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

合集下载

一体化测控技术,商业航天测控的未来

一体化测控技术,商业航天测控的未来

《卫星与网络》2020年08月042一体化测控技术,商业航天测控的未来1957年10月4日,随着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进入近地轨道,一个崭新的行业——航天测控,开始步入人们的视线。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航天测控体系已经逐渐成熟,成为各大航天强国必备的部门;而航天测控在技术上的成熟和测控设备价格的逐步降低,使商业化运营的测控公司逐渐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

为什么需要航天测控:风筝没有线飞不高航天测控英文为Telemetry, Tracing andControl, 缩写为TT&C,是为保证航天器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地面与航天器进行遥测(Telemetry)、遥控(Telecommand)、跟踪(Tracing)和通信的技术。

那么,为什么火箭及航天器必须进行测控呢?有以下这些原因:●火箭发射的飞行面临极大的风险,必须对火箭的速度、方向、飞行姿态、轨道,各种系统的工作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并由火箭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航天器进入轨道的精度如果不高,甚至偏离轨道,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启动航天器上+魏兴043Satellite & Network的发动机进行调整。

●航天器工作的宇宙空间环境极为恶劣:在真空中飞行,受太阳照射的一面温度可以高达100摄氏度以上,而背阴面,温度则可能低至零下100摄氏度到零下200摄氏度;太空环境中充斥着各种致命的宇宙射线、电磁波辐射和空间碎片。

航天器长年累月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出故障的概率很大,必须有测控系统对它们的状态进行跟踪,并控制航天器进行姿态等各种调整。

●航天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飞行轨道可能会发生改变。

比如与陨石和太空垃圾相撞。

更常见的是,在低地球轨道(LEO)上飞行的航天器,仍然会受到极其稀薄的大气层影响,受到空气分子的阻碍后,飞行速度会逐渐减慢。

如果速度低于第一宇宙速度,那么航天器就会被地球引力吸引回地面,在大气层中烧毁。

卫星测控

卫星测控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在不同条件下建立最少的卫星或飞船的跟踪测控站,以达到对卫星或飞船实施全程跟踪测控的目的。

问题一中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卫星或飞船的飞行轨迹就是一个固定的圆周。

依据得到的图形运用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一,先计算一个测控站测控范围,再求出测控整个飞行轨迹所需最少的测控站的数目。

并计算得出卫星或飞船在即将脱离地球引力的情况下对其测控所需的测控站的数目至少为3,最后又以神舟七号飞船为例检验了该模型,所得此种情况下要想对其全程测控需要12个测控站。

问题二中考虑到地球自转,此时卫星或飞船在运行过程中相继两圈的经度有一些差异,并且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有固定的夹角,因而卫星或飞船轨道构成一个环形区域。

然后,用圆的最大内接正方形来代替圆对环形区域进行覆盖,得到一个合理的所需测控站个数的一般表达式,并带入神七相关数据得到全程测控神七时所需的测控站的个数为37个。

问题三,用与问题二中类似的方法求出测控站的测控范围在环行区域投影圆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再依据每一个纬度或经度在地球表面的实际跨度长求出测控站所测卫星或飞船在其环绕球面上纬度和经度范围,并用上述在地面上的投影描述测控站的实测范围。

本文中,巧妙之处在于采用易操作的圆内接正方形来代替圆覆盖环形区域,此方法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测控站环形区域投影测控范围一问题的重述和分析1.1问题的重述卫星和飞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们的发射和运行过程进行测控是航天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测控的理想状况是对卫星和飞船(特别是载人飞船)进行全程跟踪测控。

测控设备只能观测到所在点切平面以上的空域,实际上每个测控站的测控范围只考虑与地平面夹角3度以上的空域。

在一个卫星或飞船的发射与运行过程中,往往有多个测控站联合完成测控任务。

请利用模型分析卫星或飞船的测控情况,具体问题如下:问题1:在所有测控站都与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共面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建立多少个测控站才能对其进行全程跟踪测控?问题2:如果一个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有固定的夹角,且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球面S上运行。

全程跟踪卫星或飞船的测控站数量模型

全程跟踪卫星或飞船的测控站数量模型

A bs r c : od tr n en mb r f nmo i rn n o to tt n f t c igstl ts r p c s isi t a t T eemiet u e nt iga dc nr l ai s r kn aele a ehp ,n h oo o s o o a i os
全程跟 踪 卫 星或 飞船 的测控 站数 量模 型
王 积 建 王 晓 红 ,
( 江工 贸职业技 术学院 a 基础部 ;b 图书馆 ,浙江 温州 3 5 0 ) 浙 . . 2 0 3
[ 摘 要] 为 了 定全程跟踪 卫星或 飞船的测控站数量 ,在不考虑地球 自 确 转影响和考虑地球 自 转影响 的情 况
b t a eo ir g r i ga dr g d n lu n eo er tto ft ee rh. u n i tv d l ft ef we t o h t c s fd s e a d n n e a i g t i he r he nf e c ft o ai no at aq a t a i emo e e s h h t o h o o t rn nd c n r t to f r c i g s t lie rs c s i y g o e rc m eho si sa ih d. n n m nio i g a o tolsa i nso ta k n a e lt so pa e h psb e m ti t d se tbls e I a d t ,n v e o Sh nz o I”m a e p c s i , h e s o i rn n o to t t nsn e e sp e e td d ii on i iw f” e h uV I nn d s a e h p t ef we t m n t i ga dc n r lsa i e d di r s n e o o

卫星和飞船跟踪测控的数学模型

卫星和飞船跟踪测控的数学模型
s a i n n t e p e i f t e w h l ・ o r r c i g. t t s o h rm s o h o e o ec u s t a k n e
K e o ds y w r :mo io i g; lc s e s iti u in n t rn o u  ̄b td srb to
对 于 问题 二 , 地 球 自转 的 影 响 下 , 星运 行 过 程 中星 下 点 轨迹 在 地 球 表 面 形 成 一 些 “ ” 型 的轨 在 卫 8字
迹 , 称地 分 布 在 赤道 两边 . 虑到 卫 星 星 下点 轨 迹 的 密集 程 度 问题 , 于 星下 点 轨迹 圈数 较 少 的卫 星 , 对 考 对
1 问题 分析
本文讨论 的问题是2 0 年 “ 0 9 高教社” 杯全 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比赛c . 题 卫 星按 运 行 状 况 可 分 为 同 步卫 星 与 非 同步 卫 星 , 同步 卫 星 又 分 为 同 步静 止卫 星 、倾 斜 轨 道 卫 星 而
和极 地 轨 道 同步卫 星 . 于 问题 一 , 让 测 控 站 所在 平 面 与 卫 星轨 道 共 面 , 卫 星只 能 在赤 道 上 空 运行 , 对 要 且 只有 同步 轨道 静止 卫 星符合 条 件 . 如果 该 卫 星为 非 同 步卫 星 , 该卫 星距 离地 球 表 面 的高 度 处 于 一个 范 那 围值 , 即在 围绕 地 球运 行 的 最 小 高度 与 最 大高 度 之 间 .
Th ntrn f t e b cme jr p r f t e srn ui s s m . T i tei a ay e h e mo i ig o h m eo s a mao at o h ato a t y t o c e hs h s n lsd te s lcso vn bet ao n h at o u fmo ig o jcs ru d t ee r h,a d etbi e i l i i r uin mo e o ntr g n s lh d a s a s mpie ds i t d l fmo i i fd tb o on

先进测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先进测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先进测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进步的前沿阵地,而先进测控技术则是这一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支撑。

从航天器的设计、制造到发射、运行和回收,测控技术贯穿始终,为航空航天任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测控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对被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和控制的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包括了对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姿态、温度、压力等各种参数的测量,以及对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姿态调整、动力系统等的控制。

先进的测控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量和控制,从而确保飞行器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在航空航天领域,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是测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就像是飞行器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感知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可测量的信号。

例如,惯性传感器能够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从而确定其姿态和位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飞行器各个部位的温度,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运行;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飞行器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为飞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

例如,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还有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能够集成到飞行器的微小空间中,实现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测量。

除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也是先进测控技术的关键。

在航空航天任务中,传感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快速、准确地采集这些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多通道的数据采集,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运用数据压缩、滤波、降噪等技术,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无用信息和干扰,提高数据的质量。

在数据处理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人工智能算法能够预测飞行器的性能和可能出现的故障,为提前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卫星和飞船跟踪测控站点的研究

卫星和飞船跟踪测控站点的研究

1 提 出 问题
如果 一个 卫星 或 飞船 的运行 轨道 与地 球赤 道平
3 建 立模 型 与 求 解
当卫 星 或飞船 的运行轨 道都 与地 球 赤道平 面 有 固定夹 角 , 在 离 地 面 高 度 为 H 的球 面 S上 运 行 且 时, 根据 轨 道与地 面 夹 角 的 不 同可 分 两 种 情 况 来 讨
自转 使 星下点 在地 球表 面移 动 , 成一些 “ ” 形 8 字型 的 轨 迹 , 称地 分布 在赤 道两边 , 下点轨 迹 就像 正 对 星 ] 弦 曲线 _ 。此 种情 况 下 , 想 知道 至 少 建 立 多少 个 _ 5 ] 要
测 控站 点才 能对卫 星或 飞船 的可 能飞行 区域 进行 全
s lsa egv n i h e s e t ,a d o h sb sst ed r cin o h d l si p o e . u t r ie n t r ea p c s n n t i a i h ie to ft emo e m r v d i Ke r s mo io i g s b r c ywo d : nt rn u ta k;l w- r i o o bt
盖, 以达到 全程 跟踪 测控 的 目的 。 由于此 时 1 个 测 6 控 站 点完全 可 以覆 盖卫 星或 飞船 的飞行 区域 , 因此 , 无 论地 球 自转 与否 , 不 会 影 响测 控 站点 对 飞 行 区 都 域 的全 程跟 踪 测 控 。其 中地球 同 步 轨 道 卫 星[ 的 1 ] 星下 点 ( 造地 球卫 星在 地 面的投 影点 ) 迹是 一条 人 轨
2 问题 的假 设
1 发 射 地点 的降 水 、 面 风 速小 于 8m/ 、 平 ) 地 s水 能见 度 大于 2 m。 0k 2 发射 前 8h至发射 后 1h 场 区 3  ̄ 4 m 范 ) , 0 0k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论文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论文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摘要本文对问题中各种情况下应建立的测控站个数进行了模型构建、并采集资料,并分析了资料中所建测控站对卫星所能测控的范围。

首先,通过对文章仔细分析、并查阅相关资料和合理的假设,给所分析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及依据,进而得到明确的答案和相关模型。

对于第一问,在所有测控站都与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共面的情况下,我们想到使卫星或飞船飞的尽可能高,这样测控站测控范围就越大,测控站就越少,通过画图及正弦定理求出测控最大视角,再用︒360除以测控最大视角,可得至少应建立的测控站个数,用MATLAB 软件算得20个。

由于第二问中,卫星围绕地球转的同时,地球也再自转,卫星运行过程中并存在有经度差异,故此题过于复杂,我们对过程采用分解后再结合的方法,先假设地球不自转而卫星旋转,据画图及正弦定理可得测控最大视角2β。

在地球自转同时卫星也转动的时候,在卫星运转一周时间内,地球所在卫星旋转轨道平面内所走的距离可求得:t V C 11=。

通过画图分析得两个测控站的距离:︒=90βπR l 。

则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测控站多余的数目为:βπηR t V l C 1190︒=='。

卫星旋转w 周时其最大经度差为2π,由以上推论在同一纬度上增加的测控站个数βπβπη=='''22;则总的测控站数目为: H R R +︒-︒︒=93sin arcsin 8790η(R Vt πλcos 2-)(HR R s i i n +︒-︒+93arcsin 871π) 在问题三中,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从中获得了有关神七运行的基本信息,通过对上述所建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的测控站的位置以及所测控的范围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卫星、运行轨道、地球自转、经度差、测控站一、问题重述卫星和飞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们的发射和运行过程进行测控是航天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状况是对卫星和飞船(特别是载人飞船)进行全程跟踪测控。

中低轨卫星测控流程

中低轨卫星测控流程

中低轨卫星测控流程1.任务规划:根据卫星的特性、任务需求和测控资源等因素,制定详细的任务规划。

包括确定测控观测时间、观测目标、观测区域、观测参数等。

2.测控组网:确定测控站点和卫星之间的通信链接,建立测控组网。

根据测控需求和通信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测控站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测控信号的覆盖范围。

3.卫星测控:根据任务规划和测控组网,对卫星进行测控。

包括卫星状态监测、轨道参数测量、指令下达和数据接收等。

监测卫星的运行状态,记录卫星的电源、姿态、通信等指标。

通过测量卫星的轨道参数,对卫星位置和速度进行精确计算。

向卫星发送指令,控制卫星的姿态和姿态变化等。

接收卫星发送的数据,包括卫星传感器获取的科学数据和卫星系统状态数据。

4.数据处理:对接收到的卫星数据进行处理。

包括数据解码、校验、整理和分析等。

将卫星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整理数据,组织成可读性强的格式。

通过数学方法和统计分析等手段,提取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为后续的结果分析和研究提供依据。

5.结果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根据任务规划和测控需求,对卫星的状态、轨道参数和科学数据等进行分析。

评估卫星的运行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和故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6.故障排查与维修:在卫星测控过程中,如果发现卫星出现异常情况或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

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控制等方式,确定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7.任务总结与改进:对测控任务进行总结与改进。

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优化任务规划和流程,提高测控任务的效率和质量。

总体来说,中低轨卫星测控流程包括任务规划、卫星测控、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故障排查与维修以及任务总结与改进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序进行,可以对中低轨卫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保证卫星的正常运行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
上投 影所 对 应 的 圆心 角 2 。 根据 图 1 , B 中 , ,  ̄ O A 南 = 得 到 =aci rs n , 而2 = 从
盯一 0— aci 2 2r n s
。故所 需 的测 控 站个数 n , 为 : ( H)
r 笪 1
【 一r s“ eR0 ’ s cJ o . n
的一个 重要 组成 部分 , 想 的状况 是对 卫 星和 飞船 ( 理 特别 是载 人飞 船 ) 进行全 程 跟踪 测控 。 测 控设 备 只能 观测 到所 在点切 平 面 以上 的空域 , 且在 与地 平 面夹 角 3度 的范 围内测控 效 果不好 , 际上 实
每个测 控 站 的测 控 范 围只考 虑与地 平 面夹 角 3度 以上 的空 域 。在 一个 卫 星 或 飞船 的发 射 与运 行 过 测控 任务 , 神舟七 号 飞船 发射 和运 行过 程 中测控 站 的分 布 。 如
请 利用 模型 分析 卫 星或 飞船 的测控 情况 , 体 问题 如 下 : 具
() 1 在所 有测 控 站都 与卫 星或 飞船 的 运行 轨 道 共 面 的情 况 下 , 少 应该 建 立 多 少个 测 控 站 才 能对 其 进 至 行 全程 跟踪 测控 ? () 2 如果 一个卫 星 或飞船 的运行 轨道 与地 球赤 道平 面 有 固定 的夹 角 , 在 离地 面高 度 为 日 的球 面 S上 且
所 能测控 的范 围。
2 问题 分 析 和 模 型 假 设
问题 一 , 设卫 星测 控站 分布 在 与卫 星轨道 共 面的地 球表 面 , 假 且卫 星 的运行 轨 道为 圆 。利用几 何关 系 给 出全部 覆 盖需要 的测控 站点数 与卫 星 高度 的关 系 。当卫 星 的运 行 轨 道 为椭 圆 , 星运 行 轨 道 的一 个 焦 点在 卫

航天测控的原理和应用

航天测控的原理和应用

航天测控的原理和应用一、航天测控的概述航天测控是指通过测量和控制手段对航天器进行监测、导航、控制和处理数据的技术,是航天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

航天测控系统由地面站和航天器组成,通过通信链路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实现对航天器的测量和控制。

二、航天测控的原理航天测控的原理主要涉及到航天器的测量和控制两个方面。

2.1 航天器的测量原理航天器的测量是指对航天器各种状态参数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包括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姿态、姿态稳定性等。

测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遥测测量:通过航天器上的传感器采集航天器的姿态、温度、气压等数据,并通过通信链路传输到地面站进行分析和处理。

•测距测速:通过测距仪和测速仪等设备,对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进行测量。

•星敏感器测量:通过星敏感器对航天器相对于恒星的视线角进行测量,从而确定航天器的姿态。

•惯性测量单元:通过惯性测量单元对航天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进行测量,从而获取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

2.2 航天器的控制原理航天器的控制是指通过对航天器的姿态、轨道、飞行速度等参数进行控制,确保航天器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运行。

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推力控制:通过推进系统对航天器施加推力,改变航天器的轨道和速度。

•姿态控制:通过姿态控制系统对航天器的姿态进行调整,保持航天器稳定。

•电动控制:通过电动机、电液系统等设备对航天器的各个部件进行控制,实现对航天器的各种功能的操作和控制。

•控制算法:通过编写控制算法,对航天器的状态和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航天器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运行。

三、航天测控的应用航天测控技术在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航天器的轨道控制航天测控技术可以通过对航天器的推力、姿态和速度等参数进行控制,实现对航天器轨道的调整和控制。

例如,对于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需要保持恒定的轨道位置,航天测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其轨道位置的控制,从而确保通信卫星能够始终覆盖特定地区。

2009年数学建模竞赛C题全国一等奖论文

2009年数学建模竞赛C题全国一等奖论文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试摘要卫星和飞船对国民经济和国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对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测控是航天系统的重要部分,理想状况下是对其进行全程跟踪测控。

本文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了卫星或飞船飞行的参数方程,并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出卫星飞行的轨迹图,借助图形,对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问题进行建模,得到了在不同情况下对卫星或飞船进行全程跟踪测控所需建立测控站数目的一般方法。

问题1:在所有测控站都与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共面的情况下,采用CAD制图法和解析三角形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出在所有测控站都与卫星或飞船运行轨道共面的情况下至少应建立12个测控站才能对其进行全程跟踪测控。

问题2: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给出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的参数方程。

同时,验证了其运行轨道在地球上的投影轨迹为一关于赤道平面对称的环形带状区域。

最后,给出对卫星或飞船可能飞行区域进行全部覆盖所需建立测控站的模型。

问题3:对于陆地上的观测点,通过对“神舟七号飞船”相关信息查询,进行几何角度的和长度计算,得出观测点能观测到的区域约为s,再计算出飞船可能飞行的面积,通过进一步的优化与计算得出陆地上的观测点能观测的区域为18.67%.关键词:轨道星下点测控点相对运动优化一、问题重述卫星和飞船对国民经济和国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对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测控是航天系统的重要部分,理想状况下是对其进行全程跟踪测控。

测控设备只能观测到所在点切平面以上的空域,实际上每个测控站的范围只考虑与地面成3度以上的空域。

往往要有很多个测控站联合测控任务。

问题1:在所有测控站都与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共面的情况下至少应建立多少个测控站才能对其进行全程跟踪测控?问题2:如果一个卫星或飞船的运行与地球赤道有固定的夹角,且在离地面为H的球面S上进行。

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解读(2)

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解读(2)

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解读(2)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①,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②,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①型谱:型号类别。

②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获得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①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

(①横亘:原指桥梁、山脉等横跨、横卧,这里是比喻拦阻。

亘,ɡèn。

)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航天测控.ppt

航天测控.ppt

系统组成
① 跟踪测量系统:跟踪航天 器,测定其弹道或轨道。 ② 遥测系统:测量和传送航 天器内部的工程参数和用敏 感器测得的空间物理参数。 ③ 遥控系统:通过无线电对 航天器的姿态、轨道和其他 状态进行控制。 ④ 计算系统:用于弹道、轨 道和姿态的确定和实时控制 中的计算。 ⑤ 时间统一系统:为整个 测控系统提供标准时刻和时 标。 ⑥ 显示记录系统:显示航 天器遥测、弹道、轨道和其 他参数及其变化情况,必要 时予以打印记录。 ⑦ 通信、数据传输系统: 作为各种电子设备和通信网 络的中间设备,沟通各个系 统之间的信息,以实现指挥 调度。
总体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总体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有:①全系统 所要具备的功能和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②测 控站布局的合理性;③控制的适时性和灵活性; ④各种设备的性能、速度和精度;⑤长期工 作的可靠性;⑥最低的投资和最短的建成时 间。
电子测控系统
跟踪测量、遥测和遥控系统是整个测控系统的基本部分。电子测控 跟踪测量、遥测和遥控系统是整个测控系统的基本部分。 和遥控系统是整个测控系统的基本部分 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对航天器全天候跟踪, 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对航天器全天候跟踪,而且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足够的 精度。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对航天器跟踪测量所得的数据, 精度。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对航天器跟踪测量所得的数据,经过计 可给出弹道、轨道或位置的信息;而遥测所提供的数据,经过处理、 算,可给出弹道、轨道或位置的信息;而遥测所提供的数据,经过处理、 分析可给出航天器的状态信息;它们都是系统中反馈回路的重要信息源。 分析可给出航天器的状态信息;它们都是系统中反馈回路的重要信息源。 遥控则是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 遥控则是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 电子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地面部分, 电子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地面部分,必须与装在航天器上的电子设备 相配合才能完成测控任务。对于测量, 相配合才能完成测控任务。对于测量,航天器上必须有相应的信标机或 应答机,它们发回地面跟踪和测速用的射频信号, 应答机,它们发回地面跟踪和测速用的射频信号,应答机还发回测距信 对于遥测, 息。对于遥测,航天器上必须有检测各种参数的传感器和发送这些参数 的射频发射机。对于遥控,航天器上必须有指令接收机。因此, 的射频发射机。对于遥控,航天器上必须有指令接收机。因此,航天器 上的和地面的两部分电子设备在设计时应该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上的和地面的两部分电子设备在设计时应该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和扩大信息的传输量,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和扩大信息的传输量,测控设备所用的无线 电频率大部分已经提高到微波波段。为了减少航天器上电子设备的重量、 电频率大部分已经提高到微波波段。为了减少航天器上电子设备的重量、 体积,特别是要减少天线的数目, 体积,特别是要减少天线的数目,将各种测控功能适当地综合在一个统 一的射频载波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这种系统称为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一的射频载波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这种系统称为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中国研制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灵活多用 可进行单站或多站测量。 灵活多用,可进行单站或多站测量 中国研制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灵活多用 可进行单站或多站测量。

测控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创新应用

测控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创新应用

测控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创新应用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进步的前沿阵地。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中,测控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就像是一双“眼睛”和一双“巧手”,实时监测飞行器的状态,精确控制其运行轨迹,确保航空航天任务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完成。

测控技术涵盖了测量、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通信、计算机等多个方面。

在航空航天领域,其应用范围广泛,从航天器的发射、在轨运行到返回,从飞机的飞行试验到日常的航班运营,测控技术无处不在。

在航天器发射阶段,测控技术要确保火箭的各项参数正常,包括推进剂的流量、压力,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及火箭的姿态和速度等。

通过地面的测控站、海上的测量船以及太空中的中继卫星等组成的测控网络,实时获取这些数据,并及时向控制中心传输。

控制中心的专家们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有异常,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火箭能够准确地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

进入在轨运行阶段,测控技术的任务更加艰巨。

航天器要面对复杂的太空环境,如宇宙射线、微流星体撞击、温度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航天器的性能和寿命。

测控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航天器的姿态、轨道、能源供应、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持续监测。

例如,利用星敏感器测量航天器的姿态,通过太阳电池阵监测能源的产生和消耗,借助遥感设备获取地球和其他天体的信息。

同时,测控技术还要实现对航天器的远程控制。

当需要调整轨道、改变姿态或者进行设备的开关操作时,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发送指令,经过通信链路传输到航天器,航天器上的控制系统接收到指令后执行相应的动作。

在航空领域,测控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众多参数,如飞行速度、高度、姿态、发动机性能、燃油消耗等。

这些数据通过飞机上的传感器采集后,传输到驾驶舱的仪表盘和飞行管理系统中,供飞行员参考。

同时,这些数据也会通过通信系统传输到地面的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以便管制员对飞机的飞行进行监控和指挥。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历年真题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历年真题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历年赛题(1992年—2011年)1992年:(A)作物生长的施肥效果问题(北理工:叶其孝)(B)化学试验室的实验数据分解问题(复旦:谭永基)1993年:(A)通讯中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问题(北大:谢衷洁)(B)足球甲级联赛排名问题(清华:蔡大用)1994年:(A)山区修建公路的设计造价问题(西电大:何大可)(B)锁具的制造、销售和装箱问题(复旦:谭永基等)1995年:(A)飞机的安全飞行管理调度问题(复旦:谭永基等)(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问题(浙大:刘祥官等)1996年:(A)最优捕鱼策略问题(北师大:刘来福)(B)节水洗衣机的程序设计问题(重大:付鹂)1997年:(A)零件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清华:姜启源)(B)金刚石截断切割问题(复旦:谭永基等)1998年:(A)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问题(浙大:陈淑平)(B)灾情的巡视路线问题(上海海运学院:丁颂康)1999年:(A)自动化机床控制管理问题(北大:孙山泽)(B)地质堪探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C)煤矸石堆积问题(太原理工大学:贾晓峰)(D)钻井布局问题2000年:(A)DNA序列的分类问题(北工大:孟大志)(B)钢管的订购和运输问题(武大:费甫生)(C)飞越北极问题(复旦:谭永基)(D)空洞探测问题(东北电力学院:关信)2001年:(A)三维血管的重建问题(浙大:汪国昭)(B)公交车的优化调度问题(清华:谭泽光)(C)基金使用计划问题(东南大学:陈恩水)(D)公交车调度问题2002年:(A)汽车车灯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谭永基等)(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C)车灯线光源的计算问题(D)球队的赛程安排问题(清华:姜启源)2003年:(A)SARS的传播问题(集体)(B)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问题(吉林大:方沛辰)(C)SARS的传播问题(D)抢渡长江问题(华中农大:殷建肃)2004年:(A)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问题(北工大:孟大志)(B)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浙大:刘康生)(C)酒后开车问题(清华:姜启源)(D)公务员的招聘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2005年:(A)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信息工大:韩中庚)(B)DVD在线租赁问题(清华:谢金星等)(C)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问题(复旦:谭永基)(D)DVD在线租赁问题2006年:(A)出版社的资源管理问题(北工大:孟大志)(B)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预测问题(天大:边馥萍)(C)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设计问题(北理工:叶其孝)(D)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2007年: (A)中国人口增长预测问题(B) 乘公交,看奥运问题(C) 手机“套餐”优惠几何问题(D)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问题2008年:(A) 数码相机定位问题(B)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问题(C) 地面搜索问题(D) NBA赛程的分析与评价问题2009年:(A) 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问题(B)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问题(C)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问题(D) 会议筹备问题2010年:(A)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问题(B)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问题(C) 输油管的布置问题(D) 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问题2011年:(A)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问题(B)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问题(C)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问题(D) 天然肠衣搭配问题问题。

卫星或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设计

卫星或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设计
的最大 整数 。
问题 1 在所有 测控 站都 与卫星 或飞 船 的运 行轨 : 道共面 的情况 下 至少应该 建立 多少 个测控 站 才能对 其 进行 全程跟 踪测 控?
问题 2 如果 一个 卫 星或 飞船 的运行轨 道 与地球 :
3 问题 的解 答
() 1 问题 1 的解答
在 此 问题 中 . 了简化计 算 . 为 我们认 为绕地 球运
作者 简 介 : 徐 昕 (9 2 )女 , 南 岳 阳 人 , 教 授 , 南 师 范 大 学在 读 博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为 微分 方 程 。 杨 17 一 , 湖 副 湖 研

1 3・ 8
杨徐 昕 , 曾玉华 , 成夏 炎 : 星或 飞船 的跟 踪测控模 型设 计 卫
故 A0C= T ACD A 1一 一
h p / w . v n r 2 0 — 9 4c net l 8 2 t :w wg . /z 0 8 0 / /o t _ 4 8 . t / oc j ̄ 2 n 1 0
h 。 t m)
请 利 用模 型分 析 卫 星或 飞 船 的测 控 情况 . 具体
问题如 下 :
与地 球球 面交点 的经 度差 异的绝 对值 ; 一不 超 过 []
2 模 型 的假 设
为 了便 于建 立相关 模 型 , 我们 假设 : 地球是 一个 标 准 的几何球 体 ;忽 略影 响测控 站布置 的地理 因素
和其他 因素 : 不考 虑地球 公转 的影 响 ; 把卫 星或 飞船 看 成一 个质点 ; 星在太 空 中运行 速度大 小不 变 。 卫 符 号说 明 : 地 球 自转 的周 期 ; 一 卫 星或 飞 一 船 在 轨 道 运行 的周 期 : 一 卫 星 或 飞 船 离地 平 引 力 常数 , 小 等 于66  ̄ 0 G 大 . 1 7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是航空航天工程师在航天任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从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的定义、工作流程、技术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的定义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是指航空航天工程师通过地面站与卫星进行数据通信、轨道控制和测量等操作的过程。

地面站通过与卫星建立稳定的通信链接,实时监测卫星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确保卫星顺利执行任务。

二、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的工作流程1. 卫星轨道测量卫星轨道测量是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地面站通过测量卫星的轨道参数,如高度、倾角、离心率等,以及卫星的速度、位置等信息,确保卫星在预定轨道上运行,并及时对轨道进行修正。

2. 通信链路建立航天工程师通过地面站与卫星建立通信链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地面站发送指令到卫星,协调卫星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卫星通过地面站传回遥测数据,工程师可以监测卫星的状态和性能。

3. 卫星控制地面站根据卫星任务需求,通过通信链路发送指令,控制卫星的姿态、轨道、推进系统等。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卫星,工程师确保卫星能够按计划完成任务。

4. 遥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地面站接收卫星传回的遥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工程师通过遥测数据了解卫星的工作状态、性能指标等,判断卫星是否正常运行,并及时调整控制策略。

三、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的技术要求1. 通信技术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需要运用一系列通信技术,包括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电波传播等方面的知识。

良好的通信技术能够确保地面站与卫星间的高效稳定通信,实时、准确地传输指令和遥测数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卫星地面控制和测控要求工程师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工程师需通过对遥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判断卫星的工作状态、性能指标等,及时反馈给卫星运行团队,保障卫星按计划工作。

3. 姿态控制技术卫星姿态控制是地面控制与测控的重要环节。

航天工程师需要掌握姿态控制算法、姿态传感器等相关知识,确保卫星能够在太空中保持稳定的姿态,并精确地指向目标。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

度 值 , 一 经度 值 , 地 一地 球 自转 角速 度 , 一 卫
星 自转 角速 度 , 一 测控 站测控 时 问的一半 。 t
( )在所有 测控 站都 与卫 星或飞船 的运行 轨道 1 共 面 的情 况 下 至 少 应 该 建 立 多 少 个 测 控 站 才 能对
其进 行全 程跟 踪测控 ? ( )如果 一个卫 星或 飞船 的运行轨 道 与地球 赤 2 道平 面有 固定 的夹角 , 在离 地 面 高度 为 日 的球 面 且 S上 运行 。考虑 到地球 自转 时该 卫 星或 飞船 在 运 行
/C …c ( _ D s _ O i n
) 。
利用 三角 形 中三角 之和 等于 10 可 知 : 8。
0= 10 一 O D 一( 0 ) = 8。 C 9 。+
9 一c( 0 卢 s i n
3 0。 6 1 0。 R
第一作者简介 : 程红萍( 9 1 )女 , 17 一 , 陕西大荔人 , 讲师 , 硕士。研究
方 向: 高等数学 、 数学建模。E m i:hnhn p g2 0 @1 3cm。 - alce gogi _0 5 6 . o n
与地球 赤道平 面有 固定 的夹 角 , 在 离地 面 高 度 为 且 日 的球 面 s上 运 行 的情 况 下对 卫 星 测控 。方 案一 ,
夹 角 3度 以上 的空域 。
过程 中相 继两 圈 的经 度 有 一些 差 异 , 至少 应 该 建 问
立 多少个 测 控 站 才 能对 该 卫 星 或 飞船 可 能 飞 行 的
区域全 部覆盖 以达 到全 程跟踪 测控 的 目的? ( )收集 我 国一个 卫星或 飞船 的运行 资料 和发 3 射时测 控站点 的分 布 信 息 , 析这 些 测 控 站点 对 该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2Feb.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问题的提出卫星和飞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们的发射和运行过程进行测控是航天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状况是对卫星和飞船(特别是载人飞船)进行全程跟踪测控.测控设备只能观测到所在点切平面以上的空域,且在与地平面夹角3度的范围内测控效果不好,实际上每个测控站的测控范围只考虑与地平面夹角3度以上的空域,在一个卫星或飞船的发射与运行过程中,往往有多个测控站联合完成测控任务,如神州七号飞船发射和运行过程中测控站的分布如图1所示:请利用模型分析卫星或飞船的测控情况,具体问题如下:1.1在所有测控站都与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共面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建立多少个测控站才能对其进行全程跟踪测控?1.2如果一个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有固定的夹角,且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球面S 上运行,考虑到地球自转时该卫星或飞船在运行过程中相继两圈的经度有一些差异,问至少应该建立多少个测控站才能对该卫星或飞船可能飞行的区域全部覆盖以达到全程跟踪测控的目的?1.3收集我国一个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资料和发射时测控站点的分布信息,分析这些测控站点对该卫星所能测控的范围,2问题的分析2.1对题1的分析,由题意可建立直观的平面几何图形(图1),利用已知角α,R ,h 表示出角θ,则2π2θ就为所建的最少测控站个数.2.2对题2的分析,尽管按题目的假设,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迹形成了球环区域,且与赤道表面有固定夹角,并在球面上运行.但由于地球有自转,从而地球上的测控站也在运动,由运动的相对性可以将地球看做是静止的,那么球面S 相对地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扫过的区域就是球面S 上的一个球环,即球面S 上下各去掉一个球冠的剩余部分.而每一个测控站能监控到的区域是以测控站为顶点,87度角为半顶角的圆锥体与球环相交得到球面S 上的一个球冠.为了用最少测控站对卫星或飞船可能飞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王秀琴(集宁师范学院数学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摘要:问题1可化为一个平面几何问题,用简单的计算即可.对于问题2我们做了如下分析:尽管按题目的假设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有固定的夹角且在球面S 上运行,但由于地球有自转,从而地球上的测控站也在转动.由于运动是相对的,我们将地球看作是静止的,则球面S 就是以相反的方向作转动,从而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扫过的区域就是球面S 上的一个球环,而球面S 上下各去掉一个球冠的剩余部分,而每一个测控站能监控到的区域是以测控站为顶点,87度为半顶角的一个圆锥体与球环相交得到球面S上的一个球冠,从而问题归结为用尽量少的球冠来覆盖球环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一个空间解析几何问题经复杂的计算得到了每个测控站监测球环的有效测控角,从而可知需要测控站的最少个数.关键词:最小覆盖;有效测控角;球环;球冠中图分类号:V5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2-0138-03图片来源/jrzg/2008-09/24/con -tent_1104882.htm图1第28卷第2期(上)2012年2月138--行的区域全部覆盖达到全程跟踪测控,即问题归结为用尽量少的球冠来覆盖球环的问题.则需要把测控站都建在赤道上,两个相邻的测控站可以分别形成两个测控区域,这两个测控区域相交后可得到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恰好在球环的上下边界处,才能全部覆盖球环区域,以达到全程跟踪测控的目的,即将问题转化为一个空间解析几何问题.由此可以作出图3,经过复杂的计算得到了每个测控站监测球环有效测控角,即平面A'OB'与平面AOB所形成二面角A'B'-O-AB的平面为覬则平面角得二倍就是有效测控的最大范围,可知2π2覬就是所建最少测控站个数.3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参数说明3.1基本假设(1)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是圆.(2)测控站的选择不受地域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由于所求得最少测控站得个数,所以测控站选在赤道上建立.3.2参数说明α:监控站监控视角的一半;θ:测控区域所对地球圆心角的一半;γ: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固定夹角;β:与固定夹角γ互余的角;覬:相邻两个侧空站的有效测控视角的一半h:地球表面到卫星或飞船轨道的高度;R:地球的半径;l:地球表面上一点G到点N的距离;s:卫星或飞船运行轨道上一点M到点N的距离;S:表示卫星或飞船运行的球面;K:表示测控站与卫星或飞船得运行轨道共面时所需测控站的最少个数;K':表示测控站与卫星或飞船得运行轨道共面时所需测控站的个数;P:表示卫星或飞船得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由固定夹角时所需测控站的最少个数;P':表示卫星或飞船得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由固定夹角时所需测控站的个数;4模型的建立与问题的求解4.1对问题1的解答依据题意,有如下平面图:以球心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代表地球,R+h为半径的圆代表卫星或飞船运行的轨迹.根据图3有cosθ=R+LR+h(1)tanα=SL(2)由(2)变形得S=tanα(3)根据勾股定理得(R+h)2=(R+L)2+S2(4)将(3)代入(4)得(R+h)2=(R+h)2+(Ltanα)2(5)由(5)整理得(tanα2+1)L2+2RL-(2RH+h2)=0(6)由(6)解得L=-R±R2+(tan2+1)(2Rh+h2)姨由L≥0得L=-R+R2+(tan2+1)(2Rh+h2)姨(tan2+1)(7)将(7)代入(1)得cosθ=-R+-R+(R+1)2+tan2α(2Rh+h2)姨tan2α+1R+h(8)化解(8)得cosθ=Rtan2α+(R+h)2+tan2α(2Rh+h2)姨(R+h)(tan2α+1)(9)由(9)得,θ=arccos=Rtan2α+(R+h)2+tan2α(2Rh+h2)姨(10)则测控站的最少个数为K'=2π=π(11)当K'为整数时K=K'否则K=[K']+1(2)对问题2的解答以球面S和地球共圆中心为圆心,z轴垂直向上,赤道所在平面为xoy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地球表面方程为x2+y2+z2=R2,球环S的方程为x2+y2+z2=(R+h)2,在图4中,AB 所在的球冠为一个测控站覆盖的区域,为此测控站建立在赤道与x轴的交点O'上,A'和B'相邻的两个测控站的交点,并且交点分别在球环的上下边界,C和C'分别为AB和A'B'的中点,则平面ABO和平面A'B'O构成的二面角就是有效测控角的一半,∠COC'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下我们来求此角.由图4得x2+y2=tan2βz2x2+y2+z2=(h+R)姨2(13)解(13)得z2=(h+R)2(14)139--将(14)代入(13)得球环上边界方程;x 2+y 2=tan 2β(h+R)21+tan 2β(15)由图4得x 2+y 2=tan 2α(x-R)2x 2+y 2+z 2=(h+R)2(16)解(16)得,x=Rtan 2α±(h+R)2+tan2αR(2h+R)姨(17)将(17)代入(16)得,y 2+z 2=tan 2αRtan 2α±(h+R)2+tan 2αR(2h+R)姨-姨姨R2(18)由(15)和(18)联立得方程组,x 2+y 2=tan 2β(h+R)2y 2+z 2=tan 2αRtan 2α±(h+R)2+tan 2αR(2h+R)姨tan2α+1-姨姨R2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19)化解(19)得,x 2-z 2=tan 2β(h+R)2-tan 2αRtan 2α±(h+R)2+tan 2αR(2h+R)姨tan2α+1-姨姨R2(20)将(14)和(20)联立得z 2=(h+R)2x 2-z 2=tan 2β(h+R)21+tan 2β-tan 2αRtan 2α±(h+R)2+tan 2αR(2h+R)姨tan2α+1-姨姨R 2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21)解(21)得A'的坐标为x'=(h+R)2-tan 2α(±(h+R)2+Rtan2α(2h+R)姨-R)2姨y'=tan 2α±(h+R)2+tan 2αR(2h+R)姨-R 姨2-(h+R)21+tan2β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由B'点与B 点关于x 轴对称可得B'(x',y')由C'点是B'点和B 点的中点可得C'(x',y')oc'=x'2+y'2姨由图3得cos γ=ocR+h(22)将(22)变形得oc=(R+h)cos γ即C((R+h)cos γ,0)由此开可以得cos 覬=o 姨c oc 姨姨'|o 姨c ||oc姨姨'|即覬=arccos1-tan 2α(±(h+R)2+Rtan2α(2h+R)姨-R)2(1+tan 2α)2(R+h)2姨所以侧控站最少个数为P'=2π2覬=π覬当P 为整数时P=P'否则P=[P']+1———————————————————参考文献:〔1〕刘承平.数学建模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吕林根.解析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