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业发展史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宋代定本制度

定本(①宋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报的舆论控制而推行的一项制度;②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③ “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问世

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年8月5日(—1821)年于南洋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主编米怜、梁发(中国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

目的:向中国人炫耀西方科技水平之高超,显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友好,以改变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内容: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宗旨;介绍西方科技文化,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教义之辅。

特点:a: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b:写作文体丰富多彩,刊登了近代中文报刊第一条消息《月食》。 c :雕版印刷,免费发行

三、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内容:a: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

b: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

特点: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刊载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与《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相仿,处处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四、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外报在华的发展

《申报》:①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标志着外人在华办报进入高潮。② 1872年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合资创办③以盈利为目的④特点是由中国人担任主笔以吸引读者;采用廉价纸张,降低成本,赢得市场。⑤内容上涵盖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基本成熟:a:言论,新闻量多面广,注重时效性,看法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新闻专电);b: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瀛寰琐记》;c:第一个刊登新闻画。

另外两张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1882年创刊于上海的《字林沪报》(附出的《消闲录》是中文报纸的第一个副刊),1893年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纸》

新闻报:《新闻报》1893 年2月17日初为中外合资,后为英商丹福士所有与《申报》竞争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

如何分析与评价外人办报?

1、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为。(无论中文、外文报刊,无论宗教、商业报刊,其主办者无论传教士、商人、政客,从实质上来说,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都是为维护外人在华利益服务的。)2、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就客观而言,外报所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

3、外报办报实践有助于我国报业发展。(1)报刊观念方面:将言论、出版自由等西方近代报刊观念引入中国;(2)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设置方面分工明细;(3)物质技术方面:铅字、印刷机、有线电报等。

五、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的办报思想

王韬Ⅰ主张思想:①阐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即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②阐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报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报纸可以使“达内事于外”;报纸可以使“通外情于内”③阐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言论自由”④阐述了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⑤阐述了报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广博的通材”“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Ⅱ贡献:①鼓吹国人办报②重视报刊政论,创立报刊政论文体,以评论当前现实的政治时事为主,不过多地重视学理上的阐述;以达意为主明白清晰,不重形式文采。③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办报人,为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③创立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郑观应新闻观点:①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②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图强的重要手段,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③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六、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维新派报刊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1895年8月17日,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以讲论洋务为主,强学会成立后(11月中旬)更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成为其机关报。(康有为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其生平第一篇政论文章《强学会序》)

(2)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由康门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免费派送。该刊不用大清年号而用孔子纪年,借以“托古改制”

2、《知新报》,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重要的舆论阵地。在康有为支持下,由澳门巨商何延光创办,何延光、康广仁担任总理,与《时务报》编辑方针基本相同,比《时务报》更为敢言。

3、《湘学新报》、《湘报》是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新报》,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后改名为《湘学报》,由江标、黄遵宪、徐仁铸先后督办,唐才常等主持编务。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特点:①言论最为大胆;②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

《湘报》,唐才常担任主编,谭嗣同等担任主要撰稿人。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旨”是华中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被成为全国最好的维新报纸。

4、《国闻报》,严复,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①维新党人第一张日报;②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发表于其旬刊《国闻汇编》;③以“通外情为要务”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④抨击帝国主义侵略行径,揭露封建专制弊端,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等主张

5、《时务报》与梁启超(梁启超后来还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

(1)《时务报》:①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②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黄遵宪筹备,梁启超主笔;③《时务报》因梁启超大胆而新颖的言论震动朝野,风靡一时,创下当时最高的发行量;④形成了“时务文体”,发表了第一次全面阐述维新变法的纲领性文章《变法通议》;⑤围绕着《时务报》,在维新派与洋务派之间展开的斗争以维新派失败而告终,这一方面说明报纸是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梁启超:①近代中国报刊政治家、新闻思想家,一生创办领导报刊17种,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

②参加“公车上书”,是维新派报刊宣传主将,主办过《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③发表《变法通议》,创立“时务文体”,其办报实践及新闻思想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影响巨大。

④梁启超新闻思想:认为报刊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其两大天职是“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其办报的四大原则是:“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道确而速”。健全舆论五“本”: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宣传艺术:浸润法、煽情法。

(3)“时务文体”:(又称“新民文体”)

①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报刊普遍以政论为核心,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风格独特,形式新颖,(其中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名噪一时,故称“时务文体”)。

②“时务文体”秉承王韬报刊政论文体的基本风格,打破传统古文、时文、骈文的束缚,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文字浅显易懂,平易畅达,雅俗共赏;文章大多慷慨激昂,热情奔放,富于煽动,风靡一时。

③“时务文体”对辛亥革命乃至“五四”前后的报刊文章有很大影响。

(4)、《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戊戌变法失败后改良派海外报刊,宣传保皇立宪)

①《清议报》,1898年创办于日本横滨,改良派海外第一个机关报;

②《新民丛报》,1902年创办于日本横滨,改良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从1905年与《民报》展开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一次报刊大论战,义保皇派失败而告终。

(5)、《大公报》,国内,改良派报刊。

6、维新派的新闻思想及贡献:(1)、维新派新闻思想较早期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如王韬等有新的发展:①认为报刊有强烈的政治性,是宣传政治主张的有力工具;②对报刊功能与作用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如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2)维新派办报活动的进步作用:①向读者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②向读者进行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③推动维新运动,促进变法实现。(3)维新派对近代的新闻事业的贡献:①冲破封建言禁,为报刊赢得实际上的合法地位;②开中国报业史上政治家办报之先河;

③创造“时务文体”,影响一代文风。

7、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维新运动中,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后,近代国人办报形成第一次高潮,其特点如下:

(1)从办报地区看,由沿海发展到内地中小城市,同时海外华侨所办报纸日增。(2)从报刊品种看,类型繁多,且涌现出一批专业性报刊。(温州:《算学报》、《利济学堂报》、上海:《农学报》、《女学报》、《蒙学报》等)(3)从政治倾向上看,绝大多数宣传变法维新;(4)从办报方式上看,形成学会、学堂、报刊“三位一体”的形式。(5)从办报人员看,维新派政治家大多参与办报活动。

七、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资产阶级保皇派在境外的办报

《清议报》1898年日本横滨梁启超麦梦华等宗旨“主持清议、开发民智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100期后毁于火灾

《新民丛报》1902年日本横滨梁启超麦梦华等梁启超要办成“中国报界前此未有”“足与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