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面积》案例分析
一、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看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曹冲称象的一幅插图,谁能说说曹冲是怎样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他用的这种方法在数学上是什么?(渗透转化思想) 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体验创新
师:我们学校的后操场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怎么算?想知道吗?
(孩子们接到这个问题,要思考怎样解决生活中的这个实际问题,从孩子们的踊跃的表现上来看,这个“战书”是真正下到孩子们的心中了。这个问题很具有挑战性的味道。如果说能,那就得说出如何转化的方法,并不是想当然说一个“能”字就可以完事的。而此时确实每个孩子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剩下“谁解决的最好”了。所以这个问题还特别容易激起孩子们一种自豪的情绪体验。)
师:我们学校的操场边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多少?如何算?大家说一说。
生1:平行四边形面积不会求。生2: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就可以求出了。师:是呀,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求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呢?你们觉得他的这种想法可行吗?四人一组大家试一试吧。学生拿出老师给他们准备的学具开始拼组。
学生都跃跃欲试,一位同学有了新的发现,同组同学马上进行交流,共同探究,试着操作.争取有新的突破。
师:说说你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生1:我给平行四边形画一条高,然后沿高剪开,把右边的图形平移到左边,就变了一个长方形。(学生演示)
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1: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生2:我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的一条高剪开,然后把右边的梯形平移到左边,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学生演示)
师:两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地方不同
生:剪开高的位置不同。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变成一个长方形。
师:如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
生: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拼组的过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高,沿高剪下来一个三角形,移到另一边拼组长方形。2、在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向对边作高,沿高剪下来一个梯形,移到另一边拼组长方形。3、没有作高,任意剪成两个图形,又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没有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师:师:在我们数学上把这种方法叫做“转化”(板书)。其实你的意思也就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谁再来说说?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经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的什么?
生1:我认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等于它的两条邻边的乘积;
生2:我觉得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等于底乘以高,我是这样想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是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也是互相垂直的;
生3:我也想到了这两种方法.但我通过比较发现第一种方法实际上是用底乘它的一条邻边,后一种方法是用底乘以高,但我发现这条高一定比它的那条邻边短,所以两种算法的结果一定不相等,但我敢肯定至少有一种方法是错误的;
师:同学们,你觉得他这样思考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这样思考是正确的,因为从底以外的一点到这条底所画的线段中以垂直线段最短;
师:是呀,猜想的结果不一定正确,那么你能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哪种猜想有可能是正确的呢?
生:(思考片刻后)我觉得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去计算一长方形的面积,它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从而验证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师:用这种方法去验证,行得通吗?请同学们试试看。学生开始测量、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生1:我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根据邻边相乘方法算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和长方形的面积不相等,我认为错了。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你们认为,他的观点有说服力吗?(许多学生说:有)。
案例分析
一、在最起初设计这节课时,我查阅了资料。但是许多教学设计都有类似的设计:(1)出示几个画方格的面积相等的图形,数出面积。从数方格的局限性太大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推导面积公式的必要性。
(2)实验: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
(3)引导观察平行四边形与拼成长方形之间的相等关系,从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的过程中有铺垫、有实验、有比较,整个过程看似完美,但是仔细想,便会发现许多不足:1、本课重点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难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所有环节的设置应该与它们密切相关。数方格是计算平行四边形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局限很大,与突破本课重、难点联系不紧。2、与生活实际没有一点关系,不太适合小学生的求奇求变的心理特征。3、设计环节比较僵化,虽然环节紧凑,但是可想而知,学生对于这样的课堂积极性不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