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语义学第七讲 语态(被动与中动)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课件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ea8a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c.png)
转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时态一致性
在进行主动和被动转换时 ,需要注意保持时态的一 致性,即现在时、过去时 、将来时等。
注意语态一致性
在进行主动和被动转换时 ,还需要注意保持语态的 一致性,即进行时、完成 时等。
注意语义完整性
在进行主动和被动转换时 ,需要确保句子的语义完 整性,避免出现歧义或误 解。
对比分析
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即“谁做了什 么”;而被动语态强调动作本身,即“什么 被做了”。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更自然、更常 见;而在其他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可能更 合适,特别是当我们想要强调动作本身而非 执行者时。
在科技、商业、法律和其他正式文体中,被 动语态的使用更为常见,因为它可以提供更 客观、中立的表达方式。
02
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通 常用于描述某个人的行为、动作 或状态,例如“他读书”、“他 们唱歌”等。
被动语态的定义
被动语态是指句子中的主语是动作的 接受者,谓语动词使用被动形式的语 法结构。
被动语态强调动作的结果或状态,通 常用于描述某个事物的状态或行为, 例如“书被读完了”、“歌曲被唱完 了”等。
05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练习与巩固
单项选择练习
总结词
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主动 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理解和应用。
详细描述
设计一系列关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的单项选择题,题目应涵盖语法规则 、时态、语态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语态。
改错练习
总结词
通过改正句子中的错误,帮助学生识别并纠正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错误 。
被动语态常用于描述动作的承受 者,强调动作对主语的直接作用
。
被动语态课件ppt
![被动语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7673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5.png)
04
被动语态的特殊形式
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01
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
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是“情态动词+be+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
,“Can be done”(可以完成)。
02
表示可能性
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可以用来表示可能性。例如,“It can be
solved”(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03
表示建议和要求
the patient."
注意
在转换时需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 一致性,以及主语和宾语的逻辑
关系是否正确。
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转换原则
将被动语态的主语变成主动语态的宾语,将被动语态的谓语变成主 动语态的谓语,将被动语态的宾语变成主动语态的主语。
例子
"A medicine was prescribed by the doctor for the patient." 变成 "The doctor prescribed a medicine for the patient."
过去完成时
主语 + 助动词have的过去 时 + 动词的过去分词
过去一般时
主语 + 助动词be的过去时 + 动词的过去分词
将来时被动语态
将来进行时
主语 + 助动词be的将来时 + being + 动词的过去分词
将来完成时
主语 + 助动词have的将来时 + 动 词的过去分词
将来一般时
主语 + 助动词be的将来时 + 动词 的过去分词
表示将来的动作
动词不定式的被动语态可以用来表示将来的动作 。例如,“To be continued”(待续)。
被动语态PPT课件
![被动语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fbe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3.png)
一般过去时
肯定句结构
主语 + was/were + 动词的过去 分词 + 其他成分
否定句结构
主语 + was/were + not + 动词的 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
疑问句结构
Was/Were + 主语 + 动词的过去分 词 + 其他成分?
一般将来时
01
02
03
肯定句结构
主语 + will be + 动词的 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
01
当主动句中的宾语在被动句中变为主语时,其后的宾语补足语
相应地变为主语补足语。
保留宾语补足语
02
有些动词的宾语补足语在被动句中保持不变,仍然对主语进行
补充说明。
省略宾语补足语
03
在某些情况下,被动句中的宾语补足语可以省略,不影响句子
的意思。
双宾语句子转化为被动句
双宾语均可变主语
主动句中的两个宾语在被动句中 都可以变为主语,分别构成两个
如何区分被动语态和过去分词作定语 ?
疑难问题解答
01
哪些动词不能用于被动 语态?
02
不及物动词,如 happen, occur等。
03
04
表示状态的系动词,如 be, seem, appear等。
表示归属的动词,如 belong to, consist of 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在不需要强调动作承受者或避免提及动作执行者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在科技论文、新闻报道等正式文体中,适当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增加文章的客观性和 正式度,但要避免过度使用。
06
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a16782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8.png)
古代汉语讲义第七章古汉语被动表示法任何叙述句都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一个动作行为的句子,必然存在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与主语的关系问题。
主语和动词谓语的关系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施事者,一种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即受事者。
据此,主谓之间有两种关系: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
古今汉语表示被动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式标志的,一种是无形式标志的。
所谓有形式标志即句子中有助动词、介词等表示被动的词语,从句式本身能看出来的,这种句子就叫被动句或被动句式,如现代汉语主要用“被”。
所谓无形式标志的,即句式本身没有表示被动的词语,本身跟主动句差不多,人们只从意念上、概念上知道主语是被动者,这叫做概念被动或意念被动。
一、被动句式现代汉语最典型的是“被”字句,古汉语被动句式比较多。
1.“(於)于”字句,即:动+介词“于”+主动者①卻克伤于矢。
②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这种句式先秦比较常见。
注意:A 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已用于被动的意义,“于”只不过引进主动者使之更明确,如:“卻克伤”。
正因为“于”使被动明确,所以古人常用之于对比,一表主动,一表被动: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④物物而不物于物。
B 并不是所有的“于”都是被动句,有的“于+名”是引进处所做补语等。
有时不好辨别,须紧密结合上下文来辨别:①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孟子·梁惠王上)②文倦于事,愦于忧。
而性愚懦,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③随亡于荆,吴并于越,智伯灭于晋阳之下。
(韩非子·说疑)④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韩愈《答李翊书》)2.“为”字句,即:主语+“为”+主动者+动词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为”字句是古汉语常用的被动句,现代也用,“为”的作用跟“被”差不多,位置、性质都一样。
由这种主要的格式还发展出另外几种:主语+“为”+主动者+“所”+动词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英语语法讲解之主动和被动语态PPT课件
![英语语法讲解之主动和被动语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7978fc59eef8c75fbfb3fe.png)
without a teacher.
第8页/共37页
2. 一般过去时: They agreed on the building of a new car
factory last month. The building of a new car factory was
tickets had already been sold out. The whole country was very sad at the
news of his death; People had considered him to be a great leader.
He had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great leader.
第5页/共37页
• (2)英语中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 +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be 有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被动语态后的by短语有时可省去。具体结构 见下表:
现在时态 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一般将来时
现在完成 时
am
am
will + be+p.p.
have(has)
谓语动词 is +p.p. is
• 相似动词see, watch, hear, notice, listen to, look at, make, feel,have,let
第22页/共37页
• ③“动词+…+介词”改为被动时,介词一般在原位不动。如:The girl takes good care of her little brother.→ The girl’s little brother is taken good care of by her.
最新7.英汉对比之被动与主动精品课件
![最新7.英汉对比之被动与主动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7bf62f28ea81c759f578fc.png)
4. 由于(yóuyú)特殊原因而不需指明施事,如为了 使叙述显得圆通、得体,或为了表达某种微妙的情绪 (tact or delicacy of sentiment)
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here tonight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poken.
第十一页在于: 罗嗦(wordy)、间接(indirect)、无力(wúlì) (weak)、隐晦(oracular),故弄玄虚 (mysterious)而深不可测(impenetrable),使交 际者之间隔着一层被动的烟幕(passive smokescreen)。 “half the delatoriness, the passing of the bucks, the shrinking of responsibility, the lazymindedness, and the want of initiative…”
第十三页,共50页。
意义被动式在英语句子里较少见 1.These products sell like hot cakes. (=are sold) 这些产品十分畅销。 2. The clock needs repairing. (=is repaired) 这个钟需要(xūyào)修理。 3. The book is printing (=is being printed) 这本书正在印刷。 4. The room filled rapidly. (=was filled) 房间很快就挤满了。
第三页,共50页。
2. 施事从上下文中可以(kěyǐ)不言自明 a. Your suggestion has been duly noted. 你的建议已得到及时关注。 b. She told me that her master had dismissed her. No reason had been assigned; no objection had been made to her conduct. She had been forbidden to appeal to her mistress. 她告诉我,她的男主人已解雇了她。男主人没有讲 明任何理由,对她的行为没有任何异议,也不许她向 女主人申诉。
汉语被动及中动句中宾语移位现象分析
![汉语被动及中动句中宾语移位现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9789fb9e314332396893f1.png)
l 】 黄伯荣 ,廖序 东. 现代汉语 ( 增订三版 )【 M 】 . 北京:高等教育 出 中 的h a v e / h a s , t h e r e b e ,如 “ 很有 几个学 生 ” ( T h e r e 【
0 0 3 . a r e q u i t e a f e w S t u d e n t S … ) :一 种 是 描 摹 某 种 状 版 社 , 2 态 、性质 ,可 以转 换成 判 断句 , “ 这 个 问题 很 有 意 思 ” [ 2 】 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学 [ M ] . 北京:商务 印书 馆 ,1 9 9 0 .
究 的 就 是 句 子 成 分 通 过 移 位 形 成 的相 互 之 间 的 转 换 关 系 。 论 意 义 太 过 广 泛 。在 接 下 来 的 扩 展 了 的 标 准 理 论 时 期 、 支
移 位理论 的真 正建立还 是在 乔姆斯基 的转换生成语法 中 。
配及约束理 论时期及最简 方案时期 ,乔姆 斯基等学者都对
汉语被动及 中动句中宾语移位现象分析
口查获 段汉武
摘 要 :乔姆斯基 的生成语法认为 句子生成之后 不是静止不变的,有 些句子成分还会发 生线性顺序上的变动,即发生 移位 本文主要在生成语 法框架下对 汉语被动 句和中动 句的宾语移位进行分析 ,解释移位前后结构 的转换生成过程。
关键词:汉语被动句 汉语 中动句 宾语移位 生成语法
一
、
引 言
轻 重 的 作 用 。 正 是 在 这 个 时 期 ,学 界对 移 位 的 研 究 渐 入 正
结 构 主 义 理 论 时 期 ,对 句 子 结 构 关 系 的研 究 涉 及 到 了 轨 。乔 姆 斯 基 将 移 位 归纳 为 两 类 , 即所 谓 的 名 词 短 语 移 位
被动语态超全ppt课件
![被动语态超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9cdc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6.png)
与主动语态区别
01
主语与动词关系不同
主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在被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承
受者。
02
表达方式不同
主动语态直接表达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而被动语态则通过助动词
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来表达动作与主语的关系。
03
语气和强调点不同
主动语态语气直接、明确;而被动语态语气委婉、客观。在强调点上,
by短语作用
引出动作的执行者,即施事者, 强调动作是由谁完成的。
示例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这本书是他写的。)
介词短语表示动作发生地点或方式
介词短语作用
在被动语态中,介词短语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方式等 ,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示例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the conference room.(会议 将在会议室举行。)
否定句结构
主语 + will not be + 动 词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
疑问句结构
Will + 主语 + be + 动词 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
现在进行时
肯定句结构
主语 + am/is/are being + 动词过去分词 + 其他成 分
否定句结构
主语 + am/is/are not being + 动词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
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动作本身
。
02
被动语态时态变化规则
一般现在时
肯定句结构
疑问句结构
主语 + am/is/are + 动词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
(知识点)中的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
![(知识点)中的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https://img.taocdn.com/s3/m/04f771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9.png)
(知识点)中的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在中文语法中,动词的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本文将介绍中文语法中关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是指主语作为动作的执行者,在句子中进行动作。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中,“小明”是主动语态的主语,他是动作“吃”所作用的对象。
被动语态是指主语作为动作的承受者,在句子中接受动作。
例如:“一个苹果被小明吃了。
”中,“一个苹果”是被动语态的主语,它是动作“吃”所作用的对象。
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变化1. 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将主动语态句子中的动作执行者作为被动语态的主语,加上“被”字或“受”字,动词变为被动形式。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可以转换为“一个苹果被小明吃了。
”2. 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将被动语态句子中的主语作为主动语态的主语,去掉“被”字或“受”字,动词变为相应的主动形式。
例如:“一个苹果被小明吃了。
”可以转换为“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三、使用主动语态的情况1. 强调主语的意愿、能力或行动。
例如:“我明天会去公司。
”2. 描述客观事实或常规行为。
例如:“他每天早上乘地铁上班。
”3. 叙述事件的经过。
例如:“他在电影院看了一部新电影。
”四、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1. 强调行为的结果或影响。
例如:“这本书被很多人喜欢。
”2. 焦点放在动作的接受者上。
例如:“这个项目将被领导层审查。
”3. 含有宾语的被动结构。
例如:“这首歌被他演唱得很动听。
”五、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技巧1. 主动转被动:将主动语态的动作执行者变为被动语态的主语,将动词变为被动形式,同时注意调整句子结构和语序。
2. 被动转主动:将被动语态的主语变为主动语态的主语,将动词变为相应的主动形式,同时注意调整句子结构和语序。
六、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注意事项1.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选择使用,不能随意转换。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https://img.taocdn.com/s3/m/82652a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2.png)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语法中的两种不同的句式结构,它们在句子
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不同。
在主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主
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用法。
主动语态是指句子的主语执行动作的句式结构。
比如:“小明吃了
一个苹果。
”这个句子中,主语“小明”是动作的执行者,动词“吃”表示
了主语的动作。
主动语态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执行者,突出动作的主
动性。
相比之下,被动语态是指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的句式结构。
比如:“这个苹果被小明吃了。
”这个句子中,主语“这个苹果”是动作“吃”的承受者,动词“吃”前面加上了“被”,表示了动作的被动性。
被动
语态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接受者,或者强调动作对主语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选择取决于句子中的重点和
表达的方式。
如果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或者主语的主动性,就可以使
用主动语态;如果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主语的被动性,就可以使
用被动语态。
此外,被动语态还可以用于不知道执行动作的具体人物,或者为了避免指责或强调动作本身。
总的来说,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语法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句式结构,它们在表达方式和语气上有不同的特点。
合理运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
态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
希望通过本文的
讨论,读者对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英汉语言比较之四:被动与主动
![英汉语言比较之四:被动与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85fe8f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e.png)
英汉语言比较系列之四综合语(synthetic)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综合语。
分析语(analytic)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
现代英语是从古代英语发展出来的,仍然保留着综合语的某些特征,但是也具有分析语的特点:有形态变化,但不象典型的综合语那么复杂;词序笔汉语灵活,但相对固定;虚词很多,用得也相当频繁。
因此,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从语源(Etymology)观来说,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汉语则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四:被动与主动:英语多被动(passive),汉语多主动(active)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被动句促成了物称的现象,物称现象也滋长了被动句。
汉语具有人称倾向,自然采用更多的主动句式。
英语采用被动句式的内在修辞功能在于:不必强调动作的施行者,则将其置于句尾by之后;抑或不必、不愿或不便言明动作的施行者,则干脆将其省略。
在英语里有意义被动式,即用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比较少见,因此,英语常用结构被动式,少用意义被动式。
与此相反,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其主要原因有: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使用受事主语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时,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英语使用被动式,常常是为了表示某种客观、间接和非人称的口气,以迎合某些表达的需要。
19)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 and it is said that he will be hanged.凶手已于昨天被捕,据说他将会被绞死。
20)John actually loved Mary and was loved in return.约翰真的爱玛丽,而玛丽也爱约翰。
公开课《被动语态》ppt课件
![公开课《被动语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ad45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3.png)
注意语言习惯
在转换语态时,要注意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确保译文自然流畅。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 虽然被动语态在某些情况下很有用,但过度使用会使文章 显得呆板乏味,因此要注意适度使用。
确保主语明确 在使用被动语态时,要确保主语明确,避免产生歧义或让 读者感到困惑。
含义
表示主语所承受的动作使 其处于某种状态或发生某 种变化。
例句
She was found lying on
the
ground
unconscious.(她被发现
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被动语态在写作和翻译中运用
05
策略
写作中如何恰当使用被动语态
选用恰当的动词
使用被动语态时,动词的 选择非常重要,要确保动 词能够准确表达句子的意 思。
注意时态和语态的一致 在使用被动语态时,要注意保持时态和语态的一致性,避 免出现语法错误。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
被动语态的构成 be动词+过去分词
被动语态的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 时、一般将来时、现在 进行时等
被动语态的用途
强调动作承受者、使语 句更客观、简洁等
特殊被动语态
带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带不定式的被动语态等
will be done,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被动动作。
完成时与被动语态结合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have/has been being done,表示“从过去一直持续到现在并 且还在被做”的动作。
过去完成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had been being done,表示“过去的过去一直持续到过去某个 时间并且还在被做”的动作。
语态学习:语态的基本概念与被动语态
![语态学习:语态的基本概念与被动语态](https://img.taocdn.com/s3/m/90f3ea1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8.png)
Word 文档1 / 1语态学习:语态的基本概念与被动语态学习啦:在英语里,不同的语态有着不同的形式,把握好不同语态之间的关系,才能学好英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语态的基本概念与被动语态》。
语态的基本概念语态(Voice)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来说明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
英语动词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谓语动词是主动语态的句子叫主动句,谓语动词是被动语态的句子叫被动句。
同一件事情既可以通过主动句来表达,又可以通过被动句来表达,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意思侧重于动作的对象或动作本身。
比方: 主动句:The students cleaned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学生每天清扫教室。
被动句:The classroom was cleaned every day. 教室每天被清扫。
被动语态的构成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
助动词be 有时态、人称和数的转变,其转变规则与连系动词be 完全一样。
主动语态的时态共有16种,而被动语态没有完在进行时,也没有将来进行时,所以可以用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替代将来进行时被动语态,用如今完成时被动语态替代如今完成进行时被动语态。
比方:This subject will be discussed by us tomorrow morning.(不能用will be discussed)明天早上这个题目将由我们商议 。
The machine has been repaired for two hours. (不能用has been being repaired) 这台机器已经修了2个钟头了。
本文载自微信公众号"英语语法学习'。
本文已获转载授权,版权归全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微信公众号"英语语法学习'。
主动态与被动态汇总
![主动态与被动态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b34c41667ec102de2bd8989.png)
• 带情态动词的被动态 构成:Modalverb + PartizipⅡ + werden (这里的情态动词是作为助动词用的,因为情态 动词本身并不能构成被动态) 1.主动态:Wir müssen die Rechnung bezahlen. 被动态:Die Rechnung muss bezahlt werden. 这笔账必须支付 2.主动态:Man kann die Hose kürzer machen. 被动态:Die Hose kann kürzer gemacht werden. 这条裤子可以做的再短点
3.Die öffentliche Hand unterstützt die Bauwirtschaft mit Aufträgen. 被动态:Die Bauwirtschaft wird von der öffentlichen Hand mit Aufträgen unterstützt. 4.Die Eltern müssen die Kinder aus der Schule holen. 被动态: Die Kinder müssen aus der Schule geholt we去时被动态:wurden + PartizipⅡ(第二分词) ich du er/sie/es wir ihr sie/Sie wurde wurdest wurde wurden wurdet wurden
+
PartizipⅡ
主动态与被动态的相互转换 • Man repariert(修理) den Wagen.----Der Wagen wird repariert. • Ich mache das sofort.----Das wird sofort gemacht. • Herr Holz löst das Problem.---- Das Problem wird von Herrn Holz gelöst. • Die Maschine verbreitert(拓宽) die Straße.----Die Straße wird durch die Maschine verbreiter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 must be pointed that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will always take sides with the Third World.
必须指出,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将永远和第三世界 站在一起。
2)出于礼貌或为了使叙述圆通、得体而不愿说出施事 者。例如:
Up to now, sulphur dioxide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of these pollutants.
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一直被看作是这 些污染物中最严重的一种。
The finished products must be carefully inspected before delivery.
Clothes iron more easily when damp. Her letter read as if she had copied from some book.
2)进行体的动词,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 例如:
The sausages are frying.(=being fried) The stamps are printing (= being printed)
被动句的使用语境
1)难以说出或没有必要指出施动者。 例 如:
Such books are written for children.
这种书是为儿童写的。
The delegation was warmly welcomed in France.
代表团在法国受到热烈欢迎。
2)在科技文章中.大量地使用结构被动 句,因为: (1)科技论著注重客观事理,尽量避免主观 臆断; (2)突出主要论证和谈话中心; (3)施事往往难以言明,也不需言明。 例如:
1)被动句的类型
英语被动句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类为有施事出现且施事为 有生命体的(animate agentful passive) 如,
He was killed by the murder.
一类为有施事出现且施事为无生命体的(inanimate agentful passive) 如:
(划线部分为句子的焦点所在)
一组对同一问句的不同回答:
(2)Who did the artwork? (a)-----John did the artwork. (b)-----The artwork was done by John. (c)----- John did. Creider认为,根据英语语言习惯,(a)句 是个糟糕的回答,(c)是用来做比较的,只 有(b)才是最合适的回答。他因此认为这一 语言习惯反映了末尾焦点的普遍性。
The hat was blown away by the wind.
一类为无施事出现的被动句(agentless passives),如:
The enemies were defeated.
汉语的被动句主要可分三类: 一类为无施事出现的无形式标记被动句, 简称为A类,如:
“信已经发了。”
试比较:
E1.The thing was done C1.这件事已做了 (不说 “这件事已被做了”)
E2.The thing was well done C2.这件事做得好。(不说 “这件事被做得好”) E3.The thing was poorly done. C3.这件事做得不好,/这件事给弄糟了 /这件事 被弄坏了 英语表达以上三种意义都需用结构被动句,但汉语却 用意义被动句.只有第三种意义也可用结构被动句。
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herபைடு நூலகம் tonight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poken.
今晚有人在此讲了不该讲的话。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not advisable to act that way.
英语被动句,尤其是无施事的(agentless)、 无标志(unmarked)被动句常用于表达礼 貌或委婉的交际意图。如: Passengers are requested to remain seated until the aircraft comes to a complete stop. We request passengers to remain seated until the aircraft comes to a complete stop.
中国女子足球队已经获得了冠军,这个消息使 我们激动不已。
被动句的语篇聚焦功能
被动句语篇聚焦功能指运用被动句可对语篇信 息进行重组,从而把交际者想要表达的重要信 息置于句末,成为信息焦点。 夸克(Quirk)有关句尾焦点的理论也指出:
“The neutral position of focus is what we may call END FOCUS,that is (generally speaking) chief prominence on the last open-class item or proper noun in the clause”.
3)助动词will(not)+动词,表示句子主语具有某 种内在特性,可促进、妨碍或阻止谓语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得以实现,例如:
This material will wear thin. The window won’t fasten.
英汉之间的区别
相比较而言,英语的结构被动句比意义 被动句用得多;而在汉语中,情况则显 得相反.如果句子无须指明或者无法指 出动作的施事 且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不 致发生混淆,汉语一般就不用结构被动 句,而代之以意义被动句。
I was astounded that he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
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We are excited by the news that the Chinese Women Football Team has won the championship.
一类为无施事出现的“被”字句,简称为 B类,如:
“旧城已经被彻底改造了。”
一类为有施事出现的被动句, 简称为C类,如:
“衣服全被露水浸湿了“
2)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与 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
结构被动句
按结构形式,英语被动句分为be型被动 句和get型被动句, be型被动句由助动词 be 的一定形式+及物动词-ed分词构成,大 多数的被动句都属于这一类。例如:
成品在出厂前必须仔细地予以检查。
但在下列情形中,英语需用结构被动句,而汉语却用 意义被动句甚至主动句来表达同样的被动意义。 1)施事者为泛指的“人”或 人们”。英语常采用由 “it” 引导的习惯句型.而汉语多用无人称句或不定人 称句。例如:
It is supposed that the ship has been sunk.
被动句的焦点
英语被动句焦点之争由来已久。语言学界所 持的主要观点有强调受事者(patient)说和强调 施事者(agent)说两大类。 前者认为使用被动句的目的在于突出动作的受 事者,因而被动句的焦点是受事者,持此观点 的语言学家主要有Eckersley(1979)和 empemen(1969)等人;而后者则认为被动句 的施事者为句子中心,使用被动句旨在强调动 作的施事者,此观点的支持者为 Mihailovic(1981)和Alexander(1996)等语言专 家。
John got caught by the police last night. In the end he got invited to the party .
汉语结构被动句
汉语的被动句狭义上指 “被 字句, 即那些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被”表 示被动的句子。例如:
阵地已经被我方攻占了。 他的要求被上级拒绝了。
语义学
第七讲
语态 (Voice)
---被动与中动
一、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
语态(Voice)作为一个语法范畴,是用来表明主 语和动词之问施受关系的一种动词形式。 英汉语的动词均有两种语态形式: 主动语态(Active)和被动语态(Passive) 。
当主语为动作执行者即施动者时.动词用主动 语态。此类带施事主语的句子叫做主动句; 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受动者,动词便常 用被动语态。此类带受事主语的句子则属于 被动句。
In spite of all that has been said,the tourists have been picking leaves and cutting their names on the treetrunk.So far,not one of them has been struck down by sudden death! 处于被动句句尾的by短语表达的新信息 正是行为的施事。因此.带by短语的被 动句突出了行为的施事,强调了信息焦 点。因此起到凸显焦点的语篇功能。
另外在口语中.还有 叫”、“让”、 给”等词 与介词 被”的语法功能相同;在书面语里还有 “为…所” 等格式也与介词 被 的语法作用相 当,因此,这些表被动关系的句子也属于同类 型的被动句。 例如:
杯子让他打碎了。 他的胳膊叫树枝刮酸了。 我们不想为表面想象所迷惑。
意义被动句 所谓意义被动句,指的是那些以动词的主动形 式表被动意义的句子.在现代英语中,这种表 示法常见于下列几种情形: 1)一般式的动词,后面还常跟有副词性的修饰 语,表程度或方式等。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