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故事简介 虞美人
李煜《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美人》赏析李煜《虞美人》赏析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
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
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词的开头一句就极为沉痛。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却以怨恨的口吻发出诘问:“春花呀,秋月呀,什么时候才能终了呢?”词人为什么这样见花落泪,对月伤心,为什么这样痛不欲生呢?因为春花秋月只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而往事桩桩件件都会令人心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缩笔吞咽,放笔呼号。
因偷生人间,历尽折磨,感到这种非人的生活、痛苦的折磨没有尽头,而往日的一切又不堪回首,只能更加增添悲愁。
下阕承上,因故国月明进一步联想,旧日的宫殿犹在,而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回想起来真是肝肠寸断,凄惨之至。
结尾两句自问自答,倾吐心中不可抑之愁,用江水的长流不息来形容自己愁恨的永无尽时,以兴体作结,尤为精警。
全词以问起,以问结,由仰首问物,到抚心自问,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泣如诉,声泪俱下。
通篇语气连贯而又起伏不定,抒发感情深沉真挚。
词中还运用反衬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但却怨问其“何时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不堪回首”之念。
这都是反衬的手法,表达感情更为深刻。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形象地表现出愁思如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通过这样具有诗意的形象比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自己的深哀和剧痛,而且将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东西写得具体形象,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亡国之音哀以思——李煜两首《相见欢》的解读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丽人》赏析之羊若含玉创作【古诗今译】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干了却,往事又知道有若干!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想祖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雕栏、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转变.若要问我心中有若干忧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滔滔东流.【赏析一】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吐露了不加掩饰的祖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折衷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构造,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串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祖国之思也许其实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到处颂扬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妙,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春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想”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述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不雅《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动人的力气.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普遍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沾染力和向征性的比方,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白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在——思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相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在各别,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普遍的规模内产生共识而得以千古传诵了.【赏析二】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度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丽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这首词描绘了强烈的祖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妙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懊末路,他起源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干了却呢?一语读来,令人不堪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懂得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妙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妙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比较,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若干.”“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妙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春风,祖国不堪回想月明中.”“春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想”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祖国度园的偏向,若干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若干无奈、哀思的情感!春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却,还要持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祖国不堪回想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想祖国”的倒装.“不堪回想”,但毕竟回想了.回想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祖国的山河、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山河易主;怀想时,若干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吻,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以上六句在构造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比较和隔句呼应,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比较;三四两句“又春风”和“祖国不堪回想”比较;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比较.“又春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想”、“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比较和回环,形象传神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澜起伏和忧思难平.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掌握,汇成了绝代名句“问君能有若干好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前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不雅《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听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豪迈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瓜代,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绵延,把情感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沾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构造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罢了.”(《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赏析]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唐后主”.这首词是李煜对自己身世和遭遇的感慨,诉说自己人生的无奈和痛苦.这首词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当时李煜由南唐国君一下子变成宋朝的囚犯,不但仅失去了居高无上的皇帝的地位和权力,更残暴的是也失去了最起码的人身自由.残暴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这使他产生了特有的悲与愁.这首词倾泻的就是作者的思念亡国之痛,哀叹朱颜已改的情怀.“春花秋月”和小楼“春风”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标,可在李煜的笔下寓意却变了,一个“何时了”,一个“又”,把原本令人向往和希望的良辰美景和春天醉人的信息变得蒙上了一层凄苦和忧愁,究其缘由,那就是越是这良辰美景越是容易触提议作者的怀旧情结和思念祖国的伤痛.“祖国不堪回想”,连回想一下祖国的曩昔都“不堪”又怎能愿意见这年年如是的春花秋月和报春的春风呢.每轮回一次,那就意味着又被囚禁了一年哪.这与李煜当时所处的际遇是分不开的.“问君能有若干好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发前人未所发之愁.以水喻愁,一句巧妙的比方,贴切生动地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具体化了,将那看不见莫不着的愁思变成了有形的、永无止境的一江春水,创造了意想不到的的艺术效果,这也成了李煜词的主要特点,对后人的影响很大.作品通篇一气回旋,曲折动荡,如泣如诉,动听心魄.全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抒的是念国之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构造精妙,语言深沉.尽管词作篇幅短小,但余味无穷,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识.堪称为婉约派作品之绝.学习目标感触感染李煜词中亡国之恨,祖国之思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懂得李煜词“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懂得李煜词“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学习难点: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一、作者介绍及其词作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其前半生奢华奢侈,所写词多表示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亡国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其创作转向孤寂悲惨,多写祖国之思、亡国之恨.本词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思念,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李煜被宋太宗赐毒酒而死,所以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作个秀士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玉楼春(李煜)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这是李煜身为南唐后主时的作品.该词用淡笔素描的手法,抒发了李煜在奢华华丽的宫廷里享受圆满、欢快、浪漫生活的愉悦心境.早期词作代表:《相见欢(乌夜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首词,概况写离愁,而实际上仍是表达自己亡国去乡之恨.后期词作代表:《虞丽人》二、诵读1.“春花秋月”是美妙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停止?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失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讥讽,让他认为厌烦,所以,“问”在情理之中.2、请问,文中哪个字可以归纳综合全文的情感?明白:愁3、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4、作者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来写“愁情”?虚实联合(眼前—回想、想象)比较(现在—曩昔、物—人)比方(满腔愁绪—一江春水)问君能有若干好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比方、夸大A、愁思像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愁思多;B、愁思像春水般昼夜不断,长流不息,无穷无尽,愁思绵长 .C、欣赏品味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赏析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剪不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李煜《相见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三、歌曲欣赏四、本词艺术特色:1、比方: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2、比较:身份变更导致情感变更阅读下面一首词,答复以下问题:望江南李煜若干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荣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1)从概况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荣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分)(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意见. (4分)3、反衬手法.作者通篇不合错误当前处境作正面描述,而是通过这场繁荣生活的梦乡进行有力的反衬.梦乡越是繁荣热闹,梦醒后的哀思便越浓厚;对昔日繁荣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以乐景衬哀情)五、作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法)缪塞说:“最俏丽的诗歌是最失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思考这句话的意味,联合李煜词内容进行懂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写“愁”的古诗词抽刀断水水更流,碰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的著名诗歌《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竭,理还乱,是离愁.还有李清照的《一剪梅》也表达了离愁:花自漂荡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还有对国度表示的愁,这要数李煜的词中表示的最多如:也有表达对爱的情愁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如欧阳修的《浪淘沙》:离合苦匆匆,此恨无穷. 本年花胜去年红,惋惜来岁花更好,知与谁同.还有表达人生之愁的: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还有知己难觅之愁:如岳飞的《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谁人听秦不雅的《涣溪沙》中的一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莫道不必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川剧与平易近俗:川剧产生于18世纪中期,即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它直接持续和发扬了我公平易近族戏曲的优秀传统,经由许多前辈艺人的辛勤劳动,以及成功吸收了古典戏曲的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四大声腔和当地区的平易近间灯戏精髓,在这些戏曲流入四川以后,受到四川地方语言及平易近间音乐的影响并相联合,经由长期的改革、演变进程,这才形成一个具有丰硕内在、以及具有奇特艺术作风和浓烈四川地方色彩的地方剧种.真正把川剧的几种声腔形式联合起来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各大城市树立了茶社的时期,它为川剧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基本,由于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合---茶社,这一市平易近固定的娱乐场合,从客不雅上为川剧提供了幻想的场合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并且不但是这些专业的班子,老苍生也喜欢介入进来,这种业余的扮演,四川称为“玩友”或“围鼓”,是老苍生重要的文娱运动方法,这为川剧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群众基本.川剧是一种以音乐、舞蹈、念白作为表示手段,以写意为主,虚实联合的扮演艺术,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展现了辽阔的内容川剧的浓烈生活力息,四川人幽默滑稽的平易近俗,使川剧喜剧剧目异常丰硕,这不单使川剧自己异常吸引人,并且还被许多兄弟艺术或兄弟剧种借鉴,入夏梦主演的《抢新郎》、韩非主演的《乔老爷上轿》、张君秋主演的京剧《望江亭》、金采风主演的越剧《碧玉簪》、木偶艺术片《一只鞋》,都取自川剧优秀传统剧目,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如近年的电视片《傻儿师长》、《傻儿军长》等.川剧的剧装异常出色,着装是以闻名中外的蜀绣制作,金丝银线,绘龙描凤,绣禽刺兽,百花簇拥,巧夺天工,光荣醒目.头饰精细庞杂,美不堪收川剧用四川方言念唱,有浓愈的巴蜀音乐特色、平易近俗风情特色和文化传统特色.其扮演艺术细腻,技巧要求严格,语言幽默幽默,而受到世界列国人平易近的喜爱.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艺术要保存、生存、成长,都必须要遵循持续中创新的纪律.从戏剧文化角度看,川剧是一个四川化的戏曲剧种;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川剧是一种戏曲化的地方文化;而从剧目形态及其不合时代特征看,川剧不但持续了戏曲母体的遗产,更富有大量表示自身生命活力和体现先进文化前进偏向的现代创造与成长.川剧作为一个以扮演为中心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巴蜀人平易近情感、不雅点、兴趣等审好意识的物态化.作为组成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的元素或一个地区文化的标记的器械,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与当地居平易近的日常生活具有异常亲密的接洽,因此也具有异常恒定很难熬痛苦外界影响而骤然变更或消失的力气.。
虞美人
《虞美人》李煜(937~978),字重光,他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但最大的成就是他的词,在五代时期的词人当中首屈一指,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虞美人》是李煜后期的词作,他前期的一些词作,读者并不喜欢,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宫廷中豪华的娱乐生活和艳情生活,是南朝宫体和花间派词风的继续,没有什么积极的思想意义。
南唐王朝灭亡后,南唐后主李煜在“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悲伤满怀,于是挥泪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这首词由于感情真切,语调谐婉,意境鲜明,比喻贴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尤其是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句。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他继位时,国势已日趋衰亡。
他不但不致力于朝政,设法振兴国家,反而终日沉湎在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里。
这样的生活环境,怎能不使他的创作沿袭“花间派”浮艳空洞的词风呢?公元968年,南唐被宋军攻破,李煜成了俘虏被押到汴京。
从此,他失去了往日奢侈豪华的国主生活,成了一个失去家国的囚徒,过着衣不温体、食不保肚的生活。
他的这种一落千丈的遭遇和他当时的悲哀心情,在他的一首《浪淘沙》中得到了表现——“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在这首词里,作者把囚徒的现实和帝王的往昔比作一个是在人间,一个是在天上。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生活境遇的巨大变化,使他从醉生梦死中清醒了过来;也正是囚徒的“人间”生活,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生机,使他的词作从此有了较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篇。
相传后主于生日(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决定创作。
李煜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美人赏析《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词作中最负盛名的佳作,也是他的绝笔词。
李煜在位15年,不修正事,纵情享乐,亡国后被宋所俘,过了三年囚犯般的屈辱生活。
他前期词作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价值不大。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的后期词呈现不同的风格,也使他在词创作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成就。
这一段经历,使他不能不从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在词里倾泻他“日夕以泪眼洗面”的深哀巨痛,其中《虞美人》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一、以奇问开笔,劈空而下,却又在情理之中。
开篇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便定下了全词的基调“愁”。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也是作者过去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春花秋月、歌舞生平、快乐逍遥。
可如今深为阶下囚,看到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想起过去的荣华富贵,环境和心理的落差,使他不仅不觉得美好,反而觉得厌烦,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怅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所以,人多以美好的“春花秋月”,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便向苍天发出“何时了”的奇问,看似离奇,实则在情理之中,正可谓是“一切境语皆情语”(王国维)。
“往事知多少?”一句中的“往事”反映作者念念不忘昔日小皇帝的生活。
昔日里,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
但作者更怀念的倒不是物质上的享受,囚徒般的生活,使他感受到自由的可贵。
做人的尊严已荡然无存,何谈快乐逍遥。
《虞美人》写作背景
《虞美人》写作背景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词。
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赵匡义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堪称绝命词。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虞美人》李煜
李煜
南 唐 后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 唐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南唐中 主的第六个儿子。
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
主 半生,是南唐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
——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
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亡国后,词多
李 数是写思乡之情、国破之痛、亡国之
煜
恨,题材广大、意境深远,在艺术上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合 李煜内心都有哪些愁?
作
往事之叹
探 究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作者是怎么样写“愁情”的?(手 法)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
往事 不堪回首 朱颜改(人生短暂无常) 知多少
1、对比
词人抓住哪些意象来写?(分析手法)
• 春花秋月
•故 国
•小 楼
• 雕栏玉砌
•东 风
•朱 颜
•明 月
实
• 东流春水
虚
2、虚实结合
拓 展 阅 读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天山。
此诗用了何表现手法?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
分 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 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析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 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 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 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 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 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 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 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 浓的思乡情。
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
知 是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但却是 位伟大的词人, 他可以将内心深处
虞美人的故事
李煜词《虞美人》背后的故事公元975年12月,北宋军队攻陷南唐都城金陵,一直忙于喝酒、作词的李煜不得不走出金陵城,向北宋奉表投降。
偏安江南39年,社会文化极其繁盛的南唐从此灭亡。
李煜投降后很快就被送到北宋都城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对他表现出非常仁厚的一面,他没有让李煜像其他俘虏一样行“献俘礼”,反而专门下楼去见李煜。
他还赦免了李煜的死罪,然后封了他一个不太好听的“违命侯”。
1、寄情于词与酒赵匡胤显然很在意之前自己多次派人去劝说李煜前来投降、李煜却婉拒不来的事,所以用这么个名号来羞辱他。
名字虽然具有羞辱性,但好在赵匡胤志在天下,对于已经归顺的李煜除了善待之外,并没有其他伤害他自尊和性命的举动。
李煜骨子里就是个文人,身份一下子从昔日的一国之君成为现在的阶下囚,任凭待遇再好,也仍然是无比愁苦。
何以解忧?只有照旧作词、喝酒。
好在赵匡胤欣赏李煜的文词,知道与帝王之才相比,李煜更像是翰林之才,对自己的统治造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对于李煜此时皱着一张凄苦无比的英俊面孔作词、每天只管放肆地喝酒并不大介意。
李煜的词风自从来到汴京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以爱恋为主要题材的香艳之词蓦然变得悲怆凄凉,每一首都寄托着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无限的追悔之意。
毕竟再如何深情哀婉的词都不能化为凌厉的刀枪,所以赵匡胤除了得空时欣赏一下李煜的诗词之美以外,对他的故国之思并不大在意。
2、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惜,即使是像赵匡胤如此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也仍然没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李煜归降来汴京还没有一年的时间,赵匡胤驾崩,大宋王朝的权杖落在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手中。
赵光义的即位并没有改变李煜阶下囚的命运,他不过是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名号不再具有羞辱性,囚徒的生活却仍然在继续。
李煜习惯了江南的旖旎美景,此时身在汴京,他无数次想起江南的各处景致:车水马龙的御苑,春风拂来,香风阵阵,是盛开的如云的鲜花,是列队而行的宫女…他想起归降之前拜别太庙的情景,想念着凤阁龙楼,玉树琼枝,宫中一直吹奏的离别之歌……于是,一首首词作在他笔下倾泻而出,抒发着他的哀愁:秋天的梧桐是愁,剪不断,理还乱;即使艳丽如春天的花朵,下了雨也是愁的,在他看来有如胭脂泪一般。
虞美人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2、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
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译文
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译文《虞美人》是南唐李煜皇帝所作的一个抒发自身遭遇的词。
李煜在南唐最后篡后晚期,失去了皇权,被俘之后,生活在北方的狭小囚室里,玩物丧志,而在那段日子里写下了许多失意词,成为了他的心情调剂和宣泄的方式。
李煜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南唐的君主,他所作的许多词文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代表作之一就是《虞美人》。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宿命的安排,被迫嫁给了别人,而她内心深处却仍然对曾经的爱情念念不忘。
先来看一下《虞美人》的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标题《虞美人》,指的是古籍中记载的草木灵智成美女的寓言虞美人。
李煜在这首词中,以虞美人作为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失落之情。
这首词首先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
开头的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表达了词人对光阴易逝,过往往事的思考和感慨。
他明白人生如同春花秋月一样,短暂而无常。
然后,词人又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来展现自己对往昔的怀念之情。
这里的“小楼”和“故国”暗指了作者失去的江南帝国。
接着,《虞美人》通过描写虞美人的形象,象征了词人自己的遭遇。
这里,“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了词人对自己曾经辉煌美好的回忆,相对于现实的颓废和失意。
他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暗示了他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诗情与自身遭遇相联系,词人常把自己比作春水,意味着自己的心境与春水一样悠然自流,无法挽回。
下面来看看《虞美人》的一种译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的译文尽量保持了原文的意境和语感,同时也更加符合现代的阅读习惯和理解。
译文力求准确表达出李煜词中的情感和情绪,对于整体表达的顺畅和流畅。
李煜的《虞美人》赏析
李煜的《虞美人》赏析李煜的《虞美人》赏析导语:对李煜作品《虞美人》,各位也可以作出自己的赏析。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李煜的《虞美人》赏析,欢迎各位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赏析1《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的象征。
《虞美人》李煜背后的故事
《虞美人》李煜背后的故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虞美人》李煜背后的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南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乃度俭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李后主写罢降表,写下这首沉痛的破阵子,被押解北上汴京。
李后主到了汴京,穿着白衣到明德楼去见宋太祖,被封为违命侯。
这年冬天,宋太祖在“烛光斧影”中,在万岁殿崩驾,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李后主被封为违命侯,过着长吁短叹的凄寂日子,好在尚有小周后相伴。
宋太宗即位,去掉李煜的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表面上优待,但主意却打在小周后的身上。
宋太宗开始有事没事就以皇后的名义宣小周后进宫。
太平兴国三年的元宵节,小周后再次入宫,过了数日却不见回来。
李后主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家中恨声叹气。
走来踱去,要想到宫门上去问,又因自己奉了禁止与外人交通并任意出入的严旨,不敢私自出外,只得眼巴巴地盼着小周后回来。
一直到正月将尽,小周后才回来,后主如获至宝,连忙迎入房中,陪着笑脸,问她何以今日才回宫。
小周后一声不响,只将身体倒在床上,掩面痛哭。
李后主一见料定必有事故,待到夜间,小周后哭哭啼啼指着后主骂道:“都是你当初只图快乐,不知求治,以致国亡家破,做了俘虏,使我受此羞辱,你还要问么?!”李煌明白了一切。
李煜《虞美人》词的抒情逻辑与修辞技巧
李煜《虞美人》词的抒情逻辑与修辞技巧李煜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亦是一位骄奢淫逸的亡国之君,享受过春花秋月,看尽了物是人非。
李煜两种相差极大的经历让李煜的词风也变得复杂、哀怨,不再是曾经的绮丽与轻快。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让李煜在词上的成就更上一层楼,留下了被世代传唱的千古绝句。
但《虞美人》也结束了李煜的一生,是李煜的绝命之作,寄托了李煜一生的愁情,写出了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独特感慨与悲戚。
一、虞美人,李煜生命终章《虞美人》就是李煜生命终章的悲歌,成为李煜生命最后的发声。
“虞美人”这个词牌产生于唐代教坊曲,因最初歌唱虞姬而得名,因而“虞美人”也是虞姬的代称。
虞姬的一生是一曲生离死别的爱情悲歌,拔剑自刎追随她的爱情。
传说,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艳的花,人们把它称为“虞美人花。
“虞美人”这个词牌唱的就是悲歌,抒的就是愁情,“虞美人”就是悲情的化身,李煜借用“虞美人”唱出了自己的生命悲歌和人生愁情。
1.才华横溢,南唐词人李煜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是一个昏君,但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是一个造诣很高的文学家。
他前期的作品反应宫廷生活,后期则主要反应他因亡国而生的忧思。
另外,他在词坛上的造诣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亡国之后的词,更是题材广阔,含义深远。
《虞美人》就是其后期词作的典型代表。
2.骄奢淫逸,亡国之君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是一个亡国之君。
李煜身为皇室之人,从小便养尊处优、备受宠爱,因而尚奢侈、好声色,生活骄奢淫逸。
李煜从未想过要做国君,奈何命运带走了他的哥哥,不得不继承皇位。
李煜虽然在词方面具有重要贡献,但在治国为政方面是不合格的。
李煜治国不行,又好骄奢淫逸的生活,醉心于词曲,无意称帝、不喜政事,国家终究亡在他的手中。
3.享于金陵,囚于汴京李煜一生最繁华的生活是在南唐都城金陵,享受着声色犬马的无忧生活,金陵记录着李煜的“春花秋月”。
公元975年,宋军攻克金陵关城,金陵失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虞美人
后人评价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 做君王”。的确,作为“好声色不恤国政”的君王, 李后主是可悲可叹的,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惊天 地泣鬼神的篇章,确实难寻其右……
诵读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 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 思考题: 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修辞手法和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词人站 在城墙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 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象这江水一样, 化抽象为具体,表达往事之叹、亡 国之恨。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亡国之君,内心痛苦, 以乐景写哀情。
“往事知多少”中“往事”的内涵是 什么?请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思考。
物质——李煜在南唐国当皇帝 时锦衣玉食、佳丽三千、纸醉金 迷的富贵生活; 精神——权力、地位、人格、 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 有什么深刻含义? “又”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 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 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 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 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虞美人》
李煜,即李后主,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公元975 年宋兵攻破南唐首都金陵,李煜投降,从此过着以 泪洗面的囚徒生活。作为君主,他无心治国,但他 却是五代时期最有成就的词人。亡国后,他的词作 多抒发亡国之思,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虞美人》 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篇。公元978年,李煜作此词, 并在七月七日,也就是他的生日那天,命歌伎演唱, 激怒宋太宗,太宗因此将其毒死。这首词也就成了 他的绝命词。
虞美人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编 剧:邓月辉 导 演:吴丽骀 主 演:吴奇隆 饰 李 煜
刘
涛 饰 周娥皇
黄文豪 饰 赵匡胤
吴
刘
越 饰 赵光义
真 饰 窅 娘
潘
虹 饰 南唐钟太后
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虞美人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 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 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 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 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
李 煜
虞 美 人
李煜(937—978)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 (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 年,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 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 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 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978年被宋 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 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 痛苦。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怀念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 ——怀念亲友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 什么 ?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 么?
物质 —— 李煜在南唐国当皇帝时锦衣 玉食、佳丽三千、纸醉金迷的富贵生 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 等, 精神 —— 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 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 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 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 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虞美人(附李煜详细介绍)
思考题:1、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7、列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词中帝
亡国君
做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南唐李后主
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 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 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 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 ,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 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 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 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 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 侯。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酢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
以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
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
“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
5、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 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设问、比喻。
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 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 的愁。
比喻、夸张 愁思像春水汪 洋恣肆,一泻千 里,写出了愁思 的多;又像春水 之昼夜不停,无 穷无尽,写出了 愁思的绵长 。
6、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 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 世概括。
虞美人
B、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 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 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的哀伤。 C、词的下阕,抒写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 痛苦的怨恨。
D、这首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情景交融。
三、理解词意: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 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 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 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 得太厌烦。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欢乐、尊严、 自由,生存的安全感。
为什么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写出了 作者的什么感情?
明确:幽禁在小楼的词人,想起许多美好时光和令人 心碎的场景。但残酷的现实不能回首,不忍回首,也 不堪回首。写出了作者对故国之思的无限凄楚之情。 营造了一种悲剧氛围。
上片写什么内容?
上片:写词人登楼远眺,引起对故国的怀念.
“雕阑玉砌”指什么?“朱颜”又是指什 么? 明确:“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
二、齐读诗词,理解词意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 月明中。 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 想念。 向东流。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 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 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 江春水向东流。
石台阶,代指故国宫殿。 “朱颜”指宫女红润的面容。
思考:作者怎样写愁的呢?
明确: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采
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一腔愁 绪和长江之水相提并论,表达了思念 故国、身遭幽禁的无限愁情。
《虞美人》
2023-11-04
目录
• 《虞美人》简介 • 《虞美人》主题思想 • 《虞美人》艺术特色 • 《虞美人》名篇欣赏 • 《虞美人》的影响与传承
01
《虞美人》简介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南唐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之一,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然而,随着时间的 推移,南唐国力逐渐衰弱,社会动荡不安。
总结词
飘逸、唯美、哀婉、动人
详细描述
这首词以“催花雨”为背景,描述了春花秋月的美好与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 慨。词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 。
《虞美人·送君报最登朝路》赏析
总结词
豪放、激昂、气势磅礴
VS
详细描述
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朋友离去的 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 友谊和激昂的斗志。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 故和豪放的笔法,将离别的情感和期待的 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作者豪放不 羁的性格和才华。
李煜的《虞美人》在当时广泛传唱,成为一时风尚, 引领了南唐词坛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
抒发情感
该词真实地抒发了李煜对亡国的悲痛之情,引发了当 时社会的共鸣,成为一种情感抒发的独特方式。
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
传承与发展
自李煜的《虞美人》之后,该词牌名逐渐成 为词人常用的词牌之一,被广泛传承与发展 。
文学价值
《虞美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后人传 颂千古,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
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虞美人》的价值与意义
要点一
艺术价值
《虞美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 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之一,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唐代诗人李煜虞美人讲了什么
唐代诗人李煜虞美人讲了什么李煜他被称为南唐后主。
也是一名诗人,著名诗歌有《虞美人》,那么虞美人讲了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虞美人讲了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虞美人李煜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不务正业的皇帝,有些喜欢女色,有些喜欢男色,有些喜欢花鸟虫鱼,有些喜欢书法,有些喜欢木匠,还有些喜欢诗词歌赋。
李煜就是最后一种。
作为一个皇帝,李煜是不称职的,终日忙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对国家政治基本上一窍不通。
而作为词人,李煜是及其成功的,他的词意象奇特,用词别致,意境深远,在文学史上有极的高地位。
虞美人是李煜的流传最广的一首词,也是李煜最后一首词。
所以读起来哀婉凄凉,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
所谓苦难出诗人,如果李煜不亡国,如果李煜有唐宗宋祖的伟业,或许他就做不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了。
词中开头就是问句,抒发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一个问句又表现出对如今现实的无可奈何。
接下来的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仍是对往日生活的怀念,此时的李煜已经有了悔改之心,可惜大势已去,就算东风再温柔迷人,李煜也没有福气享受了。
这句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国之君,没有体会过亡国的苦难,但对往事的回忆,对昔日美好事情的追忆是每个人都有的。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不禁让人想起叶芝的当你老了那首诗。
时光荏苒,无论你贵为天子还是一介平民,谁也逃不过时间。
于是李煜最后无奈的自问自答。
这句自问自答,是句千古名句。
把愁思比作江水,而且是春水。
春天之水意味着勃勃生机,可是李煜的生命就要结束,这样强烈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剧烈的冲击。
李煜虞美人写作背景李煜他被称为南唐后主。
李煜在位的时候对治理国事这些事情从来没有用心处理和管理过,态度一直是不闻不问。
最后李煜被宋太宗派手下的人向秦王赵廷美拿药给毒死在牢里了。
李煜在文学创作上是有很大的成就,主要的成就就是李煜写词的艺术了。
而他被人称颂的最多的就是《虞美人》这首词,李煜写的词一共分为前后两期,有四十四部作品。
李煜:《虞美人》
李煜:《虞美人》公元978年七夕,汴京城一处幽禁的居所内,一个神情萧索的男人,把酒当歌,对月长吁。
叹息过后,他提笔写下了一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天是他的生辰,然而这首词笔墨还没干透,就被传到了宋太宗赵光义耳中。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道密旨,一壶毒酒,作词之人命赴黄泉。
这个因为一首词而绝命的才子,正是南唐后主李煜。
从文艺青年到一国之君在一个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时,李煜含着金汤匙出生了,身份是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
父亲为其取字重光,意为“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
李煜没有辜负这个名字,除了高贵的出身,他还有一身堪与日月争辉的才艺。
他擅长音律,亲手作的曲子在江南的街头巷尾传唱。
他擅长绘画,政事之余寓情于丹青,画风清爽不凡。
在书法上亦有建树,落笔瘦硬,遒劲有力,世人称之为“金错刀”。
这位皇子醉心艺术,无心于政治,不觊觎王位。
然而生在帝王之家,猜忌和纷争是避无可避的。
李煜名义上是第六子,但实际上次子到第五子都已夭亡。
当时的太子,他的长兄李弘冀,则是一个生性善妒,心胸狭窄的人。
为了打消兄长的疑心,保全自身,李煜寄情山水,以隐士自居,远离朝政,每日吟诗作乐。
浪花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这首轻松闲暇的《渔父》,便是李煜当时的生活写照。
在这段韬光养晦的年少时光里,李煜十分快乐。
然而命运是如此的狡猾,有人机关算尽到头两手空空,有人无心插柳却绿树成荫。
公元959年,太子在杀死了有望承袭帝位的叔父后暴毙。
无心帝位的李煜在懵懂中被推上皇位。
两年后,父亲李璟去世,李煜于金陵登基。
文艺青年突然转变做了政治家,的确让大家捏了把汗。
并且,当时的南唐已江河日下,气数将尽。
宋朝虎视眈眈,企图将其纳入囊中。
好在,初登帝位的李煜也不算是一个太糟糕的皇帝。
在人才启用上,李煜胸襟坦荡,但凡博学多才之人,不计前嫌,不计地位高低,一概予以重用。
虞美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 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是朱颜 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 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 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 的文艺才能。975年宋兵攻克 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 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 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 的屈辱生活。相传978年七夕 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 《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 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 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 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 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活,风格柔靡;后期词转为怀旧伤今,抒发亡
国之痛,囚徒之苦,多感伤之语,有动人的艺 术力量。 其词虽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有所不同,但 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是 “真”。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 手”,越是甚浅的词人,始终抱有较为纯真的
性格。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
性的节制。他后期词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前 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 陶醉,也不加掩饰。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天上人间。
李煜词李煜的前期词多描写皇帝、宫廷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风歌 刘邦
• 大风起兮云飞扬, •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项羽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 •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人物简介
•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人李璟第 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 士 。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李煜 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975年,南唐都 城金陵被宋兵攻破,李煜投降北上,被封违命 侯,遭软禁,不久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通晓音 律,能书画,善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 代之冠。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两期。 其前期词多表现 • 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 。后期 追忆往事,伤怀故国 词则多 ,风格沉郁苍凉。 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破阵子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 几曾识干戈?
•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 垂泪对宫娥。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 林花谢了春红, • 太匆匆,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 • 相留醉, • 几时重?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摊破浣溪沙
李璟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 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 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馀尘,远慕夷齐 之高义。
即位上宋太祖表
情海波生,啼笑因缘
• 945年李煜娶19岁周娥皇为妻。961年,李 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964年,周 娥皇因病逝,时年二十九岁,史称大周 后。 • 968年李煜立小周后为国后, 南唐亡国后,随后李煜被俘北 宋京师。978年)七夕,后主 死于汴京,小周后不久亦与世 长辞。
玉楼春
•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弱国君主,国破身降
• 971年,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 唐号,改称“江南国主”;以示尊 奉宋廷。 • 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 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 为违命侯。 • 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
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 • 只 是 朱 颜 改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小往春 楼事花 昨知秋 李 夜多月 煜 又少何 东 时 风 了
• • •
虞 美 人
稼之句南唐 轩作。宋五 数及有名代 人永篇家之 而叔有之词 已、句词, 。少,,有 游唯有句 、李篇而 美后而无 成主无篇 、 ;
• 词感词 而慨至 为遂李 士深后 大,主 夫遂而 之变眼 词伶界 。工始 之大 ,
•
人 王间 国 维词 话
意外登基
显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 病逝。(961年),李煜被立为太 子,留守金陵(今南京)。建隆二 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 煜在金陵登基,更名为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