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列表

合集下载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人脑科学与思维
36
2
生科院等
2012205
生物技术导论
36
2
生科院等
2012206
物理思想方法
36
2
物理学院
2012207
物理学与社会进步
36
2
物理学院
2012208
机械原理与制图
36
2
物理学院
2012209
化学发展史
36
2
化学学院
2012210
数学思想方法
36
2
数学学院
2012211
数学建模
36
2
2012302
民间艺术概论
18
1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
2012303
中外美术简史
18
1
美术学院
2012304
2
物理、化学、数学学院、生科院等
2012220
人类灾害学
36
2
地科院
2012221
地球科学导论
36
2
地科院
2012222
软件开发基础
36
2
计算机学院、新传院
2012223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6
2
地科院、物理学院等
2012224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36
2
物理、化学、数学学院、生科院等
2012225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2012121
中国文化史专题
36
2
文学院、哲政院、历史文化学院
2012122
西方传统文化专题
36
2
文学院、哲政院、历史文化学院
2012123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言课程、数学课程、文学与艺术课程、历史与文化课程、社会分析课程、道德思考课程等。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它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

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二、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1、语言课程2、数学课程3、文学与艺术课程4、历史与文化课程5、社会分析课程6、社会分析课程7、道德思考课程三、通识教育的意义有哪些1、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因而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使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即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

3、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并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4、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D107 周世范
教授

8 0012114 红楼梦学会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 3 第4周至第15周 名著鉴赏
学生自定
自定 蔡义江团队 副会长

9 0012115 南开大学 中华诗词之美
1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叶嘉莹
教授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10 0012117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哲学概论
西北历史研究
11 0012118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2 0012119 旅游学院 陕西特色旅游资源
2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陆建猷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A106 张健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四16:00-18:00 SD410 成英文
SA306 景新强
教授、博士 √
博士

博士

5 0012108 西北大学 儒家经典与中华文明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9:00-21:00 SA306 景新强
博士

6 0012112 英文学院 戏曲史话
1 第3周至第8周 周三14:00-16:00 SD410 陈 栩 讲师、硕士 √
7 0012113 思政部 国学经典导读
第1页
序 号
课程号
院系
课程名称
学 分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 地点
主讲人
课程所属模块
职称或学 位(资
中国 传统 文化
东西 方文
自然 科学
人文
自我
质)
明碰
与社 与人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一)通识课程I修读说明:1.通识课程Ⅰ均为必修,总计39学分。

除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信工学院等院系部分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全部39学分。

所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大学体育(4门)、大学英语(4门)、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等规定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的修读,按照《首都师范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课程设置方案》(教发[2011]第56号文)执行。

2.历史学院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课程I总计37学分;另外,世界历史专业与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修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开课学期相同。

3.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不修《大学英语》4门课程(16学分),只在第二外语课程中选择日语、德语、法语、西语其中一种,修读该语种课程1-3系列共计10学分,因此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通识课程I共计33学分。

4.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分为《程序设计基础》(文)、《程序设计基础》(理),分别由文、理两类专业修读;艺术专业(音乐、美术)修读《计算机应用基础》、《动画设计与制作》两门课同此学分;教育技术系自行开设此两门课程;数学学院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计算机1》(计算机概论与C语言);物理系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方向)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机械制图与CAD》、《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5.信工学院所有专业不修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故信工学院各专业的通识课程I共计35学分。

6.《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文科类学生于第2学期开设;理工科学生于第3学期开设。

通识课程II一览表修读说明:1、课程系列中的A类:文科(含艺术、外语)类一年级学生必须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免费在线预览全文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入手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备注
人文类
中国文明史
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入手,以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为主线,简要介绍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流变、基本精神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并结合中西文化论争简要介绍文化交流及文化主体意识,介绍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甚至人类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文明成果,课程中亦会少量加入以旧体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美学解读。
人与环境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学科性质;人与水;人与大气;人与土壤;人与生物;人与固体废物;人与物理环境;人与全球变化;环境多样性;五律观、环境规则观与和谐观;环境调控与科学发展等。
经济学
本课程着眼于效率、公平、人的行为决策的依据等内容进行经济学启蒙教育,明确其为社会管理及稀缺资源的学问。主题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逻辑思维与推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逻辑学关于概念、判断(命题)、推理、论证,以及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对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在实际运用与表达中的一些逻辑问题,将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训练。
大数据与统计分析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是数据量极速膨胀的时代,大数据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词。大数据挖掘和融合利用将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对大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焦点。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大数据的特性以及对数据挖掘、分析、处,物理则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性表达。本课程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10-2011-2)教务处2009年12月目录目录 (2)说明 (6)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6)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6)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7)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8)课程介绍 (10)人文学科 (11)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11)科学技术史 (12)交响音乐鉴赏 (13)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4)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5)天文学史 (16)中外文化 (17)大学语文 (18)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 (19)中国文化史八讲 (20)文学与人生 (21)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22)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23)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24)跨文化交流 (25)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6)英美名诗赏析 (27)古希腊文明演绎 (28)建筑赏析 (29)生命伦理学 (30)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31)汉字文化 (32)《论语》、《孟子》选讲 (33)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34)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35)世界华文文学专题 (36)西方美术史 (37)英语公众演讲 (38)老庄原典选读 (39)英语写作 (40)创新与创业 (41)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42)创造力与创意思维 (43)社会科学 (44)法律与道德 (45)大学生健康心理学 (46)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4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48)中俄关系的演变与展望 (49)城市文明的历史与未来 (50)经济与法律 (51)美国宪法与美国社会 (52)现代日本政治 (53)性与健康 (54)政府与市场 (55)诺贝尔医学奖 (56)信用与法律 (57)刑法与生活 (58)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59)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59)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60)人与环境 (61)低碳能源 (62)脑与机器人 (63)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64)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65)大学化学 (66)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67)生命科学发展史 (68)生命科学导论 (69)生命科学实验探索 (70)工程技术探究 (71)海洋世界探秘 (72)从物理实验看世界 (73)能源与环境 (74)探索微观物质世界 (75)信息素养与实践 (76)宇宙与人类 (77)材料与文明 (78)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79)数学或逻辑学 (80)统计原理 (80)逻辑与思维训练 (81)2010-2011-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 (I)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续表
代码学期方式单位
T200002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2 35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03 魅力科学 1 19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6 天文学新概论 2 31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7 数学文化 2 26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100010 家用化学品 2 32 双考试材料T020004 微生物与健康 1 16 双考试动资T030001 数学建模与竞赛导论 2 32 双考查理学T010006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2 32 双考试林学T010005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1 16 双考试林学T070002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1.5 24 双考试生命T010008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 1.5 32(24+8) 单、双考试林学T010009 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 2 32 单、双考试林学T060008 ACM程序设计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60001 计算思维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80009 管理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7 金融学与好的社会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8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10 资产评估 2 32 单考试经管T050001 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评析 2 32 单考查文法T050002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1.5 24 单考试文法T080014 推销技巧实训 1.5 32(16+16) 单、双考查经管T200047 管理百年 2 24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080002 管理沟通 2 32 双考试经管T0800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36(32+4) 双考试经管T080003 理财基础 1.5 24 双考试经管
续表
续表。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附件2: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号
Course No.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学分学时分配
备注
Notes
学分
总学时
讲课
实验或上机
课外

识教育
必修课程
道德与法律
3
58
48
10
每学期滚动开设,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课外学时用于组织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
1-4学期每学期1学分32学时
大学英语
8
240
128
112
实施分级教学,1-2学期完成基础课程教学,每学期4个学分。
军训
0
2周新生提前Biblioteka 学集中进行,不记学分军事理论
2
32
32
大学计算机
3
64
32
32
合计
29
19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文科、社科类选修
马克思主义原理
3
58
48
10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
58
48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29
24
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
(1.5)
(24)
(24)
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1-6)
1.5
72
24
48
1-6学期开设,每学期课内4学时、课外8学时。
体育(1-4)
4
128
128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列表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列表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列表
多元文明&国际视野模块
序号
课程名称
1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古希腊政治
2
《圣经》《古兰经》故事导读
3
20 世纪的新全球通史运动
4
20 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导论
5
阿拉伯历史与文化新解
6
北欧政治社会与文化
7
传播与东西方流行文化
8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9
当代新兴国家概论
10
当代中东热点问题
11
75
基础梵语
76
基础哈萨克语 I
77
基础马来语 I
78
基础乌克兰语 I
79
基础乌克兰语 II
80
基础乌兹别克语 II
81
基础匈牙利语 I
82
基础匈牙利语 II
83
口才言语组织
84
拉丁语入门
85
趣味语言学
86
人际交往训练
87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基础与学术规范
88
社会语言学导论
89
手语及手语语言学导论
90
386
媒体与社会
387
名记者名作品欣赏
388
人类传播与大众传媒
389
摄影编辑技术
390
摄影基础
391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392
新媒体艺术作品解析
393
新闻法规与新闻道德
394
新闻摄影
395
新闻学概论
396
英语新闻作品赏析
397
影视编辑基础(实践类)
398
中国新闻事业史
399
中外经典广告赏析
400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模式.哈佛的本科教育主要由“二个阶段”、“三大板块”构成。

从教育过程看,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阶段,又称之为核心课程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修阶段。

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核心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为专修教育。

从课程结构看,本科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反映基本素质要求的通识课、满足学位申请要求的专业必修课和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自由选修课。

目前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大类(外国文化,历史学A、B,文学和艺术A、B、C,道德推理,自然科学A、B,社会分析)、11个领域。

该课程模式规定,本科生四年共修32门课程,其中 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其目的不仅是加强学生人文、社科、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而且还在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间的联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实行核心课程学习的目的是把个人培养成既是某一特殊职业的专家,又是自由人和公民。

所以,在一般美国大学里,新生入学的第一、二年,通常不属于任何院系,也不分专业,全部学习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成的普通教育课程。

在此基础上,到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创造条件.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的理念: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成为有教养的人.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 http://wenku。

baidu。

com/view/943ed2eb551810a6f5248637。

html。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家庭教育学 教育思想史 教育管理学 学前教育论 中国房地产制度与政策 战后欧洲 战后日本 苏联、东欧的社会变迁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道德问题研究 现代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 新闻采写 毛泽东经典著作翻译研究(英 汉互译、双语) 安全防范与现代生活 环境教育学 大学生职业素养 人文经典阅读 西方哲学史 现代西方哲学 小说的形成—文学叙事学导论 战后美国、欧洲与俄罗斯 孙子兵法 《论语》讲读 佛教典籍介绍与选读 文物精品赏析 国际人道法 现代家政学概论 安全与防灾学概论 发现《道德经》 发现《论语》 新文字学 文化与养生 当代成人教育概论 当代政治学理论与政府管理 江西旅游与攻略 网络营销 世界名校概览 体育锻炼与健康 运动与环境 音乐治疗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
002077
002078 079 002080 002081
课程名称 旅游经济学 旅游地理学 世界旅游经济地理 现代西方哲学评介 当代西方经济学评介 社会学概论 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知识产权法
人口学 世贸组织法 公务员制度理论与实践
教育法 法律热点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 律师与社会 国际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应用伦理学 网络道德 价值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市场营销 WTO 与中国 现代市场经济学 道教文化 企业文化学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艺术 企业战略管理 大学生入党必修 创业教育导论 现代企业形象策划—CIS 导入 形象设计
课程名称 运动与健康减肥
体育欣赏 体适能与健康 《昭明文选》导读 西方社会学理论 海权时代的中国海军 民国教授风采 美国历史与文化 中外史学思想比较 台湾历史地理 印度电影研究 宗教与文化 母亲教育学 古希腊罗马神话鉴赏
申论 文化地理学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 成功学理论与实践 就业创业设计思维训练 文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培训 大学生团体辅导与素质拓展 建筑环境与风水 中国历代服饰 公民与法律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艺术传播概论 九型人格 中外经典动画赏析 互联网与国际关系 全球变化生态学 礼仪修养 “诗书礼乐美”概论 劳动权益保障 中国古陶瓷鉴赏 民族民间艺术赏析 欧洲历史文化名城概览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体系结构图

课程体系结构图

课程体系结构图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外语(日语、法语、德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新与创业。

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院级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听说、高级英语、口译、笔译、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美文学选读、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报刊选读和英语词汇学。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职业道德。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教师语言、教育研究方
法和微格教学训练。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综合实践和专业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军训与军事理论、普通话水平测试、素质拓展学分和文明修身。

专业实践包括教育名著选读、二语得、英语文体学、中外教育史、英语修辞学和中国文化概论。

这些实践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识课程体系介绍

通识课程体系介绍
通识课程体系介绍
一、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涵义
二、华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介绍
一、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涵义
1、什么是通识教育(博雅教育)?
Liberal Art Education 自由人应该掌握的艺术
2、通识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
理性思维方式 责任意识培养
博雅教育的对象:精英教育的中产化和平民化。
课程目标: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对人与自然、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出问题; 2.通过形式推理和定量推理,辨别因果关系和相关事实; 3.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熟悉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证方法的运用; 4.认识人类在实证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错误,树立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
实现途径: 本模块包括哲学、逻辑学、语言学、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课程。在教学方 式上,需要特别注意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改进。即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形式的 改革,以讨论、辩论、展示、演绎、归纳、证明、建模、实验验证等方法,注重学生形式 逻辑、定量推理、定性分析等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 判反思与综合推理等能力。
责任承担: 为什么而学 习和使用知
识?
知识积累: 政治经济历 史文化的综 合知识体系
能力提升: 认知、分析 和解决问题
课程设计:注重思维方式养成
创新 创业
文化 传承
艺术 修养
多元 文化
道德 推演
社会 研究
科学 思维
科学思维
课程依据:科学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充分的思考依据,并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 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非经反复训练无以养成。科学思维源于自然 科学认识世界的理论和实操过程,但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本身。实际上,现代的人文学科 和社会科学对科学思维及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多有借鉴。本模块注重实现人类对于客观现实 世界的科学认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科学思维的养成就显得至关重要。

通识必修课课程简介

通识必修课课程简介

综合素养学部通识必修课程开设方案一、课程设置通识必修课程分为人文、社科、自然、交叉新学科四大模块。

每一模块下设不同具体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每一模块中自由选修一门课程,即可获得1个学分。

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必须修满四大模块的课程, 每一模块必修且只能选一门,多选作废,且取消下次选课资格;选定课程原则上不予退选。

二、课程安排1.本学年开设模块——人文、社科针对2016级新生,我部计划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同时开设人文、社科两大模块的课程。

人文模块目前下设4门课程:“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中国制度文化”、“国史与国情”、“阅读与赏析”;社科模块目前下设3门课程:“政治、权力与国家”、“哲学思辨与科学方法”、“中国当代社会探究”。

2.“两大模块”课程开设具体安排每一个通识必修课程模块设置1个学分、18学时,3节连上,共计上课6周。

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计划开设38个班,每班120人。

三、学生选课需知商学院、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护理系、音乐系、医学与健康系的学生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可选修人文模块下设课程;文学与传媒系、公共管理学系、会计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艺创系的学生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可选修社科模块下设课程。

四、两大模块下设课程简介(一)人文模块课程简介1.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现代文明启示录》——黄家瑜(台湾博士)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间冲突与合作的原因,并吸取相关经验。

本课程选用美国著名战略学者亨廷顿教授的经典之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为主要授课教材,结合最新的国际情势分析,让学生对国际事务中的冲突、战争、妥协、合作等议题有基本的认识。

随着国力不断提升,今日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负责任的国际行为者”之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举足轻重,本课程可使学生透过对世界各文明互动合作的了解,培养更全面的国际观。

《中国外交与世界》——陈腾华(教授)本课程通过讲者十几年在中国外交界的亲历与体会,试图从“大格局、大思维”的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历史上的中国外交,分析国家强弱与外交的关系;介绍中国外交的重点布局,分析中国的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小国外交对国策的影响。

(完整版)通识教育课分类

(完整版)通识教育课分类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1 12 4 2 32
1 12 4
2 32 4 2 32 4 2 32 4
第 2 页,共 6 页
年级 公课民程与类社会别类 华人纵横天下3
课程名称
承担 单位
讲座
任课教师
职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1 18 4
第 3 页,共 6 页
第 5 页,共 6 页
备注 《华人纵横天下》之《全球最杰出华人的真实故事2》(9D)
第 6 页,共 6 页
年级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科学方法论 生命科学导论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环境与人类
科学与文化类 《百家讲坛》之文化篇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承担 单位
任课教师
管理 李海英
思政部 郗芙蓉
生命 龚国利 薛海燕
资环 赵串串
化工 刘保健
职称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讲座
1 16 2
《百家讲坛之汉代风云人物》
讲座
《百家讲坛》之孔子
讲座
11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美学基础
大学语文 文学与艺术类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孙刘联盟》 《百家讲坛》之大型红学系列节目《红楼六家谈》
思政部 杜治平 设计 薛力源
孙桂琳、蒋兴燕、卢毅 管理
苏向晴、杨素秋 讲座 讲座
教授 讲师
副教授
《百家讲坛》之诗仙、诗圣
讲座
民主与法制类 知识产权法 当代国际关系概论 商务英语口语

通识课程方案.doc

通识课程方案.doc

通识课程方案目录一、通识教育的内涵21、对通识教育发展轨迹的简要回顾22、通识教育科学内涵21)把握现代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理解通识教育科学内涵的前提22)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三个方面理解其科学内涵3二、课程体系设置新方案顶层设计的思考4三、课程设置及遴选原则4四、课程模块命名及模块架构5五、各模块详细设计51、第一模块历史、文化与文明传承52、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63、第三模块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74、第四模块社会科学与人文精神95、第五模块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106、第六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127、第七模块工程、技术与交通天下13西南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征求意见稿)一、通识教育的内涵1、对通识教育发展轨迹的简要回顾通识教育(又称普通教育、素质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等),自古有之,源远流长。

但是在过去,长期以来,由于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应试教育的强化,通识教育在教育领域或被淡化,或被忽视,甚至被某种程度边缘化。

为了克服专业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弥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严重缺失,自19世纪以来,现代通识教育首先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并相继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迅速发展,在不断完善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我国,党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关注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高校积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理念上逐步从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向既重视专业教育、又重视通识教育的方向转变。

国内众多高校将通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努力探索通识教育教学的实体化模式。

国内省内一些先进的兄弟院校,在通识教育教学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

2、通识教育科学内涵1)把握现代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理解通识教育科学内涵的前提现代通识教育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欧美国家一批著名学府和各国众多学者、教育专家坚守大学使命,并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

通识核心教育课指南

通识核心教育课指南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指南一、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1.国学经典导读2.文学名著导读3.中国文化史4.唐诗与唐代文化5.中国宗教文化6.汉语汉字汉文化7.儒家文化与君子礼仪8.国学智慧与君子人格修养9.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0.浙江历史与文化11.民国人物与社会12.西学经典与西方文化13.中西文化及其哲学14.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二、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1.数学与人类文明2.物理学与世界进步3.化学与人类文明4.光学与现代生活5.互联网与科技进步6.大数据时代7.物联网探秘8.人工智能与机器人9.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10.人类与核科技发展11.机械发明史与创新思维12.气象与生活13.科学家的哲学思想14.科学技术史15.创新工场16.创新思维训练17.创业者与企业文化18.批判性思维概论19.创新思维与设计三、社会发展与国际视野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崛起2.世界大趋势与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3.世界各国人文风情4.当代国际关系研究5.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问题6.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7.生活中的经济学8.中国经济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9.博弈与社会10.当代伦理问题11.中国传统礼仪与职业形象教育12.人际关系与沟通13.跨文化交际与礼仪14.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认同15.领导科学与艺术16.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四、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1.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2.环境灾害与防灾救灾3.材料与环境4.生命科学导论5.性·生殖·健康6.人体健康与应急救护7.运动与保健8.哲学与人生9.正义与良善生活10.法律思维与生活智慧11.情商与社会适应12.情感教育学13.教育解放人的心灵五、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1.美术鉴赏2.音乐鉴赏3.书法欣赏及体验4.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5.设计艺术赏析6.影视作品赏析7.建筑艺术8.美学与人生9.服饰文化与美学。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2
2 2 2
四上
四上 三下 四上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课选课说明
1.在A、B二组选修课中应选8个学分; 2.A、B二组至少要跨选一门; 3.半导体集成电路(上)、(下)必 须同时选。
谢谢同学们!
课程编号:0601301 课程名称:电磁场理论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教学参考书:方俊鑫,陆 栋:《固体物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顾秉林,王喜坤:《固体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专业主干课程:应选学分16学分
课程编号:0602301课程名称:半导体物理 Semiconductor Physics 课程类别:专 业主干 学分: 总学时:32 开课学期: 2 三(3) 开课单位:电 子学院
应选学分6学分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课程类型自动控制原理3三上选修通信电子线路2三上选修计算机控制技术3三下选修传感与检测技术3三下选修通信原理3三下选修数字信号处理2三下选修纳米材料与器件2三下选修微波电路2四上选修嵌入式系统概论2四上选修计算机网络概论2四上选修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与应用2四上选修视频处理与显示基础2四上05级计划
课程类别:专业 主干 学分: 总学时:48 开课学期: 3 三(2) 开课单位:电 子学院 考核方式:考 试
教师队伍:崔一平、许一波、胡国华 内容简介: 1.绪论 2.光的干涉与光的相干性 3.光的衍射 4.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5.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6.信息光学基础 7.视觉光学基础 8.光的量子性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电磁场理论
先修课要求: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 教材:《电磁场与波》D.郑均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序号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西方思想经典选读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 西方哲学智慧 西方政治与文化 新中国人文外交 60 年 伊朗文化 伊斯兰概论 印度文学史 印尼文化 英美文学选读 英美现代派短篇小说选读 中东比较政治 中东国别史 中东旅游文化 中东社会阶层及国家政治变革 中东社会与文化 中东战争史 中东宗教文化 中国与世界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宗教与文学 课程名称 辩论修养 波兰语言与文化概览 第二外语(法语) 第二外语(法语)Ⅰ 第二外语(日语) 第二外语(日语)Ⅰ 第二外语(西班牙语)Ⅰ 第二外语(西语) 电影中的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翻译有“道” 高级英语视听说(零课时) 基础俄语 I 基础梵语 基础哈萨克语 I 基础马来语 I 基础乌克兰语 I 基础乌克兰语 II 基础乌兹别克语 II
西方美术欣赏 西方戏剧史与戏剧欣赏 西方艺术史 西方音乐文化 艺术品认知与鉴赏 艺术与设计漫谈 音乐剧名剧赏析 音乐欣赏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中国美术的故事 中国陶瓷鉴赏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精讲 中外电影史 中外经典话剧作品赏析 课程名称 Drupal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 TRIZ 创新方法 产品与创新 创新创业 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 创新中国 创业创新领导力 创业基础 创业人生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指导 管理学精要 广告策划与创意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批创思维导论 商业计划书的优化 设计导论 实用专利基础 数字创意传播 数字商业模式 英国影视创意与设计 课程名称 比较金融法(英汉双语) 大学生安全教育 当代国际关系
中华文明&文化传承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序号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创新思维&创业实践
法政思想&公平正义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语言科学&言语交际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序号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导读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生活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中国书画鉴赏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诗词之美 课程名称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创意舞动 当代摄影解析 当代戏剧艺术:理论与实践 电视作品欣赏 俄罗斯绘画艺术鉴赏 翻译批评与赏析 古典音乐与西方文化 古希腊悲剧赏析 合唱艺术 建筑与室内设计作品赏析 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经典音乐赏析 经典影片赏析 旅游地理 旅游美学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美学原理 名歌鉴赏与歌曲训练 日本电影艺术概论 莎士比亚戏剧欣赏与研究 摄影史略 时尚业导论 陶笛演奏艺术 文化学漫谈 舞蹈理论与欣赏 舞蹈艺术鉴赏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列表
多元文明&国际视野模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课程名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古希腊政治 《圣经》 《古兰经》故事导读 20 世纪的新全球通史运动 20 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导论 阿拉伯历史与文化新解 北欧政治社会与文化 传播与东西方流行文化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新兴国家概论 当代中东热点问题 东方文学 东南亚国家国别史 俄罗斯幻想文学百年(从 1820-1920 年代)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俄罗斯与当代世界 纷争的年代: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 佛经选读 拉丁美洲文化 马来社会与文化 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与移民 欧洲古代文明 欧洲中世纪文学与文化 日本概况 日本社会的现状 日本社会与文化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概论 日本文学导读 日本政治与外交 瑞典文化掠影 圣经文学导论 世界文化史 世界著名历史人物评传 世界宗教文化 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 丝路学专题研究 文学的世界牙利语 I 基础匈牙利语 II 口才言语组织 拉丁语入门 趣味语言学 人际交往训练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基础与学术规范 社会语言学导论 手语及手语语言学导论 斯瓦西里语入门 II 斯瓦希里语入门 乌兹别克语 西方语言巡礼 学术英语写作基础 语言科学导论 语言社会学导论 语音学入门 中国传统音韵学 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 同济天下 《论语》导读 《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 《庄子》选读 博物馆里的中国 佛教与中国文化 高级汉语 I 国际汉学 汉字与文化 论语导读 论语精读 旅游文化 儒家伦理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上海城市史 上海文化和上海话 诗词欣赏 书法 宋词赏析 台港文学 唐诗讲读 唐诗与宋诗赏析 文化建设中的哲学问题 现代文学名作选读
艺术鉴赏&审美情趣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序号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序号 199 200 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