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教学小学数学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鼓励提问: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促使他们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不同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提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促进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鼓励他们思考和讨论数学问题,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中学习和受到启发,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材料:在教学中使用多样性的学习材料,如数学游戏、谜题、实际问题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材料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思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帮助他们培养出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在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和探索,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仅对数学学习有益,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培养兴趣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愿意主动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和奥秘,例如通过游戏、趣味的数学题目等方式,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而是一种富有趣味的活动。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增设数学角、数学天地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家长可以在家庭中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心,鼓励孩子多进行数学启发思维的游戏和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三、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规律、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故事、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应用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开展的教学活动,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学习质量。
在小学教育体系当中,数学属于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式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今后的实践中,应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价值,将新课改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其中,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一)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均存在差异性,同时具有一定发展空间,教师应采取多元措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并深入探究,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不再局限于现有的学习水平,提高自身数学进步空间。
教师在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活动时,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内容,还能够主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帮助其解决,充分发挥出创新思维训练活动的优势。
(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且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特征。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制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身观点看法,充分展现出自身个性化学习能力。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可展现出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再受传统模式的束缚,运用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形成全新学习思路若学生长时间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则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部分教师为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则会采取题海战术,这样的方法会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同时形成固化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时习惯性套用模板,而没有真正的分析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一、教学方法1.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求解某一物体的表面积或体积,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公式。
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游戏、实验、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 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彼此学习,共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数学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能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引入跨学科知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如自然科学、艺术等,使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互贯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 引入数学史与数学名人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名人的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环境2. 创设自由探究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创设自由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实践、质疑、操作、勇于探索,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伴随着相关知识的教学而产生相关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必将为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
1.1 小学数学教学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利条件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能力,例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一比”中就给学生创设了小动物搬家的具体情境,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依据。
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 小学数学教学是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来表达,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
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阶段。
新课标中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创新能力培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下面是一些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 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学生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丰富多样的数学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具有多个解法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可能性。
可以设计一些类似于数学游戏的活动,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寻找隐藏的规则和模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等。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创设情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情境或者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新能力。
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活动,让学生在限定的预算下购买商品,要求学生计算商品的价格、找零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
5.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培养彼此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活动,让学生在解题和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唤起创新欲望,使学生想创新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小学生尤其这样。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解题积极性。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注入永久的活力。
1、新课,刺激好奇心,培养创新欲望儿童的好奇心是儿童创造力的动力,因为好奇,才有探索,才有创造。
所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
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好的导入能激发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可激活思维。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设计这样的复习题:猪八戒分西瓜,孙猴子得了西瓜的(),沙僧得了西瓜的(),唐僧得了西瓜的(),八戒得了西瓜的(),聪明的猴子认为八戒不公平。
大家认为分的公平吗?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通过动手操作,问题得以解决,创新能力在自主探索中自由的得到发展。
2、学习新知,鼓励好胜,激发创新欲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
只有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胜心,允许他们你追我赶争强好胜,课堂中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出现。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求异。
如这样一道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下面解法。
方法一:先求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圆的半径,再用圆的面积公式求圆的面积。
因为2平方等于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圆的面积为3.14乘以2的平方=3.14x4=12.56(平方厘米)方法二: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半径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也就是圆半径的平方是4平方厘米,所以圆的面积是3.14x4=12.56(平方厘米)。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去求异、去创新。
二、创设民主氛围,使学生敢创新最好的创新环境是民主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校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参观,每张门票 8 元,一个班级有 30 名学生,那么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能够很快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并且会积极思考如何计算出总价。
二、鼓励提问,培养质疑精神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 180 度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个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比如,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多种方法来求解。
让学生在比较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启发的平台。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合作实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住小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这一特点。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感性经验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和综合,从而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小学生思维的速度、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德培养。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放手尝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过去的教师总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是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是听众、观众。
教学过程局限在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出题学生答题,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更谈不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到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暗示。
学生的自学是一种范例。
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前,教师必需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是学生自学的向导,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学能力。
自学时允许学生讨论,如在自学中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问老师或同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通过这个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操作演示,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将解题方法一步步解释给学生,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的数学教学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问题解决者,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或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通过讲述一些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或者数学家的创新思维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数学拓展和应用的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数学拓展和应用的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强调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而忽视了数学的拓展和应用。
而数学的拓展和应用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现实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和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如物体的运动轨迹、材料的使用优化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数学拓展知识,如引入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但又超出课本范围的内容,如数学史、数学哲学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开展数学探究和实验在数学探究和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实验,通过观察、探索和总结来获取数学规律。
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几何实验,让学生发现和总结几何规律,或者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实验,让学生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创造情境,营造学生乐于思考的氛围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初,应尽量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不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时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要真正做到和蔼亲切,这样学生才乐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的张扬个性,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其次,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应给予他们期许的目光,鼓励的眼神,这样学生会更大胆一点。
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
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让学生自行发现科学道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让学生在充分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基础上,概括出圆面积的意义。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类比、求同、求异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思维活动的参与才是最本质的参与。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设疑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利用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演示、动静结合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我在教学《体积的意义》一课时,创设“乌鸦喝水”的情境,学生身临其境,自觉生疑:“往瓶子里丢石子,为什么水面会上升呢?”顿时产生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水面上升与石子的长度有关,有的说水面上升与石子的宽度有关,还有的说水面上升应该和石子的厚度和面积有关……学生的思维此刻被激活,有话可说。
水面上升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我瞅准时机,适时引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一看谁能在学习新知后,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
通过“设疑激趣”,学生一下子充满热情,积极地投入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交流总结,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解决问题。
二、新旧联系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一般是从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出发,通过迁移获取新知。
也就是说旧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学生获取新知的桥梁。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的旧知识和已学习的探究方法,充分利用旧知搭桥铺路,在主动探究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发展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创新思维的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数学创新思维的概念数学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学生面对新问题,从而产生创新的思维方式。
数学创新思维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
三、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1.培养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和主动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3.培养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推理和演绎能力。
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逻辑思维。
4.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通过找寻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四、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1.积极引导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选择和设置。
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鼓励群体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
群体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4.提供充足资源。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数学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5.注重实际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实例1.利用巧妙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培养:1. 提倡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机会进行探索和发现。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观察一种数学模式或规律,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给学生一个数学游戏,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创设情境,激发创意: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物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多样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5.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和融合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6. 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7. 提供机会展示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
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些数学展览或演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给予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思考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鼓励多样性思维,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并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是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
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1. 建立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理解难度大、计算复杂、对公式应用不熟练等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强化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培养联想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联想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将数学概念或定理与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4. 鼓励学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5. 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及课后活动、比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发现,全方位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又有了新的追求,教师除了要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还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低效的教学面貌。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非常侧重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进行优化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倡导充分发挥丰富想象力,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在此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以供同仁参考,旨在共同交流進步。
标签: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不是学生天生就有的,是需要通过长期的、不同角度的练习才能培养出来的。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约束,不再采用“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出更多适合学生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效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培养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指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创新的时间以及空间,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以及创新环境[1]。
教师不仅仅要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还可以利用一些实践知识以及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进而培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鼓励积极开动脑筋,然后可以利用实践的方式来印证猜想。
例如,在讲解“组合图形的面积”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不要被题目的标准答案所束缚,应该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解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也能激发他们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激发好奇心方法: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使用购物、运动等实际案例。
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比如“如果你只有五个金币,怎样才能买到这三样东西?”2.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法:游戏化教学:运用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数独、扑克牌等数学逻辑游戏。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各自的思路和发现。
3. 鼓励探索与实验方法: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例如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几何图形的构建,观察和总结规律。
项目式学习:设计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项目,例如制作预算、规划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运用数学知识。
4. 培养思维方式方法:引导类比和类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艺术中的对称性来学习几何。
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应用场景。
5. 提供反馈与鼓励方法:积极鼓励: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认可,激励他们大胆尝试。
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创新思维上的进步和不足,促进他们不断改进。
结语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好奇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探索、培养思维方式以及提供积极反馈等,都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 J . 拳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 新 的基 础 。爱 因斯 坦说 过 : “ 提 出一 个 问 题, 往 往 比解决 一个 问题 更重 要 。 ” 数 学教 学 中, 我们 常常 用 创设 情 景 的 方 法 , 引 发 学 生 心理 上 的“ 认 识矛 盾 ” , 促使 学 生产 生 弄清 未 知的 心理需 求 , 为创 新做 好心 理准 备 。 ( 四) 倡 导 方法 多样 , 在“ 异” 中求创 新 学 习过程 是一 个个 体 的认识 活 动。 小 学 的学 生虽 然年 龄 比较 小 , 但 由于 学生 生活 背 景和 思考 角度 的 不 同 , 他们 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多位思维 , 对 思 维 空 间进 行 拓 宽 , 从 而 实 现 是不 同 的。在 教 学 中 , 老 师要 鼓励 学 生独 立 对 学生 发散 思维 的训 练 。 思考 , 灵 活 运 用 所 学知 识 , 尝 试 用 多 种 方 法 解 决 问题 , 这对 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能力 是必 要 三、 通 过 多种 途径 , 培 养创新 思 维 的。 例如 , 在 低年 级的 计算教 学 中 , 老 师应 积 极提 倡算 法 的多 样化 ,并 组 织学 生交 流 , 使 学生 体 会 方 法 的灵 活 性 , 比较 方 法 的优 缺 ( 一) 鼓励 求异 思维 这 样有 利 于培 养学 生 的独 立 思考 能力 和 在教 学 中 , 老师 决 不能 只注 意 学 生 的今 点 , 天, 而 忽视 学生 的 明天 。 就 是说 , 老 师要用 发 创 新 能力 。 展 的眼 光 , 教 学 要 着 眼于 学 生 的 发 展 , 鼓 励 综上所 述 , 在 小学 数学教 学 中 , 学生 的创 学 生大 胆探 索 、 发现, 激 发 学 生 的积极 性 、 创 新 思维 的培养 任重而道 远 。教 师要更 新 自己 造性 ,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使学 生 的才 智 得 的教育 观念 。 从发 展 的角度 , 大 胆 的改革课 堂 到 充分 表现 的展 示 。 无论 学 生 的想法 正 确与 教学形 式 , 创 设情 景 , 树立 创 新意 识 , 让学 生 否 都要 给 以鼓 励 ,并 帮助 学 生进 行 分析 , 培 有更大 的能动性 ,全面 提高在 数学 教学 中学 养 学生 的发 散 思维 。 生的创 新意识 , 从 而为 减少西 藏跟 其他发 达 ( 二) 加强 动手操 作 地 区在 教育上所 存在 的差距 ,为西 藏培养更 提高 学生 的动手 操 作能 力 , 是 培养 学 生 多的实用性 、 创新 性人才 , 打下坚 实的基础 。 创 造性 思维 的重 要环 节 。 动 手操 作 的过程 是 【 作者单位 : 平顶山市新 华区温集小学 个手、 脑 并 用 的过 程 , 是培养技能 、 技巧 , 河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水平的培养[原创]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创造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中指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水平的人才”。
实施创造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水平。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实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
一、科学使用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多为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行的。
这其中必然包括学习的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科学使用学习的迁移,增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求多解练。
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提升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水平。
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
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实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六年级应用题综合复习教学中出示题目:王师傅原计划16天生产零件900个,结果4天生产了360个,照这样能够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教师提问:“你能够从哪些不同角度来解答这道题呢?”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全方位审视结果,学生发现有多种解法:①归一法解:15-900÷(360÷4);②比例解:设实际X天完成900/X=360/4,设提前X天完成900/(15-X)=360/4,③分数法解:15-4÷(360÷900);④倍比法解:15-4×(900÷360);⑤方程解:设可提前X天完成360÷(360÷4)+X=15。
这些解法,使学生沟通了比例,归一、倍比、方程等知识间的联系,起到了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
由此可见,只有科学使用学习的迁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巧妙“改造”思考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思考题是小学生思考的材料,它要求小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实行综合思考、分析,突破思维定势的影响,最终寻求问题的解法。
作为教师,能够通过对思考题的原题“改造”来提升自己的数学素质和教学水平,并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指思考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发散性思维能产生新思路、新方法。
例1:画一个长方形,想想看,怎样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①两个长方形;②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③两个三角形。
改造:在原题中增加④两个梯形;⑤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动脑,经过思考,画出图示。
例2:1÷11,2÷11,3÷11,……想一想,得数有什么规律?
1÷11=0.090909……;
2÷11=0.181818……;
3÷11=0.272727……;
实际上,1÷11=0.09,2÷11=0.18,3÷11=0.27……,9÷11=0.81;得数都是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2,这些循环节上的数字分别是9的1倍、2倍、3倍,……9倍的数字。
改造:127÷11,得数是多少?
依原题规律:127÷11=(121+6)÷11=11.54。
很显然,通过思考题的原题改造,能够增大学生的思维力度。
特别在学生学了后读知识以后,改造以前做过的思考题,更有思考价值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三、提倡多思与首创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持续地展开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
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些数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指出这种创造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幸福,这对于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与尝试创造来说,是一种好办法。
在提倡多思与首创精神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能够一般法为基础,进而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寻求独创解法。
一位教师在讲完圆柱体的体积以后,出了一道这样的例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13.0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通常的解法如下:
先求出圆柱体的高:h=113.04÷(2×3.14×2)=9(分米)
再求出圆柱体的体积:V=3.14×22×9=113.04(立方分米)
而有一位学生却列出这样一个算式:V=113.04÷2×2=113.04(立方分米)其算理是:把圆柱体切开,可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也能够等于圆柱体侧面积的一半,高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半径。
所以V长方体=sh所以V圆柱体=S侧÷2×r底面。
分析其算理,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极富独创性的算法,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
总来说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水平都能得到不同水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