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课堂提问是课堂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联系的桥梁和媒介。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切实际的提问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见到这种情形:教师为了表示自己是在运用“启发式”教学,也为了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一节课竟提问了几十次,也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和提问的效果,教室里数不清的小手在乱晃,真叫人眼花缭乱;教师为了让人感觉是运用问题模式教学,不考虑提出问题的针对性、指向性,也不考虑问题提出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然而有的学生对答入流,有的目光呆滞;更甚有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一个紧接一个地指名回答,而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则不置可否,不作评价。最后当某个学生答对了,教师便喜形于色,对这位学生大加表扬一番,于是这一提问回答的环节就随之结束。至于答错的学生错在哪里?是不准确?不完整?还是答非所问?答对的

学生对在哪里?学生都一概不知,教师也从未关注。

我们认为,问题的难度控制是问题设计的关键,问题太难会导致课堂陷入“僵局”,问题太易会导致课堂变成“闹市”。因此,问题

的设计一定要难易合理。此外,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课堂提问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提问能否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选准时机,使提问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基于此,我们对三至六年级其中的14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作此调查分析报告。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我们对学校三——六年级其中的14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基本内容有:问题内容本身和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两个方面。

(一)在问题内容本身:针对研究需要我们在问题内容本身中设置了8个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分析】:这个调查是抽取不同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基本素质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能在问题的设计上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研读好教材设计好教学预案,从学生的评价中我们得到这样的信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较感兴趣、教师的表达通俗易懂、教师提出的问题较恰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较简单。

当然至于问题的指向性、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等,我觉得还是有待在平常的教学中去检验。因为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还陷于这样的一些误区:

(1)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

(2)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

(3)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

但是我们的教师有一个很好的基本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也都意识到了“问题”在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上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前景也是光明的,我们的进步空间也是巨大的。

(二)从教师和学生行为上我们选取了9个方面进行了有关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积极的,

都能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但是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达到最

好的效果,让我们的问题教学起到最大的作用,这是我们要致力改变的。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课堂教学中,不论进行概念的、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在为学生进行复习,以至在例题的讲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先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试作解答;而后再来引导全体同学对这样的解答进行研讨、评定;最后总结、明确。而不应该是教师只单纯地讲解,学生只单纯地聆听来进行。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正所谓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的“问”的质量,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

三、思考

目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机械,以至出现课堂教学中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程序来进行,学生回答问题只能用课本上的语句,按照教师的思维去说,故而在提问方式上存在着浅、散、窄、缺乏目的性等情况;衡量或评价教

师的一堂课,主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大量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否充分参与教学。而在部分学校以问答多,课堂热闹,回答问题的同学多等表面现象来判断学生积极性调动的程度,进而得出的“双边活动有了”“学生充分参与了教学”等所谓的“高度评价”。而没有考虑问答得是否自然,紧扣课本,语言是否简炼,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没有就问题的提出给予细致的分析、揣摩和评价。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的开展还是必要的,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研究,从而促进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我们的教师的素质,让我们的孩子们能高高兴兴的学,真正的开动脑筋思考,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