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术培训——影视作品分析指引分享资料
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
![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0a130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8.png)
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第一篇: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电影中的人物,也称之为角色,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
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
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
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编导影评写作影视分析 影片分析讲义
![编导影评写作影视分析 影片分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85845d89ec3d5bbfd0a7479.png)
影片分析讲义(完整)诗——听、意象、内心情感画——视、表现手段、技巧一、影片分析考察分析重点:形成一套与自己专业相适合的分析电影的方法。
1、认识与运用分析视听技巧,分析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
2、结合电影化的呈现,把握具体的电影的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的能力。
(给影片档次打个分,但要电影化)3、具体运用所学视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
(电影具有文学性,诗是文学的最高形态)二、考卷以往出现的问题:1、仅仅对影片进行文学评价。
(主题好不好不是首要,关键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看到、听到的来反映主题,反映什么样的主题?即要说出主题如何被看得见、听得到的)2、仅仅对影片进行泛泛的视听评价。
(为什么这样用视听语言?要上升到艺术本质、诗的层面,不能单说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手段)3、把电影当作一种媒体文化来评析。
(符号、后现代都不是首要需要的,视听特点、诗情的转化及两者关系,对影片基本创作形态——视听形态的认识)片例:《活着》医院生产一段侧重的几个方面:结构特色(电影化)、主要指叙事特色(戏剧体和非戏剧体的);分析蒙太奇表现特色——核心、目的、线索;整体视听创作的风格;针对自己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个层面(诗与画,时空的结合的范畴)影片分析的高度: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
时间:文学、音乐(是意会的)空间:绘画、舞蹈、建筑、雕塑戏剧的时空统一表现在人物行动上,单视角、场面性;电影的时空统一也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上。
《活着》医院一段即是可能够完美结合。
时间上,叙事有行动,结合特定历史环境中;空间上,生命在空间上的来回奔跑,并通过音响,段落展开。
主干的行动合成时空,脱离开狭长的走廊,就是文学的,而非电影的。
切到外景,有目的,买馒头不是害人,请大夫的确是押过来的,倒水的特写,缸子的大小;不能用纪实的眼光来看电影。
行动——指电影的行动,与戏剧行动有交叉,传统戏剧是动作,电影更多的是心理的动作或是作者的主观行动。
所有方面都是为了呈现行动。
片例:《幸福时光》开场一段常规影片戏剧体,情节在里面,通过人物行动推动情节,行动明确则思想明确。
2023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
![2023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9fea3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1.png)
2023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基本信息页码:250 页出版日期:03月ISBN:7209045848条形码:9787209045841包装版本:2装帧:平装丛书名:广播影视类艺考专用丛书定价 35 元编辑推荐电影评论写作,电视作品分析。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电影评论写作。
在这部份,首先介绍了影视艺术类专业为什么要考影评以及怎样才能写好影评。
又用大量的篇幅对中外电影史和电影视听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认为,这是看懂影片和写好电影评论的基础。
写好电影评论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写作方法,我们从影评的种类、写作方法和技巧角度给考生一个正确的指导。
电影评论写作最关键的还是具体的实践创作,本书作者根据这两年专业考试的趋向,对今年来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进行模拟性的影评写作,这些__完全按照专业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在每篇__后面都有对这篇影评的点评,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们希望考生在阅读本书评论例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后面点评的阅读。
考生的考场试卷最具有说服力,我们选取了几篇考生的考场试卷,并且附有这份试卷的分数,希望广大同学从这些考生的考场试卷中多多总结。
第二部分是电视片分析。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试中,有的院校采用电视片分析的方式来对考生进行考核。
基于电视片分析写作相对于电影评论来说比较简单,在这个章节中,简单的介绍了电视片分析的写作方法,并附录了一些考生例文和往年试题,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启发。
另外,由于本书的篇幅限制,对电影、电视的基础知识列举的不是很多,在与本书配套使用的《文艺常识》一书中有更详尽的解释,考生可参考使用。
目录第一部分电影评论写作第一章影评考试综述1 影评考试的必要性2 考试影片的类型3 写好影评的基础第二章中外电影史1 外国电影史2 中国电影史3 中国电影导演研究第三章电影视听语言1 景别2 运动镜头3 拍摄角度4 电影声音5 声画组合形式6 色彩和光线7 蒙太奇与电影剪辑第四章电影评论写作方法1 影评的种类2 影评写作的内容3 应试方法和技巧4 影评写作常规思路5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6 影评写作示例7 影评考试的内容和写作要求8 影评写作常见的11个问题以及克服途径第五章电影评论写作范例及评析第六章考生真卷及考官点评第七章附录篇1 部分院校电影评论写作考试影片2 专业考试推荐影片及筒评3 专业性影评三篇4 专业学习中文期刊和中文第二部分电视片分析写作第一章电视片基础知识1 电视纪录片2 电视散文3 电视新闻专题片第二章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1 电视片的主题分析2 电视片的表现手段分析3 电视片分析的__ 结构4 电视片的默评5 答题的基本出发点6 答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 考试前应该做哪些准备第三章电视片分析范文及评析1 电视纪录片分析2 电视艺术片分析3 电视综艺晚会分析第四章往年部分院校电视片分析考试真题举例第三部分招生院校和专业第一章部分招生院校(本科)第二章专业简介第三章文管编导类专业考试科目分析表书摘插图第一章影评考试综述1影评考试的必要性在影视艺术类专业高考,特别是文管、编导、戏文专业的考试中,电影评论写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试科目。
艺术中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
![艺术中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ea0d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5.png)
艺术中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在艺术创作的世界中,影视制作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影视作品,艺术家们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影视制作和分析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
一、剧本创作与故事结构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剧本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剧本能够为影视作品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确定故事的结构。
在剧本创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故事情节的安排:剧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起承转合的故事情节。
2. 人物的塑造和冲突:人物是剧本中的灵魂,他们之间的冲突与互动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 台词的设计:合理的台词设计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好地传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二、摄影与镜头构图摄影是影视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镜头构图和摄影技巧,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摄影与镜头构图的知识点:1. 景深和焦距:景深是指画面前后的清晰范围,而焦距则是摄影机镜头的倍数。
合理运用景深和焦距可以突出主题或营造某种氛围。
2. 镜头运动:镜头的运动可以通过改变摄影机的位置和角度来实现,如平移、跟踪、拉远、拉近等。
不同的镜头运动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和体验。
3. 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如高角度、低角度、鸟瞰等。
合理选择视角可以使画面更生动有趣。
三、剪辑与后期特效剪辑和后期特效是将拍摄的素材进行组合和加工的过程,对最终作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剪辑与后期特效的知识点:1. 时间节奏和剪辑语言:剪辑是通过对镜头的顺序、长度和节奏进行组合,来达到讲述故事的目的。
合理掌握时间节奏和剪辑语言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和连贯性。
2. 调色与色彩搭配: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背景色彩等,可以改变画面的氛围和情绪。
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
3. 特效和修饰:后期特效可以给影视作品增添许多丰富的效果,比如特殊的场景、特效动画等。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上)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上)](https://img.taocdn.com/s3/m/dee4abc514791711cd7917cc.png)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上)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领略内在的主旨我们曾经说过,欣赏电影首先要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与剧中人物同悲欢,引起情感的共鸣。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拘泥在作品中而不能自拔,也就难以识得作品的真面目。
因而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通观全局,理解作品主旨。
这在电影艺术欣赏中是至关重要的。
主旨是一切作品的最高指挥,是其灵魂所在。
电影的人物、情节、细节、对话、表演、结构乃至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于其麾下,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没有对主旨的深入理解就无法体味出作品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失去了对主旨的依附,我们对于其他元素的理解也必然失于空泛、流于肤浅,甚至曲解原意。
以影片《人生》、《廊桥遗梦》为例,它们都描写了爱情,却都不仅仅为爱情而写爱情,都在以爱情为依托,表现更深远的思想。
我们先来看《人生》,如果我们单纯借着对刘巧珍的一腔同情来看待,这部影片无疑讲述的是农村青年高加林进城后忘恩负义抛弃刘巧珍另求新欢的现代“陈世美”的故事。
但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跳出单纯的感情巢穴,以高于剧中人物的视角来关览,那么影片展示的不仅仅是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更多的是透露出在传统文化重压下,农村青年高加林探求人生价值的心路历程。
影片中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不甘心禁锢于农村的闭塞与落后,不懈地追求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所有抱负的青年。
他不愿意沿着祖祖辈辈走过的路在走下去,不愿意在高加沟的土地上刨一辈子坑。
他的向往,他的追求是与时代同步的。
然而,他却无法冲破那重重的传统的训诫与厚密的社会关系、人情世故。
离开了黄土地,背弃了刘巧珍的高加林最终被一心要挤入其中的都市生活所抛弃,不得不又回到那被黄土覆盖着的穷山村。
背叛传统却又不被现代文明所接纳,这两两相背的碰撞,使高加林处于无以归属的游离境地。
也许,这就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代价。
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
![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e84e5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9.png)
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
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
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第一,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
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第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
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
影视编导类 影视作品分析 第二节 电影的结构2 (2)
![影视编导类 影视作品分析 第二节 电影的结构2 (2)](https://img.taocdn.com/s3/m/836b2a1ec281e53a5802ff3b.png)
影视编导类影视作品分析第二节电影的结构第二节电影的结构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
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1.剧作结构分析: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n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
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
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下)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下)](https://img.taocdn.com/s3/m/553c60cb964bcf84b8d57b41.png)
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前面我们提到过影片的欣赏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要入情入境达到“情动于中,默会于心。
”这就要求欣赏者在掌握基本的电影常识的基础上,发幽探微,深入细致地感受构成电影作品的种种因素与细节,从细微之处体味出作品的内在主题,探求其对总体风格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构成对影片的整体印象。
对作品细处的把握是进行欣赏的前提与基础。
任何忽视细节与局部的欣赏都是不完善的,同时也难求深刻,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因此,我们必须先从细处着手,把握影片的内在神韵。
第一,画面画面是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它传递和透露着作品某些重要的信息并寄托着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索,是电影艺术的光华所在。
从画面的构成来看,它不仅借助于人物、景物等形象性元素展示背景空间,负载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信息、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依赖于光影、色彩、构图等形式性元素体现作品的基调,赋予其情绪效果和形式美感。
电影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它以塑造形象,表现生活为首要任务,因而,作为画面轴心的人物就成为判断一部影片优劣得失的重要标准,而作为银幕形象的主要体现的演员的表演就成为传达画面情思的重要手段。
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要真实自然,“不应该超出一个人在实际环境中的表演力的限度普”(多夫金《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而且应注重举止、神态上的种种细微的表情变化,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心理状态。
电影《人到中年》中饰演陆文婷的潘虹就以其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例如在“啃烧饼”一场戏中,演员通过面部肌肉的微微颤动,滴入茶杯的眼泪表现出了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对儿子的深深内疚,工作中的疲惫与委屈。
爱与欣慰,心痛与感动,酸楚自责,使观众深深体味到人物的心潮翻滚,感人至深。
艺术的魅力贵在含蓄,就如同国画中的“留白”能给人以无限遐想,表演也是这样。
在美国影片《母女情深》中,当女儿因患白血病去世时,母亲所感受到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失去爱女的撕心裂肺的痛楚并没有以呼天抢地的痛哭或伤到极至的晕厥来表现,只是独自一人在花园中呆呆地坐着,坐着——没有哭泣,没有诉说,然而那种从眼神中流露出的无以言尽的悲苦与哀思却深深地感染着观众,留给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
高考编导培训班:影视作品分析理论
![高考编导培训班:影视作品分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8fdbb55b14e852458fb57b5.png)
高考编导培训班:影视作品分析理论考试内容:影视作品分析主要考分析电影或电视剧,也可能是电视散文、专题片或纪录片,还有可能是综艺节目片等等,考生观摩后,当场写出一篇评析性的文章。
考试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
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悟、鉴赏和借鉴,因此影视作品的分析是影视导演专业入学考试的首要一环。
应试指导:在这一考试科目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可能是故事片也可能是纪录片,还可能是综合艺术片等等。
不论所提供的影视作品是哪种类型,分析总要从艺术分析的角度进行而不能是复述性的内容概括或泛泛而谈的观后感。
考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画面、音响、音乐、解说、主持等各方面的要素,对其主题内容、结构框架、制作造型等方面作出艺术性的分析。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深刻,有独特的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具有自己个性的构思。
1、评析策略对一部比较完整的故事片类型的影视作品,常见的具体的评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评片名片名,是影视片的具体名称。
片名不但是个称谓的符号,还包含着如下涵意:(1)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制作者对观众的诱导和暗示,因为它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容。
(2)统领意义。
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着给观众联想的余地,起到审美作用,但最实际的,还应看片名是否承当了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
换一个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视片内容相关或者一致。
有的好片名不仅仅切合影视片内容,而且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则更有评论的必要。
(2)评导演1)导演构思。
为了把剧本转化成影视片,导演要从整体上构想未来影视片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
这里既有对影视片的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确定和追求,又有对各门类艺术家的具体要求。
这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2)导演手段。
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要在影视片中利用多种具体的表现手段,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
编导艺术培训课件——影视作品分析指引
![编导艺术培训课件——影视作品分析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c4ba1c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7.png)
第9——10节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
授课目标及形式: 将影视作品分析写作的基本方法进行总结,结 合自习课观摩的影片进行简要总结应对考试的 基本方法,采取理论与举例相结合的形式,做 到有理有据,避免空谈。
第11——12节 总结
将优秀学生影评整理出来,利用最后一堂课进 行解读,分析;让学生树立信心:影评考试在 考试中尽管占了很重要的分值,但是只要大家 敢于下笔,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影视作品分析指引
课时:12节 课时分布 1——2节 电影分析基础,如何看电影 3——4节 镜头语言、视听语言 5——6节 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 7——8节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 9——10节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 11——12节 总结
第1——2节 电影分析基础,如何看电影
授课目总结式为主要方式。
第5——6节 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根据学生晚上观看的电视片为例,分析总结
电视片分析写作的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将电视片写作方法铭记于心,
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第7——8节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
授课目标及形式: 以影评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为结构,分 别将相关优秀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为例, 要求学生至少掌握并记录其中五个,并且背诵 其形式,在考试时能够按照其形式自由写作。
巧,以及注意的方面。 2、电影分析时应注意的专业角度进行详细的讲
解说明。 3、提高学生观看电影的兴趣。
第3——4节 镜头语言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掌握电影分析的基本视听语言及蒙太奇的分类。 2、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分析蒙太奇的
分类形式给学生进行详细的举例讲解。 3、景别、运动镜头等概念性的专业名词授课形式
编导艺考影视作品分析
![编导艺考影视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05b6ff4693daef5ef73dbe.png)
编导艺考影视作品分析范文(1)——《哈姆雷特》在西方文学史上,只有很个别的作家有资格被这样评论:如果没有他,整个文学将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莎士比亚无疑是其中最有资格的一个。
历史剧(共10部):《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四部曲、《亨利五世》、《理查三世》、《亨利六世》(上、中、下)、《亨利八世》莎士比亚的喜剧(共13部):包括《错误的喜剧》、《驯悍记》、《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们》、《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
其中,《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威尼斯商人》代表他戏剧的最高成就。
莎士比亚的喜剧被称为“浪漫喜剧”或“抒情喜剧”是因为:首先,肯定性、歌颂性主题所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
其次,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第三,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戏剧氛围。
最后,莎士比亚喜剧的浪漫性、抒情性,也与莎士比亚所运用的喜剧语言有关。
哈姆雷特故事简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王在花园中打盹时突然神秘死去,皇叔继位并娶母后为妻,令哈姆雷特深觉羞愧与愤怒。
他对父亲的死因有所怀疑,忧郁过度,终日愁容满面。
某夜他遇见父王鬼魂诉冤,终于知道原来是皇叔为篡位娶嫂而毒害亲兄。
为报父仇他假装发疯以避开皇叔监视,并请戏班进宫表演一出与父王被杀经过十分相似的戏剧,逼使叔父原形毕露,结果他却误杀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导致她因此发疯坠河而死。
他的母亲后来也误饮毒酒身亡。
优柔寡断的王子终于在怒不可遏之下杀死万恶的叔叔。
《哈姆雷特》情节与思想意义: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对“乾坤颠倒”的人的生存环境的描写,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而且指出了一味强调个性解放、放纵人的欲望对社会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危害性;作者在对“乾坤颠倒”的社会表现出深深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呼唤。
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1、复杂多面的人文主义形象的创造;2、对人和理性的深刻反思;3、对腐朽黑暗社会现实的抨击;4、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5、对人性矛盾性的认识,对复杂内心世界的揭示。
编导专业影视作品分析
![编导专业影视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14914abe1e650e52ea9924.png)
拼凑,而是一种类似化学式的反应。
具体而言,就是指戏剧、音乐、舞蹈、美术、 文学等元素进入影视后,它们的独立性消失了, 一切重新组合,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了影视的 有机部分,共同凝聚为影视艺术的整体。
1.科技与艺术的综合。 首先,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 而且,电影技术和艺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建立在 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的。《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与肯 尼迪总统的握手以及大量历史场景的虚拟再现, 《真实的谎言》中庞大的战斗机在一座摩天大楼之 间横冲直撞,《侏罗纪公园》里竟出现了早已灭绝 的恐龙和始祖鸟。这一切都归于电子计算机。从某 种意义上讲,电脑和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电 影史上的一次革命。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
二、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重在 “写实”,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它基本上按 事件或逻辑顺序相接。叙事蒙太奇,就要充分利 用镜头前后衔接的习惯性思维,把不同的空间、 时间统一组织起来。 简单叙事蒙太奇 复合叙事蒙太奇 呼应蒙太奇 过渡蒙太奇
指以叙述为主, 也叫“连贯蒙太奇”, 第一种“前进式”, 在两个镜头的衔接 但在其中切入、穿插 指前一个镜头之尾引 处,找到一个过渡点, 进若干镜头,以补充、 第二种是“后退式”, 出一个关注点,下个 作为一个纽带,实现 回忆、说明有关情景, 第三种是片断式。 镜头立即回应,首尾 前后转场。 它大体相当于语文中 衔接,实现转场。 讲的“插叙”。
五、纪实作品的题材内容
人物类
记叙事迹 揭示心态 展现精神
历史类
鲜活的人物 真实的细节 深蕴的情感
事件类
记叙过程 描述情状 扑捉细节
文化类
揭示文化底蕴 营造诗画意境 追求审美品格
社会类
题材重大 开掘主题 观点鲜明
《影视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48c728700abb68a882fb1a.png)
《影视作品分析》蒙太奇类型功能画面组接30s~10min长镜头适合做开头,记实表现真实(镜头内的剪辑,不剪辑的剪辑,没有一个电影不剪辑)以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含义:是蒙太奇手法中最为常见的,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叙事的顺序来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一般情况下要求逻辑连贯清楚。
蒙太奇为叙事的分类线性蒙太奇。
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连续叙事。
是最简单的蒙太奇,所有蒙太奇中最常见的。
(陈凯歌《黄土地》心里节奏慢,90分钟显出了3个小时)非线性蒙太奇:不按时间逻辑顺序连续叙事(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脑视频制作系统)平行蒙太奇:指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情节线索并列出现,分别叙述,而又最终统一于同一主题。
(交代事情更清楚)(121212即两条线索同时叙事各不相关)(发明的1英国工人运动(与当地政府意见一人是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2受难[8、9个,15min]○3古巴比伦的陷落(与他意见不同致)[17、18个,30min]○4法国国王的宗权迫害波旁王朝(两方信仰不是一个教)[10个,改打仗)[20个,40min]○25min]分别剪辑,每小段不规则,交成100多个小碎片)这样做的目的是意见一致的人一起去攻打与他们意见相反的人,为了表达题目精神。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指同一时间内的若干条线索齐头并进,他们之间有密切的因果a□bab关系,相互推进,交替频繁,最终汇合在一起。
(□□发明人是格里菲斯《党同伐异》最后一个片段英国一个工人,老板被老板娘杀,老板娘把枪扔进小工人家,小工人被1小工人压到刑场○2妻子找州长律师不断反复切换,后妻子进刑场给特赦令//《疯抓,○狂的石头》)重复蒙太奇:指影片中有一定寓意和镜头或场面等在影片中特定的位置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呼应、对比、渲染等效果。
(《盗梦空间》中陀螺的出现,一直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课时:12节 课时分布 1——2节 电影分析基础,如何看电影 3——4节 镜头语言、视听语言 5——6节 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 7——8节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 9——10节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 11——12节 总结
2
第1——2节 电影分析基础,如何看电影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指引学生如何看电影,掌握看电影的基本技
6
第9——10节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
授课目标及形式: 将影视作品分析写作的基本方法进行总结,结 合自习课观摩的影片进行简要总结应对考试的 基本方法,采取理论与举例相结合的形式,做 到有理有据,避免空谈。
7
第11——12节 总结
将优秀学生影评整理出来,利用最后一堂课进 行解读,分析;让学生树立信心:影评考试在 考试中尽管占了很重要的分值,但是只要大家 敢于下笔,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以学生讨论 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根据学生晚上观看的电视片为例,分析总结
电视片分析写作的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将电视片写作方法铭记于心,
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5
第7——8节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
授课目标及形式: 以影评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为结构,分 别将相关优秀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为例, 要求学生至少掌握并记录其中五个,并且背诵 其形式,在考试时能够按照其形式自由写作。
8
巧,以及注意的方面。 2、电影分析时应注意的专业角度进行详细的讲
解说明。 3、提高学生观看电影的兴趣。
3
第3——4节 镜头语言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掌握电影分析的基本视听语言及蒙太奇的分类。 2、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分析蒙太奇的
分类形式给学生进行详细的举例讲解。 3、景别、运动镜头等概念性的专业名词授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