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诊断学

合集下载

专业解析-临床检验诊断学

专业解析-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临床新兴学科,是临床医学学科下的一个耳机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十分活跃,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具有其独特应用目标的学科。

2、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原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和诊断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一般检验方法,具有发现和解决临床检验问题的能力。

掌握与课题相关的试剂、仪器的性能和检测技术、方法。

了解与检测临床相关疾病的临床知道。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熟悉计算机的应用。

能独立进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研究,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能在高等院校承担教学工作。

毕业后,达到高年检验师或高年实习研究员的水平。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课程设置等不尽相同,各举例说明:3、研究方向(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院为例,不同学院的研究方向也不相同)01遗传性疾病检测的方法学研究02肝癌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分子诊断和治疗03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细菌耐药性研究04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分子标志05靶向拮抗剂研究及抗炎效应06细菌致病的分子机制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5、课程设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1、公共学位课程(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辨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2) 外国语(英/日语)2、专业基础课:3-4门,由学科点制定,在我校所有研究生课程中选取。

1)分子生物学2)医学免疫学3)现代生物技术4)临床检验方法学选择与评价(新建课程)3.专业课程:临床检验诊断学,由导师及教研室负责,不设具体授课学时,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于第五学期,由导师命题进行考试。

中医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的学生由教研室负责讲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主干专业课程,如《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通过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检验以及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以便于诊断疾病,并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法。

在毕业后成为临床医生之前,学生就需要深入研究临床检验诊断学,因为这是确诊疾病的基石。

这门学科包括了对医学检验的理论、技术以及解读结果的原则等。

同时,它还涉及了不同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如血液化学检验、血细胞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肿瘤标志物检测、心血管检验、内分泌检验和生理检验。

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不仅包括对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还需要考虑clinical utility(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应用的联系)。

在实际临床中,这门学科通常用于诊断和评估某些疾病,以及评估某些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讨论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不同检验方法,其中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化学检验、药物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以及对特定蛋白质(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一、全血细胞计数全血细胞计数(CBC)是一种测量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常见检测方法。

这种测量通常用于评估贫血、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等状况。

全血细胞计数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白细胞亚类的数量来帮助确定某些细胞学异常(如骨髓异常)。

CBC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除为常规体检之外,也可以定期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

二、血液化学检验血液化学检验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方法。

该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血液中不同化学物质的浓度,如葡萄糖、尿素氮、肝酶、电解质和病原体抗体等。

血液化学检验通常用于识别肾脏、肝脏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这些器官在疾病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影响。

此外,某些药物和草药也可以通过进行血液化学检验来确定药物的浓度,也可衡量对患者的影响。

三、药物检验药物检验是一种针对体内药物浓度进行的定量检测方法。

这种形式的检测在药物疗法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定该药剂量是否合适,并在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方案1.专业基础课程培养(1)必修课程:临床检验原理、临床检验方法学、临床专业课程等。

(2)选修课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

2.学术研究训练(1)参与科研项目:每位硕士研究生需参与至少一个医学科研项目,并完成有关实验和文献综述。

(2)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每学期要求研究生进行学术报告,包括自己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积极参与学术讨论。

3.实践教学和临床实习(1)参与临床实验室工作:研究生需在临床检验实验室参与实验室日常工作,并完成相关检验任务。

(2)参与临床实习:研究生需在相关临床科室进行实习,熟悉各种临床检验项目的操作和分析过程。

4.学位论文(1)选题和开题报告:研究生需选定一个研究方向并完成开题报告,明确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

(2)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生需进行实验和数据采集,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3)撰写和答辩:研究生需按照学院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并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5.综合能力培养(1)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生需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并积极与导师和同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2)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生需参加相关的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三、培养要求1.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需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考试和作业,确保掌握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科研能力要求:研究生需按时完成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术研讨和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并具备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

3.实践能力要求:研究生需通过临床实验室和临床实习的实践锻炼,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检验操作和分析技术。

4.学术道德要求:研究生需具备优秀的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和学院纪律。

5.学位论文要求:研究生需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培养评价1.学业成绩评价:研究生需通过课程考试和作业,取得一定的学业成绩。

2.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生需参与科研项目并提交相关成果,包括论文发表情况和学术报告。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与医学共舞的奇妙之旅在医学领域中,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

该专业通过利用各种实验室技术手段,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它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监测和预测疾病进程、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提供科学依据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首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意义在于它为医生提供了一个衡量疾病发展的重要依据。

通过血液、尿液等体液的检验,医生可以获取大量关于患者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帮助病人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预测疾病的预后等。

可以说,没有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技术支撑,医生的诊疗工作将难以进行。

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学科。

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

例如,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和治疗方案。

此外,微生物学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有望进一步提升临床检验诊断水平。

可以说,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发展将为医学界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除了技术的进步,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科研机构投入到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研究中,旨在提高检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致力于探索新的检测指标、方法和仪器,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同时,一些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的结果也为临床检验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理论基础。

除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还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临床检验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中心以及药品监管部门等单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临床检验诊断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临床检验诊断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临床检验诊断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针对这一学科,各大学提供了不同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以满足对于高级临床检验诊断人才的需求。

下面将对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课程设置进行一览。

首先,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清晰,包括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临床检验判断和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临床检验工作以及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临床检验诊断学课程设置中,重点强调了临床检验的基础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这些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临床检验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提升临床诊断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

学员需要参与实验室的工作,熟悉各种临床检验仪器的使用和临床检验流程,学习如何准确分析和解读各种检验结果。

此外,实践能力还包括学员参与真实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诊断,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提升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除了基础和专业课程,学员还需要学习一些与临床检验相关的导论和前沿课程。

导论课程通过梳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理论基础,帮助学员了解临床检验学科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趋势。

前沿课程则注重培养学员对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敏感性和创新能力,使学员在毕业后能够跟上学科的最新发展,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中,还充分考虑了学员的个人需求和兴趣。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

例如,有些学员对临床遗传学感兴趣,可以选择遗传学相关的选修课程;而有些学员对临床血液学感兴趣,可以选择血液学相关的选修课程。

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员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和完整,旨在培养具备全面能力的临床检验诊断专家。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医院临床实验室: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医院的临床实验室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在临床实验室中,毕业生可以负责采集和分析患者的生物标本,进行常规的临床检验,如血液、尿液和体液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等。

此外,毕业生也可以参与质控和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毕业生还可以参与临床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开展新方法的探索和改进。

2. 疾病防控机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疾病防控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在疾病防控机构,毕业生可以参与疾病的监测、诊断和预防工作。

他们可以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开展对疫情的调查和分析,参与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

3. 临床检验企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临床检验相关的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在这些企业中,毕业生可以参与临床试剂、仪器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他们可以进行市场调研,负责推广和销售相关产品,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4. 教育和科研机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教育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在这些机构中,毕业生可以担任教学和科研职位。

他们可以进行临床教学,培养下一代的临床检验专业人才,同时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开展临床检验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5. 监管和管理部门: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监管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在这些部门中,毕业生可以参与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临床检验质量和安全。

他们可以担任监管和管理职位,参与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和审批工作,制定和执行相关监督和管理规定。

除了以上的就业方向,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更高层次的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

同时,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视野。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进展与应用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进展与应用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进展与应用摘要: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患者样本的检测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的重要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诊断学也在不断发展,为临床医学的进步和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重点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进展与应用,着重介绍了各种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同时,将讨论临床检验诊断学在个体化医疗、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学;技术进展;个体化医疗;预防医学一、引言临床检验诊断学作为医学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应用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检验诊断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种新的检验技术不断涌现,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防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手段。

二、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2.1 生化检验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生化检验技术作为临床检验中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完善和拓展。

新一代生化仪器的应用,使得检测方法更加精确、快速和多样化。

比如,生化标志物的检测范围和敏感度不断提高,使得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另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提高了检验流程的效率,减少了操作误差,同时大大降低了检验的成本,使得生化检验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的突破,使得免疫学检验更加准确和敏感。

比如,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的应用,使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更为可靠。

同时,免疫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传染病筛查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2.3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应用前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近年来最为迅猛发展的检验领域之一。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致病微生物、病理生理过程以及病理标志物等与疾病诊断相关的内容。

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和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对于提高自身的临床诊断水平和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检验诊断学主要包括临床检验技术、病理生理学和临床鉴别诊断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临床检验技术的学习,需要了解各种临床检验方法及其原理,如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生化指标检验等。

同时,要了解不同检验指标的参考范围和意义,以及各种检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掌握临床检验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其次,学习病理生理学是了解各种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基础。

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涉及人体正常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的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转归,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临床鉴别诊断是临床检验诊断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鉴别诊断是指根据病人的症状、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确定病人患的具体病名的过程。

在临床实践中,鉴别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可以提高自身的鉴别诊断能力,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和病因,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之,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研究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生来说是非常
重要的。

只有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迅速地给予病人合理诊断和有效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研究将会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临床检验 诊断学

临床检验 诊断学

第一章概论1.实验诊断: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生必须紧急处理,这些检测界值称之危急值。

实验诊断的基本概念:指医师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包括实验室前、临床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临床血液学检验2²体液与排泄物的检验3²生化检验4²免疫学检验5²病原体检查实验诊断学发展的五方面变化:自动化标准化分子化个体化床旁化个体化诊断:是指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个体的预防.诊断.治疗上。

验诊断质量体系和影响因素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①室内质量控制②室间质量控制③实验室质量控制2)影响实验诊断的因素:①实验室前因素②实验室因素③实验室后因素3)标本的采集与处理★(重点!!)基本要求:完整-保持标本与刚离开人体时的质量和数量、新鲜-及时检测才能“完整1)血液标本种类:全血血浆血清采血部位:毛细血管(婴儿,指端/耳垂/足跟)静脉(大部分)动脉(血气分析仪)严禁从输液管中采血-采血时间:空腹采血(禁食8小时,临床生化)特定时间采血(激素、药物)随时采血(急诊)采集后处理:真空采血管①抗凝剂草酸盐:与钙离子结合2mg/ml血液;枸橼酸钠:与钙离子结合 5mg/ml;肝素:抑制凝血酶原—凝血酶0.1-0.2mg/mlEDTA-Na2:1-2mg/ml与钙络合②及时送检和检查③微生物检验的血标本: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并立即注入血培养皿保存:40C,血清分离后冻存,-300C,3-6个月,-800C,2-3年。

(不可全血冻存) 冰浴标本-血氨保温标本-冷凝集素避光标本-B122)骨髓标本:形态学检查(立即制片-干燥)培养(无菌操作,立即送检)3)排泄物体液标本中段尿标本(女性尤为重要)粪便标本痰标本5.实验诊断的应用和评价1)正确选择检查项目确定诊断辅助诊断鉴别诊断遵循四个原则:针对性有效性经济性及时性2)常用的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诊断准确度、连续定量数据分析敏感性=a/(a+c) 与金标准一致的%特异性=d/(b+d) 真阳性准确性=(a+d)/N 真阴性⏹阳性预测值= a/(a+b) 检测结果中真阳性⏹阴性预测值= d/(c+d) 检测结果中真阴性抽血时试管的顺序无菌培养管的采集1、红帽管(普通管)2、黄帽管(凝胶管)3、蓝帽管(枸橼酸钠)4、黑帽管(肝素)5、紫帽管(EDTAK2)。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南昌大学医学院网站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南昌大学医学院网站

临床检验诊断学Laboratory Medicine专业代码:(100208)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

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处理和进行科研设计的能力,能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实验情况,完成一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二、学习年限见《##大学医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培养方案》。

三、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位课程公共课自然辩证法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英语(含公共与专业英语) 6医学统计学2 专业基础课现代影像诊断基础 2分子生物学 2临床科研设计方法 1高级病理学 2 专业课临床检验诊断学 2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可在学院统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适当调整。

另外须参加研究生部组织的与本学科有关的专题讲座不少于15次,计2学分。

四、临床技能训练必须在临床检验诊断学所属临床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等分支学科轮转,进行规X化临床技能训练,轮转时间不少于一年(可根据培训基地和个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轮转要求如下:【临床基础检验专业】(一)理论知识掌握: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生理及病理性变化特点;尿液中可溶性成分、可见成分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特点;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其他体液等常规检查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红细胞血型的相关理论;血型与输血基本理论;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的机制;ABO血型亚型;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与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

(二)临床技能掌握:手指和静脉取血;电阻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保养与维护;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性能评价、保养与保养;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形态识别;粪便及其它体液中细胞常见细胞的辨认;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常规血液、尿液室内及室间质评方法与数据分析、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一级学科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一级学科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一级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你轻松理解!临床检验诊断学其实就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主要负责通过各种实验室检验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想想看,医生在给你看病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检测结果,真是有点像没有方向的船,随波逐流。

哎,谁都不想这样的情况,对吧?临床检验诊断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血液检验是个重头戏。

你想啊,血液就像咱们身体的“快递”,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医生通过抽一点血,就能知道你身体里发生了什么事儿。

比如说,血常规检查可以告诉医生你是不是贫血,或者是不是有感染。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事情。

再比如,生化检验又可以检测你肝脏、肾脏的功能。

哎呀,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血液都变得神秘起来了?咱们也不能忽视尿液检查。

尿液,虽然平常大家不太愿意提起,但其实它也是个“大人物”。

通过尿液检验,医生能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糖尿病或肾脏疾病。

说到底,尿液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你身体的某些秘密。

可见,临床检验诊断学真的是个“无所不包”的学科,什么都能查个水落石出。

然后就是微生物学检查了。

这一块儿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寻找细菌、病毒、真菌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你感冒了,医生要先确认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才能决定用什么药。

要是没查清楚,给你开个错误的药,那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太麻烦了。

微生物学在这个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简直就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再说说影像学检验。

这就更高大上了,大家都知道的CT、MRI,像是给身体做了个“全身检查”。

这些技术能帮助医生看到你身体内部的情况,找出肿瘤、骨折或者其他问题。

说真的,现代科技真是厉害,有时候看着这些影像,我都忍不住想,“哇,这感觉就像在看一部悬疑电影啊!”哦,还有免疫学检查,这个也是个关键的环节。

通过这些检测,医生能了解你身体的免疫系统是不是正常运作。

免疫系统就像咱们身体的“警察”,保护你不受外界侵害。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术学位培养方案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及细胞等样本的实验室检查,为医生提供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监测的依据。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诊断学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备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深厚学术理论基础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人才,制定下面的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临床检验诊断学理论和实践的扎实基础,有创新思维的高水平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具备扎实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基础知识和理论;2.掌握临床实践技能,能够熟练进行检验分析和结果判断;3.具备深入研究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内容1.学术课程(1)临床检验学基础:包括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检验方法与原理、标本采集与处理等内容,以及临床检验结果的解读和诊断学基础知识;(2)临床病理学:包括常见疾病的病理学基础、病理学与诊断学的关系等内容;(3)实验室质量管理:包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检验质量控制和评价等内容;(4)临床流行病学:包括疾病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实施等内容;(5)统计学基础:包括基本统计学知识、数据分析和解读等内容;(6)临床研究方法学:包括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内容。

2.实践环节(1)临床实习:学生需到临床检验科进行临床实践,参与临床样本的收集、处理和检验分析,熟悉实际工作流程;(2)科研实践:学生需独立设计并实施科研项目,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三、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术学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需独立完成一项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并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学术创新性和实践应用价值。

四、学位要求1.修满规定的学分要求,并获得合格成绩;2.完成临床实习和科研实践;3.通过学术考核,包括论文答辩和学位面试;4.成绩排名在专业同学中前列;5.符合学位申请的其他规定。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通常是一份指导性的文件,为准备攻读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实验室诊断)专业的研究生提供课程学习的参考和建议。

核心课程指南一般会包括一系列基础和进阶的课程,这些课程被认为是该领域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核心课程可能会包括但不限于:
1.临床检验基础:介绍临床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2.实验室诊断技术:介绍各种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原理、操作和应用。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深入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这对于
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非常重要。

4.统计学与数据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知
识。

5.临床病理学:病理学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病理学的了解也是必
不可少的。

6.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对于理解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7.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涉及到实验室的日常运营、质量控制等方面。

8.伦理与法规:医疗行业需要遵守严格的伦理和法规,因此对相关内容的了
解也是必要的。

总的来说,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是一份指导性的文件,旨在帮助研究生了解他们需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以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最新临床检验诊断学

最新临床检验诊断学

最新临床检验诊断学引言。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和细胞样本的检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临床检验诊断学也在不断发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临床检验诊断学技术和方法,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是近年来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它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原理,对患者的DNA、RNA、蛋白质等分子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

例如,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体的DNA,对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

另外,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同时检测上千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

生物标志物是指在患病状态下,体液或组织中特异性的分子或细胞结构,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监测的指标。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中。

例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肿瘤、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测患者的预后;炎症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炎症的程度和病情的变化;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梗死和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基因组学和个性化医学。

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的发展为临床检验诊断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易感基因和个体差异,从而实现个性化医学的目标。

例如,基因组学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代谢能力和药物的疗效,指导临床用药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基因组学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和预后,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一、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同培养方案总则;结合本专业特点,特别提出以下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临床检验的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和有关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做好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一、学习年限学制3年,完成全部培养内容并达到要求,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二、学位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15至18.5学分,总门数不少于6门;1.公共必修课:3学分,同培养方案总则;2.专业课: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专业课考试; (1)自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今日临床检验学、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临床微生物手册美国、第六版;(2)专题讲座:参加本学科专业的专题讲座,题目附后;3.专业基础课:至少两门,必须修满3-5学分;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三、临床能力训练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研究生通过培训,掌握本专业基本实验诊断、方法和技术,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培训方法为在检验科范围内轮转,并参加相关科室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1.轮转安排:轮转专业:临床常规检查6个月门诊3个月,病房3个月,临床化学检验6个月,临床免疫学检验6个月,临床血液学检验7个月包括输血1个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6个月,急诊检验3个月,机动2个月;选择参加专业查房和巡诊的科室为内科、儿科、传染科;必要时可结合与检验项目有关的科室参加查房;三年共要求参加查房20次,参加科巡诊4次;2.轮转要求:临检专业(1)学习项目:①要求掌握:·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手工法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查,各项血液分析参数的应用及结果解释;临检血细胞分析的质控与作图;·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的变化;疟原虫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泌尿系疾病的尿液检查特点及鉴别诊断、尿妊娠试验;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乳糜尿检查,本周氏蛋白检查,Addis计数,含铁血黄素检查;·尿液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解释;·大便外观描述及显微镜检查,消化道疾病的粪便特点及鉴别诊断,便潜血;·脑脊髓液外观、颜色、透明度、蛋白、糖、氯化物测定,细胞计数与分类,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脑脊髓液的鉴别诊断;·浆膜腔积液外观、颜色、比重、蛋白检查及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②要求了解:·如何做尿液质控;·胃、十二指肠引流液、胆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2)要求掌握:①要求掌握:所有检查项目的方法、原理、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②要求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自动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3)基本技能:①要求掌握:手指和静脉取血,721分光光度计校准,自动血球计数仪校准、操作、保养和维护,血细胞直方图分析,自动尿液分析仪校准、结果分析、操作与保养,尿折射仪的使用;②要求了解:渗透压仪和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血液专业(1)学习项目:①要求掌握:·正常血细胞形态辩认及正常骨髓细胞分类计数;·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过氧化物酶、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糖原、碱性磷酸酶及铁染色等;·常见血液病的骨髓检查:各类贫血,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类白血病反应等;·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蔗糖水试验、酸溶血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A2测定、血红蛋白F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稠度全血及血浆粘度测定、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小板粘附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血清冷球蛋白测定;·止血与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测定D-Dime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三P等;②要求了解:·少见类型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癌的骨髓转移、骨髓纤维化及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等的实验室诊断;·甲襞微循环测定;·单一凝血因子活性测定、血浆纤溶酶原、α2-抗凝血酶Ⅲ、血小板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白血病免疫分型、淋巴细胞表型分析等;(2)理论知识:①要求掌握:·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MICM分型理论及临床应用,止血与血栓的理论,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凝血仪设计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浊度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②要求了解: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各参数的意义;(3)基本技能:①要求掌握:·骨髓涂片、各种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凝血仪、血小板粘附聚集仪、血液粘度仪等的使用、维护与保养;②要求了解:血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生化专业(1)学习项目:①要求掌握:·各种生化标本血、尿、脑脊髓液、体腔液的采取,保存与处理;·各种生化试剂配制称量、pH校正、配制、保存;·自动生化仪的操作;·生化质控图绘制X、SD、CV计算;·丙氨酸氨基转称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B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淀粉酶Amy、酸性磷酸酶AC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尿素Urea、尿酸UA、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葡萄糖Glu、钾K、钠Na、氯Cl、二氧化碳CO2、钙Ca、镁Mg、磷P、铁Fe、血氨NH3、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浆蛋白电泳等项目的测定原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②要求了解:·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ApoB、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脂蛋白aLPa、α1-微球蛋白α-MG、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LA、前白蛋白AB、糖化血清蛋白Fruc、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β羟基丁酸BHB、心肌肌钙蛋白T或ITnT或TnI、四型胶原Ⅵ-C、离子钙、转铁蛋白TRF、各类激素的测定原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同工酶电泳、脂蛋白电泳及高脂血症分型;·基因诊断基本原理、PCR技术;2理论知识:①要求掌握:·疾病状态下三大代谢的病、生理改变及其代谢物在相应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所有生化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和方法学评价;·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②要求了解:·小儿及妊娠妇女的生理代谢激素改变及有关参考值、临床意义;·某些疾病与遗传表型的关系及有关研究动态;·激素代谢与调节及其相关疾病;3基本技能①要求掌握:·分析天平、pH计、离心机的使用;·自动化分析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生化试剂的配制;·生化室内及室间质评指标、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②要求了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程序设计;·PCR的理论及PCR仪的应用;·自动电泳分析仪的应用;免疫专业(1)学习项目①要求掌握:·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测定HbsAg.HbeAg.HbeAb.HBcAb、甲肝、丙肝、和戊肝病毒抗体测定; ·免疫球蛋白测定IgG.IgA.IgM.IgD.IgE;·补体测定C3.C4、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甲胎蛋白AFP、梅毒血清学检测RPR.TPHA;·血清肥达氏反应、外裴氏反应、冷凝集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试验、囊虫抗体E1A法测定、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检测;弓型体抗体、风疹抗体、CMV及EBV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酶标仪的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测定仪的使用;②要求了解:·肿瘤标志物的检测:CA15-3,CA19-9,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κ轻链,λ轻链;·微粒子荧光底物酶免分析仪;·过敏原检测仪;(2)理论知识:①要求掌握:·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与抗原分类,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补体系统的激活与抑制;·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调节、遗传控制;·各型变态反应;②要求了解:·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庭;·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受体的基因重排;·MHC的分子遗传学;·淋巴因子的功能;·自身免疫病、免疫增殖病、免疫缺陷病及移植免疫的相关理论及特殊检查;(3)基本技能:①要求掌握:·免疫原及抗血清的制备,效价测定的方法;酶免实验、荧光免疫实验、凝集实验的原理,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全自动酶标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速率散射比浊测定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免疫电泳技术;②要求了解:·固相酶免测定的试剂制备,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及方法的标准化;·全自动微粒子酶免分析仪;·免疫细胞的分离技术;·淋巴细胞计数与功能检测;·吞噬细胞功能检测;微生物专业(1)学习项目:①要求掌握:·各种染色法革兰、抗酸、美兰、复红、墨汁、悬滴看动力;·各种标本的采集、培养及检验程序血、脑脊液、痰、尿、便、胆汁、脓汁、胸腹水、分泌物;·各种细菌的培养及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微球菌属,A、B、D、群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卡他、淋病奈瑟菌,嗜血流杆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棒状杆菌,枯草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克雷伯菌,哈弗尼亚菌属,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普罗非登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弧菌属,产碱杆菌属,肝杆菌属,分枝杆菌属;·药物敏感试验K-B法、MIC法;·编码鉴定系统使用方法;②要求了解:·荚膜、芽胞、细胞壁、鞭毛染色,阿伯尔染色法,异染颗粒染色;·产气荚膜杆菌、爱德华菌属、耶尔森菌属、其它非发酵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的分离鉴定;·厌氧菌;PCR在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耐药基因、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检测中的应用;·支原体、衣原体分离及鉴定;(2)理论知识:①要求掌握:·各类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细菌的生理学分类;·各类细菌检查的流程及质量控制;·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体液抗生素浓度与杀菌水平;②要求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现状;·真菌、放线菌的分类、特点和致病性;(3)基本技能:①要求掌握:·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与评价、各种染色方法;·各种培养基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血培养仪、CO2培养箱及厌氧培养的操作;·细菌鉴定仪的使用;②要求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及PCR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真菌的培养和鉴定;·实验动物取血;输血专业1学习项目:①要求掌握:·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方法;·交叉配血和发血;·血库采血技术与血液保存;·抗人球蛋白介质配血;·新生儿溶血病检查;②要求了解:·夫妇免疫性抗体筛查;·同种免疫性血型抗体测定;(2)理论知识:①要求掌握:·红细胞血型的发生及相关理论;·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及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②要求了解:·同种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的机制;·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症;(3)基本技能:①要求掌握:·献血员的健康筛查、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采血技术和血液保存;·抗人球蛋白介质和酶介质配血;②要求了解:·血液成分分离技术;3.考核: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要求,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转科总平均成绩≥70分为合格;成绩不合格者不能申请临床能力毕业考核;五、科研训练研究生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病例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该病例报告应与应用医学检验方法进行实验诊断有关;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论文格式见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科研型培养与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 附:专题讲座题目。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临床检验方法和技术,以及通过临床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与监测。

临床检验诊断学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检验技能,可以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药企等领域就业。

一、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诊断学毕业生在医疗机构中可以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他们可以负责临床样本的采集、处理、分析和解读,通过各种临床检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

在临床化验科、血液科、微生物科等科室工作,可以参与到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中,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二、科研院所临床检验诊断学毕业生在科研院所中可以从事临床检验相关的科研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到临床检验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改进中,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他们还可以开展与临床检验相关的疾病机制研究,探索新的临床检验指标和方法,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药企临床检验诊断学毕业生还可以在药企从事相关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到药物临床试验中,负责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通过临床检验手段,监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药效,为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他们还可以在药物监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教育机构临床检验诊断学毕业生还可以从事教育工作。

他们可以在医学院校担任教师职务,教授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的课程。

通过教学工作,他们可以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更多具备临床检验能力的医学人才。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到医学教材和科研项目的编写,推动临床检验诊断学的教学和科研发展。

临床检验诊断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有着广阔的选择。

无论是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药企还是教育机构,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做出贡献。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就业前景广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专业。

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临床检验诊断学,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等学力临床检验诊断学考试真题

同等学力临床检验诊断学考试真题

选择题:
临床检验中,常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的指标是:
A. 白细胞计数(正确答案)
B. 红细胞沉降率
C. 血小板计数
D. 血红蛋白浓度
下列哪项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生化指标?
A. 血清总胆固醇
B. 血清甘油三酯
C. 空腹血糖(正确答案)
D. 血清肌酐
临床检验中,用于评估肝脏功能的常用指标不包括:
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C. 碱性磷酸酶
D. 血清肌酸激酶(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是检测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A. 血清尿素氮(正确答案)
B. 血清白蛋白
C. 血清球蛋白
D. 血清电解质
临床检验中,常用于评估贫血类型的指标是:
A. 红细胞计数
B. 红细胞平均体积(正确答案)
C. 白细胞计数
D. 血小板计数
下列哪项是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指标?
A. 血清甲状腺素(正确答案)
B. 血清胰岛素
C. 血清生长激素
D. 血清皮质醇
临床检验中,用于评估出血性疾病的指标是:
A. 凝血酶原时间(正确答案)
B. 红细胞沉降率
C. 血清总蛋白
D. 血清电解质
下列哪项是检测心肌梗死的常用指标?
A. 肌酸激酶同工酶(正确答案)
B. 血清乳酸脱氢酶
C. 血清碱性磷酸酶
D.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
临床检验中,用于评估体内钙磷代谢的指标是:
A. 血清钙(正确答案)
B. 血清钠
C. 血清钾
D. 血清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诊断学Cli ni cal laboratory diag no sties(专业代码100208)I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是由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各领域广泛渗透和交叉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和临床信息,而且已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判预后等的重要手段。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层次综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一)政治思想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医学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

2•学风严谨,道德高尚,热爱专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1 •系统掌握临床检验与诊断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技能,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动向及发展的趋势,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2 •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临床检验的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和有关的计算机知识。

能够做好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3 •具有较熟练阅读临床检验诊断学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第一阶段:时间一学期。

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

第二阶段:时间2.5学年。

研究生要掌握如何查阅文献,检索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搞好论文设计,完成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写出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根据实验进度安排临床实践工作。

三、研究方向1生物化学诊断学研究2 •免疫学诊断学研究3 •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学研究四、课程设置与要求(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详见课程设置表。

课程设置表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二)学分要求1.研究生各门课程均实行学分制2 •必修课》70分计算学分,选修课》60分计算学分3 •所修学分应》30学分通过上述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及方法、临床意义等基础知识,了解临床检验诊断学包含的几大分支及主要研究内容,熟悉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内主要的研究方向及其新进展。

了解临床检验诊断学包含的几个大分支及主要研究内容。

以自学为主,导师为辅。

考核内容和方式:①内容: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的重要理论、概念和主要分支内容,同时能反映学科专业理论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新进展的内容。

②方式: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三人考试小组,共同命题和阅卷。

(三)必读著作和期刊1 • Cli nical Chemistry2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 logy3 .Cancer Res4.Immunol Invest5.Clin Biochem6.J Biol Chem7.中华医学检验杂志8.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分册9.临床检验杂志10.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11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2.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3.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4.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5.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 6.中国免疫学杂志1 7.中华肿瘤学杂志18.上海免疫学杂志19.中华血液学杂志20.参考书:《内科学》,《诊断学》,《内科疾病鉴别诊断》,《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四)外语要求①必修英语考试成绩及格(> 70分),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

②能阅读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中等难度的外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③能笔译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难度的外文资料,理解正确,译文通顺。

译文每小时》2500 印刷符号,且无重大错漏。

④能正确写出学位论文的外文摘要和用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交流的简单的外文书信。

(五)学术活动学术活动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其对科研的兴趣,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定期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会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院系、学校或省、国家级学术活动。

2.撰写综述和读书报告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最少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和数篇读书报告,积极参加本学科的开题报告和预答辩。

五、科学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1.5~2 年。

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在论文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选题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有一定实用价值。

选题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

(二)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题目,在教研室通过开题后,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进行调查研究。

课题方向重要围绕本学科的主攻方向或导师的专业方向,科研型硕士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掌握科研方法为主要目的,文献综述需经 3 名副高以上教师评阅通过。

(三)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硕士生应在第一学期学位课程学习期间就基本确定课题方向,第二学期开始实验调查工作,科研时间至少不少于一年。

第二学期由教研室组织开题,开提前应做好必要的预实验或预调查。

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国内外最新动态、选题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指标、预期结果和经费预算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开题前,研究设计及开题报告需先经3 名副高以上导师组成员审阅,通过后方可开题。

并填写“课题设计书” ,经教研室同意系审批后报研究部备案。

在科研实践中,如对课题设计进行修改,需经导师同意;如重新开题,需经系批准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1.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完成实验或调研,客观、如实地做好记录,妥善保存原始记录,不得缺页,申请论文答辩时上交研究生学院。

2.分析应采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应实事求是。

(五)中期检查1.检查时间: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期间或有不定期的检查。

2.检查内容:课程学分、文献综述、开题和实验设计。

3.检查组织:由各学位导师或导师组自查,系负责检查,研究生可委托督导专家组抽查。

(六)撰写学位论文1.于第5 学期末或第6 学期初完成。

2.学位论文必须做到概念清楚,数据真实,图表正确,计算准确,统计分析严谨,推理有据,结论可靠。

3.论文应按学校规定统一格式书写,最后用A4 纸打印,装订成册。

(七)预答辩1.于答辩前20 天左右进行。

2.由学位点导师或导师组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评定小组。

3.预答辩通过者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八)论文初审学位论文在答辩前至少经三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至少有一名外院且至少有一名硕士生导师资格者)审阅,写出评审意见,填写论文答辩申请表,经导师签署意见,临床学院审阅,报研究生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答辩,否则延期答辩。

研究生导师和导师组成员不能进行学位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专家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九)论文答辩1.申请答辩条件(1)按培养计划修满学分(2)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课题设计,并通过预答辩。

(3)完成教学、临床实践和学位论文。

(4)申请论文答辩者,需至少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一篇论文。

2.按学院要求完成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全部表格。

3.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 人组成,论文答辩会由主席主持,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 年内补充修改论文资料,重新答辩一次。

具体要求见《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六、教学与临床实践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为2-3 个月。

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备课、写教案、试讲、课堂讲授、见习带教、制定教学计划、学生考核计划等环节的教学活动。

教学实践结束后,教研室主任、导师和带教老师应对其教学效果和教学中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

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至少6 个月。

具体轮转实践和轮转科室可结合其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由导师指定。

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测重临床检验的应用和新技术的使用训练,具有独立处理本专业检验项目的能力。

实践结束后,由科室负责人、科主任及导师对其在临床实践及实习带教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与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表》,送交研究生学院存档。

七、培养方式和管理(一)导师负责制1.负责指导研究生课程的选修和学位课题的选题,指导研究生完成严谨的实验设计、实施及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

2.学科的具体指导。

3.专业的自学辅导。

4.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督导和检查。

5.研究经费的使用和审核。

(二)学科集体培养研究生入学后由教研室安排或导师聘请导师督导小组,也可跨学科聘请导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培养计划。

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或导师小组汇报学习和科研情况。

研究生在校期间,导师组负责硕士生的全面培养,内容包括科研能力、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等,并注重教书育人。

(三)考核1.平时考核:建立包括科研、临床实践和思想、工作表现的档案备考核。

2.中期考核:按《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执行。

3.毕业考核:旨在考核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综合能力。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并符合《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方可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

II.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是由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各领域广泛渗透和交叉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和临床信息,而且已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判预后等的重要手段。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层次综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一)政治思想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医学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

2 •学风严谨,道德高尚,热爱专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