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为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
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章将介绍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过程,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个体和社会活动中的交互与合作,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应当创设情境,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构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环境。
3.任务型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理论主张学习者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应当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4.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多种智能,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不同的智能,教学设计应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优势智能,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5.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情感体验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学习者的情感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1.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应当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导向,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特点,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2.问题导向教学设计应当以引发学习者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设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和创造力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境设计教学设计应当创设具有一定情境和背景的教学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个性化设计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
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一、教学理论的概念和分类教学理论是指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的理论体系。
教学理论可以被分为一般教学理论和特殊教学理论两类。
一般教学理论是指教学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描述和阐释教学的普遍性规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特殊教学理论则侧重于某一学科、专业或领域的特殊性和教学实践方法。
二、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外部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学生的行为是外界环境和激励所导致的,强调直接观察和测量学习成果。
在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理论提倡建立清晰的教学目标,采用激励和奖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反馈和矫正学生的行为。
三、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的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反思、比较和整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认知理论强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倡启发性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和实践经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意义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倡导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索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社会文化理论与教学实践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强调学习是社会化和文化化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到真实的社会文化活动中来实现学习目标。
六、总结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涉及到多种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教学实践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提高。
四步探究教学法基本理论
四步探究教学法基本理论
一、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二、价值追求
1.学生成长:学会、会学、乐学
2.教师成长:教会、会教、乐教
3.学校发展:高质量、聚文化、亮品牌
三、基本原则:自主性、合作性、问题性、探究性、宏观性、矫正性、民主性
四、基本模式
1.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2.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3.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4.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五、施教策略
1.课堂点燃策略
2.自学导读策略
3.展示评价策略
4.目标四清策略
七、学习策略
1.课堂学习竞赛:班、组、人三级竞赛
2.知识树
3.纠错本
4.手抄报:研究性学习
八、基本抓手:导学案
九、小组建设
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2.三级管理:教师——组长——组员
3.分工负责
4.即时评价
十、教学本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十一、师生关系:和谐、人道、民主、平等
十二、教学关系:师生对话,共同参与,相互建构,“学习共同体”
十三、评课标准:以学评教
1.学生状态: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
2.学习效果:课堂表达、堂清达标
3.教师指导:时间控制、目标定位、点拨到位、课堂调节
十四、课堂改造关键
1.管住教师
2.发动学生: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让学生评。
3.降低难度
4.开放课堂:教师互听,录像研讨,社会开放。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9、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 技能的是( D ) A 识字 B。推理 C。计算 D。写字 10、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 (C) A.录象带 B.图表 C.标本 D.幻灯片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11、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 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 则是( B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12、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 ( D) A.观察 B.反思 C.提问 D.应用
博文大理 4、直观性原则
厚德笃行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注意运用语言直观 (4)提倡自制教具
博文大理 5、循序渐进原则
厚德笃行
(1)按课程的系统进行教学 (2)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3)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6、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复习 (3)通过作业和检查促进巩固 (4)在知识的扩大改组中巩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定义教学的三个角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二 者的相互关系。)
教学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特定的环境中, 借助预成课程这一框架,通过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有 目的、有计划地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创生,促进 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专门活动。
博文大理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反 馈
教学内容 教师 教学手段 学生
人格的影响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
本文将就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论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关注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个体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社会化。
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使其在认知、情感、体能和审美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社会的发展则通过教育来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为社会进步提供人力资源。
个体社会化意味着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2. 教育过程论教育过程论是教育学的另一个基本理论,关注教育活动的过程。
教育过程包括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来开展的教育活动,其中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
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性的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教学与学习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
3. 教育评价论教育评价论是教育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关注教育活动的评价。
教育评价主要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目标评价是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测验等手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过程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材料的评估。
成果评价是对教育结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教育学的应用1. 教育实践教育学的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撑。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学的理论还可以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心,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育。
2. 教育管理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教育学可以提供管理者进行人员管理、课程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管理者高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小学教育 教学的基本理论
评论:
它指出了教学活动的“交往”特性,反映 了现代教学的开放性、建构性、交互性, 特别强调从整体上来理解和把握教学。
二、确立教学观的意义
1.以明确的教学观支配教学行为 2.体现教学的发展价值 3.理解和把握教学规律
新课改中教学观的转变
1.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 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反思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文化环境 2.把握好教学的基本节奏,充分利用最佳教 学时间域 3.实现学生的有效参与 4.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5.鼓励学生提问
小资料1: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探讨45分钟的价值,其大小就决定于教师怎样运 用时间价值规律。45分钟时间价值随着学生生理心理 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动量状态。在45分钟之内,学生的 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 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
调试时区:5分钟。心理过渡时区。教学时间已过 去将近一半,学生的兴奋过程开始转为抑制过程,会 出现一个疲劳波谷。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 是体能消耗与恢复相交替的机能正常活动。课堂教学 20分钟以后的疲劳是一种适度疲劳,这种适度疲劳 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教师必须进行调适,帮助学 生度过疲劳波谷区。
4.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 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 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 展智能统一实现的规律
1.两种对立的观点
“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
问题思考:
(1)“心智、能力的发展远比知识传授重 要;只要能力发展了,知识的获得是自然的 过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因此,教学设计活动必然离不开以下理论的支撑。
1、教育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教育哲学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因此,教育活动首先应该遵循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
2、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阐明了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教学理论研究了“怎样教”的问题,实践中教学设计活动必然离不开教学理论。
3、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教学设计的目的最终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系统理论。
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事物之间的整体联系及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
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看待教育活动必然造成不敢设想的后果,因此,教学设计应着重考虑到系统的理论,并好好的应用。
5、认知发展理论。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活动,因此为了更好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解。
教学设计也因以认知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
6、传播理论。
教学活动是知识传播的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断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也必然离不开科学的传播理论的指导。
7、激励理论。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的调动,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带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且热爱学习。
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激励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
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于课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本文就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进行讨论。
一、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探讨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教育是社会传承文明、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方式,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情感、态度和个性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开展的前置工作,需要对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规划。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室设施和教材选用等因素。
2.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措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目标进行选择。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方法和评价是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演示、实验和情景模拟等形式。
教学方法必须与课程内容、教材选用和学生特点相适应,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确认和反馈,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表现和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以便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调整。
四、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创新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不断创新与完善,为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提供更好的支持。
1.因材施教学生在学校中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因此需要因材施教。
1.2.1简述3-5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2.1简述3-5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杜威实用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的本质观;(2)“从做中学”的教学观;(3)“以儿童为中心的”的师生观。
2、拉思斯价值澄清理论。
基本观点:(1)多元化社会中,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2)反对传统德育课中说教方式,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的中立。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1)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与道德行动,是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促进其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表现为特定的阶段模式。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表现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
柯氏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3)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因此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这有赖于学生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1.2.2简述简评每一与教学理论相关的教学模式(过程)。
1、实用主义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价值形成过程的基本模式: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模式:(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那教学有什么理论呢?接下来为大家推荐的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仅供参考。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其它较长板子的优势作用常常因那块较短板子而被忽略;加长这块短板的长度所带来的效果成级数增长。
学生某一学科的能力缺陷将会影响其整体水平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最弱项往往影响其整体形象,并可能影响其整个人生;个别学生的所作所为常常影响一个班集体的形象;一小部分老师的形象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对其所在教师群体的评价。
因此,弥补弱势学科,改掉个体性格中的某些致命弱点,不让集体中的任何一员落伍掉队,意义重大。
也正因如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切实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破窗理论建筑物一个窗子或一块玻璃被人砸碎,如果不及时补上,其它的玻璃将碎得更快。
在人看来,反正是破窗子,再多碎一块也无所谓。
个别学生未被教育好,受其影响者会更多更快;一个知识点的疑惑被认为无所谓,会有更多的疑惑被认为无所谓;忽略或原谅自己偶尔的一些小过错,也就会继续为新的过错找理由,最后悔之晚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那么,在自我管理、班级教育中,应懂得防微杜渐。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磁化效应一般普通的铁都具有磁性,但通常情况下其磁性不能像磁石、磁铁那样显示出来,因为其内部分子结构凌乱,正负两极磁性互相抵消了,而用磁石加以引导后,铁分子井然有序,从而就具有了磁性,具有了吸引力。
一个优秀集体的形成,同样也需要一种良性的外力作用加以引导。
校长有人格魅力,才会有一个团结上进的教师集体;班主任有人格魅力,才会有一个和谐奋进的班级;老师有人格魅力,才会有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的喜爱。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亲其师,信其道”,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安泰效应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盖娅所生。
教育学基本理论
罗杰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 当外在的威胁最小时,学习 中那些对自我有威胁的部分 容易被理解和吸收
➢ 通过实践可以获得更显著的 学习效果
➢ 当学生有责任地参与学习过 程时,可以促进其学习
罗杰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 自发的学习可以涉及到学习 者整体的人——感觉和智力
➢ 当把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作 为基础,而把他人评价放在 第二位时,可以促进独立、 创造和自信的发展。
➢又称观察学习,即通 过榜样进行学习,它 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 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 习时。
社会学习理论的过程
➢ 通过对榜样的观察 来指导自身学会某 种行为。
➢ 是对他人的行为、 态度和各种反应的 模仿和认同
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
➢ 注意期 *榜样行为的特殊性、复杂性、 可用性都会影响学习
*观察者(或学习者)本身的特 点也会影响学习。
➢ 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 境(例如练习室)
➢ 进行技能分析 确定分项 技能和技能单位,使复杂 的技能得以简化。
➢ 要求学生熟记操作程序
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 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 评估学生的起点行为 ➢ 以正常速度进行示范 ➢ 采用整体学习或分项学习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
的教学 ➢ 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 ➢ 为学生的操作提供增强性反馈 ➢ 促进技能迁移
斯金纳的主要理论观点
➢ 学习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有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 反应
➢S(刺激) R(反应)
➢操作性行为是没有已知的刺激而是有 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
➢R(反应行为)
S
(刺激)
强化原则
➢ 正性强化 (positive reinforcement) ➢指某种具体行为 的后果,或者效 果是积极的,就 增进该行为重现 的概率
教学的基本理论
Company Logo
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Company Logo
2、启发性原则
概念: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 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 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代表人物: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优秀的教 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 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 论。)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 发现真理。
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Company Logo
5、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 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 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 最佳的发展。
代表人物: 孔子 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Company Logo
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Company Logo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艾宾浩斯的遗 忘曲线)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Company Logo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概念: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 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代表人物: 《学记》 ——学不躐( liè)等;不陵节而施 (不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
充分发展。 ? 子路问:“闻斯行诸?” ?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求问:“闻斯行诸?” ? 子曰:“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一、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那么,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总结,下面就围绕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拙见: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地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因此,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就会对学习产生积极地情感和求知欲望,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和交流。
2、改变教师的角色新课程要求教师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走到学生中去,精心组织课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意义的材料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方式,选择适宜高效的学习方式。
3、激活学生思维数学活动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也只有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的数学思想进行并保持一致,才是高效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猜测推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时代发展要求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学校教育也向综合化发展,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教学也是如此。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特点,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改进教材的呈现形式,开发、补充、丰富教材内容。
如教材提供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竞争的素材引进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时,教师可选用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素材,便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等,实现教材内容的拓宽和超越,从内容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 1912 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教学基本理论、规律与原则
单向传递:师
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
信息的占有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
信息传授给学生,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信息传输。
双向传递:师
生。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
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
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
充,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体验。
教学的基本理论、规律和原则
用于处理外部事物的程序性知识, 相当于技能。 用于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
教学的基本理论、规律和原则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教学活动、教学过
程三者的内涵是一致的。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共性:
教学的基本理论、规律和原则
特殊性: 1.认识目的的发展性 2.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3.有领导 4.简捷性
教学的基本理论、规律和原则
多向传递:教学中的交往并不限于师生的交 往互动,还包括生生交往互动。
教师
学生
学生
教学的基本理论、规律和原则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含义 2.学生的学习应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知
识的丰富性与学习条件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 学生不可能重复人类全部实践道路,也不可能事 事亲自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经过精 心挑选编写的教材,能做到高速高效,具有简捷 性。
揭示性格
庸俗、虚荣
钱
势利、冷酷
教学的基本理论、规律和原则
教育学,无论就教育的理论或者教育的实践 来说,都还没有对人的个性——对他的创造 性力量和能力的培养,对理想、兴趣和爱好 的形成,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在对年幼 儿童的教育上的缺点还不是特别地显眼,那 么在对少年的看法上,忽略人的个性则往往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七十九)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它将助力我们从理论上探
究如何精准、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
首先,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强调,要善于创造性地借鉴,完善自身教育教学知识,不断优化教育成果,激发学习者的自我创造动力。
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多元性和持续性,贯彻学习机制的调节原则,打破“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强化学习者的自我发展能力,构建因材施教、以训为先的学习关系。
其次,正如恩格尔在“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要实施教育教学,必须以课堂为
中心,老师和学生在课堂粘合在一起,努力建立起良性的教育教学关系,确保存在
彼此的共享、博爱、双赢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习者的自我社交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促进课堂气氛的和谐发展。
最后,要恰如其分和实时地反射教育教学,增加教授们对学习者的敏感度,让
课堂更加充满活力,让学习者更能收心、收视野和谐地参与课堂,教师以学习者的方式认识实施教育教学,促使学习者更加负责任地自我修炼,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教学的积极效果。
总而言之,要有效实施教育教学,就必须正确运用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创
客学习中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引导学习者走向成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依据的一套原则和观点,用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构建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二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原则。
激发学生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好奇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3.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三是启发式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索等方式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观念。
4.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有效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就。
5.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二是情感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感氛围、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学习的目标而提出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根据这些理论和理念,合理安排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的一条客观规律
三、教学的任务
(一)确定教学任务的依据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确定我国教学任务的依据。 (二)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 5、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活动的本质:
1、特殊认识说
这种说法认为,教学过程不可否认地受人类认识 规律所支配,但与一般认识过程相比,又有其明 显的特殊性:( 1)学生的学习是 在教师的指导 下 进行的;( 2)学生学习的是 间接经验(书本知 识),其过程更经济、更简捷;( 3)教学过程有 巩固知识的固定阶段;( 4)在教学中,教师要发 展学生的 思想品德、智力和体力。
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从表上看,小明的成绩一 次比一次好,而且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他考的分数 最高。
生2:我认为小强的成绩比较好,因为他的平均分数 高。
生3:小红成绩好,她的成绩比较平稳,不像其他两 人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
……
师:刚才大家讲出了这么多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我 们选择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通 过这个例子,你们有什么总结的话要说吗?
生1:考虑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 这样可以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
生2:想问题不能光凭一些数据,而应该把各种情况综合起来考 虑。
生3:我认为面对问题时,只要我们善于开拓我们的思维,就能 想出各种方法来。
生4:语文有多种答案,而数学往往是一种答案,所以我们要努 力改变这种现状。数学也可以有多种答案,就像刚才的例子。
二、教学的意义与地位
(一)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专门组织起来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的 个体发展能在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一般水平的最有 效形式。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 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的地位
1、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3、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是学校区别于社会其
——布鲁纳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叶圣陶
教什么课都不要忘记是在教人
杭州朱乐平老师一上课,就列出讨论的问题:下表中是小明、小 红和小强在三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请判断三个同学中哪一个人 次
第三次
小明
63
84
90
小红
82
78
80
小强
96
81
66
问题一提出,各小组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 发言。
? 《学记》: “教学相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 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在西方
1、古罗马昆体良(M·F·QuintiLianus,公元 35—96)《论演 说家的教育》,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 的学习过程理论.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2、夸美纽斯(J·A·Comenius, 1592—1670)《大教学论》对 课程、学科教学法、班级授课制,特别是教学原则的论述十 分详尽。
5、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И .A.Kaй poв , 1893—1973)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教 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强调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以系统的知识技能去武装学生;
二、教学过程的实质
(一)教学过程是 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胡明根编:《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 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58页,选入时有删减。)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1、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以掌握一定的课程和教材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为基本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 简言之,教学就是指教师 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 2、教学与智育 3、教学与教育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 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 力和体力,形成一定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的过程。 简言之,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 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一)构成教学过程的因素
3、18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 1776— 1841)将教学理论与心理学联系起来,说明教学理论已不再 停留于简单的经验描述水平,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在西方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Dewey, 1859—1952)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 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他主张学生“从做中学”, 还提出学生学习“五步法”,即:问题情境发生,确定问 题性质,解决问题的假设,假设的推论、检验。
第六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重点:教学的概念、意义与任务、教学过程 的实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 难点: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
互动话题:
1、什么是教学? 2、教学流程有哪些? 3、教学方式、方法有哪些?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 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 参与者。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刚才总结的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一 些观点。那么在做人方面呢?
生1:做每件事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应该多站 在他人的角度去想。
生2: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缺点,还要看他的优点,每个人 的优点应该是大于他的缺点的。
生3:多方面的看一个人,然后再总结,千万不能光凭一件事就 断定一个人怎么样。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教学过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如同教育学的产生 和发展一样经历着一个萌芽、形成、发展到不断科学 化的历史过程。
? 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