发布阐明自己施政方针的通告以及指导和审理案件时公诸于众的原则,即所谓的裁判官告示。
其中,外事裁判官告示尤为重要。
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起了裁判官法制度。
由此可知()A.习惯法对罗马社会发展影响深远B.平民斗争推动公民法日益完善C.裁判官告示是万民法的重要渊源D.罗马法的核心是裁判官法制度5. 有学者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当联邦制宪会议﹣﹣被责成‘使联邦宪法更适合于处理联邦之紧急事务’﹣﹣于1787年5月在费城召开时,联邦主义运动的领袖发现他们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每个人都承认邦联的权力尚不足够,因此必须加强;但在另一方面,当时的主要关注点仍是限制邦联政府的权力”。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积极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最基本的原因是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3.对漫画《思想家的话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三人是儒家思想家B.他们的主张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C.他们的主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D.他们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
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复礼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5.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6.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80分)1. 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B.浓重的神权色彩C.强烈的等级意识D.发达的礼乐制度2. 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人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A.反映出商周时期君主创立祀祖制度重在道德教化B.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隐含早期人文色彩C.表明商周早期政权日益重视神权与王权结合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3. 著名学者王亚南认为:因为秦王朝实行了“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了“食土子民”的权能。
该学者认为秦朝的郡县制度()A.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B.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C.使平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4. 墨家在思想上一方面追求举贤任能,另一方面又强调尚同服从;一方面追求兼爱、平均,另一方面又主张专制统治;一方面强调强力和非命,另一方面又尊尚鬼神。
据此可知,墨家思想()A.具有明显的功利性B.代表统治阶层利益C.首倡建立君主专制D.理性主义色彩深厚5.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核心素养内涵唯物史观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C.《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6. 工业革命促使经济持续增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巨大压力。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慈云世铿中学高二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科)(总分100分,共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的雅典公民是()①“平原派”②“山地派”③“海岸派”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2、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3、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奴隶主民主政治C、贵族专制政治D、平民民主政治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①增加了国家的收人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6、商鞅变法的意义深远,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意义。
A、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B、秦国通过变法渐渐富强起来C、推动了商业的发展D、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Α、攻打南朝B、打击旧贵族的势力C、与汉族通 D、进一步实行改革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实行俸禄制②推行均田制③易服装④迁都洛阳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③④9、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④民族矛盾尖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0、孝文帝改革中从根本上推动封建化的措施是()A、均田制B、三长制C、礼乐制度D、九品官制1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3、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毛泽东说:“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
”该话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周王室衰傲,诸侯士大夫崛起B“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C 讲学风气盛行,私学兴起D 井田制崩溃2、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加以继承和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系统的“仁政”思想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在孔子“性相近”观点基础上提出“性善论”④发展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提出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 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C 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5、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A 孙子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6、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发展7、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B 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C 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D 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8.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9、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 以下对于其影响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 有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 有助于强化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C 有助于神仙方术和道教思想的传播D 有助于西汉法令和制度的统一10、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是()A 佛教、道教、墨家B 道教、墨家、儒家C 佛教、儒家、墨家D 佛教、道教、儒家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安徽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2.战国时期,主张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思想家是A.墨子B.荀子C.韩非D.庄子3.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
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①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4.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礼乐与法制并举C.强调思想文化专制D.融合诸子百家思想5.《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其表述的观点是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6.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7.有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该是指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8.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刘邦实行的抑商政策,王夫之评论道:“高祖初定天下,禁贾人衣锦绮、操兵、乘马,可谓知政本矣……贾人之富也,贫人以自富者也……民安得而不靡?高帝生长民间而习其利害,重挫之而民气苏。
”王夫之意在说明汉高祖抑商是为了()A.倡导节俭风气B.加强儒家教化C.维护社会安定D.保障农业生产2.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对鸦片问题只字未提,但条约规定,对于没收和销毁的英商毒品,“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
这一规定()A.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B.打破了清政府的封闭体制C.满足了英国的侵略要求D.刺激了列强对华鸦片走私3.表1所示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的历史判断。
这一历史判断的演变表明中国共产党()表1时间概况1921年做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发挥对工人运动的技术指导功能1922年做革命联合战线中的“合作者”“监督者”1923年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袖”,共产党是在这个“领袖”领导下的“同盟者”A.开辟了中用特色革命新道路B.放弃了民主革命领导权C.顺应了民主革命发展的形势D.逐步确立了其奋斗目标4.1954年,毛泽东就中国外交及有关工作提出了11条意见,其中包括“争取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开始建立东南亚和平区域,建立合作并发展它,订立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和平公约”“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
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高中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墨子崇天志、主明鬼;而老子则彻底抛弃了在鬼神问题上孔子的谨小慎微和墨子的勉力维续,罕言鬼神。
此材料主要说明( )A.墨家思想迷信色彩浓厚 B.儒家思想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C.儒道墨三家思想完全冲突 D.先秦诸子具有理性精神2.先秦有思想家主张:“礼起子何也?曰:人生雨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敏制礼义以分之……,是礼之所起也。
”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A.顺应自然,无为而治B.人性本善,施行仁政C.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3.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
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 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4.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5.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 )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6.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精品文档)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2、某校举行一场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人物成就展览。
下列人物在一组中最能恰当表明同一主题的是()A、老子、孔子、孟子、荀子B、董仲舒、程颢、朱熹、李贽C、程颐、朱熹、陆九洲、王阳明D、朱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某中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在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价时,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最确切的是()A、甲: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B、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丙: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新思潮的萌发D、丁: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4、一天,上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同学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B、“人是万物的尺度”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D、“认识你自己”5、“八荣八耻”树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观的反映和表现,但时代不同、道德观和荣辱观不同,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新型道德观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要求彻底公开否定宗教神学、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②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③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④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A、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下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20分)1.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D.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2. 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A.拓跋珪等统治者实行改革,使北魏强大B.前秦瓦解C.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客观上其他政权的弱小3. 2016年9月4日夜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
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新高科技的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乐实景演出,美妙绝伦,摄人心魄。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C.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D.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黑格尔指出:“智者们就是希腊的教师,通过他们,文化才开始在希腊出现,他们代替了从前的公众教师,即诗人和史诗朗诵者。
”黑格尔意在强调智者运动()A.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B.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发展C.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D.论证了人生而平等理论5.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
梵语中“雅利安人”是“高贵的人”的意思。
这能够说明()A.人口迁移推动新制度产生B.印度历史进入了列国时代C.印度社会中阶级矛盾尖锐D.新制度适应了印度社会需要6. 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
山东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山东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国语·鲁语下》记载:“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
直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战败后仍然向吴国请盟,“春秋贡献,不解(懈)于王府……亦征诸侯之礼也”。
据此可知,先秦时期的贡纳关系A.维系了政治联系B.解决了经济问题C.完善了分封制度D.加重了诸侯负担2.据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记载,在秦代,对基层法吏而言,虽有律文,但不明晰之处依然很多,一些近似的法律术语、量刑标准甚至需要上级部门作出专门解释。
据此可知,秦代A.法律体系内容严密B.律令解读不可或缺C.基层政府无自主权D.权力制衡机制健全3.汉初规定,禁止关中的马匹、金属外流;严格盘查出入朝廷掌控下的郡县关口的行人,其携带的每一件物品都要检查登记。
这表明汉初A.政府强化抑商政策B.地方行政管理严密C.注重防范地方势力D.关税管理制度完善4.刘备入川后,恢复盐铁官营,发展水利事业,实行屯田制;孙权立足江东后,推广两牛一犁的“耦耕法”,广行屯田,与“海外交往范围辽阔”。
这些举措A.加剧了南方地区的人地矛盾B.体现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C.抵御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D.促进了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5.唐代寒食节的蹴阙活动非常盛行,宫内宫外、皇帝大臣都喜爱蹴鞠。
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记述:“曾过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三鬟女子,可年十七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
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
于是观者渐众,超独异焉。
”据此可知,唐代A.诗歌以写节日活动为主B.都市流行高雅的娱乐活动C.社会生活风气相对开放D.统治者好恶决定蹴鞠兴衰6.散骑常侍,古之官名。
秦、汉皆有散骑,为皇帝侍从,无常职。
唐太宗把散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待奉规讽”。
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
高二上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1. 盘庚迁殷,自称“恪谨天命”,到纣王时仍坚持“我生不有命在天”;武王伐纣使得“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周人意识到“天命糜常”,要“敬德保民”才能得到天的护佑。
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德教礼治形成完整体系B. 民本思想取代天命观C. 王权与神权趋向于背离D. 治国理政更注重人事2. 19 世纪30 年代流行于广州的《红毛通用番话》《鬼话》《红毛番话贸易须知》等,是当时的一些英语词汇工具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篇没有出现英文词汇,而是由汉字与对应的标记英语字音的粤音汉字合构而成。
这一语言现象( )A. 适应了中西碰撞下的现实需要B. 表明广州人生活方式的西化C. 反映了局部半殖民地化的出现D. 使国人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3. 1979 年,武汉市恢复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发证工作。
到1981 年3 月,全市有证个体工商者5643 户,是1957 年的15.8%。
领证个体户中,社会闲散人员占86%,待业青年仅占5.8%。
这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B. 非公有制经济解决了就业压力C. 经济改革需进一步解放思想D. 个体经济落后制约着青年就业4. 生于文艺复兴末期的笛卡尔在其著作《谈谈方法》中提出“我想,所以我是” (旧译“我思故我在”)。
对此,黑格尔称:“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
”据此可知,笛卡尔的思想( )A. 倡导人的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B. 蕴含朴素唯物主义的内涵C. 构建近代西方哲学的宏大体系D. 引发了近代科学技术革命5. 1943 年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询问斯大林对《开罗宣言》的看法,并主动提出苏联可以获得一个不冻港。
罗斯福随即附和说,中国大连战后可以作为有国际保证下的自由港。
斯大林表示赞成《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至于苏联的看法要到参加对日战争时再谈比较好。
这体现出( )A. 国家之间紧密合作B. 西方划分势力范围C. 大国推行强权政治D. 三国支持中国抗战6. 元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C.法家学派——韩非子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3.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4.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 儒道墨法B. 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儒家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6.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7.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孔子生前并不得志,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孟子游说诸国,虽声誉日隆,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荀子虽然做过兰陵令,但是政治上未有太大建树。
这反映了A.儒学在诸子时代不是“显学”B.儒学因受到政治压制而衰败C.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D.儒学与时代需求有较大偏离2.庄子认为:人人自在,唯恐天下扰乱了他的本性;人人安舒,唯恐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
天下人不扰乱本性,不改变常德,就不需要管治天下了。
这说明庄子强调A.道法自然B.绝仁弃义C.无为而治D.齐物逍遥3.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荀子思想中之君主,乃一商贵威严之公仆,而非广土众民之所有人。
若一旦不能尽其天职,则尊严丧失,可废可诛。
”这说明荀子A.倡导民主思想B.强调君主权威C.鼓励百姓起义D.主张尊君重民4.《墨子》中说,天帝经常监察人的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
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
这主要反映了墨子思想A.严厉批评儒家现实主义B.体现下层百姓精神诉求C.构建中国最早宗教信仰D.为统治者营造集权氛围5.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诞生了无数思想家.他们的言行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
下列成语反映道家思想的是A.刻舟求剑B.守株待兔C.人定胜天D.以柔克刚6.“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7.“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
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科 6月份月考历史2018.6.3考试内容:必修一1--17课,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清人李富孙指出,封建制使得“诸侯可骄不可叛,故周室得以久安”。
秦代废封建改郡县,是“矫一时之弊而适贻后世之害”。
对李富孙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封建制优于郡县制B.封建制能保证清朝长治久安C.郡县制毫无进步性D.郡县制是秦朝灭亡主要原因2.春秋时期“公室”与“私室”之间的斗争激烈·不少国家私家势力逐渐上升,公族势衰。
鲁国出现了“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而晋国和齐国的公族势力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这反映出A.国家间的兼并重组十分频繁B.王权尚未完全确立C.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D.私有制逐渐建立3.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
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4.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B.继承华夏传统C.突显族地位D.维护尊卑关系5.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
比例增加说明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B.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C.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6.刘邦因宠爱戚夫人而打算废太子,大臣叔孙通说:“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亲见也。
……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这表明A.皇帝权威遭到臣下严重挑战B.秦朝灭亡在于不遵循宗法制C.嫡长子继承制利于统治稳定D.各派围绕太子展开利益争夺7.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下诏:“自今以后,……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变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
”此诏书意在A.规范官员选拔考核制度B.向地方征召有才德之人C.通过考试选拔被推荐人D.鼓励检举揭发买官卖官8.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后不须令宰相先知。
”乾元二年(759年)又规定“两省谏官十日一上封事。
”这些规定体现了A.谏官主要职能是监督宰相B.谏官谏议权不断增强C.谏官隶属尚书、门下两省D.谏官地位相当于宰相9. 唐前期的政治人物多为北方人,北宋时政治人物多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官僚集团重视本地域人才B.南北方士人志向差异C.科举制改变人才地域分布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10.《汉仪注》记载:大祠日饮酎受金。
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
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凸显了嫡长子拥有祭祖特权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D.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11.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其意在说明A.中国古代并非是政治专制、由皇帝一人独裁B.“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说法是片面的C.明、清两个朝代都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独裁D.汉唐宋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并非皇帝专制1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规定:士人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推荐,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这体现了科举取士A.仍受门阀制度影响 B.为了加强专制需要C.认可才能的唯一性 D.强调品德的重要性13.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
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士大夫A.害怕君主专制的迫害不敢表现其不满 B.借用廷杖的影响力来追求忠义的名节C.买通监督的宦官导致廷杖未对其伤害 D.以臣服于君主的意见接受廷杖为骄傲14.唐代置十道按察使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地方诸道按察使有的是由有朝畿的省、寺职衔者担任,有的是以驻在州刺史的身份分领按察使,从而监察官与地方官融为一体。
道从此成为真正的监察区。
这表明A. 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为趋势B.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C. 分道监察须扩大监察官行政权D. 监察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15.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说:“民主政治是一种发表演说的体制。
”这说明A.演说决定民主政治发展B.演说者具有丰厚的学养C.演说是民主政治的需要D.民主政治以演说为基础16.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
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责任。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A.纵容政治领袖操纵民意 B.公民大会徒具形式C.缺乏对公民大会的约束 D.各个环节权责分明17.他倡导的这项改革内容是地地道道的“金权政治”,虽然是对“血缘政治”的改变,但它还不是“民权政治”,“民权政治”是到伯里克利时期才出现。
“这项改革内容”是指A.抽签选举法B.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C.陶片放逐法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18.罗马帝国统治前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
法学家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提供咨询的活动都是自由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
这一现象的出现A.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B.体现了罗马法理性务实的精神C.抑制了罗马帝国集权的加强 D.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1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于夜间行窃,(就地)被杀,则杀死(他)应认为是合法的。
这一规定说明A.罗马法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十二铜表法》维护雅典公民利益C.同态复仇法在法律中仍有具体体现 D.公民法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20.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 “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
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
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
”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B. 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C.是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 D. 蕴含着近代的法治观念21.1749年,托利党领袖柏林布鲁克说:“地主阶级才是我国政治航船的真正主人,而资本家不过是船上乘客。
”据此可知A.英国仍然是封建国家B.君主权力受地主制约C.资本家政治地位很低D.贵族掌握英国统治权22.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的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
”雅克·索雷实际上指出了美国1787年宪法A.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 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C.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23.约翰·罗伯茨说:美国的三个中心之中,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不同。
有些事对我们政体运行来说,非常重要。
“这个地方”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B.协调内阁各部门工作C.监督国会行使权力 D.制定和通过各种法律24.1841年12月,美国国务卿亚当斯说:“鸦片问题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
”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A.中英政治制度上的对立B.中英外交礼仪规则冲突C.中英意识形态分歧明显D.中英贸易地位的不对等25.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2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流行开来,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变局论”思想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C.“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D.“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27.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
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
“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
这典型地说明了当时的中国A.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B.“天朝上国”规制影响深远C.逐渐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28.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主张:“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而屯我并之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运用西方宗教思想,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B.借鉴欧洲启蒙思想,具有近代化的特征C.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和儒家伦理思想D.有利于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推动运动发展29.武昌起义胜利后,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
……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这表明A.黎元洪在革命党人和新军中威望很高B.武昌起义缺少社会基础,面临危机C.武昌起义仓促进行,准备不足D.革命者希望借助黎元洪推进革命30.梁启超在1915年曾回忆辛亥革命:“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A.君主专制制度已被推翻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众普遍接受民主思想D.社会各界拥护共和制度31.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中国辛亥革命32.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各地督抚等官员却称皇帝敕令是“矫诏、乱命”,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使A.晚清“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 B.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中国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D.清政府统治面临土崩瓦解33.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